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1

“省地勘基金项目”自设立至今已有10多年,如何管理好项目,保障项目质量,实现青海省找矿重大突破,管理者通过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其中2014年1月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出台的《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实行)》将项目承担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并在项目实施全程有效运行,作为管理项目的重要手段之一。各项目承担单位为提高单位产品质量,增强顾客和相关方面的满意程度,自2002年起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并要求各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运行。然而地勘项目的生产流动性非常大,绝大多数是在野外进行,与各承担单位队院(队)部不在一个地方,其产品复杂、外界环境影响大、干扰多、施工技术复杂等因素以及各单位管理者重视、技术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各单位实施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的深度和力度参差不齐。有些地勘单位起步早,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在野外项目中运行多年,从立项到资料汇总整个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项目质量较高,这些单位甚至已建立了质量(ISO9000)、环境(ISO14000)和职业健康安全(OSHMS18000)“三标一体”的整合型管理体系,将项目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有些单位虽然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但在实施及运行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更有甚者形同虚设。

2“省地勘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在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重认证轻实施,重编制轻宣贯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每个单位都很清楚、明白,每年省地勘基金项目在立项、招投标时,参加单位都能按要求提供各自规范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却敷衍了事,有些单位甚至就不运行,可以说这些单位是为了认证而认证,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追求更多的资金而认证,不是为提高地勘项目工作质量,提交优良的产品而认证。

1)忽略了顾客的需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八项管理原则中,第一项原则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省国土资源厅做为项目承担单位的顾客,所关注的就是如何提高地勘项目质量、取得找矿突破以及获取满意的产品,而多数承担单位却片面追求“量”,忽视了“质”,不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以争取项目及资金为目的,敷衍实施过程。

2)领导不重视,质量意识淡薄。有些项目承担单位领导认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仅仅是单位需要的一张证书,在争取项目时增加自己的筹码,或是因为需方强制要求不得不勉为其难,做做样子;有些单位领导经常破坏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程序,用行政命令代替质量管理体系程序,久而久之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成了一纸空文,领导忙于召开各类会议解决项目质量问题,员工习惯于听取领导命令行事,忘记了正常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单位已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名存实亡。

3)依赖少数人运行,且操作员工素质较低,难以保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多数单位在贯标时突击培训,集中授课,应付认证,认证通过后则不了了之,多数员工没有掌握其内涵,仅知皮毛,概念模糊;有些单位培训2~3个人,就交由他们运行,所有问题都靠他们解决,然而质量管理体的运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全员参与,要求单位所有员工都按程序办事,仅靠2~3人是无法保证其有效运行的;少数的几个操作员不求文字记录,只求按正确的方式操作,缺乏相应的文件记录、文件保存等知识,文件记录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导致概念模糊,产生纠纷或问题;有的员工嫌麻烦,认为自己本来很忙,还要做大量不相关的文书工作,思想上难以接受,实际工作中应付了事,造成“只做不记”或随意变更操作程序,而不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和签发随意变更通知单。

4)单位中坚力量因循守旧,阻碍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众所周知,一个地勘单位的中坚力量就是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管理者,这些人中大部分在野外一线工作,受院(队)部管束较松,因其工作环境特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利益,使得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产生抵触情绪;有些技术人员及技术管理者知识陈旧、因循守旧,不愿意接受改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2管理程序文件有肉无骨,实用性差

有些单位各部门程序文件编制得都很完美,但单位各管理部门与野外项目组、院(队)部与野外项目组之间的程序表述不清,执行性查,导致信息数据无法查证甚至难以采信,造成院(队)部对野外项目组的情况不掌握,野外项目组对院(队)部及各管理部门也无从应付或忙于应付,其原因有三方面。

1)程序文件编制人不能顾全大局。有些单位一部分程序文件编制人因自身认知、部门利益或其他因素偏离系统性和部门间的联系,在权限界定、信息传递、程序衔接等方面片面照顾自身部门方便,不能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连贯性,影响程序的执行。

2)控制程序的编制没有把握其核心内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每一项工作在程序上按照“5W1H”(做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严格控制,并且重视保留相应的质量记录,以保持工作的可追塑性,使得全部质量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而有的单位没有掌握上述核心内容,编制程序文件较为随意,控制过程主次不清,造成不重要的工作太多、太琐碎,浪费大量资源。

3)特殊的工作环境,增加了控制程序的编制难度。由于地勘项目工作区均位于野外,项目组不仅要受到自然环境、自身技术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当地政府、居民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地域、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势必造成无法预料的问题随时出现,程序文件中不可能都有解决的方案和方法。

2.3缺乏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动力不足

多数单位认为质量管理体系只要通过认证,就会自行运转,再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到底有多大作用,员工和管理者心中无底,有效运行与否无关紧要。

