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意识的内涵

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1

1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是教育部为加强高校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实验中心集全校之力,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临床技能类),成为江西省唯一的医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该中心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发挥示范中心的功能。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已搭建起适用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相互渗透、临床技能训练与临床实训相贯通的大平台,综合、创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也已初具规模。但是,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依然面临医学生实训、实践资源不足,年轻临床医生动手机会少、训练机会不足的问题,在全方位利用仿真、模拟技术进行技能训练方面尚为薄弱。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示范中心内涵和功能,建立起以本科生教学为主体、兼顾研究生培养与服务地区经济为建设目标的医学教学与科研平台,使之成为有南昌大学特色、中部地区领先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临床医学实践基地,是我校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2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开发

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是大学重要的基础建设[4],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集实验设备、教学改革、运行模式等多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几年来,中心在教学环境、实验设备建设等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已拥有实验室面积10000m2、仪器设备2800台件,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标本4000余件,拥有外科学总论实验室、临床诊断学实验室、实验诊断学实验室、检验学专业实验室、麻醉学专业实验室、护理学专业实验室、影像学专业实验室和多学科模拟技能训练室。

2010—2011年,南昌大学以教育部“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实验室项目”———“医学多学科模拟技能训练室”和“临床教学实验平台”为基础,投入建设经费800余万元,在改善原有的实验室条件基础上,重点建设了OSCE考试站、ICU重症监护室、腹腔镜训练室、急救培训室等模拟技能训练室;与美国心脏学会(AHA)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其BLS(基础生命支持)与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培训基地;为实验诊断学实验室和检验学专业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共享性比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了开放型学生实验室。

中心的外科学总论实验室按照模拟临床手术室标准配置,内有更衣室、刷手室、消毒室、器械室、敷料准备室及动物停放室等,可满足200名学生同时进行手术操作。实验室还装备了实时监控系统,可对6个实验手术间同时进行监控,实时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时提供实验指导。中心还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需要,布置了多个模拟病房,包括急救模拟病房、重症监护模拟病房等,帮助医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接触临床,开展早期临床技能实训,从而充分展示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专业性功能。

目前,中心的临床实验教学已涵盖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妇产儿科学和急救医学等多学科,能满足多层次临床实验教学的需要,并且面向校内外全面开放,成为具有江西特色、国内先进的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技能训练基地。

3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内涵建设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核心。改革的出发点和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有利于实现贯通式培养的实验教学平台。

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建立了以“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3个层次的诊断技能、外科技能、临床实践综合技能实验教学体系,采用实验与临床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单科和融合性实验相互补充,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基础和临床实验相互过渡和渗透”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全真模拟临床手术室的实验操作教学体系,严格培养学生无菌操作的观念和外科临床操作技能[5-6]。通过中心的实时监控系统,还可以实时观察和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我校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克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分隔、医学实验缺乏知识联系的弊端,实现了不同学科与中心资源的相互利用、渗透和整合,为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供平台。例如一年级的医学生即可利用全面开放的标本陈列馆、模拟人、中央实时监控系统等对人体和临床医学建立初步认识,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中心与相应临床学科协调,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各实践基地开展多学科轮回见习活动,做到基础操作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设计创新训练三者并重,实现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实训相贯通。

4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取得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的建设成果,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7]。在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业已构建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已开设多门通识课程,设计和开发了多种创新性实验项目,改革现有实验教学体系,使之成为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1在全校范围内开设Ⅱ类通识课程

中心组织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生命教育”、“生殖医学”、“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等5门Ⅱ类通识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这些课程的开设,也迅速提升了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充分共享中心实验仪器设备,显著提高了设备使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Ⅱ类通识课“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采用PPT、视频播放、模型示教、真人演练以及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手段,使理论教学与临床技能训练相结合,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师生教学的互动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技能培训,多渠道获得急救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网上问卷调查表明,对该课程的好评率达到95%以上的,该课程获评学校“精品Ⅱ类通识课程”、“优秀示范性网络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授课教师连续两次获得“授课质量优秀奖”,并被评为2012年度“十大教学标兵”。

4.2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以Ⅱ类通识课“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课程为基础,课程建设与社团建设相结合,以选课学生为载体,面向社会科普医学知识[8]。中心于2010年12月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3S(safety,speed,spread)救护会”,现有骨干会员近120人,在校园和社会举办约100余次急救知识与技能宣教活动,使近万群众受益。通过3S救护会,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新、积极实践的综合素质;同时,社团建设反哺课程教学,不仅将急救通识课的教学内容传递得更为广泛,而且将课程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充分扩大,从而取得超越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9]。

