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1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师技能;培训模式
收稿日期:2007―05―14
作者简介:李忠安(1972―),男,汉族,黑龙江省鸡东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理论。
一、加强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的背景分析
1.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承载培养中学教师的重任,同样也承载着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的重任。
2.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是突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学师资的主要来源,同样也是中学体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3.我国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包括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培养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能推行新课改革的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
4.高等师范院校现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机制培养的中学体育教师已不能适应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目标人群
从现在校大学一年级体育专业学生开始实施,今后每年新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都将按此模式进行培训。
三、培训需求分析调查
1.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培养的现在职中学教师已很难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掌握新课程改革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技能的专业人才。
四、教师技能培训的目标策略
1.目标:在四年内培养一批能适应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中学体育教师,充实到中学体育教师队中,进一步促进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施。
2.策略:
(1)组建一支教学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培训队伍,邀请国内或省内制定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有关专家对这支队伍进行前期培训,让培训队伍成员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办法;
(2)组织培训队伍深入各地区中学,调查了解推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以确定对学生培训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按照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则,对现有专业课程结构重新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办法,让学生了解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必须具备的教师技能;
(5)加强对学生教师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及教案编写能力、指挥和把握课堂的能力(课堂常规、口令、队列队形调动、徒手操、趣味活动等)、总结反思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方面能力的培训由培训队伍中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培训教师来组织、策划和实施,并制定有效的评价办法来调动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6)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方式,由培训教师带队深入中学开展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7)对教育实习全面总结,全面评价,检验知识技能迁移的效果;
(8)针对教育实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修改和完善培训计划,并对不能很好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学进行再培训。
五、培训的时间框架
1.一年级: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
2.二年级:向学生渗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办法,让学生了解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所应具备的基础技能,同时开展教师基本技能培训系列活动,做好评价和反馈;
3.三年级:组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4.四年级:对教育实习全面总结,修改和完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再培训;
5.毕业后一年内:对到中学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评估反馈。
六、资源支持
1.人力资源:需要有一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富于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培训队伍;2.财力资源:需要提供开展调查、见习、实习的旅差费、激励培训者努力工作的适当的补贴和请专家讲座的讲课费以及培训过程中所需用的教材、教具、资料费等; 3.在原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以满足目前生源相对较多的需要。
七、评估反馈:
1.方法:实地访问或电话访谈
2.访谈提纲:
(1)被访对象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了新课程理念?效果如何?
(2)贯彻执行新课程理论是否摇摆不定流于形式?
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2
关键词:90学时;集中培训;专业发展
一、研究背景
在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对教育部所规定的每五年培训不少于360学时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在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每年参加培训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二、现实背景
90学时集中培训是每个教师五年培训周期内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实问题是90学时按每天6学时计算,需要15天培训。问题也随之产生,学校每年有20%老师要参加15天的90学时集中培训;因为2011年未组织90学时的集中培训,因此培训任务提高到每年25%。那么这些教师正常教学的课务怎么协调?教师外出培训的效率如何保障?老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和鼓励?培训费用如何支付和保障等等,各种矛盾和问题接踵产生,其中工学矛盾和学习实效成为影响学科90学时集中培训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解决学科90学时集中培训的现实困难,本人也多次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地90学时集中培训的讨论会。围绕工学矛盾和培训实效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但也难一下子统一思想。