1)单位年终考核只注重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忽略了项目工作质量的考核。不认真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而敷衍了事的部门及个人,单位对其不了了之,严格按控制程序运行质量体系的部门及个人,感觉不到努力的价值;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质量管理体系“无用论”,认为不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无关紧要,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只看见付出,看不见回报,而且凭空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

2)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过程没有足够重视。每年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只是为最终的外审作铺垫,对认证单位外审尽量应付过关,达到维护证书的目的就行,管理评审也流于形式,对于审核开出不符合项的部门或个人没有问责,也谈不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对“省地勘基金项目”承担单位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自上而下严格执行控制程序,形成良好的氛围。领导作用的发挥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中起到了主导地位和关键作用。作为单位的决策者,领导班子应全程参与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过程,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已确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资源配置进行管理,减少行政命令,以严格执行控制程序来替代无谓的文山会海。领导的质量意识提高了,对员工的要求也就高了,员工自然会参与到其中,经常性参与会大大提高员工素质。若要全员参与,就要想尽办法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方式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培训工作应长期坚持、形式多样,不再是突击培训、集中授课。培训工作要结合单位实际将不同层次的员工分开培训。培训之前应明确员工职责,再根据职责确定培训内容。对于基层操作员工,应强调文化素质、岗位技能、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强调专业技术素质、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素质。另外单位对一些特殊的人才,还可以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式。

2)围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核心内容,结合单位自身情况,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增强程序文件的实用性,评估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的有效性。程序文件一定要遵循“做我所写的,记录我所做的”这一准则来编制,让员工通俗易懂、方便操作;在已经确定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各部门要简化各自业务流程、删除不必要的无效过程,做到流程简洁、主次清晰、控制全覆盖,使“事事有人管,点点受控制”,且职责权限不交叉,信息直接、及时、准确;这样的程序文件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也运行了,是否有效呢?这就要进行有效性评估。单位通过有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不但持续改进了体系,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的,因此对于其有效性的评估,要从经济指标及体系的改善指标两方面进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体现为因产品质量的改善与稳定而降低的质量损失,因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工作效率,它们最终都以财务指标的形式体现。质量体系的改善指标主要体现为质量体系审核项目的改善情况,无论是年度内审还是外审中开出的不合格项,随着进一步工作不断地减少或消除,说明该项指标达到了要求。总之只要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持续改进,并由此带来经济效益,说明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的,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也随之增加,从而加强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全员考核机制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奖罚分明,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根据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所确定的职责、权限,将职责分解成详细的项目,将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合格程度,结合体系内审、外审、管理评审的结果,作为管理人员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部分。这样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就会体现在管理者的报酬里面,从而达到提高领导质量意识的目的。除了对领导的考核,单位可以考虑将维护质量管理体有效运转的责任分解给每一位员工,并对员工进行考核。将个人考核结果与部门考核结果相结合,综合评估结果体现为员工年度绩效的一部分,从而对员工长期激励,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结语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2

200*年3月我单位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同年10月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该体系已在我单位内部运行了一年多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于今年6月顺利通过了第一次监督审核。下面结合所在单位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粗浅的谈一下认识和体会。

一、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1、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物业管理企业,对原有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可以使管理方法更科学、管理过程更规范、管理目标更明确,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效能,为下一步步入社会,进行市场竞争提供方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进一步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企业必将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社会企业也终将会跨入校园来争夺这个大的服务接受群体。迎接这种挑战的关键就是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即要在日常服务中通过优质服务不断建立与“顾客(师生)的朋友关系”;建立与“顾客(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要确立服务也是商品的意识,服务虽是无形的,但也有质量要求。只有不断地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增强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才能站稳学校这块阵地。

3、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企业内形成的服务宗旨、管理方法、服务意识等。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使服务宗旨更明确,方法更先进,过程更规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加快形成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完善,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为下一步步入社会,进行市场竞争,提供能力上的保证。

二、目前高校物业管理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物业管理的要求。现有的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员工大多是原高校后勤总务和房产管理部门的老职工,专业知识匮乏、知识结构老化、工作方法约定俗成。虽然在新的用人机制下企业聘用了一批知识化、年青化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是这一部分员工毕竟对高校物业管理企业的服务宗旨、服务目标还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难以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更难迎接新的挑战。

2、服务意识不适应现代物业管理的要求。现有的大多数高校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意识淡薄,都认为自己只是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服务只是行政分工不同,服务既不是商品也不是产品,服务是意识上的、是无形的,所以也就没有质量上的要求。通过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把实现服务的全过程及影响服务质量的全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逐步培养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3、管理方法不适应现代物业管理的要求。现有大多数高校物业管理企业虽然担负着学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但又与社会上的物业管理企业有所不同,它承担着更多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因高校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得不身兼多职。虽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也都在学习和引用新的企业管理方法,但是与原有的管理模式交织在一起,仍然存在着体系不够完善、控制不够全面、管理不够规范、工作目标不够明确、工作职责不够明晰等问题。

综上所述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规范等来加强管理、提高效率,也就是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目的之所在。