课程建设与志愿者服务并行共赢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内涵建设的特色之一,创建了临床技能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挥示范与辐射作用的新途径,也为培育科普志愿者组织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模式。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就此多次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类)联席组会议上进行交流,其意义和做法得到国内同类高校的广泛认同。

4.3建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

在“南昌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以课程为基础整合实验项目,形成独立的实验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

学校将在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临床技能综合训练实验中心,构建多站式临床技能考试实验室,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中心不断探索将实验教学的重点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主创造性,并通过建立和开放学生创新性实验室,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近几年,中心指导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十余项,并以国家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促进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在各级“挑战杯”竞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中心依托现有的实验资源与条件,成为我校学生参加创新竞赛、进行医学继续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心举办了“医学生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大赛”、“急救知识与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并以此孵化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实验实践成果,如医学生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荣获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5发挥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功能

中心除了承担本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发挥它的示范辐射作用[10-12]。近几年,中心加强开放和科技交流,先后接待法国普瓦提埃大区医院、柏林德国心脏中心、日本佐贺大学医院部、中山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九江学院等20余所国内外高等院校、医院的教师考察,总计800余人次。为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推动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心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组会议”、“中华临床医学教育与模拟医学教学大会”等国家级会议,就自身建设与改革经验在会议上进行工作交流,发挥了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学术交流,不仅了解到国际最新科研信息,而且为日后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医疗系统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果,年开放达10万人时。中心积极举办培训班,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其中“3S救护会”的社会服务活动相继被《江南都市报》、学会刊物《生理通讯》、新华网以及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宣传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目前“3S救护会”已成为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和江西省优秀社会实践队,并在第五届谷歌杯“益暖中华”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中成功胜出,成为具备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

以中心平台资源为支撑,我校医学部先后获批卓越医师培养计划5个。此外,我校相关学科的建设得到同步发展,学科整体优势也得到增强,所在临床医学专业获一级博士点授予权,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6关于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与功能开发的思考

我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在构建“诊断技能、外科技能、临床实践综合技能”教学体系,加强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与临床实训方面取得成效。然而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同类实验中心相比,我校临床医学实验中心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高层次的教研教改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不断壮大和优化实验技术队伍,进一步加强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开创新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改革的研究,争取国家级实验教学研究项目,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内容。我校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的优势,着力实施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建立“5+3”(5年医学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基地,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能够扎根基层、在艰苦环境和落后医疗条件下也能提供创造性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医学人才。

7结束语

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主体性;大学生;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19-02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自主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生力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认为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发展人就要发展人的本质属性。以主体性的视角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教育、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是在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的,具体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人的自主性是指主体在主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自己主宰自己的本质力量,自己选择客体以及发展方向,体现着主体对自身及客体的支配权。“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其次,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对客体发挥作用和影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和实践。如果说自主性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要素的占有和支配,那么能动性就侧重于主体能力,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能动改造。再次,主体性表现在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正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使人成为活动主体,且与动物分离开来,也正是有了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才显现得越来越强。

对于创新意识,在相关资料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综合各种表述,创新意识有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的含义,是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推动力。有着求真求知的主动意识、追求新异事物和真知灼见的强烈欲望,大胆质疑、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不满现状、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与创新思维比较,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创新意识作为内在的驱动力,更多地处于感性阶段。另外,创新意识是引起创新思维的前提和条件,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必然结果,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在分析创新意识和主体性两者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意识和主体性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 确立主体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人的发展必须先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确立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人们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仍无法使心理恢复平衡时,就可能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或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即“问题意识”。它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岳晓东教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中指出,当前学生创新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障碍是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化。特别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思维标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起到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等负面影响。主体地位的确立,才能保障主体权利的实施,也才能保障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确定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主体性的发展,为形成创新意识提供基础。

2. 形成主体意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包括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只有当他能够自主活动并意识到自己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时,他才最终成为主体。只有在这时,他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不断学会按照自我的意愿,同时也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造福社会和人类,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主体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内涵来看,没有主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满足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不可能产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意识、发表独特见解的意识。

3. 人的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发展好的人,就会做自己发展的主人,就会主动地发展自己。正是在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人对自身逐渐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且进行自我改造;也是在主体性发展的历程中,人能动地适应、改造外在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受外在世界的支配。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外在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突破的过程。主体性发展得好,就会主动关心自身、社会、外在世界的发展,关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心问题的解决,发扬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质疑的精神,并产生解决困难的内在动力,这也正促进了创新意识的形成。

