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管理的方法

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1

Abstract: With China's entry into low-carbon era, the library should be built and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ibrary construction.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feature of low-carbon libra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library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low-carb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author also makes the prospects of the low-carbon future.

关键词:创新;低碳图书馆;管理;展望

Key words: innovation; low-carbon library; manage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39-01

0引言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低效的管理模式使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而能源利用效率却很低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都将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需要遵循的一项准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1低碳图书馆

1.1 低碳图书馆的定义及特征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而低碳图书馆是指遵循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原则来建设、管理、使用和维护的现代化图书馆。低碳图书馆是低碳理念在图书馆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覆盖和延续,利用清洁资源,减少人为损耗,构建环境健康、低耗高效的新型图书馆。

低碳图书馆区别于旧有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图书馆建筑的施工建设中要环保低碳,在图书馆日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也时刻体现出来。

1.2 我国图书馆低碳现状建国前,我国仅有公共图书馆52所。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图书馆35万多所,藏书40多亿册,在馆舍数量、馆舍面积和藏书总量上已达到相当的规模。

但是,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建成于20世纪,建筑本身以及使用和管理等很多方面都严重消耗能源,如上海大学图书馆夏季每天空调费上万元、深圳市图书馆每月电费60多万元,这些都给国家和图书馆自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旧有的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人为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损耗也很严重。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创新低碳图书馆管理方法,已经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1.3 低碳图书馆的建筑要求低碳图书馆的馆舍建筑要从设计、建材和节能三个方面重点考虑。①建筑设计方面,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阳光、朝向、植物等自然因素的利用,使馆舍具有向光、干燥、通风以及隔音良好等优点,达到经济、节约和实用的和谐统一。②建筑材料方面,尽量使用低耗能、无污染、对环境影响小的节能环保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应符合国家检测标准,保障图书馆的环境健康。③建筑节能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的风、光、热等自然资源,进行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自然调温,例如改变建筑墙体的涂层,可以减少一定比例的日光照射,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2创新低碳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工作要走节能减排的低碳之路,就要从创新制度做起,建立健全图书馆低碳工作方式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低碳教育,以及将低碳绩效作为指标融入对全体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去。通过制度、教育、考核等方面的创新来确保低碳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长效稳定。

2.1 创新低碳工作方式应用低碳思维和方法构建低碳图书馆工作方式,是图书馆节能减排工作的首要任务。①养成用完电器随手关闭并拔插电源的习惯;尽量集中使用房间和电器设备;电脑短时间不用时关闭不用的程序和外接设备。②要自觉随时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打扫卫生时洗拖布、抹布不要直接用水冲洗,这会造成用水浪费。③办公时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信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以降低能源消耗。④以图书漂流、阅览、无偿借阅等形式充分利用旧书的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⑤通过互联网系统建立无纸质的电子图书馆,这是今后低碳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对工作人员的低碳教育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低碳教育,就是要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低碳的习惯,向着低碳的方式去转变。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每个人做起,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不是过穷日子,而是在维持生活水准提高的同时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教育图书管理人员自己要坚持低碳生活和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员去教育他人。

2.3 将低碳引入绩效考核在建立完整的图书馆绩效考核体系时,应该把低碳绩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添加进去。应该针对员工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和服务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低碳考核标准。在考核评估过程中,以图书馆全体人员的工作成效为主要对象,奖优罚劣,这有助于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善、能力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低碳图书馆整体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3低碳图书馆的展望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低碳建设和管理,我国的低碳图书馆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为我国低碳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1 低碳图书馆的推广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图书馆建成于上个世纪,很多年代更久远的图书馆已经不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但是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将旧有图书馆全面翻新改建并不现实,只有在旧有的图书馆基础上,推广、创新低碳管理的工作方法才是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使得各地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备低碳管理的能力和意识,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时,要制定明确的低碳工作规则,要加强低碳工作的教育、要强调低碳指标来考核图书馆的绩效。

3.2 未来发展的方向低碳图书馆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IT服务。①低碳图书馆要实现无线互联网覆盖,读者只要拥有无线网卡,就可以在图书馆的任意角落,无须网络接口直接上网遨游;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网线和其他网络设备,而且提高了网络的可维护性,有效地降低了碳的排放量。②开展远程服务,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网上服务和利用各种电子资源。③实现纸质资料数字化,这样可以突破图书馆座位数限制,扩大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来馆人数。④建设数字图书馆,用以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有效信息反馈机制,扩展知识传播途径和即时沟通手段。

