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1
该区主要措施是: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联合崇左市定点培训机构,举办多期电工、电焊工、钳工、育婴员、中式面点师、中式烹调师等10个工N的培训班。在创业培训方面,联合培训学校免费为贫困户开展创业培训班,为贫困户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等服务。在“两后生”培训方面,与扶贫、教育等部门联合摸底掌握江州区“两后生”情况,组织推荐“两后生”就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享受生活费补贴每学年5500元/生(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并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包吃、包住、包培训、包推荐就业),让“两后生”实现技能就业。
二是开展就业专项活动,提供精准就业帮扶。2017年1―2月,江州区人社局先后开展就业援助月及春风行动专项招聘会3场,进场求职人员将近1710人,共有507人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或协议。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联合140多家企业开展多场招聘会,共提供8000多个工作岗位,涉及生产普工、保洁、保安、后勤、电工、维修工等工种。
三是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扩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就业 “百千万”工作,即“走百企访千户促万人就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深入贫困村发动建档立卡户到企业务工,针对新和异地移民搬迁这个项目,对接辖区内多家企业,预计2017年能够提供64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移民搬迁的贫困户制定培训方案,组织贫困户等开展“订单式”培训。积极做好辖区内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社保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对符合认定新增就业岗位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主导产业企业增加认定,鼓励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就业。
四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推动返乡创业。目前,江州区本级筹集落实农民工创业贷款担保资金356万,最高可以发放贷款1800万,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28笔1260万元。积极依托江州区经济产业园新和片区申报江州区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2
本文结构如下:
一、溪湖区农民素质现状
1.文化素质低
从文化素质看,初中或中专文化的50.33%而外出工作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初中或中专的文化程度占52.23%。可见,外出工作农民文化素质略高于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但是文化水平仍然偏低。
基于这样的文化素质水平,在外出的工作过程中,他们只能干一些重体力,轻脑力的工作。如餐馆或工地。是那种又脏又累,报酬又低的工作。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环境与就业条件。
2.专业技术素质低
目前,溪湖区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3.综合素质低
由于溪湖区经济条件落后,在生活环境、法制观念等方面都相对落后。许多乡镇,人们不注重文化教育,有大部分人读到初中毕业就不再读书了。造成了很多人法律意识淡泊。在外务工时,有很多农民没有和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也很少能与城市职工一样参加社会保险。这样,当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很少有人知道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因此,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必要对溪湖区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二、解决办法
1.政府投资
“阳光工程”由农业办公室负责。由办公室主任代明军专抓这项工作。通过下乡调查,征求村、街道领导、贫困村干部、群众的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农民的专业需求。经分管领导同意,制定实施方案。由于贫困村农民技能培训工程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的工程。经镇领导批准,从2009年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中列出14万元(每个项目村3.5万元),用于贫困农民的培训工作,保障了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培训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出一点、培训机构让一点、个人付一点”的办法,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由于溪湖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为保证参加培训的学员被输入到发达城市稳定就业,我们选定了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三所技校:区职业中专、区委党校、农广校。
3.“两单一卡”培训
“两单一卡”就是指定单培训、政府买单、创业绿卡。
定单培训主要结合市场需求,依托大中城市,从贫困村农民意愿出发,按照用工单位提出的用工数量和类别、技能标准、时限要求等,与用工单位签定培训合同,按合同要求组织学员培训,并向用工单位输送经过培训的合格人才.贫困村农民技能培训对已建档立卡的非贫困村中贫困农户劳动力,经乡(镇)村两级政府出据证明,参加培训的贫困村农民学员,由扶贫资金解决培训费;培训机构提供免费住宿;个人承担办证、伙食费和到用工单位的车费.对外出务工人员发放“创业绿卡”,印有主管领导的联系电话,农民外出务工遇到维权等事情,可直接给镇委领导打电话。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3
关键词:株洲 经济转型 农民工 教育模式
株洲市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城市之一,经济转型升级变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建设中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职业技能的提升是广大企业在变革中谋求发展的首要任务,株洲市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农民工教育模式的探究对株洲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且对政府和企业而言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一、株洲市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
