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实验室 标准化管理 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动植物标本、室内环境若不加强管理,就不能保持完好的状况,也谈不上有效地使用。所以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科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科学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业务水平和组织才能的高低。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如何发挥好仪器设备、动植物标本的使用效益?如何让科学教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这些是我们从事科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严明规范是标准化管理的保证

科学实验室需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经验,同时必须建立校领导参加的科技教研组,在组织上予以保证。实验室管理者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学科的所有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熟悉教学仪器管理业务。

1.掌握实验室工作原则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实践环节,认真做好小学实验室工作。学校科学实验室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实施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实验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际出发,执行规范,制定制度,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使实验室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并做好实验室日常工作。

2.明确实验室工作任务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科技活动。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改进和研制仪器及自制教学器具活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保持科学、文明和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3.熟知实验室工作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主要职责:

(1)负责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2)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积极组织上好实验课,积极组织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3)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参加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熟悉研究各类仪器,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坚持为教学服务,积极推动科学课实验教学。

4.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

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保管使用维修制度、仪器报损和损坏赔偿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规章制度:

(1)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健全账册,记录及时准确。

(2)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必领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按照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设专柜;教师演示实验仪器亦可与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分开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和易燃品必须存入危险品库。

(3)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教学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仪器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工作和防鼠、防蛀等措施,保持仪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实验结束应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保养后入橱;每年对现有仪器设备作一次常规保养,完好率达100%。

(4)备用实验仪器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仪器及时报废。实验室保持整洁,通风换气,目的是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5)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账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文件技术等资料的管理。

(6)能经常开展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有自制实验教学仪器和开发仪器功能的计划,并取得一定成效。

(7)加强危险器材和危险药品的存放和管理,严禁学生私自使用;加强电源和水源的管理,使用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和水源开关;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禁学生进行危险性的实验。

二、认真指导、严明纪律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教学大纲及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落实实验教学计划

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小孔成像(五年级上学期《光怎样行进》)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把小孔成像的原理演示得清晰、透彻、明白,很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效果非常好。

2.严明实验管理制度

实验室一定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仪器的检查准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实验按时正常进行。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加强有关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好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防止发生仪器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比如在教学《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四年级上册教材)时,需要酒精灯加热,这时候就要强调安全―避免学生被烫伤。

对实验室要经常进行整理、打扫和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卫生。实验室使用情况要及时进行记录,并填写实验室使用情况表。实验室对财产设备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实验室使用后应对所有的仪器、仪表及各类实验器材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的实验器材,应视事件的性质和损坏程度酌情赔偿。重视防火、防盗,离开实验室要关闭电器,切断电源,锁好门窗。

3.加强实验人文气息

实验课上我们要多一点人文气息。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学以致用,我们的实验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数码宝贝》《科学幻想》等片,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三、探索开拓、积极创新是标准化管理的绩效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我们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设计创新专栏,可以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奇思妙想,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发现、摸索、发明和创新;也可以是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使学生对环保、生活、科技和实验有了新的认识。

2.发挥学生的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在实验室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橱窗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一些文竹、君子兰等植物,也可以喂养蚕、小金鱼等,这些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而且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设置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活动纪录卡等。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如皮筋、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石头、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吸管、各种纸、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和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充分施展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环保实验室;管理

高职院校必须以“应用”为主旨来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实用技能转化,使得学生成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要培养出这种类型的学生,就需要在实训、实验方面多下功夫,这就体现了校内实验室的重要性。[1]作为一名环保实训指导老师,环保实验室包括化学分析实验室和工程应用实验室。要想真正将环保实验室高效、安全地利用起来,就需要对环保实验室的管理进行研究。[2]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关于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目前,较多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任课教师与实验专职教师没有很好地沟通,实验通知单下达不及时,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缺东少西,浪费时间;化学试剂没有明细账单,没有用专门的试剂柜分类存放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实验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使用(开放)登记制度》《实验准备通知单》等,具体实施方法有建立化学药品清单和购买台账,包括名称、数量、存放地点等,并要在试剂柜配专锁,钥匙由专职实验老师保管;学生在进实验室做实验前,任课教师至少提前一周给实验专职教师下达实验准备通知单,让实验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

二、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根据课程的需要,将环保实验室按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水处理实训室、大气实训室、环境监察实训室、分析天平室、分析监测实训室、大型仪器实训室、室内环境检测实训室等。每个实验室都配专职人员负责,将仪器设备按照实验室类型分类放置,合理规划。

