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五位”叠加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
一、实施背景
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发展形势给烹饪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烹饪专业的毕业生是否受到欢迎,教学质量是关键。而学生综合水平的高低,正是衡量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
综观我国烹饪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重模仿轻发挥,重传统轻创新,重口味轻营养,强调循规蹈矩忽视开拓进取,强调经验忽视规律是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弊端,它们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影响了烹饪技艺的发展,所以说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已是当前烹饪教学的重中之重。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 “五位”叠加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主要目标
革新烹饪教育教学,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习知识与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让学生结合烹饪理论基础知识和所具有的烹饪实践能力,成为合格的烹饪专业人才。
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烹饪专业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烹饪专业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示范专业、提高质量的示范专业和办出特色的示范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做到专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专业建设模式独特新颖,专业结构调整科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显著增强,服务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专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三、实施过程
(一)概述
推出的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五位”叠加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五个结合+五个偏重”的特点,即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偏重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偏重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接合,偏重校外实习;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偏重兼职教师培养;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吻合,偏重职业资格证书。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又体现“五位之和”的法国式大厨素质教育模式,即:厨德+技能+营养+文化品位+专业核心素养=法国式大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并努力实现校业共同参与学生校企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全程。该校要求素质大于技能,技能包括懂营养,有文化品味,要做成法国大厨式的烹饪;要培养行政总厨、营养师;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专业核心素养,即重视食品卫生与安全,这是国际上公认的法国式大厨的重要标准。
(二)“项目引导,任务引领”的课程体系
根据“五位”叠加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课程。基本思路是以餐饮厨房工作岗位为项目分析工作过程提炼工作任务转化学习领域设计教学项目构建课程体系。
1.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
公共文化知识:语文、德育、计算机学体系
文化知识教学体系 行业文化知识:营养卫生、食品安全、成本核算
创新与拓展知识:餐饮管理、职业技能大赛、创新教育
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专业课分为六大项目,即专业入门项目、食艺项目、冷菜工艺项目、热菜工艺项目、面点工艺项目及西餐项目。“入门”项目围绕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展开;其他五个项目围绕着能够“承担该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
2.基于职业岗位的企业实训及实习教学体系
企业文化教育: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员工规范、团队协作企业实训及实 专业技术培训:安全知识、操作工艺流程、食品安全法规习教学体系 企业员工管理:实施企业管理,建立“总结月”、“月鉴定”技能考核:参加多证考核校内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 基本技能实训 综合技能实训 生产性实训通过以上课程体系的建立,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操作能力、行业从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基于职业岗位的目标体系
培养学生热爱本工种,增强质量意识,做到安全生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全面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技能。会熟练操作和运用各种常见的烹饪设备;能从事菜肴制作、并进行简单的营养分析;能熟练做好厨房卫生、器具养护工作;能熟练进行菜肴点缀、装饰工作;熟练完成各种培训指导任务,完成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4.基于职业岗位的内容体系
实践性教学体系分为五个阶段:认识实践、课程实验和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前四项于校内完成,是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的“岗前培训”阶段,此阶段引入企业“职工培训计划”;顶岗实习是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培训阶段。
a、认识实践:新生入校第一学期,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见习,了解企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兴趣。
b、课程实验与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实验与基本技能实训都要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并通过专业课程开展。
c、综合技能训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单项训练达到掌握综合技能的目的。
d、生产性实训:通过模拟厨房等仿真环境和仿真管理,培养学生掌握与企业生产岗位接轨的实践技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基础。
e、实训、实习:学生在企业的环境中,按照生产工序在5-7个工作岗位“轮岗实习”,掌握岗位技能、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国家行业法规,学习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从而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基于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
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五位”叠加项目为切入点,针对本地区餐饮行业的现状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分析工作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的任职要求,由企业管理者、岗位从业者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设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依据典型工作岗位确定行动领域。
6. 基于职业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构建学习领域:按照适度够用的原则,将各学习领域按照作用进行归纳分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任务为载体,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结构设计教学项目。
四、条件保障
(一)培养一批德能兼备、素质全面的烹饪专业人才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稳定的心理素质。并努力实现校业共同参与学生校企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全程。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资源,依托真实职业环境,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同步培养”德能兼备、素质全面的烹饪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注重专业特色,提供“第二课堂”