在对株洲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究前,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掌握株洲市农民工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地的教育培训现状,其次针对研究需要我们在株洲市区范围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本次的实地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形式,总计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25份。有效问卷调查中男性比例占48%,女性比例占52%。其所得有效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此同时我们从思想动态方面也对少数农民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
(一)株洲市农民工学历情况
本次参加株洲市农民工调查的725人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87人,占12%;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有 304 人,占 41.9%;初中文化程度有284 人,占 39.2%;然而还有50人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9%。从数据可以看出,株洲市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程度相较过去有所提高,其中有93.1%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由此可见初中毕业出来打工的占绝大多数,所以就不存在想要再回到农村进行农业生产。
(二)株洲市农民工参加培训情况
本次参与调研的 725人中,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有413人,占总数的57%;参与过所在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的有153人,占49%;参加过社会教育培训的有66人,占21%;参加政府组织的教育培训的有37人,占12%;参与其他教育培训的有56人,占 18%。从数据上分析可以得出,一般情况下,农民工是没有接受岗位技能培训就直接进入工作角色。
(三)株洲市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形式意愿
调查的 725人中,有 464 人农民工比较接受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占总数的64%;有 87人填写了课堂教学,占12%;有 116 人填写了网络教学,占16%;只有58 人填写了其他,占总数的 8%。这说明大多数农民工喜欢做中学的教育培训方式,当然,对于农民工本身的时间限制问题,相较而言新兴的网络平台模式更受欢迎。
(四)株洲市农民工教育培训内容
在进行走访时,也问到了农民工想要接受哪些种类的教育培训,有421人愿意参加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占总数的 58%;有 450人愿意参加创业知识培训,占总数的62%,有 218人愿意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占总数的 30%;有 116人愿意参加职业安全知识培训,占总数的 16%;有29 人选择其他,占总数的 4%。这说明,一部分农民工想要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来获得相对较好,工资收入较高,又有一定的社会定位的工作。当然其中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想要学习创业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老板,从而走上致富的道路。
(五)株洲市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时间安排
对于农民工接受教育的时间安排一直是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所在实地走访调查中,填写周末的有203人,占28%;选择晚上的有261人,占36%;觉得假期比较合适的有160人,占22%;仅有110人选择了工作时间,占14%。可见,绝大多数农民工希望通过业余时间来进行技能学习。
二、影响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主要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影响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培训费用,培训时间、地点的安排,培训方式与内容。
(一)培训费用
我们知道,要参加教育培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培训费用。目前看来,一方面是大多数农民工们没有多余的钱来缴纳培训费用,导致了他们参加教育培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教育培训费用较高一些农民工认为这样的培训可能不值,达不到所付出金钱的价值,也导致了他们对教育培训的猜疑。所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费用高,不信任等问题。在当下经济转型过程中,要想取得发展的进一步突破,我们确实要在劳动力上做出改进。所以培训费用首当其冲影响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那么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部分问题或是改善相关的政策。
(二)培训时间、地点的安排
就培训时间而言,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农民工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例如建筑工人一般没有什么休假,只有完成工期之后有一段等待下一个开工的短暂的调整时间;服务行业的话相较而言自己休息的时间比较多一点,但是具体的休假时间也是不具有规律性;再就工厂车间的工人,一般来讲他们的休假时间也是较少的,大概一个月就有2天休息时间,而且加班加点很不好统计。所以在这里就出现了培训时间安排的问题,到底是安排在周末,在晚上,还是在节假日就比较难以统一,要想能够对培训时间安排更灵活,只能够是按行业类别,按不同的岗位要求,这样可能就能够将培训时间安排好。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农民工对教育培训有一定的参与度,相关企业能够鼓励其员工参加教育培训。
就地点而言,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方便,这里指的是交通方便,想要参加教育培训的农民工能够比较方便的搭乘相关的交通工具;其次是教育培训学校的远近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如果说株洲本地没有相应的教育培训学校而是要去长沙参加培训,那么肯定就有大部分的农民工会放弃参加培训,所以培训地点要以近为主,要方便农民工近距离,家门口就能参加教育培训,这样一来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才会提高。
(三)培训方式与内容
从培训方式来看,缺乏创新性,主要是在强调过去的一些模式,操作性不强。培训方式较单一,目前主要是用人单位或者政府组织相关的岗前培训,但是这其中的一些要想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自己职业技能的培训安排较少,或者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的,所以在培训方式的形式上要加紧脚步,要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采取在职人员岗位要求培训,可以联合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培训,企业自主培训,校企联合培训和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等多种形式。
