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计算机技术被不断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对于会计行业来说,会计电算化就是会计行业在计算机技术冲击下所新出现的会计领域。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会计行业出现了重大的变革,诸多工作都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节省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便于进行其他方面的工作。本文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其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策略,以期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

关键词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问题;策略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电算化一般是通过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实现的。与传统的会计工作对比来看,会计电算化对于相关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处理更加精准迅速。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够大量减少会计工作的耗时和负担,加强企业相关的内部管理、更加迅速的把握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明显的作用。不仅如此,通过会计电算化得出的相关精确数据,可以用以企业的各种决策,对于企业规避风险及未来发展都具有很强很直接的参考价值。会计电算化在缩减人力的同时,也变相使相关权力逐渐集中,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进行不符合企业规章或是违背法律的事情,给企业造成风险。

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还关乎企业内部各种财务数据的安全,尤其是原始数据和机密数据的安全。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数据是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参考数据。只有确保这些数据真实可靠,并且安全保存,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不会遭受冲击。由于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关的会计工作,所以各种财务数据基本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对于数字化的财务数据,很可能出现中病毒、被删除、被窃取等情况。因此只有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做好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控制工作,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才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第一,部分企业不适合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却依旧强行上马,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不仅无法在工作中发挥出其本身具备的功能,反而给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讲,一般不具备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的基本手段,导致制度无法付诸现实;第二,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认识不清,没有注意到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会计电算化关系到企业的各种信息数据,一旦这些信息数据被不法分子进行利用,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造成控制管理工作对象不明。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对象主要是相关会计人员及其职责工作,比如员工的相关工作操作、员工对企业信息数据的存留使用等。第四,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造成控制管理工作内容不明。对于现有的控制制度来讲,其主要明确了需要进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的目的,但是对于控制工作内容却提及甚少,造成控制管理工作无从下手,进而引起控制管理工作缺失。

(二)会计电算化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低

会计电算化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低是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可能造成一些非专业操作给企业带来危害。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导致相关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推广普及的时间较晚,发展程度相对国外来说仍然较低,这就导致会计电算化的起步发展也较晚,所以从业者整体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此外,会计电算化源自于企业需求,由于我国企业发展速度较慢,近几年才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所以其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出现时间较晚,直接导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较晚;第二,部分从业者观念老旧,对会计电算化存在排斥情绪。虽然会计电算化出现时间不长,但是会计行业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史。部分年龄较长资历深厚的从业者对于会计电算化存在抵触心理,计算机不如人脑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其拒绝学习会计电算化,从而引起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偏低。

会计电算化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偏低,会引起两个后果。其一是部分从业者可能禁受不住利益诱惑,作出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给企业造成危害;其二是部分从业者专业技能缺乏,在相关工作存在误操作,引起信息数据毁损或是出现其他意外,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缺少有力监督

缺少有力监督是会计电算化控制工作中的另一个大问题,这本应该是保证相关控制制度效力、控制措施落实以及控制工作质量的有力手段,但是由于缺乏监督导致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监督工作缺乏导致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制度只是一系列条文,只有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控制监督就是保证制度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监督工作的缺乏,就使得控制制度演变成了空洞的框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其次,监督工作缺乏导致员工行为步入误区。员工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对象,规避员工的误操作和非法行为,是内部控制的重点。监督工作缺乏,不仅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约束进而产生危险行为,而且相关的控制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最后,监督工作乏力导致控制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成绩。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需要从制度、人员以及手段三个方面进行,监督乏力就会导致每个环节的控制管理存在缺陷,进而各环节的问题不断累加引发更大的问题。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全面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全面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做好相应控制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确保其他控制工作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从各个方面对相关控制工作作出定性、解释和规范,确保相关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全面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成效。

首先,明确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控制对象。明确控制对象是展开控制工作的第一步,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企业内部各个对象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影响,再据此确定企业各对象在内部控制工作应该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和位置,以便对其展开控制工作。其次,明确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控制内容。明确控制内容是建立在明确控制对象的基础之上的,需要针对各个控制对象,根据其各自特点,确定相应的控制内容。比如对于财务人员来讲,内部控制工作内容就应该集中在去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其对企业信息数据的保密工作等方面。最后,结合现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明确控制对象以及控制内容之后,需要结合企业现有的相关制度,进一步丰富完善,建立立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形成全方位的控制效果。

