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护理措施

老年护理措施范文1

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发生的原因,以及与科室,患者、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论:对心内科老年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确保护理安全。

心内科的病房有其特殊性,大多是60~80岁的老年人,为了加强本病区对老年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应对措施,确保老年患者的安全。因此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改善护患关系的基础,对于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及安全,对老年患者及家人进行安全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老年患者不必要发生的安全隐患,还能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1]。

1.影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生理因素:老年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首先年龄占主要地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70岁左右老年人,并且老年患者整个机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高都有明显的下降,比如听力、视力不好,反应迟钝,行动不便,基础病多,严重的会出现老年痴呆或精神障碍,如:坠床、跌倒、烫伤、走错病区等,这是老年患者容易发生的,也是影响护理安全的最大隐患。

1.1.2病区环境:由于建筑设计不人性化,老年人对病区环境不适应,基础设施不到位,提醒标识过小,病区厕所太远等均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1.1.3知识缺乏:由于老年患者的认识不足,文化程度不高,对相关疾病知识不了解,便无法理解疾病的危害程度,不配治疗。

1.2护理人员的因素

1.2.1责任心不强:(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个别存在责任性缺乏,工作疏忽大意,不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及不认真交接班,未严格遵守医嘱,(2)输液后不及时巡视或巡视不认真造成液体外渗,发现不及时导致静脉炎发生,输液时未控制好滴数过快导致患者发生心衰或肺水肿,过慢则会使血药浓度低于应有的治疗浓度,即达不到抢救和治疗的预期效果[2]。

1.2.2法律意识不强:(1)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责任认识不足,(2)在接待患者时说话不谨慎或治疗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引发患者和家属对治疗不信任,引出医疗纠纷,(3)护理资料书写不规范,不及时,有涂改,一旦发生投诉,不能提供有力证据。

1.2.3理论知识不扎实(1)对心内科专科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具体,对于急性心梗,急性左心衰的急性期护理不到位,向家属解释不够具体,(2)对心电图的判断及认识不够详细,(3)对心电监护仪、初颤仪的操作不熟练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有质疑和不信任。

2.措施

2.1全面评估老年患者:采取有效恰当的措施,例如老年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仔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跌倒史,有无意识障碍,有无行动障碍,听力、视力等如上护理,悬挂警告牌,向家属交代留伴,做好入院的健康宣教。

2.2对护理的要求:加强对护士法律观念的竖立,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法的重要性,并维护护患双方的利益,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做好健康教育,疾病知识宣教,注意用药安全,加强沟通技巧,构建和谐的护理关系。

结论:随着整个社会的改变和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护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持续护理安全的改进,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各种护理隐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老年护理措施范文2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寿命普遍延长,社会的老龄化,使得住院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⑴,机体老化带来的改变增加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

2008年卫生管理部门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作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目标。

1.跌倒原因

1.1不良医疗环境

医院由于床位紧缺,在走廊加床,夜间陪护床摆放不规范,造成病房通道拥挤,有的病房过高,床腿刹车无固定,走廊走道地面湿滑,无安全警告牌,灯光亮度不足或过于刺激的灯光,楼梯和走道没有扶手,台阶高低不等或过高都易造成患者跌倒。

1.2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退化,判断力差,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反应慢,骨质疏松,四肢关节活动不灵,常出现蹒跚步态,身体重心前移,使身体处于前倾状态,易出现跌倒风险,跌倒后伤势严重,引起各种并发症直接危及到生命。

1.3 心理因素

由于家庭、经济、子女等因素,临床中老年抑郁症常见,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另有部分老年人不服老,不愿意增加子女的负担,拒绝家人陪护,自身自理能力差,强迫自己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遇到事情不愿意麻烦别人,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1.4疾病因素

脑血管病人部分伴有一侧肢体无力或功能障碍[2],痛风的病人伴有关节疼痛,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存在有跌倒的风险。