三、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更新

环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有很多,要求学生在使用时登记,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根据使用说明书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对有故障的仪器设备及时请专人维修或报废,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随时保持正常。部分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快,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需要对这些仪器及时更新,更新后需请专人给实验专职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再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使用。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是重中之重,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验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好实验室安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管理:①对环保实训室而言,分析化学实验室中是否存在各种危险性因素,如是否包含有害物质、是否有辐射源、消防设备是否充足、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是否执行到位、标准化管理有无缺陷等,并制定相关文件,管控各种危险性因素;②不同的化学药品需要配置相应的MSDS,并派专人保管,对化学废液、废气、废瓶等进行合理处理;③制定事故应急程序。分别针对易挥发或易燃物品溢出事故、化学药品与人体大面积接触事故、火灾等制定应急处理程序,并对事故进行总结报告并存档;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的制定,如个人防护具的佩戴、压缩气体的使用、钢瓶的放置、加热加压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等;⑤对新进实验教师进行安全培训,培训系统包括安全文化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⑥对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使其在学习基础专业知识同时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文件,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实践操作过程遵从安全操作程序,使安全管理体系更好地得以运行实施;⑦在安全体制的运行中,定期地对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检测体制管理的不足与不当,对体制进行修订和完善。

五、学生管理

制定《学生实验守则》,让学生在做实验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进实验室需穿实验服,在实验室不许嬉戏打闹和吃东西,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赔偿等做明确规定。

总之,实验室管理需要不断有新思维、新发现。在日常管理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实验室管理更加完善。

作者:危晶 单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3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以学科涵盖的水、大气、固体废物、物理因素等涉及的技术参数为核心,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为了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使实验数据科学、准确、有效,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5]。实验室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还需要一套完整的实验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促进实验室的标准化基础工作建设,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服务中所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工作规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产生系统效应,从而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节约成本、保证数据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增强科研权威性,实现实验室良性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标准化及标准管理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环节中一项重要而且是十分关键的系统工程,建立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的技术平台。因此,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娴熟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必要,同时这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保障[6]。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会大大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过程的可控性,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现状

    2.1有必要,无做法

    目前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的技术与管理存在不少缺位,很多方面有必要完善和充实[7-8]。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污染物或环境控制指标被纳入环境教学与科研检测的范畴,这就需要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和执行路线,以确保实验室管理的完备性和检验方法的完整性。如在水污染技术指标的检测方面,多溴联苯醚(PBDEs)类逐渐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对于该类物质在水环境中微含量的测定方法不统一,更谈不上检测方法的权威性,极大地影响了该领域的科研交流和相关成果的鉴定。第二,针对实验室已有的管理事项缺乏应有的管理标准或相关制度。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属于高危险区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电磁辐射等会直接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9]。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有毒物质的处置规程和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程序。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在这方面尚有较大差距。第三,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逐年增加和研究生的扩招,实验室规模扩大,功能也更齐全,但是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的编制有限,无法完成大量的实验仪器购置、维护、管理和众多学生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实验室仪器损坏率高,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10]。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标准(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使用操作规范、样品分析测试标准方法、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仪器维护制度等)来保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2有做法,无标准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对于很多事项已经有大量规范的做法,但未形成相应的标准。在实验技术方面,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规范的环境样品采集、预处理及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没有用规范性的文本流程化,不利用于科研团队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在管理方面,近年来实验室逐步购入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必然面临维修保养、耗材购置和故障处理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一管理事项缺少明确的报告程序,应加快制定管理程序“外部提供支持管理标准”等规范管理制度。另外,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维护和保养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往往没有在实验室进行明示,学生盲目操作甚至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或其他安全事故。

    2.3有标准,无体系

    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是实验室各项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经有大量实验室规范,但未形成相应的体系,如暨南大学通用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暨南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暨南大学核技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技术标准方面,目前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散布于各类技术资料中或由实验室使用者各自保管,多局限于实验方法标准。如涉及水污染的技术标准目前有pH值、DO、BOD5、CODcr、TN、TP等实验方法标准。而国家标准仅水污染技术标准分体系方面,就应涵盖技术基础标准、采样技术标准、样品预处理技术标准、水质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购技术标准、试验方法技术标准、设备设施技术标准(含操作规程)、服务技术标准、能源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标准、职业健康技术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等,其中水质标准应包含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等。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标准纳入实验室标准体系,让学生了解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使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实验过程。

