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1

关键词 超级市场 食品卫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超市逐渐已成为城市家庭采购食品的主要渠道。超市食品卫生状况不但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解广州市超市食品的卫生状况,并分析影响超市食品卫生状况的原因及对策,我们对广州市城区61家超市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大型超市18家、中型超市10家和小型超市33家作为调查的样本。按照《全国卫生监督工作》(2001年版)的要求,以面积为单位对超市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其中大于500 m2 (不含500m2)的为大型超市;面积在80~500 m2的为中型超市;小于80 m2 (不含80 m2)的为小型超市。

方法:采用现场监督检查、询问和填写调查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并随机对每家超市1名负责人及2名食品从业人员,分别进行食品卫生管理知识及食品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回答正确率在60%算合格。

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 果

持证情况:本次调查的61家超市中,100%都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共计6403人,其中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证的人员有5654人,占883%。大、中型超市从业人员的持证率分别为896%和880%,明显高于小型超市从业人员633%的持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56,P

卫生管理状况:①卫生组织管理方面: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我们对61家超市的卫生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从表2看出,被调查的超市中,大多都建立了卫生管理架构,并建立和落实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食品索证制度和台账登记制度,还配有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②布局方面:我们对抽查的61家超市进行了食品经营布局是否合格的比较。大型、中型超市的布局合格率分别为1000%和800%,明显高于小型超市91%的布局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P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调查的基本情况:食品卫生管理知识及食品卫生知识调查合格率分别为73%和71%。正确率比较低的有食品采购台帐应记录内容(213%)、关于熟食品的保存要求(98%)、包装食品的标识要求(131%)、对存放散装食品售货架的要求(66%)。

讨 论

通过此次调查显示,广州市城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有不断的提高,大部分超市都加强了自身的食品卫生管理。各类规模的超市,也都相继建立健全了食品卫生管理组织和各项食品卫生规章制度,基本做到了食品卫生责任到人,认真落实了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但是本组调查发现,大部分的超市都存在着卫生流程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设备不足、食品存放不合理、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欠缺等食品安全的隐患。一些小型超市在从业人员的持证率、食品经营布局合格率、食品经营功能区划分合格率等方面,均低于大、中型超市,这就说明了小型超市是目前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要对这部分超市的卫生管理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整个超市的卫生水平和良好的购物环境。同时,还应加强对超市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行为的培训及干预,切实提高超市人员的卫生意识和促使他们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减少人为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参考文献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2

【关键词】 职业卫生 职业危害 职业健康体检 职业健康监护 劳动防护用品

职业健康和生产安全是处于生产劳动一线的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只有保障劳动者的安全权益,才能激发劳动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企业必须承担职业卫生主体责任,为员工构建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笔者,就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谈谈新新形势下应如何提升职业卫生的管理水平。

1 职业卫生管理问题分析

职业卫生管理意识薄弱,企业领导不重视,用人单位责任不落实;职业卫生防治机构未建立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未能有效的预防职业健康。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未做识别与分析,职业危害场所未充分辨识,日常监测不到位,职业健康监护不够完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员工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

2 职业卫生管理防治措施

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卫生管理方针。很多职业病是可防而不可治的,所以职业卫生的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加强职业卫生防治的意识,防治职业危害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职业危害是一个慢性积累的过程,各部门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治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业应设置职业卫生防治组织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同时,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加强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管理。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一次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定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对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进行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监管。一是对生产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发现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要求是,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确保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二是在职业危害场所的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三是设置的警示标识和载明职业危害种类、后果、预防等内容的警示说明;四是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设施、药品。五是要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六是要加强职业危害作业场所机电设备的管理,防止有害、有毒物的跑、冒、滴、漏。

加强职业卫生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公司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时,将职业卫生纳入检查项目,对现场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限空间等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情况、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采取整改和治理措施。

完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危害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职业健康监护将贯穿员工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公司应根据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确定职业危害人员,对其进行岗前,岗中,岗后体检,对体检发现的异常应予复查、处理;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本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禁忌体检,发现职业禁忌证人员应及时处理、报告;同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加强职业卫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水平。一是要增强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管理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提供相应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设施,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健康。二是要对员工开展职业健康意识培训及职业危害防护技能培训等,使员工了解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及相关应急预案,积极主动采取防护措施,拒绝无防护措施的有害作业。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自我保护的最后的防线,企业应建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及其发放标准,配备适宜的有资质厂家生产的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及定期检测劳动防护用品。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管理,使员工养成自觉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保证正确佩戴。

3 结语

总之,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要加大工作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和管理体系,在隐患排查治理、职业健康监护、宣传教育培训和劳动防护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的职业卫生的管理水平,,保护员工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奇,杨德敏.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对策的概述,职业与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2]张恒,黄关麟,王丰.石化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探讨.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1年第二期.30-32.

