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4703

1 引言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社会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它是集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娱乐 、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1],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对旅游区的旅游景观 、基础设施 、娱乐环境和接待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综合心理评价[2]。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另一种途径,也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又一方式,游客满意度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努力提高游客满意度,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近些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3,4],河南省禹州市在这股洪流中也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然而,与国内外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区相比,禹州市的乡村旅游业还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将对禹州市的乡村旅游进行研究,以游客满意度为视角,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希望为禹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河南省其它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2 研究区实地调查

选取禹州市乡村旅游中有代表性的大鸿寨景区、神古镇、山货回族区以及禹州市周围的农家乐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对游客认知和满意度的调查,最后一部分是游客的总体感知与评价。此次实地调查分四次进行,每次发放50张调查问卷,问卷调查是对游客进行随机抽样选取样本,调查方式采用面对面填写问卷的方式,游客填完问卷后当场回收。本次实地调查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

3 满意度调查

3.1 测评指标重要性均值分析

此项是游客体验前对各旅游项目的重要性感知情况,“非常重要”是5分,“比较重要”是4分,“一般”是3分,“不重要”是2分,“非常不重要”是1分。

对以上22个测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计算,其百分比、均值、标准差结果如表1所示,并按照均值降序进行排序。由表可以看出,相比之下,游客更注重的是交通状况(4.33)、娱乐设施(4.3)、食物卫生(4.3)、服务水平(4.28)、娱乐活动种类(4.28)等因素,比较不看重的是土特产种类(3.8)、土特产特色(3.96)、餐饮特色(3.98)、食物价格(4.01)等因素。把22个指标进行归类,可分为七大类:吃(卫生、价格、餐饮特色)、住(卫生、价格、设施齐全)、行(交通状况、停车、标识)、游(乡村氛围、乡村环境整洁、村民热情)、购(土特产种类、特色、价格、携带方便)、娱(娱乐活动种类、安全、参与性)、服务(服务态度、水平、效率),通过计算这七大类的均值,服务(4.29)>娱(4.23)、住(4.23)>行(4.19)>游(4.18)>吃(4.10)>购(4.02),由此可以看出,总体来说,游客更看重的是服务、娱乐活动、住宿条件。

3.2 测评指标满意度均值分析

此项是游客体验后对各旅游项目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是5分,“比较满意”是4分,“一般”是3分,“不满意”是2分,“非常不满意”是1分。

同样,22个测评指标满意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游客最满意的是村民热情(3.75)、服务水平(3.65)、服务态度(3.56)、乡村氛围(3.52)、娱乐安全(3.52)、交通标识(3.52)、活动参与性(3.5)等因素。而游客不太满意的有住宿价格(3.02)、饮食价格(3.04)、住宿卫生(3.26)、停车(3.29)、购物价格(3.32)等因素。如果把22个指标归类:吃、住、行、游、购、娱、服务,那么游客最满意的是服务(3.57),其次是游(3.54)>娱(3.50)>行(3.43)>购(3.37)>吃(3.25)>住(3.21)。可以看出,各指标的均值都大于3,说明游客总体上没有太大的不满意,但是满意度均值却明显低于重要性均值,说明景区现状与游客要求有一定差距。

4 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从以上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景区现状与游客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些差距,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规范餐饮行业,特别是饮食价格和卫生

由游客体验前的重要性均值可知,游客认为饮食的卫生和价格都很重要,特别是来此地旅游的大多是中低收入者,他们尤其注重饮食的价格,希望假日到乡村一游,能够品尝一下乡村美食特色,特别是禹州的特产,但是又希望不要太贵,能够在游客的接受范围之内。但是有些经营者卫生意识较弱,而且却借此机会翻抬物价,使得游客花了大价钱来此品尝特色,最后却不太满意。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规范餐饮行业的价格,最好做到明码标价。

