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1

【关键词】家庭贫困学生;致贫原因;个人发展;工作措施

我是一名职业院校基层辅导员,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家庭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为深入研究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方便以后开展工作,采用实地走访或者谈话交流的方式了解了18名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希望对做好贫困生工作能有所帮助。

一、几个有代表性的贫困家庭的情况简介

第一例 该生家庭最近几年中接连发生三起交通事故,医疗费等共能花掉10余万元,这对于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家庭的主要收入是种地、种树等,每年共6000元。学生本人每个月的生活费大约在400元。

第二例 该生高考前几天,父亲祸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母亲靠给人做保姆每月1000余元,供他上学。该生态度积极,不怕苦累,就想早点参加工作减轻母亲的劳累负担起家庭的责任。

第三例 父母离婚,母亲没有收入,父亲不管母亲及三个孩子。该生平时看起来很活泼,但是真实的想法是不想上学了,想早点下来打工解决家庭危机。

调查的对象中,有9个是因为家庭成员突遭车祸或疾病等重大事故致伤致死而导致家庭经济状况迅速恶化,这一类家庭最多,占50%;有7个家庭是因为所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或者父母亲失业因而经济情况不佳,占39%;有2个家庭是因为父母先天性不健全导致生活落魄,占11%。

二、贫困家庭学生个人发展情况概括

经过深入了解,不可否认的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阴影,但是外在表现却不一样。

有一个家庭特困学生,得知老师要来家访,特意从假期打工的企业请假回来接待。该生开朗乐观,担任学生干部且学习成绩优秀,却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家庭情况,直到老师要求有困难的同学上报家庭情况才向老师询问自己的情况是否达到申请贫困的条件。大部分同学在家庭遭受骤然变故之后,尽管受到打击,仍能坚强的面对,并尽自己最大的力来为家庭负起责任。但在坚强的背后是默默承受心理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家庭遭受变故之后,抑郁内向,自我封闭,并对未来失去信心。

三、对症下药,用心做好贫困生工作

(一)提供物质支持,减轻经济压力

对于贫困学生,落实到实处的具体帮扶措施非常重要。对于贫困学生,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的作用很大。教师作为这些帮扶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困难程度和家庭特殊情况,可以成立班级贫困生评定小组,形成班级评选、监督体系,并建立贫困生档案,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这项关乎学生根本利益的工作,保证救助款项落到亟需的学生手里,发挥作用。

各类奖助名额有限,还应当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们灌输自强、自立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用自己的双手真正养活自己、减轻社会责任。并鼓励寻找打工机会、积累创业经验,为以后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另外,学校应给予贫困毕业生尤其是特困毕业生更多就业方面的关注和帮助,制订专门的救助方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给予各方面帮助。

(二)精神帮扶,引导积极生活态度

贫困、遭受重大变故家庭的学生心灵上存在一定的阴影,部分比较内向,较少参与各种活动,处于学生群体的边缘,这需要我们老师潜移默化中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去温暖他们。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各项活动、扎实学习技能,多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主动参加到班级的集体生活中来,接触更加广阔的外部社会。有问题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效缓解心理压力。只要有了归属感,这些学生的心情会释放很多轻松很多,从而会有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努力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全体学生要怀抱感恩、善良之心,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学生之间形成不攀比、不歧视、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为贫困生解除心理自卑感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多加关注,适当进行心理辅导

可开展贫困生心理调查活动,通过座谈、问卷、侧面了解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排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一方面持续跟进学生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到家长、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家校合作、互相反馈共同关注贫困学生心理成长。同事也使学生了解自身家庭状况,承担家庭责任,促进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对于因贫困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较严重的学生,应采取必要的辅导措施,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保持开阔的视野和心胸,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主体意识,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

参考文献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2

为进一步加大扶贫扶优攻坚力度,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扶持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继续开展“一助一”扶贫扶优志愿服务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一助一”扶贫扶优志愿服务活动旨在进一步动员镇、村(居)、企事业单位干部带头,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扶优,重点帮助我镇优抚对象和贫困户,通过经济救助、生产扶持、技术支持、培训就业、危房改造、提供服务等有效途径,帮助帮扶对象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脱贫致富,先富帮富,不断提高全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我镇双拥优抚工作整体水平,为加快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帮扶对象

重点帮扶我镇在生产、生活中有困难的烈军属、革命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回镇的退伍军人、自主创业转业、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企业下岗志愿兵等优抚对象和贫困户、五保户、少数民族户、贫困学生等对象。

