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1

关键词:管理体制法规制度动态管理维护运行

莱芜市城建档案馆在地下管线档案动态管理方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运行机制,实现了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服务。

一、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

莱芜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88年,1992年,我市升格为地级市后,城建档案馆随之升格为地级市城建档案馆,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同时挂市城建档案管理处和市建设信息中心两块牌子。1999年,为了更好的开展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工作,我市在城建档案处、馆、信息中心合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企业性质的市城市规划测绘院、市城市建设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与市城建档案馆合署办公,实行一套机构,五块牌子,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城建档案管理体制,理顺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程序,为地下管线动态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法规制度

2000年,以莱政发〔2000〕24号文颁发了《莱芜市城建档案管理办法》,从法律上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范围、城建档案馆应负的职责、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措施以及违反城建档案法规的处罚等做了明确的规定,为莱芜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和动态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贯彻执行建设部第136号令,更好地推进包括地下管线等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2007年6月,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了《莱芜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莱政办发[2007]46号),将所有管线工程(包括地上地下管线工程)档案作为管理对象,对城建档案馆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完善,城建档案馆具体负责管线工程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同时负责对管线工程施工许可手续的办理、管线工程的测绘和竣工测绘验收等工作,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到城建档案馆办理管线施工许可手续方可施工,实现了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管线工程档案由市城建档案馆统一管理,为进一步推动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了地下管线综合动态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管线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和制订了一套管线管理程序,具体情况如下:⑴申办规划许可证前,到城建档案馆查询并购买地下管线图⑵档案馆进行管线工程会审⑶规划部门发放规划许可证⑷档案备案(签订档案移交合同)⑸档案馆发放管线施工许可证⑹竣工测量(竣工后,覆土前)⑺移交档案。

首先于1999年,组织开展了莱芜市莱城地形图测绘及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建立了莱芜D级、E级两级大地控制网和黄海四等高程水准测量网;对莱芜市市域范围内共计2200平方公里的地形进行了调绘,编制了1:10000地形图100余幅;利用全数字测图方式,组织测绘莱城地形63.65平方公里,形成了规划区范围内比较齐全的1:500、 1:1000地形图档案;探测了当时全部的地下管线、地上管线各400余公里,绘制了详尽的综合管线图1000余幅,形成管线普查档案资料400余卷;此次普查,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建立健全了莱芜市包括地下管线在内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档案,也为今后动态管理的数据收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研究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城市地理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在上述普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国际先进的GIS软件ARCGIS作为平台,开发了城市地理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数据采集、管理、统计分析、图幅拼接、图上漫游、生成变比例尺地形图、三维显示、无级缩放等功能,系统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签定,2002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于科技进步三等奖。城市地理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已成为我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平台,系统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规划不准、盲目施工、挖断管线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第三,不断完善和更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保证地下管线档案的现势性。近几年,随着莱芜市规划区域的不断扩大,莱芜市城建档案馆也加大了地形图和地下管线等管网数据的测绘和录入系统的力度,使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数据始终反映现状、跟上发展,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优质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数据资料。随着市区的不断调整与扩展,2006年新测北片区张家洼40平方公里,2007年新测南片区高庄45平方公里,对雪野水库至莱钢调水专线51公里进行了专项测量并输入系统。2010年,对规划区内约70平方公里进行了控制点布控和地形图普查测绘工作,在测区范围内新布设E级GPS控制点66个,四等水准测量106公里,共计补测面积30平方公里,2011年,对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管线重新进行统一普查测绘,完善和更新地下管线数据库。截止目前,城市规划区合计共测约150平方公里,管线约1600公里。

四、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动态管理和维护运行机制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2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综合;方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058-01

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全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个用于分析地理空间信息的系统。它首先采集地球表层和内部空间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显示和存储,其中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图像数据、空间信息数据、遥感数据等,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分析和解决特定地理区域中的现象和问题。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其对制图综合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图综合成为评价地理信息系统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接下来本文将从地理信息系统中制图综合的影响因素,基本过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地理信息系统中制图综合的影响因素