4. 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创新意识作为驱使个体进行创新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与创新有关的一切思维与活动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实质就是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人的主体性具有一些比较稳定的外在表现,如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创新性等,对学生来说,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都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一种创新,正是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结果,也是他们主体性发展的体现。主体性的这些外在表现,与创新意识的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认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是人对已有认识和实践的超越和突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也是人之所以能发挥创造效应的深层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曾明确指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正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意识是主体性发展的产物,是主体性发展的高度体现。

三、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主体性的视角推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但需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理念,更需要在教学方法、校园环境、培养平台等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双边主体。“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同为教育过程的双边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两个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在第一阶段中,教育者为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及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实践和认识的客体;在第二阶段中,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和知识要素属于教育者学习的客体。在双边主体的教育理念下,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发挥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给教师更大的自,在遵循教育目的和遵守教育法规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来设计、规范教学,自主选择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

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的实质在于建构学习主体,授人以渔。特别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通过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的途径,实现教育过程成为建构学习主体过程,同时通过建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 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主体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

要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校园环境。具体要从管理、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教育中束缚主体性发展的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专业转换,大力开展选修制、辅修制、导师制,不断减轻学业负担,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学术氛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从传统的继承性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

3.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比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差距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究其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启发式教学不无关系。如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也采用讲授法,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新的知识。讨论课上学生与教授一起,就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授只在其中起引导协调的作用。正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整合,极大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主动思考课程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重视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社科类课程可以通过搞调查、写论文、演讲、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研究的方法,数理类基础课宜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4. 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而教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和反馈等重要功能。长期以来,高校评价普遍都是期末考试定结果,教师为考试而教,不顾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评价不但要完善评价的内容,而且要完善评价过程及方式。首先,在评价内容上,不能只注重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评价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再次,在评价模式上,不但需要教师的评价,更需要自主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一个有主体性的、会独立自主的人。

5. 打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

通过完善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图变创新的意识。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做好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工作,完善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开放式实训室,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探索相结合,重点放在研究方法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他们尽早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在动手动脑的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加强学生中学习型社团的培育,让学生在社团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培训、自我发展,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比赛;还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师的“教”转变为强调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陈德.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

[3]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吴定初,唐安奎.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人的主体性提升[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型企业 技术知识生产

一、引言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将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为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型企业自然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尽快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企业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然而,理论界关于自主创新的认识还存在诸多分歧。例如,有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创新主体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的独立研究开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创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进一步,关于自主创新认识的分歧又导致了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认识的模糊。为了推动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企业实践,本文将对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型企业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多维的概念,本文只从企业层面考察自主创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主要通过购买专利、引进成套设备等方式提高技术水平。由于需要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无法提高;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我国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十分不利。自主创新这一概念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显然,“自主”是对企业简单的技术引进行为的否定,是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强调。

本文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经济过程中的行为。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技术知识生产和技术知识应用两个基本阶段。一些关于创新的经典定义都强调技术、产品、工艺、制度等与经济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成功结合,却并不关注它们的来源和主体。而自主创新则要求企业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这正是自主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创新的不同,也正体现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由图1可见,如果企业既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也不参与技术知识的应用,自然也谈不上创新。如果企业只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而没有努力的将这些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去,这只是发明。如果企业不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只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这就属于引进创新。只有企业既积极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又积极进行技术知识的应用时,才能称得上自主创新。

更进一步,根据企业在技术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自主创新分为两类:独立自主创新和合作自主创新。前者是指企业独自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后者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和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生产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学者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对立。本文认为,简单的对立二者并不可取。如果企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那至多属于创新扩散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如果企业在他人的创新成果基础上积极改进,添加了自主开发的技术知识,那就可以归入自主创新的范畴。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二次创新”。这种自主创新也正是日本和韩国企业创新中的重要模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模式之一。

三、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1.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企业本质上是使用资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来创造财富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社会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自主创新型企业就是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前身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它们具有规模小、产量低等特点。随着蒸汽机的出现,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运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由此诞生。不断提高产量是此时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将此类企业称为生产型企业。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仅通过简单的扩大产量已无法维持企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管理进行集约化的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成为19世纪后半叶以来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管理型企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对企业的财富创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集约向自主创新转变,相应的企业类型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图2)。