(二)大力提升会计电算化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

会计电算化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相关控制管理工作,使其无法落到实处,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会计电算化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还影响着相关工作质量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提升相关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水平。首先,进行会计从业者专业技能培训。会计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关系重大,因此企业应该自发组织会计从业者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企业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水平,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操作,避免一些不合符标准的操作给企业带来危害。其次,不断优化企业会计从业者结构以提升整体专业技能水平。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未来发展目标,不断启用新人,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以符合工作需求。最后,加强对会计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考核,并将其与薪资待遇挂钩。通过定期考核并与薪资挂钩的方法,可以通过经济利益促使相关人员主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相关工作。

(三)加强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

第一,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加强对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最主要还是通过控制工作过程和结果来进行衡量。工作过程是工作思想的体现,也是对控制制度落实的体现。控制工作结果又是衡量工作过程是否正确、哪里存在不足的关键标准,因此需要对这两个方面的控制工作进行监督以达成对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第二,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制度或手段,员工自身的一系列不安全行为也是很大的问题。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切实减少不安全行为和不法行为出现,保证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种信息数据。第三,加强对控制工作手段的监督。控制工作手段是控制结果的核心因素,加强对控制手段的监督,确保其在相关制度下,按照合乎安全规则的标准设计内部控制工作手段,对于达成控制目的具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企业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认清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全面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程江艳.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

[2]王素平.关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12).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2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也成为各行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会计人才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可有效提升会计教学的质量以及水平,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学习,但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改革策略;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教学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也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留诸多问题。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将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与突破,还应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形势需求

在以传统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将教学目标确立在省会计电算化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等方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理论、总账与报表的编制技能。还会将教学的重点置于总账与报表的编制方面。个别学校利用的财务软件主要为考试中心所提供,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这种软件中的模块较为简单,且功能单一,只能代替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功能与进行简单的编制报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会计软件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与增多,如果利用这种功能单一的会计软件、错误的教学目标,无法顺应时代与形势的发展,也无法提升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水平。

(二)教学内容传统

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来说,其主要是与传统教学目标互相符合与适应,教学内容也较为陈旧、单一,内容存在较多缺陷。由于个别职业技术学院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没有重视会计电算化行业的整体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新功能、新技术等相关内容加入进去,使得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需求互相脱离。我国近几年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会计人才若只具备初级的会计电算化技能无法适应企业中实际的跨级业务处理工作,这也是教学内容传统、存在缺陷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教学手段存在较大局限

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中,只将教材、教学方案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手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也会对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涉及到各种表格、图形等,无法利用黑板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对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将各种会计问题解决,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如果不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学生无法对相关技能的操作方法充分掌握。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与手工账的相关知识较为相似,因此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应将其主要教学内容,与手工账的相关知识进行互相回忆与结合,让学生自行对会计电算化以及手工账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探索,从而让其将二者进行正确区分。让学生明确二者不同点的同时,不断提升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二)将实践操作建立在理论基础上

目前在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实践教学,但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具备的特殊性,学校应注重其与其他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性,应将理论知识教学作为基础,才能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求以及操作软件原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时,可以站在理论的角度上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就会计电算化知识方面来说,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与理解,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看作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对新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将知识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将其作为基础对学生展开正确引导,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与理论知识完美融合。只有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其技能综合水平。