1.1 地图的比例

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严重影响着制图综合质量的好坏。在一幅相同大小的地图内,当比例尺较小时,同一块区域的面积会减小,同时这块区域内能够标记的物体数量和地图符号也会减少。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比例尺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库,通过数据库保存矢量化的地图数据,然而受到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限制,数据库的容量不可能非常大,因此实际中不得不考虑地图的比例问题。

1.2 地图的显示效果

好的显示效果除了能够让用户清晰明白的看懂地图外,还应该满足制图规范的规定,保证地图内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准确、合理,地图符号简单易懂。当将一个三维的立体事物反映在地图的平面上时,就需要考虑图层的设置问题,只有图层设置好了,图中才能反映出物体之间的正确位置关系,比如:行人位于高楼之下、船舶位于桥梁之下等,如果没有设置好图层关系,就会出现不正确的情况,导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颠倒,因此在地图中出现物体互相覆盖的情况时,图层的设置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1.3地域的特征

地域的特征是指该地域的地理特征,地球上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比如: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同时地球上不同区域还具有不同的文化、经济水平,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制图综合要选择最能反映该区域的特征的要素,抛弃那些不能反映该区域的特征的要素。在选择反映该区域的特征的要素时,要制定出合理的标准,使地图反映出的地理特征简单易懂。比如:在人口稀少的区域,比较小的乡镇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就应该选取该特征作为该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而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地方,小乡镇是不重要的,应该抛弃。

2 地理信息系统中制图综合的基本过程

一般情况下,地理信息系统中制图综合的基本过程大致包含四个步骤: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类、对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精简、对突出的地理特征进行强调、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符号标记。

2.1 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类

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到地理信息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类,分类既包含合并也包含拆分。比如:把集中在地面凹陷区域的水流合并为河流,但又把河流分为季节性河段和常流河段,前者是合并的过程,后者是拆分的过程。通常分类依靠两种依据,一种是根据地物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比如:山川、高速公路、森林等,一种是根据地物的数量特征进行分类,比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2.2 对采集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精简

通常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数据含有大量的冗余数据,需要进行精化,删除重复以及不重要的数据。根据比例尺的不同,需要对地理信息的内容进行取舍,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出该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的地理信息,抛弃那些与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无关的某些内容,特别是当比例尺比较小的时候,需要删除大量的细节,只选取区域的全局特征,从而使地图清晰明了。

对地理信息的内容进行取舍主要表现在于:选取主要的类别以及主要的类别中的重要地物、舍弃次要的类别以及选取的类别中的次要地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要和次要随着地域和比例尺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地理特征的选取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从大范围到

范围,先从大范围入手,再从小范围入手;②从大数量到小数量,例如高度、面积、长度等等;③从主要到次要,这需要根据地域和比例尺的不同而调整。

2.3 对突出的地理特征进行强调

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综合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对采集到的地理信息特征进行主次分类,突出最能反映该区域的特征的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制图综合不是对原始地域的重绘,而是制作出与原始地域相匹配的新地图,使用户能够从地图上获得该区域的重要信息。

2.4 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符号标记

在对地理信息特征进行以上步骤之后,需要选择简单易懂的符号对其进行标记,选择的符号必须与地理信息特征相匹配。地图的所有信息都是通过符号体现出来的,地图符号能够反映出地物的位置、特征等重要的信息,制图综合的过程就是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符号化的过程。通常地图符号分为三大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还有面状符号。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计算性能和存储容量的不断提高,地图制图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逐步从研究型阶段转向应用型阶段,为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军事部门提供服务。如今,地图制图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论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已很成熟。其中软件产品分化为两大类:一类是专用的绘图系统,针对不同领域的绘图需求来开发和优化不同的绘图功能,并且在某些领域采用了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图形绘制的智能化;另一类是地理制图系统,地理制图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制图系统更加智能化,制作出图像更加清晰准确。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制图综合仍然存在着很多难题,例如:受计算机性能的限制,图形的显示速度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军事领域需要实时显示的场合,另外,地图图像的分辨率以及高分辨率图像的存储都需要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如何对其进行压缩也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时会省.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制图综合研究[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

[2]孙艳军,张二林.地理信息系统中制图综合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07(20).