三、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做的主要工作。

经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单位这一阶段的实施,我们认为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在企业的服务宗旨、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员工素质和企业的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做好改进工作,以适应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下面具体谈一下我单位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做的主要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步应做的工作就是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对所提品(服务)的质量宗旨和追求方向。应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结合本企业的工作特点,或通过召开职工大会来讨论制定。如我中心通过召开中高层管理干部座谈会讨论,制定出“热诚服务、优质高效、持续改进、追求更好”的十六字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是对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依据,应是对所做质量方针的承诺,应是可测量的(可检查),并应符合质量方针所规定的框架。企业的质量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各部门专向目标两部分。我单位制定了七个总体目标,即:不出重大安全事故达标率;工作任务指标完成率;基础设施完好率;定期对员工培训覆盖率;上岗考核合格率;服务质量抽查合格率;顾客满意率。专项目标是结合单位的总体目标和部门的工作需要来制定的,我单位制定了包括办公室、公用房管理部、住宅管理部、校园管理部、运输部、邮政服务部六个部门的专项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加强了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有依据性。

2、编制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应依据“管理的系统方法”的质量原则,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文件。体系文件的制定必须确保职责体现过程、资源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过程这四大过程的实现。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必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遵守“写所做的,做所写的,力求简洁”的原则,在编制中尽量结合工作内容采用日常工作中的语言,使手册和程序文件具有符合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也是企业的各类管理制度汇编,用来指导、规范、约束员工的工作。编制作业指导书应遵守“每岗位规章制度要齐全,只要岗位在,谁做都一样”的原则,其中应包括各类管理办法、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考核办法,作业指导书应具有实用性和易懂性。我单位在编制第一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套用了国标语言,用语脱离了行业特点,造成了员工“读不懂、无法做”的问题。在编制第二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时尽可能的使用了具有物业特点的语言,增强了手册和文件的专业性。我们经过反复推敲制定出了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16个和管理办法、岗位职责、操作规范、考核办法文件243个。其中16个控制程序针对质量管理中具有系统性的问题给出明确的解决途径和实施办法,是体系文件运行的主要指导文件。另外的243个管理规定是从服务工作的不同岗位和内容做出具体规定,为各岗位管理和操作提供遵循规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实施增强了工作方法和过程的规范性,使每一项工作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一旦发现问题,都可及时查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及时解决。

3、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依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质量原则,制定合理的全员培训措施。培训方案可依据企业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培训内容可以是管理理论,也可以是专业技能,或是内部规章制度的学习等;培训也可依据岗位需要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如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题讲座等;也可根据工作职责分层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如对基层服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结合工作特点和需要分别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员工的整体素质、服务水平提高了,那么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

4、建立系统科学的监察、测评、考核制度。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依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和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这三项质量原则,建立系统科学的监察、测评、考核制度,以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

为了对日常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应建立专门的监察队伍。专门的监察队伍要依据作业指导书对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范和岗位考核的规定,对各项工作进行监察。我单位成立的专门监察队伍日常工作检查内容分为卫生状况、设施设备维护、员工形象、常规工作记录四大项。卫生状况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楼宇和公用设施是否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和岗位考核标准进行了清洁、擦拭;设施设备的检查内容包括水、电、暖设备发生损坏时,是否及时报修;员工形象的检查内容包括文明用语,上岗着装,站立服务等;常规工作记录主要检查员工的本岗工作日记、考勤记录、大件物品进出登记、来访人员进出记录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责任人下达整改通知,并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回访,以保证整改的落实。监察机制的建立对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有效地运行,对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督促作用。

为了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应建立用户监督测评制度,测评方式可分为定期问卷调查、日常意见箱和BBS反馈等。定期问卷调查一般以学期为单位,日常意见箱、BBS以每天为单位进行。调查内容可从服务态度、与用户沟通、环境卫生、绿化、各项工作完成的及时性等几方面进行。通过调查了解师生员工对我们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对在调查中反映强烈和不足的方面及时进行整改。用户监督测评制度的建立,拓宽了企业与用户的沟通渠道,增进了企业与用户的相互了解。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和持续改进,还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制度,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体系评价制度的重点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按标准运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否能够按要求完成等。我中心现以年为单位,对体系的运行情况,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有效性评价,并结合年终工作总结同时进行。

四、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容易存在的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些企业,证书拿到了,就认为认证完成了,可以放在一边了。体系所要求的监督、审核活动都是走形式,只是为了应付认证公司每年一次的监督审核。或者是认为,通过了认证,也就掌握了最高水平的管理方法,就不用再继续学习新的管理模式与方法。事实上,认证不是质量管理规范化的终结,而是开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世界通用标准,不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应在实际运用中,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完善体系,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3

关键词:质量管理 质量 测绘单位

一、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自2006年6月份起接受质量管理审核,取得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增城首家有测绘资质的取得ISO9001认证的测绘单位。经过近十年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成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拥有健全的测绘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员工的质量意识也逐渐增强,有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和专职质量检查人员。

