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1

云计算起源于互联网,2007年由Google首先提出,此后得到迅速发展。它将计算资源(比如存储、硬件、平台和软件)共享,是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的资源可从三个层面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运营商一般先从IaaS入手,逐步实现各类平台的建设。

目前运营商业务平台建设上采用一个业务建设一个平台,各个业务系统自成体系,每提出一种新业务功能建设需求,就要新增一套系统,从功能和硬件上采用简单累加建设方式,系统架构呈现“竖井式”。该方式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并且各类平台CPU、内存和存储等资源利用率低,硬件资源无法灵活调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业务平台实现方案。考虑到云计算技术系首次应用于该领域,从影响最小的角度出发,先在合作类业务平台中进行建设。

2 现状

近几年某运营商在增值业务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各种增值业务迅速发展,需要建设各类增值业务平台,目前共建设短信类、WAP类、语音类和固网增值业务类等各类增值业务平台近百套。

增值业务平台建设模式按管理方式不同,分为2类:自主建设和合作建设。其中自建平台又分为集团统一规划、分省运营的业务平台以及分省规划、分省运营的业务平台2类,该类平台由运营商选购应用软件、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合作建设的业务平台由合作厂家提供应用软件、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平台过多给建设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2)业务平台的硬件设备按照规划期内最大用户数来配置,而在业务发展初期和增值业务发展情况难预测的情况下,无法真实评估硬件设备的规模,这往往会浪费不少硬件设备资源和空间、动力等资源。通过对现有业务系统中硬件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很多平台的CPU、内存和存储等资源的利用率都比较低,并且硬件资源不能灵活调度。

(3)每个业务上线都需要经过软件选型、评估资源、硬件选型、采购和实施等环节,业务上线流程长、时间跨度大,不利于业务发展。

表1是目前合作业务平台各类硬件资源以及资源利用情况:

3 平台设计目标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合作业务平台设计目标是,提供一定数量的中轻量级增值业务系统的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具体为以下几点:

改变现有的“竖井式”建设模式,统一考虑网络、计算及存储资源;

鉴于多数的新业务都面向互联网,统一提供基础设施,将业务与基础设施分离;

建设统一的硬件及第三方软件资源平台,为增值业务系统和集团业务应用提供运行环境;

采用灵活的虚拟化架构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资效率。

4 平台实现方案

4.1 整体设计架构

IaaS的发展策略是在IaaS层重点发展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灵活度,同时解决传统建设模式周期长、资源利用低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案是统一建设资源池,通过虚拟化软件和虚拟化资源管理软件完全封装硬件。

业务平台通常由网络、服务器、存储系统及接口等部分组成,合作业务平台的建设将充分利用各种成熟的虚拟化手段,建立网络、计算能力(服务器)和存储等多个可管理的资源池,使数据中心中资源管理的粒度更加细化,各种资源的分配与调控更加灵活、快捷,从而在实现快速业务开通的同时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整体拥有成本。

从支持快速业务开通所需资源结构的角度上看,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

资源池主要分为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三个模块,其中计算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服务器;存储资源池,包括SAN存储、云存储和虚拟存储网关;网络资源池,包括以太网交换设备(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和光纤交换设备。

(1)网络资源池

网络系统本身的多层次协议体系使其本身就具备虚拟化的特征。在设计架构中,网络资源池实现了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集中管理和VLAN资源的快速分配与调整,以满足应用系统内部和应用系统之间通信需求的灵活部署。网络资源池可以为应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

灵活的网络接入

虚拟化的防火墙

虚拟化的网络负载均衡

(2)存储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对在线存储设备和存储区域网络进行协同管理,灵活快速地为应用系统分配存储空间;同时通过对不同等级的设备、数据保护方式、数据使用方式的协同管理,满足应用对存储系统性能、数据可靠性和灵活使用方面的要求。存储资源池可以为应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

管理不同性能和可靠性数据的存储空间

按应用的要求分配存储空间

提供高级数据管理服务

(3)计算资源池

计算资源池可以为其承载的应用提供统一分配的标准化资源,采用多种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中计算能力的管理粒度从服务器级别细化到CPU、内存和板卡级。计算资源池可以为应用系统提供的功能包括:

分配和管理计算资源

分配和管理与计算资源绑定的网络接口

分配和管理与计算资源绑定的存储空间

4.2 网络资源池设计

网络资源池建设,主要用于满足统一资源池内部通信和外部通信需要,并且针对各个加载的应用提供负载均衡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网络资源池中的网络设备,主要包括实现高性能交换的交换机、提供安全隔离的防火墙以及实现4-7层交换和应用加速的负载均衡设备。

网络资源池包括核心交换域,及其下面连接的核心生产区、应用服务区、增值业务平台区和安全管理区,下面针对这些区域的网络规划提出具体的网络方案。

核心网络以2台Cisco 6509作为网络的核心,配置有万兆光线模块、千兆光纤和电接口模块以及业务功能模块,业务功能模块包括ACE(负载均衡)、FWSM(防火墙)模块。采用Cisco 2960G 48口千兆交换机作为接入交换机,服务器通过双网卡各连接一台Cisco 2960G交换机,Cisco 2960G通过两条光纤分别连接到Cisco 6509核心交换机。每台接入层交换机均作为二层使用,各服务器的默认网关均设置在核心交换机上。核心交换机上的ACE、FWSM模块采用虚拟化技术,针对每一个安全区均虚拟出来一对ACE和FWSM设备。