4.2 规整乡村环境以及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的特色在于它的乡村田园风光、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农业生产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但是,由游客体验后满意度的均值可知,禹州市的乡村旅游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特别是在乡村氛围和乡村环境整洁方面,游客尤其不满意。乡村“脏、乱、差”的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原因:①农村人的生活习惯不同,饲养牲畜、田地干活都避免不了脏乱;②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卫生意识较弱;③很多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便上岗;④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缺乏治理。但是,要想发展好乡村旅游,必须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氛围,可以从这几点入手,一方面,加强卫生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另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此外,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治理与监督。

4.3 完善住宿设施,规范住宿价格

俗话说“吃得好,睡得好,才能玩得好”,要想睡好,住宿条件就要好,而且从重要性均值中可以看出,游客确实对住宿条件要求的比较高,为了提供更另游客满意的住宿,当地的经营者必须要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意识,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好的服务。首先,应该完善住宿设施,不管是景区内的宾馆还是农家民居旅馆,客房都应该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和通风设备,基本的家具设备要配备;其次,要注重卫生,客房里的家具要经常擦拭,床单、被套和枕套等卧具应保持干燥、整洁,有些条件稍差的旅馆,客房的配套设施不一定能够齐全,但是一定要保证卫生和安全条件,这是提升游客对住宿条件满意度的最基本需求;然后,价格应该合理,这需要经营者的自觉,相关部门也要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曹 阳,张 Z.黄浦江水上旅游满意度调查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3):234~235.

[2]陈丽荣,苏 朋.我国游客满意度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3):266~268.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2

【论文摘要】国内外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我国更被视为拉动乡村经济、带动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规划和治理,加大投入、培训和宣传力度,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起营销网络,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宏观治理力度不够

在治理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农业旅游治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调解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市场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统计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行业治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农村“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治理体制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靠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即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扶持、治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2、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本土文化遭到破坏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完整、有效地保护好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辨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害。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甚至还形象地把发展民族地方经济与保护民俗风情的关系比喻为没有开发的保护是“等死”,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找死”。同时,相关研究却指出“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面临着消失和破坏的威胁,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严峻滞后”,“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作为文化传统之一的民俗文化,至少是其中结构性较松散、稳定性较弱的那些部分,呈现出急速的变形或消亡之势”。可见,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至少在现阶段并非卓有成效。对此,旅游开发者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详细的建议、对策和措施,如政府主导、法制规范、保存教导、物质激励等,这些对策及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研究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细分,对它的构成和来源认识不足,对造成资源被破坏的原因的复杂性分析不够。因此,提出的建议不能涵盖全部的资源范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在明确保护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保护的方式、方法问题。

3、基础设施建造不完善

基础设施问题也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业基础建造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与乡村旅游发展息息相关的交通、电力、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建造水平的落伍,由此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游客苦于交通上的不便放弃出游;清新奇丽的乡野风光和恶劣的住宿条件带给游客心理上的巨大反差:不卫生的饮食造成了疾病却没有配套的医疗救治……可见,一个乡村社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再优越、民俗文化再深邃,假如让基础设施建造拖了后腿,发展乡村旅游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4、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伍,服务水平低

在我国,乡村中第三产业发展严峻滞后,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不发达,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由于我国乡村教导事业落伍,造成了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而乡村旅游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农民,农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伍很难高水平的投入到旅游服务工作中去,而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所以,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实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治理层中也普遍存在着治理者素质不高、经营治理的科学水平低、治理不够规范、开发中缺乏保护意识、重设施建造轻服务环境营造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积极的发现改善它。二、实现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对实现和谐旅游的支持和指导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健全相应治理体制

实施规范化治理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农业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旧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治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等方面。

2、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

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造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造,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辟、优化投资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造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造,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