    2.4有体系,未信息化

    有些高校的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已建立初步的标准体系,但未形成实验室标准信息数据库。有些高校的实验室按照国家标准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建成了实验室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不足[11]。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关注实验室管理事项,主要涵盖管理标准,而缺乏实验室标准体系中的技术层面和工作层面的规范。另一方面,该体系仅仅停留于纸质文件,而未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不利于文件的使用和换版。

    3如何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

    在加强环境科学学科实验室标准化工作方面,主要涉及实验室标准体系建立、实验室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以及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管理三个方面,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1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作为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一项标准都不是孤立的,标准的作用只有通过标准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体系的完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标准和体系的效用。在系统学习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策划、制定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参考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首先进行环境因素分类,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各环节涉及到的技术事项,收集、制定技术标准,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再根据技术事项所涉及的管理事项制定管理标准,构建完善管理标准体系;同时为落实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求,制定工作标准,构建完善工作标准体系,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系统的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并在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的各阶段加以贯彻和执行,确保采样、样品预处理、仪器操作、实验分析等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清理文件,整体策划。体系文件编制前,对实验室内部以往各种标准、管理制度、工作规则以及历年下发的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整理,参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结合实验室实验技术与管理现状,形成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结构图,编制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确定学科实验室标准化蓝图。第二步,按照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表,通过网络、专业期刊、专业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等收集国际、区域、国家、行业、地方等各层次标准。第三步,依照GB/T1.1之规定,编写所缺少的标准文件或补充更新所缺文件条款。逐步编制、完善标准体系。

    3.2设备设施标准化

    实验室设备设施是实验室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重要对象。实验室设备设施标准化包括设备设施产品技术规范(如相关法定标准及使用说明书等)的收集整理、设备设施操作规程的编制、设备设施定制管理的合理规划与实施等。尤其是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其描述应简洁、明确、无误。一名具备基本实验技能的实验参与者按该操作规程应能自行操作设备设施。做好仪器设备维护是保证实验室可持续、安全运行的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腐蚀性气体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二是仪器的定期维护,如更换老化、损坏部件,仪器内部定期清洗等,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标准信息库的建立与使用

    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更新是维护学科实验室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相关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订阅报刊杂志等形式进行标准信息的广泛收集,通过建立标准信息数据库的方式实现集中和网络化管理,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官方网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深圳标准信息网等查询最新学科标准信息,不断完善标准信息库并保持其有效性。标准信息收集范围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学科实验室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等方面有效的标准文本;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的期刊、专着等出版物;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区域标准、技术法规;其他与学科实验室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学科实验室标准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如环保、实验室监管、质量、职业健康等行政主管部门、情报部门、报刊、杂志、网络等;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的标准、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和编目,并及时传递到实验室。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标准信息库的使用:实验中心应建立专门的标准化信息数据库,并对申请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实验室的准入条件、工作准则、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环境和相关实验方法,同时也养成了规范化的工作作风。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55-02

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公路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大多数公路工程的项目管理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进度、质量、成本等目标的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因此如何高效地进行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公路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关键是从项目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项目管理方法与制度。

1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项目管理的概念是上个世纪由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过来,发展时间较短,理论结构还不完善,目前项目管理研究存在严重的实际与理论脱节现象。对于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系统还不完善,大多数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管理工作后,主要是向有管理经验的丰富的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能很好的将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种现象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难以迅速得到提高。另外,施工企业不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1.2 忽视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继项目建议书之后,从技术、经济以及运行效益等方面对拟建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为后续的投资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是施工图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投资对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造成后续施工图设计方案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方案区别较大,导致施工过程的资金问题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1.3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以施工企业的管理为主,业主、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进行监督。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没有具体的分工,业主与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制度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另外,目前招标管理不完善,不能通过公平竞争确定中标单位,建设单位采用议标甚至假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对中标施工单位管理与建设单位的监督缺乏相应的依据。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项目管理带来的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涉及路基路面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隧道以及桥梁工程等整个交通工程。标准化建设包括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四个方面。标准化建设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因此积极实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以及控制工程成本。

2.1项目部与实验室建设标准化

项目部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核心,项目部建设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在一个积极和谐的工作场所和温馨的生活环境,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项目部建设应体现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建筑面积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建筑面积,并有相应的实验室、会议室以及资料室等。另外,按照合同规定搭建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标准化临时设施。

试验室是施工现场材料、构件以及整个结构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应建设标准化的实验室。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将力学实验室、水泥实验室以及土工实验室等进行明确区分。各个试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类别设置空间面积、配置试验设备,并编制相应的试验操作,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试验操作更加标准化,降低试验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