后期可将负载均衡器和防火墙单独设置,以单臂组网方式侧挂在核心交换机上,分别对多套集群服务器提供负载均衡和安全防护服务,负载均衡器和防火墙以GE接口方式连接核心交换机。

4.3 存储资源池设计

目前主流存储虚拟化方案包括:

(1)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通过在连接存储设备的主机上安装逻辑卷管理软件(安装客户端软件),实现存储虚拟化的工作,经过虚拟化的存储空间可以跨越多个异构的磁盘阵列。

(2)基于存储网络的存储虚拟化:主要通过在存储域网(SAN)中添加虚拟化引擎,实现异构主机对异构存储设备的虚拟化管理。

(3)基于存储设备的存储虚拟化:主要通过在存储控制器上添加虚拟化功能,将存储设备的容量划分为多个存储空间(LUN),实现多个主机系统的虚拟化管理。

考虑到云计算平台的主机设备与存储设备均可能采用异构设备,建议采用基于网络的存储虚拟化方案,新增2台网络存储虚拟化引擎设备,与光纤交换机互联,构建异构存储的资源池,并提供存储资源动态调配能力。不同系统在同一存储池内,通过不同分层接口,实现多业务系统对同一存储的并行访问(图2),一期配置存储容量100T。

4.4计算资源池设计

(1)服务器

每个资源池建设一组同型号配置的服务器,部署同类型同版本的虚拟化软件,使用统一的共享存储。服务器建议采用刀片服务器,并且为满足虚拟化要求,每组刀片式服务器配置万兆光换模块,以便上联至交换机。带宽控制通过刀片式服务器自带的带宽控制软件来实现。每组刀片式服务器通过4GB及以上的光纤模块连接光纤存储。

服务器的选择建议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更多CPU核数,满足更强劲VM需求

更大内存容量,支持更多VM数量

海量硬盘,保障本地存储需求

充足I/O插槽,提供更丰富的I/O能力

支持VMware、Xen等虚拟化软件

(2)虚拟化软件

采用VMware虚拟化软件作为服务器的虚拟化软件。

(3)部署方式

服务器采用虚连接方式部署在资源池内,各个虚拟机资源调配通过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在VMware、Hyper-V等虚拟化环境下,每个虚拟机所配置的虚拟网卡对上层应用或外层交换机、防火墙、负载均衡交换机独立配置IP地址进行管理,实现物理资源的透明动态连接。

4.5 后续平台演进

目前该平台主要承担合作类业务,随着平台的完善,可以逐步将产品测试平台融合到其中。由于业务产品在正式上线前都有一个上线测试过程,按照以往建设方式,通常市场需求部门会临时调配几台服务器搭建一个环境进行测试,这种方式存在极大的不可管控性。而将这类平台通过云平台统一资源池承载后,则实现了资源的申请、调拨、下线和流量监控的统一管控,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可维护性。

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2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校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预案所称突发性事件,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学校校园网网络设施及信息安全等有关的灾害。

第二条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湖北师范学院有关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湖北师范学院内所有个人和办公用计算机以及各研究所、实验室(中心)、教学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软件,以及学校门户网站和下属各部门网站内容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四条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第二章 组织指挥和职责任务

第五条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校信息网络的灾害应急工作,在校领导组织指挥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网络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

第六条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负责日常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具体处理,其中信息中心是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控制中心,负责服务器端和网络层面的安全事件处置,并为各部门、院(系)做好部门办公用机和个人用机的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第三章 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

第七条处置措施

处置的基本措施分灾害发生前与灾害发生后两种情况。

(一)灾害发生前,信息中心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技术中心人员各司其责切实加强日常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检查、维护,定时升级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检查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学校各单位切实落实部门网站管理工作职责、安全责任制,特别是对于开办网上论坛、留言板、聊天室、社区等交互式栏目网站的部门要落实关于信息审核、信息巡查和版主负责制度的情况,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加强信息网络安全常识普及,使教职工掌握信息网络安全常识,并具备一定防范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

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度,保障突发性灾害紧急信息报送渠道畅通。属于重大灾害的,在向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的同时,还应向黄石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报告。

(二)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处置程序,判定灾害级别,并立即将灾情向工作小组报告,在处置过程中,应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

第八条处置程序

(一)发现情况

现代信息技术中心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校园网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巡查及其日志保存工作,以保障最先发现灾害并及时处置此突发性事件。

(二)预案启动

一旦灾害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预案的处置程序。

(三)应急处置方法

在灾害发生时,首先应区分灾害发生是否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两种情况,根据这两种情况把应急处置方法分为两个流程。