1.5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发生跌倒危险的预见性差,参与安全管理意识差,风险评估不到位,对病人、家属、陪护宣教和指导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人观察不仔细,过分依赖陪护人员。易发生跌倒的时间如:08:00-10:00、18:00―20:00、20:00―22:00,护士巡视病房不到位,使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增加。

1.6药物因素

由于老年患者对药物耐受力低,敏感性高,易发生不良反应,如降压药、利尿、抗焦虑、抑郁药、扩张血管的药可以影响到患者的神志、精神、平衡、血压、视觉、步态等,易引起跌倒风险。

1.7衣着因素:

穿着过长的裤子,过大的鞋子,不防滑的鞋底都会易引起跌倒的风险。

2.预防措施

2.1做好入院评估

对入院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首先做到对病人基本情况了解,详细讲解住院期间安全的一些注意事项,按分级护理巡视病房,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防范措施,认真做好交接班,并记录。

2.2合理用药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的反应,严格遵照医嘱,不随意乱用药,先告知用药后的动作宜缓慢⑶。对服用安眠药、抗焦虑药的患者,劝其上床后再服用,以免用药物起效后上床不慎跌倒。

2.3改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地面干净无积水,病房光线充足,呼叫器及常用水杯、纸应放在易取位置。在走廊、卫生间设有扶手,通道无障碍物,对开水间、卫生间有易滑设置的醒目标志。指导患者“一扶、二看、三走”⑶。

2.4防范意识的教育

护士应在病区的管理中渗透预防跌倒的教育,护士是预防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护士的防范安全意识教育,便利于护士自觉建立患防范的安全意识理念。

对病房保洁工、家属等进行预防跌倒教育,病区走道、卫生间应有“小心地滑,防止跌倒”的提示牌。

2.5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危险因素的认识。嘱咐患者活动时应有人陪伴,穿合适的衣裤、鞋子,学会使用床旁的呼叫器。提醒服用降压、降糖、镇静、利尿药时,起床先在床上休息3分钟再下床活动,改变时应遵守“三步曲”即平卧30秒双腿下垂30秒行走,避免突然改变引起性低血压。夜间尽量在床上使用便器,避免夜间下床不慎发生跌倒。

2.6加强管理

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并清楚患者的需要,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及时解决老年患者各种问题。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定期组织护士学习跌倒应急预案,风险防范及处理措施。对高危患者重点交接班,注意细节环节交接,为病人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

老年护理措施范文3

由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性糖尿病病人也随之增多。全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老年性糖尿病病人达10%,目前我国老年性糖尿病病人大部分都在家中由家庭照顾者进行照料[1]。然而由于这些家庭照顾者从未受过正规培训,缺乏该疾病知识和对病人的护理照顾常识,致使许多糖尿病病人出现许多居家安全意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2]。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随访调查我科出院糖尿病病人,并进行针对性的居家护理宣传,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尊重病人权力,自愿留电话联系的方式,随访我科出院老年糖尿病病人100例,年龄>65岁,其中男48例,女52例。

2 方法

进行电话家庭访视,耐心向病人及照顾者讲解老年性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照顾技巧,并向他们发放老年性糖尿病病人的照顾手册,宣传护理周刊的病人,培养病人对自身疾病的信心,让照顾者从了解、熟悉到掌握对病人的照顾技巧,尊重病人,利用电话或家庭走访的方式得到了病人的信任,了解了病人的近况,经常接触病人,利用亲切的话语给病人以关心和爱护,保持情感交流。

3 护理宣传

3.1 预防低血糖发生:向病人及照顾者讲解低血糖的症状及急救措施,家中备用一台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测血糖,家中常备饼干、糖果,以便低血糖发生时备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剂量要准确,不能因血糖高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注射胰岛素时防止漏打、多打、少打,教会病人及照顾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空腹不能参加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