[3]雷玲.微电子工业的职业卫生[J].劳动医学,2001,18(2):113灢116.

[4]沙焱,何家禧.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探讨[J].巾围职业医学,2008(2):45-47.

[5]张敏,李涛,等.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评选标准解读[J].劳动保护,2006(7):15-18.

[6]叶方立.职业卫生与可持续发展[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00(4):23-27.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 478.5 R 15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8-0761-02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公共卫生;学生保健服务

学生和幼儿自由选择就餐场所的机会很少,日常就餐除了在家庭就是在学校。学校的饮食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解合肥市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探索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新模式,以便为做好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打下基础,笔者对合肥市241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查合肥市(包括3个市辖县)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共计241所,其中公办学校189所,民办或社会力量所办学校52所。

1.2 方法 2006年上半年,在对全市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专项检查的同时,结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1],自编了“合肥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表”,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基本情况、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调查采用询问、查看、填表等方式进行。调查资料输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41所食堂中,大中专学校75所,中小学159所,托幼机构7所。市区124所,3个市辖(以下简称“三县”)县117所。就餐学生数共计20余万人,市区约16万,三县约5万。

2.2 学校食堂建筑布局及基本设施情况 见表1。

由于学校食堂建在校园内,故周边环境卫生较好。但学校食堂的流程布局符合卫生要求的比例较低,仅占66.8%;具有食堂所需的备餐间和加工烹饪、餐具洗涤消毒这3个基本隔间的不到50%,具有独立的粗加工、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备餐、餐厅及仓库、更衣室等较齐备的独立隔间的仅占24.1%;防蝇防鼠设施完善的也不到50%。

2.3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基本情况 市区70%以上的学校都实行主管校长负责食品卫生工作制,设立了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对学生和食品卫生管理及从业人员进行了宣传教育和培训,60%以上的学校制定了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报告制度;三县虽然也有近70% 的学校实行主管校长负责食品卫生工作制和设立了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但在工作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2。

3 讨论

3.1 学校食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布局及基本卫生设施不符合卫生要求。检查结果显示,1/3的学校食堂建筑布局没有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顺序予以布局,工艺流程不合理;食堂面积不够或虽然面积足够但没有按照要求设置相应的功能隔间,只设置相应的加工场所,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加工经营场所面积≤150 m2、供餐人数100人以下的,食品处理区面积不小于30 m2,应设置备餐、加工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隔间。此次所查学校食堂中具有以上3隔间的食堂不到50%。生熟食品存放场所存在交叉污染的隐患,防蝇防鼠设施及餐具保洁设施不完善。三县学校食堂建筑布局及基本卫生设施均差于市区。

3.2 卫生管理存在问题 虽然多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但还有近30%的学校没有按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要求,确定主要负责人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管理知识,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制定的制度不能很好贯彻落实,如食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留样制度、餐饮具洗涤和消毒制度等;突发食物中毒事故处置预案制度缺乏或不详细,操作性不强;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过低,农村50%的食堂没有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近70%的从业人员没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3.3 对策

3.3.1 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按照量化分级标准进行卫生许可和日常监督 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规定,在进行卫生许可审查时,认真按照《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评分,严把准入关;在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同时,按照《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进行全面规范的检查和评分。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一方面可以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发放和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保障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让企业了解食品生产经营必须达到的标准要求,激发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卫生意识和守法积极性,加强自律,再者让社会了解企业的信誉度和风险性,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2-4]。

3.3.2 采取卫生监督执法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模式 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让学生、家长、社会了解学校食堂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及食品卫生安全动态,势必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学校食品卫生上等级。

3.3.3 将预防性卫生监督作为卫生许可的前置条件 学校食堂的建筑布局与流程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学校食堂在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没有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没能在图纸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卫生监督。学校食堂一旦建成以后,再要改动将是十分不易的事。所以预防性卫生监督作为卫生许可的前置条件,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证预防性监督工作的开展。

3.3.4 与教育部门联合,强化卫生监督 教育部门是学校的主管部门,搞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按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卫生部门必须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部门督促整改、落实。作为学校的主管部门,其行政干预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联合监督也是促进学校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的有效模式。

4 参考文献

[1] 顾聪,闫建民,李雨,等.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5):444-445.

[2] 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79-280.

