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1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慢性疾病,在我国发病人数可多达1.6亿以上[1]。而患者疾病的控制却并不理想,因此往往容易造成血压居高不下,发生各种高血压并发症,出现的心脑血管事件。有研究学者表明[2],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加强其对高血压疾病的重视程度,是保证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更是减少各种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方法。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在家服药治疗,因此社区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为加强社区护理,分析健康宣教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现进行了本次试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学会(1999年)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按照案例收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36~75岁之间,平均(51.53±8.11)岁;患者高血压分级为I级18例,II级19例,III级7例;患者病程在7个月~21年,平均(5.24±1.71)年。观察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在35~74岁之间,平均(51.01±8.31)岁;患者高血压分级为I级19例,II级20例,III级5例;患者病程在8个月~23年,平均(5.54±1.8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血压测量,不给予任何其他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宣教,定期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小讲座,并到患者家中进行体检,并联合使用电话随访等。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变化,总结患者护理干预后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例数,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健康宣教方法
观察组患者,护士要定时组织患者进行小讲座,讲解有关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遵医用药的必要性,用药方法,并进行饮食指导。为患者发放各种宣传册,图册内容包括各种高血压知识,影印清楚,图片精美,文字简单易懂,并使用较好的纸张,利于患者保存。在宣传册首页留下护士的联系方式,详细标明患者使用的药物,药物服用方法。
社区护士对护士要积极了解患者的用药治疗方法及服药情况,并及时通知患者到医院做复查。当得知患者出现了不良的用药行为时,及时叮嘱患者改正,使其能够建立良好的遵医服药行为。对老年和健忘等记忆力较差的患者,要为患者寻找能够促进其正常按时服药的方法,并详细地提供患者药物名称、服药剂量、服用时间、服用方法[3、4],同时还可请患者的家人一同监督患者用药。
此外,我社区护士还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定期到患者家中,为患者和患者家属讲解有关的知识,并针对不良习惯进行纠正。护士电话保持畅通,以便患者有问题时能够及时与护士取得联系。
同时,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过程中,还要积极学习各种高血压的知识,积极了解患者的治疗动态,以更改健康宣教方案。
1.4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组患者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压、心脑血管事件比较
3小结
高血压患者一般临床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其能够将血压更好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赖药物的正规服用和患者对疾病的重视。通过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有关药物使用的重要性,使患者对降压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遵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远华.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对社区内246例中青年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12(1):139-140.
[2]周胜兰,谢凡.高血压病的社区健康宣教思路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228-229.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住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依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 年龄25~39岁, 平均(28.5±2.6)岁, 其中初产妇42例, 经产妇18例, 孕周26~37周, 病情:轻度21例, 中度24例, 重度15例;观察组60例, 年龄24~39岁, 平均(27.9±2.3)岁, 其中初产妇40例, 经产妇20例, 孕周26~36周, 病情:轻度19例, 中度25例, 重度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数、孕周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即于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病房及周围环境, 相关管理制度, 详细解释分娩过程, 并对治疗方案、治疗药物以及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介绍, 住院期间行休息、左侧卧位以及控制出入水量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给予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并密切观察病情,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 由于对胎儿以及自身健康的担心, 孕妇, 尤其是初产妇, 极易出现焦虑、抑郁以及恐惧心理。另外, 绝大多数孕妇对妊娠过程以及分娩知之甚少, 进一步加重其心理负担。孕妇常表现为头痛、疲倦、失眠、心神不安以及耐心较差、容易发怒等, 从而引起血压不稳, 加重病情。因此,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孕妇沟通, 热情对待, 详细向孕妇介绍周围环境以及治疗方案, 使其对病情有基本了解, 并不定时和孕妇进行交流, 消除顾虑, 增强信心。通过有效的沟通, 可提高孕妇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 增强护理效果。
1. 2. 2 健康教育 健康宣教是护理干预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健康宣教, 目的是使孕妇对妊娠和分娩的基本知识都能熟悉和掌握, 进而可以正确对待妊娠。另外, 强调产前检查的重要性, 使孕妇及家属从思想上对产前检查进行重视, 强化治疗意识。护理人员应监督孕妇每天测量血压、胎动以及体重,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2. 3 症状与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定时巡视病房, 与孕妇及家属沟通交流, 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对孕妇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重点监测血压、呼吸以及尿量的变化。一旦发现孕妇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头痛以及视力异常等表现时, 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准备急救。对出现抽搐的患者, 要及时给予上床栏, 防止发生坠床现象, 并在患者口中放置压舌板或开口器, 防止舌后坠或咬伤舌头。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注意保持引流通畅, 记录尿量并观察尿液颜色。对昏迷患者, 应嘱禁食, 防止误吸。对重度患者, 首选硫酸镁解痉和降压。使用时控制滴速和用量, 不得随意进行调整。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 检查患者膝跳反射、尿量和呼吸[2],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对于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的患者, 要注意监测电解质, 防止出现低血钾以及脱水。