3.2 预防跌倒:由于老年性糖尿病病人多患青光眼、白内障,导致视力明显下降,很容易跌倒,应注意以下几点:(1)家居设施应便于病人活动,床铺高度以病人坐床上时脚跟正好着地为宜,便于上、下床,两边应设计有防护栏的家庭病床,厕所使用坐式马桶,标志醒目,夜间使用小灯或荧光灯指引。马桶旁、冲凉房设有扶手架,(2)地面要防滑,保持平坦干燥无积水、无障碍,穿着合适,穿防滑鞋,病人常用药品及物品要放在随手可及之处,家具锐角应以厚垫包裹。(3)运用“五常法”(常组织、常整理、常清洁、常规范、常自理)对家居环境进行管理,确保家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标志醒目,如家中的物品分类放置,并贴标签,便于寻找和管理。(4)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协助,行动不便与步态不稳者要搀扶其上厕所。

3.3 预防走失:加强对老年性糖尿病病人的看管,病人外出时应有专人陪伴,同时病人口袋内放入写有病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安全卡片,如万一走失,便于寻找。

3.4 预防烫伤:老年性糖尿病病人由于视力下降,感觉功能减退,反应感觉迟钝,在自己倒开水、洗澡、使用热水袋时容易被开水烫伤,所以洗澡时应先帮助调好水温,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能超过50 ℃,并套外布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4 总结

通过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方式,对病人进行居家护理宣传,增强了病人配合治疗的信心,延长了住院周期,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约了住院费用,减轻了家庭负担,最重要的是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性糖尿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永能.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居安全的护理干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4,3:185.

老年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慢性疾病; 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关注延长寿命的同时,生活质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老年患者各系统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差,常常身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正确、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固然重要,长期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样重要。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不仅仅是对疾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也包括心理、生活方面的护理[1]。只有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才能够使老年患者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为了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71~84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例,肺源性心脏病19例,脑血管病变12例,恶性肿瘤7例,股骨头坏死5例。生活自理31例,生活半自理21例,长期卧床不能自理者12例。

2 护理方法

2.1 病情的观察与监测 无论患有何种疾病、病情发展至何种程度的患者护理人员都应勤于观察,密切监测疾病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对不良状况做出反应,并尽早通知医生予以处理[2]。老年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病程长、病情重,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保持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做好长期观察、监测病情的工作,以保证疾病的进展与变化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的处理,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

2.2 一般护理 老年患者常存在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减退等状况,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做到有耐心、够细心,应反复叮嘱患者口服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并尽可能的亲自目视老年患者服药,或者嘱其家属帮助患者正确服药,以避免口服药物的漏服、重服、错服,从而造成治疗效果的下降甚至其他损害的发生[3]。老年患者还应进行皮肤护理,由于老年人皮肤及其附属腺体开始萎缩,常造成皮下脂肪变薄,抵抗力下降,受到不良刺激即易发生瘙痒。因此,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免受不良刺激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对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更应注意尽可能避免褥疮的发生,勤翻身,勤擦洗,以降低褥疮的发生率。

2.3 饮食与睡眠指导 老年患者各系统生理功能均有所下降,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老年患者的健康、生活造成了威胁,带来了痛苦。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于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个体特点的不同,病情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食谱,符合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病情康复的需要,多食用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以促进老年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此外,老年患者夜间睡眠较少,常出现失眠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基础疾病的恢复,还易间接造成身体其他方面的损害。因此,给老年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并给予正确的睡眠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叮嘱患者限制饮酒,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作息时间规律,睡前尽量稳定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兴奋,以促进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合理应用安眠药物等[4]。