3、结合生态旅游,保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综合开发旅游功能,结合生态旅游,保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不仅是经济的目标,而且应该充分地把旅游景区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使旅游业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加强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一是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适应旅游者不断加强的文化需求。我们保持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把教导人、熏陶人、开启人的心智和开阔人的眼光作为开发、经营旅游景区和产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让文化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和媒介传播并发扬光大,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有益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新的旅游文化。二是保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依存于生态环境之中,同时也是旅游业生存之本,非凡是以海滨旅游为主的旅游业,有赖于海水、沙滩、空气等自然生态环境。而蓝天、碧海、金沙滩又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我们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保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严格的防范、保护措施,严禁粗放式和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资源;限制污染项目、强化环境治理;立足以更经济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效益产出,切实做到发展旅游业为当代人谋利而不以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为代价。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保护和利用,两者兼顾,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展示旅游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调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前、曾莺:绿色经济——21世纪经济发展新模式[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田至美:生态旅游发展持续性和利益化的实现途径[J].旅游研究与实践,2009(2).

[3]楼凌雁、李国振、胡巍: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旅游开发与市场,2009(2).

[4]郭焕成、李少芬:新世纪中国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广东省肇庆市天一园生态工程有限公司,2009.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一、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

首先,农业是属于自然再生产跟经济再生产的交织产业,整个劳动过程是属于人与自然的一种物质交换。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资源等都属于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要提升农业的生产力和农村的竞争力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强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将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跟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借助群众的力量、信任和支持推动历史前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为党的执政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于那些片面追求政绩或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要坚决抵制,将绿色GDP的推行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标杆。

(三)生态文明理念是基恩这美丽乡村的核心

生态文明理念可以创造农村新风尚:生态文明理念的应用能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进而形成爱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里的新风尚。生态文明理念可以提升农民素质: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要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始终坚持以环境资源的最大承载能力为前提,以自然的发展规律的准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手段。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转变农民生产:灌输农民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让他们自觉遵守实用节约和适度消费的准则,自觉追求绿色消费,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

(四)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保障

农村环境被破坏不单单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削弱农民的生产增收和农民的生活水准,还会严重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农民在医疗方面的负担。对于农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健康,没有健康就难以改善民生,就更别说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了。所以,要建设美丽乡村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将重点工作放在解决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影响科学发展的环境问题上。呼吁所有农民共同参与到妥善解决环境问题的工作中,创建一个良好的乡村环境,确保农民的身心健康,提升农民生活和生产质量,真正发挥生态文明理念的保障作用。

二、如何运用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一)积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奠定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首先,将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主动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化,同时引进市场经济制度,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将泉州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实现农村生态资源的经济化。此外,还要积极主动推进农村经济生态化。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化改造,打造出经济化、生态化、合理化的农村生态产业,并且积极倡导清洁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率和最小化的环境污染率,真正实现泉州区域经济的生态化。

其次,落实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农村生态经济的重要支柱,能有效解决农村资源短缺、资金困难等问题,还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农产品的价格。此外,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这对农村生态环境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为农村生态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坚实的平台。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还能有效维护农业跟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促进农民的经济增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城乡规划,改进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首先,以品牌理念为基础制定城乡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有生态的主题,具备打造生态品牌的意识。以往农村通常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集山川、河水、田地、住宅为一体,具备着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态环境与田园风光。在规划和设计美丽乡村的时候,要尊重已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还原农村的本来面貌,实现有山有水的生态、美丽乡村的建设。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法学理论;法治乡村;路径初探

1我国“法治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十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理念,建立法治化的社会。法治国家是全方位的法治,不仅要全面推进党的法治,做到依法执政,还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府法治,而且要推进社会法治,从而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可见,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重要领域和重要一环。建设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的法治,法治国家就无法推进;同时,法治社会建设可以为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法治乡村作为法治国家建设农村的重点领域,提倡新农村的法制化建设也势在必行。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全面重申了依法治国理念,再次为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是完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意志、愿望和新期待,广大农民也对依法治国充满了信心和期望,他们强烈呼吁和衷心期盼建设一个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宜居乐业的“法治农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管理真正纳入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近几年,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扩大,而农民的法律需求也日益增多,尤其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特殊性氛围,更加迫切的需要加强农村法理化法治建设。然而,从目前法治乡村来看,如何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提高村民的自我民主意识,从而建立良好的农村秩序,最终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恰恰是我们在“法治乡村”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2“法治乡村”建设的问题及现状