2007年,体系运行一年,在试行中不断修改和改进体系与单位的不适应的地方,形成自己的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

2009年中,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新版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即ISO9001(2008版),原先的2000年版在2009年作废,因此我队原先持有的2000版认证证书将面临换版的任务。

2009年11月―2010年3月,单位在新版标准后,迅速开始了资料收集工作,做好了换版前的准备。并开始试运行,之后组织管理评审对试行情况进行总结改进。

2010年4月,单位2008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经过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正式取得了ISO9001(2008版)认证证书。

2011年5月初,单位通过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业务的扩项认证审核申请,业务范围增加为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四项。

二、现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单位发展的作用

1.管理制度化,模式规范化

质量管理发展到今天,从认识、学习、参与、整合到完善,目前已形成一套相对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四大业务及相关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文件也涵括了各专业成果的过程程序、相关的支持性文件以及对质量有影响的各项职能管理文件,分别为:一级质量手册、二级程序文件、三级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和四级记录表格。

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份文件在经过反复的模拟试用与修改补充之后,已形成具有我单位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二级程序文件、三级文件中的采购控制程序、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测绘项目控制程序、地理信息设备网络管理程序、保密控制程序、各项生产作业管理规定等等,文件在修改中形成了具体到对每项工作涉及的人、设备、方法的规定,有显著的单位特色。

2.质量宣传逐层普及,员工意识提升

近年来,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十分重视质量培训、教育和宣传方面的工作,在换证、改版时均会选派员工参加系统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和内审员,每年也均会组织技术骨干参加相关质量培训等。尤其是在2011年,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系统的ISO9001管理体系知识,使员工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接受这套质量管理方法逐步发展到理解、认同和认真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运行。

3.单位效益多方面提高

在业务范围方面,从原来的以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为主扩展为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四大业务内容,资质等级也从原来的丁级升为现在的乙级,逐步形成以城乡规划测绘为工作基础、以城乡规划信息为工作重点、以数字增城为工作目标的测绘单位。

从人员规模看,从原来的6人专业队伍扩展到现在近70人的专业技术队伍。培养和吸收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拥有硕士6名、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14名、专业技术人员36名。

在业绩方面,不断创造出城市勘测工程和其他项目的多个优秀成果,“十一五”期间,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县域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创新与建设应用研究》项目获得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增城市城乡规划局“数字增城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增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获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金奖、《增城市城乡发展与规划地图集》获中国测绘学会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铜奖等。这些测绘成果与成就,都离不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力保障。

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保障下,单位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凭借一流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形成了优越的资源优势,也为信息工作开展打好品牌。

三、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几点思考

目前,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队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覆盖了工程测量、理信息系统、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城市规划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及相关部门,文件涵盖了各业务和部门的过程程序、相关的作业文件以及对质量有影响的各种管理文件。但在体系运行过程中“理论与实际脱离”的现象仍存在,加上随着业务范围和工作量的增加,质量管理体系在各方面管理值得我们思考几点内容。

1.管理理念的转变问题

在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中,从传统的产品检验到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成,管理层对质量概念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管理的模式也有重大的改变,从单一的产品检验到工作质量、过程质量、管理质量的预防与控制等,质量管理渐渐深入员工个人、岗位,还有每个工作环节,这就促使我们改变对质量与管理的理解。质量管理不单只是部分员工,或者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全体员工全过程共同参与的一项工作。因此,要加强质量管理的宣传和培训的力度,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的转变,从而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施效率。

2.管理内容的转变问题

随着增城市城乡规划测绘院业务范围和技术队伍的不断壮大,质量管理体系从原先单一的业务质量检查延伸为包括业务、人员、流程、设备等方面的监控,审核的内容不仅是各单元、各部门或者是各环节的质量审核,还包括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业务全过程的监控,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测绘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和不适应给单位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产品成果的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应选择时机适当转变内容,完善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单位管理的创新。

3.管理方法的转变问题

目前在很多单位的管理中,运用的管理方法千差万别,许多单位也仍停留在依靠制度进行管理,也就是硬性管理模式。但是,硬性管理给领导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不仅增加负担和压力,更多的是拉开了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距离。所以在现代管理中,软性管理越来越成为单位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即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对考核、分析、改进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ISO9001整个管理过程最重要的部分是体现在员工的参与与配合,员工既是考核者,也是被管理的对象,在审核过程中是监控与被监控的关系。因此,在单位质量管理中应提倡这种考核模式,逐步步入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追求卓越质量。

4.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下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问题

ISO9001强调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而卓越绩效模式是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基础上补充提出了战略、资源、市场与经营结果等要素管理。因此如何更好地执行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并与卓越绩效管理要素相融合则显得尤为重要。