2.4 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老年患者常因离退休后社会地位的变化而出现自卑、焦虑等消极心理,加之身患疾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痛苦,因此,往往出现性格偏激或精神萎靡、情绪不佳等状况。对于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不仅在日常护理中要更加关心、照顾老年患者,还要在交流、沟通方式上注意技巧的应用,以真诚、真心的付出换取患者的信任,以便了解其思想和情绪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开导并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及护理工作[5],并从思想上、心理上正视疾病,通过心理健康促进身体上的健康。另一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还能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诊疗、护理的配合度,对于疾病的预后及转归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5 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 适当的锻炼对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大有裨益。对于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年患者,可组织他们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能够起到增强体质,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对于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也应鼓励其在床上做简单的功能锻炼,纠正其依赖心理,通过功能锻炼获得的进步与成功,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强生存信念;对于部分由于身体条件限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患者,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3 小结

本研究中的64例老年患者在精心的综合护理措施下,康复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以保证,充分说明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还能够实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因此,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优化护理流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老年患者从身体到心理的照顾和帮助,从而促使老年患者及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重返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7.

[2] 陈菊香.社区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7,14(12):88-89.

[3] 陈向韵,岳鹏.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25.

[4] 刘雪荣,于普林,叶文,等.河北省燕郊社区717名老年人慢性病现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44-47.

老年护理措施范文5

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临床给予常规普通护理,实验组30例患者临床给予系统性湿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13例、实验组2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给予系统的湿疹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湿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38-02

慢性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疾病,临床主要以病情反复、皮肤浸润肥厚和瘙痒等为主要特征。老年患者因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情持续时间较长,且经久不愈,因此,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困难。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了6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9.4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4年;实验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67.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5年。两组患者临床均表现为皮损肥厚、瘙痒明显、苔藓样变等。湿疹好发部位均为肛周、小腿、手、足以及。

患者入院标准:年龄不小于60岁;近1个月内未使用固醇类激素、抗真菌药物以及抗生素等;患者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排除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一天一次,0.5mg/次;开瑞坦,一天一次,10mg/次[1]。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微波治疗及外用药物卤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患者临床疗效根据患者临床皮肤浸润、瘙痒及红斑程度进行评分,轻度 1分,中度 2分,重度 3分。治疗好转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治疗效果则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好转指数不低于70%;有效:治疗好转指数不低于50%;无效:治疗好转指数低于50%[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3.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13例(43.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2例(6.7%)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对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在治疗的基础上,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普通护理,而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系统性的老年慢性湿疹针对性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系统性、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现将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①心理护理:老年湿疹患者因其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对湿疹存有紧张、恐惧心理,而且对治疗丧失了信心,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老年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培养其建立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鼓励其配合临床检查和治疗[3];②皮肤护理:避免抓挠患处,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刺激性物体刺激患处,避免热水接触患处,微波治疗24小时内避免沾水。对出现渗液的患处要擦拭3%的硼酸,大面积渗液处擦拭1∶5000的呋喃西林。患者每天要熏洗一次,并接受卤米松软膏外用药物治疗;③饮食护理:在饮食上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忌饮酒,要保持进食清淡,多进食水果、蔬菜、牛奶、蛋制品等,也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C、E以及鱼肝油等,患者要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增强皮肤抵抗力。同时注意,避免进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龙眼、榴莲、荔枝等[4];④生活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病室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花粉、染料、油漆等污染环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患处皮肤干燥,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帮助患者缓解患处瘙痒、灼热等症状,叮嘱患者不可过度抓挠患处,必要时可冷敷。

综上所述,临床在给予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要给予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系统、针对性的护理一方面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课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对促进老年慢性湿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系统、针对性的护理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晓晓.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9):1958

老年护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护理措施

21世纪,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目前尤其受到重视的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在所有威胁老年群体健康的疾病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力和杀伤力。当前,引发心血管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常见的引发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血液粘稠和肥胖等一些病症,据调查,国内已有近三亿人患有一定程度的心血管病,而在这些患者中,每年的死亡人数大约有三百万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所有致死因素中占据半数左右,大约相当于恶性肿瘤的两倍。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护情况,减少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笔者将介绍一些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

