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1
论文摘要:在简要分析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科研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在科研中奏行人本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一词是萨顿首先提出的,其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紧张关系的。然而,在内在论影响之下,科学哲学向来是见物不见人,把科学活动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只研究科学自身的因素,而忽视了研究科学的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近代以来,逻辑实证主义者片面强调主观感觉的“中性”,更使科学逐渐脱离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这里仿照萨顿科学人文主义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寻求一种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即人本主义思想。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缘起、内涵及意义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使“瓷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科技的繁荣压倒了其他文化形式,衍生出了惟我独尊的大科学主义。但是,繁荣的背后往往总是存在着阴影,科学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日渐突显,人文主义者们对其的批判之声越发之大,发科学主义的浪潮也变得日渐高涨,不可避免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后果愈加严重。对此,萨顿指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伴随着科学和人文的发展进一步加深·旧人文主义是以解放人性、寻求自由为主题的,而萨顿就针对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敏锐地提出了新的科学人文主义。萨顿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使科学人文主义化,最好是说明科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多种多样关系——科学与我们人类本性的关系”。在萨顿看来,只要关注科学中的人性,或者在科学中“注入”人性,问题就会得到解决,他于是提出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人文主义”,他又将之称为“科学人性化”。
萨顿指出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也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所以,必须使“科学人性化”,强调促进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在这一点上。科学发展观与之完全一致。它主张科技发展要以人为本,因此,是萨顿科学人文主义的继承、弘扬、创新与实践。
如仅就文化层面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总背景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所谓“两种文化”,在目前状况下,可按萨顿和斯诺所指认的加以理解,即:一是科技专家的文化,另一是人文学者(文学知识分子)的文化。具体而言,科学人文主义产生的基础至少有三:一是传统人文主义,二是近现代科学及科学文化:三是现当代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们对此问题的求解。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科学技术发展观,它至少包含四层意义:作为一种新人文主义,其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必须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的发展;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共进;其目的是使科学发展完全为人类服务。
科学人文主义自提出后,引起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及深入探讨。至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得到时代的关注,获得了新的发展。
既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作为科研工作者又如何才能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呢?这需要寻求一种适用的手段。
二、在科研活动中实现科学人文主义的手段——科研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思想的起源和特点
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入的理性力量。在西方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封建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成了束缚人的枷锁。到了14世纪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新兴的学者以研究古代文化为借口,首先在思想上展开了反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的神学统治的斗争。文艺复兴在15世纪扩展到了整个欧洲,到16世纪达到。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思想家抨击封建神学的“神本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以“人性”来反对教会的“神性”,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把人们的价值由天堂拉回到人间,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再次兴起则首先是基于其发展之中面临的新矛盾,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与传统的人本主义比较出现新的特征:传统人本主义从人本身出发研究自然、以某种精神或物质的实体为基点来说明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得某种共性的东西,因此是本质主义的,并且强调人的理性作用。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哲学只研究人,把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对人的理解,排斥做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解释,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体,其存在及本质是情感意志和心理体验等,是超出精神物质之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不承认世界有所谓共性的东西,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个体的自我中寻找人格的完整,更注重于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及体验。