(1)质量计划与卓越绩效要求与标准的融合。每年的质量计划都力求体现卓越绩效的要求与标准,但计划是否从战略目标出发,是否考虑战略的部署实施,是否对计划进行分解等,都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全员的参与。比如在计划中是否增加经营的工作目标,是否增加人力资源培训的要求目标,是否重视和鼓励注册测绘师考试的目标,是否增加人才引进的目标等,这些都需领导层提出目标并要求各部门针对情况进行目标分解,落实到个人的工作中。因此,质量计划与单位的战略目标密不可分,在制定和实施质量计划时应从战略目标出发,注意两者的融合。

(2)多渠道调查顾客满意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规定了顾客对产品要求的确定、评审和沟通的要求,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顾客与市场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它更注重与经营直接相关的顾客群市场细分,更在意顾客满意度的测量和信息反馈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改进要求。如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采用走访客户,听取顾客意见,并在每次走访后形成完成的反馈处理意见,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这对改善治理管理工作和完善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流程多、任务繁重,多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与客户进行单向沟通,长此以往,满意度调查便流于形式了。因此,可采用在平时与客户多沟通,收集客户反馈意见,不定期进行走访,收集客户的使用反馈等多种方式来调查客户满意度,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四、结语

测绘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并不普遍,也不够成熟,在单位管理运行中仍存在一定的阻力。但随着业务的开展,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转变,ISO管理因为提倡的是“全体员工的配合与参与”,越来越成为单位管理的一种倾向。因此,应逐步完善质量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使ISO管理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中推广建立。

参考文献:

[1]周密.质量管理体系在测绘单位应用的探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257-259

[2]杨玉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测绘单位中的应用[J].江西测绘,2009,77(1):54-55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4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质量管控 分析原因 策略 成效

引 言

我国电能的80%左右都是通过低压开关成套设备提供[1],成套开关设备决策者们纷纷引入并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就是进行产品质量管控。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20多万家企业拿到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品质体系认证证书,第一个国际多边承认协议和区域多边承认协议也于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后在中国广州诞生。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世界性潮流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实施后成效如何呢?在成套开关设备企业里的产品质量管控是怎样一个状况呢?笔者对成套开关设备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了较多普遍存在和较为严峻的问题。质量管理体系与生产实际脱节严重,管理体系未能正常发挥作用,对产品质量管控成为纸上谈兵。本文就ISO1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业界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策略等进行探讨。

1.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与生产实际脱节,内部质量审核记录走形式,记录格式和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基本相同,出现闭门造车现象。

1.2未能及时任命质量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另外有的情况是发现质量负责人对本条所规定的职责知之甚少,也未按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1.3技术员、检验员、工人不熟悉标准、操作不熟练;培训计划针对性不强,实施不到位,人员素质未有实质性的提高。

1.4生产设备或检测设备能力不足。如耐压试验设备量程仅为0~3000V,不能进行绝缘手柄等需施加3750V的测试;检验设备陈旧、老化,例如综合试验台内表计在校验后,未进行合格判定,对上述情况未能做出正确处理。

1.5现场使用的文件、图纸、接线图等未经受控批准即下达使用的情况屡有发生,使源头管控失效,错误率、差错率上升。

1.6进货检验/验证未按规定填写。如二次线、铜排未按规定进行电阻率的测量,做出合格判别。

1.7作业指导书仅仅成为一种摆设,实际生产加工往往凭经验或估计进行,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1.8在生产过程中,未对产品的关键件和结构一致性进行控制,导致成套开关设备出现母排尺寸不符、母排绝缘支撑件距离过大、电气间隙不足等质量问题。

1.9仅对不合格问题进行纠正,返工、返修后的产品未重新进行检测,出现一些本来合格的项目在返工、返修过程中变成不合格;未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导致不合格问题持续发生。

2.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管控成效不理想的因素

2.1企业对认证目的性认识存在不足

多数企业最初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为赶潮流,充门面,拿证书仅为了业务上的竞争,和竞标时的筹码。证书到手后,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现行管理方法就成了互不相干的平行线,体系管理文件成了“归档文物”,到了一年一度的年度审核时,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在一个月内甚至更短周期内闭门造车赶出来,完全与实际脱节。可见,企业认证的出发点存在偏差,操作上存在问题。

2.2全员对质量管理体系没有系统认识,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未能敏锐洞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实施过程因不重视,缺乏宣传、监督,员工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获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办法或经验的渠道贫乏,对质量管理体系达不到系统认识,许多质量预防措施、不合格品追溯无法正确理解,质量管控中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无奈于实施的难度。多数企业对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管控方式方法原始而低效,却不愿意更新观念与做法。