流程一: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流程二:当人为或病毒破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跟踪并锁定破坏来源的IP或其它网络用户信息,修复被破坏的信息,恢复信息系统。按照灾害发生的性质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1、病毒传播:针对这种现象,要及时断开传播源,判断病毒的性质、采用的端口,然后关闭相应的端口,在网上公布病毒攻击信息以及防御方法。

2、入侵:对于网络入侵,首先要判断入侵的来源,区分外网与内网。入侵来自外网的,定位入侵的IP地址,及时关闭入侵的端口,限制入侵地IP地址的访问,在无法制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断开网络连接的方法。入侵来自内网的,查清入侵来源,如IP地址、上网帐号等信息,同时断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针对入侵方法建设或更新入侵检测设备。

3、信息被篡改:这种情况,要求一经发现马上断开相应的信息上网链接,并尽快恢复。

4、网络故障:一旦发现,可根据相应工作流程尽快排除。

5、其它没有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灾害,可根据总的安全原则,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可以请示相关的专业人员。

(四)情况报告

灾害发生时,一方面按照应急处置方法进行处置,同时需要判定灾害的级别,首先向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可以同时向市公安局网络监察部门汇报。中、小型级别的灾害,可以只向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处置工作结束。情况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灾害的级别,灾害造成的后果,应急处置的过程、结果,灾害结束的时间,以后如何防范类似灾害发生的建议与方案等。

(五)预警

灾害发生时,可根据灾害的危害程度适当地预警,特别是一些在其它地方已经出现,或在安全相关网站了预警而学校信息网络还没有出现相应的灾害,除了在技术上进行防范以外,还应当向网络信息用户预警,直至灾害警报解除。

(六)预案终止

经专家组鉴定,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宣布险情或灾情应急期结束,并予以公告,同时预案终止。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灾害应急防治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跟踪式的、深层次的和各阶段相互联系的工作,是有组织的科学与社会行为,必须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第九条人员保障

重视人员的建设与保障,确保在灾害发生前的人员值班,灾害处置过程和灾后重建中的人员在岗与战斗力。

第十条技术保障

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升级换代,在灾害发生前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强劲与安全,灾害处置过程中和灾后重建中的相关技术支撑。

第十一条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抢险救灾队伍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以确保灾害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训练和演练

加强全校网络信息用户的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这些用户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发灾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和有效。

第五章 附则

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 ;实验室认可 ;认可要求

实验室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实现临床实验室的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并提供分析及诊断支持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极大的推动了医院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LIS系统的广泛应用,能够全面提高检验科的自动化程度,优化检验流程,降低差错率,保证检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2]。

ISO 15189要求实验室在检验工作的前、中、后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医院实验室可以通过IS0 15189建立自己的检测质量及技术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及时地向受检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3]。ISO 15189对实验室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与管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且越来越重视。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简称CL02)中,2007年以前版本,关于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要求只以"建议"的形式,给出了资料性附录B,但到了2012版,则把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改为了强制性要求,而不再是建议,并且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应用说明》[4](简称CL35)中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在实际的工作中,各医院对CL35条款的理解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针对一些条款的具体实施工作也存在不知从何做起,甚至不知道在程序文件中应如何规定的现象。

本科一直以ISO 15189为指导,建立本科质量管理体系并努力提升管理质量。本实验室使用上海杏和软件有限公司的"杏和实验室信息系统"于2011年底投入使用,为适应ISO 15189中对于LIS的管理要求,本科对LIS的管理逐步改进,在取得一些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本文CL35中部份难理解和实施的条款结合本实验室的经验对其解析,和同仁一起探讨。

1环境条件

本科制定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程序》,结合计算机硬件供应商及软件供应商的要求和电器使用常识,规定了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对电器线路进行埋管保护,使用合格的电器设施,计算机设备周围禁放易燃物品,以满足在防火、防水、防电及防干扰方面的要求,同时对LIS服务器及终端提供UPS电源,确保LIS的稳定运行,并要求定期监测环境条件。

本科对于计算机设施的维护局限于外表的清洁,内部硬件及软件的维护,由医院信息中心完成。在LIS的使用上通过授权帐号的方式获得使用权。

2程序手册

本科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程序,用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计算机使用与维护、数据安全、系统安全、信息保密等各方面。LIS的作业指导书可以是其操作手册,现成的作业指导书多由LIS开发商提供,很少有实验室制定自己的程序手册并定期修改和更新[5]。本科对LIS供应商提供的作业指导书进行了拆分、精简和优化,在不同的岗位提供针对该岗位可能使用到的内容,方便了员工使用和查询。

3系统安全性

本实验室制定了《信息系统使用授权管理程序》和《信息系统帐号和密码管理程序》对LIS的使用进行授权,并根据使用者的岗位、工作性质进行分级授权。在对员工授权之前进行培训,注重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以及信息保密宣教,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升,未发生过信息泄密的事件。

在信息中心的帮助下采取了技术手段,可以防止LIS与HIS系统间非正常的数据交换,正常的信息共享如通过住院号读取患者基本信息,接收标本时向HIS发送收费指令等数据交换则不受限制。