(二)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发现科研中的人本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在当代社会工作教育、实务的发展上都享有特别的声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观,“性本善”、“自我实现性”、“潜能”及 “以人为中心。“达到良好的心理氛围中的尊重与理解”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罗杰斯信奉“人性本善”,认为人生来是积极的、要求上进的,并在条件适合时努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完善。在《论人的形成》中,他曾这样描述:“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伴随着美妙的有条理的复杂性,向着他自身机体所能达到的目标前进。”他指出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并认为“所有的生物学趋力皆可归属于这种实现倾向的名义之下”。这种倾向使人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满足,而且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罗杰斯还认为,人具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这种潜能性使人得以发展和进行自我塑造。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广泛的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G02(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55-05
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的主线。同时也是他所有批评的终极旨归。我们要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萨义德的后殖民文化理论,就必须认真考察他在《东方学》、《世界、文本、批评家》、《文化与帝国主义》、《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等几部主要著作中所倡导和践行的“广泛的人文主义”,概括其基本构想,弄清其本质要求,领会其文化寓意。
一、“广泛的人文主义”之基本构想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即萨义德对人文主义的讨论是有针对性的,并非为了出示一部人文主义的历史,也不是要探究其可能包含的所有内涵。实际上,他所深刻阐释、努力践行并始终坚持的“广泛的人文主义”原则,是在批判、反思美国人文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所进行的本质修正和重新阐释。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包装设计;人文主义美学;审美功能;视觉效果
人文主义美学是包装设计的一部分,在以往的包装设计中,实用功能占据主要地位。随着观念的改变,人文主义美学的地位逐渐提高。现代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得到更多的体现。现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人文关怀。总之,人文主义美学与设计功能之间相辅相成,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也就是说,人文主义美学给现代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设计师而言,把握这一要求才能设计出好的包装,促进产品营销。
一、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的体现
(一)人文主义美学与设计功能相辅相成
首先,包装设计的功能是为了装载日常用品,设计功能是其存在的基本价值。但随着现代人观念的改变,包装设计的理念明显偏向于美学与设计功能之间的结合。美学体现于包装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看,只有结合了美学与设计功能的包装才能够符合现代人的需求。视觉功能是人文主义美学的一种特殊体现,心理学认为,人类购买欲望首先来自于感官,包装的表面设计是其人文主义精神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现代包装越来越重视美学设计的主要原因。美是可以察觉的,这种察觉最终通过购买行为转化为经济效益,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对于人文主义美学有着更高的追求。另外,人文主义美学的精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也就是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具有着某种关爱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人文主义美学是通过设计师的手来传递。包装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价格、功能、美观等多方面因素,从人的需求角度分析进行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可见,人文主义美学具有差异性。
(二)审美意境是包装人文主义美学的重要体现
审美意境体现在包装的“装”上,是人文主义美学的重要体现。与设计功能不同,审美意境表现为抽象的美学概念,是人的一种主观表现。消费者在购买包装时,材料、颜色、款式都是其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见审美意境这一抽象的概念也是通过具象的元素来体现。现代包装设计已经将品牌设计列为重中之重,品牌可以有效的传达包装的审美情趣,这使得美学与人文主义美学之间存在差别。注重审美是消费者的第一心理,但随着购买者心理的发展,理性消费最终会占领市场,因此审美意境的重点在于人文,就是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功能与审美观念,才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任务。同时,消费者的审美意境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其人文特征将成为设计师的主要任务。要求设计师不能一味的追求包装视觉效果,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才是现代人文主义美学的体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二、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的意义