(三)利用问题式教学手段

在对学生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对容易出现错误的部位以及教学中的重点进行仔细分析,让学生加强对易错点的理解与掌握。利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无论任何进行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虽然仅仅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且两种教学方法会存在一定的单调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性、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其对知识点更加深入地掌握与理解,还可以在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身的学习所得。再如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只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单调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加深。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使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更加专业化与智能化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几年中,企业将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科技技术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重要环节水平。与此同时,对于会计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加工等方面,利用会计电算化可以提升信息流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外经济都开始朝信息化的发展法相迈进,我国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与残酷。通常来说,电子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的处理也开始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科技化。从客观角度来看,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应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也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需求。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具备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技能,才能在企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日后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通晓会计核算的具体流程,还要让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会计电算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发展潮流,充分满足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二)使会计软件的相关标准更加成熟与准确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人们对于会计电算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也从客观上加强了会计软件的标准,并将其不断细化与提升。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企业的领导也对会计电算化更加重视。由此可见,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优化,相关的计算机准则也会尽早出台,这些情况都会促进会计软件的标准日趋成熟。另一方面,会计软件作为会计电算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幅减少,还可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效率,还可有效避免发生各种差错,可有效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程度,让其成为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可以熟练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我国的会计软件规范化、通用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由于我国的会计软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进行了快速的发展,会计软件标准的不断细化与成熟,可大幅提升其实用性与信息处理的实效性。通过大批量的会计软件投入到市场中并得到广泛使用,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与选择空间。

四、结语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需要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大力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学生成为基础知识扎实、技能水平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思澄,刘伟.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19:409.

[2]庄伟苏.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钟彩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58-160.

[4]张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193-194.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3

关键词:问题提出;设计思路;防止误区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学是架起学术性本科、中等职业教育桥梁的节点式、技能式教学的单元。在此单元里,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技能型”为基准,突出“以人为本、技能为重”的特色。通过多年会计电算化教学,发现“高职教育的技能型”需以“全过程教学设计得以辅助,才能很好地完成高职教育目标”。通过地区间多所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交流的调查,全过程式的教学设计还没有得到应用。“会计电算化”往往把教学环节设置为项目化教学,每一个项目的关联程度较低,项目或模块间没有恰当地理论解释或推导,导致学生不了解项目之间的关联,不能完整地、全面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理论与操作。冯便玲在《论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做”模式》中提出:从教学目的上,贯穿“教学做”思想,在教材选取上体现“教学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做”作为教与学的中心,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双边教学模式。王逸运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提出“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模式及“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张渭育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万霞在《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中指出:“会计电算化”在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并给出了改革思考途径。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但是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模块化教学很少从教学设计的角度上去分析电算化教学。本文基于“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的理念来设计教学,其突破点是立足于“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来实现教与学。

二、全过程教学设计模型

全过程教学设计则是基于“教学系统设计观”,要求教学设计者能够统揽全局,从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环境、资源、文化、改革意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成果。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和媒体制作等技能,有效地把教学设计工作的各方面相互配合,产生整体效应的关键性设计。全过程教学设计重点要突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教学的分层性,把应知理论与系统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打造一种全新的工作流程,既基于工作环境教学,又要把握学科的联动性。构建全过程教学设计的模型是基于迪科-凯利(Dick&Carey)的行为主义教学系统开发模式,重建以“金字塔”式的知识分层叠加模型(如图1)。打造以顶点为垂线的核心技能系统教学,底座式的平铺教学幅度;垂线即为核心技能教育,层级则为分层教学。二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支撑,相互关联,构成全过程教学设计的钢架结构。模型是一 种开放式的多边效应,是具有支撑作用的核心结构。

三、“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思路

“会计电算化”是基于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运筹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会计知识的专业判断分析水平、计算机应用及操作错误修正能力、会计信息化逻辑流程处理、会计报告的生成与分析能力。多种能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会计电算化的业务处理。由历年的江苏省高职院校会计大赛的结果及大赛总结信息反馈看,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才是决胜的主要动因。如何设计出好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周文艳在《试论会计信息的地位与作用》一文中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企业经营活动信息之源,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全部流程的有效的事前、事中经及事后的管理。”强调了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全流程作用。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习方法的改变,有效提升会计事项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好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弥补自己短板的知识,还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学设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集重点技能为一体、相关知识为辅助的关联作业。譬如,“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中,针对一项采购业务的教学设计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从采购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如图2),二是从采购单据流程进行设计,并展示其会计业务处理的一般过程,提示相应的预设性问题(如图3)。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处理采购业务,再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来描述采购过程,最后归纳到会计业务处理。发票(采购单)是设计的点睛之处,结算方法是极好的效果,账务处理则是技能的提高,票据(采购单)流转同是相关的关联作业。设计时既要考虑现实企业的经营管理,又要兼顾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还得重视会计单据的传递过程。设计时,可通过分析企业的采购业务的时效性选择,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单据(采购单)的流转,得出相应的会计处理,保证教学设计的现实性和全局性,符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好的教学设计不但应该具有复制性,还应具有扩展性。可运用类推方法启发学生推导出销售业务、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等相关业务的处理。这种教学设计既可实现知识的全过程设计,达到了“金字塔”式的知识分层叠加模型的教学效果,突出垂线为技能、分组分层教学。

