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 中西婚俗 异同 六礼
当今世界正在向全球化的趋势发展,各国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全球多元文化环境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以中西婚俗异同之比较作为切入口,探寻中西婚俗的文化意蕴,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在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的过程中,保持本民族传统婚俗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婚姻是人伦之首,透过纷繁绚丽的婚俗,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独特习俗。婚礼习俗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对比研究中西方婚礼习俗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原则下,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国家文化的优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深入认识本民族文化特征,重视并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纳彩即择配,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婚姻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女家,谓之纳吉。纳征,即“送彩礼、送嫁妆”。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期,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亲迎,指娶亲,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西方婚俗主要包含四个步骤,即建议、改姓、选期、举行婚礼。由于中西方在、文化根源、婚姻观念、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婚礼习俗大异其趣。通过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发掘中西文化的深层意蕴。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等级宗法制度严明,人们社会等级观念浓厚。同时,中国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人们十分注重寻找个人的集体归属感。西方社会深受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价值观,强调个体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讲求“人身自由”和“民主平等”,个体意识强烈。
婚礼习俗的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婚礼服饰的差异尤其引人注目。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西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全球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历史潮流中,中西方交流的加强和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中西方风俗的差异日益缩减。历史上各民族服饰曾千差万别,特别是各国婚礼服饰特色鲜明,中国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鲜艳,同时又具有传统、朴素、保守、内向的特征。中国古代曾依“天玄”而采用黑色婚服,西方一以贯之的白色婚服有着浓重的宗教意味。这说明是中西婚礼习俗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宗教作为人类生活整个系统中的一种文化要素对婚姻事物和观念有着重大的影响,透过作为婚姻缔结形式的婚礼习俗,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宗教或通过神圣的宗教婚礼或经由源远流长的教义对社会群体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发展模式不同,内涵迥然相异,但是无论是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婚姻还是道德佛教理念渗透下的中国传统婚姻,都选择用宗教话语权彰显其神圣性和重要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婚嫁中的各项细节越来越重视,婚礼习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中西方婚俗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传统习俗,其区别最能反映各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宗教、地理、民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婚礼习俗,中国的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这一论断有待斟酌。笔者认为,西方基督教婚礼并不随意轻松,而中国现代婚礼则失之谨慎严格。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形式各异的习俗。婚礼习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最能反映这种文化间的差异。近年来,中西方的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如今的中国,在婚礼上穿凤冠霞帔的人已经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年轻人追慕西式婚礼浪漫唯美的风格,将西方元素注入婚礼仪式。然而穿着白色婚纱步入的不是教堂而是酒店,没有在牧师面前对上帝宣誓而是跪拜高堂,令婚礼显得“不中不西”,既没有西方照耀下的庄严肃穆,又体现不了中国婚姻伦理崇尚的“孝敬长辈”、“相敬如宾”。面对多元文化带来婚礼习俗的嬗变,笔者认为,保持本民族风格、彰显传统文化是对待婚俗和其他文化习俗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05.
[2]欧阳若修,韦向学.外国婚俗[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6.
[3]郭金秀.从婚礼习俗看中西婚姻观中的宗教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
[4]范明生,陈超南.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差异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81-01
一、造成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差异的根源
(一)文化熏陶以及文化背景差异
在西方,基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人格及其相关的个人意志自由、责任、义务、人生观等等均由理性精神来统率和支配。但是在我国,圣贤、大人、真人等等惯性思维均停留在人间的水平方位上,换言之中国人居于中心地位的神性人格是由人与人的伦理即从政治关系中得以体现的。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是中西方最深层的价值本性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映现,中西方各自所属的文化系统的背景,直接影响着平面设计师们的审美和创作观念,这些文化的差异也致使设计领域迥然不同、泾渭分明。
