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1
【摘要】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特征几方面进行阐述。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的护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何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度过晚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心理护理愉快的情绪是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情绪愉快对内外各种制病因子也有较强抵抗力,故因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心理调节治疗和护理,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随生理功能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特征变化而变化,随着心理功能减退而出现老化。
1.1 老年人生理变化:由于智力的变化,老年人在限定的时间内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比年轻人难且慢,记忆的变化,老年人机械记忆力下降,记忆能力较差,人格变化,老年人往往对健康和经济过分担心,常会产生不安,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易生气,发牢骚等现象。
1.2 老年人社会特征
1.2.1 退出领导岗位,退出与收入的下降会使老年人感到社会落差,带来许多社会心理问题。
1.2.2 从紧张有序到无所事事,使老年人产生焦虑,缺乏生活兴趣的的动因,
1.2.3 从体格健康到体弱多病,使老年人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性和压力增大,对医疗保健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
1.3老年人心理变化
1.3.1 老年人离开工作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和社交群体,易滋生被社会边缘或“老而无用”的失落感,从而出现心理或精神抑郁,变得主观固执,不合群,有些老年人年老多病,行动起居需要人照顾,常常会感到自己成为了家庭的累赘,变得绝望
1.3.2 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因患病希望医院有高明的技术,先进的医疗设备,舒适的休养环境,良好的医疗作风,热情的服务态度,来为其服务。
2 老年人心理护理常用方法及其针对性护理措施
2.1 仔细观察患者的喜恶情绪变化:向患者家属及其周围人了解其情绪的行为, 从老年患者情绪和行为表现上分析其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学会自然适度的赞美,言必用尊称,避免直呼其名或床号,以减少心理和社会落差,多给予老年患者特别的关心,经常与老年患者沟通,帮助老年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上生活上的照顾与帮助,康复老年患者鼓励安排丰富的业余活动,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摆脱孤单,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如介绍同龄同爱好的人一起说话,跳舞,扭秧歌,下棋,玩牌等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和心理得到满足。
2.2 帮助老年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适当的兴趣和爱好,并要考虑到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如唱歌,跳舞,打太极拳,练功,健身活动等,可促进身体健康延缓衰老,丰富离退休后的生活,并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点余热,培养生活情趣,鼓励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3 保持家庭关系和谐:老年患者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对战胜疾病更有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需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患者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教育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行动起居需要别人照顾的老年人,在经济上生活上心理上需要家属多给予支持和帮助,使老年患者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态度,减轻其孤单恐惧的心理。
2.4 消除老年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积极主动做好老年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主动介绍环境人物。在各项操作上应细致轻柔庄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给老年患者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应有计划地征询老年患者对治疗护理环境以及生活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予以满足其需要。
3 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列逐渐增加,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也有了提高。因此,护士在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纯燕主编,社区护理学,湖南 湖南出版社,2001。142-14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2
我国在逐渐进入老年化,人到了老年,开始出现身体和精神机能的衰退,随之而来的是退休和社会地位的改变,这些生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给予老年人的心理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由于每个老年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同,所以患病后对疾病的认识及心埋状况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掌握每个老年病人的心理状况,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与期望,改变其心理状况,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一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1 自尊心理:老年人喜欢同病室的患者及医护人员尊敬他.恭顺他。尤其是要求自己的子女及儿孙们百依百顺,稍有半点不遂心,便不高兴或发脾气。
2 害怕孤独:群居是老年人的社会性表现:老年人特别害怕孤独,喜欢同儿孙们欢聚一堂。老年人患病住院后,活动受到限制,失去了平时与他人的交往,常有孤独感,甚至烦躁不安.易怒,善疑,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3 多疑多虑的心理:人到了老年,总觉得自己的脑力与体力逐渐衰退,自己有点不舒服都觉得是与衰老有关。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疑老症”。老年病人入院后思想负担重,他们怀疑自己得上了某种疾病,却又不相信是这种病,希望自己很快康复,却又害怕万一出现意外。他们为自己的子女.家庭、生活等反复思虑.心事重重,矛盾交织,内心充满了疑虑不安,无法解脱。