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图书室管理 服务模式

重藏轻用是书本位的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图书管理的一切技术和工作总是围绕藏书的大而全或完备程度而开展。衡量图书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藏书的规模和可能产生的查全率,藏书流通的实际结果往往被忽视或置于从属的地位。这可以从这样几个侧面或角度加以描述。

1 不适应以读者为本的藏书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片面追求室藏的大而全,漠视读者需求盲目采购、重复采购或凭个人喜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达到一定职业学校等级评定标准的藏书量而重复采购大量小册书;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毫无价值的所谓旧书修补之中,致使藏书数量大量增加书库容量书满为患,而真正有价值,流通频率高的书刊廖若星辰,读者仍然抱怨借不到想看的书。

2 不适应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长期以来,职业学校领导对图书室的忽视,挫伤压抑了图书室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致使图书室管理员缺乏工作热忱,加之以书为本的管理,使图书室管理员对教学业务联系的情况比较疏,图书室只是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工作人员并不积极配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又造成学校领导不重视的恶性循环。

3 不适应当代职业学校图书室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展的大趋势

当代图书室学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学科视野突破了以藏书管理与服务为对象的狭窄范围,大量引进并消化吸收其相关学科的许多理论成果,学科基础开始向以信息和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方向转移。图书室工作的实践在理论研究的前导和影响下,虽然在很多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惯性作用,还存在一些以“藏书”为本的作法。但是面向新技术环境和科学理论体系的规范先进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格局,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许多职业学校图书室相继进行扩建改造或新建新舍,并在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格局上做了有益地探索,为当代初级中学图书室理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实践机会。

4 不适应职业学校图书室管理人员高素质的趋势

传统职业学校图书室地位的低下,领导的忽视,不以读者为对象,纯粹的“整理好书即可”的观念,致使初级中学图书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学历较低,缺乏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全面的业务技能,直接造成服务质量上不了档次;致使对读者态度冷漠,对读者咨询一问三不知,感到厌烦。常常让读者满怀热情而来,失望而归。

如何把图书馆目标管理与图书馆实际相结合,吸取各类型目标管理方法的适用之处及管理思想的精华,建立的一种系统完整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并有着坚实而丰富的理论来源。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一些看法:

4.1 建立与师生需求动态平衡的基本藏书体系

藏书是图书室的物质基础。藏书是因为读者的需要而存在,传统图书室非常重视藏书的基础作用。然而,许多职业学校图书室片面追求达标藏书数额,忽略藏书质量和特色结构,使读者在借阅时感到很大的困惑:很多书是不想看的,而想看的书却没有。在这种书本位的图书室管理下,图书室的图书周转率和流通率不断降低,效益低下。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动态平衡藏书体系。

4.2 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借阅服务

读者第一图书室的服务宗旨,也是图书馆服务实践的指南。目前也十分普及的图书无证阅览与开放式服务。就是读者第一思想的具体表现。读者与员工一个也不能少,图书馆是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书刊和信息的服务场所,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图书馆的核心目标就是为读者服务。图书管理人员是图书实施服务的主体。组织 并提供教职工和学生优质服务。学校的管理目标就是“馆员第一”“读者第一”这两个不同范畴,而有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只有坚持两个第一”图书馆才会不断发展。当然在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管理的要求下,制订若干制度措施本无可非议,是必须。但问题焦点是脱离了“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和核心,缺乏人情化管理和亲情化管理。相当多的制度和措施是从减轻图书室员的工作强度着手,是为了室藏的表象服务,而非首先为读者着想,必然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这有违“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因此,尽量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此外,不要借口保存而拒绝当前读者的借阅要求或降低当前读者借阅的服务质量。高质量、有水平、全方位、深层次地为读者服务,为读者提供有益的知识帮助,才是推动和提高初级中学图书室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4.3 积极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

随着技术的发展,初级中学图书室也采用的图书室自动化管理,除了用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处理,为读者借还书,检索图书外,甚至还可以向读者提供阅览电子图书,了解图书室服务,网上咨询解答等数字图书室服务。