4数据输入和报告

在初次使用系统、实验仪器通讯端口升级或维护后应特别注意原始数据与报告数据的比对验证。本科制定了《数据完整性评审管理程序》要求定期验证LIS中的计算项目、验证HIS调用的副本信息与LIS的是否一致。定期验证检验仪器显示结果与LIS最终报告显示结果的一致性。最好统一LIS与HIS的副本信息并保证调用路径一致。

本科使用的LIS软件对检验结果的改动操作较为简单直接,也没有改动确认提示,目前正与LIS供应商沟通,希望能修改LIS程序增加手工修改数据的操作复杂程度,避免无意的数据修改。

在报告审核时,如果LIS具备相应的功能,则可以对审核的数据进行筛选,可以避免临床不可能或不合理结果的发出。本科利用此项功能,进行了危急值的管理,在报告审核时可以提示危急值的出现,及时报告临床。运用此功能后,危急值漏报率得到极大改善,但目前筛选能力有限,还不能同时进行多条件的筛选。目前也正与LIS供应商沟通,期望改善功能,满足我科使用要求,同时考虑引入第三方专家库,对报告进行自动筛查和审核,这样能更大程度的利用LIS简化实验室工作并加强管理。

5数据检索与储存

因各品牌LIS之间数据库格式不一致,不能完美的相互识别,所以实验室应避免频繁更换LIS系统而增加历史数据检索难度。检索到的历史报告单的副本信息要与当时审核时所使用的一致,不会因副本信息的升级而更改。本科使用的LIS,当报告审核后,能固化报告单内容,包括报告单上的备注信息、参考范围及格式等。历史报告不会因当前参考区间的改变而改变。

为了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本科的数据备份在LIS自动完成备份的基础上,还对备份文件进行拷贝,用移动硬盘转存,与服务器中保存的备份文件分开放置。

6软件与硬件

对软硬件的更改包括升级,本科制定的《信息系统超权限或破坏性使用识别管理程序》要求对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更改做详细的记录。包括操作人员,更改的内容,更改后的性能评估及时间地点等,每次出现故障时同样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现象描述,首次发现人,处理人员,故障发现时间,处理时间,处理后的评估等,这对以后故障的排查起到很大的提示作用,也能更好的进行预防性维护。

在各种情况下需要对系统进行验证时,本实验室重点关注关键信息的验证,特别是跟结果报告有关的参数,如计算公式,生物参考区间等。而如一旦更改将导致系统不能运行,数据不能传输的这类参数,因为能立即识别,且不会导致错误报告的发出,则不做验证要求。

7系统维护

本科制定的《信息系统备份管理程序》规定了备份的时间,要求备份操作避开工作高峰时段以降低服务器负荷,同时备份患者检验数据和LIS运行参数,采用LIS自动备份和手工拷备备份文件的方式进行,特别要注意备份文件不应放在LIS安装的服务器,有条件时可使用远程备份,确保服务器及其周围环境毁灭时也有备份文件的保存。在备份的过程中利用LIS的功能,保存备份日志,如出现错误则能提示,保证了备份的有效性。自执行该文件至今,本实验室已保存了半年以上的备份文件,能在较长时间段内恢复LIS数据。

本实验室在信息中心的帮助下,运用一些工具软件(包括杀毒软件等)对服务器及各终端的运行进行监控,可监控硬件和软件的运行状态,记录错误日志便于故障的检查,限制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对软件的更改进行权限管理,对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本实验室LIS从未发生过因随意使用移动存储器而使系统感染病毒的情况。

8信息系统的验证

LIS的运行需要硬件和软件环境的支持,本科跟据LIS供应商的要求,采购了符合其要求的服务器和客户终端,建立并优化了网络线路,使得LIS能顺畅运行。本科不允许自行安装软件,并通过计算机权限进行限制,需要使用的工作软件,需提出申请,科室领导批准后,由信息中心协助安装。

9灾难恢复

实验室制定的LIS故障应急预案,应能确保其实施的有效性。本科制定的LIS故障应急预案,能在LIS发生故障时及故障恢复后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包括故障报告、记录、数据采集、临时报告的发放以及故障恢复后数据的入库,正式报告的发放等流程,并以流程图的方式体现,工作人员能按照流程准确清晰的进行每一步操作。

综上所述,实验室按照ISO 15189的指导对LIS进行管理,首先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各层文件,从质量手册到程序文件直至操作手册和记录。在程序手册中应把CL35中要求到的内容全面覆盖,以预防为主,规定具体的措施和手段,保证LIS及数据的安全和稳定。对于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或实验室靠自身无法做到的条款,应积极寻求LIS开发商和医院信息中心的帮助。一套功能强大的LIS,能很大程度的帮助实验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在LIS需求评估时应多方面考虑。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运作,还涉及临床科室和医院功能科室,在对LIS进行管理时,也应与其他科室多方沟通和协作,获取其他科室的支持。最终的目的是对LIS进行有效管理,为临床和患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2)[S]

[2] 覃莉,马静.LIS系统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3,08:232.

[3] 姚晴虹,柏志安,朱立锋,等.基于IS015189认证的LIS系统改造探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01:59-60.