三、学校教师实际情况
1.我校教师情况及分析
本人把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表1)、学校教师近三年各个年龄段情况(表2)进行了统计:
从表格的数据可知,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大于一线教师,大于20人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小于6人的学科有生物、美术等7个学科,有个别学科只有1-2人,年龄在54岁以内教师占绝大部分(超过55岁且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3人),要经历2016年教师资格证的重新认注册和换证。因此绝大部分教师要参加90学时的集中培训。
2.培训人员的界定
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些人需要参加学科90学时集中培训,这里的“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超过55周岁的教师怎么办?等等。
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我们认为这里的“教师”指的是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且正式在编的教职员工,因此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都要参加学科90学时的集中培训,对于超过55岁的老师,我们只能建议他们参加。
四、90学时集中培训方案的提出
根据我校教师情况的实际,我们也思考过以下几种培训方案:
1.自主式培训方案:根据省培训管理平台公布的学科90学时培训方案进行自主选择,学校在教师选课阶段不进行干预,在审核阶段学校按每年25%安排培训,教师凭培训通知单自行到教务处、政教处协调工作,按标准报销培训费用,超出部分由自己支付。
2.外包式培训方案:学校委托相关的培训机构或师范院校,把我们所有学科的90学时集中培训任务以“打包”方式交给他们,由他们进行90学时集中培训的组织和实施,学校只需派人参加,任务完成后由学校统一支付费用,这样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保障,但培训的费用较高。
3.联合式培训方案:一个学校所有学科培训费用和二所、三所学校完成所有学科培训费用是差不多,但如果一个学科的培训费用由二所或三所学校共同承担,那就是意味着费用可以降低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关键是针对性强,有效地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能较好减小工学矛盾。
4.三种培训方案的优缺点(表4)
5.从上述的比较来看,联合式培训方案不仅针对性强,还可以解决工学矛盾、培训实效等问题,且极大地降低学校和教师的培训成本。本人和学校领导更倾向这种培训方案。
五、培训方案的实施
1.经多次多个层面的沟通和协调,学校最后确定与本地区规模相当的二所普通高中组成培训联合体,共同来实施。
2.三校共同参与90学时集中培训的方案制定,定位于基于新课程、新高考,目标是提高各科教师综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提高教师基本素养、解题能力和学科竞赛的辅导能力,培养较高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方案突出学科性、操作性、实践性,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理论部分以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学科本体性知识拓展、学科实践性技能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及行为研讨为主;实践部分以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课堂教学实践及诊断活动、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为主。考虑到三校的实际因素,我们把15天的课程融缩为12天,采用“6+6模式”(六天理论学习、六天课堂实践)。
3.培训方案形成后由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负责人帮我们把关,根据他们的意见再作修改和调整,方案确定后委托他们在省培训管理平台进行申报,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4.省培训管理平台公布后,我们几个继续教育负责人会组织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报名,并完成教师的报名审核工作,确保每个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都能报名并通过审核。
5.在理论和实践培训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按培训方案进行操作,在每次培训之前,做好专家、三校等之间的沟通,落实好细节,妥善安排好培训。做好与教务处的工作协调,及时给相关教师的课务进行调整,并利用短信平台等通讯手段及时通知到每一个培训的教师。
6.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作为继续教育负责人全程参与,一边做好专家和老师们的服务工作,一边做好培训的管理工作,如培训人员登记等。
7.为了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师训中心也派培训干部全程进行监督和过程控制。
8.要求每位参训教师记录好培训情况或写下培训反思等作业,督促他们及时上交。
六、培训方案的反馈
通过聘请省市专家作专题讲座,引领教师经历“理论传授――理念内化――理念转化为实践”等阶段,先后邀请了一批知名专家给我们的老师开设讲座。根据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示范――诊断――提升”的实践培训模式,通过教学示范、问题诊断与分析、对策研讨等形式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
培训完成后,每个参训教师不仅要完成省培训管理平台上的课程评价活动,三校也会联合起来请教师对90学时集中培训的组织进行评价,以便我们更好地为教师服务。
七、培训方案实践阶段成效和反思
1.培训实效
目前学校共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等5门学科完成了90学时集中培训,因为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要有学校参与、师训中心的监督,同时较好地做好校内协调,确保他们的培训时间,因此培训的出勤率、实效性等也得到保证,效果是明显的。
2.工学矛盾
联合式培训模式,能根据三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同时我们也可以跟相关处室进行协调,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工作和学习之间矛盾。
虽然90学时集中培训取得一些经验,但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值得我们思考,并且需要我们共同来解决,例如:如何发挥各级教研室的资源优势、新教师问题、小学科问题等。
学科90学时集中培训虽然实施地时间不长,还有问题的存在,但是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没有改变,在以后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科90学时集中培训的模式,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Z].http:///sites/main/template/detail.aspx?id=36069,2011.7
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3
关键词 农村 初中体育教师 培训 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脱产置换研修农村初中骨干体育教师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培训内容很丰富,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培训内容丰富而培训时间短,课时量不足导致培训流于形式。培训中理论指导过多,实践、实训内容有所欠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难度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员专业发展的需要。