2.1宣传不到位,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当前农村法治状况无法适应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一方面是基层乡村干部无法胜任农村法治宣传员的角色,在工作中没有很好的重视农村的法治化建设宣传工作,推行落实国家政策往往摆在主要工作方位上。另一方面是法治宣传员的乡镇干部在工作中下乡时间短,日常工作任务繁杂,导致大叔村干部无暇宣传法治乡村重要性。虽然法律对农村村民自治的主体、客体、内容及村民自治的程序、违法实施自治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实际的法治操作过程中,村民自治的真正作用还是难以发挥。最后,国家普法法治宣传队及其法律志愿者更多的是在城市中心普法宣传,而很少甚至没有普及到农村。农村法规体系的缺失进一步致使村民在某些情形下依旧无法可依,目前法制建设多停留于立法层面,在村民守法及其执法依然存在问题。

2.2法治意识薄弱,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农村作为我们国家依法治国方略推行的重要社会群体而言,整个农村因为种种原因对法律的认知及认同度较低,村民的守法意识及其要受法律保护的意识都很差,村民对农村的礼仪习俗的尊崇遵循都超过了对法治化的应用范畴,大部分农村都缺乏现代法治化社会所应具有的民主氛围。我国农村受自然经济条件的制约和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对农村大多数村民、村干部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农村法治文化的建设及其农民的法治观念赶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法治管理,法律在调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作用不够明显。加之农村社会法治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和谐有序发展。同时,农村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家族观念、血缘关系、宗族派系相对于村民自治而言更是占据了社会管理的主流方式。基于农村整个经济基础水平和现实社会条件的限制,专门针对农民的专门法律知识培训还不够系统化,普法教育的知识水平与普及程度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与我们现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乡村中提出的新知识型农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村民的法律知识和能力。而这一切,农民传统观念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法治化的进程。

3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若干路径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5

乡村治理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意识日益向农村扩展,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受到冲击并发生转型。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意味着传统乡村治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J村位于广西中部农业区,是典型广西的农村。改革开放30多年来,J村经济结构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型:的实行使集体经济的功能被后来兴起的个体农业经济所消解;近几年来,J村传统但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农业结构,这种转变对J村村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在农村社会转型期当中,在市场经济和市场意识日益向农村扩展的情况下,及农村传统农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乡村治理如何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如何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本文以广西J村为例,以农村社会转型期为背景,分析多元农业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

二、多元农业经济:结构与特征

(一)多元个体农业经济结构

1、多元个体农业经济概况

J村多元的农业经济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其产量两方面。2010年J村全村播种农作物面积共12462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2717亩,产量896.4吨(早、晚稻总量);甘蔗共播种面积3602亩,产量15008吨;蔬菜种植面积4468亩,产量2904.2吨;马蹄种植面积1025亩,产量3300吨;桑叶种植面积为1849亩,蚕茧产量为252吨。水稻、甘蔗、蔬菜、马蹄以及桑叶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8.87%、25.01%、31.03%、7.13%、14.84%,在作物产量上各占总产量的3.94%、65.89%、12.75%、14.49%、1.11%。因此,无论是在种植面积还是在农作物产量上,这五种农产品所占比重都远远大于其他农产品,成为J村农业经济的五大主导产业。

2、五大主导农业产业

在水稻种植方面,水稻为J村传统农作物。马蹄引进到J村农作物种植行列之前,水稻即为J村稻田种植的主要作物并且一年种植两稻。而J村水稻种植所承担的功能是保证村民粮食自给,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甘蔗产业方面,其市场化率几乎接近100%,除了自家留做蔗种,农户所产的甘蔗均出售,它所承担的是一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功能。根据政府的相关政策,政府一般会以一个糖厂为中心,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一个“蔗区”,该“蔗区”内的农民所产的甘蔗必须出售给“蔗区”内唯一的糖厂,价格也由省级政府统一制定,农民的自很小。