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功能分解

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61-01

功能设计是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功能是对特有工作能力的抽象描述,作用、任务、用途等具体功能。功能范畴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从系统的功能出发,通过功能划分、寻求子功能技术解决方案、子功能组合等步骤实现最佳设计方案的确定。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实体对象进行的设计,系统设计应是从分解到组合、抽象到具体、发散到收敛的过程。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都能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包含其各自的功能,这种分解组合的设计思路适合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1]。

功能分解是将系统的总功能分解成复杂程度较低、较简单的分功能,然后通过分析各个分功能的实现方案探求系统的方案解,这个过程就可以被称为功能分解[2]。设计者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使设计结果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有所创新。将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类、策划,将复杂的系统按照功能分解成若干简单模块,提出相符合的实现策略。同时,设计者与用户反复交流,根据用户需求对整个系统功能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系统功能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在模块划分过程中要做到结构清晰、分类准确、内容合理。然后将模块整合到系统中,最终形成金字塔行结构。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被划分成七大模块,它们分别是:

管理制度模块。管理制度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高等学校为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属规约性公文,也叫规约性文件。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在其适用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必须遵守和执行;必须有法定的组织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和;在划定的范围内普遍适用,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遵守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保证,只有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保证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序化、规范化,才能推动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管理制度适用范围、管理权限、管理内容等均有不同,所以管理制度模块内容多且复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将管理制度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设计成单独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来方便和快捷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

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是指由企业和社会统计工作反映出来的资料和数据。包括:统计原始信息、统计整理信息、统计分析信息和统计监督信息。它来源于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以反映社会发展变化为内容,借助一定的载体形式,包括数据(如数字、字母、符号),凭证,报表,报告,图纸,规章,制度等等,用统计技术进行采集传输或存储对我们参与社会活动有用的信号和消息,被人们所接受与理解[4]。统计分析是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正常运行的数据体系,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于实验室建设有五方面的作用,如:(1)为学校实验室全面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对实验室管理进行监测。(3)为分析实验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4)有助于了解实验室的运行状况。(5)有助于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导航模块。现在高校建筑物分布错综复杂,建筑面积大,校园内的各类建筑物、公共设施等比较多,所需的信息量庞大而复杂,校园的各方面更新速度加快,再加上学校建设的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老建筑物的翻新、维修、改造拆除、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体育设施的修建,这些都大大加速了校园的各种设施的不断变化。所以,笔者将图形化导航技术运用到学校的房产信息管理中,使用户查看更加方便、直观、快捷,同时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培训测验模块功能。培训测验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工作人员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工作人员的动机、态度和行为,使其是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工作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将培训测验设计成网络培训测验的方式,利用新型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培训,节约了实验室工作人员集中培训测验的时间和费用。

预案模拟模块功能。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将涉及到安全问题的相关文件、应急预案、事故模拟、操作规程等内容整合到此模块当中,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此模块对用户具有培训和指导作用,能够提高用户对潜在和意外事故的识别能力和反应能力,保证了实验室和人员的安全,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检查整改模块功能。检查整改是管理部门对工作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检查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方针、精神等。查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等安全隐患,针对问题下达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检查整改是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此模块对实验室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此模块及时和方便地查看到整改反馈信息,发现某些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和正确地处理问题。

后台管理模块功能。系统后台管理是指用于管理系统前台的一系列操作,后台管理就是完成整个系统日常管理工作,系统管理员通过输入用户账号及密码等信息登录后台,完成系统信息的增加、更新、删除等一系列工作。本系统采用三层结构,底层基于数据库开发,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管理员在系统后成整个系统数据的上传、更新、删除等工作。在系统后台的设计过程中,笔者考虑到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的任务比较繁重,所以某些操作采用了比较方便和简单的方式,例如批量上传文件、图形化设定信息、超文本编辑器等方式,他们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强了系统的交互性及可用性。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需要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功能设计应该从用户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特征,利用功能分解方法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综合多种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人性化的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 程琪龙.系统功能语法导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2:3-14.

[2] 袁立辉.管理学理论的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J].华商,2007,22:156-157.

[3] 王赣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73-175.

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Abstract】Laboratory is the base for training compound application talents with certain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Safety of laborato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colleg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afety problems of laborator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Some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0 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安全事故高发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1]。为贯彻“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实验室安全工作意识,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实验室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并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1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相对于其它各类高校来说,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1 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中长期规划[2]

独立学院兴起于本世纪初,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到2014年,全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2015年有50所独立学院转型,现有272所)。由于办学主体的资金投入不能一步到位,只能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不断地增加教学用房,并对已建的教学用房逐年进行调整,重新分配,已建成的实验室很可能就需进行搬迁、扩建。又因新增的专业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难于对全校实验室规模、布局进行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一些教学用房不得不改建成实验室,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的持续增多,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数量、种类、实验项目、实验人数均在增加,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大[3]。

1.2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建校时间较短,规模不断变化,专业持续增加等原因,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大多尚未成型,还处在不断摸索过程中。