1培训需求分析方面
有的培训机构在接受培训委托之后并没有对教师的培训需求做深入的分析,而是基于任务要求自上而下的确定课程,或者让授课教师自行确定讲课内容。
2培训课程设计方面
在教师培训实践中,培训需求分析也应该成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克服为分析而分析、培训课程设计与培训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有培训需求分析作为基础的培训课程应该目标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然而我们的培训课程设计往往存在多方面的不足需要改进。
(1)课程目标缺乏职业生成性。国培计划(初中体育)总目标中指出帮助县域内农村初中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体育骨干教师加深职业理解和学生发展认识更新教育理念,拓展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体育教学方法与技能,提高教学与研究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县域内推动初中体育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中青年带头人。由于专业素质发展的理念缺乏深入思考,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长远、通盘,整体的考虑,更多地从提高职业适应性的角度拓宽和加深知识面,只注重系统化、结构性和理论性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创新素质的全面培养重视不够;重视对教师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对教师人格、情感、意志的发展和升华;过多注重教师个人需求,忽视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的内在诉求,导致课程目标缺乏职业生成性,教师学习热情低落,学习效果不佳,甚至走向反向效果。
(2)课程结构失调。很多学员在培训中学到了新知识和方法同时他们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当回到原有学校尝试时,又必然面对一个问题: 每所学校甚至每一次课堂授课均有独特之处,这就让教师觉得培训中所学的过于抽象、理论化和不切合实际教育的现实差距太远,这又会让教师对专业的理解感到困惑。因此,当前的在职培训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作用并不明显,不利于学员的培养和学员专业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在培训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融合程度不够所导致学员无法适应教学环境的改变。培训不仅要有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还应设有不同层次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才能体现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差异。
课程结构的失调现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本位主义倾向突出;二是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活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比倒失当,分科课程有余,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不足,学科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少,理论和实践在培训过程中明显地成为“两张皮”;三是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程不足,造成选修课缺失或选修范围过于狭窄,导致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影响教师的自主发展;四是重国家课程、轻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课程内容脱离教师的实际需求。
(3)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课程评价是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证据的收集与提供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过程的计划与组织的判断,二是对学生成绩(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判断。笔者在培训的参与中发现培训课程的评价较传统,缺乏开放性、动态性、灵活性。评价内容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等综合能力的评定;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课程评价的真正功能。
课程评价可以对课程的合理性做出价值判断,给课程决策者提供信息反馈,以便课程执行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出适当的控制与调试。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完善培训课程评价,使课程设计者利用课程评价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做出科学的决策。
(4)课程设计忽略培训教师主体性与参与性。由于参加培训学员的教龄不同,学历差异、地域文化不同、授课教师对于文本课程的设计很难把握,由此课程设计往往缺乏针对性。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需要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共同作用,而主体意识起着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培训中很多学员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授课教师和学员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员自身经验和主体学习能力。
授课教师的课程设计考虑不够周全,忽略了学员对课程的参与权,影响了课程向学员的转化效果。有部分参加培训的教师有很多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好的教学技巧,可是他们的地位却从来是非主体的,如果从课程运作的角度审视培训的课程现状,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教师的权利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扭合状态: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绝对权威,但在课程决策、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中却处于奴仆地位。在这里,规则是先定的,内容是固化的,知识学习成了最终的目的,人的发展退居其次。课程被狭化为教材,主体的人异变为被动的受体。
(5)课程实施缺乏规范性。有的授课教师上课不够认真,为了取悦学员而完成授课任务,有的授课就是个人人生传奇的讲解,学员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课堂上学员经常讲小话,有时课堂下的声音高于教师声音缺乏课程秩序。在培训中授课教师的课程权力十分有限,一位老师说 “教师除了课堂上的权力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权力”,这虽然不能完全说明在培训中授课教师课程权力的现状,但可以揭示教师在课程权力上的欠缺,究其根源,授课教师和学员未能参与并行使其课程权力,课程秩序缺失。造成不能保证课程培训的有效性,致使培训效能培训低下,进而影响了学员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 卢正芝,洪松舟. 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70-74.
