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的构思研发――产品运行――终结废弃这一生命周期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一种指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其认为学生的能力不仅包含个人的学术知识,还包含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

1.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运用体验式市场营销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软件对抗练习、ERP等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在软件对抗中,学生是在经营一家自己的“企业”,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企业”,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消化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2.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职场竞争力

近年来,市场上对市场营销人员的需求量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许多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却就不了业,主要还是因为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对企业设置的工作岗位难以胜任。针对这一现象,市场营销学在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时应以“实践应用”为主旨,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掌握营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其营销思维、营销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

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从事市场营销教育的大多数院校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尽管一般都安排有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所占比例很小,实践教学体系通常是由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构成。实践过于形式化,难以保证学生所需的受指导和锻炼机会,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能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实际操作环节依然无法实施。课程实验毕竟也只是软件模拟,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这不利于市场营销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营销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有待深入

目前,市场营销学中的实践教学总体尚无层次性,各环节缺乏有效衔接,未能形成认知实践、上岗实践、毕业实践等不同类型的有效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而且市场营销虽然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可是在校的老师基本都是一毕业就走上讲台,理论功底很扎实,但自己本身都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案例都来源于参考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传授的知识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潮流不吻合,很难满足学生求新、求知、求异的需求。

3.考试方式单一,不能完整反映学习效果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考试方式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也会起到导向和督促的作用。传统的考试多采用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试卷一般包括概念分析、内容阐述、特点分析等内容。考试形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考前老师划定复习范围,学生死记硬背,即使对某些概念、原理一知半解,也可以考取高分。由于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样闭卷考试很难考核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三、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的教学工作一般有三种基本的教学形态,即课堂教学、实训及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但市场营销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应仅仅理解为在教室里“黑板+粉笔”或者“投影+鼠标”语言传输式的教学活动,还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法等,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创新能力。

同时,有工作阅历的教师应该将自己的实践经验等也应该纳入课堂教学。将实际工作中具体事例在课堂上进行解析,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应通过以教学计划的制(修)定为切入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保障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实践的时间不间断。

2.改革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多样化

考试方式可从三个方面改革:第一,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实践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第二,理论考试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学好市场营销学的前提条件,因此,理论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第三,实践考试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可以采用撰写营销方面的学术论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撰写调研报告、撰写营销策划方案以及软件对抗等方式。实践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开卷、口试、上机操作等方式。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试方式改革,既保证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营销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3.建立毕业生工作后的通讯档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每届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建立起相应的通讯档案,跟踪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对他们的工作予以指导。如毕业生QQ群。比较成功的毕业生可以请回来向在校大学生讲授他们在社会上的切身体会,讲述他们的故事,以对其产生震动和激励,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发奋学习,提高素质,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对面临毕业的学生安排实习实践单位,也是很重要的实践教育措施。

项目基金:(渭南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65)。

参考文献:

[1]克劳雷.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赵正元.产学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力[N].中国教育报,2008.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2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任何一种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核心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学科做基础。步入大学行列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重大缺陷,即缺乏支撑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这必将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围绕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核心问题、关键所在作一初步思考。

 

一、明确学科建设价值: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重视与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在目前的初等教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学术界也难以听到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声音。这样,明确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就成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必要条件。

 

(一)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看,专业是以学科为背景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分类方式,专业建设需要学科建设支撑。但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十年建设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支持,这样,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深层的理论问题。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2+2”培养模式;二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基点,为21世纪的小学培养高层次优质、合格的科研型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为培养目标的“分方向”培养模式;四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小学师资”为目标的“2+大文大理”的培养模式。

 

一定意义上讲,这四种培养模式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小学教育需要、办学机构自身的现有优势与经验,相比而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审视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不难发现,定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不明晰。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是建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不仅如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其他主要方面,如专业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也都需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持。

 