烹饪教学与其它技能教学一样,具有演示性、操作性、工艺性、模拟性等共同特点。但烹饪教学又不同于其它技能教学,有着明显的特殊性。比如基本功和技巧必须通过长期的“实战”训练才能形成。纵观烹饪教学的现状,分析烹饪教学中的不足和制约因素,可以采用必修实验与自修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针对烹饪专业的特色性,提供自修式烹饪学习“第二课堂”。
在“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考虑实验室的管理、安全外,还要考虑厨房场地的设计、烹饪机械设备维护和菜肴成本核算,更能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以复合式烹饪人才身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三) 建成资源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精品)课程
针对烹饪人才培养要求,按照“职业岗位”的总体思路和岗位群所需单项与单元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餐饮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或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以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组织课程建设。同时以专业岗位为项目单元建设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辅助教学平台,建成了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具有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精品)课程。
(四) 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校本专业课程
在项目化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挖掘内涵,开发一批体现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对接岗位需求,衔接技能鉴定,体现先进性、新颖性、仿真性、综合性的烹饪专业校本课程,编写特色鲜明的校本专业教材,并向全国辐射推广。
五、体会与思考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南,没有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教研必然陷入盲目或低效状态。根据中餐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精心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方案制定也必然存在一些不足,根据烹饪行业的发展状况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方案,确保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同时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保持中餐烹饪专业在同类学校中的优势地位。
综上所述,从对传统烹饪教育教学的革新,到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五位”叠加项目为切入点的构建,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实验室、学生共同努力,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新观念、新思路,适应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形势,推动和促进烹饪专业教学的快速发展,让特色、多元化、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模式走上良性发展的新轨道。
参考文献:
[1] 胡振华,聂艳晖.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对策 中国土业大学学报,2002, ③.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项目管理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俞佑云 王喜平 崔松进.烹饪教学中在开发潜能[J] .中国烹饪.2001.(11):38-39
[4] 杨米沙.金融营销“项目教学法”实践与探讨 高教探索,2004由:60-63
[5] 杨光明.谈高校实验队伍是素质要求[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1,(4):112―113
[6] 范建波.理实一体化教学视角下教师能力系统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93―95
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校外实习洒店,多专业实习管理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编号:XY200938)
现代教育越来越趋向于素质及能力教育,各高职院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外,也越来越重视其实践经验的积累。“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已成为很多高职院校办学的一种理念,顶岗实习已成为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备环节。我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多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采均用“2+1”方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理论知识,最后一年进入相关岗位实习。
我院在与校外实习酒店的合作中了解到,酒店除了接纳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学生外,对其他相关专业,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物业管理专业、营销专业、高尔夫专业等方面的人才也有大量需求。所以我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安排了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物业管理专业、营销专业和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和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同前去酒店企业实习,并进行统一的实习管理。这种跨学科、跨专业组织学生实习的做法,不仅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也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开辟了新通道。
但是实习酒店接收我院学生多,且跨专业,给学生实习指导和实习管理也带来了一些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断摸索,从而总结出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探索出了校外实习酒店多专业实习的管理模式。
一、多专业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实习前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我院多个专业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前,会有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和酒店的管理人员对学生开展实习前的培训、教育,多个专业学生进入酒店,涉及的实习岗位种类较多,如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的学生主要实习岗位为前厅部、客房部,烹饪工艺与营养实习岗位为餐饮部,物业管理的学生实习以安保部门为主,高尔夫的学生进入康乐部实习,虽然酒店在实习前会派人事部门来学院宣讲和培训,但是针对即将去往各个岗位的实生,培训缺乏针对性,以前厅部、客房部为主,其他岗位涉及较少。
2.非酒店专业学生进入酒店适应性差,心理不稳定。对于非酒店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平时较少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因此更容易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角色转换不到位,适应不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人际关系处理不协调等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实习过程中学院的实习管理、实习指导工作较难展开,评价体系不够完完善。对于单一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学院会派出酒店管理专业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对学生在实习的学习和其他方面进行管理。
另外考核评价是检验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实习的其他方面都得到优化,而考评方法不合理,同样会影响实习效果。目前,针对酒店实习生的评价体系,形式单一,只需要学生交一份实习报告和实习酒店出具的一张实习鉴定,而酒店给学生的实习鉴定内容大同小异,没有突出本岗位特点,考核不够科学。这样单一的考评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实习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从而使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干好干坏一个样,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多专业实习管理的有效措施