此外,农民砍甘蔗也需要到糖厂申请所谓的“生产证”,并按照“生产证”所要求的时间和数量砍好甘蔗,再由糖厂派车辆将甘蔗运往糖厂。目前,J村属于N糖厂蔗区,所产之甘蔗只能运往该糖厂。这实际上是一种“群众自愿生产、政府强制收购”的模式,农民无法自主选择,失去价格博弈的权利。在马蹄产业方面,J村马蹄产业是在最近两三年间发展起来的,最初由邓家屯率先开始种植,其后才慢慢推广到整个行政村。而在马蹄收获季节,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到J村进行收购,但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与当地的经纪人进行合作,形成“外地收购商+本地经纪人”的模式。在马蹄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农民的自主性较强,整个市场基本上没有受到行政力量的影响。而在J村村庄经济生活中马蹄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在桑蚕养殖方面,养蚕是J村的一个传统产业。一般而言,养蝉所需之桑叶都由村民自己种植,而蚕茧幼虫一般要到市场上去购买。蚕茧成熟后一般会卖给当地的纺织公司。据村民介绍,当地政府在蚕茧生产季节,一般会尽其全力以阻止外地收购商进入当地市场而压低价格,维持其垄断利润。J村的桑蚕养殖是受到政府干扰的产业,它所承担的功能也在于增加村民收入。在蔬菜产业方面,除了县城的蔬菜市场外,主要面向的是外地市场。在蔬菜成熟时节,外地的收购商到村里进行收购,同时,也有部分蔬菜用于自给,但其市场化程度较粮食产业更高。据村民介绍,2010年受到全国蔬菜市场低迷期的影响,J村蔬菜种植户特别是辣椒种植户受到严重冲击,价格较之往年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农户不愿采摘成熟辣椒的状况。

(二)低层次的农民合作组织

J村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的程度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目前J村仅有邓家屯一个自然屯存在着正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邓家抽水站协会,它主要负责邓家屯全自然屯的生产生活用水供应,每到生产用水高峰期,村民们都会组织起来统一抽水并将其引到稻田或者其他耕地中。该抽水站协会并没有拓展其他的功能和业务,合作的层次较低。此外,在甘蔗行业,J村也存在着初级的低层次的砍甘蔗的合作小组,以15户J村农户为例,杨某、韦某、韦某某等户自愿组成一个砍甘蔗的互助组,每户出两个劳动力。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只要互助组内的任意一户需要砍甘蔗,其他户都会去帮忙。每一个榨季结束,互助组内都会进行结算。据杨连秋主任介绍,她一户两个劳动力去年参加互助组,一个榨季下来只赚了28块钱,而她家砍甘蔗的人力支出则是以劳动力补偿的方式进行偿还。这种砍甘蔗的互助组在J村普遍存在。

三、多元农业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与困境

(一)市场化背景下多元个体农业经济的出现,使村庄集体经济功能逐步弱化

集体经济是村庄治理的经济基础,它的缺失会使村庄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进而对村庄治理产生消极影响。目前,J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主要是靠分包土地经营权收取租金的模式,此外,每年从国家那里得到约8000元的补偿款。在村庄财务收支上,J村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极少,2010年J村村庄收入仅为9.3万元,而村庄支出为6.3万元,其中管理费用支出高达5.1元。J村集体经济的缺失,对村庄治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村庄公共事务的实施需要必要的经济资源,而J村2010年的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难以维持整个村庄公共事务的基本运转,这就影响到村庄公共事务的实施,进而影响到村干部在村庄治理当中的威信,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是集体经济对个体的束缚瓦解,另一方面也造成集体与个体纽带的缺失,导致集体对个体的凝聚力下降。此外,在村庄自主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村庄公共事务的开展只能依赖于各级政府的补助,这就为各级政府介入村庄自治事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个过程当中村庄治理权又进一步被削弱了。而J村集体经济功能的弱化正是因为个体农业经济的兴起。上世纪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J村将集体用地都分到原子化的农户手中,由农户自主经营,这导致了集体经济的缺失,“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内部,家庭分散经营层与集体统一经营层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家庭分散经营层的绝对强势和集体统一经营层的弱化”[1]。在集体经济缺失之后,村庄治理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只能通过村民集资或者各级政府拨款的方式来筹集。由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存在,即村民可以选择“搭便车”的方式坐享其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村民集资的方式大打折扣;政府拨款对农村进行扶持,也为政府介入村庄公共事务提供了操作空间。