1.3 独立学院实验室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

大多数独立学院定位为教学型学校,致力于培训应用型人才,对科研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一般仅存在一些教学型科研任务,因此,独立学院的实验室中安全隐患类型相对较少,可以对实验室存在的绝大多数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评估,实验室安全事故可预防性较高。

1.4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师资力量匮乏,一方面是由于新建的学校缺乏积累沉淀,高端人材数量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学校的科研条件无法与老牌学校相比,导致学校难于留住高级人才、人材流动性较大。

1.5 学生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

受限于招生批次及分数线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动手能力较弱。

1.6 由于学校创办时间较短,实验室房屋、设备、线路老化等类安全隐患相对较少

由于存在上述特点,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拟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践情况,就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2 建立并完善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从属于学校的校园安全大系统,但由于实验室的性质和特点,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遵循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技术防范、教育培训、检查整改、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内容[4-5]。

2.1 机构与职责

根据我校的现状,建立“学校―专业学院―实验中心―实验室房间(机台)安全责任人”四级安全管理构架,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级机构安全责任,实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制[6]。形成校、院、实验室群策群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学校建立校级层面的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行使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由校长牵头,后勤保卫处、条件装备部(注:实验室管理部门)、人事处、资产与预算管理处、法规与招投标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各专业学院主要领导为成员。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检查监督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

(2)组织制定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

(4)对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5)受理全校实验室安全事件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

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下设实验室安全专家组,从专业角度协助并督促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履行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

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分工为:

(1)后勤保卫处作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归口职能部门及学校水电的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用水用电安全、防盗防窃防虫害、房屋安全等管理,负责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实施安全月活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用电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指导整改。

(2)条件装备部是负责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制订实验室日常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审核实验室建设项目及实验项目,督促各学院、实验中心落实危险设备及重大仪器设备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监督各部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督促落实各实验室或机台安全责任人,评估各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负责技术安全措施的落实,负责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

(3)其它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与其工作范围有关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

各专业学院成立院级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落实。

实验中心设安全员,负责本实验中心所有安全相关工作。

各实验室房间或机台确定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对房间或机台的安全直接负责。

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与各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与实验中心(室)、实验中心(室)与各房间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安全责任人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涉及面非常广泛[7],与学校开设的专业和拥有的实验室类型有关。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2.1 实验室建设项目及新增实验项目安全审核工作

建立了实验室建设与改造项目安全审核制度。对新建、扩建、改造实验场所建立审核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落实“三同时”制度,完工项目需经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存在安全危险因素的实验项目进行审核、评估,必要时邀请校外专家给予指导,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技术防范措施、特殊资质等条件,并在项目开设后进行重点监管。

2.2.2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

对实验室使用的化学品及废弃物,建立从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的全过程记录和控制制度,严格分库、分类存放,强化各环节的管理,堵塞漏洞,严防丢失、被盗和非法使用。定期检查物品台帐,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对于剧毒化学品和其他高危物品,严格落实了“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领取、双人使用”的管理制度。

2.2.3 实验室仪器设备与操作的安全管理

建立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对具有危险性和安全隐患的设备如机械加工设备、高温高压设备等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制订了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接受了业务和安全培训,了解了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按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2.2.4 实验室水电的安全管理

按相关规范安装用电、用水设施和设备,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源、水源等进行检查,排查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2.2.5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管理

学校根据实验室类别、潜在危险因素等配置了大量消防器材、烟雾报警、监控系统、应急喷淋、洗眼装置、危险气体报警、通风系统、防护罩、警戒隔离等安全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安全设施定期检查,做好设备更新、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2.2.6 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

我校所有实验室均配备了相应的灭火器材,落实了消防器材管理职责和措施,保证消防器材定点存放,性能良好。聘请了专业的维修公司对学校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等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分批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和相关技能培训,熟悉本岗位的防火要求,掌握所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保证安全教学。通过先进入消防体验中心进行体验等措施学校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学生)开展了防火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应包括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科研项目的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8],我校目前的专业设置和实验室规划中,上述方面未涉及。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是各项措施得以贯彻、落实、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根据本校实验室设置情况和存在的危险源的类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我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和人员的准入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易制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安全员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

除此之外,我校还编制了实验室安全手册,监督各学院、实验中心制订了重点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已上墙或放在可随时取阅的地方。

随着新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危险源不断增加,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及时制订及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2.4 实验室安全技术措施

学校要注重对实验室安全建设的投入,从硬件上保证消除安全隐患。首先,在实验室规划设计时,确保实验室基础设施符合实验室使用要求,如水电线路和容量和布局、通风要求,设备布局、安防系统等[9]。另外学校设立有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我校实验室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消防器材配备充足:除各建筑物自带的消防设施外,我校所有实验室均根据室内易燃物种类另配了灭火器,部分实验室配备了防火毯、消防桶等;

(2)废弃物集中处理:化工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化学实验室的废水经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3)安全标识种类齐全:除各楼内消防逃生标志外,实验室内危险源处张贴有化学危险品标识、机械安全标识、用电安全标识等安全标识,时刻提醒师生注意防护。