(1)注重为读者提供快速、方便的检索途径。增加适量用于检索的计算机,提供足够的机读目录检索方式,探索发挥目录检索体系检索功能的有效途径,为本校地域内的读者乃至异地读者认识和查询室藏提供条件。(2)加强职业学校图书室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信息成为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初级中学图书室要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必须在实物室藏建设的同时,重视网上虚拟室藏的信息处理和导航作用。加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存储电子出版物。如今电子出版物的产生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知识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必然引起图书室工作和服务方式的根本性的变革。

5 结语

总之,职业学校图书室曾经经历了从闭架借阅到全开架服务的反复论证和实践跨越的过程。我们正在经历从传统图书室向电子化、网络化图书室的战略决策时,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也应该考虑把图书室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采用新的规范、新的模式促进初级中学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各项技术的需求无论是管理、设计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大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数据系统下信息领域的研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尤其是数据的研究分析和信息的服务等方面是人们热切关注的研究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建设要有大数据的思维。本文以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的含义、特征及其建设的方法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已经进入由藏书楼、阅览室到使用网线解决人们阅读需求的数字图书馆时代,读者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电视、展示屏等全媒体终端可以获取到当地、省市、国家、甚至全世界的信息资源。

现实中,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对于纸质资源的比例不断上升,未来数字资源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资源。数字资源主要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去寻找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世界,进而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对读者服务提供分析与预测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工作。

数字图书馆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发展模式。大数据技术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数据促进发展,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使命,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

1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的含义和特征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数据的数量大,而是在于发掘大量数据背后的意义。换而言之,大数据中的海量数据只是原材料,产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对原材料的“深加工”能力。从技术上看,大数据“深加工”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往往与云计算密不可分。大数据往往需要依托云计算对海量数据进行云存储和分布式处理。

1.1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的含义

所谓图书馆的大数据化,是指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等技术,从大数据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图书馆的馆藏、阅读、咨询、检索、获取、推送、共享、推广等相关问题,实现资源、服务和活动的“增值”,从而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增值。

1.2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从图书的保管者成为面向服务的信息提供者,从单一纸媒体到全媒体,从本馆收藏到无边界图书馆,从读者到图书馆去到图书馆到读者中来,从按时提供到及时提供,从馆内处理到外包处理,从区域服务到网络化服务。这一系列的转变,将促使图书馆建设理念、方法发生巨大改变。

2 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建设的理念和方法

大数据时代,文献资源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视频、图像和网络化信息等多媒体资源不断涌现,对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建设应该进行以数据驱动的业务流程再造,重新梳理业务各个环节,检查是否适应大数据建设需要。

2.1 树立大数据的资源建设思路

首先,需要摆脱那些传统的管理方法的禁锢,跳出传统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框架,学会挖掘新技术,构筑新的资源建设体系,全面的发展新网络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们知道,互联网主要功能之一也是提供数字资源服务,很多的搜索引擎都可以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功能,网上书店的图书购买也非常及时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时间成本已经逐渐代替金钱成为现代人的主要成本,而在这方面,目前互联网比图书馆更有优势。

图书馆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发挥自己馆藏优势,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知识再加工,提供知识的精准定位,智能化服务,为读者在知R获取过程中节约时间成本。具体措施,如采编数据加入图书评价,无线Wi-Fi加入微信认证,门禁加入客流统计,建立数据监控及分析系统等。

2.2 发展智能化服务

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可以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和数字资源,将主要成本投入到读者最需要的部分。在实现高效馆藏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智能化服务,比如实现网络自动答复、文献自动传递等,成为用户真正的良师益友。同时,系统应该具备智能化功能,比如,可以实现向用户推送具有热度的图书信息,增加对热点信息或事件的重点推荐,强化定题信息的服务等。

智能化服务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精准化知识定位。初级阶段是体现为更加智能的OPAC检索。通过加入大数据处理结果,如用户偏好、图书评价及借阅量等,能够改进传统的OPAC,实现更个性化的检索结果。还可以实现对图书、期刊和很多的网络信息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组织。在对文献信息处理的同时,存储音视频信息,构筑全数据理念,针对网络的信息自动获取数据信息,同时建立具有语义关系的和数据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的信息组织框架,比如,可以构建各数字图书馆间的检索网络,实现跨平台或者资源的全面检索。