包装中的人文主义美学具有积极意义,其中主要体现为人文主义美学彰显了包装的审美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产品包装往往具有升华产品的作用,消费者甚至会将包装列入购买商品的考虑因素中,产品包装具体广告性,好的包装使产品本身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对于企业利益获得来说,无疑是具有促进作用的。人文主义美学认为,功能与美感是并存的,虽然美感停留在表层阶段,但它往往能制约人的心理,改变人对产品功能的理解。这也是审美意境作用的体现。人类价值观在不断改变,对于现代人而言,人文主义美学的意义更深刻,体现在商家的营销活动中,包装的美学理念得到了升华。日益提高的人类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审美观念的改变,对于产品包装的美感要求越来越高。商家则不断的加大包装的设计成本,确保包装的质量,提高其审美价值,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思考,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不仅体现在观赏功能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设计者真正从消费者的整体需求和个性需求出发进行设计。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人文主义美学分为美学、设计学和广告学三个方向,其中美学是直观的体现,设计学是消费者理性心理的体现,是包装上设计质量的要求,而广告学是一种宣传手段,是将美学行为转化为消费行为的工具。人文主义美学同时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广告传达与审美意境之间具有关联性,而品牌效应则加深了包装的难度,提高了广告传达的地位。广告将美学中的基本元素作为诱导方式,是形式与内容结合的一种体现。这种结合起到了间接诱导消费者的作用。美学传达的意义就在于形式与内容之间不能分开,缺了形式,也就是美学的基本表现,消费行为很难形成。缺了内容,也就是产品的功能,长久的消费行为则不能建立,只有将人文主义美学与包装设计功能之间进行结合才是其设计方向。
三、包装设计中人文主义美学的应用
人文主义美学包括心理层面和情感层面两部分,包装设计的人文主义关怀是其美学效应的重要体现。基于此,设计者应将设计美感与设计功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让消费者接纳产品就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产品的品牌效应。现代社会中存在诸多成功的案例,固体香水的浮雕听子包装,保持面膜的锡纸包装,都体现了包装设计的人文关怀,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包装是产品的外在体现,更是一种美的体现。正是由于这种结合才使得消费者与产品与某品牌之间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泰舒茶被认为是茶的重生,设计上,泰舒茶完全脱离了俗套的设计方式,将东方文化体现了淋漓尽致。而除了这一点外,该产品还重视品味,正是通过品味才使购买后的顾客能够认可并爱上这款茶叶,可见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对于包装设计师而言,最重要的是体现出人文关怀,理解设计的功能与价值,美感是瞬间感受,而实用性是从日常生活中长期体现出来的。设计产品的功能应能够改变人们的视觉审美,赋予使用者精神世界,体现出关怀与被关怀。包装设计应同时体现出单一价值与综合国力,并且以服务大众为目的。人文主义美学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于产品的兴趣,还是设计师道德与能力的体现。上文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这一问题,事实上还有很多成功的设计,他们在设计上采用了能够俘获人心的包装,体现了产品的特征,并且做到实事求是,简洁大方。一些包装设计还能够使人过目难忘,是由于他们应用了具有超大反差的色彩或者材料,在包装设计中,fossil化石手表听子的设计是当时经典设计,包装体现了多种情怀。可见人文主义美学在包装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现代设计师的理念也需要随之更新。一些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更新慢,就会出现产品设计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状态,包装设计的人文主义美学体现是一项潜移默化的活动,而不是刻意的,只有设计师真正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设计目的,关注人的需求,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促进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四、结语
包装设计是一种深刻的生产性活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是一种美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包装设计中的美学理念变得更加重要,它影响了人的整个生活与环境。对于设计师而言,应将产品的设计功能与美学理念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工业设计创新中融入更多的美学元素,将现代美学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并通过广告效应、品牌效应等去改变产品的功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 豪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陆双.试论美学视角下机械产品工业设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J].中央美术学院,2013,07.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奥德修斯;《荷马史诗》;《神曲》;人文主义