(二)有助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升格与师范大学合并形成的,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大学的转化,但在文化层面上还主要为中师文化,如教师注重教学技法、教学操作,缺乏学术意识、科研意识与能力,学术氛围淡薄,等等。这种状况难以胜任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因而必须要进行文化的改造,使之大学化。

 

初等教育学院文化的大学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有效的措施与长期的努力。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师文化的精髓,又要突破中师文化的限制,其重点是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而学科建设恰恰是大学文化精神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因而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三)有利于推动初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并不是教育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那么初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呢?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性论证。如谢维和教授从学科涵义的角度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

 

他认为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部具有一整套概念、范畴、原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学科;另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领域作为其学科基础,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于该领域,并形成稳定的联系,具有其核心价值、核心信念、核心理论的学科,如环境、教育、生命、海洋等学科。从这个意义上看,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学者从历史、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求证了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

 

初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不仅取决于逻辑的论证,而且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建设。由于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十年,这期间集中探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有关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要通过重视与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其独立为二级学科的进程。

 

二、建立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

 

建立初等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所在。其中,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着力研究这些基本问题。

 

(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初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小学教育是对小学儿童简单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生活经验和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性主要在于“奠基性”与“方向性”,即为人的发展奠基,为人的发展确定方向。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指出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进行的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是为社会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它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让孩子转变,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转

 

变成成熟的人,适应社会的人;二是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在中学、大学阶段,方向性体现在转变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转变性体现在方向性上。可见,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

 

小学儿童与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小学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小学教育要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并实施他们可接受的教育,确保他们成长的方向性,这是小学教育的特性所在,应建立与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论。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直接影响者。

 

一定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小学教育是不同于中学分科教育的综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也就体现为综合性,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综合为主,并有侧重。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小学教育的关键不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与观念,所以培养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顾明远教授认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

 

(二)研究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对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分类的界定,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和构建学科体系的方法,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它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论上讲,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定位。

 

所谓纵向定位是指将这门学科作为其上位学科的分支之一所具有的性质;横向定位是指在本门学科的学科群中所处的位置。据此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定位。初等教育学既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初等教育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遗产。从教育史上看,近代以来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学家大都始于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教育学理论。顾明远教授认为,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初等教育学科大部分基础理论来自于教育学,但还必须要认清小学生的特点。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要依据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探索自身的规律。

 

朱小蔓教授指出,小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本,以工作对象为基础,回到问题的整合性去解决问题。因此,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探索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学科独立、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体系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学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如此。其中,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初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建立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三个立足点,一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科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二是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学生理论;三是养成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主要把握儿童转变的方向性,把转变体现在德育、养成教育中。这三点构成整个初等教育学科的支撑与核心理论、核心信念、核心价值观念,要在这三个基础上整合建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

 

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或学科群的确立,借助教育学学科体系或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小学教育的自身性质而言,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社会学、小学德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学、小学艺术教育学、小学管理学,等等。

 

构建初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视角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立足小学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直面小学教育实践是两个基本方面。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克服简单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框架、模式或其他学科结构体系而缺乏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思路与做法,而应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独特学科体系。

 

小学教育实践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源泉之一。目前小学教育实践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与挑战,这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当代研究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所以回到小学教育实践中,了解当代小学,直面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以“问题研究”为一个主要向度,研究现实的小学,总结、提炼小学教育的经验,注重揭示小学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是构建初等教育自身独特学科体系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从我国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总体情况看,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这反映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就成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增强学科意识

 

对学科建设,学术界有着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从学位点建设角度看,主要指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简言之,学科建设涉及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是其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比较薄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历史很短,自1997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至今,仅仅十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由中师等一些专科院校升格而形成,虽然在形式上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但在实质上还没有完成大学化。三是到目前为止,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缺乏学科意识,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因此,初等教育学界应加大学科建设的宣传力度,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营造学科建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

 

(二)造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跑者”,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又要重视自身的培养。目前而言,还需要吸引有志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教育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人员投入进来,同时在初等教育科学建设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其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组建学术梯队时,需要考虑梯队成员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需要整合院内外、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力量。