2.3 提高馆员大数据运用能力

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不仅需要数据化的管理技术,同时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要知道,只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具备了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掌握与图书馆的数据化处理相关的技术,熟练的掌握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全面的把握网络资源,才能对数据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评判,并及时的对图书馆的管理做出正确的调整。

3 总结

现如今,图书馆技术发展已经不再局部,而是跨越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组织架构、知识挖掘等等,大数据化的图书馆的发展将会带给人们难以衡量的价值。

总之,现有的图书馆功能还存在缺陷,大数据时代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将会拓展它的数据资源、提升它的管理能力、增强它的功能,我们应该把这些挑战当作机遇,改变固有理念、转变原有的服务、管理模式,重新架构图书馆,在现有基础上,树立全方位服务的理念,利用大数据,使得它在竞争中,发挥出越来越便捷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

作者简介

王显斌(1983-),男,201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图书馆馆员。

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大数据;优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36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对大数据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图书馆管理、提升图书馆价值,是高校图书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管理中的优势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另外,校园文化网络的建设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内资源的重要储存场所,也要进行改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带动了高校图书馆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数据技术的便捷和高效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主要表现在进行数据搜集、分析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非常快速的完成,体现其高效率的优势,可见,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产生了巨大帮助。

1.2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

提高图书馆综合服务水平是高校图书馆所追求的目标,利用大数据开展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主要原因是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信息具有多种优势。首先是大数据技术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海量存储,并且可储存各种形式的数据;然后是大数据技术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速,大数据技术大大简化了高校图书资源的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了有序整合,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另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精准化。大数据技术具有分析、挖掘及预测等功能,能够在海量资源中根据客户要求,为用户提供准确、清晰、具体的信息。

1.3 有利于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各个行业都很重视对数据的分析,很多企业或者单位所做的项目和课题都需要分析数据,其分析的结果影响企业和单位决策,可见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大数据运用于图书馆信息管理也为图书馆拓展了增值服务,高校图书馆储存了丰富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一些企业和单位所需要的,因此,高校可以有偿向企业或者单位提供图书馆信息。另外,数据分析服务以及数据挖掘服务业会逐渐成为图书馆的服务项目,由此可见,拥有信息处理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其服务范围将得到更大扩展。

2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实践方法

2.1 构建图书馆信息资源数据挖掘平台

让高质量的图书馆资源得到利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目的。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来记录用户的行为。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监控客户,了解不同类型客户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在采选图书或者数据库时,将信息用评价工具进行评价,挑选出符合需求的资源,尽可能避免采购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采购资源,客观地依据客户需求来进行资源采购。数据挖掘平台还有评价功能,在采购后的资源投入使用以后,可以利用大数据来观察用户在使用时的反应以和对资源的评价,这有利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质量和针对性。

2.2 通过用户数据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不能仅限于图书借阅以及查询这些基本服务类型,要进一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一般学历较高,思想也比较先进,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开展个性化服务。传统查询书籍的方式是通过图书馆系统,开展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图书系统。另外,使用户需求系统与新书录入系统相连接,当有新书入库时,一旦新书的信息与用户的需求相符合,系统将自动向用户发送消息,提醒用户有新的资料录入图书馆,让用户及时进行查阅。

2.3 大数据储存管理

传统的图书馆一般进行纸质书籍的保存,但由于纸张即使保存的很好也难以避免受到损坏,大数据技术让图书馆资源走向了数据化,使资源完整且长久的保存下来,这对图书馆的储存设备提粗了一定要求。同时,要注意大数据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版权等问题。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储存文字资料,还能存储音频及视频资料,丰富了图书馆资源的类型。

2.4 丰富图书馆设备

大数据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它能得到成功应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对软件水平、硬件设施以及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难以使大数据技术得到应用,另外,要加大资金投入,数据储存以及设备改造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高校图书馆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能力,提高图书馆的利用价值,使图书馆成为用户寻找资源的最佳场所,体现应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3 结 语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校图书馆优势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革新,让图书馆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服务更加完善。对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能为高校应用大数据提供有效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姝,马春华.试论高校图书馆中大数据的特征及科学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8).