1.有效做好实习前的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校方和实习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工作都很重要,而且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单纯依靠大二实习前的短期强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院与实习酒店建立“订单班”的形式,在大一就将学生的实习酒店定下来,每个月定期的聘请酒店各个部门经理来我院进行培训。学生得到的是更加稳定、系统和全面的岗前培训,这对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工作,酒店工作对于人的素质、能力要求是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为其在酒店的实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针对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非酒店专业的学生来说,学院应更多的对诸如实习生对实习的正确认识、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承担教育培训任务。
2. 酒店针对实习生要创造学生轮岗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实习指导教师和要充分担当起实习生心理指导工作。实习期进行一次或几次岗位轮换,为实习生创造在不同部门轮岗实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酒店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这不仅是企业对学生和学校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体现,也是符合企业及校企合作的长远利益的。
3. 组建临时的实习工作小组。鉴于参加实习的学生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要完成的实习任务。针对一个实习基地,不同专业各派出一名教师组建实习管理小组指导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这些老师各负其责,而又合作共事,他们具备从业经验、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服务技能,懂得思想教育管理,能有效地保证实习指导质量。我们要求指导教师既要教育学生树立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又要在业务上对他们进行有力的指导,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与酒店保持经常沟通,听取他们对实习生表现的汇报和意见。配合酒店开展相关工作,把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反映给企业,和企业协商解决。
经过几年摸索,这些管理方法在多专业学生进入酒店实习的实习管理中已经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实习酒店的肯定,学院已与海南多家酒店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建立多专业学生进入酒店实习的管理模式,同时方便院校与酒店方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也为高职院校的实习、就业拓宽了渠道,真正使学生的顶岗实习达到了“校、企、生”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其中的关键则在于两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二是明确合理的办学方针。学院将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有效结合在一起,强化了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
实践中,学院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以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对待学院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全体教职员工力求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2004年,学院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后,抓住机遇,大胆改革,乘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东风,坚持质量办学、特色办学,以创造旅游类高职品牌院校为目标,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学院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取得了较成功的办学经验。
学院的办学方针明确,响应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以旅游行业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旅游教育资源,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多渠道等灵活多变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取得比较突出的办学成果。
例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是学院三大旅游特色专业,其中对社会上及校内开设的“中级服务师”“中级烹调师”“导游资格证”等资格认证的培训,更是受到学习者的热烈欢迎。学院至今还作为中州国际集团、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郑州横店影剧院等60多家公司的长期培训顾问,每年接受培训的社会人员多达1500人次。至今,学院已举办5次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近1600人接受了由省教育厅主办、学院承办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一系列的办学成果切实得到各级领导和旅游行业的赞誉。
多年来,学院着眼于打造中西部旅游人才的培训中心和综合培训基地,立足郑州,服务全国,先后为社会培养培训4万余名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供不应求,多数已成为旅游行业精英、企事业单位高薪聘请对象,走上中高级管理岗位。学院被《大河报》等媒体誉为河南旅游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并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各级的表彰和奖励。
突出专业品牌定位 加强龙头专业建设
学院注重自身专业的品牌定位,主要培养适应旅游行业需求的各类一线服务人才。针对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学院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毕业时能够与社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为此,学院成立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旅游企业人事经理、学院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
另一方面,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自身发展的特色,对此专业进行财力和人力上的投资,确保有强大的实训、实习设备提供给学生学习,确保有优质的师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学生真正学到熟练的技能,便于学生零距离就业。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品牌实力,学院针对自身的优势专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无论是师资力量的引进,还是硬件的投入,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近两年学院在三个特色专业上投资达1800万元,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投资600万元,酒店管理专业投资800万元,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投资400万元。这三个专业的软、硬件建设得到空前加强,学院的奋斗目标是:把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和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
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人才输送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学院一直坚持的教育发展思想。同时,积极促进学生就业,深化学院教育改革,具体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加强在校学生的实习;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办学,交流教学经验,促进学院学生教育工作改革。
学院的工学交替模式主要通过顶岗实习来完成。学生在校的前两年,充分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企业实习,一方面通过打短工的实践训练的确学到了很多课堂学不到的东西,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去餐厅、快捷酒店做临时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带团旅游等等,这些临时的顶岗实习工作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此举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最后一年,按照学院的要求真正到企业实习,通过一整年的实习尽快融入社会。