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4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石油专业开展教学创新,推进培训改革的信息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是以岗位实践和课堂学习相结合,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石油专业建设,提升石油专业学生学习水平,增长石油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新时期石油专业应该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为中心,在正确认知石油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的基础上,从石油专业教学内容调整、石油专业教学方法优化,石油专业教学过程创新等环节入手,更好地发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优势,在加强石油专业建设的前提下,为石油专业学生发展铺筑教育、教学、实践、理论方面的坚实基础。
1 石油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机械
传统石油专业在进行教学中存在简单机械的缺点,在教学形式上出现注重课程内容,忽视石油专业技术与专业特点的问题,影响学生对石油专业知识的构建。传统石油专业教学模式机械地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分离,使教学内容和实践不能得到统一,失去二者有机衔接的练习,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出现职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全面问题。
1.2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石油专业教学模式存在偏重理论部分,而对于实践部分往往是敷衍了事,导致实践基地、实训场地的教学资源出现闲置和浪费。学生不能通过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操作能力,出现理论与实践、学习和生产相互脱节,影响石油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1.3 传统教学模式针对性不强
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看做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没有根据石油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导致石油专业教学出现针对性和有效性偏低,石油专业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受到阻碍,影响到石油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工作。
2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优势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是对石油专业教学和培训模式的重构,是将石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发展相互统一。作为一个系统,在结合石油专业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重新制定石油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关节,以此来确保石油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做到对石油专业学生全面地发展和促进。总的来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具有如下一些主要优势。
2.1 新模式的教学优势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将石油专业的教学和培训统一在一起,使学生得到理论学习和操作实际两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把握,既调动了学生对石油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2.2 新模式的综合优势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符合石油专业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理论实践一体化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统一起来,在调动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学和培训中眼睛、头脑、手脚得到综合运用,在开发学生心智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 石油专业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实践的措施
3.1 创新石油专业教材体系
石油专业应该根据学校的师资、实训基地设备等情况,周密研讨,形成对石油专业教材体系的创新实,编写适合专业特色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石油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根据石油专业特点编制和创新石油专业教材体系,以便顺利实施一体化教学和培训。
3.2 变革石油专业教学内容
应该提高石油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增强学生专业经验的积累。要提升石油专业教学内容的通用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具备石油专业普通工作和特殊工作的能力。要提升石油专业教学内容的匹配性和一致性,通过优化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内容,做到对石油专业学生发展的保证。
3.3 调整石油专业教学方法
应该根据石油专业的实际发展和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与认知特点,建立起适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教学方法。当前具有良好教学质量的方法有:行为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组式教学,这些方法的主旨就是通过对教学和培训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形成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的定向,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3.4 优化石油专业教学过程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培训模式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训穿行,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讲解,有操作示范,还有操作训练。在教学实施中,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如何适时的穿插录像、投影、演示、实物拆卸、板书、讲述,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较为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5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民办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
一、民办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
1.职业技能竞赛指明方向
通过参加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职业技能竞赛,探索现代化集成的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参加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工业产品造型及快速成型”大赛为例,此次竞赛是现代制造业对集成化人才需求的真实体现,不仅竞赛中选手需要解决跨专业的沟通协作能力,而且竞赛题目以真实企业项目为依据,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通过先进的产品原型技术,解决产品开发中遇到的诸多如样板模型的制作成本与时间成本等问题,并且赛制为期两天,分产品创意时间与产品快速原型及包装设计时间,在时间分配上更加紧凑合理,所以,以此次竞赛作为探索本校实训资源转型升级的研究。
2.实训资源整合与更新
通过对大赛要求的解读得知,设计要求是对已有产品进行外观及机构上的优化,并且需要绘制设计草图、包装及图像处理,通过参赛,学生不仅明确了本专业在行业中的定位,更是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的自信心,本校自动化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适应现有职业技能竞赛,必须在梳理整合现有实训资源的基础上新增如3D打印实训室和智能化制造实训中心,及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的现代化实训室,并配备相应的教学团队,打造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进制造实训基地。我院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拓展实训资源,大力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使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来。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利用“送教上门”,已培训企业技术人员5400多人/次。当前学院正努力创造条件,建设科技产业园教学基地,引进优质企业进校生产,我院还与广州一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为该公司加工设备的零部件,也为学生有效地提供生产性实训教学环境。
二、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
1.校内外实践条件
我院成立以来,现已建好7个校内实训室,价值总值近千万,并在2016年将新建成4个实训室,其中3D打印实训室和智能化制造实训中心将重点配合项目的实施。
2.师资及课程改革情况
我院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并且在2015年以邓汝荣老师牵头成立了我院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多是30岁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并采用讲师及高级工程师相融合的方式创建教学团队,依托我院先进制造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对原有的专业课程进行了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如“快速成型技术”最终考核制度采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思路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即产品资料的完整性(50%)+考勤(10%)+创新性(30%)+结构合理性(10%),首次在教学考核中添加了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并采用先进制造实训基地平台来完成课程考核。我们聘请了24名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专业指导教师,本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集体教研活动,并依托先进制造中心平台打造校内外质量工程网站的建设,加大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力度,从2008年就开始在某些课程进行以职业能力为主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也在某些课程中进行项目化教学试点。
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最直接的就是实训资源的建设,各院校就实训资源建设也在不断地摸索当中,我们认为整合与更新实训资源的根本依据,就是紧跟地区先进企事业单位用工要求,而职业技能竞赛则是企业与职业院校最好的沟通桥梁,所以选择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建设的重要依据,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道路的一盏明灯。
参考文I:
[1]姜大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三个基本问题[J]. 江苏教育, 2012(18):11-12.