4 怀旧心理:喜欢追忆往事,留恋旧日的同志与朋友,曾经发生的人和事反复的向人叙述,尤其是年轻时值得自豪与之事,常在他人面前炫耀。
5 恐惧忧危心理:老年人在患病衰老的同时,意识到临近死亡,明知这是自然规律,但一般来说,仍不免产生对死的恐怖,对生的留恋。越接近终年,就越回忆自己的一生,这也是一些老年人的特有心理。
6 求生欲望 求生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尤其是老年病人,感到离死亡较近,更害怕死亡,而强烈祈求生存。实际上就连恐惧.绝望等情绪,也是求生欲望的一种极端表现和变态反应。
二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1 提高人员素质,重视心理护理:由躯体护理到心理护理是护理学的重大发展。心理护理对于疾病的防治和恢复十分重要。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做好心理护理,护士必须具有高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视病人如亲人,心理护理不单单是机械的完成具体的护理任务,而是一种综合知识的熟练配合,它需要护理人员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以至辩证法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恰当的运用于病人。尤其老年病人心理负担重,开展心理护理难度很大,这就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的要求,心埋护理的要求与目的就是利用病人的求生欲望,激发病人的求生欲望,使其增强信心,鼓起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3
随着科学进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人口老年化的程度日趋严重,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些老年常见病相应增多,在医疗保健工作中,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2007年1~6月收治了86例老年患者,并对其施实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随着老年人机体生理性老化和心理调节能力的下降,从体力和精力上均感到力不从心,心理上有老而无用之感,思想负担重,加之久病不愈,反复发作,使老年人在性情上产生焦虑、猜疑、爱发脾气等表现。老年患者感觉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或出现病变,加上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将严重影响患者与他人的沟通,一般老年患者的共同特点如下。
1.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1.1 视力差 老年人视力减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各异,但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特别是患者对他人身体语言的感受。人从外界环境接受各种信息时,约有80%以上的信息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由于视力受损,患者接受信息能力减弱和变慢,所以老年患者对护士所给信息的反应速度不及正常人或年轻人快。
1.1.2 反应变慢 老年人对外界事物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下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老年人与他人的沟通。
1.1.3 记忆力下降 会直接影响老年人对某些信息的记忆和回忆,从而影响沟通效果。
1.1.4 听力下降 直接影响沟通双方口头语言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2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其生理特点相对应,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是:容易产生被嫌弃的心理,表现出焦虑、烦躁或郁闷、易激动等。
1.2.1 焦虑 表现为不了解病情,担忧预后,怀疑诊断、护理工作的正确性,而产生烦躁、心悸等症状。
1.2.2 恐惧和惊慌 人得知患病时,控制能力降低,常在脑海中浮现一些悲惨场面,有的还联想起一生中的坎坷,为此流泪、恐惧、惊慌。
1.2.3 猜疑和孤独 患者听到家人或医护人员的低声细语,就以为议论自己的病情,怀疑病情加重,对别人的劝慰半信半疑,怕服错药,胡思乱想,感到孤独并希望有人陪伴等。
1.2.4 自卑和自弃 由于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疗效不明显,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 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做好心理护理
择适当的沟通方式与老人沟通,美好的语言对患者有治疗性的效果,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交流可消除老年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较快进入患者角色,患者刚刚住院,对医院的环境,医护人员会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有恐惧心理。因此患者进入病房时,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搀扶患者到病床,给患者讲解病房的环境、作息时间、主治医生及护士,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多数老年患者过去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有过不同程度的贡献,理应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心,老年患者对别人的尊重十分敏感。因此,当我们与患者第一次接触时要特别注意礼貌和态度,重视患者心理,给患者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患者,护士在接待患者入院时语言要亲切,面带微笑,耐心向患者介绍入院须知,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向老人了解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为心理护理打好基础,使老人感到受尊重和重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消除其恐惧、陌生感。在了解了病区环境和医生护士的大致情况后,老人会轻松地接受检查治疗,配合各项护理操作。
多数老年患者希望延年益寿,受社会重视、晚辈的尊重,在有限的晚年生活里,发挥自已的余热。但由于老年患者多数由于长期慢性疾病的折磨,常年住院,不能自己料理生活,我们应主动关心和照顾他们,以实际行动取得患者的信任。对绝望和恐惧心理的患者应树立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经常与其沟通,启发患者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渴求和疑问心理的老年患者,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方面细致介绍我们医院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另一方面我们向他们详细解释疾病的治愈情况及同种疾病的好转率,清除他们不必要的疑问和顾虑,安心治疗;对依赖和寂寞心理的老年人,我们除做好基础护理外,尽量增加与他们接触的机会,以和蔼礼貌的语言和老年患者交流,通过交谈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们的关心和了解,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满足其依赖心理,驱除其寂寞情绪,最终达到心身护理最佳效果。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只要护士能千方百计帮助患者解决一份困难,减少一份痛苦,就能增加一份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信任,就能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 了解老年患者的业余爱好,掌握患者喜欢谈论的问题