1心灵呵护,思想护理

谈起心血管疾病,很多老年患者都会色变,其实心血管疾病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做好护理和防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患病情况。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灵呵护,减少他们对心血管疾病的恐惧感,降低他们心里对家人负担加重的负罪感,针对具体患者进行相应的心血管疾病病况介绍,使他们真正了解心血管疾病,放松心情,去应对和战胜心血管疾病。唯有如此,老年患病者才能真正忽视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困扰,全身心的投入到疾病的治疗中。

2妥善周到,基本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经常需要住院进行治疗,我们的医护人员要提供周到完善的护理措施。首先,住院环境的清洁舒心是必备的,为此,要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清扫、消毒、通风、保湿控温等各种清洁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其次,对患者身体的常规检查要按时进行,比如常见的血压血脂、心脉心率等情况的检查和胸闷头晕等不正常现象的检查;再次,对于一些失去完全生活自理能力或者失去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患病者,要进行一系列的协助护理,尤其是饮食起居、户外散步等的辅助;最后,要严格控制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休息护理,很多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常常因为医护人员在休息护理中的失误而失去生命,因此必须对这一护理加强重视和实施力度。

3重视常规检查,勘探病情变化

基本护理中,我们讲到了对患者身体进行常规检查这一基本护理,其实进行常规检查的目的,就是根据每日常规检查的微小变化来及时发现一些隐藏病情,今早把病情控制在可以监管的范围内,防止病情严重爆发时治疗不及时现象的出现。常见的血压升高现象就是基本检测项的一种,血压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必然会出现一系列伴随效应,有些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及早对像血压这样的常规项的观察,来勘探病情隐患,并进行相应的护理。

4急症发作,吸氧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就是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都会造成心率、心律波动太快使体内供氧不足,致使呼吸困难。此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可以及时补充体内缺乏氧气,使得体内新陈代谢正常,进而缓解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

5药到病消,对症下药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疗和治理中,药物配合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治疗药物的用量、用法及治疗效果,辅助病患及时正确的服用。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洋地黄,该类药物主要心功能不足衰竭等症状,应该根据不同的心功能症状表现,选择不同的剂量和使用方式;此外利尿类药物也是比较频繁使用的药物,它对缓解心力衰竭等症状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经常进行常规检查,以防止用药失当情况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有一些降低血压血脂、防血栓等症状的药物必须掌握其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最重要的是,在这些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时刻对病患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以防因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生命威胁。

6特殊情况,高效急救

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医护人员必须时刻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心血管病患者发病时一般伴随着心悸、呼吸困难、供氧不足等症状出现,如果不能及时拯救,会使得病人心肺呼吸困难,脑内充血,窒息而亡,因此必须把各项急救设备和急救设施放在离病患较近的位置,同时医护人员要短时间的定期对病患进行检查,以及早发现病人的不正常现象,及时规避大的灾难的发生同时可以确保及时发现并进行急救护理。同时医护人员还要会一些心脏复苏术等技术,来应对一些因已经救治不及时而陷入昏厥的病人。

7院内院外,健康护理

开展健康指导可以使病患在院内院外都得到很好的护理照顾,一般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行的指导,这主要是针对病患及其家人进行的健康辅导,可以帮助病患在远离医院的范围内得到较好的照顾和护理。在病患的活动范围内,备好常用急救药物和急救装置,以便周围护理人员及早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按时服用有针对性的药物,要遵守医生指导,定时检查,合理更改药方和药量;同时要加强自身身体素质,在工作之余,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散步、健美操等一些有氧运动;此外,在平时生活中,要进行食疗,一些不能吃的食物要尽量少吃,使得饮食起到护理的作用,比如有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少食高脂食品。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卫生等方面的护理需要做到健康安全。

8结束语

老年心血管疾病一直是人类疾病中难以克服的一大重症,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并不是该疾病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技术,而常常是由于护理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很好的应对造成的。本文提出的一些护理措施都是实际护理中经常用到的,而且非常具有实施效用,为心血管疾病的缓解和治疗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岳春艳.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2(上):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