[3]马照亭,孙伟,殷勇,李成名.城市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场景的制图输出技术[j].测绘通报,2007,09(9).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3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集成式GIS 模块化GIS 组件式GIS 网络GIS 地质灾害

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与新技术学科,它是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信息工程与现代地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系统、地图的可视化和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处理的数据是具有地理特征和表征地学现象之间空间关系的属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采集、存储、管理、检索、查询、分析、显示和输出多种数据[1,2],进行数据维护与更新、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3]等。

地理信息系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4]:(1)专题信息系统,它是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系统,为特定的专门目的服务,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和水土流失信息系统等。(2)区域信息系统,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区域的信息服务为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规模,如加拿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和我国黄河流域信息系统等。(3)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它是一组具有图形图像数字化、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运算和多种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软件包。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对地球表层人文经济(包括人类工程活动)和自然资源及环境多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

近年来GIS应用系统发展迅猛,GIS工具软件版本也不断更新升级,比较鲜明的发展动向有[5]:(1)各GIS软件工具厂商在优化性能的同时,重视发展Internet 上的GIS;(2)更换开发语言和开发模式,更换或扩展到Windows NT 平台;(3)在空间数据库管理方面,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仍是GIS 软件追求的目标;(4)除了属性数据外,人们也希望图形数据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5)理论研究方面,时空数据的处理及其三维或四维GIS仍然是一个研究热点;(6)为了进行空间数据共享和交换,各国都制定了空间数据的交换格式;(7)元数据(Metadata)的记录、处理与标准也是GIS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8)对GIS软件影响较为深刻的技术还有组件对象模型(COM),软件厂商已由原来向用户提供系统转为提供对象类型库或ActiveX控件。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目前已出现了大量的GIS系统专业开发工具。从这些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6]。

(1)

集成式GIS

集成式GIS指集合各种功能模块的大型GIS系统软件包。ESRI公司推出的Arc/Info,Genasys公司的GenaMap, MapInfo 公司的MapInfo,AutoDesk公司的AutoMap,Maptitude[7], MapGIS, MapEngine[8], TitanGIS等都是集成式的GIS开发工具。集成式GIS系统的优势是各项功能已形成独立的完整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输入输出功能、空间分析功能、良好的图形平台和可靠性能,缺点是系统复杂、庞大和成本较高,并且难于与其它应用系统集成。

(2)

模块化GIS

模块化GIS系统是把GIS系统按功能划分成一系列模块,运行于统一的基础环境中。Intergraph公司的MGE是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化GIS系统。模块化GIS系统具有较强的工程针对性,便于开发和应用。

(3)

组件式GIS

组件式GIS是随着近年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潮流。组件式GIS具有标准的组件式平台,各个组件不但可以进行自由、灵活的重组,而且具有可视化的界面和使用方便的标准接口。组件式GIS平台的核心技术是Microsoft的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简称COM)技术[9],新一代组件式GIS大都是采用ActiveX控件技术来实现的,如Intergraph 公司推出的Geomedia,ESRI公司推出的MapObjects, MapInfo公司推出的MapX,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开发的ActiveMap, 北京灵图公司开发的三维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Map等。这类GIS系统提供的是为完成GIS系统而推出的各种标准ActiveX控件和类型库(Type Library),使GIS系统开发者不必掌握专门的GIS系统开发语言,只需熟悉基于Windows平台并且支持ActiveX控件技术的通用集成开发环境,了解组件式GIS各个控件(包括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就可以实现GIS系统。所以,组件式GIS在系统的无缝集成和灵活方面具有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方向。

(4)