患者各有不同的业余爱好,护士如能及时掌握这一点,对促进患者病情好转会起到药物所不及的奇效。对某些患者的业余爱好,需根据其病情适当允许参加,这样可使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对患者的康复很有利。一般老年患者喜欢谈论自己事业上的成就,家庭中幸福的生活以及今后的希望和寄托。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在患者精神不振、情绪不好时,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振奋精神,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 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建立患者联系制度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4
1心理反应类型
300例老年患者心理反应分型见表1。
2心理护理
2.1孤独、忧虑、恐惧型及宪全依赖型患者的护理老年人具有喜欢安静舒适的环境,需要儿女们的关心、敬重和享受合家天伦之乐的特点。所以,当他们遇到疾病的打击,易表现出不安、懊恼、敏感性增强,以自我为中心,兴趣爱好范围缩小,随之可能脱离正常生活中的角色,放弃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进而思想负担过重,生活失去信心,完全依赖他人的帮助。对有文化素养的此类老年患者应多接触,多交谈,创造陪伴条件,尽可能地从患者亲人那里了解他们以前有趣或为之自豪得意的事情,以此为话题激发患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变盲目依赖为主动配合,恢复自理能力。文化素质差的患者,对环境适应慢,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现象。护理时,要以诚相待,帮助了解有关医疗知识,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对他们的衣食住行要慢节奏,切忌急于求成;对耳聋患者,语言要简洁,音调要清晰,频率要缓慢,同时,察言观色尤为重要,长期身居要职的患者,到新的陌生环境会产生压抑或失落感。在护理时应尊重和体贴,尽量多商量多解释。总之,通过不同形式的心理性调整,把患者的忧虑和恐惧转移到积极的行为中去。如韩某,女,68岁;以胆道感染急诊入院,Bp10.7/8.0kPa,表现为精神恍惚、恐惧,答非所问。经了解个人婚姻生活史及社会生活史,该患者无子女,无文化,多年生活在农村,与人接触甚少,入院后接触陌生人而出现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对此,笔者与之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并介绍有患病经验的患者与其接触,增加丈夫陪伴时间,患者较快地能和大家融洽相处,与护士合作接受各种医护程序。
2.2抗拒治疗型患者的护理老年人有固执的特点,患病后会以自己年事已高而抗拒手术。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失去体力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不愿给子女增加负担;二是得知身患绝症而丧失治愈的信心;三是从心理上难以接受某些治疗,如直肠癌改道、截肢等手术。对此,护理人员可找出现实生活中实例或提供有关材料报道,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医疗常识,以疏导患者的思想,解除顾虑;或根据经济承受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辅助检查,选择价格低廉的有效药物。相互增加了信任,沟通了思想,患者便会愉快的接受治疗。如陈某,男,68岁,机关干部,患直肠癌需要作直肠癌根治术改道。患者担心手术后生活不便而拒绝手术,笔者针对这种思想讲解做人工的意义,且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患者的顾虑消除了,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如王某,女,62岁,胃癌切除术后合并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水肿性梗阻而致呕吐。采用5%高渗盐水洗胃一周效果不明显,患者便要求出院。经了解,患者经济困难,再加上久治不愈,对治疗丧失了信心。笔者采用耐心温和的态度,向她讲明5%盐水洗胃是最经济、实效的一种方法,若效果满意可以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并讲述了洗胃的方法、原理和计划,让患者参与到我们的护理工作中。这样,患者领会了它的意义和目的,主动配合治疗,洗胃18d痊愈出院。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5
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深入了解不同层次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变化特点,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自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了近700例老年患者,通过对633例老年患者的心理观察分析及护理,总结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了633例老年患者,男389例,女244例。年龄55~75岁。支气管哮喘78例,慢阻肺156例,急性支气管炎186例,肺内感染213例。
2 心理分析及护理
2.1 烦恼、忧虑、不安心理
2.2.1 观察及分析 老年患者入院后会产生一种烦恼、忧虑和不安心理,认为自己生病住院给家人带来太多的麻烦,成为家庭的累赘,不但需要家人的照顾,自费患者还要担心家庭经济问题。加之住院环境生疏,因此会导致其产生不安心理。
2.2.2 护理措施 我们护理人员应尽快帮助老年患者熟悉医院的环境,与其耐心细致的交谈,消除其心理负担,放下思想包袱,安心住院治疗。例如:催费通知应避开老年患者本人,单独与其家属沟通,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
2.2 孤独寂寞的心理
2.2.1 观察及分析 孤独寂寞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特征,有病住院使他们更加感到孤独,急于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加之老年人年高体衰,听力减退,很多人耳聋眼花,反应迟钝,他们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爱护及帮助。
2.2.2 护理措施 针对这些特殊群体,我们除做好耐心细致的生活护理外,还要主动与患者谈心,做好人文关怀。针对老年患者的身体特殊情况对护士的语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老年人谈话不能过激,语速不能过快,语调不能过高,对耳聋的患者更需语言与动作结合的方式,使其听懂并理解。
2.3 紧张恐惧心理
2.3.1 观察及分析 有些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虚弱或长年患有疾病,一旦病重住院治疗就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甚至害怕注射和一些插入性操作。