至2012年年底,学院已与近200家企业签订了专业对口实习协议,所有实习单位满足了学院全部专业的学生对口顶岗实习需求,如我校与日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加坡等国饭店协会,法国雅高集团确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州国际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开元旅业集团、洲际酒店集团、首旅集团等开展“契约式”人才培养合作;与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裕达国贸等合作开办了职业经理人定向班。
由于学生是在最后一年进入实习阶段,学生还要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他们直接可以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其实也是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的一项新探索。为保证学生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学院在实习前就做好充分动员,让学生明白完成实习任务是一个合格高职学生的最低要求。当实习遇到困难时,指导教师会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而且这一步对他今后的人生影响很大。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实习学生的巩固率。
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高专 旅游管理 应用 培养模式
中国在旅游发展方面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具有服务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这要求学生除掌握必要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也就是注重能力和应用。但目前我们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1 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基地建设不够重视,实训模式缺少科学性、规范性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方面还沿用其他传统学科的老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轻实践教学,或者有重实践这个意识但缺乏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方面能力的方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只能依靠模拟训练来进行实训、实践,而模拟训练的实训标准达不到理想效果,与实际应用和操作还有一定距离。理论课程内容缺乏应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偏少。在旅游企业用人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好高骛远,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和独挡一面的能力,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实践课程安排有时流于形式,实训效果不明显。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企业单位的顶岗实习或预就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作为学生的一门实践课程,学校把学生送到旅游企业,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至于学生到了旅游企业是否较好地结合所学进行实习,把所学带到实践中,又把实践中的问题带回课堂继续学习,每个环节有没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而旅游企业是否真的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较好地学习及培养能力,还是只简单的在使用廉价劳动力?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实践基地不够完善,缺少科学规范性。如何建立规范成熟的实训基地模式,并进行有效科学的合作和实训管理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
1.2 把专业操作训练当作学生素质培养
现在旅游市场上需要的人才是接受国际先进服务理念,并能把服务意识融进熟练的操作中。而我们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却错把专业操作训练当作学生素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设置的课程如仪表仪容、公共关系、语言训练、客房服务、前厅服务、饭店服务、导游服务等大多是基础技能方面的训练,以为这样就能搞好学生素质培养。其实这只能说是学生的专业操作训练,而实训过程中素质培养从思想到内容都跟不上,学生在参加这些训练的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到是单纯的重复劳动,这达不到让学生从教育理念上接受国际旅游的管理思想和服务规范,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3 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有待加强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拥有一些带团机会,在服务技能和实际能力方面能得到一定锻炼,但学生对整体运作、旅游产品销售、管理经验方面缺乏实践。只能具体地根据安排来做一些事情,如果让其站在一定高度来做一个旅游产品还不行,在创业创新、独挡一面方面欠缺。
1.4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影响实训课质量的整体提高
目前许多高职旅游专业教师大部分从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直接从事高职教育,他们没有太多实践经历,对实践环节及实训中将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较好地进行实训,较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很多教师还是按高中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动手练习的模式来教授学生,或照本宣科,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较难适应工作需要和社会需求。
2 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1 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规范
高职高专学校领导及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实训对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及将来学生步入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将之付诸行动,把实训基地建设规范起来。
2.1.1 校内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都应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尽可能的与实际情况零距离靠拢,如模拟导游实训,模拟客房,模拟前厅。同时运用计算机软件将模拟方法用于教学科研活动,模拟旅游企业的经营环境,供模拟参与者进行旅游企业经营决策,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教学训练方式。通过建立导游模拟实验室,主要模拟导游业务和旅行社业务现场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综合实验室针对学生进行气质形象,美容美体、服装化妆、社交人际关系、礼貌礼仪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模拟防真的训练环境,适应行业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许多高职高专学校都有自己的产业部门,有的学校有高校招待所、专家楼、高校旅行社、餐厅等实体。把这些实体办成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培养出独挡一面的就业能力。如让学生进入校招待所、专家楼、餐厅等让学生思考并实践如何经营与服务才能让顾客满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搞好经营;让学生参加旅行社的工作,甚至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由学生自己负责整个业务的运行,包括拉客源,做计划,安排行程,带团,处理善后事宜等工作。作为高校的实体既完成了实习任务,更好的协助学生就业、创业,又可在劳动力成本方面节约开支,只要认真研究,敢于探索,这样的方式会越来越多的走向成功。当然万事有利就有弊,难免会有不利的一面,如因学生实践能力不过关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这样就要求在学生上岗前做好相关培训和提醒工作,上岗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或老师及时提醒和定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真的出现什么差错向客人做好赔礼道歉工作,当事人作出检讨分析差错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并警示所有同学。
2.1.2 校外
校外实训以顶岗为主,严格把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关,选择专业性强、操作规范,行业中处于先进管理的旅游企业作为实训基地。与企业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坚持资源共享、产学双赢的原则,为学生提供顶岗实践的实习基地。具体操作可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一个稳定时间内如半年或一年内进行顶岗实习,另一部分留校学习,到期后可互换。这样总能保证企业有学生在岗,不影响企业的工作进程,学校正常安排学生的学习,把学生从实习中带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也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真正与企业之间行成了“双赢”。