 

(三)以科研带动,以学位点为平台

 

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需要以科研来带动。相比而言,初等教育学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比较强。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教案的写作与规范,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等,这些是中师的良好传统,需要发扬。但作为师范大学的成员,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则必须加强。一定意义上讲,将小学教师的学历培养由中师提升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通过真实的科研过程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为此,初等教育学院应制定一系列向科研倾斜的政策,鼓励、支持教师申请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设一系列的有效方式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其中初等教育学位点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既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初等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问世。通过学位点的建设,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四)借力而行,加强横向合作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多种学科建设的经验。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学科,抑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还是正在起步的学科等,其中,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为值得借鉴。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当然,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也不能代替自身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通力合作。虽然已有学者呼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但“孤掌难鸣”。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赢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需要聘请教育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为顾问,建立兼职专家库,不定期地开展专家咨询、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学会,将初等教育学界组织起来,制定初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提供条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应持续下去,推动全国性的初等教育学科建设。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学 教材 教学方法 课堂管理 考核方法

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心理全面发展的,能适应新时期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要求学生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主修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数学是基础文化课,也是学科专业课,数学教学是整个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前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要求,与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广大师生的期望都存在着较大差距。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课程设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与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对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方法谈几点认识。

一、选好、编好教材,注重教材的应用性和适用性

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教学使用的教材,一般前两年选用中职或高中教材,后三年选用高等数学教材。这样前阶段使用的教材往往会和大专阶段选用的教材知识点重复,而且前阶段学习时间紧,相对学习的知识点较少,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而到大专阶段,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深奥,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的压力,造成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从而对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选好、编好一套供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的完整的数学教材是迫切需要的。

1.注重在知识浅层挖掘。从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教学实际出发,教材必须将最基础部分的知识,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进行变通性强化和对比性强化,从而使基础知识得到充分丰富和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概念的引入和叙述上,做到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略去有些公式、定理的纯理论证明,突出其应用。

3.注重例题、习题的选配。增加对例题的讲解,增加对习题的练习,从而达到多听、多想、多做。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使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4.注重知识点的衔接。在内容的编排上,注意知识点的承上启下作用,力求做到详略合理,增删有据。不贪多求全,不贪高求深,只讲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二、结合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知识特点,采取“给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这一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要素,它和教学任务、教材、教学手段、教学对象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年制数学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应试教育,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地听。这样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初等数学是在常数范围内展开的,形式思维是初等数学的主要思维方法,高等数学主要研究变量,使辨证思维成为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法。例如:极限理论、导数、微积分等概念都渗透着哲学的质变与量变,对立统一等辩证观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针对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可以尝试渗入下列方法。

1.课前创设法。

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首先,通过仔细阅读,了解所要学的知识点;其次,创设上课的情境,设想老师会将知识点用怎样的方式和顺序呈现;最后,分析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应用性,并且写出预习报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目的性,就会与自己设想的对比,听课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同时自学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2.课堂朗读法。教师在教学中介绍某些概念、定理时,可以先推理证明,再要求学生一起朗读。用朗读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纠正学生一些数学术语和符号的错误读法,使学生注意力再次集中,活跃课堂气氛。

3.角色转换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讲解例题、讲解练习,发现问题及时帮其指出改正。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4.课后总结法。教师要求学生养成复习、整理知识的习惯。特别是通过做作业,发现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及时地复习巩固。睡觉前一定要回顾今天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只有好的课堂环境,才能顺利完成各项教学目标和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好的课堂环境和秩序,即使教师精心设计教案,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利用好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也难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对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课堂秩序主要靠教师来维持。教师面对的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具有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差异很大的特点,要使全班学生始终投入学习,参与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怎样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精心备课;(2)注意教学的紧凑性、流畅性和过渡性;(3)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任务,明白如何参与每一个具体的活动;(4)提高课堂提问艺术;(5)制定课堂规则(教师、学生共同参与)。