从培训内容来看,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一是就目前的一些职业培训的情况来看严重出现了理论与实际操作不相适应的现象。对于一味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际操作的话是难以吸引农民工的注意的,也更难让农民工参加到其中。我们知道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是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希望通过自身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帮助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二是教学模式单一,不注重互动。在教育培训中职业培训教师往往忽略农民工的自身学习能力与接受知识的能力,对水平层次不齐的农民工进行学,并且与学生互动不积极,所以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三是教育培训设置单调,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选择。一般的培训机构开设的培训项目比较少,只是针对较少的行业开设,所以不能与多样化的市场相适应,也不能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三、株洲市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构建
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是我国当下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只有将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也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通过对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分析,结合株洲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所需新型职业技能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所以构建教育培训模式,创新教育培训方式迫在眉睫。
(一)创办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学校
面向市场和各个领域创办农民工培训学校,要树立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理念,解决农民工求学难的问题并且探索建立与农民工市民化相适应的开放办学模式。
培训学校类型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相关资源条件,一方面是政府公益类型的通过劳动保障局建立农民工教育培训夜校,这样有相应的保障也能够促进就业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企业方面,通过自己的相关部门的需要可以创建农民工学校,例如中国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万境财智中心项目部农民工学校。
适应性方面,要考虑到农民工的一个流动性和职业上升空间的问题,农民工培训学校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将发展定位明确,其次锁定相适应的农民工群体,如文化水平较低,收入较低但具有一定责任担当且具有较强的上进心的农民工群体。
模式可以借鉴当下比较流行的阿波罗连锁经营模式,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方便农民工参加学习培训。因此,建议农民工培训学校要因地制宜,就地培训,可以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设立教学网点,更为灵活的配合农民工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做好做大农民工学校,为农民工提供最好的服务。
资金来源方面,要明确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公益性质的,学校的筹建资金主要应该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共同资助,营运资金一部分是农民工的学费,另一部分应当是社会企业资助和政府补贴。
课程内容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简明扼要,并适于农民工自学,具有易读易懂的特点。农民工职业培训学校的课程设置对于农民工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应与学生多一些交流互动。毕业考试可采用实际操作业务水平考试等多种形式。
(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目前,我国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创办众多,一时间招生与学校不成正比,所以这里就出现招生不足的情况,所以对于想要获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而言是一个好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将农民工群体作为其事业发展新的支撑和增长点具有实际意义。
我们知道株洲高职院校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云龙职教城是株洲的职业教育的自身优势,其中有将近十多所高职院校,不乏全国前列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也还有IT,厨师,医疗美容,汽车维修等当下比较热门行业的高职院校。所以株洲市农民工培训的后盾是相对比较厚重的。其次高职院校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时,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技能鉴定条件,积极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当然我们一定要保证我们的这些职业证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那么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认证考核工作。考核通过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可以得到相应培训机构的推荐,也可以参加学校举办的人才招聘会,是农民工能够获得与其相适应的工作,当然在劳动报酬方面一定要争取公平合理,从而让农民工能够安心、放心参加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
株洲本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是政府和高职院校联合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只有因材施教,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尽快能够将自己树立的品牌获得社会的认可。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培训重要立足于市场,只有从市场出发,你才会发现定向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按照不同的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实际技术操作的要求,安排培训课程与内容。以此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从而形成高效、务实的培训特色,打造自己的教育培训品牌。
(三)建立网络平台远程教育培训模式
网络在当下越来越与生活紧密联系,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他们一般有一定的学历,喜欢上网,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安排。所以在政府和社会的倡导下,以高职院校为主,可以建立学习网站,设计手机学习App,开通微信、微博公共账号,充分利用学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远程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冬梅,黎赞.发达地区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的经验借鉴[J].开发研究,2014(4):104-106.