三、帮扶目标

镇、村(居)、企事业单位干部175名,共结对帮扶175人(户),其中优抚对象68人,五保户5人,贫困户95人,贫困学生5人,少数民族2人,通过共同努力,确保当年帮扶脱贫率达80%以上。

四、帮扶措施

1、、明确责任。镇、村(居)、企事业单位干部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帮扶工作列入职责范围,主动与帮扶对象签订“一助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协议书,明确帮扶责任、目标、措施。

2、落实措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力求帮扶形式灵活多样,帮扶措施扎实有效。一是实施经济救助,解决帮扶对象因病、因残、因丧失劳动力、无经济收入带来的生产生活入学等方面的困难。二是实施生产扶持,帮助帮扶对象落实脱贫致富项目,增加收入。三是进行技术支持,及时传播经济信息,帮助帮扶对象掌握适用技术,走科技致富之路。四是动员帮扶对象参加学历和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门路。五是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危房改造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使帮扶对象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六是为帮扶对象提供服务,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等等。帮扶工作要深入实际,多办实事,注重实效,培植典型,推动全面。坚决杜绝被动应付、做表面文章等现象发生。

五、考核奖惩办法

镇党委政府将“一助一”扶贫扶优志愿服务活动列入镇、村(居)、事业单位干部考核评先的内容之一,定期组织交流工作情况。每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帮扶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通报情况,年终总结评比。镇党委政府对帮扶工作政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帮扶工作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3

一、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各项政策。

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进行帮扶,保证上级的发放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目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生享受1250元/每年的待遇,同时家庭经济有困难的非建档立卡户子女,学校也发给适当的补助),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住宿生学生提供营养的午餐和晚餐。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二、切实做好贫困救助工作。

组织全校教师和同学自愿捐款活动,积极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具体在每年的三月(控辍保学活动月)和九月(动员流失生返校月)都开展师生捐助活动,给学生集中购买学习用品。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使学生们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全面落实“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包保建档立卡贫困生帮扶学生”的政策。

开展专题会安排扶贫工作,每月一次谈心谈话和每学期的家访是否落实到位,定期查看教师的扶贫家访记录本。

四、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对于市级财政拨付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其他待遇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对各班“住宿生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定期教学督查审核。

五、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台账。

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4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52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73-03

1 引言

在新时代,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学生教育工作,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能力,鼓励自我激励,自强不息,勇于表达,成为理想中的人[1]。高校拥有一批高层次教师队伍,社会资本较好的社会实践项目较多,使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家庭条件和生活条件较为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资助帮扶工作,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 关于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不同以往传统粗放型扶贫的一种确定扶贫对象改变扶贫方式的新型扶贫方法。国家颁布的有关条例指明,由国家来制定农村贫困对象辨识的方法。然后在各个地区的政府在此规定上,做好制度与各项工作的衔接,制定扶贫工作开展的流程,有关负责人员严格把关流程走向,同时要对每个贫困地和贫困家庭建立档案和办贫困卡,成立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数据库。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性措施与贫困类型相匹配,从根源上剖析造成贫困原因,一家一户精准扶持。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精准扶贫开展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精准扶贫就是根据每个地区每个家庭具体的贫困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措施进行精准辨别和扶持以及管制的扶贫方法。精准扶贫的力度是对应于贫困的程度来决定的[2]。

精准扶贫思想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立足实际,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思想路径。它集中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越性,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同时它也反映了发方法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发展理论;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出发,切记主观随意性;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把握和分析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等。的精准扶贫思想是在继承思想上衍生出来的。在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能够全面而又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

3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是完全区别于以前粗放式的扶贫战略。精准扶贫主要在三个方面凸显出他的优势,其根本上改变粗放型扶贫。它是通过对不同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进行类别,然后分析产生贫困的根源在哪,最后针对性地实施解决不同地区或贫困户问题的措施,同时在解决措施实战的过程中要循循渐进,一丝不苟,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3.1 精准辨别

精准辨别是根据不同的贫困县和贫困家庭的状况,创建一个整体综合的数据库,具体地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划分类别,不同的贫困类别采用相适应的办法措施;同时在制定解决措施时要尊重地方和贫困对象的诉求和想法,以做到精准扶持,针对性帮扶,精准到每一户。

3.2 精准扶持

精准扶持就是在经过对贫困程度进行分门别类后,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采用针对性的、有思想的、有创造能力的具体帮持措施。例如给贫困人口一些简单就业岗位,让他们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也可以教授他们一些技能用以谋生,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3.3 精准管理