这三种企业类型的演进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过程,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扬弃。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对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全盘否定。相反,自主创新型企业必须以这两种企业类型为基础。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足够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有效的管理内部的运营活动,其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自主创新。因此,基本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重要内涵。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很多企业的基本生产和管理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首先需要夯实基础,努力提升企业基本的生产和管理能力,不能好高骛远。

为了更加准确的区分自主创新型企业与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和管理型企业的不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2.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1)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企业对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体现了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以自主创新为财富创造方式”的价值认同,以及愿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

自主创新型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它们看来,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方法,是企业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赖以生存的基石。技术和设备可以引进,而自主创新永远无法引进,只能在企业“干中学”的过程中产生。不创新和依赖技术引进的企业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

自主创新行为外在表现为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的目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对于企业而言,首要的创新行为是应用技术知识。这是创新与发明相区别的关键。但是,自主创新行为不仅强调企业自觉主动的应用技术知识,更强调企业积极主动的参与技术知识的生产。

自主创新型企业与运营管理型企业或生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创新行为的持续性。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是少数。但大量的企业都只有少量的自主创新行为,仅推出过一两个创新产品。而在自主创新型企业中,自主创新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知道,自主创新是一场竞赛,不进则退。少量的创新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的暂时的利益,但它不能支持企业永远领先。只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才能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主要方式。 同时,自主创新是一个学习积累技术能力的过程,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积累技术能力的基本手段。

(3)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前者是企业自主研发并实现价值的能力,后者是有效的组织、协调、激励创新行为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来说,它们总是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机会,根据这些机会形成创意,并逐步将这些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中获取价值。而且,这一过程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复制。尽管自主创新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但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的企业。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就是自主创新型企业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

(4)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型企业最容易观测到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自主创新绩效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的财富和价值。它最终可以通过利润、新产品销售收入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衡量。而专利、技术方案等技术知识是自主创新的中间产品。它们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财务指标来衡量自主创新绩效,但也无疑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上述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基础。没有创新意识,也不会有持续积极的创新行为,更谈不上能力和成果。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是自主创新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自主创新能力生成的根本过程,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绩效的必然环节。成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决定自主创新绩效的根本因素。良好的自主创新绩效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

同时,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四个基本特性还刻画了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路径。如果企业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其创新行为不断增多,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会不断增加,又会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企业由此步入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轨道。反之,如果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活动随之减少,创新能力也会逐步退化,可以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也越来越少,由此步入恶性的“锁定”阶段,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结语

走自主创新之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从事技术知识生产并积极将技术知识应用于经济过程是自主创新的内涵所在。以自主创新活动为主要财富创造方式则是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培育自身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是成长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凤朝: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5,11.83~92

[2]李海燕 侯书文: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 河北学刊,2007,27(6):196~199

[3]李具恒:自主创新新解:“概念硬核”视角的集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43~49

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创新意识

打造培养极具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适应新课标要求,实现持续全面发展的核心保证。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构建良好的创造思维,引领实践行动与价值观。小学生年龄特征决定,其创新学习并不是将形成的创新成果视为判断准则,而是树立锻炼学生创新精神的总体目标。新课标明确,需要进一步引领学生知晓知识的生成以及发展,注重学生积极自主的探索与不断的创造。应为学生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明确发展方向,基于数学学科核心优势打造高效优质的小学课堂。

1.开创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透过心理学研究不难发现,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健康的心态与情绪,可令学生神采奕奕、精神振奋。相反负面情绪对其学习活动将形成抑制,进而影响最终效果。为此,教师应为小学生开创打造民主、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应令学生以及教师互相尊重,保持平等关系。该环境下,学生将放松心态,积极的调动思维,体现创造力,令学习数学能力大大提升。该课堂氛围中,学生自始至终均会满怀自信,充满朝气,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的完善,升华,展现自我主体性,并快速高效的实现由被动学习向着主动进取的转变。培养形成创新意识,需要借助学习活动的创新完成。该阶段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应被动滞后的学习,应在已掌握知识以及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的创新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创新思维在其主动探究新知识的阶段中形成,并持续不断的完善。为此,教师应积极主动培养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将其置于主体地位。该环节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思维,科学认识并正确对待各个学生。将其视为平等、自信,具备发展潜能的人。应对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引导他们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可实现更优秀的发展。应令学生明确自身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数学教师则是有效的合作人、组织人以及引导人。