[2]娄玉花,徐公义.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0):77-80.
[3] 北京建工集团工会.充分发挥工地农民工夜校的平台作用深化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N].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02-27.
[4] 桂杰.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N].中国青年报,2014-08-07.[5]赵蒙成.帮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现有的培训还远远不够[N].中国教育报,2015-11-5.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4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两个适宜”城市,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把统筹城乡居民就业问题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功能和行政推动作用,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坚持通过发展和改革的办法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关系,逐步走出一条既能促进充分就业,又能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就业,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二、明确统筹就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㈠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两个适宜”和谐*的要求,落实市“*”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与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分类指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充分就业责任,切实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并重的就业管理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业致富”的良好氛围。
㈡目标任务。健全促进就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帮扶解决困难群体就业,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新成长劳动力实现就业。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满足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要求。力争到201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职业培训体系、职业研发体系、扶持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年均3%以内,至2010年非农就业比重达到90%;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力争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城乡劳动者初级技能提升1万人;具有初级技能的城乡劳动者向中级技能提升培训1万人;具有中级技能的城乡劳动者向高级技能提升1000名,其中技师500名,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重达到15%,技师和高级技师达2%。
三、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管理制度
㈠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凭证管理制度。打破“城镇劳动者”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身份界限。凡本市户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或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可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的就业服务。
㈡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改革现行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办法,建立城乡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实行定期抽样调查与日常登记相结合的统计方法,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监测体系。
㈢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失业保险金促进就业作用,探索建立推动就业的市级网络管理中心、职业培训研究发展中心、公共技能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按照《广东省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暂行规范》要求,加快完善统一工作职责、统一业务流程、统一资料台帐、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设施标识、统一人员配备标准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将其服务功能延伸到社区居(村)委会,形成市、镇(区)、社区居(村)委员会三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㈣健全劳动力供需信息制度。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劳动力供需信息。加快开通远程可视招工系统,加强对外劳务协作,建立劳务输入基地,引导外省市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劳动者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鼓励优先安置本市劳动力就业。
四、完善统筹就业政策体系
㈠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并由镇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做好分类登记、逐人建档、专人帮扶。困难群体,本《意见》特指本市户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列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军烈属家庭成员;享受城镇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贫困家庭成员;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的失业人员,计算年龄最晚截止2007年12月31日);失业干人员;失业伤残军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等。持有《*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2、对岗位不挑剔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就业援助,并在30天内帮助其实现就业。
3、实现自主创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经营三个月以上的,发给一次性创业扶持金。
4、优先获得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
5、按照智力扶贫方案,贫困家庭子女可免费就读市高级技工学校。
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使困难人员与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企业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的,给予就业安置费奖励和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企业应为所聘人员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费之和计算,个人应缴纳的部分仍由本人负担。
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兴办来料加工、就业服务等就业实体,解决困难人员就业的,在办公场地费、办公费、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给予资助。
㈡推进城乡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城乡青年由无技能向有技能、初级技能和中级技能转变,切实提高其技能素质和市场就业能力,促其充分就业。“*”期间,未获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城乡青年培训率应达100%,经培训获国家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率不低于80%,就业率不低于95%,就业回流率控制在15%以内。城乡青年,在本《意见》指本市户籍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列人员:初中、普通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且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毕业生因缺乏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毕业后6个月内未实现就业的;因缺乏就业技能,或因技能素质偏低导致由就业转失业,长期失业的35周岁以下青年。上述人员均可凭《*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申领手续,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初中、普通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且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初级职业资格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补贴,培训期限为2至3个月。