(二)民族民俗差异导致视觉和情感、爱憎迥然不同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意味着安泰祥和。由于红色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人们之于红色无限的偏爱。中国红嬗变为国人之魂,我国的国旗即是红色的,红色弥漫着中国人浓化不开的人生情结,象征着热情、奋进的民族品格。而红色在西方人心目、眼中代表的意义正好和中国的观点想反。西方文化中的红色绝对是讳莫如深的,红色是“火”、“血”的联想,它意味着残暴、流血,譬如残杀复仇、暴力、血腥镇压。相应的,中国人妇孺皆知只有在灵堂上才会见到黑、白、蓝色,这些色彩象征死亡和悲痛。但是西方却崇拜黑、白、蓝色彩。在西方,蓝色意味着信仰。设计思维的中西方差异深受民族民俗各方面因素影响,同时给予平面设计师们不同的创作源泉。
(三)文化历史长度不同导致创作精神有异
西方的设计师冒险精神较强,设计师颇具冒险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传统历史文化因素束缚、没有固步自封的旧思想形成缧绁,善于主动发现和大胆利用稍纵即逝的灵感来创作。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使他们具备创新、大胆的想法和超脱的创意。而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却匮乏这些。他们都是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来设计,去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设若我们的民族不那么保守,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完全抛弃那些被中国的传统所不允许的因素,放下包袱,敢想敢做,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即可使作品愈加趋于完美。
三、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
(一)创作思维的差异
中国的视觉传达作品比较侧重“心境”的传达,中国设计师大多利用挖掘图形符号的深层含义去更好的表现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西方平面设计作品中则喜欢画面视觉张力的表现。如中国设计师靳埭强将中国的传统图像运用于设计中,其著名作品: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海报就是利用传统资源创作的富有民俗风格的形象,通过对于东亚四国艺人的经典化妆的组合而成的面谱图形形成意义表达,将诸类林林总总的演绎器具融和到中国传统的七巧板里面,构成了颇具华夏东方典型文化意味符号的图像。而在德国奔驰汽车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艾伦·弗莱彻(英)强调“100”在设计中的形象化,巧妙的以轮胎的形象在设计中将“100”进行了形象的调整和变化,以“”构成放大的圆圈,形成构成了100的符号,具有现代设计的符号意义。
(二)透视形式的差异
透视于中国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上是最根本的,中国平面设计师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表现形式讲究的是意境,天南地北的绝佳景色可以大融合,可以在创作上海阔天空的虚构。而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着重于焦点凸现,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体现了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方寸之间的精工细做。
(三)西方惯用分割法,中方注重平衡法
西方平面设计师在平面构成中习惯用分割法把整体分成部分。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约束的感觉,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给人清新之感。
中方平面设计师于创作中惯用平衡创作手法及技巧,中国平面设计表现形式是能够融合“师法自然型”、“继承前人传统,更加注意自生活所得的创作路子“以古开今型”、为高度统一体的一门综合造型表现艺术。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西方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差异原因主要在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影响着不同的思维生存。虽然世界文化的不断交融,中西方平面设计必将碰撞出更美丽的火花。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3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当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
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中西归隐文化;传统文化内质;儒释道;宗教;信仰规劝
一、中西传统文化内质
中西文化传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是造成双方文化差异具体表现的内质性因素。从这个视角研究归隐文化的合理性在于,摒除社会背景因素的过度客观性,将视角转向具有可变性的思想文化层面进行考察。总体而言,中西方各以“儒释道下的伦理烛照”和“宗教下的信仰规劝”为自身社会的传统文化内质,中西归隐文化在不同文化内质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
(一)东方儒释道下的伦理烛照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无疑是最为深远的。这三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人生哲学。传统文人在儒释道的伦理烛照下,在入世与出世,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之间进行艰难决断,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三者的交织影响。
士人的游移和彷徨与儒释道价值选择的分歧有关。儒家号召文人在纲常伦理社会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儒家所倡导的是一种入世的人生观,是在求生存的基点上,寻求个人的社会意义。不同于儒家的积极作为思想,道家创始人老子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绝圣弃智”。这种对自然的尊崇与向往,是归隐文化的精神源流与指引。及至庄子,更以“齐物”与“逍遥”来徜徉于无所待的宇宙之中,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足显超然出世的人生哲学追求。释家思想作为外来文明,融合中国本土特征,渗入汉民族文化内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禅宗,对传统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释家倡导“不立文字,直接本心”,借助于个体的内心修行,以“顿悟”的方式在“参自身”与“参天地”之间达到本我与外物合二为一的最高境界,实现微渺个体的宇宙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它并不否定神性的援助与指点教化之功,“独学无师,所思当否?愿明哲有以教我”①。释家就是这样一种通过虚无彼岸世界的追求达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世人生境界的哲学思维。中国传统文化内质在儒释道三者的精神互动②与互补③中积淀形成。儒家思想经改造后为封建统治者所用而获得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塑造着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观念。因此,积极入世成为封建文人主流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道家和释家均有浓厚的出世哲学韵味,并由于其思想地位的劣势而只能在文人的精神层面上发挥弥补缺憾与抚慰失意的功用。
归隐行为在这三个向度的思维指引下具有理想与行动上的不一致性。从儒家倡导的积极入世哲学来看,归隐更多的是一种在个人与社会的不平衡对立中进行的有意无意的消极反抗举措。这种反抗消解了归隐自身的纯粹和理想性,变为刻意为之的单一离群索居式的封闭生存方式。从道家和佛家倡导的出世哲学来看,其更为强调个人向归隐行为所引发的灵魂升华与内心充盈靠拢,而不刻意强调单一的归隐方式。这就使得归隐的理想性大于行动性,而这恰恰是归隐文化的“俗中之雅”,切中了归隐的本质和内核。