四、“会计电算化”全过程教学设计误区的防范

全过程教学设计是一项以重点技能为垂线、相关知识为辅助的教学设计方法,属于行为教学设计方法的一种。由于其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要与企业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相关联,需有一定的企业会计实践经验,如果简单地与教学相联系,有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使用此方法时要防止以下误区:首先,任何一种好的教学设计均出自教学实践,防止一叶障目、闭门造车式创作。教学设计之前要深入企业调研,与第一线工作的会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一线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及其相关知识的需求,以及对学生在此方面知识的要求及达到的程度。同时,还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流程进行观察,开展有效的调研,归纳与之相关的辅助知识体系。其次,分析收集的资料,梳理关联知识的排列,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杜绝知识无序叠加。一个好的课程教学设计是把教材、静态学情、动态时情和学科体系完整地整合,汲取其中的精华,设计出有利于控制学情、驾驭动态知识布局、完成学生需求目标的一种教学时序。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中,要通过前期导学课程了解学生的学情,找一些学生进行知识动态的交谈,观察学生对前导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知识体系的运用效果。同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本课程的关联知识,审慎地预先设计教学过程。对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整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规范,用概念图的形式表述出来。再者,就是把与之相关的实际操作与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对比讲述,明确教学设计的目标。这样一来,既梳理了知识要点,又把握了教学设计中应该传授知识的重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最后,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复合型知识,避免单一型知识体系。因为“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要求具备计算机学科、会计学科、管理学科等综合知识。目前,我国高校经过专门化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从毕业生的数量上基本上满足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但实情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综合知识,还是以突出会计为主体的模式培养,缺乏相应的电算化基本知识的培养,如会计电算化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数据维护等专业性课程的讲述。另外,现在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多数是从会计学教学中转变过来的,只能对一般的财务软件进行操作,不能对财务软件所涉及的数据库进行维护,严重地制约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全过程。结果,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度降低,最终造成“会计电算化”变成了计算机的操作课程,致使学生知识体系形成断崖,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复合型知识体系是当务之急。总之,“会计电算化”是高职教育中能够完全体现综合学科知识应用的一门课程。全过程教学设计是考查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全过程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握重点,攻克难点,扩展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设计中要及时纠正教学设计的偏差,不断完善,达到最优的流程重组,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郑宏伟

参考文献:

[1]冯便玲.论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做”模式[J].内蒙古教育,2016,(1):76.

[2]张渭育.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J].经营者,2013,(13):103-105.

[3]王逸远.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87-89.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4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

(一)会计电算化建设未能得到单位重视

不少企业普及会计电算化是由于市场发展趋势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必然要求,所以不少企业为了跟风,为了满足生产需求,将会计电算化当成一种代替手工核算的利用手段,而非真正意义上理解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系统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会计电算化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完成了会计过去的手工记账、确认、报告等环节,并代替了部分过去人工意义上的信息分析、预测、决策等,从而才能为保障公司财务内控水平提高提供实施保障。但是,会计电算化的建设性开展,一要征得广大领导的充分支持,二要投入大量人力与财力,三是需要公司单位能够正确理解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所以不少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建设停滞不前。

(二)电算化培训成果不佳

不少企业电算化软件应用时未能配套建立出必要的管理制度,使用电算化软件时不够标准与规范。同时,不少会计队伍工作者的职工们技能知识较为老化,学习电算化知识缺乏必要的积极性,所以导致这些员工培训与学习也难以保障实践培训成果。

(三)会计电算化被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孤立

有些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认为财务单位的电算化,和公司内部其他单位部门没有联系。如此一来,电算化工作虽然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记账,但是与其相关的信息分析与为其他单位部门提供决策等,都与单位其他部门存在必然联系。所以,显然诸如有些企业认为会计电算化与其他职能部门没有必然联系是错误的观念,需要对其观念予以及时调整。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的主要促进对策研究