[3] 张佳音.重庆市长寿区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61-64.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4

关键词 职业健康 作用 内容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1

随着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企业劳动者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企业,这些劳动者大多来自比较贫困的农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对所从事工作及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没有足够的急救常识。如果企业负责人和管理者对职业健康知识了解甚少,将会缺乏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采取保护措施的意识和自觉性。因此,职业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知识水平、职业病防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健康状态已成为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需。《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法》也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力。《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用人单位的用工问题,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行为做了细致的规定,确保了工人的健康权益。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有害因素,规范操作规程,配套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做好自我保护,这是获得健康状态的关键。

(二)职业健康教育针对职业工人接触的特殊危害因素,制定对应防护措施,使他们知道怎样做才可以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是针对有毒物品这一特殊危害因素制定的,对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危害做了规定。职业健康教育可结合该条例制定相应措施,以利于接触有毒物品职工的职业健康防护。

(三)职业健康教育以浅显易懂、易于接受的方式,使企业领导和职工掌握职业健康知识。这样他们会自觉做好个人或集体应做的工作,确保职业健康工作的开展。

(四)职业健康教育形式可多样化、形象化,使企业领导和工人了解职业卫生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会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时如何保护自己及事故后如何运用法律维护本人权益。

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的内容

对新录用的工人、变更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首先,让劳动者知道接受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是劳动者的权利,也是劳动者的义务。劳动者有义务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有义务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有责任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且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及时报告。

对劳动者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对劳动之进行《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培训,让其了解国家对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规定;要让劳动者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和后果的相关知识;了解和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目的、方法,重要的是让劳动者知道使用防护设施和用品的意义;了解职业健康检查对发现、控制职业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其⒓又耙到】导觳榈淖跃跣裕话凑展娑ǘㄆ谧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可强化和提高其职业卫生知识水平,更好地行使职责和保护自身健康。

三、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的方法

(一)针对用人单位负责人的培训。用人单位负责人应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了解并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之规定,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针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使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明白应做什么、怎么做。

(三)针对劳动者的培训。职业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者对本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不了解,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所以,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就显得相当重要。通过培训,使劳动者掌握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教育劳动者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从而真正起到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的作用。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5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六、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七、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八、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九、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范文6

一、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市形象

以城管创优争先为切入点,巩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强化服务市民、服务企业意识;唱响创建省级山水城市主旋律。全面开展清洁城市、优化市容环境大行动,达到市容市貌有明显改观,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品质有明显提升。着力抓好以下方面专项整治工作:

(一)扎实抓好辖区光亮光彩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好春节期间的光彩工程,协助区城管办维修和维护好辖区内大街小巷的路灯,督促各单位、门市节假日期间挂好彩灯、灯笼。

(二)强力推进清扫保洁员公示制度。将清扫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的姓名、电话、清扫保洁路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确保辖区内的干净整洁。

(三)加强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社区、单位城管基础工作,广泛开展卫生社区的评比活动调动广大居民和职工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和除“四害”工作;规范单位、社区城管秩序,努力消除违章建筑、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

(四)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以城管创优争先活动为载体,针对提高市民素质、规范市容市貌、整治环境卫生、保护环境、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除“四害”活动等重点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机制,巩固创卫成果,积极配合市区搞好省级卫生城市的复查工作。

(五)实行“门前五包”制度。严格按照办事处城市卫生“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卫生管理责任书的要求,细化门前五包的范围,要求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城区所在辖区内的单位、门市业主签订“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开展门前五包争先创优活动,激励沿街企事业单位维护环境卫生,参与城市管理。

(六)巩固“五乱”整治成果。按照长治久洁的要求,完善清打并举运行机制,加大“五乱”治理力度,深挖根源,坚决打击窝点,基本消灭辖区内“五乱”现象。高标准做好辖区内主要干道除“癣”工作,并逐步向街巷、社区、院落拓展延伸。

二、强化宣传,营造城市管理良好社会氛围

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有效提高辖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城市环境意识、文明公德意识。努力构建群众参与、部门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社会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按照市、区两级政府的要求,主动参与城市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板报、信息橱窗专栏、墙报、简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城市管理、创建卫生城市际交通等工作,形成人人讲清洁,个个讲卫生的强大氛围。

(一)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集中开展两次城管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活动。

(二)开展一次以居民小组、辖区内企业参加的社区城市管理知识竞赛活动,重点突出社区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

(三)在辖区内集中开展2-3次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三、突出队伍建设管理,进一步提升市容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一)强化使命意识教育,提高人员素质。要大力弘扬正气,引导广大职工充分认清城管事业的重要性,增强从事城管工的光荣感责任感。要坚定信心,克服怕苦畏难情绪,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辖区城市管理长远发展,就是要一身正气,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敢于负责任。负重实干,吃苦奉献,攻坚克难,有所作为。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职工的岗位学习,以多种方式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城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规范行为,文明执法,树立城管队伍良好的公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