伊卡塔王奥德修斯是希腊联军的重要将领,是贯穿整部《奥德修记》始终的主要人物。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献木马计攻陷伊利昂城后,奥德修斯和同伴启航还乡,历尽劫难,终于在漂泊海上九年之后独归故土,和儿子特勒马科斯一起杀死纠缠妻子、挥霍家财的无耻求婚者,终于合家团聚。而在《神曲·地狱篇》中,奥德修斯却作为犯欺诈罪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之中,遭受酷刑折磨。同一个人物的命运,为什么不同的作者竟做出了如此不同的安排?既然观点大相径庭,为什么我们还说两部作品都秉承了“人文主义”的创作传统?且待下文分解。
一、“悲剧”与“人文主义”:《奥德修记》中的奥德修斯
悲剧是古希腊对人类文学的卓越贡献。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悲剧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发展的历史。
严格说来,《奥德修记》应该称为“史诗”。但是,《诗学》之中论及悲剧,多引《荷马史诗》为证。因此,史诗(尤指《荷马史诗》)与悲剧之间,无疑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共同因素。故笔者采用亚氏之说,以悲剧,或至少是“潜悲剧”论荷马。
亚氏认为,“史诗和悲剧……有些是两者所同具,有些是悲剧所独有……史诗的成分悲剧都具备,而悲剧的成分,则不是史诗里都能找到的。”对于荷马,他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认为荷马是“真正最大最卓越的创作者”,“神圣般地超过其他人”,是“第一个人”,是“最大的一位”。为何诸如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等伟大的悲剧作家都未能享此殊荣,而史诗作家荷马却能获得如此程度的赞颂?亚氏曾经指出,“史诗的种类也应和悲剧的种类相同,即分为简单史诗、复杂史诗、性格史诗和苦难史诗;史诗的成分(缺少歌曲与形象)也应和悲剧相同,因为史诗也应有突转、发现和苦难。”这样,一切不言自明——荷马的史诗创作和亚氏的悲剧理论相当契合。从形式上来看,史诗可以摹仿很多行动、包含很多情节,但无论简单史诗《伊利亚特》,还是复杂史诗《奥德修记》,都只摹仿一个行动;从情节上看,《荷马史诗》完全具备“突转”、“发现”和“苦难”三个要素。
所谓“悲剧”,“不一定要有我们今天的悲惨结局,它的结局一般都是平静而和解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这种理念,颠覆了柏拉图“艺术摹仿自然”的哲学框架,把“人”提升到了突出地位。这样一来,便促使人们将目光从倾心自然转向审视社会,将信仰从膜拜神祇转向瞩目自身,将希望从企盼来世往生转向关注现实生活。他认为,作为人性的固有部分,感情和欲望生而有之,不应也不能被忽视甚至禁锢,而悲剧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性的这一需求。这是因为,悲剧能够“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也就是说悲剧能够宣泄怜悯、减轻恐惧、陶冶感情、制造,对于社会道德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对于个人品性具有良好的规范作用。亚氏本人也相当重视悲剧的教化和规范作用,他指出,“第一,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只能使人厌恶,不能引起恐惧或怜悯之情;第二,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因为这最违背悲剧的精神,不符合悲剧的要求,既不能打动慈善之心,更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第三,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种布局虽然能打动慈善之心,但不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综上所述,亚氏对于悲剧作用的阐释明确了他艺术为人服务的功能指向;对于悲剧实质的定义体现了他追求人性解放的道德趋向。
《奥德修记》采取的是双线并进的叙事方式——一条线索是特勒马科斯蒙雅典娜相助外出寻父;另一条线索是奥德修斯蒙宙斯恩典辗转还乡——两条线索因父子相认而最终汇合,全诗依照线索,有序展开。亚氏评价,荷马“与这些人(其他史诗作者)不同,不仅从艺术上,而且从创作本质上皆相信见到一道好的光芒。”荷马严格按照“突转”“发现”“苦难”三重标准展开叙述,重点描述了奥德修斯还乡途中遭受的磨难和困厄。这些磨难和困厄来自各个方面:来自神、来自人、来自自然……然而,荷马并非单纯为了描写苦难而描写苦难,而是旨在通过苦难表现奥德修斯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畏的抗争。正因为人文主义所瞩目的是“人”,所以恰恰是通过这种执著的追求、顽强的精神与无谓的抗争,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才显得血肉丰满,荷马史诗的人文主义才显得淋漓尽致。
《奥德修记》中的人文主义观念,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显示出来的——一方面,作者瞩目于人,通过对人性的褒扬直接宣扬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文主义内核;另一方面,作者又不脱离神,通过对众神的描写间接衬托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要求。
首先,奥德修斯与人和自然的奋力抗争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良好载体。离开伊利昂后,他们先是踏上洛托法戈伊人的国土,洛托法戈伊人给他派出的三人吃下了洛托斯花,让他三人不知归返,奥德修斯果断地把“享用洛托斯花,完全忘却回家乡”的同伴缚在船上迅速离开;他们而后来到库克洛普斯的居地,面对震地神波塞冬的儿子波吕斐摩斯,奥德修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他先告诉巨人自己的“名字叫‘无人’”,骗过了巨人的同伴,接着灌醉并刺瞎波吕斐摩斯,把自己和同伴绑在公羊肚子下面逃出巨石封锁的洞穴;船队接着驶过特勒皮洛斯,莱斯特律戈涅斯人“从崖顶向下抛掷巨大的石块”,“叉鱼般把人叉起带回作骇人的菜肴”,除了奥德修斯所在的船只外其余都惨遭不幸;侥幸逃脱后,他们又登上了海岛艾艾埃,可他派出的九名同伴又被美发的神女基尔克“变出了猪头、猪声音、猪毛和猪的形体”,赶进猪栏,幸而奥德修斯得到赫尔墨斯的晓谕,制服基尔克,使被施魔法的同伴复归人形,不过他们也因此在神女的宅邸居留了一年;而后,奥德修斯在基尔克的指点下,“前往哈得斯和可畏的佩尔塞福涅的居所,去会见特拜的盲预言者特瑞西阿斯的魂灵”;在冥府,他见到了死去的同伴、故去的母亲,见到了先知特瑞西阿斯,被告知归途的命运;从冥府归返后,他们从艾艾埃岛再次启程,沿途战胜了女妖塞壬的诱惑,躲过了卡律布狄斯悬崖的凶险。当然,他们也曾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付出代价,他的同伴趁奥德修斯熟睡之际偷偷打开艾奥洛斯赠予的皮囊,结果一行都被从伊卡塔的岸边吹回风神的岛屿。作者通过奥德修斯一系列的探险经历,展现了他在与敌人斗争中体现出的果敢和智慧,以及在与自然斗争中体现出的决心和勇气。面对外界给予的一次次沉重打击与艰难困苦,奥德修斯没有放弃、没有屈服,而是始终固守着重归故土的坚定信念。他把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与万物之灵的高度智慧相结合,战胜了诸多的磨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显示了人类的力量。通过第八卷到第十一卷中对奥德修斯行动的一系列摹仿,荷马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全面阐释了人文主义精神:第一,是面对磨难与困厄时坚定不屈、永不言弃的顽强意志;第二,是面对危难与困境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理性思考;第三,荷马同时又从反面抨击了自私、贪婪和猜疑等人性中的弱点,为人文主义的失控敲响了警钟。通过前两点,荷马正面赞扬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后一点,荷马反面批判了自私、贪婪、猜忌等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带来的问题。从而对人文主义做出了全面的阐释。