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阅览室 利用率 管理效率 管理办法

一、尊重读者的特点和规律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是学生和教师,在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时必然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读者和教师读者的显著特点,只有把握主要读者群体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找出更好的提高利用率的办法。

首先结合高校学生说明,虽然很多学生确实爱读书,但从总体上来看处于大学生在图书馆阅读的目的是完成学业和获取学分,即便是高年级或者是研究生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图书馆也仍然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由此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图书馆的期望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符合要求和标准的藏书,二是学习氛围,图书馆在进行管理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

其次是教师,教师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和学生有较大差别,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无论是在教学方向还是科研方向上基本都已确定,且出于教学任务或者科研任务的需求,更需要深入专业领域的专业文献,因此图书馆的藏书显得远远不够。教师需要的是图书馆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其提供更加全面、丰富、高质量的文献和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总的来说,教师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更高,对于学习环境的要求则相对弱化。

除此之外,还有介于本科生和教师之间的研究生。事实上,研究生对于图书馆的需求相对而言更加倾向于教师,一方面是因为借阅量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化和信息化要求程度高。总而言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或者学习都是基于教学或者学习任务的,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不少图书馆严格规定学生或者是教师不能够带个人书籍进图书馆,这实际上就是忽略读者群体特点和需求的表现,对于图书馆利用率的保障和长期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根据读者需求选择合理开架方式

图书馆阅览室开架方式的选择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其利用率和管理效率。一般来说,图书馆开架的目的就是便于读者自由选书,通过初步的浏览轻松找到书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较多图书馆对于开架的认识都还不到位,单纯地认为开架就是阅览区和书架分开,即中间阅览区周边书架或者是一侧阅览区一侧书架的模式,这样两种模式均不允许读者带自己的书籍进入。事实上,开架还存在其他多种模式,如外部阅览、里端书库、中间设置矮柜间隔,读者需要提供有效证件才能够入库选书。当然,这样三种开架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利弊,下面逐一分析说明。

第一种开架模式因为禁止读者带书进入,对于大学生读者或者是教师读者而言多有不便,因此相对而言读者比较少,但从图书馆本身来说会显得布局美观,且通常座位有保证。显然,这样一种开架模式的主要弊端是阅览室的利用非常低,有悖图书馆经营管理的宗旨和初衷。

第二种开架模式对于读者来说就要方便得多,读者既可以看自己的书又可以看书库的书,学习过程轻松,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阅读需求,阅览室的利用率往往较高。不足在于阅览室阅览的功能远低于自习的功能,对于一些座位不足的阅览室来说,甚至可能出现纯自习者完全占用阅览室而真正阅览的人无一席之地的状况。

第三种开架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功能分区,且能够保证阅览室较长的运营时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受欢迎,且阅览室利用率比极高。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开架模式的阅览室内往往容易占座成风,使得阅览室虽然利用率高但是真正的利用率不高,且阅览室内的秩序和卫生等各方面都不宜管理控制,也就是管理效率会明显低于前两种开架模式。

一是保存本的问题,过去是因为书价相对较低,所以大多数图书馆内都有大量保存本,这对于图书馆藏书完整性和科研需求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现如今书价上涨明显,如果继续采用保存本制度就意味着购入的书有三成都是束之高阁的,这毫无疑问是不实际的,这样一项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当然,改革的程度和方式可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二是阅览室在设置时有必要一定程度地按照教师和学生划分。现在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进行这样的划分,通常都是直接按照专业划分。教师和学生分开一方面有利于图书利用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图书的长时间保存。

三、提高图书馆阅览室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的方法

提高图书馆阅览室利用率和管理效率的目的是提高藏书的利用率,使得图书馆内的藏书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近些年来,图书价格的上涨趋势明显,大多数图书馆无论是在订购的品种还是数量上都大大下降,在这样一种不利局面下,加强内阅缓解以外借为主的局面就更加必要。

图书馆首先是藏书,但归根结底还是为读者服务,因此在管理与经营过程当中必须切实重视读者的真实需求,只要能够把握住这样的基本宗旨,就能提高阅览室利用率等,也就是说,阅览室利用率及管理效率的提高固然方式多多,但归根结底还是管理人员意识的强化。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 图书馆 电子阅览 建设 管理和完善