(4)网络GIS(Web GIS)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随着电信网、有线电视网、Internet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和第二代Internet技术的日趋成熟,Internet正日益成为信息化社会人们联系、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Internet技术改变着世界。戈尔所倡导的“数字地球”概念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Internet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它把多维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计算技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网络技术等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撑系统。GIS的网络化应用趋势已成为必然。Web GIS 是指基于Internet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又称为因特网GIS(Internet GIS)。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地理信息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对传统意义上的GIS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导致了Web GIS时代的开始。以单机或局域网为操作平台的工作模式终将被Internet 操作平台所取代。

利用这种新方法,从WWW的任意一个节点,Internet的用户都可以浏览到Web GIS站点上的地理数据,制作专题图件,进行空间查询检索以及空间分析,地理数据的概念已经扩展为分布式、超媒体特点的、相互关联的数据,使GIS进入千家万户。终端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共享、使用各GIS服务商或政府机构提供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通过一个简单的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经过复杂的专业GIS分析产生的简洁、直观的结果。可以交互式访问动态更新的地图网址,在Internet网上完成单机系统常见的各种基于地图的GIS信息查询功能。另外,Internet与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基于分布式组件模型的Web GIS。空间数据库供应商在服务器上存储数据的同时,根据数据元的格式安装操纵该数据的控制,用户在网上可调用不同的控件和数据,在本机或某个服务器上进行分布式组件的动态组合和空间数据的协同处理与分析,完全实现远程异构数据的共享。

已经有一些公司推出了Web GIS,如AutoDesk公司的MapGuide,MapInfo公司的MapInfo ProSever,Intergraph公司的GeoMedia Web Map,ESRI公司的MapObjects Internet Map Sever for AcrView等。已经推出的Web GIS是利用现有的GIS软件通过CGI或者Sever API构造的过渡产品,随着组件式GIS的发展和分布式对象Web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的Web GIS将是基于COM/ActiveX或CORBA/Java技术开发的分布式对象GIS系统。

转贴于 3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研究国土和城市规划、地籍测量、农作物估产、森林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管理[4]和矿产资源勘查[10]、潜力评价及开发[11]等众多领域。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灾害评价和管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建立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12,13,14],管理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显示并查询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评价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分析地质灾害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15,16]。戴福初等利用GIS对香港地区的滑坡灾害进行历史滑坡编录,分析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动态和静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和危险区域划分[17]。

(2) 地质灾害的危险度区划评价

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质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收集大量的基础地质环境资料前提下,利用GIS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地处理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预测指标[18],运用恰当的数学分析模型[19,20,21],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地质灾害的管理及防治和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3) 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

GIS与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中,GIS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管理时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专家系统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利用专家知识和空间目标的事实推理判定灾害的危险度[22]。二者的结合将使专家经验得到推广,减少野外和室内手工作业工作量,使区域地质灾害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

4 结语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和辅助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4

关键字:实景三维技术;警用;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7-1628-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空间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到公安行业后,出现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olic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是“金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以公安专用网络为依托,以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为目标,将各类警务信息空间化、可视化,实现公安业务信息基于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旨在提高指挥决策、快速反映、反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治安管理、警力部署、安全警卫等公安业务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传统的基于二维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因为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警用的需求。因此采用实景三维技术将是未来PGIS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解决思路。

1 二维PGIS的存在问题

公安部门使用的数据绝大多数都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数据对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对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而言,无论上层的应用设计是否完善,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底层的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在传统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的地理数据主要是二维矢量图,然后这一符号化的系统却存在许多先天不足。具体如下:

1)信息量严重不足,需要后期大量补充采集

目前,大多数公安部门的警用地理信息都来源于地方勘测部门,这些部门制作的二维地图及数据库均按照国家基础测绘规范制作,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分层及命名规则》来衡量,这些地方勘测部门制作的地理数据信息,仅占警用地理信息总量的20%(图1)。因此,其他80%的警用公共地理信息和警用业务专用地理信息都需要后期大量补充采集,工作量巨大,影响了公安干警的正常工作。