1. 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 检验水准α=0.05, P
2 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 依照患者脏器损害程度以及发病基础可将妊娠高血压分为以下五种: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同样存在此类心理问题, 这些负面的心理可兴奋患者交感神经, 从而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3], 导致外周微小血管强烈收缩, 增加外周循环阻力, 造成血压升高, 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本研究对6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 并对患者加强产前检查和日常监护, 以上措施使患者对妊娠和分娩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心理, 并且严密的观察护理和产前检查使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掌握, 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结果显示, 该组患者在控制病情发展以及新生情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因此, 作者认为, 对妊娠高血压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明显降低患者先兆子痫及子痫发生率, 有效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艺, 卢小, 罗岗, 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进展.现代护理, 2007, 13(22):2147-2148.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3
【关键词】 中医; 辨证治疗; 社区老年高血压; 疗效评定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32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并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及社区人口所占比例大,随着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及老龄化步伐加快,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1]。长期西药降压治疗,副作用及并发症多,对高血压患者,尤其老年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医药为我国及世界民族医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研究表明,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在提高疗效、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确切[2-3],已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的认可。但目前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对这一病证也未制定出统一疗效评定标准,各种研究结果重复性差,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对社区老年高血压进行科学、系统、客观、规范的中医疗效评定愈发重要。
1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疗效评定基础
1.1 挖掘中医理论精髓是前提 高血压病归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了“肝风”“诸风掉咬,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等论述;朱丹溪提出了“无痰不眩,无火不晕”;张景岳则强调“无虚不作眩”;王清任提出“瘀血头痛”之说。综合各家之说,“风、火、痰、虚、瘀”是“眩晕”的主要病因,这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奠定了理论依据。虽然高血压病机涉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近年来“阴阳平衡失调”学说占了主导地位[4]。归结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失调、劳逸过度、饮食不节、素体禀赋不足或体质偏盛、偏衰等,最终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平衡失调,气机升降失常,痰火内生,气血瘀阻而发病。中医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四诊合参为手段,在诊疗疾病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独特体系,挖掘并创新中医理论精髓是中医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基础。
1.2 中医临床疗效是保证 中医历史悠久,简便易行,某些中医理念大家已耳熟能详,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及预防保健运动更在大众中遍地开花,说明中医治病保健在我国有良好的民众基础,加上副作用少,安全可靠,人们易于接受。这些口碑为社区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奠定了基础[5]。祖国医学承载了几千年中国人民的健康,当今依然屹立于世界,主要靠的就是其临床疗效佳,副作用少等特殊优势。对顽固性高血压或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加用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更好、有效地降压、降糖,而且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心衰症状[6-7]。此外在现代医学的不断冲击下,中医药逐渐走出了一条与现代医学相融合的诊疗模式――“病证结合”,这种诊疗模式已被国内纵多专家认可[8-9],在实践中被证明临床疗效最好。这些成果为社区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了借鉴。
1.3 中医证候评定渐趋标准化、规范化是条件 目前中医证候评定标准尚未统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走向社区,但通过诸多专家不懈努力,高血压中医证候评定标准正得到广泛关注,并渐趋标准化、规范化。张朝曦[10]将高血压证候分为肝阳上亢、热毒亢盛、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肝血不足、中气不足、肾阳不足等7型。王严冬等[11]对不同区域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主要临床证型有肝火亢盛、瘀血阻络、痰瘀阻络、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火上扰等。归结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类型,主要有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瘀阻络、痰湿雍盛、阴阳两虚等证型。证候趋于标准化是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
2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疗效评定方法