精准管制就是对扶贫工作开展的管理,在扶持的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化、公开化,使得扶贫工作更具有创造能力。在针对扶贫工作开展之前,要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考评机制,要严格地监察扶贫对象的真实度,严厉打击和防止出现扶贫工作虚假现象,骗取帮扶资金[3]。

4 大学生资助现状问题

4.1 资金使用不当

现阶段,国家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学金,例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子完成他们的学业。一些社会机构,企业也将困难大学生列入资助对象,设立公益基金和校友奖学金等。对于各种奖学金,由于缺乏适当的指导,一些学生得到奖励之后不合理使用。请同学老师吃饭,购买名牌产品消费等。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正确的消费指导容易失去了奖励人和奖励方的原意[1]。

4.2 缺乏基于学习成绩的资助标准

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很多高校都不把成绩单及时公布给家长,很多时候家庭经济困难评价体系弱化了学习的重要性,国家和高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筹集资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书费等困难,但是由于资金不能完全覆盖日常开支,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时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因此缺勤率较高,影响学业,甚至导致学生考试不及格,所以有时资助政策虽然好但却起了反作用使得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4.3 缺乏完整记录的学生信息平台

由于缺乏平台来记录学生的详细情况,无法实现准确的分类帮助。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包括父母种地、贫困村、无父母、疾病、家庭有收入人口较少、经济损失、单亲家庭、孤儿等家庭经济困难,主要基于在该地区的学生的贫困证书,以区分贫困程度,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纸质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学生信息的准确性。

5 基于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对策

深刻理解精准扶贫内涵。在精准扶贫的理念上做好工作,了解精确扶贫的意义和作用,采取措施开展监督管理,明确内涵,最后,阐述高校扶贫开发实践应用的内涵。

5.1 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扶贫责任意识

在高校中老师应深入了解密切观察,特别是刻苦用功的学生群体,通过发现,仔细筛选;不因个人厌恶、亲密、疏离等因素影响。建立需求驱动的援助概念。根据更多需要帮助,进行一些财政援助,有些是心理和情绪,有些是学术等,帮助学生以不同的需求、导向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只有完成经费指标,才能实现精准扶贫,面对大学生可以尝试设立助学金子系统,挂钩补助金等资金申请,加上家庭财务困难的综合考虑,如建立综合素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写作,口语,英语能力,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建立考勤制度,参与制奖励,设置测试,还可以将每学期阅读的书籍数量,实现梯度加分[2]。通过竞争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5.2 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库

建立完整数据库,实现大学生经济困难信息录入,可以利用相应的网站作为支持学生的平台。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如父母的工作条件,家庭情况等物质条件,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平台,有利于扶贫帮助准确化。各项资助政策的准确落实可以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高实效性并且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相关部门要创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且要求专职工作人员进行运行,相关负责人要定期为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单位汇报资助育人工作的进程。并且不同的院校资助部门还要加强联系密切交流相互借鉴经验,以此使资助育人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运行。资助育人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创建严格的资助机构,以此避免只重视经济支持,缺育人教育现象的发生。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对他们资助的目的。可以定期为受资助的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前使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具备感恩的心,激发贫困学生阳光快乐、积极向上、正直的情感,使贫困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生活、娱乐当中也能够帮助他人。让贫困学生知道国家和社会各阶层对他们的资助是很珍贵的,国家希望他们可以学到知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5.3 加强“准确识别”和“精确帮助”

提出不同类型贫困的量化评价指标,使用大数据的概念和技术分类。在此之后,注重扶贫系统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扶贫信息,及时按照条件介绍信息,及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来帮助,科学分类,合理布局[3]。精密全方位辅助,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原因各不相同,不准确处理分类在形式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创新的方式,有兴趣学习的学生,支持研究项目。加强大学生的动态管理,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实现真正帮助,但不能一成不变,要体现扶贫工作的高度灵活性。争取资金对比,使对象能得到帮助,并不断更新状态,以反映帮助动态科学管理观。

5.4 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部分贫困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会导致心理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自卑、抑郁、孤独情绪、消极情绪等。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他们也能够参与进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在平时,教师要多于他们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在今后的社会中,自身要具有坚强的意识,并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把握自我。具有自卑心理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受到挫折、家庭教育及心理创伤等。教师首先要自身具湟欢ǖ男睦锝】抵识可以考取心理咨询证等,收到专业行业的相关培训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要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慢慢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最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多多结交朋友更好地融入集体。