(4)防护装备齐全有效: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及公用防护用品,如化工实验室的防护眼镜、防毒面具、通风柜、柜、气瓶柜、长袖工作服,机械装置的安全罩、安全连锁装置等。

(5)监控设备全面覆盖:所有实验室均处于监控设备覆盖范围,部分实验室安装有防盗门窗,保证实验室财产安全,并随时监测实验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0]。

(6)应急装备有备无患:如化工实验室的紧急冲洗装置、洗眼器、医药箱等。

另外,在进行实验项目设计进,学校要求各学院尽量利用替代品减少危险源,如用无毒物代替有毒物,低毒物代替高毒物,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隐患。

2.5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及培训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按照“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思想,结合实验室特点,进行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各种预案演练、急救知识培训与操作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实验室安全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11-12]。

学校要求所有新生均需进入我校与珠海市合作共建的消防体验中心接受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手册,让学生熟悉实验室工作时的各种注意事项,实验室的环境,预习实验内容,掌握设备操作规程、了解所接触的实验设备、化学药品的性能。对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均进行培训,实行准入制度[13-14],采用网上培训考试系统、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实验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实验中心对学生介绍实验楼内部建筑结构,实验楼内各种灭火器的类型及放置位置,介绍实验楼内各种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仪器等的管理人员及联系电话,紧急情况下的联系人及电话等,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出现事故时尽快离开现场的逃生方法等。通过上述措施,坚决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2.6 安全检查及整改

我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联合检查,条件装备部每学期进行4-5次安全检查(包括开学检查、节假日前检查、不定期检查等),二级学院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实验室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及培训情况,制度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档案建立健全情况,安全设施、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安全隐患和隐患整改情况等。

在定期、不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进行梳理,我校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整改并跟进督查整改情况。对不能及时消除的安全隐患,隐患单位及时向学校报告,提出整改方案,由学校确定整改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2.7 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制订了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预案规定实验室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发生较大险情时,应立即报警,并逐级报告事故信息,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发生实验室事故后,实验室所在单位应当配合相关职能机构,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写明事故调查报告,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2.8 实验室安全评估及防范

鉴于我校实验室主要均为教学型实验室,实验室进行的教学活动处于可控状态,条件装备部定期统计各实验室开设实验项目情况,了解实验室使用仪器及易耗品的种类和数量,分析设备、耗材和工艺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开设的实验项目的安全状态均进行安全评估,建立实验室安全台账,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同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对重点部位加强监控及检查,以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创造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护学校的财产不受损失,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最终目标[15]。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确保对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验室安全工作者的共同任务。由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在各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协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依赖于制度和组织机构,更依赖于各级单位及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理解与遵守。

【参考文献】

[1]李五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曹传堂.浅谈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J].管理观察,2010,31:109-111.

[3]万长建.高校快速发展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33-135.

[4]付国庆,张玲,石玉琴.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比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5):900-902.

[5]叶秉良,汪进前,李五一,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419-422.

[6]温光浩,周勤,陈敬德.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5-8.

[7]徐东华,朱小东.理工类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2,03:42-44.

[8]郭恩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01-202.

[9]郭敏杰,胡新,王.高等药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77-179.

[10]程琳琳,王旭,谭海燕.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强化管理策略[J].热带农业工程,2013,37(4):25-29.

[11]廖秀萍,陈纪鑫,许业河.转变理念 开拓创新 积极推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49-351.

[12]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13]孙立权,范强锐,陆捷.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科学仪器,2008,(2):126-128.

计算机实验室应急预案范文6

关键词 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风险源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154-03

1 引言

教育部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中明确指出:“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

近年来随着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大城市中小学普遍建立计算机实验室,且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或已经实现网络化教学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等需求。

计算机实验室发展的同时,对管理、维护特别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面临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三多三大三易”:设备多,软件多,使用人员多;使用人员流动性大,耗电量较大,管理维护工作量大;病毒容易传播,设备及电路容易老化,个别设备损坏容易被忽略。同时,计算机硬件及周边设备对环境的洁净度、温度、湿度和防电磁干扰都有较高的要求[1]。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实验室的工作在中小学中重视不够,管理者往往更注重硬件设备的扩充,而忽视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管理方法制度落后,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多有存在。

本文试对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分析,探讨导致这些风险的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2 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安全风险源识别

识别风险源是任何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风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h境污染 计算机实验室人员集中,机器集中。人的呼吸和计算机设备的运转释放的气体会在空间有限的计算机机房内滞留并产生污染。此外,计算机实验室内学生吃零食、抽烟的情况亦有发生,由此产生的食品垃圾、水、烟蒂和烟灰等,会严重影响实验室环境卫生,进入电脑键盘、显示器、主机以及地板等部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易带来设备安全运行隐患,缩短使用寿命。

失窃风险 计算机设备价值较高,设备内部各板块的分离、高集成度和无螺丝化的发展趋势更为盗窃提供了便利[2]。除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盗窃外,计算机实验室还可能面对部分学生拿走鼠标、键盘和硬盘等部件的风险。一旦失窃,不仅造成实验室的财产损失,影响实验室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造成技术和资料的外泄[3]。