2)数据表现平面化,不能提供立面数据

二维地图只支持平面上的测量,而在警戒路线、反恐应急等很多情形下,需要完成对进行区域的测量、通道尺寸计算、楼的高度、射击通视距离等,这些需求在二维地图下都无法完成。这就造成了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获取足够的数据支持,影响预判效果,对公安干警执行任务造成一定的障碍。

3)缺乏环境数据,不能有效支持应急指挥

传统的二维电子地图,只能显示有限的方位信息和地物属性信息,不能提供预案制作和快速反应所需的环境信息,如:建筑物的形态、通道大小、桥梁高度等城市地形特征。这种地理数据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应急指挥的工作效率,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决策者无法从简约的二维地图上获知事发地点的环境信息,这种情况下往往会给公安应急反应带来被动,甚至会给公安干警的生命造成威胁。

4)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数据更新不能做到准确及时

勘测部门提供的二维地图是一种专业的测绘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对其进行修改更新。此外,出于保密的考虑,勘测部门往往会对地图坐标系进行变形处理,这就造成基础底图的更新必须以来勘测部门才能完成。但在实际应用中,勘测部门在资源上无法保证警用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因此,根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公安系统使用的地理数据都有现势性差的问题,这对于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PGIS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 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移动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上述制约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即“影像地图”。“影像地图”是一种以地面近景影像直接反映制图物体的地图,它既包含二维线划图,同时也包括了与二维线划图有着地理相关的可量测实景影像。影像地图是以一种完全真实的方式来展现空间,在影像表达的世界里,包含大量地理的、环境的、社会的、经济的、人文的信息以及可供挖掘的知识。这种影像地图的GIS应用即是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2.1 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对比

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不但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景数据,还帮助警务人员实现了对目标的实景可视化查询和按需测量。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相比传统的二维警用信息系统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详见表1。

2.2 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由于目前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基本都采用二维地图方式,如果要全部抛弃二维系统,用三维系统来替代,不仅耗费巨大,也会影响到公安部门正常的工作开展。因此,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应该是在二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开发,既能实现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又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二维系统数据,并且对正常工作没有影响。本文设计的实现方案如下:

1)利用公安系统原有的二维警用信息地理系统地图进行现场勘察,制定作业规划。

2)利用移动采集技术进行实景采集,同时采用最新航片或卫片以及少量的人工补绘完成房屋层的制作,建立更完善的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影像地图。

3)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商合作,将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影像地图集成至系统中,取代原有的二维地图数据。

4)在系统中开放数据接口,并在软件中设计用户数据更新的程序,允许操作人员自主完成对数据的更新。

以上4个步骤,可以在原有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将系统底图替换成三维实景地图,同时也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更新方法,从而保证了警用地理数据的现势性,为长期困扰公安系统的地理信息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三维实景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可读、可写、可画、可量、可链接、可挖掘等一系列功能,在公安五要素管理、突发事件决策指挥、交通、消防等各方面都有着二维系统不可比拟的优势。当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三维实景地图作为二维地图的升级产品正日益成为GIS数据应用的热点。我们因此也可以预见到,实景三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取代传统的二维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成为日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5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基于计算机与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它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科学系统地设置一些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吸收学科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战略性目标,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实践型人才。[1]

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1.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概述

从我国多个重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培养方向较为明确,主要为了培养一批具备地理学知识、测绘科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及其整合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概念上来讲,地理信息系统是集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显示地理空间信息等模块为一身的以计算机为平台的集成软件系统,在系统研发及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多学科理论及技术的支撑。具体来看,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学、地质学、遥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导论、测量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图形学和软件工程等等专业科目,学科教育内容较为丰富。

2.当前我国高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既然“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到的学科较为繁杂,因此,要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多项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则并非易事,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科教学特点的教育方式。从我国当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际教学模式来看,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桎梏,令学科教学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往往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承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为该学科配置的师资力量往往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令专业教学主要停留在书本教学层面,教师注重完成零散的教学实验,注重知识点的验证,缺乏对课程实践体系的设计。另外,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成果缺乏系统的评估考核,进而令课程设置形同虚设[1]。无可厚非,这也是一个专业课程教育面对素质教育改革所需正视的问题,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现象,但只要学校重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教学质量,就能够改变这一专业的教学现状。[2]