2.开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勇于猜想

数学学科知识来自于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同时可推动人们实现不断创新。因而数学知识获取学习的科学方式为,通过再创造,令学生自身将学习的内容通过自主的发现以及创造形成。该过程为有效科学、和谐的方式。只有借助自身力量创造学习掌握的知识,方能被丰富灵活的应用。因此教学阶段中,教师可为学生开创合理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之中形成探究学习问题与知识的兴奋点。这样一来,学生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找寻思路,不断创新发展。例如在讲授有关百分数知识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草原逐步沙漠化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植物较易在沙漠环境中生长成活的具体问题。而后可呈现有关农场分析、做实验获取的数据,令他们分组讨论。学生通常会充满兴趣,思维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并快速的发觉利用一百做分母表示植物成活率较为便利容易,进而可高效合理的掌握百分数内涵意义,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尝试,积极探索。猜想是一切创新行为的萌芽,当然猜想有否体现价值性,则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不断猜想的阶段中,还应激励他们细心认真的进行验证。倘若在验证后发掘猜想存在误差,则应快速的理清思路,进行重新的论证分析,只有引领学生将验证以及猜想有效融合,方能体现核心意义。

3.全面尊重个性,激励学生勇敢质疑

学生为单独个体,个体的建设发展具备不同特征。因此,我们应全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令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动脑思考,探寻问题最终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问题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形成对问题积极思考判断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态度。不仅应令学生学会知识,还应掌握会学的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后,学生产生疑问,汽车测速器对其行驶距离进行记载量测是怎样实现的呢?学生之所以产生这一疑问,则是受到教师有关车轮为何做成圆形的启发引导而形成的。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将测速器以及圆形的周长、车辆的车轮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可明确圆形周长有关知识,令问题迎刃而解。该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引导,可令他们主动的质疑,并积极的释疑,不但令所学知识更加深化,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同时知识将更加完备。还可引领学生由多视角入手有效的应对问题,启发创造思维,形成创新意识。

4.灵活踏实,有计划培训学生思维

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激发其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做到灵活踏实,重视直观教具的应用,尽量令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倘若课堂教学阶段中,仅有教师进行单独的演示,而学生没能亲自进行操作,则其获取知识仅能较为肤浅。倘若令学生个个均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便可令其积极的调动感官认知,进而学有所或,通过自主动手操作,提升创新意识。例如,实践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有关长方体内容时,教师可令学生进行自主动手,一些学生将剪下来的牙膏盒进行比对。一些学生在纸张上描绘出长方体的不同面并展开比较,还有一些学生采用直尺测量长方体棱长。在动手剪、亲自量、对比分析等活动中,学生可逐步明确长方体不同面的具体特征。该实践过程中,学生将积极的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并且直观快速的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一来其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将逐步发展,并可锻炼逻辑思维,丰富内涵素养。

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5

基础教育对学生而言的创新,不是创造,也不是数学研究的创新,而是数学学习中的创新。具体如下:

一是创新的欲望(动力),主要是好奇心、追求新知。从而不满足知道课本上的结论,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是创新的思考(思维),主要是独立思考、学会思考。前者的表现如敢于质疑、逾越常规等;后者的表现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三是创新的方法(操作),主要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经历猜想、验证等探索的活动,获得经验与感悟。

这三面的具体内涵,虽说不都是单纯的“意识”,但都比较实在,且都是创新意识可操作的落脚点。进而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为形成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奠定心理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压抑精神的双重力量。”这一论断常常被引申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但事实上,众多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对策,几乎都存在一定的双重力量。例如,创新离不开基础知识,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在巩固着定论成说;鼓励创新教育需要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特长,但同时可能伴随规范的淡化与全面发展的不足。又如,创新教学最常用的手段是思维训练,但思维训练的一招一式又往往会消解思维的灵感。相伴而生的反向效应增加了创新教学的难度,要求我们寻求矛盾双方的平衡,通过强化矛盾的一方提高对立面的品质。

尽管如此,基于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筛选,不可或缺且相对基本的对策有以下几条。

一、营造宽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习的外在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创新意识是不可能教出来的,而是日积月累地熏陶、生态化地滋养出来的。因此,营造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最重要的举措。

首先,高度紧张的以“无差错”为追求的数学课堂,只能使学生处于诚惶诚恐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的氛围之中,缺乏最起码的心理安全。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必须是宽松的,尽可能减少对学习行为的无畏限制,特别是学生不必为担心出错而小心翼翼。

其次,全方位营造安全自由、积极和谐的心理环境,应当改变教师的强势与话语霸权,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商式的教学关系,给学生自由表现和张扬个性的时空,使每个学生的周围不时涌现激发其灵感的同学。