其次,奥德修斯与众神之间的恩怨纠葛同样是作者人文主义精神的突出体现。归返途中,他的同伴背弃誓言,烹食赫利奥斯的牛群,集云神宙斯用雷霆击毁他的船只、击毙他的同伴,他只身一人“漂流九天,直至第十天黑夜”,登上奥古吉埃岛;来至岛上,他又被美发的神女卡吕普索留居七年,神女许以长生不死、永不衰朽,他却终日“坐在海边哭泣……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终于获准离开,强大的震地神波塞冬又掀起风暴巨澜,撕裂他的船帆、折断他的桅杆、击毁他的船阀,他“奋力浮游”,“在汹涌的波涛里漂浮了两夜两天”后,踏上费埃克斯的国土。面对诸神降下种种的磨难、抑或是神女给予的绵绵情意,奥德修斯没有放弃希望、引颈受戮,也没有抛弃信仰、屈膝委从。这样便突出了奥德修斯自主判断的理性精神和独立意志,赞扬了奥德修斯面对苦难的坚忍不屈和奋力拼搏,从而高度肯定了人的尊严、力量和价值,突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诉求。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境、蒙受苦难,但人生的价值也就在于此——用精神去激发自己的力量,在拼搏中掌握自己的命运。永生不死的众神固然可敬可畏,但在《奥德修记》中,他们不再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而是和奥德修斯的行动息息相关。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行动始终围绕着奥德修斯而展开,从而侧面衬托了人性的可贵;另一方面,奥林波斯诸神的形象普遍具有着复杂的人性特征,从而直接体现了人性的价值。从而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良好的彰显。
综上所述,《奥德修记》通过描写奥德修斯凯旋还乡途中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沉着冷静、坚定不屈的精神,集中表述了关心人、尊重人,重视人性、强调理性,反对以神性压抑人性、以神学贬低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忠实地继承了西方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直至今日仍然有着相当的意义。
二、“喜剧”与“人文主义”:《神曲》中的奥德修斯
但丁号称“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在《神曲》这部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性巨著中,但丁在维吉尔和贝雅特丽奇的指引下游离与地狱、炼狱与天国,通过与诸多著名人物的对话,一方面反映了中古时期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和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也透出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蓬勃萌芽和灿烂曙光。
正如但丁所言,“在任何一部教诲性作品的开篇,必须探讨六点:主题、作者、形式、目的、标题、哲理”,可见作者本人对《神曲》的定位,就是“一部教诲性作品”;因为教诲的目的所在,所以《神曲》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而是‘多义的’。第一种意义是照文字上的意义;第二种意义是照文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意义。第一种可以称为字义的意义,第二种可以称为讽喻的或神秘的意义。”“全书的主题,仅就字面意义来说,不外是‘灵魂在死后的情况’……但是,如果从讽喻方面来了解这部作品,它的主题便是‘人,由他自由意志的选择,照其功或过,应该得到正义的赏或罚。’”这样一来,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也就相当明确,即“解脱生于斯事的人们于悲惨的情况,而领导他们达到幸福的状态。”旨在通过获罪的灵魂和“得福的灵魂在死后的状况”,晓谕世人“人凭自由意志去行善行恶,理应受到公道的奖惩。”《神曲》,意在规范人的实际行动,“对邪恶的世界有所裨益。”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他以赞颂的笔调描写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尤利西斯受了求知欲的推动,在远征特洛亚胜利后,不肯还乡,坚持航海探险的英勇行为,并借他的口指出,‘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兽类一般活着,而是为追求美德和知识。’”可见,作为求知欲的化身,但丁给予奥德修斯相当程度的褒扬与肯定。《奥德修记》在奥德修斯合家团圆后便告结束,奥德修斯此后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然而,冥府中的特瑞西阿斯曾有一段隐晦的预言:“死亡将会从海上平静地降临于你,让你在安宁之中享受高龄,了却残年。”根据这段预言,但丁在《神曲•地狱篇》中补充了这位英雄的结局——他们出海航行、终于到达西方,却因神灵之意葬身炼狱山前。
不难看出,奥德修斯的诸多思想与行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首先,在他的心中,认识世界的欲望远比对儿子的慈爱、对父亲的孝心以及对妻子的恩爱强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乘船远航,去探索“太阳背后的无人的世界”;其次,奥德修斯提醒同伴,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具有心智和理性,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不应像兽类一般浑浑噩噩,而应努力追求美德和知识。通过奥德修斯的思想和行为,但丁全面阐述了尊重人性、推崇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
然而我们也看到,就是这样一位但丁给予高度赞誉的奥德修斯,死后灵魂却被但丁安排在深层地狱受到惩罚。奥德修斯所处的第八层地狱被用于惩罚“对非信任者的欺诈罪”,是惩罚重罪者的深层地狱。奥德修斯因为献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而被判作“出阴谋诡计者”,灵魂堕入第八层地狱第八恶囊,永受烈焰灼身之苦。为何如此?