2.1 中医证候评定方法 中医证候能更透彻的揭示疾病本质,能较好的综合评价治疗效果,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活动等。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证候评定标准是目前研究最多,也是对临床诊疗最重要的评定方法。刘福明等对临床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按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火允盛型>痰湿雍盛型>阴虚阳尤型>阴阳两虚型[12]。侯丕华等[13]通过观察全国七省市131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症候特点,证型及分级规律,结果表明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不同中医证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朱灵妍等[14]对近20年间国内高血压病相关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证候类型常见的有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瘀血阻窍等,老年高血压阴阳两虚证的比例明显上升,高血压病机以本虚标实多见,近年来血瘀等实性证候因素在高血压证候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2.2 中医辨证施护评定方法 大量研究发现,高血压临床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质量,健康宣教尤为重要[15-16]。社区辨证施护主要有健康宣教,中医食疗,情志护理,运动疗法,针灸推拿等,而疗效的评定则主要体现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上,研究表明,运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显著优势[17]。辨证施护蕴涵着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理念,属于一种综合的干预措施,但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化治疗方案,真正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2.3 有效性评定方法
2.3.1 降压作用 许多中草药均有降压作用[18-19],如野,夏枯草、钩藤、石决明等镇肝熄风、平肝潜阳药;黄芪、熟地黄、杜仲等益气养血药;丹参、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半夏、天麻、茯苓、泽泻等化痰利尿药。其机制可能为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释放细胞内钙因子及调节血管活性物质(NO、NOS 、ET)等方式,进而减少心脏输出量,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的聚集,缓解动脉的痉挛,改善微循环等从而达到降压作用[20]。但中药单用降压一直不是研究重点,其在快速降压及高血压危症抢救等方面不如西医快速有效。中医药强调的是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因此更能持久、平稳的降压,降低药物对靶器官的毒害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中医综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平稳降压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对伴随的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21-22]。同时中医药平稳持久降压,副作用小等极大缓解了患者压力及焦虑情绪,这无疑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利于长期持久降压。另一方面,中医辨证治疗方案疗效好、价格低廉、简便操作、群众基础性好,这无疑有助于为社区、基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开展防治工作。
2.3.2 临床症状改善 中医整体观及辨证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突出的是“治人”而不是简单的“治病”,因此中医从起源开始就非常注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治疗方案。研究表明,中医在改善高血压患者急躁易怒、眩晕、健忘、夜尿频、腰酸、耳鸣、气短乏力、盗汗、膝软、口干口苦、失眠、口唇紫暗、面赤、心悸、胸闷、头重如裹、五心烦热、头痛、目赤等临床症状上较单用西药治疗效果较明显,并且无不良事件的发生[23-25]。临床症状的改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临床疗效,并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3.3 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过去仅侧重疾病防治措施(如发病率、生存率、病死率、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等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提倡全面考虑疾病对患者精神、心理、生活、情绪、工作能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体现了从“治病”到“治人”的转变。因此对中医药疗效评价不仅在降压水平,减轻靶器官损害等客观指标,同时也应加入现代临床疗效方法―生活质量评判指标。SF-36量表是一个已被普遍认可的生活质量测量量表,王悦等[26]应用SF-36量表测评复方羚角降压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在生理功能、社会职能、躯体感觉、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等六个维度均有显著改善。梁玲等[27]采用杜氏量表全面评价对调平康(由丹参、玄参、车前子、羊蕾组成)对高血压患者生理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失调、焦虑、压抑、强迫状况、工作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影响,结果表明中药调平康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既解除了患者忧虑、紧张的情绪,也提高了患者治疗积极性,这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一大优势,也是现代医学所追寻的治疗目标。
2.4. 安全性评定 药物安全性永远摆在首要位置,中医药虽在众多疾病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药起效慢、成分不明,加之近年来临床发生的多起与中药注射剂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导致部分医生和患者开始对中药安全性产生了质疑。但这些报道都是个案,甚至是片面的认识,缺乏循证学依据,比起西药报道的不良反应则是小巫见大巫。因此安全、有效地推广中医药在社区基层的发展就必须做到:注重中药配伍禁忌,规范技术操作,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等[28],逐步形成安全性评定体系。
虽然中医药有效性评定方法多,但各个评定系统研究权重不同,也各有利弊,宏观性和普遍性都受到较大质疑。因此需要对各种评定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信度和效度的严格检验,最终确定一种科学、客观、规范、经济、简便且易于统计的中医药辨证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疗效评定体系。
3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医疗效评定面临的问题