5.5 完善资助育人形式

首先,要全面审查贷款学生的资格,创建学生信用档案,将学生的贷款情况纳入到档案中,及时追踪学生生的学习及生活等情况,并且向银行反馈;其次,学校可以定时开展资助学生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助学贷款与自身的信用是密切相关的,教导学生能够守诚信;最后,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具有有借有还的观念,以此提高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机率。

6 结语

高校精准扶贫理念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扶贫责任意识,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库,加强“准确识别”和“精确帮助”、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途径,对贫困学生的心态、价值取向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王 静,孙 婧.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6):30~32.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5

阆中市书院街社区的前身是城郊农村,在城市扩建中产生了许多失地农民,区内还有不少下岗失业人员。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相当一部分人生活无着,经济拮据,对社区稳定构成了严重影响。“将心比心,连生存都有问题,还怎么正常生活啊?”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总支成员一方面深入困难居民家中了解情况,进行谈心和疏导,同时千方百计帮助联系工作,使之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社区女青年代俊患有先天性脑血管瘤,刚生下孩子才8个月,丈夫就离家出走,其供职的食品厂偏偏又倒闭了。就在小代最绝望的时候,社区伸出了温暖的手,给她找了份看守车辆的工作,每月有400多元的收入。每每谈起此事,代俊泪流满面:“没有社区干部的关心,我差点走上绝路了!”据统计,仅最近三年社区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0人。

在书院街社区,深化党员帮扶解困制度的“八个一”活动深得人心,家喻户晓。多年来,该社区长期开展每名党员干部联系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结队一名下岗党员、帮扶一户困难居民、资助一名贫困学生、招引一户外来客商、解决一个热难点问题、为下岗职工找一个岗位、为辖区居民办一件好事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仅帮助贫困学生就有三大得力举措:社区党总支、党支部成员各自帮扶1至2名贫困学生,帮助其完成学业;社区党员集体对严思静、莫妮亚等9名父母下岗、家庭困难的贫困大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解决了其上学难的问题;社区党总支建立了教育储备金制度,每年从集体经济收益中抽取一部分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如社区内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每人每年可享受2000元补助资金。迄今为止,全社区从小学到大学,无一人因贫困而失学。王开明对此认识深刻:“资助一个贫困学生,托起了一个家庭的希望;找到一个就业岗位,为社会消除了一个不安定的隐患!”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与大伙的生活密切相关,社区就责无旁贷!”社区党总支说到做到,一桩桩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记到了干部心上,落到了工作实处,温暖了社区群众的心……

书院街位于闹市区,流动人员多,以前偷盗、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群众人心惶惶。于是,社区成立了由20余名总支、支部成员组建的义务安全队,每天夜里巡逻,维护社区4条街道、20多个大院、16个小区的治安,确保了社区良好的治安秩序。许多居民发自肺腑地说:“自从有了巡逻队,再也没丢过摩托、自行车,大伙安全感强多了!”

对贫困学生帮扶措施范文6

【关键词】职校 资助工作 育人功能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28-02

国家出台的中职学校资助政策,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中职学校资助涵盖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三大板块。其中,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所特有。中职学校资助政策从2007年实施至今,已有9个年头,9年间该政策多次修改,日臻完善,使其育人功能不断地得到发挥。

一、职业学校资助工作的功能

(一)经济的帮扶功能

当前的中职资助政策,主要是从物质上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帮助,国家免学费、奖助学金等资助工作的实施是针对家庭经济无力承担其学费及生活费的学生开展的,目的是从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让其在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享受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的机会;国家助学金为学生提供部分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可以让他们安心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思想的导向功能

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是整个资助体系当中的最低要求,有助于缓解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不能从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资助工作除了达到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让学生感知政府、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与和谐。因此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学会感谢帮助他们的国家、社会、团体及个人,从情感上激发他们,学会感恩,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学会自我解困及互相帮扶。另外,国家助学金、各级人民政府奖学金等的评定工作,能较好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高技能人才。

(三)诚信的塑造功能

开展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由于对贫困学生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在地政府开据的证明。但资助工作人员无法对每位申请助学金的同学进行充分调查、认证,无法精确地查实学生所填的情况,因此难免出现资助资金不能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的现象,实现国家的精准扶贫。因此,在助学金申请之前,展开诚信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国家资助资金目的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业,让资金用在真正困难的学生身上,而不是普慧政策。通过评定体系要求学生讲求诚信,重视个人信誉,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每一次助学金评定过程都是一次塑造诚信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自我意识的过程,因此它具有诚信塑造功能。