2、大专以上毕业生,因缺乏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毕业后6个月内未实现就业的,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免费青年见习计划培训服务,跟班见习期为3至6个月。
3、因缺乏就业技能,或因技能素质偏低导致由就业转失业,长期失业的35周岁以下青年,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就业技能或初中级职业资格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培训期限为2至3个月。
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城乡失业青年就业,使城乡失业青年与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次性职业介绍费。
企业吸纳2006年至2010年期间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安置费。
㈢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技能素质,提高就业稳定率。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对象包括本市农村下列户籍人员:符合国家法定劳动年龄;有劳动能力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愿望;从事农业生产年收入低于市统计局公布上年度农村人均年均收入。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可凭《*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申领手续,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就业技能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以及3次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培训期限为15天至1个月。
2、已成功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但因技能素质偏低由就业转失业的,可凭《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享受一次以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为目标的免费技能提升培训服务。
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介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签订一年劳动合同并缴纳3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发给一次性职业介绍费。
㈣完善自主创业服务政策。自主创业是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凡本市户籍具有创业条件和意向的城乡劳动者和已成功实现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可凭《*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办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申领手续,享受下列扶持政策:
1、有创业条件和意向的城乡劳动者,可享受一次免费“产生你的企业”和“创办你的企业”自主创业培训,以及政府免费提供的创业项目设计、开业指导和手续办理、创业后续服务。
2、已成功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可享受一次免费“改善你的企业”或“扩大你的企业”培训服务。
3、政府投资或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各类市场,应将不少于30%的摊位,优先租赁给持有《*市劳动保障手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的人员经营,并按规定减收租赁费、摊位费、市场管理费和卫生清洁费。
4、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年内免交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各项费用(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创业,可享受国家和省(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有关税费减免扶持政策。
5、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行灵活就业后,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备案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在个人负担应缴部分的前提下,给予不超过三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补贴标准按企业为其缴纳的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费之和计算;无固定用人单位且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险种的应缴额度的50%补贴。
充分发挥市高级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两个创业培训基地的作用,组建创业专家自愿服务团,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学习掌握工商、税务、财务、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创业基地扶持城乡劳动者创业,每成功创业一户给予一定奖励。
㈤完善鼓励企业吸纳本市劳动者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招用本市城乡劳动力。凡招收本市户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城乡失业青年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就业岗位补贴。招用本市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的企业,各镇区应在管理费、租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凡向社会提供“青年见习岗位”、“技能实习岗位”、“技师工作站”的企业,给予相应职业培训费补贴;凡对员工开展在岗和转岗培训,所需经费可按本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1.5%—2.5%的比例计入成本,税前列支,专项用于本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充分发挥市高级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市重点以上职业中学(理工学校)和高等院校的作用,采取分片负责方式,为城乡劳动者就近参加培训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妇联、残联等部门的职能作用,调动部门办学积极性,开展全市妇女、残疾人专项培训,提高其技能素质,促进其就业。
㈦完善政府购买成果政策。充分发挥培训服务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鼓励办学单位、企业、行业参与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加快形成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培训适应市场、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新格局。根据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工人的需求,定期公布政府购买成果的培训项目(工种)。凡符合政策扶持条件的对象,可到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领《职业技能培训优惠券》,并根据自身的文化水平、技能状况和求职愿望,自由选择培训项目、培训形式,到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五、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㈠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公共技能实习基地。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投资兴办公共技能实习基地,充分利用设备设施资源和人才资源,为职业技术学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学员提供规范的职业技能实习条件和环境。企业投资兴办公共技能实习基地,并向社会提供技能训练服务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