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医疗效评定由于受历史、文化、经济及临床研究设计差异的影响,其疗效评定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3.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是科学、客观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前提之一,但目前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尚未完全统一,病因病机研究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文献报道的证型多为经验自拟,结果欠集中,缺少多中心、随机、大样本的对照研究,造成研究结果可靠性低,重复性差,影响了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辨证治疗的推广。因此在诊治老年高血压过程中,应该借助现代循证学方法,归纳总结证候构成和演变规律,逐渐明确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最终建立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
3.2 疗效评判混乱 目前中医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判指标还难以达到量化和客观化,也缺乏规范性操作等,这些均造成了中医临床疗效评判体系的混乱。造成即便中医药治疗有效,也可能得出不利于中医药的结论,也就是说疗效评定既可以验证中医的有效性及科学性,也有可能从根本上否定中医。因此客观、科学、统一的疗效判定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关乎中医药能否得到世界的认可。
3.3 中医与现代医学不同思维模式冲突 中医与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现代医学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较严谨,需多中心、随机、大样本、前瞻性的对照研究;而中医理论自身的模糊性及中医药疗效的相对滞后性,因此中医研究偏重个体化评价,造成结果难以统计分析,重复性差。这些矛盾与冲突给社区老年高血压的辨证治疗造成了一定阻碍,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融合。此外中药剂型与西药比较,在携带及服用上仍有一定差距,这些都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颈瓶。
4 结语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可以造福全人类,因此必须面向社区、基层的广大群众。中医关注“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治疗理念与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这无疑是发展中医、弘扬中医的一大机遇。但中医药想更好的走向基层,服务更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就必须规范化、客观化中医证候及疗效评定标准。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借鉴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现代科研方法,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医特色、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中医临床疗效评定体系,提高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促进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官杰,李浩.对老年高血压前期的若干思考[J].北京中医药,2009,28(11):858-861.
[2]谷万里,史载祥,余云旭,等.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特点[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9):842-847.
[3]郭东锋,霍敏俐.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医防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6(11):125-126.
[4]邓旭光.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若干问题探讨[J].中医杂志,2001,42(4):197-199.
[5]鄢凤仙.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遵医用药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5,27(1):23.
[6]王守富,李五江,卢吉锋.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97-1199.
[7]李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84-86.
[8]王阶,熊兴江,张兰凤.病证结合模式及临床运用探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3):297.
[9]杨晓忱,熊兴江,王阶.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证候客观化研究概况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杂志,2014,39(2):157-161.
[10]张朝曦.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14-115.
[11]王严冬,刘志龙,刘培中,等.不同地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新中医,2009,41(6):23-25.
[12]刘福明,陈晓虎,沈乐,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10):33-34.
[13]侯丕华,陈改玲,谷万里,等.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5):536-540.
[14]朱灵妍,姚成增,韩栋,等.近20年高血压病相关中医证特征研究的文献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4):788-790.
[15]李学敏.高血压病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2,4(中旬刊):7-9.
[16]魏永平,阙伟东,叶定村,等.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家庭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5):101-103.
[17]奉新英,曾岚,赵兰芳,等.社区中医护理对39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7):11-13.
[18]梁勇.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89-91.
[19]索建兰,丘建荣.抗高血压中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4(2):21-27.
[20]王灿,张跃文,贾佼佼.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2):62-63.
[21]郭东锋,霍敏俐.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中医防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125-126.
[22]张孟仁.中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劣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6):7-9.
[23]贾真.中西医结合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8):1914.
[24]鞠建庆,李运伦,沈真真,等.镇肝熄风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060-1063.
[25]林艮秋. 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J] .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 34) :23-24.
[26]王悦,张融碧,何炳荣.中西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2):86-58.