这是因为,但丁毕竟处在新旧交替之时。虽然大力宣扬人文主义,可是依然难以摒弃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的经院哲学观点里。这体现在,他一方面肯定荣誉的必要价值,一方面又感叹荣誉的虚幻无常;一方面根据教会的道德标准将奥德修斯堕入地狱受罚,一方面又依据自身的价值评判对奥德修斯表示同情叹惋。《神曲》中,这种宗教道德观念曾不止一次第体现。在炼狱海滨,他“看到四颗除了最初的人以外谁都未曾见过的明星”;在第八重天,三圣人又向他通过询问考验他的“信、望、爱三德”……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但丁的出发点依然是教会——“没有这种信仰,单靠善行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不敬拜上帝、不信仰基督,即使终身行善,灵魂也难得救。
不过,总而言之,但丁笔下的奥德修斯,是求知欲的载体和化身、是美德和知识的集合体。即便但丁将他打入深层地狱永受烈焰灼身之苦,我们无需、也无权站在今人的角度上过分苛求古人。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表象背后的真实——正如上文论述,不与儿子、父亲、妻子安享天伦,而是启程、探索世界,体现了他崇尚理性的倾向;对同伴强调人的心智和理性,主张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德、获得知识,则体现了他尊重人性的倾向。但丁通过奥德修斯的言语和行动全方位展示了他尊重人性、崇尚理性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结语
奥德修斯的英雄形象是不朽的。漂泊外乡九年之久,他的足智多谋、沉着冷静、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业已成为无数人的信条。也恰好是这集于一身的优秀品质,使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闪烁着人文主义的耀眼光芒。诸如关心人、尊重人,强调人性、推崇理性等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核,无不在他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至于具体的论述,已详于上文,此处不再赘述。总而言之,无论是最伟大的“悲剧”还是最伟大的“喜剧”,都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继承者;而奥德修斯,则仿佛作品的灵魂,使两部巨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人文主义是不灭的,奥德修斯是永存的。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诗学[a].//罗念生. 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创作学注疏[m].王士仪,译.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03.
[3] 吕新雨. 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4] 但丁. 致斯加拉亲王书—论神曲·天国篇[a]. 缪灵珠. 美学译文集(第一卷).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政;人文主义;理念运用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传播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在的教育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占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不高。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传统教育的改革和优化,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保证与素质教育理念同步。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听课、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新的学习目标和环境,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从而代替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育模式。[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从而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和发展精神文化,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这些特征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特性和对人性的关注。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人文主义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我国各个文化流派都体现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儒家、道家等各大学派。尤其是儒家文化及精神理念,在我国广为流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总之,人文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结合人文主义精神,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基础教育,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人文主义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实践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角色互换,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地位进行教学。还应注重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各项能力的提升。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自己理解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认知理念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补充和突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文化水平。课外活动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重要补充,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完成思想政治学习,加强人文主义的实践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语言教学。[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以此,让他们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而在第二课堂,即课堂外的教育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加强生活教育,把生活中的精神要义发掘出来做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全新的课堂教学。如,把我国传统节日与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进行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人文主义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科学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哲学思辨