再次,有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必须是开放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猜想,勇于标新立异。教师不轻易否定或无视学生的奇特想法,充分肯定其中内涵的点滴合理之处。

要营造这样的环境,除了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大胆表达、争辩,不吝啬表扬等措施之外,还有必要提倡和激励两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不畏权威,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想法和思考,质疑问难。二是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提出与课本不同的陈述、不同的见解,或有别于课本介绍的解法。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与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总结了三种算法:

13-7=?想:( )+7=13[想加算减]

13-7=?想:10-7+3=[破十(拆被减数)]

13-7=?想:13-3-4=[连减(拆减数)]

有一位学生说,还有一种方法:先7-3=4,再10-4=6,教师一时吃不准是否是巧合,回应道:哎,也等于6,换两个数算算看。师生共同试算了一题,结果正确,但教师仍没想明白其中的算理,于是坦言:这种方法老师也没想到,让我再想想。然后布置学生练习,自己继续思考。最后在下课前,对学生独出心裁的算法做出了解释:7-3=4,说明被减数个位上的3比减数7小4,所以13去掉3得10,还要再从10里面减去4。

个别学生的奇思妙想得到了肯定,全班同学都为之欢欣鼓舞。教师的坦诚、谦虚,是对学生挑战权威的最佳褒奖与鼓励。

显然,挑战教师与挑战课本其实是挑战权威的两个具体操作点,两种挑战都表现为由敢想、敢说到善于质疑问难。这是营造宽松、民主、开放教学环境的落脚点与意义所在。

二、提供有利于激活学生潜能的刺激

既然创新意识是教不出来的,那么教师除了营造环境外,还能做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刺激,因为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要使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释放创新潜能,关键在于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促成创新活动,从而滋养创新意识。

例如,分数初步认识的练习设计:

右图中,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请画出整体。

此题一反以往常规练习给出整体,圈出或画出几分之一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由已知的部分推测出整体。这一针对逆向思维的练习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发散的解答空间。以下是部分学生画出的答案。

问题本身的开放性,刺激了学生的反应,不少学生画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意纷呈。

有必要指出,所谓“提供刺激”其实质是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它的潜台词是:教师要有平和的心态与足够的耐心。这次学生反应不佳,没关系,继续寻找契机再次提供刺激,锲而不舍。为何如此,还是那句话“创新意识是教不出来的”。一个寓言式的例子:我们的小学生大多会用简便方法求1+2+3+4+5+...+100的和,却成不了“数学王子”,因为高斯是自发想到的,不是教师、家长教的。

三、强化获取知识与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鉴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依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因此在营造环境、提供刺激的同时,还应当立足平时,改进知识获取与知识应用的教学。

创新的显著特点,首先是灵活性、多样性,其次是与众不同的独特性,再次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联想性。

数学学习中的联想,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纵向联想,即由已知的结论或已解决的问题,类推新的结论或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是横向联想,即由一个问题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三是逆向联想,即由一个问题联想到这个问题的反面,如未知量与一个已知量互换后的问题。

针对以上特点,在平时教学中,应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生成、发展创新意识。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先看书,掌握课本给出的转化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启发学生打开思路。

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交流的方法多样之后,可能冲淡对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解释课本的转化推导过程,并及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然后介绍“出入相补原理”,进一步启发学生尝试其他转化方法。

学生明白了古人割补方法的要点(过两腰中点向底边引垂线,沿垂线剪下两个直角三角形向上旋转,补成长方形)之后,打开了思路。教师让大家仿照简拼,有的纯粹模仿;有的因为自己在三角形内画有一条高,又将两腰中点连了起来,发现也可以剪下上面两个直角三角形向下旋转,补成长方形;有的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两腰中点之后,发现可以剪下上面的三角形向下旋转,补成平行四边形。可见,效果同样不错。

创新意识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创新 培养 和谐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扑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作为一名实施新课改的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第一、教师必须树立持久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成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要通过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为创新意识的萌发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使班级每项活动充满生机,充满新意,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创新的喜悦。同时,教师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既有区别又有一定内在联系,为学生的不断创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树立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激发学生进取欲望,为培养创新意识奠定基础。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还应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教师应有参与意识,即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才能真正体验班级活动的成功与不足,才能全面感觉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参与过程中科学驾驭各项活动,完善学生的思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支持。

第三、树立发展观念。教师应站在时代高度,及时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知识,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时代气息,能充分体现新世纪学生的风貌。如组织各种活动时,可事先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就能作答。这些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便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传统活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