[27]梁玲,朱汀,孙寒静.调平康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新中医,2001,33(4):31-32.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4
【关键词】 健康体检;职工;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7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81-02
为关心全县在职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强广大职工预防疾病意识。我院受县委、县政府、县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组织各科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对全县离退休及在职职工健康体检工作,掌握全县离退休及在职职工身体健康情况,了解患病人群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提高我院健康宣传的针对性和疾病治疗技术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针对体检工作,组织涵盖内科、外科、心电图、DR(胸透)、彩超、生化检验、女性妇检等科目,按各体检科目实施对每位职工的详细体检、登记、资料录入。根据体检结果,对参检人群患病情况、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掌握了全县职工健康状况,了解患病人群的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出相关疾病预防及治疗意见,并向全民提供健康知识宣教,增强全民保健养生、疾病预防意识。
2 结 果
参检2119人,其中:男1132人,女987人,体检发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结石、妇科等30种疾病;而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患者以行政部门男性为高发人群,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增多,胆结石以女性肥胖者为高发人群,已婚妇女在妇检、彩超检查中患宫颈糜烂、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宫颈纳氏囊肿者占一定比例,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见表1、表2、表3、表4。
3 讨 论
我县属边远民族地区,海拔高,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早晚温度很低;因民族风俗,喜好喝酒,进食高脂、高胆固醇类食物等饮食习性。在我县工作的人群中,因业余生活馈乏,工作之余喜聚集一起喝酒吃饭,打牌熬夜;而多数人无患病症状的情况下对自身健康没有什么需求,且缺乏健康保健意识。此次健康体检特别是生化检验和彩超检查中发现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较多,医院针对患病及症状人群,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咨询服务、疾病预防和保健宣传教育,提供患病人群的治疗措施,方便各单位职工的医疗服务需求。
3.1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患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这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饮食有很大关系。而肥胖导致代谢方面的变化、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妇科疾病的多发、合并痛风与增生性风关节炎[1]均在此次体检中发现患病者,其中肥胖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胆结石患者也较为突出;我院有针对性地对这类疾患人群进行了健康饮食、科学的降脂方法、适量运动等养生保健知识指导和宣教,以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
3.2 目前脂肪肝多见于体检检查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肥胖、过量饮酒、高脂饮食、少动、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患者为此次体检中脂肪肝的常发人群,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因此很多职工压根也没把它当作是病,根本不在乎。国内曾报导脂肪性肝病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2]。所以对这类患病人群应高度重视和进行健康宣教。
3.3 胆结石患者的发生与我县饮用水质及工作人员长期习惯不进早餐或进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喜静少动、身体肥胖有关;患肾结石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其他疾病及与饮食(饮水)摄入有关,虽然在彩超检查中肾结石发生率比胆结石少,但肾结石所引发的危害不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还影响工作效率。加之我院在治疗肾结石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有必要加强预防结石类疾病的健康和饮食宣传。
3.4 女性彩超检查及妇检中,40岁以下已婚女性出现宫颈糜烂、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宫颈纳氏囊肿、宫颈息肉等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不但给女性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严重的还会导致女性不孕症或者癌变的发生。我院妇产科有针对性地对这类人群及时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妇科疾病知识,使适龄妇女积极参加防癌普查,及时发现症状及早就医。
4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也随之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通过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不让小病、轻病成为影响广大职工健康和工作的主要因素,也对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5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3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占所有类型中风的85%左右,我国中风的复发率为30%,占国际之首[1]。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有缺血性中风病史的个体再发中风的预防[2]。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中风病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2]。二级预防的对象是已有缺血性中风病史的个体,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由于患者对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及对服药的依从性不高,导致中风二级预防的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们对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住院的初次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均经颅脑 CT 或 MRI确诊,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意识清醒。年龄40~75岁,其中男38例,女22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6 例,中学38 例,小学16例。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语言教育和文字教育相结合 健康教育采用语言教育为主,宣传资料为辅的教育方法。在病区走廊或电梯等候区设宣传栏,设计适合中风患者阅读的健康宣教资料,内容包括:中风危险因素、中风预防、中风康复、中风先兆、用药知识等。责任护士对患者口头讲解,并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共患者和家属阅读,加深认识。
1.2.2 个别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 针对患者和家属共同需要掌握的问题,将其组织起来集中指导。个别指导随时进行。而个别教育便于结合年龄、文化水平、病程等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1.2.3 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 责任护士有计划地向患者及家属展开定量教育,每天宣传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全面,重点问题反复强调。也可以灵活地贯穿在治疗和护理中。
1.2.4 出院后随访 通过电话与出院后患者联系,每2周一次,询问其健康状况、提醒其按时服药,进行心理疏导,指导饮食和锻炼。并接受患者咨询。