教师教育专题培训范文6
一、干部培训
围绕年8月23日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会议和各学段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治坚定,业务过硬,能力突出,业绩优良,威信较高”的干部要求,年重点办好第一期小学校长更新知识培训班,培训学员70人;办好校长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学员50人;办好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学员50人。
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讲座、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管理经验交流与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培训过程的考核和培训结果的评价,确保培训实效性。
培训内容包括通识性培训和分类培训。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MPA管理等通识性培训的基础上,小学校长更新知识培训班突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热点透析、心理抗压团体辅导,以及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校长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陶行知和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学校教学实践的启示、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课堂、如何提高领导力等方面的培训;校长后备干部培训班突出心理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评估、教育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培训;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突出领导科学艺术、职业道德与领导素质、教育信息与教育科研、素质教育、考察调研等方面的培训。要通过培训,提高各个层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教育理论、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
二、教师培训
(一)班主任全员培训。要认真贯彻落实《莱西市中小学班主任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全面实施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
1.组织小学班主任(350名)远程研修培训。要利用远程研修模式,针对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班主任的每一天”、“班主任的每一学年”、“班主任与每次活动”、“班主任与每个班级”、“班主任与每个学生”、“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共6个模块48个专题,通过专家引领、学员参与、研讨交流,有效促进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
2.组织初中、职业学校班主任全员轮训。要通过集中辅导与自学研讨相结合,理论讲座与经验交流相结合,课例观摩与自我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重点进行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案例教学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整体素养和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3.组织普通高中班主任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的形式,进行扎实有效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与要求同初中、职业学校。普通高中要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相关科室要及时跟踪督查,对培训质量进行抽查,对抽查合格学校的班主任颁发合格证书。
(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要对高中各学科市中心组成员,进行“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研究专题培训;对初中各学科市中心组成员、镇(办)和市直初中中心组组长,进行以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和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新型课堂授课模式的构成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对小学各科市中心组成员、骨干教师,进行以如何撰写教学论文及教学案例、教材教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对镇(办)的普教辅导员、市直学校教科室主任、课题组组长,进行以教育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对幼儿园农村教研组成员、普通话辅导员、写字辅导员和音、体、美、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以及安全管理员,分别进行专题培训。要通过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青年教师培训
1.抓好新教师培训。一要做好年和年新教师培训工作,确保参训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8%以上。重点加强教学基本功、先进教育理论、人文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班主任工作和新课改知识等综合能力培训。二要开展好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做好市小学新教师优质课参赛选手的选拔、指导工作。三要以提高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校本培训、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届新教师的成长。
2.组织参加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一要组织参加教育科研骨干培训、中小学教师科研工作站、普通话水平培训、经典诗文诵读指导教师培训、音体美卫生教师培训,夯实青年教师基本功,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二要组织参加农远工程资源整合与教学应用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三要组织参加青年英语骨干教师研修,接受高水平外教指导,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青年英语骨干教师水平。
(四)教师全员培训
1.组织现代教育理论培训。要做好辅导教师培训,提升辅导教师专业水平,并组织好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培训与考核。
2.组织网络研修培训。一要依托“教师教育网”、“中国教师研修网”,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做好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尤其要深入开展“与新课程同成长”全市中学教师暑期远程研修工程,抓好暑期高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扩大初中教师远程研修规模。二要以“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教育人才网”、“莱西教育网”为平台,组织广大干部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学习。
3.组织基本功培训。要通过师徒结对帮扶、专家讲座、个别辅导、基本功比赛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粉笔字、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基本功水平,并加大考查考核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4.组织师德培训。要贯彻落实莱西市《中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意见》精神,以《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省义务教育条例》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政策法规为培训内容,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专题调研、交流体会、演讲比赛、理论测试等多种形式,强化师德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努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5.组织研读培训。一要开展好“读经典、读名著”读书研讨活动。要积极引导教师自主读书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他们反思、改进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二要开展好“学、用《红蕾·教育文摘》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阅读《文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征文活动,力争将学《文摘》、用《文摘》打造成我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鲜明特色。
(五)职业学校教师培训。要围绕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职业学校有关教师参加市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的专业教师培训;同时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六)非师范类教师培训。要组织全市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非师范类毕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采取市、镇、校三级培训方式,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技能、教育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非师范类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