2.1.3 旅游企业、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
高职高专学校可创造条件在校园内部举办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供需见面活动,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为学生打开就业渠道及与外界联系打开了一道窗口。具体操作可在实训、就业办公室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安排供需见面活动,把学生按能力大小进行搭配,轮流进行:1.去社会上了解、收集、整理对口的用人单位信息;2.向单位发出邀请函或亲自到用人单位邀请;3.布置安排好见面会场;4.会后班级讨论,总结安排活动成败经验,写出总结。事实证明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有的在安排供需见面会的过程中就被企业相中到企业去预就业或就业。学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旅游局的联系,及时了解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修改旅游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学生就业。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把资格证书考试,全省导游大赛,旅游界的有影响的活动引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相关技能比赛,与旅游局合作,在学校设置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考点及考前培训,鼓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早拿证、多拿证,早上岗、早就业;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模特大赛、导游员大赛、歌舞比赛等,促进个性特长充分发展,提高职业能力。
2.2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与国际旅游接轨
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思想、理论、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现在的学生,虽然理论水平及特长爱好突出,但团队合作精神差,遇到困难缺少耐心和韧性。我们可在实训中加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公关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应变能力和独挡一面的能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和服务经验,更好的顺应中国旅游强国的大发展方向,与国际旅游管理接轨。具体的做法可多结合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既生动又能让学生更好理解。组织学生分组到艰苦的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到贫困山区去“献爱心”,在校内组织一些象“烹饪大赛”这样的劳动光荣,勤动手脚的活动;到校外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如何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我们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首先是由学校自己培养。我们从学校的教师中选拔优秀的、有责任心的青年教师到相关校外实训基地或合作的旅游企业进行一年到两年培训或顶岗实习,让他们真正扎根在工作上,深深的体会学生将来在实训中会面对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校协调或解决的问题及工作中应重点培养的地方。能及时发现、解决并协调好各方面问题,同时积累大量实践工作经验,对学生以后的实训指导能做到心中有数,能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意义的站在较高平台上指导学生的实训。有能力、有实力培养出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其次就是主动引进。我们可以从旅游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金牌导游,资深从业人员来作学生的专业兼职教师,请他们用带团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讲座,团体的、个别的指导等形式指导及参与学生实训,提高实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仁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J].机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报,2007(4)
[3]王景山,孙德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半共半度“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实践;思考
法商学院近年来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学时达到教育部要求
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一文中,教育部对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提出了明确要求:“人文社科类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这对培养方案的制订具有导向作用。我院在制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考虑到了这些要求,比如我院2010级本科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所占比例为15.6%-17.2%;专科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所占比例为19.7 %-21.9%。
2.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方向)实践教学颇具特点。该专业由我院与武汉科技大学合办,汽车维修、汽车构造拆装、汽车电器设备拆装等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都在武汉科技大学的校内实验室进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换,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强化。烹饪专业的专业课程全部在旅游与餐饮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讲授,理论教学与动手操作同时进行,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艺术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实验室的有力保障,实践教学计划学时得到了较为圆满地落实。除了校内的实践教学之外,该专业的学生每年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带队,赴各挂牌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艺术考察与写生活动,写生归来后,学生们将写生作品进行整理并集体布展,向全院师生汇报写生成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学院充分整合多方面资源,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院建立了包括江西瑶里、理坑、安徽宏村、河南太行山、齐鲁证券武汉营业部、武汉鑫天泉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4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汽车营销与技术服务方向)自开办以来先后与东风雪铁龙、武汉宝泽、三环博诚、武汉捷瑞、武汉开泰、国盛天马、长信恒源等7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签订了实习合作协议。自2007年首届毕业生毕业至今共有300余人次参加了企业实习并最终实现签约就业100余人,基本构建了“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
4.各类学科竞赛获较好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中,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第十七届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中有24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在第四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院学子收获佳绩;在由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烹饪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高职学校烹饪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本次大赛的团体最高奖项――团体特金奖,在单项比赛中,5位同学分获三金两银奖;在“湖北省鄂菜烹饪技能大赛”中,烹饪09301班的3位学生分别摘得金奖、银奖、铜奖;软件08401班瞿兆静在2010年首届“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总决赛上获得C语言程序设计本科组二等奖;在每年的“全国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赛”暨微软办公软件核心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我院有5件作品获奖。另外,在继会计06408班学生刘政帮在大学四年期间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的所有科目考试之后,金融07401班学生陆海空又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所有科目的考试,成为法商学院建校以来通过CIIA的第一人,是中国境内少有的通过CIIA所有考试的学生之一。