四、改进考核方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五年制大专的数学考试不同于中考数学考试,也不同于高考数学考试,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的考核方式和方法要有所改进,要关怀“人”的发展,要注重思维训练,要重视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师要将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的比例加大,可以设置为1∶1。只有侧重平时的表现,摆脱以往完全依靠限时笔试的形式,才能更合理地评定出学生成绩,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教育 写作 教学改革

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其《大趋势》一书中指出:下一个世纪五件最重要的事情,有一件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能。”而这里的“写”的技能即是写作能力。可见,写作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课程应该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写作”的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课程不同于中文系的“写作”课程,中文系的“写作”课程对学生的文学功底要求较高,而且课程内容以文学文体的写作为主。因此,在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应该将此区别开来。

基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该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我们可以将“写作”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对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包括“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其中,情感目标是指通过“写作”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目前绝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都片面地认为“写作”就是写作文,对“写作”的学习有抵触或恐惧心理,学生的这种认识和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态度,也影响了“写作”课程教育价值的发挥。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写作”课程观,让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也应该是“写作”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写作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对写作课程的学习,应当掌握的“写作”理论知识,包括写作的基本原理;常见文体的写作特征、写作要点及格式规范;专业类写作文体的写作要点与写作规范。

“写作”课程的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撰写学习、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体或专业文体,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分析,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二.科学优化“写作”教学内容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更突出的是应用写作,而非文学写作,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必需、实用”为准绳,精简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甄选教学内容,有效地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具体而言,“写作”教学内容的优化应注意以下三个特征。

1.突出写作的专业性

在高师小教专业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重专业性,切实为专业服务。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小学教育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使学生具备专业化的小学教师素养。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重点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教学文书的写作及基础文体的写作。

2.突出写作的实用性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写作”应该为用而写,在甄选教学内容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实际。具体而言,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突出实用性。一是甄选与学生学习、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用频率较高、实用性较强的文种。如学生科研活动中常用的学术论文的写作,参加实践活动时的自荐信,处理日常工作的事务文书等。二是甄选鲜活的、有特色的、典型的、切合实际的例文。通过例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并快速的把握应用文体的体例特征和写作要求。三是甄选有缺陷的“病文”,以此训练学生辨析正误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3.突出写作的实践性

一般很多老师在上“写作”时,会在具体文种安排上,先讲概念特点,再讲结构格式写作方法,最后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强调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技能的训练。实际上,“写作”的理论教授不必面面俱到,因为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理论知识讲授过多,应用文写作教学就会成为抽象的理论阐释,学生也就缺少了实践写作的环节,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精简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突出“实践性”。

4.突出“写作”的人文性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写作教学内容中,也往往突显出不可忽略的人文特点。如写公文、写基础性的文体,其内容都要求实事求是、真实准确,讲求实效。因此,在甄选“写作”教学内容时,要甄选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内容。也即是,甄选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修养与政策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过分依赖课堂、依赖教材、依赖教师或者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写作”教学方法,应该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变,改变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使师生之间的交互更加多样化、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颠倒进行,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按章节循序渐进的程式化教学。目前,笔者对于这一模式还在不断的尝试和研究中。对于这一模式在“写作”课中的应用,笔者分为三个环节完成,即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升华。

首先,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即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了解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等,并分析结果,查缺补漏。

其次,进行课堂知识内化。即通过前期的学情分析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学习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标,以讨论交流、协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活动,因此,《写作》在课堂知识内化阶段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业能力、素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课后知识升华。即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的有效训练及检测反馈,对本课的重难点及自我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点的巩固。然后再布置学生预习下一专题。

四.建立健全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写作”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应当从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基于学生未来写作素养、职业素养培育的角度建立。主要从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两个方面考虑。

一个方面,在评价内容上,学生能否熟悉并掌握写作的一般理论知识、基础文体与专业文体的写作要点、写作规范,能否对工作、学习中的实际案例进行相关文体的写作等,应该成为该课程评价的主要与核心内容。也即是说,要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要突出能力的考核,同时要兼顾知识的考核;既要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同时要兼顾平时的学习表现。

另一方面,在评价方式上,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同时要适当考虑学生自评、互评的结果,已达到以练代考、以考促练、考练结合、多向互动的目的,全方位地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力求真实、客观、准确,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察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张雁泉.高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5(3).