㈡鼓励行业和企业集团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是高技能人才使用主体,也是培养主体。各行业(协会)和企业集团要把职工培训纳入人才强企和企业发展规划,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或企业集团设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依托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才和设备设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技师工作站,建立技师培养制度,开展名师带徒活动,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技术交流、研发攻关等活动,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技术学院(校)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定单式”培训,享受国家有关税收优惠。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对本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规划、协调和指导,开展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制定培训规划,提出本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比例标准,指导、组织和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
㈢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对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复杂、操作性强和企业急需职业(工种)的高技能人才,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作场所的能力考核与业绩评定方式进行考评;在生产实践中确有绝招绝活,能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生产关键性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可破格直接认定为技师或高级技师。
㈣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法定证书。国家和省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就业。对国家规定的技术复杂及与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有重要关系的职业,实行职业许可制度。用人单位招用此类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对于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工种,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其就业,用人单位不得录用。
㈤建立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发挥社会荣誉和经济利益双重激励作用。每两年评选10名“技能人才培养导师”、10名“优秀技能人才”、20名“能工巧匠”和60名“技术能手”,由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和一次性奖励金。同时,设立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名师带徒、技能竞赛、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等奖励项目。用人单位、社会力量也要积极奖励获得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奖项的人才,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统筹就业保障机制建设
㈠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统筹城乡居民就业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把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作为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促进就业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全市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各镇区促进就业工作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
㈡落实资金投入。促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工作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各镇区党委、政府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促进就业资金投入机制;市财政在原安排的促进城乡就业资金规模的基础上,根据省有关规定,提取上年度征缴失业保险基金总额的8%用于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列入市财政促进城乡居民统筹就业年度预算,并设立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
㈢强化监督检查。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拨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对在资金申报和使用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克扣、截留、挪用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责令改正,追回全部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及单位领导的责任;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市财政局要会同市审计局、监察局,加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每隔半年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门检查。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5
〔2019〕15号
关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教育项目的情况报告
XX:
近日,经北京XX商会推荐,驻XX招商联络处拜访了XX众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X先生,就公司拟在我区投资教育项目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司简介
XX众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互联网/VR+职业教育的综合培训机构。以"科技赋能教育,学习点燃梦想"为使命,自主研发了在线学习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推出了“精品录播+互动直播+名师面授”的融合式教学和“名师授课+助教答疑”的双师课堂,同时整合社会优质资源,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培训行业拥有较大的品牌影响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领跑者。
公司借助“互联网+”手段,整合形成了教育培训一体化解决方案,将职业技能教育、学历提升教育、课程研发、网站开发、网络运营融于一体,实现了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的结合。目前在职员工100余人,现有专业讲师40名(5名博士),常年聘请30多名高校教授、副教授担任培训顾问,不定期组织专家到企业进行定制培训。为研发高质量的线上理论培训课程,学校花重资搭建了6间高清课程录播室、2间直播室,独立自主开发了网络学习平台。
二、项目情况
(一)项目名称:XX众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二)投资金额:800万人民币
(三)项目内容:
1. 众盾安全培训众盾教育独立研发的网络课程和学习平台,目前囊括了市的主要培训机构,包括安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xx集团安全环保研究院、市建筑工程专修学校、中天置业教育培训中心等,该平台拥有在线培训、在线模拟考试、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了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培训的痕迹化,同时整合了安全屋训练、VR/AR考核等,打造了全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在重庆项目中,可移植武汉众盾安全培训模式,与属地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合作,打造软硬件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重庆各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安全教育。
2. 众盾优职网众盾教育打造的互联网/VR+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自主研发在线学习平台和网络课件资源,推出“精品录播+互动直播+名师面授”的融合式教学和“名师授课+助教答疑”的双师课堂。主要涉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食品安全管理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开设在线课堂,面向西南市场。
3. 安培职校 安培职业培训学校是一家专注于职业教育培训的培训学校。学校核心业务概括为两大板块: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培训。目前,学校主要承接职业资格培训、生产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培训、建筑安全培训、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就业服务培训等。在xx投资兴办xx安培职校,面向XX开展中职招生,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三、企业诉求
该企业主要针对应急管理相关的安全培训,政策需要得到应急管理部门的推动和大力支持,与XX行业安全教育、专技院校共赢互利,创建安全生产培训新体系。