2.3企业员工积极性受挫,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基本流于形式

在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多数企业将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际工作方法相分离,把二者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工作,所以每次接受CQC专家组来审核的前几个星期,企业上下一片忙碌,各个部门都是在加班加点做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审核文件,这些本该在每个事件过程中顺理成章完成的,都集中统一在外部审核前一段时间内补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基本流于形式,企业也因此平白无辜多了许多繁杂又无意义的工作,劳心劳神,浪费人力物力。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执行力度不够,未能真正贯彻下去,搞一阵子形式主义就烟消云散,为通过年度审核而弄虚作假,随意性、敷衍性,体系的实施与企业运作管理基本分道扬镳,各行其道,员工深觉付出努力只为造假,大大挫伤积极性,最终导致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失于有效管控。

3.成套开关设备产品质量管控中应采取的对策

3.1认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根本目的性、重要性

明确目的。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体系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摆“门面”充好看,而是对过去质量体系的变革,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向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

3.2多渠道全员宣贯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企业员工对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产品质量管控屏障的相应措施、程序方法无法正确理解,在实际操作中无奈于实施的难度。首先从思想根源入手,将质量管理体系理念层层灌输。全员分层次分专业分阶段宣导,无论是质量主管还是高级经理,都需要提高质量管理总体意识。将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理念,方法落实到各个岗位,使各个岗位都深切领会质量管理体系精髓,真正做到:“一切按标准办,一切按程序办”。 具体做法如下:

(1)参考相关文献和软件。有许多有关质量出版物,软件工具帮助你理解。

(2)教育培训、统一认识。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是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和统一认识的过程,教育培训要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层次为决策层,包括党、政、技(术)领导。主要培训:

①通过介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发展和本单位的经验教训,说明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②通过质量体系要素讲解(重点应讲解“管理职责”等总体要素),明确决策层领导在质量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主导作用。

第二层次为管理层,重点是管理、技术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与建立质量体系有关的工作人员。此层次的人员是建设、完善质量体系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他们全面接受ISO9000族标准有关内容的培训,在方法上可采取讲解与研讨结合。

第三层次为执行层,即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有关的作业人员。对这一层次人员主要培训与本岗位质量活动有关的内容,包括在质量活动中应承担的任务,完成任务应赋予的权限,以及造成质量过失应承担的责任等。

3.3高层领导的重视是关键,充分发挥最高管理者的推动和指挥作用

高层领导的信心与决策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对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下属员工的工作态度,这也将是建立成功的质量管理体系最为关键的一步。高层领导不仅能为体系的建立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也能为质量管理体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全员参与环境。高层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态度高度重视、时刻关心过问,就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若高层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支持力度不够,或漠然置之,必然給下属员工造成一种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局面,势必导致产品质量管控工作回归原始。

3.4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和实际工作方法相融合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和实际工作方法相融合方法如下。其一: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工作程序,將实际工作方法的精华部分加以吸收,糟粕部分加以去除,并吸收补充管理体系进先进有效管理方法,也就是说,从体系文件正式运行的那刻起,大家工作的依据就是质量管理体系。其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每个要求都是系统上的一个控制点,只有每个环节都得到控制,才能保证整体有效性。具体方法从生产过程的实际出发,寻找和分析客观规律,贯彻执行“做到你所写的,记下你所做的”对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真正实施控制。为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和实际工作方法相融合,可以选择资历、经验丰富的质量体系顾问专家,从保持中立的顾问专家处可以得到建议如何更好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实施QMS并保证你少走弯路。

3.5确保3C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有效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而对相关产品强制性实施的评价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认证制度。成套开关设备是列入国家第一批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通过十年来对成套开关设备3C认证的实施,CQC的3C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近乎苛刻,按照GB7251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制订了生产成套开关设备认证产品的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10个要素。分别为:职责和资源、文件和记录、采购和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不合格品的控制、内部质量审核、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包装搬运和储存。这10条是成套产品的生产企业为确保认证批量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性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依据,企业凭该依据与实际现状相结合建立本企业的生产规范、检验规范、工艺守则等标准,以此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3C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与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基本相符[2]。因此确保3C强制性认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有效,就能极大完善、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4.质量管理体系融入日常管理的成效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管理中常态化,可实现如下成效:

经济成效:可避免在审核前1个月左右时间进行“闭门造车”时80%的人力浪费,人均节约工作时间4小时/天。以50个人的小型企业来推算,粗略估计可为企业年平均节约管理成本3万~5万元。

质量成效:一旦“ISO质量管理方法”在日常管理中常态化,企业内部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人员专业化、管理专业化。避免了短期内“闭门造车”导致的一知半解、无章可循、漏洞百出的问题。成套产品成品合格率大于95%,顾客综合满意率达98%

安全成效:I SO质量管理中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该程序能有效遏制质量问题的出现,产品安全可靠性100%得到保证。

正确有效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内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节约成本,实现安全无患;对外做为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明,可以得到包括国际市场在内的市场认可,提高市场地位,增强产品竞争力。因此ISO质量管理工作应作为企业长期遵循的准则,不懈努力推动其发挥科学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5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现行标准体系中的主流体系,它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能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质量标准,ISO9000等标准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过程要求,适用于以企业为代表的各类组织的管理和运作,也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工具。