理操作中。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心理指导 患者首次发生中风,因突发肢体功能、语言表达障碍,需被动卧床休息,担心预后、连累家庭及经济负担,往往出现悲观、恐惧、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心理。
1.3.2 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宣教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抑郁、肥胖等是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防治上应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强化普及健康教育极为重要。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开始,应为其进行各危险因素的评估,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1.3.3 生活方式宣教 ①戒烟宣教:向患者强调吸烟能引起动脉狭窄、使血液凝固、升高血压而容易诱发卒中,戒烟后能迅速降低卒中危险度。②饮酒宣教:对不饮酒者不提倡用少量饮酒来预防心脑血管病;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杯,女性不超过1杯。③饮食宣教: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卒中的危险度。④锻炼宣教:告知患者活动的水平须经医护人员同意。指导患者在家里、办公室时的活动方式。
1.3.4 用药宣教:由于脑卒中患者患病前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病情比较复杂,临床联合用药非常普遍,部分人由于经济原因,治疗上急于求成,听信他人或广告宣传,自作主张滥用药;另外部分患者对二级预防重视不够,药物治疗的长期依从性较差。因此应对患者开展口服药健康知识教育,减少自用药物种类,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用药观察,及时反馈,避免临时用药长期服用。
2 结果
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评价见表1
表 1 60例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效果评价(n)
注:与健康教育前比较, P < 0. 05
3 讨论
目前已公认卒中是可以预防的疾病。积极开展卒中二级预防不仅能降低卒中的复发、致残和致死人数,还能降低与卒中有关的医疗费用,减轻社会与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缺血性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的认识、能够合理用药、提高服用药物的长期依从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了防治卒中的信心。对有效控制各种卒中危险因素、有效进行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宣教范文6
【关键词】眩晕;病因;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28-01
1 眩晕常见原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眩晕及平衡障碍发生率在不断增多,现对80例老年人及老年前期眩晕的常见病因进行讨论。
1.1 临床资料 选取80例住院老年患者,年龄在65-90岁,其中,男60例,女20例。眩晕的性质:中枢性眩晕77例,周围性眩晕3例;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占92%。本组患者除有眩晕症状外,多数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60例高血压患者中,合并肢体麻木、颜面及口唇麻木、轻瘫偏瘫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41例,有颈椎病临床表现者19例。
1.2 病因讨论 眩晕病因复杂,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患者中常见病因的占82%,尤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最为多见,其中60例伴有高血压。老年眩晕常合并高血压病、颈椎病及脑梗死(多为基底节腔隙性梗死)。分析表明,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颈椎病是造成老年人眩晕常见病因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往往加重病情,常易反复,持续时间长,而单一的病因在老年患者中较少见。
2 健康教育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向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转变。患者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程序化也随之得以充分体现[1]。
2.1 人院宣教 护士应帮助患者尽快地适应医院的环境,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宣教内容要包括:介绍病区环境、各种设施、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各项规章制度。
2.2 住院教育 使患者了解眩晕的防治知识,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
2.2.1 疾病知识 逐步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特点、病因、临床表现、目前病情、治疗和护理方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2.2 心理指导 眩晕轻重程度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反应,主要有恐惧、焦虑、紧张、对病区环境不熟悉、担心疾病的预后及经济负担。护士应主动热情和患者交流,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消除思想负担,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心情舒畅。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使患者感受到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工作应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取得患者的信赖。
2.2.3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神志、呼吸、脉搏、头晕和血压的变化。如发现血压持续升高、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恶心、呕吐,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呕吐时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和呕吐次数,可针刺内关、合谷。告诉患者常用药的名称、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按医嘱服药,切不可漏服或自停自减。
2.2.4 饮食指导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之物。呕吐严重者建议暂时禁食,呕吐停止后可进半流食和软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必要时服缓泻剂。
2.2.5 起居与行为指导 患者病室宜安静舒适,避免噪声,空气新鲜,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患者宜休息,勿烦劳。不要晃动患者的床铺、坐椅。患者不要做即刻旋转、低头、久蹲等动作,防止头晕加重。眩晕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闭目。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质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2]。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相关行为的认知程度,有利于促进健康行为的养成。老年患者眩晕较常见,但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病因及相关知识的了解而易产生紧张、焦虑,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临床工作中,良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该在充分掌握疾病知识的情况下积极地进行宣教,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以期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胡苹,张德荣.冠心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13(1):62.
[2] 李越艺,金林红,程华丽.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中风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63―126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