四、项目分析
通过与陈总的交流,了解到:一是公司今年准备在重庆布局,企业落地重庆的意愿较为强烈。二是公司发展势头良好,以XX职业教育的后起之秀快速扩张,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拥有自己核心竞争力,营收增长迅速。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该公司有意在XX投资教育机构的信息真实可靠,该项目应积极跟进。一是该项目一方面在XX开展线上教育,面向西南开展安全培训;一方面希望在XX兴办职业培训学校,符合我区大力打造教育强区的发展方向。二是该项目已在XX成功运营,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可快速复制,尽快启动。三是市场前景较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培训,XX现有的安全培训机构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方案范文6
今年以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待续稳定增长。
一、我县2006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创收基本情况
**县辖六乡两镇一场,共110个行政村和3个村级农场,384个村民小组,全县耕地面积49.43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4.6亩,全县总人口14.28万,其中农村人口10.5989万人,农村劳动力5.1387万人。2006年上半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2期,完成农牧民技术和技能培训4.718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3.9582万人次,农民技能培训0.7598万人次;2006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完成3434人次,累计创收717.46万元,实现全县农村人口人均创收67.69元。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劳务输出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机构。我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县委、政府专门召开2006年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大会,研究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为组长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由县长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了全面做好乡镇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信息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我县逐步建立了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形成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为依托,最终延伸到村级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成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同时,由各乡镇确定一名乡领导、2--3名工作负责本乡镇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职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由县
劳动保障部门对各乡镇确定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县各乡镇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8个,并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了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2、分解目标,明确责任。研究制定了《**县2006年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县2006年城乡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把培训、输出、创收等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人人关心输出,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调查摸底,建档归册。积极做好全县各类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建档归册工作,组织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内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人员信息档案,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向、培训愿望,从而确保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服务工作。
4、做好信息服务,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巩固我县在劳务输出人员已形成规模的武汉、玉林、海口、合肥、长沙等5个城市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加强协作,建立了稳定的联络方式。目前,我县通过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已经开展了定向式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据初步统计我县在外地务工人员达3000多人,为我县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城乡就业和劳务输出宣传工作,营造宽松的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环境和浓厚的工作氛围。针对我县部分农民恋土守家,受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束缚,宁可闲待在家里,也不出门挣钱创收的现象。县委、政府利用电视劳动保障专栏和广播,宣传劳务输出的组织、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的内容,大力宣传本地从事劳务输出多年的典型和在内地发展人员的现状,并结合“三下乡”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通过农民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身边事,教育引导农民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为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6、认真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县相关行政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劳务输出工作进度统计报表,确立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便于全面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状况。
7、积极引导城郊附近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城郊人口多市场旺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榨油、网套加工等,以此增加收入。2006年上半年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就地转移从事餐饮服务、人力运输、机动车修理、电器维修、农产品加工经营以及季节性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2476人次。
8、采取措施,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广大农牧民参加我县项目工程建设。我县将使用本地农民工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招标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写入招标书中,使用我县农民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承包方普通用工总数的50%。2006年上半年在公路改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使用农民工580余人,累计创收92.4万元。
三、结合实际,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1、整合城乡职业培训资源,加快县域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步伐。我县结合实际,于今年建设“**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该校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有校舍、办公室等22间,已初具规模,年可培训人员3000余人。主要面向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失业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的工种有计算机、电工、电焊、服装裁剪、木工、瓦工、烹调、特色餐饮和汽车、拖拉机维修等种类。目前,我县已经投入15万元开始对现有校舍进行必要的建设和维修。并增加必要的培训硬件设施等。