[作者简介]廖江华(1968-),女,江西崇仁人,淮海工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5)姜源(1969-),女,江苏连云港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江苏无锡2141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情感教育视角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项目编号:10JDSZ3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1年度淮海工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关于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研究”(项目编号:GJ2011-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中也出现了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面临空前的危机。为此,许多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呼吁重塑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界展开了关于加强人文精神建设的大讨论,教育界也因此展开了“科学·人文·当代中国教育”的专题讨论,以下是本人对于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一些思考。
一、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失衡
在20世纪现代物理学诞生以前,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绝对正确的世界模式与图景,一切物体在其中都被归结为原子的排列与运动。西方自然科学家和众多的教育家认为,牛顿的科学方法在说明自然方面已被证明是极为成功的,他开辟了人类思维指向的一个崭新时代。在教育领域,也应采用类似的方法,创设一个对人文事实和价值分析同样正确的统一的知识体系。这些规律从原则上说,可以通过理性和受控制的观察来发现,且真正的教育之路是科学的道路。因此,对一切其他形式的传统教育权威都应予以否定,包括人的智慧、个人直觉和所有其他形式的非理性的东西。科学主义教育观往往以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出发,追求无所不包的方案,坚信根据力学定律就能推算出世界的过去和未来,为教育确立一种“科学发展观”。由此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教育是求知的过程,而求知过程“客观真实之最可靠的标准就是合乎逻辑的证明、测量,或至少是与此近似的东西”。①这种具有极大误导力的科学主义教育观所造成的一种印象是,人类的理性能力不存在局限性,人类有望驾驭和控制一切异己力量。由此推论的逻辑结果是,现代教育中假如非理性的感情能够得到控制,人类的一切无知偏见,思想感情中最严重的混乱状态就能得以消解,甚至西方宗教文化中指称的原罪也能被根除。科学主义教育观相信,根据自然科学规律所导出的教育观“既支配着无生命的自然,也支配着有生命的自然”,②教育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已僭越了本位,致使教育观发生了畸变,严重地影响了教育观念的科学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受到极度轻视,人文学科课程被保留下来的课时数越来越少,一切都得让位于自然科学,服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成了自然科学教育的装饰或点缀。在这种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主修人文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以为然。即便是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一点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美学课程,往往也是流于形式。
在实际运作的教育体系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平衡和必要的张力已被打破,人文教育逐渐丧失。学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学生重分数轻能力,文化素质薄弱,心理素质脆弱,这是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罗素曾指出,人类的每一次物质进步,都要付出理性和道德的代价。不可否认,科学主义教育观是教育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它不是必然趋势与终极目标。科学主义教育观往往使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看重工具的层面而忽视价值的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使人丧失人文精神。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指出,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相互不理解的鸿沟,而这种文化的分裂在教育上则是一种损害、一种损失。我们应该反思,自然科学在证伪历史的神话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造出的新的神话,它把我们文化的注意力集中且局限在我们经验的有限的力学部分,这种“单一的眼光”正在伤害着我国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想象力变得狭隘了,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人类以及自然的整个态度。在科学主义教育观所编造的那张无生命的范畴之网中,谁也无法表达爱,或表达自己最深沉的本性“。上帝和灵魂被删除了,但却保留了机械论的自然观”③,校园生活的张力变成了抽象的公式。在这破碎的文化里,主体化的丧失和主体的崩溃,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隐藏内心痛楚时,将自身撕碎了相互观看,失去了现代人应有的崇高。
二、形而上精神铸造的合理存在
教育的功能在于形而下的知识传授与形而上的精神铸造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单方面注重教授形而下的知识,即“技术理性”的传承功能,忽略了其形而上精神的铸造。实用功利深积的课程设置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求知的自由扩展,更将求知本身引向有用性的世俗追求,导致今天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急功近利,更缺少诗意和理想,更缺少激情和牺牲精神。洛扎诺夫在其《自己的角落》中对这种教育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以前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知识虽然不多,但他们富有创造性,敢于独立思考,对所有的事都充满了热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今天入学的学生的知识要丰富得多,但对自身进一步深造漠不关心,在未来实际生活的意向上心事重重,认为眼前的选择重于未来的理想,理想只存在于眼下的行动中,行动决定理想。这种极端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关心终极意义,普遍地丧失了批判的能力。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一种取消感性认识、追求表面现象的思维,其间想象与诗意的衰退乃至丧失,使得受教育者懒得再进入文学艺术的世界。即便进入了,往往取消了再造想象的功能,厌恶文学艺术的深层积淀与空间的整体性想象,只在一个平面中择取符合自己口味的刺激。这种想象力的丧失,正意味着创造力的退化,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指向决定了他未来的生存方式。因为教育关系到人的成长,人不只是通过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文化的塑造而称其为人。一个具有完整精神生活的本真的人,并不是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堆积成而成的,而是懂得如何生活以及用什么标准来做人。缺少热情,人就不能生存。缺乏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人活着就缺乏了意义。今天,人的生命物化与教育丢失了人自身的本质,使人沦为技术生产体系的一个功能性要素。健康的教育观念应将我们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不只是为了今天,更应该对明天负责的传承人,这就需要对受教育者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质。