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1.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因我院共享校本部的资源,许多实践环节基本照搬校本部的管理模式,而忽略了自身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没有建立规范的考核办法,组织管理滞后,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不如理论教学严格,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都有待提高。
2.实践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计划中零散的实践教学学时难以落实到位,有些课程的实践单元较小、零碎、分散、学时不足,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导致实践教学处于“脱管”状态,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实验、实训场地紧张
我院学生的专业分布结构与本部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建,导致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场地紧张,使教学安排复杂化,随意性、变动性比较大,给正常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缺乏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我院师资力量主体来自校本部,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而我院的自有师资全部由青年教师组成,他们正经历着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的转换,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实践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思路
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落实实践教学学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①制定、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本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完善《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实验教学管理规定》等制度性文件;制定《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课外学分认定办法》等实践管理规范性文件。另外,学院还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将教师实践教学的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年终考核等奖惩挂钩,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将学院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来,构建实践教学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全员”即院领导、教师、督导、学生、辅导员和教务部共同参与到实践教学的监控之中;“全过程”即从纵向维度上将监控贯穿于实践教学各环节;“全方位”即从横向维度上将监控贯穿于实践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硬件设施、实践教学组织、师资结构等。学院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或采取问卷和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和收集督导、指导教师、学生、企业等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并认真分析,对后续实践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①修订教学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院目前开出的专业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进行顶层设计,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学分比例,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经贸英语等专业的实践学时,确定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最低学分标准。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进行模块设计,在考虑实践教学系统性、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使之具有连续性,贯穿于大学教学的全过程。增设相对独立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如“企业沙盘模拟实训”,为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综合实训的平台。
②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的整体规划,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解决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柔性课程体系,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在教学组织上强调课堂教学动态化,实践教学多元化。我们还将尝试对部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改变以往全程理论教学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形式,将这些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必要的排列组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使教师的教变传统为互动,使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
③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活动,如数学建模、网络营销大赛、挑战杯等,参加的学生或获奖的学生可视情况获得课外学分或冲抵部分公共选修课学分,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①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供需缺口较大的实验室设施设备,采取与校本部共建的方式扩建实验场地,为学生营造仿真性强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良好的实训环境。为了更好地与社会接轨,电算会计实验室除了现有的用友软件之外,可以购置金蝶软件,让学生接触这两大财务软件并尽可能熟悉软件的使用。鉴于淘宝创业实验室的公司化运作模式,可以聘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以“顶岗实习”的模式到公司实习,使更多的学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
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纽带,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场所。学院将根据各相关专业的特点,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依托行业办学、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办学,多渠道、广泛地联系生产企业、服务行业的相关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确保每个专业都有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今后将着力加大对学生人数较多的会计、金融等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
③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将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的方式做好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今后将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将加强和企业的合作,有计划地安排专职教师利用暑假或某一学期的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将专职教师的实践锻炼列入教师进修计划,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加强实践项目的学习,参加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的考试,进而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的备考。
几年来,法商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步调整和完善,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迎春,吕宏芬.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6).