[3]鲁永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应用文教学优化研究[J].成才之路,2015(29).

[4]游录超.高职实用写作课程的翻转课堂设计与实施[D].浙江师范大学,2014.

[5]黎菲.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2016(2).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

前言

在中国,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自1998年始,由南京师范大学首创开办本科层次师资培养。至今在全国共有百余所高校设置了小学教育专业。虽然它已走过十来年的建设历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小学教育纳入到高师教育体系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中,人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师范性”处于下风,实践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颇,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对策,对今后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及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认识及定位的偏颇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实践就是实践教学。事实上,实践教学不是简单的操作练习、技能训练,也不仅指教育见习、实习。实践教学与教育实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实践是实践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加广泛。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二者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培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师范生,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践教学就是实践学习。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时数有限,且安排不合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在高师教育中的比重十分有限。课程比例失调使得师范生整体的专业素质出现缺口,普遍表现为只掌握理论,而教学实践技能较差。而仅有的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和次数也十分有限,每次时间短且安排分散,学生往往学不到什么实践就结束了,实践教学成了镶嵌在其他课程中的点缀。对于最后一次时间较长的毕业实习,很多学生也因为面临找工作而使实习得不到保证。在四年的学习中,真正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严重不足。

2.课程形式、内容较为单一。在现有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被简单地认为教育实践,而教育实践又被简单地认为教育见习、实习,任务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对于教师科研、家访、教育行政、教育调查、教研活动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特色来设计和加工的成分被极大地忽视了。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使得师范生无法掌握全面的教师教育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受到影响。

(三)实践教学支撑系统不够健全

1.实践教学“无处去”。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在实践基地小学。而学生要获得关于小学的全面体验,这就必然要注意实践基地的选取和开发。目前,实践基地普遍较少,类型单一且没有建立密切的联系,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出现了实践“无处去”的现象且实践活动很难深入。

2.实践教学“无人教”。很多时候,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孤军奋战,虽然高校和小学都安排了指导教师,但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出现了实践教学 “无人教”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的指导教师要忙于教学及科研工作,基本没有时间到实习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一方面,虽然实习学校都会为每一名实习生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但由于这些教师大多忙于备课、教学、管理班级等,实习生得到的指导也是十分有限的。

二、创新实践教学的主要对策

(一)更新观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高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及教学工作的锻炼,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要培养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优良品德和教师的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创新了实践教学,在传统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大实践全程教学观;增加了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由综合实践-实验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实习-课题研究五个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全程性——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阶段性——五个环节分成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保证和阶段目标、定位、内容、要求、指导、管理及考核;完整性——五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但它们相互间有内在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递进性——五个环节依次排序,有前后顺序关系,使实践教学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1)从教能力训练模拟化。通过微格教学培训和强化实践训练两个途径,让学生掌握多种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2)教师角色体验全程化。将教育见习、实习安排全程化,四年不断线,要求学生长期与实践教学基地教师结对,参与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

(二)创新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能力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调研中,许多小学校长有这样一个共识,如今小学非常缺乏活动课程教师,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劳技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缺乏。可见,高师强化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极为重要,而且为他们提高日后到小学开设活动课的能力也是非常有利的。

2.开设艺术实践课程。艺术素养在现代小学教师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的劳动充满创新性,对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很多优秀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之所以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地吸引学生,就得益于他们良好的艺术素养。所以在高师增强艺术实践课程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能满足小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强烈期盼。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在学校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尤其是专业性活动的组织、运行过程中,在生活、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交际、协调、创业、具体操作等方面能力。