形而上的沉思与信仰及艺术情感等非实用功利性精神的陶冶,目的在于提升自然的人,使人成为本真意义上的人。精神的铸造与陶冶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后者诉诸人的技术理性,知识传授是建立在主客对峙的认识模式中的。在这里,主客体之间彼此是外在的对立的,主客对峙的目的在于使主体脱离客体,成为独立自主的一方,从而对客体进行研究,并达到对其控制、改造的目的。精神的铸造与陶冶是满足人非实用功利的精神渴求,主体须直接参与到对象世界中去,亲身经历对象世界的一切,并在其中获得升华,也就是说对象世界不仅成为认知的对象,而且成了生命过程本身的要素。人参与其间探讨并解答世界、人生的终极意义,培养人的超验意识和道德感,使人拥有超越以及批判世俗生活的精神空间,为人提供一个精神家园,这种精神铸造与陶冶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达到的,它通过创造一种文化氛围,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在不经意中对宇宙、对生命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和信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在这种铸造与陶冶中,最终个体生命与对象世界化为一体。科学的胜利,其本身并不意味我们已经由神诫谕的社会过渡到了人能把握自己的自由社会,它只不过表明文化洗掉了过去神给涂上的浓重色彩,让人露出一点本真的面目。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这个世界看做是计算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是由计算来操纵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与我们彻底地分离。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只是最原始的种群,而不再具有群体的意义。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历史必然
“被历史和环境所广泛分割的因素,只能在实现它们的共同本质时,才能合作。”④科学主义教育观给我们留下的创痛并没有让我们背对着历史。然而人作为道义行为者(主体)的获得解放,与知识从公认权威的管制下获得解放相比,是一个更为缓慢和更为痛苦的过程,消除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对立并代之以一种和谐的教育理念,将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
事实上,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提高人类物质满足的希望中,同时也带来了人单向度发展的片面化。这种进步对我们的整个文明提出了迫切挑战。知识和潜力的每一次增加,应该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在目前的时刻,当所有人的命运已经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时,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与合作的程度,就比在人类历史中的较早时期更加必要了。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思想家们,重新深刻地检视了世界的存在形式及其最终意义。但这一次是按一种截然不同的安排去检视的,不是把它们放在拉普拉斯无所不包的公式之中,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生活的图景中。不是把它们看做已成的事物,而是把它们看成方成的事物。任何关于世界的单一的看法,不管它是科学的、宗教的还是艺术的,都可能被歪曲。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新的眼光看世界,认为它具有一种我们也具有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其实关于这一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早已指出,在那些基本的二元分立中,一旦它们被彻底地理解之后,每一方都表明自己不仅是对立于对方的,而且是统一于对方的。“人类的历史因此并不终结于分化。它超越了分化,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文化形式。”⑤
皮亚杰在他的很有影响的《人文科学认识论》一书中指出,物理学与信息论二者关于熵的概念不谋而合,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热力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如此遥远的学科间建立起联系来,可是人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性。在这种情况下,一门自然科学所获得的技术就能为解决人文科学一个中心难题直接启发所要建立的技术。信息论从热力学得到了它的形式启示之后,反过来又影响到热力学的解释。有些学科人们不确切知道究竟应该分在自然科学还是分在人文科学,控制论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逻辑学既属于自然的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其实它在这两者之间起衔接作用,因而无法作线性分类。学科整合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达到交融的最综合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横跨两大领域的观念和方法上的相互借用,就不是个别和偶然的现象了,而是大量的必要的方式。早在笛卡儿那里,就曾对人类各种学科本质上的合一性作过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全部科学合在一起就是人类的智慧,这种智慧尽管能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但始终是一个整体,不会被分化出不同的东西,正如太阳光不会由于照耀在不同的事物上就会被分化成不同的东西一样。科学与人文在学科上的整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建筑学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 性,心理学则属于“两栖”学科,生态学属于跨学科,数理经济学属于“1+1”学科,科学哲学、科学美学属于“转视觉学科”,计算机网络工程是科学与人文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程,这种学科互构使后现代科学整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成为一种可能。在这样的差异中的互补,两方面的原则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亦此亦彼”的逻辑而非“非此即彼”的逻辑来思考,因为所有伟大的理论建树都是以统一性归化异质性的。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具备面向世界,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人才。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必须改革与此使命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达成和谐一致,任何偏激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其说服力都显得极其苍白。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我们正面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通互融。科学与人文融合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两种精神的交融,这种交融使得科学以客观外界为尺度的客观原则与人文以人为起点和归宿的“人学”原则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形成的认识和思想成果既具有科学的实证性和可检验性,又是对人与无限、主观与客观的接缘性思考。尽管古希腊美丽的统一在人类痛苦的分裂成长中不得不死亡,但未来人类文化的再一次伟大统一,将在灿烂的曙光里诞生在地平线上。
[注释]
①(英)以赛亚·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106.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齐世荣,田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
③(美)大卫·雷·格里芬.超越解构[M].鲍世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