(四)乐观向上的培养功能

受助的贫困生成长的环境都不优越,绝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或单亲家庭,在心态方面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在受助之后会存在多虑的心理,认为家庭经济能力好的同学议论他,看不起他,产生自卑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开展学校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不是哪个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存在的暂时现象。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国家、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帮助目前生活困难的学生,是因为政府看到许多生活困难的学生,当他们得到帮助后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学得知识,习得技能,以技术、能力和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困难,让家庭摆脱了贫困,带动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走向脱贫之路,为社会做出贡献。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未来,保持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二、优化职校资助育人功能的措施

(一)优化资助体系,提升社会效应

一是优化资助人员工作体系。学校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建立完备的资助人员工作体系,重视资助员的工作,定期对资助工作进行考查评定,对表现出色人员给予奖励,让更多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员参加到资助一线,建立一个高素质的资助人员队伍,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积极性,将资助工作更好地落到到位,将党和国家的爱心传递给学生,进一步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是优化评审系统。严格把关审核系统,增加审核环节。通过同学采访,老师评价,亲人探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申请人家庭状况。对其经济情况进一步了解,对其品行,人格进行评判。在审核中要环环把关,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诚信教育、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白,助学金等来之不易,应当格外珍惜。

三是优化宣传手段。设立支持资助宣传的专项基金,以获得社会更多的资助。通过新闻采访,专题报道等多层次多途径,把资助政策宽范围地辐射到社会各阶层,提高中职资助政策在社会的知名度,使社会各界了解到目前中职学校资助的现状,引起全社会关注。然后,结合互联网技术,设立捐款网站,开通微信、支付宝账号,拓宽筹资渠道,动员社会广大群众,助力资助工作。让全社会重视中职资助工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以此撼动受助学生的心灵,让收到社会各方支持的学生对社会心怀感恩,立志回报社会,从而形成从助己到助人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自强意识、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幸福认同感,使他们正确理解学生资助工作传递的关怀和情意的真正意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是开展励志教育。以资助工作为平台,将励志教育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学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校园开展资助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优秀文化的影响下能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如资助征文比赛,让贫困生谈受资助后的学习生活变化、内心感悟与未来展望,以展现资助带来的正面影响;或开展贫困生宿舍文化节,评比标准是最低的成本、最美的外观,让获奖宿舍获得奖金、学习用品等奖励,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简朴节约的生活理念蔚然成风。

二是重视人文关怀。将资助工作落实到个人,指导受助学生合理使用资助资金,将资金用在“刀刃”上,不做与提高个人素质无关的事。教导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尽可能地在课堂上汲取知识。许多贫困学生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而且还需要精神上的关怀。贫困学生较普通学生更加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老师应该定期开展师生谈话,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帮助他们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来,使他们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三是实施感恩教育。成立学生互助小组,在某些方面,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比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更为简单直接。不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学生成为老师和学校的代言人,将资助理念更好地在学生群体中普及。而担任这一要职的受助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认同感,在完成工作,获得资助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激感回馈。

四是注重诚信教育,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在校学生年纪普遍较小,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未能完全形成。人的“三观”对一个人是否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是形成正确“三观”的中心环节。社会上充满着形形的诱惑,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在工作过程中重视诚信教育,发挥其品质塑造功能。老师要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将诚信教育渗入每一位学生心中。

(三)完善对资助对象的动态跟踪与评估

通过资助,能够帮助被资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也使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学习也会更加认真、刻苦、用心,为其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要对资助对象的学习、工作表现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资助对象的学习、工作状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职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承担着学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贫困生,由于成长的背景特殊,心理往往比较自卑、自闭,综合能力也相对较低。针对此种状况,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效促进贫困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为贫困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在经济上帮助他们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定期和贫困生沟通,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并利用下企业跟班及寒暑假期间走访贫困学生,切实了解情况,传递温暖。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职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中职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出台的资助政策吸引了一大批生源进入中职学校,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有了国家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将资助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让贫困学生在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能收到心灵关怀。从而使资助工作能够达到其根本目的――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绪仁.论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的结合[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张琴.浅谈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综合论坛(课程教育研究),2013(16)

[3]黄晓芳.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对策[J].前沿,2012(7)

[4]杨钋.高校学生资助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J].教育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