火灾风险 计算机实验室用电负荷较大,超负荷运行、电源线路老化都容易产生火源,为清洁而设置的隔层地板、窗帘等室内附件则是火情蔓延的介质。此外,在机房内吸烟也是火灾隐患的源头之一。

硬件损坏 实验室中计算机硬件损坏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外部可能是因为实验室长期电压不稳、设备损坏导致的突然掉电,或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内部则可能是实验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操作不当,违反有关规程,从而造成计算机损坏。

软件损坏 软件损坏的主体是“人”,主要包括实验人员安装或卸载软件系统过程中操作不当;学生在实验室中使用移动设备,带来很多感染病毒;学生随意访问恶意网站,导致机器感染木马和病毒;还有个别好奇心强的学生把实验室的保护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利用各种方法解开硬盘保护,设置BIOS密码、更改系统配置、破坏注册表等,从而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使用。

3 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分析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部分中小学的实验室处于从属地位,管理层及师生对计算机实验室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对实验室使用和管理者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不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度性的、充分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3]。

由于认识不足,一些中小学根本就不开展针对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即使开展,也是内容贫乏、形式单一、考核要求不高,远不能达到教育培训的目标。安全教育不足的消极后果必然是师生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工作消极,管理方式方法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另一方面,实验室的使用者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导致计算机实验室设备故障率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4-7]。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 由于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中小学都缺少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缺少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如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只能由行政人员兼任;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的指派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指定,甚至安全员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负责哪些内容;一些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生搬硬套,缺乏考查和论证,容易与实践脱节,还有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制定,内容不够严谨、细致;一些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沿用很多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及时更新或修订[8];或对已有的安全规章制度不执行或选择性、应付性执行,导致安全隐患日益增加。

实验室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 受各种因素影响,一些学校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时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实验室的布局与设计缺乏完善的评估和论证,使得建成的实验室利用率低、扩展性差,各方面设施不够全面,从而为改建、扩建带来难度,也埋下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是由教室或其他用途房间改建而成,有些房屋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且改建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消防、环保等安全条例,导致安全隐患多。此外,一些学校对安全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不足,必备的安全设施缺失或者陈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9-10]。

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发展 中小学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偏低、专业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等问题[9,11-12]。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这不仅要求实验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也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很多中小学对这一问题、对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人才配置不足、管理体制落后、奖励与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都会导致实验室管理及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4 加强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加强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培训 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为98%,这说明人作为参与实验室活动的主体,是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因。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行为的管理,除了通过规章条例进行约束,让参与者本身具有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行动,才能“防患于未然”,让安全事故从源头上得到遏制。

理顺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中小学应在全校层面明确计算机实验室相关主体的责任,避免责任人交叉、责任人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主要领导对全校安全负责,负责统筹安排学校的安全工作,确定安全管理和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批准实施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实验室主任对本实验室安全负责,负责执行学校相关安全规定,指定安全检查员,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整改漏洞等;职工对本岗位安全负责,负责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确保实验室门窗、水、电等设施的安全,做好安全记录,及时上报安全问题等。同时,要设立以安全工作为首要职责的管理岗位,安排专人负责,而不再依靠其他岗位的行政人员兼职负责。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及时排查安全漏洞 开展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是有效促进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首先,中小学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检查的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是否齐全并上墙,安全责任制是否健全,是否有应急预案,安全问题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有相应的操作规程,消防器材配备是否合理,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实验室卫生状况是否达标,等等;检查的形式包括安全负责人的日常巡查,实验室内部自查自纠,部门经常性检查,学校全面安全检查,各学校间交叉检查,教育部门定期抽查等。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

加强实验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 转变观念,重视实验室工作,从制度上保障和给予实验室人员在人才培养、待遇、科研立项等方面同其他人才的同等待遇;完善实验室在职人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应面向不同层次的实验室人员,并重点解决中小学实验室队伍中部分职工学历较低或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明确责任、择优聘任,鼓励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实验技术、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制定和执行考核评价体系,设立安全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将安全管理考核评分结果与职工的业绩考核、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及时补充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为验室队伍注入活力。

借鉴成功经验,加大科研力度 目前,实验室安全已逐步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果。我国中小学校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应积极利用现有的成果,在技术层面,更新知识水平,采用计算机安全的新技术,消除不安全因素;在管理层面,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推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大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研究力度,建立符合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和监控体系。

5 结论

计算机实验室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安全、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风险源的识别和安全对策研究能够对症下药,有效地控制和消除风险,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如何更规范、更高效地做好中小学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仍亟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覃毅.开放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1(1):62-64.

[2]夏玉宏,孙玉珂.论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3):121-122.

[3]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81-84.

[4]谷长栋,房迪,王育萍,等.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78-180.

[5]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3.

[6]吴林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10-11.

[7]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81-84.

[8]赵赤鸿,武桂珍.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浅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3(3):321-323.

[9]张定贵.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18):51-53.

[10]王枫,严加平,竺建伟.上海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现状调研[J].上海教育科研,2016(1):44-49.

[11]赵旭.关于中小学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