(一)需要扭转观念

虽然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建设历程起步相对较晚,不少中小企业机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观念也始终停滞不前,仅此认定它是手工记账转化为电子记账的一种应用手段。因此,针对于此,企业应扭转对会计电算化的这种不正确、片面的认知观,首先要重视电算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非老龄化员工的技能培养,以青年员工带动老龄化员工;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参与公司的企业管理有关工作,从而才能更好的为决策者提供更为真实与适用的数据信息,促进单位会计工作水平提高。

(二)加强电算化会计人员的全面培养

由于会计信息下的诸多平台软件应用需要计算机系统予以支持,所以会计软件配置优化的基础工作需要会计实务人员对计算机系统予以深刻了解,包括初级的软件操作平台应用、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编程语言的了解、会计信息的保护防范等。同时,对于企业会计软件选用而言,一要满足单位的生产经营需求,二要满足电算化的实际建设要求,以确保电算化平台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可为单位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三)合理优化电算化配置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系统属于计算机设备,所以计算机硬件设备质量好坏也直接关乎到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实施成果。因此,首先要确保硬件系统组成模式正确与可靠,即结合实际单位经营需求,选择出合适的单机系统与多用户系统;其次,待硬件组成模式确认以后,应进一步考虑诸如CPU、内存、硬盘、打印机、电源等的设备配置优化,以此为公司会计电算化建设实施提供基础运行保障。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点,所以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应用型和技艺型为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能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虽通过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到了工作单位后仍适应不了岗位工作需求。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后,主管领导惊讶地发现:他在电脑上连个下料单都做不出来。类似这样的现象绝非个别和偶然,说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模糊,造成了各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时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另外,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短,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对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和上机实践、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缺乏总体规划,这难免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2、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重视不够。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充足的实验条件,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由于上机锻炼的机会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实训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材非常必要,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却是极繁重、极精细的工作。

        4、师资队伍知识老化。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5、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有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着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虽然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归属于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才。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会计人才。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以培养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改革措施。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则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上没有重视的知识点,对所学课程做综合的归纳总结。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要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

会计电算化相关技能范文6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过程中,软件开发人员只是根据项目需求来设计与开发软件产品,而对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不是特别清楚,因此,开发的项目功能可能与实际需求有所出入,差异性较大。另外,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设计风格不符合金融行业常用操作模式,会造成一定的误操作风险,这就需要强制财务人员改变工作方式,无形中增加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投入。总之,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时,应该与软件开发人员提出详细的需求,以便会计电算化系统项目的开发。人为操作存在的会计信息风险。人为操作引发会计电算化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部分是因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专业业务技能水平有限,造成工作失误;另一部分是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不够严格,相应管理制度较落后,对财务员工约束与激励政策不够完善,有可能会出现恶意窃取或者向外泄漏公司重要机密。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

1.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规范化、操作对象安全化,建立一套实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非常必要,这有助于企业的资产管理。首先,企业会计电算化必须以财务统计、安全操作、人员配置、系统管理等方面为切入点,能够确保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正常运行。其次,待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部署完成后,应该配套相应的后期维护策略和具体方案,从而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软硬件建设。以建立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为基础,需要执行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达到降低会计电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安全隐患的概率。会计电算化系统软硬件建设,是会计电算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措施,这也是判断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否得到稳定运行的依据,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软硬件建设必须得到重视。某些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会选择削减会计电算化投入资金,这是错误的做法,企业未能跟随市场经济的脚步正确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工作。企业应该在不同的时期,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双系统,这样系统稳定性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对于会计电算化建设中,企业应该配备专业技术员工来定期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和维护应用系统,并建立一套权限管理机制,禁止会计电算化系统对外处于可操作状态,禁止非干系员工私自向外透露相关信息。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财务人员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因为公司财务工作基本是由会计人员来操作的,尤其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会计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才能及时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家庭中。作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从业人员,以掌握财务知识为前提,及时学习互联网计算机知识,这样可以更好的辅助自身处理新问题。从企业进度出发,公司应该增加财务员工的培训次数与培训内容深度,储备公司财务技能骨干员工。在企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要做到依法办事、违法必惩,有效避免公司经济损失。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