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中小企业属于生产性机构,而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取决于四个方面的要素,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生产过程,测量、分析与改进等。

1.管理职责 管理职责是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明确管理职责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企业提出的质量方针,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所提供企业产品的等级;企业在质量方面的形象和信誉;企业产品质量的各项目标;在达到质量目标中所采取的措施;实施质量方针的管理人员的作用。

(2)规定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具体化,在制定时应考虑四个主要目的:实现消费者满意与职业标准一致;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回应消费者和环境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3)确定企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质量职责和权限,是对企业员工在质量工作中应承担的任务、责任和权限所做的一些具体规定。这些规定,必须与为达到服务质量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保持一致;同时,企业的质量职责,还意味着企业对客户的优质服务是以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的合作为基础。

(4)进行企业的质量评审。质量评审,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是否符合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以及质量体系是否适应在环境变化后确定的新目标等所做的正式评价。

2.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产品是在人即企业员工直接操作下所完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起每一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其中,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对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开展培训,对企业员工开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等方面的教育,对新进员工开展质量意识的培训。

其二是信息资源管理。企业员工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是员工合作共事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之一。对于企业内部来说,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作为沟通和有序作业的基础;对于企业外部,企业员工特别是与产品消费者直接交往的员工,在沟通联络方面应当具备适当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能与外部组织和代表紧密协作。

其三是物质资源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一些基本物质资源,包括开展管理所需要的软硬设备如计算机、储存器和数据库等;开展管理必需的基础性条件,如网络系统和通讯设施;开展质量评定的设备和计算机专用软件等。

3.企业产品实现过程 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可以用企业产品质量环来表示。

企业产品质量环,是指从识别消费者的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阶段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这个概念模式,存在于整个企业管理和企业产品的过程中,包括消费者意见汇总过程、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

二、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般说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主要包括了目标、机构、制度和反馈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小企业,也涉及到这些方面。其中,确立目标、建立质量管理领导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1.确定合适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

从理论上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应能参照国内外通行的先进水平加以制订。但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因此,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时应该因地制宜,追求质量管理与企业整体的匹配和融合,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目标体系。中小企业在确定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时,还必须确定:所明确的质量目标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转变为现实。

2.建立专职质量管理领导机构

中小企业虽然在规模上比较小,但是也需要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领导机构,使企业质量管理职能化。这个机构需要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人物担任,并承担全面责任。质量管理体系有自己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才能够提出正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和措施,提供足够的质量文件和进行全面的质量记录,并实现质量的审核和质量工作的监督考核。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内容范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190-02

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中,融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无疑使其工作更加具备系统性与专业性,所以这就需要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从业工作者能够具备高度从业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有着踏实的工作上进心以及务实的工作态度,以此才能在ISO质量管理体系理论支持下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及工作水准。此外,处在目前国内产业化经济逐步提高及其自动化领域技术的愈发完善的趋势下,也无时无刻不在要求着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结合深刻的理论及基础方法作为指导其工作顺利进行的衡量标准。而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则正是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执行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理论基础简述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为客户服务着想、组织管理、强调集体参与、基本方法及原则、基本体系标准、应用管理、实践改革、以及决策安排等。也就是说,ISO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强调的是以执行文件及其实践理论、方法等的建立去为客户群体服务,逐步通过体系标准的改革、应用实践区展现其现代化全面、周到的服务,以满足质量管理基本标准,以此才能让客户群体放心、满意;其基本执行原则是深化改革及持续应用。如,根据产品提出一些质量要求,就完全可以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深化改革、实践来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与满意。

二、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内涵探究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内容侧重点强调的是质量方面涉及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服务以及组织指挥等活动的管理体系实践应用。同时,通过标准在内的联系要素的实践及改革,可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进而达到质量生产与质量服务,使客户及产业双方都能满意。

ISO质量管理体系最为显著的特性就是其文件程序规范、完整、稳定,并且相关标准文件具备程序化性质。因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践的重要标志则是体系文件程序规范与完善;其主要体系构成要素则是信息载体与主要操作流程。而这些要素发挥作用时,这需要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年度审核,进而才能决定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成果,是否利于其品牌效应扩张。

三、质量管理体系和档案管理的密切关系研究

(一)体系内容紧密关联

档案是直观反映组织机构单位的活动情况、归档、备查各种资料或文件的总称。因此,档案形成的主要来源自然是组织单位的一切活动作为载体,而直观的保存载体媒介则是图文、磁盘、以及电子媒介等特殊载体,且总体分为纸质载体与电子载体。因此,质量体系文件与档案记录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的关系紧密相连且不可分割。

(二)职责划分有区别及关联

档案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各自职责范畴划分清晰、明显,即档案管理自身自成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工作也包括档案管理。当然,两者在职责范畴、组织管理、管理方法等也各有不同,有着明显差异。但不可否认,ISO质量标准程序文件与档案管理工作在专业名词、学术用语等方面有很多内容也极为相似。所以,文件与记录的相当一部分工作流程实则也属于“档案”范畴。