2.3.2 护理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适当安排娱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讲解各项操作的意义及必要性,并且操作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对其自身的疾病给予恰当的解释,消除其错觉和不必要的担心,调动其积极性,使患者坚定生活的信心,配合治疗。
2.4 悲观绝望失助心理
2.4.1 观察及分析 老年患者因终日饱受疾病的折磨而产生悲观绝望失助的心理,认为自己所患的病很难治愈,甚至不会存活多长时间了,没有人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
2.4.2 护理措施 针对这种心理,我们要主动与患者交谈,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慰,使其能够正确的对待疾病。列举我们所治愈的类似病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只要能正视疾病,配合治疗,疾病是一定能够得到控制和治愈的。
3 很强的自尊心理
3.1 观察与分析 有些老年患者久病后往往认为自己的人生即将结束,已脱离社会,致使性格孤僻,忧心忡忡。但他(她)们仍有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周围的人能够尊重他(她)们,帮助他(她)们实现其价值。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范文6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高血压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是许多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传统的单纯药物治疗虽然能在短期内迅速降压,但其综合有效率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心理护理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我科对收治的73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析其心理状态,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9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44例,女29例。年龄63~7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I期33例,Ⅱ期21例,Ⅲ期19例。
2 患者的心理特点
2.1恐惧、焦虑心理患者人院时多情绪低落、紧张,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这些不良情绪,都可作为心理负性因素,引发恐俱、焦虑,使病人身体产生应激反应。
2.2药物依赖心理患者人院时对药物依赖的心理较重。病人的这种对药物的依赖心理有时可提高药物疗效,有时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疗效。
2.3情绪不稳定患者人院后,因环境因素易诱发压抑心理,表现出忧郁性格,忧愁、悲观、失望,继而引发失眠、食欲降低等症状。
3 心理护理
3.1一般性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确、科学认识疾病,详细向患者介绍病情,并倾听患者介绍病史,耐心回答问题,向患者提出健康向上的建议,从言行、感情上亲近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心理顾虑。
3.2个别心理指导: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和诱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乐观、豁达的胸怀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解除思想上的顾虑、增强抗病信心,使他们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3身心放松训练法:向患者讲解放松训练的作用原理、特点和注意事项,并使他们了解高血压与心理社会因素、认知因素、情绪反应及个性缺陷的密切关系,同时使患者保持心境宁静,分散其注意力以使之淡化患者角色,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缓解其身心压力。
4 健康指导
4.1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其服用的药物。老年人降压不宜使用强降压药物,以免血压大幅度下降,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发生缺血症状,危及生命。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减少用药的种类,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可能选用控释、缓释制剂或长效制剂,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使用价格适宜的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便于长期服药。告知家属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相应的解救处理方法。
4.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因积极预防便秘。平日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可进行剧烈活动,防止血压突然升高而加重心脏负担,但适当的活动锻炼,如体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合理的锻炼应根据患者的兴趣、体力、病情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不可过度疲劳。
4.3指导家属关心患者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家属,要充分认识高血压病的特征,积极帮助就医治疗,体贴照顾病人,减轻患者精神上的压力,减少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使患者心情愉快。提醒患者定期查血压,按时服药,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促进患者的恢复。
5 讨论
从效果可见,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有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减慢,严重者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应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负担。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对患者应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患者改善和控制病情非常重要,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军,沈敏.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观察.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11(3):179―180.
[2]王莹,王金萍.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4(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