2.2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的标准化建设

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标准化是保证公路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标准化建设不仅要强化预制过程还要实行管理标准化。通过编写方案,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标准化体系,最后达到“管理标准化、加工工厂化、操作规范化”。

1)预制场建设标准化

根据工程需用量以及合同规定,并综合考虑预制、运输以及拼装等综合因素,建立标准化的大型临时设施。例如,采用隔离的形式依次建立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区、构件养护区、钢筋加工区、预制成品存放区。

2)构件预制以及钢筋加工程序化

构件生产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以及脱模剂的使用严格按照实验确定。振捣时间、频率以及构件的养护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构件达到规定强度分类集中堆放。构件的生产的程序化,对构件的外观以及质量的控制有着重大意义,不论是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还是加工技术考虑,采用程序化生产都非常有利。

3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是实现公路效益的前提条件,质量控制管理必须得到项目管理部的高度重视。业主以及监理单位必须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及规范规定施工。进度控制是项目部管理的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着项目投资效益。成本管理是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管理,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项目管理部要提高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管理水平,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体制。

3.1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应加强施工现场、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以及质量检验的管理。施工现场应做到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将质量管理责任到具体的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与交底,使施工严格按照规范与设计图纸。定期召开现场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及时沟通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现场有条有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程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进场。另外还需对经常的原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质量指标等进行验证。对于场内的原材料应分类妥善保管,保证原材料的清洁,防止原材料的污染,尤其是钢筋应分类存放,防止钢筋锈蚀,影响钢筋的使用性能。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检测数据,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数据,每道工序施工必须在前一道工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2项目工期管理

项目工期控制随项目的实施而不断变化,因此项目工期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项目管理部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要求以及合同等条件,针对性的编写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编写时应以影响工期的关键工序为主线,并根据项目的实施不断调整工期计划,保证项目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顺利完成。进度控制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的偏差,采取一定的纠偏措施及时补救。

3.3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属于企业专业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几部分。成本预算是进行成本事前管理的一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通过成本控制对成本进行调控和具体管理,落实管理措施。成本考核是对部分完成目标进行把关,确保项目成本预算在可控范围内。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来了解掌握施工进展和财务状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成虎,戴洪军.工程项目组织与项目管理组织的辨析[J].建筑经济,2005(4):62.

[2]李华.谈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职责和权利[J].建筑经济,2008(6):89.

[3]克利兰 D.项目管理[M].杨爱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37-39.

[4]李华.谈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职责和权利[J].建筑经济,2008(6):89.

[5]岳宜宝.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Partnering 模式[J].建筑,2003(4):53-55.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实训室;设备管理;资源整合;探究

引言

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具有专业性强、规格多、数量大等特点,所以导致了在实训设备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以我校钻井技术专业为例:具有大型设备,包括实训实习的钻机等10台以上,几乎每一台就占据一间或半间实训室,导致学生实训不便,同时造成实训设备利用率低,实训管理差等缺陷,因此就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我们在本文进行了探讨。

1、钻井实训资源整合

钻井实训资源整合就是用创新、科学的方法管理钻井实训仪器、设备。石油钻井类高职院校每一个实训室都集中了大量仪器、设备,所以加强计划、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安全性及利用率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实训室运行的有效与否。在团队的规划和分布中,相同的实训设备相应增加,不同种类的设备也随之增多。因此,淘汰更新旧设备,统筹规划,共享使用,并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充分提高现有钻井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钻井实训资源管理

1)仪器、设备的购置

需要购置钻井仪器、设备首先提出申请,报有关领导批准。调查钻井设备供应商的资质、信誉、质量以及以往项目等保证能力,详细了解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使用情况,并建立钻井供应商档案。

2)仪器、设备的验收

按供货合同逐项核对所到仪器、设备正确无误,设备、仪器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系统软件和备件清单齐全。根据仪器、设备性能指标说明书制定相应的方法,按钻井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试运行,证明该仪器、设备各项技术参数、性能达到规定要求。并保留测试的原始运行记录。

3)仪器、设备的建档

仪器、设备档案的基本内容如下:①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制造商的名称、仪器型号、出厂编号、存放地点、生产日期、实训室使用日期;②随机技术文件,包括合格证、说明书、装箱单;③验收记录、设备、仪器检定或校准合格证书、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损坏、故障及维修情况和报废单等。

4)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

设备、仪器应有明显的标识表明其“检定/校准”状态,使仪器的状态一目了然,便于管理。状态标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①绿色标识,表明设备、仪器具有正式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和校准合格报告,处于正常使用状态。②黄色标识,表明设备、仪器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处于使用状态。③红色标识,表明设备、仪器已经损坏或经校准不合格,处于停用状态。