[2]史金联.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8).
[3]苟婷婷.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4]郭晶梅.论地方高校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
[5]王俊凤,宋皓然.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7).
烹饪专业顶岗实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校企合作;松散型合作;紧密型合作
一、情况简介
2009年,重庆交电职工大学(与重庆第一财贸学校合并)改制成为了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办学方向、教学模式等都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学院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设施设备差、师资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搞好“校企合作”工作,是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学院历来重视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但在理论上缺乏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也还不够,多数“校企合作”工作还停留在纸上,流于形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不够,急需把以往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借鉴他人经验,找出模式本身的优缺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策略,以形成符合学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二、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校企合作方式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按合作内容可分为:定向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顶岗实习等;按合作功能可分为:人才培养型、研究开发型、生产经营型;按合作主体的关系可分为:松散型合作、紧密型合作。
根据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进几年来实践,我们对按合作主体的关系划分的校企合作方式做更进一步的分类研究。
(一) 松散型合作
松散型合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合作教育”。它是校企双方以“联合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任务”而进行的合作。
(1)定向培养方式
定向培养,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模式是校企联合培养,建立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按工作流程需要,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制定教学计划。它是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由校方进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2009年―2012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与立信财务、人人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新世纪百货集团、重百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培养餐饮、会展、商贸行业等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协议。学校联合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成立了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编写教材、参与学生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优先进入该企业就业。几年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为重庆乃至西南片区中小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所需人才,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
此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根据“订单”要求选择学生、培养学生,再把培养的学生输送给企业,有的放矢,实现了学习、实习、就业的无缝衔接。其劣势是:不少定向培养的学生以为今后的工作有了着落,便放松了学习,以至于毕业时因为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被拒收。
(2)做学交替方式
本模式是把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交替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这是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常用的一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要特点是: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校外实践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例如: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人才将会出现很大的缺口。顺应这一市场的需求,2009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与重庆武陵山珍经济技术开发公司、阿兴记餐饮文化公司等企业合作,采用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企业实习的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认知实习”,以学院培养为主,学生在学习期间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对企业、行业有所认识,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对社会有所认识;第二板块为“见知实习”:以学院培养为主、校外培养为辅,安排一定时间到企业见知实习,对具体岗位有所认识,让学生了解此岗位所需能力和知识;第三板块为“顶岗实习”: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边工作边学习,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企业按实习生标准支付学生一定的报酬,享受相应的待遇。从已毕业的两届学生就业情况看来,这一办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实习、就业无缝衔接,提高了餐饮、烹饪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设置特色专业方式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其特点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就业岗位确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学院实际的专业结构体系。
2011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由市商委搭桥与重庆新闻出版局合作设置印刷包装、图文设计等专业,用设置特色专业教学方式为印刷包装行业培养所需人才。该办学方式引进了教育资源,特色鲜明,补充了师资队伍结构,为今后开办学院内部缺乏教师的特色专业积累了经验。
(二)紧密型合作
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需要突破原有的学校模式建立“大学校”概念,充分认识校内实训基地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在紧密型合作中,校企双方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合作形式主要有:校办企业、依托行业的教育集团、市场导向型的技术服务办学。
目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主要尝试市场导向型的技术服务办学方式,主要的办学形式有:自学、函授、短期培训班等。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院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社会培训各类所需人才。目前,学院有四考点、三服务、一中心。四考点:即重庆市职称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英语A、B级考试考点、财会电算化考点、职业核心能力测试考点;三服务:服务三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培训服务)、服务地方(为重庆市各区县财政部门提供培训服务)、服务行业(为重庆市商业系统培训干部员工);一中心: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培训中心,常年为社会、单位、个人提供各种培训。学院大力发展技能培训,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学院的培训工作与全市企业培训、技能鉴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接轨。
紧密型校企合作具有动态化的运作发展、多元化的利益基础、多层面的合作交流、系统化的制度保障、具体化的责任要求等特征。包括教育型合作、研发型合作、生产型合作和服务型合作等。此方式密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实现了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同时为行业、企业的培训提供平台,实现了培训、转移、推介、就业等服务,为企业和就业者带来了双赢。但是,该类办学方式下招收的学员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组织教学有困难,学员绝大部分是成年人,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战略选择,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已经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但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加强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摆脱学校包办学生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院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广州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