(三)设置项目,形成实践教学特色

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质量,确保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必须使学生练就扎实、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为此,在广泛调研、论证及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项目”,实施“教师职业技能考证制度”,把专业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专业技能测试项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完成各项测试,使专业技能显性化、专业技能训练具体化。确定普通话、朗读与演讲、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说课与讲课、钢琴弹唱、班队活动为必考项目;毛笔字、应用文写作、美术字、口令与队列、简笔画、钢琴或其他乐器、黑板报设计、书法艺术、说课、图案或素描、舞蹈或唱歌、儿童想象画等为选考项目。制定了考核标准,每学期统一安排考核时间,把考核结果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挂钩。

(四)建立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能

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市区小学、民办小学和特殊学校等五类不同类型学校中选取部分作为实践基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定期安排到基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教育见习、认识性实习、规范性实习或顶岗实习到毕业实习,四年不断线,基地成为学生了解学情、校情,领会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素质要求、知识和能力结构,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舞台。同时,充分利用基地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每位学生与基地小学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至毕业,学校将有组织、有步骤地为每位学生联系一名基地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师徒结对”活动,每位指导教师带3—5 名学生,每学期对“师徒结对”进行考核。整个过程分为观摩、协助、体验、模仿、总结等五个环节。

“师徒结对”活动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熟悉小学教育、接触儿童提供了广阔舞台,它是对旧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强调“做中学”;强调教学技艺的模仿与培育;强调与指导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强调对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化与建构;强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实践证明,“师徒结对”活动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

结束语

小学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师教育体系,但目前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缺乏经验,在小学教师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将这些问题合理解决,提出可行方案,还需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实践教学是小学教师培养的一部分,其发展必然依托于整个专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整体下进行研究。只有专业的各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倪小敏.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和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0,(1):22.

[2] 黄俊.课程设置之于实践的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18.

[3] 黄正平.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9,(4):7.

小学教育专业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美育教育;舞蹈课程;系统教学

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占了很大比重,当今社会已经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更注重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美育。小学教育专业根据实际需要来开设课程,在这种社会需求下构建了2111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小学教育专业的许多师范类院校都将舞蹈作为一门选修或必修课程列入正式课表中。

一、我国师范类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时存在的问题。

许多师范类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专业,也开设了许多艺术类学科,舞蹈课程也在其中。

(一)师范类院校招收的学生中多数没有舞蹈基础。由于在高考招生中师范专业内的小学教育专业没有设立单独的艺术加试,与普通的非艺术类考生一样,只要上了本科线就可以就读,所以造成了招收的学生中很大比例上都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对舞蹈的了解几乎是零。

师范院校在开设艺术类课程多而杂,却没有对这些课程有系统的设置,只是粗略的开设一到两个学期,对于这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一到两个学期的粗略学习,只能达到初步了解的阶段,根本谈不上运用。

(二)师范类院校开设舞蹈课程时没有配备适合小学教育专业的教材和大纲。在舞蹈专业中,很少有为本专业准备的教材。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师范类院校选择自己编写教学大纲,并配合一些专业教材使用。也有一部分院校在本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时并没有系统的安排大纲和教学课时,只是作为一门辅修课存在,而且授课时间都没有一年。基于这种现状学生很多难在短时间内学好舞蹈,也不太重视这门课程,造成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舞蹈学科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意义。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目标。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审美观。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其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二项基本功。

(二)舞蹈教育是小学美育中重要的学科。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曾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召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舞蹈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如今它已成为了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途径,并且与美的教育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舞蹈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了能满足个体对艺术的强烈追求的、能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的一种社会活动。舞蹈具有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仪态美、心灵美等方面的作用与目的。同时作为一种通过身体运动得以实现并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教育形式,舞蹈又具又其独特的生理学作用与功效,那就是它对身体的良性效应,以及它对生命提升的健康价值。所以在中小学校里舞蹈教育教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中外小学如何开设舞蹈课程