5)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凡是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仪器、设备,都应由指定的钻井检定或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经过核查、证明仪器、设备有问题的必须进一步分析,如确定其性能不合格,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应贴上停用标识,尽快对设备、仪器进行维修,以免延误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6)仪器与设备的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

钻井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者,必须经过一定的理论、操作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过培训的人员不准随意使用任何仪器、设备。钻井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行业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并在设备使用前、过程中、事后作好必要的检查和记录,同时应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对于使用频率较少的大型仪器、设备及长期几乎不用的仪器仪表,每月应至少开机通电检查一次,并做好维护与保养记录。

3、钻井实训设备管理职责

本着下级向上级负责的管理模式,下级保证设备运转正常,上一级对下一级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上一级负责解决下一级不能处理的问题;

发挥其自己的职责,对设备每天做到心中有数;

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钻井总公司设备管理的规定,严禁超保漏保,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每天按要求巡回检查设备,督促小班人员搞好各项工作;

参照HSE标准要求搞好设备卫生,现场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杜绝“脏,松,乱,差”和“跑,冒,滴,漏”现象;

实行设备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排除,整改;

降低修理时间,积极修旧利废,杜绝浪费;

负责冬防保温工作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4、结论

石油钻井属于特殊行业,钻井仪器、设备更属于行业性很强的大型设备,所以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石油钻井行业标准执行。一定要按照仪器与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使用及维护保养进行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23

前言:高校实验室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各高校为了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对实验室投入非常大。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对学生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备场所。由于实验对于科技研究越来越重要,这必然引起实验设备、实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也使得实验研究课题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深入和扩充。由于实验设备的增加、实验工作量的增大及参与实验的人员增多,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事故预防工作变得比从前更加重要。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制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验室中拥有学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最先进的研究设备。而实验室安全管理关系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顺利开展,国家财产能否免受损失,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对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2002年教育部12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指出:"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005年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2010年起施行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将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纳入学校消防安全年度计划。"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是在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而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普遍存在重视素质教育,轻视安全实验的观念,再加之多数高校客观存在的实验室用房紧张、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使得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2. 高校实验室的存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验能力相差很大,但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昂贵,不可能配备很多套,学生不得不都使用相同的实验设备,势必造成仪器的使用频率过高、损耗增大。尽管实验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人们对可能出现的事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由于参加实验的人数多、流动大、有些学生实验经验、安全意识比较欠缺,这样势必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隐患。②实验用房及实验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我国许多高校的实验室一些基础设施老化、实验设备超期服役,部分实验室仍设在20世纪50~6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的楼房内,楼道狭窄、通风状况欠佳、防火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实验仪器增多、用电功率增大,供电设施老化,致使多年前布置的线路难以负荷。实验大楼的灭火器材都应配备,但往往数量不足,防护能力低,还有一些高校因供水压力不足而造成一些处于高层的实验室处于消防盲区。③实验人员素质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实验室事故的存在是和实验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分不开的。④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在实验室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的形成。如果没有制度化,就没有规范化;没有规范化,就没有科学化管理。所以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对于实验窒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3.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化管理制度将各种工作的要求、流程、责任事先进行规定,对人员、设备、资金如何管理进行明确的说明,作为后续工作开展的依据。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①强化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高校要联合校内有关部门加强对教学安全的宣传。通过宣传要让广大师生了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宣传时要格外强涮"安全事故无小事",要从根本上杜绝麻痹大意思想的滋生。②健全安全体制、落实安全职责。实验室安全不但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是相关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归口管理。③完善制度建设。高等学校实验室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其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高校去学习。④加大安全投入。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必须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室条件。安全工作不仅要按照国家和地方主管机构评价标准和要求,而且应安装必要的监测、监控设备,以尽早发现隐患,将事故苗头杜绝在萌芽之中。⑤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虽可预防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实验室一旦发生事故,如何正确处理,实现在事故发生时使师生能安全快捷的撤离,财产损失最小,是每个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府急预案的内容要包含火灾应急措施,化学品污染应急措施、爆炸物应急措施,设备被盗应急措施。

4.结语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高校实验室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活动场所,实验室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和长效机制,是保障教学、研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只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全员安全观念,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安全检查,着力安全基础性工作,就能实现实验设备的安全和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作出贡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师生爱护国家财产和自我保护意识将逐步增强,对实验室的安全将会更加重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会更加严谨而细致,师生们会更加自觉而严格地按照规章操作,使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