3.浅析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国各高校针对“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从专业课程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规划与改革。就从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来看,增加了实验课的相关内容,并且完善了专业考核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专业化的实验室环境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改善实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各个时段都能够开展实践学习,以此来提升专业实操能力。从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到,我国高校各级管理者以及专业教师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十分认可,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学改革成果突显[3]。

二、探索未来我国高校实施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新型模式

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未来社会对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则需要探索一条能够夯实“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道路。要始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育重心,发展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推进学科教育整合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育重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国内很多重点高校对该课程教学十分重视,不仅构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软硬件一体、多软件集成的实践课教学平台以及专业网络实验条件,而且还针对教学方式、课程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了优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的实效,同时,还与生产实践单位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让专业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实践工作中去,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于日后更好地适应岗位或科研部门的实际工作[4]。

2.我国高校实施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

从当前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来看,无论是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改进还是对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来讲,改革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内容,都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针对该课程的所进行实际教学改革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改革方案的执行管理力度有待增强。在未来,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定会朝向实践应用型模式发展,并且该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践教学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3]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范文6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交通工程;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89-01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数据均具有空间地理特性,使得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交通规划和管理者处理交通数据的有效手段。因此,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forTransportation,简称GIS―T)是GIS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延伸,是GIS与多种交通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以采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数据和交通数据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GIS技术在交通工程领域的主要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基于GIS的交通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该类系统将地理图形信息与其相应的附属信息结合在一起,用于对交通基础设施(路网、公交线路、停车场站等设施)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查询,并且在GIS空间分析的支持下,具有路径分析等简单的分析功能。该类系统是比较常见的基本应用,一般面向交通设施的管理部门。

二、基于GIS的交通规划辅助支持系统

该类系统基于GIS软件,结合交通规划的工作内容,借助于GIS软件的数据处理能力,完成交通规划各阶段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并在交通规划分析模型的支持下,完成交通规划所需空间分析。该类系统主要面向交通规划研究与设计机构。

三、智能交通系统基础平台

该类系统以基础地理信息软件为平台,结合交通检测、数据通讯、数据处理等技术,将监控视频、交通控制等实时动态信息及交通标志、停车场位置及容量等等各种数据集成起来进行集中管理、分析,实时提供城市各主要道路的交通流量、车速、交通密度、事故发生情况等的初级辅助决策信息,以便交通管理人员做出快速响应。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促使GIS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技术上的综合;一个是软件技术上的分化,

四、技术上的综合

GIS技术上的综合,主要体现在GIS与其他信息技术上的结合。我们常说的“3S"技术,即GIS、RS和UPS的一体化,就是技术综合的一个体现。现在的GIS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些,它已经与CAD、多媒体、通信、Internet、办公自动化、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结合,形成了综合的信息技术。综合是GIS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五、软件技术的分化

GIS的软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GIS模块到组件式GIS和网络式GIS的过程。目前,组件式GIS(ComGIS)和WebGIS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型GIS公司产品的开发方向。(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

以及GIS控件与其他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组件式GIS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GIS功能嵌入其他软件,或将其他软件功能引入到GIS中来。组件式GIS代表着当今GIS发展的潮流。国际上大多数GIS软件公司把开发组件式软件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如前所述,WebGIS己经是当今GIS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成为GIS领域的竞争焦点。世界各大GIS专业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产品,如Autodesk公司的Mapguide,ESRI公司的Intemet Map Server,Intergraph公司的Geo-Media Web-Map,Maplnfo公司的Proserverc等,都希望抢占市场。然而,这些软件还不完善,这给我国的GIS软件事业提供了机会。

GIS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也许是地理信息造型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和虚拟现实造型语言,能够在Inter-net上很好地描述和表达文字、多媒体和图形。预计很快发展类似的语言,将对GIN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