最早提倡和发展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国家是美国。美国自20世纪初以来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普遍设立了舞蹈课,他们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几十年来,美国教育系统里的舞蹈设置目标。初期属于体育范畴,认为舞蹈活动,可以强健身体,纠正姿态,调理肌肉,使动作准确。在心理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法律有帮助;对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有益处。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对学生来说,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一种体育课程。",在普通学校普及舞蹈教育,这不仅可以使舞蹈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提高了全民整体素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中要获得审美教育的渠道有很多,而在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世界各国普通学校都开设了舞蹈教育课程,分两类,一类是将舞蹈课列为必修课;一类是作为课外活动课,对全体或部分学生施行舞蹈教育,具有选修课性质。当然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前者的优势性更强,像美国就舞蹈作为了一种对学生身心、思想都有益的运动,把其列在必修课中。但在我国至今还普遍的采用后者。其实从美育的角度来看,在中小学中开设舞蹈课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学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系统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舞蹈,没有一点舞蹈基础,再加上身体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连孩童都可以做到的基础动作对这些大学生而言都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在进行舞蹈训练时就更加需要系统而有效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一)本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时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易到难、从单一到多样的系统的学习。

1、先学习理论再实践。哪怕是学习一组简单的勾绷脚练习组合,都让学生先了解了人体构造及孩童生理跟心理的特点,并学习本组合的教学法和教学要点后,才能进行示范教学等。因为在没有对人体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情况下,很难在教学中深入学习,因为舞蹈的工具就是人体,表现手段也是身体,只有充分了解了人体的生理及心理后,才能理解和掌握舞蹈教学。

2、教学起点要低,从幼儿舞蹈学起。如果不让学生从幼儿舞蹈开始学,他们很多难理解一些专业舞蹈语汇,因为儿童包括幼儿、少儿、少年,而幼儿舞蹈是儿童舞蹈的基础部分。儿童舞蹈中有很多都是动律练习组合,很多少年时期的舞蹈都源于幼儿舞蹈。所以学生们要从最基础的幼儿舞蹈开始系统学习。

3、动作从简单动律组合学起。无论基训组合还是民族民间组合都要从单一的动作动律开始,只有打下扎实基础才可以赋予身体表现力。

(二)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舞蹈编排能力,这就更需要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训练。小学教育专业在开设舞蹈时强调了舞蹈编排的内容,在提高了对学生的专业要求,同时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教学要求。

1、在舞蹈专业院校中舞蹈创编是单独的存在的独立专业,是最具难度的也是最难考的专业,对舞蹈者的要求是最高的。而许多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加入了舞蹈创编环节,这也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如何让毫无舞蹈基础的学生学会并掌握舞蹈创编这个技能,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果只是单一学习基训、民族民间组合或成品舞,是不足以让学会舞蹈编排的。一定要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有计划的将创编这一概念植入学生脑中。

2、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舞蹈创编练习融入每堂课中。如果只是简单的学习组合,老师示范学生学,效果是短暂和有限的。在教学时将学生作为主动学习一方,让学生学习舞蹈教案,并自己独立复制完成,使学生能看懂并运用教案中的成品组合和舞蹈作品。在每次课堂中让学生编排一些动律组合或舞蹈短句,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舞蹈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将舞蹈创编技法简化。舞蹈创编技法有很多,但是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有的过于专业,很难掌握和理解。一定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首先从节拍练习开始,再到空间的认识等等。要不断的用不同训练方法去刺激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完成舞蹈作品编排的能力。

4、要让学生把创编融入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比如小学有课本剧,其中就包括了舞蹈编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构想,创编出适合的动作语汇,增加课本剧的可看度。学生还可以将舞蹈中的肢体动作加入普通教学中,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氛围,真正实现快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