(二)村民个体对经济利益的偏好,造成了村庄政治参与动力的不足

公民政治参与的愿望和意识也随着公民个人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公民的经济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对公民的政治参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收入水平越高,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意向也就越强;而收入水平较低,则公民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如何改善自己的收入状况。J村正处于一种扩展型经济需求的特定时期,在“生存理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经济理性”成为主流的偏好。在这种转型期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意识向J村经济生活领域扩展以及J村村民生活不富裕的状况,使得追求经济利益、改善收入状况成为J村村民的主要偏好(群体偏好)。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个体偏好充分体现在J村五大农业产业的结构当中。这五大产业所承担的功能各有不同:水稻所承担的功能在于保障粮食自给,保证基本生存及减少这方面的支出;甘蔗、马蹄、桑蚕等所承担的是增加收入以提高生活水平的功能;而蔬菜产业在承担蔬菜自给的功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增加村民收入的功能。这五大产业所承担的功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化程度的高低,这两者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见表1)。换而言之,在这种扩展型经济需求的特定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个体的经济利益偏好也成为主流。而偏好作为潜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情感和倾向,是具有传导功能的。某个领域内的偏好可以传导到另一个领域内的偏好,对其他领域内的偏好产生重要影响。J村村民个体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群体偏好扩展到了政治生活领域,对村庄政治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追求经济利益、改善收入状况占据了J村村民主要精力,再加上多元经济所面临的多元风险和多元的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村民的政治注意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精力,使得J村村民呈现出一种政治冷漠的现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参与村民会议的人数仅为5人,占33%,没有参加的为4人,认为没有召开村民会议的有6人,后两项比例高达达67%;而在村民会议上提出过意见的仅有1人,没有提出意见的高达11人,比率高达91.67%;对村务、财务以及政务监督过的仅为2人,选择“没有”的多达13人,比率多达86.67%。这种政治冷漠的现象不利于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J村村委会的民意基础,损坏村委会的合法性与公信力。

(三)村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分离,弱化了村庄政治精英的权威

在基层社会,除了在政治领域内的传统的政治精英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内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经济精英,“农村经济精英就是在农村中先富起来,并对当地乡村有着一定影响力的人”[2],在村庄治理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就J村市场化率较高的马蹄、甘蔗、桑蚕产业而言,村庄政治精英大多以村民个体的身份参与或者根本不参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很少有村庄政治精英参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以马蹄产业为例,村干部除了到省会的农业科学研究所去预定优良的品种以及组织几次流于形式的马蹄种植的培训之外,并没有更多的参与进来。在具体的市场行情、市场价格信息提供等方面均没有参与进来,农产品的收购环节也是如此。在马蹄收获季节,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到J村进行收购,但外地的收购商一般都会与当地的经纪人进行合作,形成“外地收购商+本地经纪人”的模式,而J村每个自然屯一般而言都会有一到两名经纪人,负责与外地收购联系并负责事先收购本自然屯所产之马蹄。据笔者调查,在J村桥头自然屯,该自然屯马蹄收购的经纪人是黄某,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村民,而非村干部。而该自然屯的村干部杨某并没有参与整个的收购过程,她更多时间忙于自己地里的活以及乡镇政府安排的任务和村委的事务。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尚未结合,使得村民在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面对不同的村庄精英,分散了政治精英的重要性,对村庄公共事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在村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以及在村民政治参与度低并显示出一种政治冷漠的情况下,村民更多的是追求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就导致村民更多的依赖于经济精英,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政治精英在整个村庄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而村庄政治精英权威遭到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村庄尚未建立一种新兴经济精英的吸纳机制,使经济精英转化为政治精英的渠道不畅通,使得经济精英影响领域局限在经济领域而难以向政治领域扩展。