(三)深化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工作和质量体系标准有着重要衔接与工作业务上的交叉,两者之间正确实践应用,可起到良好的制约效果,达到两者体系内容的依存、辅助作用。因此,为了充分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加强程序文件及资料资源的整合至关重要。其需要不断深化文件生成、审核流程、统一格式等工作改进之处,使其更利于保全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档案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

档案管理体系工作内容本身具备严格的操作性、专业性以及系统性,而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标准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事半功倍,更能满足其现代化从业要求,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效率,保证其执行成果完全实现有章可循与有据可依,进而能够使从业工作者责任明晰,更具高度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一套权责利清晰的现代化作业模式,不断促进从业水准与作业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具体而言,在现代化档案管理中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具备的主要作用彰显在以下几方面。

(一)服务意识及质量观念的促成

凭借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其理论、执行原则、方法等的不断深化与实践应用,能够使现代化档案管理更能满足内业工作需求,同时能够按照指导原则全面完成质量服务,把服务工作重心对象前移,即强调面向大众,客户最终评价服务标准是否能够达到满意需求。

当然,处在当前新时期下,档案工作者自身也要正确树立从业观念,把质量服务工作做好,以此才能在服务工作实践开展过程中,对客户群体的服务满意程度做到知根知底,心里有数,挖掘出主要信息资源,利于内部体系工作内容的决策实现及改革。而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配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可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范畴内的资源优势,建设客户关系网,并利于工作者或员工的服务观念与意识的提高。

档案反馈的收集、分析与汇编是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进程执行力度、开发质量的重要举措。凭借反馈信息的整理筹划、分析与加工汇编,能够及时掌握到市场发展建设需求,并使得档案工作的建设思路更加畅通,从而才能高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得资源充分利用而非闲置,服务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各组织主体。

(二)促进工作规范化

档案管理工作于ISO质量管理体系产业相关工作的服务宗旨及理念,必须具备超强的服务意识、工作责任观、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使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性第三方产业或者企事业等有关组织机构实现正规运作。以往,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要经过繁缛的文件起草、删减修改、包括打印、传递、后续筹划及归档等都需要纸质载体。而经过现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配合现代信息化产业技术的强力支持,能够高效完成文件起草、索引、以及登记、统计筹划等工作流程,让繁缛的档案工作流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标准的实践开发运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办公效率及作业成果与质量。

(三)应用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保证信息资源完整可靠

信息资源是公司或者相关其他产业单位的重要宝贵资源。而档案信息资源更具绝密性,要求真实、完整、可靠、并且能够保证公司或者机构的正常运转,这样才能使自身组织单位保持良好竞争优势,利于企业资产的保全,使管理机制的实践性更加突出。同时,在档案管理业务工作方面,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作为方法、理论的技术支持,能够利于信息安全评估,降低决策不当造成的风险损益,实现全程控制化动态管理,保全信息资源的可控性与真实完整性。

五、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成果应用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措施探讨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保证工作执行成果

信息产业技术盛行的时代,档案管理的内需建设尤为重点,即档案管理内涵与外延服务强度逐步提升,信息属性已经成为时代反映档案实质的基本特征。光盘、刻录、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系统工作的辅助作用很大。也就是说,信息产业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各项作业执行的坚实后盾,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需摒弃传统僵化、桎梏的观念及意识,要具备科学的现代化从业思想观。而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是推行全新档案管理理念,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国际水准接轨,逐步更新观念及充实体系知识内容等,以此才能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的执行质量与效率。

(二)在档案管理中制定执行标准

档案的收入过程、启封、登记时间、包括借阅操作、归档审核等多个流程都要以质量管理作为依据与凭证。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档案从业工作,使档案管理更具现代化、专业化与系统化。

(三)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需强化从业人员工作素质

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工作流程、自身职业判断能力、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等进行效率化工作。否则,在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进行实践时,影响的是整个档案管理工作进度。因此,为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水准的提高,必须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自身专业深化、以及掌握各项产业资历技术等,以此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准,更好地将档案工作管理的职责、应用到实践中去。

六、结语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不断深化改革、实践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所具备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如何加强档案工作者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组织能力、从业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专业技能显得异常重要。也就是说,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坚持“加强领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行、积极创新”的基本执行方针,重视中高层干部示范作用以及落实全体人员的基础与参与作用,最终获得高效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洪源,孙静.基于ISO9001的ERP质量管理系统研究[J].前沿,2010,(1).

[2]阚喜全,施晓林.企业实施ISO9000族标准后继续贯彻“5S”管理的必要性[J].监督与选择,2008,(1).

[3]杨德宏,关保昌.总装直属部队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思考[J].继续教育,2010,(1).

[4]姚辉.企业档案管理在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认证中的作用[J].机电兵船档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