2、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一是农业、林业、畜牧、农机等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农牧民素质。共举办种类培训班42期,培训11452人。三是水利、交通、城建等部门开展就业灵活的行业技能培训,在工程施工中大量招收本地农民工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上半年培训1308人;四是为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发掘社会办学力量,指导各类民办培训机构举办服装裁剪、缝纫、民族烹调、民族特色面食制作、美容美发、木工、家电维修等培训班,一季度完成培训49期1688人;五是各涉农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组织各乡镇全面开展各项实用技术短期培训班,使我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了蔬菜栽培、果树管理、畜牧养殖等技术,今年各乡镇共培训农牧民3.27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3、大力开展“订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我县与内地武汉、玉林、海口、合肥、长沙等5个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通过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定向式培训,聘请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培训技能的教师授课,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拟输出人员进行汉语知识、汉语会话和具有民族特色餐饮等实用技能的岗前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
3、积极配合地区农办大力开展设施农业、林果业工作,组织农民和农村科技人员参加地区的农业科技培训,今年选送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一批次9人,选送林果业农民技术员培训三批次79人,选送大棚养鸡农民技术培训一批次10人,县乡财政共补助伙食费3.39万元。
4、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的投入。在我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凡是涉及培训方面的经费,县财政都给与足额的保障。2006年一季度各类培训,县、乡(镇)财政投入经费72.975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51.735万元,乡镇财政投入21.24万元。
三、农村劳力重点转移方向的分析
通过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我们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应按照“以近期就近就地转移为主,中远期向外地、城市长期转移为辅”原则,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一方面我县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本地区城市经济发展进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开展服装裁剪、缝纫、民族烹调、民族特色面食制作、美容美发、木工、家电维修、农业生产技术等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使之就地培训,尽快实现就业创收,增加农民收入。如依其艾日克乡依其力克村农民赛买提,通过参加县、乡举办的烹饪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烹饪技术,在县客运站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红红火火,年收入达3万元;新和镇托克苏村农民哈肉2002年种植了6亩红提葡萄,为使其尽快产生效益,通过镇政府举办的葡萄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掌握了葡萄生产管理技术,2005年产量达15吨,收入突破2万元。另一方面在做好就近和疆内转移的同时,重点做好向内地长期转移的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我县在外务工人员多,信息灵的优势,鼓励亲戚带亲戚、邻居带邻居、朋友带朋友的形式,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期转移。如新和镇尤鲁都斯村的艾尼瓦尔塔西在长沙经营烧烤,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到2004年末已拥有50余万元的家业,他致富不忘家乡,积极为贫困户捐款捐物,并为愿意外出创业的人员提供帮助,在他的帮助下**县有50多人在他经营的餐馆工作。
四、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财政困难,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县的各项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正在有序开展,但是,为了不增加农牧民的负担,各类技术培训经费主要依靠县财政拨付,而我县财政十分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因为经费不足,有些培训还是低层次的,特别是因财政困难,开展高层次农民技能培训工作还较困难。
2、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限制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我县农村人口99%以上都是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因此能够掌握的技术和劳动技能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劳动力自身的素质限制了他们掌握高技术工种,不能掌握国家认证资格的职业技能,外出务工就业竞争能力差,这就导致务工机会少,得到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则更少,阻碍了劳均创收的提高。
3、是部分农民受陈旧劳动观念的束缚,未能充分认识自身劳动力资源的商品价值,大多数农民随遇而安的思想较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技术缺乏,难以适应人力市场需求。
4、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信息闭塞,对市场各类用人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公布,影响了富余劳动力的及时转移。
5、目前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培育和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输出经济人工作相对滞后,未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调的劳务输出网络。
五、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不适应劳动力转移的一切旧观念,树立劳动力资源转换观念和创业致富的新观念,建立农民新型生产生活方式。聘请劳动力转移带头人和行业的土专家,以他们的亲身体会和丰富经验,现身说法教育广大农民,带动农民学经营、创市场。积极利用农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转移内地等发家致富的典型,引导农民向附加值高的行业转移。
2、以培训促转移。认真实施自治区、地区培训规划,突出实用实效,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实用性强的实践培训,大范围提高整体素质,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劳动技能作为一项重大的基础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体系,安排落实项目经费,力争在农民培训工作上取得新的突破。
4、推动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常年、由农村向城市、由种养业向二三产业、由本县向县外、由疆内向疆外、由农业向非农业的战略性转移;鼓励支持农民实行就地、就近转移,由从事种植业向养殖业、林果业转移;由原来的自发、分散转移向有组织、有规模转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参与县域境内的公路、水利、抗震安居工程等建设项目,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降低劳动力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力争取得明显成效。
5、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市和乡村就业、统筹工业和农业发展,把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本地农民工、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村劳动力政策落到实处。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两个1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岗前技能培训,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网络,并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不断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工作创造条件。
6、要搞好社会化服务,继续清理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政策性限制和不合理收费,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务工的兑现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户籍登记管理等政策,实行与城镇失业人员相同的劳动合同、失业求职登记和社会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