(四)低层次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淡化了村民对村庄整体的认同

农民之间合作的组织化,可以提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改变农民个体原子化天生的缺陷,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能力,改变农民在面对市场时的弱势地位,“它带领入社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护并获取经济利益,合法、理性地向政府部门表达政治和社会利益诉求,实现各种利益的合法化、最大化”[3]。而农民组织的建立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途径之一,它能为农民实际参与村庄经济生活和村庄政治生活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能为村民提供一种协同合作的机制,培养村民之间的合作意识。在J村,农民合作组织明显的特征在于村民进行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劳动力的不足。也正是为了解决村庄劳动力的不足,低级的农民合作形式开始出现。然而,这种合作组织的存在往往是临时性的,随时都可以解散,很难长久。也就是说,J村农民合作层次和合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一种低层次的状态当中,采取的是一种原子化的合作方式,仅仅在小圈子内部进行,并没有上升到村庄集体层面的合作,也没有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合作方式,不利于村民参与更大范围内的村庄公共事务的意识的形成,进而导致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不强,最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村庄的治理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村民冷漠的政治参与态度也表明,J村村民宁愿参与认同和协作可以随时消失的初级合作组织,而不愿意过问村庄公共事务,不认可长久存在的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也说明了村民的认同仅仅局限在小圈子内部,并没有形成对村庄整体的认同。

(五)多元治理中心的出现,冲击了村庄传统内生型的秩序

“乡村治理中各参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在权力配置上必然产生严重分歧,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博弈,力争扩展自身权力范围,从而形成了乡村治理中的博弈格局与路径轨迹。”[4]改革开放30年来,随之上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基层农村政治经济体制也随着发生变化。就J村而言,政治经济体制也先后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变化。在时期,原来J村生产大队的村庄组织模式,管理着政治、社会和经济事务,采取的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权力高度集中,行政的力量决定一切。此时,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身份重合,在村庄治理当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乡政村治基层治理模式确立后,随着的建立,村庄治理体制逐渐从村庄经济领域退出,村庄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开始出现分离,但是由于J村经济领域市场化程度仍然比较低,经济精英尚未形成,使得政治精英仍然掌握着村庄治理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在资源吸取型的体制下,行政力量对村庄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农业税费的收取上,此时行政的力量通过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对村庄经济领域进行干预和控制。

在后税费时代,随着国家控制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村庄政治精英失去了传统的地位,多中心治理的体制开始形成。在政治领域,传统的政治精英仍然占据着主导的作用,但是由于村民个体经济利益的偏好,出现一种政治冷漠现象,使得村庄政治参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政治精英的权威;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意识向村庄经济领域扩展,村庄出现了新兴的经济精英,在村庄经济领域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此外,村庄外部的经济精英也开始对村庄经济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外来收购农产品的客商为村民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而他们所提供的市场信息、市场行情等对村民农作物种植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行政力量仍然对村庄政治和经济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政治领域,行政的力量对村庄选举仍然保持着很强的控制力,进而保持着对村庄政治精英的控制,确保国家的政策得到顺利的实施;而国家对农村的治理方式由资源吸取型向资源给予型转变,再加上J村集体经济的缺失,使村庄失去了抵御行政利用经济资源对村庄控制的能力。这些都使行政力量对村庄自治秩序造成冲击。在经济领域,行政力量对村庄经济生活的干预,取代了市场,影响村民与市场之间的分配关系。

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