(二)西方宗教下的信仰规劝
西方文化源自于两希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海神波塞冬、地狱之神哈德斯等诸神的塑造为西方文化传统奠定了神化的精神根基。希伯来文化为全人类提供了神学,即唯一神论的宗教和圣经。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也是从甲骨占卜等祭祀神话中走出,却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繁荣时代中摒除了过于浓重的神色彩而逐渐赋予其儒家的文化基底。
宗教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深入西方文化内蕴,甚至让政治也成为其附庸而居于次要地位。社会大众成为虔诚的信徒,以上帝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于是,“以宙斯和众神的名义,自然的一个礼物就足以使虔诚可敬,懂得感恩的人感知的神的无意安排。”④西方归隐文化虽然不像东方那样繁荣驳杂,却也有着初始的萌芽与源流。古希腊社会初期栖于自然的生存方式为归隐提供了原初的土地依赖。公元前五到前四世纪,象征个体与社会一种畸形关系的犬儒主义诞生。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⑤此后,在西方文明进化过程中,归隐思想或行为是宗教式的忏悔、清修。
(三)中西传统文化内质的逻辑比照
在不同文化内质的价值观念影响下,中西归隐文化存在明显的逻辑差异。在以儒释道互补为基础的伦理映照下,传统中国归隐文化社会化的人生形态以此岸世界为现实追求,在感性应用的过程中表达求善的思想道德观念。而西方归隐文化则是个体化的人生形态,它在宗教的神性规劝下,向往彼岸的精神升华,但是这种宗教文化心理在这一层面上并没有招致过度信仰的愚昧,而是表现为理性的求真精神。概括说来,东方归隐文化是以现实为起点,经过个体与社会的价值一体化过程,实现精神层次的升华;西方归隐文化则是以精神为起点,经历信仰与现实的磨合,实现真实存在的客观塑造。
二、归隐文化的具体表现
归隐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具有丰富的特征。其丰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归隐行为自身形态上具有丰富性;二是隐士群体在推动归隐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多领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实现了归隐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创造性补充。
(一)归隐的表现形态
归隐文化在中国历经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儒释道思想所反映的人生哲学来看,儒家倡导的归隐是政治的隐性表达和策略性运用,而佛道两家倡导的则属于纯粹归隐。中国古代社会流传“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归隐的不同层次与境界。就归隐的具体形态而言,则有伯夷叔齐式的义隐、姜子牙式的时隐、谢眺式的朝隐、阮籍式的酒隐、郑玄式的学隐、陶弘景式的道士隐、慧远式的佛徒隐等不同方式。
西方社会由于的劝导,则以较为单一的教徒隐为主,最终表现为“在孤独和静修中研思神学,倾听上帝,并且把自己完全交付给神的人,是苦行僧和修道士。” ⑥
(二)归隐文化的创造性表现
中西方隐士群多是由社会顶层知识分子构成的精英群体,这就使得该群体在个人智慧的发挥中不断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山野林泉的宁静气氛为文人思考哲学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优美的自然风景成为文人书画、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闲适生活中的采茶品茗形成了东方独有的茶艺之道等等。凭借外部景致与内心灵感的交流与契合,中国隐者在平淡素朴的生活中对哲学、山水田园诗及绘画、茶艺、医药、园林、农学甚至自然科学都有莫大的贡献与推动。
西方隐士在个人修行的过程中,丰富了其传统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一系列现代性文化主义思潮的发生,同时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和艺术审美风格的塑造,并改善了社会风气。
三、归隐文化的影响
归隐文化作为中西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西方社会历史和国民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犬儒下的政治冷漠与体制改良
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的对抗,古代的犬儒主义具有三种倾向,一是随遇而安的非欲生活方式,二是不相信一切现有价值,三是戏剧性的冷嘲热讽。⑦随着归隐文化的发展,古代犬儒主义受自由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发展为现代犬儒主义或后现代犬儒主义。它“以简单潦草的‘不相信’来获取思想的合理性”⑧这种过度情感化的思维范式误导了大众对社会政治的应有态度,弱化了民众对政治应有的激情与关注,政治在民众的忽略视野中遭遇冷漠的尴尬境地。从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来看,民众对政治一定的疏离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和全球共建的展开,但它却消解了大众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意识。不过,这种自觉疏离与不信任也在客观上迫使执政者在执政思路、为政理念上作出不同于传统的改变。它有助于自由解放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也有利于政治运作模式的改良。
(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二元选择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二元选择是处于社会化生存境地中的个体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归隐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使其得以重新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在二者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点,以一种较为妥帖和舒适的个体生活姿态来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三)现代文明的价值塑造与伦理重建
世界文明发展到现代化阶段,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然而表层物质文明的极度丰富并未带来精神文化的同步提升,这种不对称发展导致社会的畸形状态。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腐化了精神生活,导致民众精神境界的下降与道德人格的丧失,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现代化的人为灾难性和不正当性的极度显现使得价值塑造和伦理重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归隐文化淡然宁静的文化氛围有助于社会大众进行心灵的集体精神栖息和自我救赎。这种“化大众”的启蒙式精神功用促使当代社会进行健全的大众价值塑造和人格建设,而“伦理的转换与重建更有益于改善现代社会的困境。”⑨
四、小结
本文以比较中西传统文化内质为切入点,探究了中西方归隐文化与儒释道和宗教哲学的传统文化内质元素的密切关联,并进一步分析了中西方归隐文化的表现和影响。对归隐文化的研究并不是对当代社会积极入世的人生参与倡导的背叛,而是对以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为手段的现代文明的健全与补充。此外,从知识分子的精神游牧与灵魂放逐行为来考察中西方的民族心理与性格,寻找中西文化心理结构差异中的共通共融之处,为现代文化语境下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内质一致性的平台,也是中西归隐文化比较的世界意义。
注释:
①潘知常.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②王岳川.简论儒道思想的精神互动性[J].文史哲,2001(05).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④(古罗马)爱比克泰德.哲学谈话录[M].吴欲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⑤陶东风.谈犬儒主义[N].陕西日报,2007-05-30.
⑥吴小龙.适性任情的审美人生:隐逸文化与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⑦何鸣.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表现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在与中西方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差异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障碍,急需予以治理和应对。因此,必须要基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和立场,汲取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优势之处,改正不足之处;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从而更好地加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就是特指基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借助于一种通用语言进行的交往行为。其实质和内涵在于加强整合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旨在不断加强交际双方之间深入的交流与协作。
二、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形式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具体包括:中西方交际原则、交际时间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形式等等方面的内容。
(一)交际原则和模式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群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较强的对比性。1.中国人交际行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亲源的关系,归属感较强,体现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特征。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过于强调家、国、天下的利益;关注群体关系的和谐性与利益性;个体利益包含在整体利益中,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等等方面。交际行为侧重于情感原则,属于情感型关系模式。2.西方人交际中强调个体意识的重要性,包括个人潜力的发挥和个人目标的实现。侧重于个人利益的追求,极力维护私有财产;人人平等、相互竞争、公私分明;在实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对于像婚姻、年龄以及收入情况等等相关问题一概不在公共场所提及,甚至不能未经当事人允许就私自碰触他人的东西。因此,西方在交际行为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逻辑性。
(二)交际时间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
交际时间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中西方在交际原则和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看,对于时间观念来说,也有较大的区别性差异。1.中国在时间观念上,属于“圆模式”。由于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注重过程的整体思维模式。西方则属于“直线式模式”,注重时间的起始部分。2.从时间取向来分析,中国强调以过去为主,过于追朔事情的根源,而且强调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人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也存在着较不完善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过于守旧、不思进取,缺乏时间紧迫感等等。西方文化的时间观着重于未来,眼光比较前卫、发展,时间观念非常强,并不强调一定要遵守传统习惯。在词汇的理解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针对“老”一字,中国对其理解为智慧和高尚的象征,西方则代表着年龄的增大,体力消耗。
三、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的具体措施、策略
通过上述中西方在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比较明显,无论是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还是宗教礼仪和文化习俗上,表现各有不同,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照指标。因此,就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而不断缩小中西方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提高双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水平。
(一)增强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格外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大重视程度。例如:在交流模式中,西方人通常会使用眼神来传递相应的信息,被定义为“眼神交流法”;中国则不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通常很少甚至不会长时间用目光来直视对方。因此,中西方非语言存在的差异比较明显,要不断探索和发现二者在交际方式中非语言的影响因素,确保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
(二)加大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想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口语能力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要加强对语言语法知识和语言发展历史等等非语言交际能力了解和掌握,不断加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上,中西方在其社会文化差异性表现非常明显,在积极全球化大范围的影响之下,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在经济、文化、社会的交流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缩小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任重而道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要不断理解、宽容和接纳。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积极部分,结合自身地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以及传播,从而促进双方在国际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中西方时间取向差异对比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8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