目前,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落实电子阅览室对读者的免费开放,对一些电子音像的资料也予以提供,更大程度地发挥了电子阅览室的重要作用。同时,图书馆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地对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完善。

一、建设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四平台

(一)建设电子资源检索平台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电子资源,可以通过对异构资源整合技术的采用来实现统一检索平台,实现面向读者的应用平台,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建立一些相关电子资源的数据库,提供一些自行设计或者研究的数字报中心,或者是管理系统等等。对清华同方、万方和维普等商用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在平台上实现丰富的资源以供读者阅览。实现藏书与电子书刊一站式的整合检索,通过密码来向读者开放。平台可以设立在线答疑的服务,或者是设立读者留言板等,提高资源的访问量以及利用率。

(二)建立多媒体资料平台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络育人功能的实现和提高,需要对信息网络进行全面和精心的构建。融声音、文字、数字和图像等为一体,使其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提供丰富光盘等资源,在电子阅览室设置影视欣赏,提供最新影片的播放。

(三)建立远程信息检索平台。信息技术和资源,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可以增加电子资源的品种,增设更多的电子文献数据库,扩大了服务层面和范围。实现较大范围内的远程阅读,实现在资料库中免费查询所需资料。提供的种电子期刊,为科学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四)构建少儿资源平台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还要注意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对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行提高。网络时代,实现青少年的健康、快乐成长。电子阅览室要建立适合少年儿童的相关电子资源和利用平台。电子阅览室对未成年读者要做出要求,如首次上机监护人陪同,签订家长知情同意书,以保证有效的沟通。另外,还要对上机的时间进行控制,采取技术手段控制上机的次数和限定。保证小读者在绿色网络中的必要学习、读数和游戏。在满足其对文化资源需求的基础上,对其上机的习惯进行适当地限制和管理,让家长放心,解除后顾之忧。

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相关管理策略

(一)免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电子阅览室实行免费上网阅读,自助式管理的模式。读者仅需携带身份证,就能实现刷证上网。考虑到免费开放会导致读者的猛增,所以在读者层次参差不齐,避免网吧危机的出现,要制定读者的自律管理。如,机位自由选择,网络自由使用,上网时段自行安排。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轮休,也能够保证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延长,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自律能够使读者享受的自由和自主更充分,营造良好环境。

(二)对信息浏览的监控管理

在电子阅读室对读者进行上网导读与控制工作是重要环节,重点是对网络的浏览内容进行管理。阅读室的工作者,在引导读者的健康上网时,可愿意设置系统的网络黑白名单来实现不良信息的屏蔽。然后设置监视器,加大监控的力度,通过对读者的机器、地址和名称等查看用户的上网情况,实时掌控相关信息,杜绝不良信息和沉溺网络的读者。从各方面来降低网络给读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自助学习与培训基地的相关管理

很多读者不能全面了解电子预览室,不熟悉计算机和数据库的查询,也如何查阅电子阅览室资料。为了切实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可以在阅览室的计算机中安装学习软件。如,对计算机的操作、信息检索技巧等。也可定期举办读者的培训,为读者今后的自学奠定基础。

(四)对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培训管理

电子阅览室主要就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汇聚了电子文献,网络阅览、咨询和培训为一体,是种现代化的多功能阅览室。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服务及环境,这样就需馆员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拥有利用软件和硬件的水平,能够进行维护,并且了解本馆的相关信息和检索知识,能够利用数据库来进行下载、存储和打印等,懂得计算机的防毒和杀毒知识,会对软件进行升级和安装,明确责任和分工,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

(五)培训方式管理

对馆员的技能培训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针对每一位馆员的水平和服务对象,来展开相应内容和层面的培训,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服务水平。方式可以采取馆内的互动学习,也可以通过馆员的交换工作位置来交流彼此间的经验和方法,或者是举办各种在职培训,短期或长期。另外,还要多鼓励员工,能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教育课程,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三、总结

要做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对资源保障体系进行有效建设,规范图书馆电子阅览管理,加强服务,形成健康、规范、优质的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便捷、健康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雷.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实践[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