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变革的高峰期,从教学设备,到教学方法,都处于不断革新之中。然而,改革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理念。现代高等教育的对象,在成长过程中接收到更广泛的信息和更平等、开放的教育,这就对从教者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组织教学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适应新一代的教育对象,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在过去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将其当作教育的终极目的,学生则成为被加工、被塑造、被动施加影响的产品,使得学生只是知识的附庸而不能成为知识的主体,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应是一个主动和富有建设性的过程,知识只有在学生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转变观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二、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积极地学习,激发学生个性的发挥,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提倡教师应尊重与关爱学生。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年轻,有思想,有活力,同时充满叛逆,需要被尊重,渴望得到肯定。教师必须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在生活上关心,在专业上帮助,在课堂上给予尊重和鼓励,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QQ聊天、电子邮件等都能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可借此加强与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哪方面知识有迫切的需求,喜欢的课堂组织形式等,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调整课程难度和侧重点,合理组织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的程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志。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课程等不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与接受知识并举。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活动,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开拓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尽管有时候学生提出的观点不成熟,甚至有一些分析没有理论支持,但是通过参与课堂的讨论,分析实操案例,以及参与课堂的准备工作,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锻炼实践操作。
3.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
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然而,每个人都能基于本身的特质持续地向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面临着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课堂内容接受程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见解,以一种平等、宽容、博爱、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将学生视为鲜活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认知主体,公开地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表示赞赏,鼓励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思路和步骤去寻找答案,教师绝不横加干涉或设置条条框框加以约束。通过多次来自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这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思考,必然使得更多学生愿意发表个人见解并理解和感受他人。
三、注重潜能开发,创新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被赋予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即以充分开发个体潜力为核心,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个体潜能,帮助学生在观念的碰撞中理清思绪,独立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这体现的正是以人为本教育价值的取向。
1.突出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
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因个体差异,某些能力发展的空间很大,而有些则较小,只要得到开发,这些能力都能表现出来。能力与知识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因此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能力作为一种实践的本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起来的,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就应该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设置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实操能力为核心,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可行性答案的探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等综合能力。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常常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空间,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保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连续的、发散的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全方位、多角度、联想迁移式地思考问题,使学生经常在打破常规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正是创新思维的特点。通过针对同一来源的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锻炼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分析对比大家讨论中提供的不同意见和解决方案,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又可使学生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这就是求同思维的表现。
四、回归社会生活,实现教育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所以必须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入社会这个真实的环境中。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等教育都过于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向社会生活回归才是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以人为本的教学,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生活发展。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源。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发扬学生的个性,挖掘潜能,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达到回归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孙群智.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本理念构建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7).
[2]侯艳萍.现代大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探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成黎明,黄艳.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之策略.大学教育科学,2007,(1).
[4]曲海英,王丽萍,孔令玲.案例教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医学教育探索,2007,(10).
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2
1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Boelen博士发表了题为《医学教育改革需要全球行动》的论文中提出培养“五星级医生”(fivestardoctor)的概念,在医学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该概念反应或顺应了医学发展的趋势,体现了民众的需要,亦为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五星级医生”应具备如下能力:卫生保健提供者(careprovider);决策者(decisionmaker);健康教育者(healtheduca-tor);社区领导者(communityleader)和服务管理者(serviceman-ager)。在这五项能力中有三项(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社区)都和预防医学直接相关,表明了预防医学在现代医学中核心地位。在新的时期我们的医疗服务不应只停留在治病上,而正逐步转向以疾病预防为主,防病与治病相结合的阶段。这一医学发展趋势也决定了现代的医学教育必须重视预防医学的教育。
2我国传统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医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组成部分,三者在医学中的地位应该是预防医学观念为核心,基础医学为源泉,临床医学为手段。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促进全民健康的医务工作者。然而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社会利益及经济利益等多种原因导致各部分发展极不协调,重点表现为重临床,轻基础与预防,特别是轻预防。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成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局面。综合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及高等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使预防医学的发展受到限制。2、传统的轻视预防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学生甚至教师对预防医学的现状感到失望,对她的前景缺乏足够的信心,缺乏积极性。3、长期以来预防医学教学和实践及临床脱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能熟练的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导致错误认为学习预防医学没什么用。4、目前在我国各大医学院校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均不同程度地缺乏预防医学的专题实习,使学生无法通过实习体会学习预防医学的实践意义。5、借“非典”的东风,目前我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建立了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专业,对于这种形势,作为一位预防医学教育工作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预防医学受到这么多年的冷落后,终于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忧的是新催生的这些预防医学专业是否会流于形式,只是为了顺应社会的潮流,而不是踏踏实实的着眼于新时期下的预防医学教育。还有一个值得担忧的是,当前,国家和政府确实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增加了投入,然而却依然忽视预防医学教育的投入,长此以往,必将造成预防医学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仪器设备和实践单位仪器设备的巨大差距,会使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到了实习或工作单位变得毫无用处。会严重影响预防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
3新形势对预防医学教育的要求
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院校的宗旨是培养服务于大众的好医生,随着当前的医学模式将进一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的纯治疗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必将向群体-预防-社区保健的模式转变。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实现以下转变:1)从培养注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2)从培养单纯的医师向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多种综合卫生服务本领的全科医师转变;3)本科教育应着重培养可塑性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以利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及一部分在研究生教育后转变为技术型、科研型的专门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为了应对当前的新形势,对我们预防医学教育也必须有相应的要求:
1.首先,我们必须积极
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赢得卫生部门及医学院对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视,从管理层面上改变“重临床轻预防”的陈旧观念。
2.抓住“非典”这一有利契机,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什么是预防医学以及预防医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何作用?让“预防为主的观念”深入民心,扭转以往对预防医学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的局面。
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75-02
预防医学是由环境与职业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三大部分共同构成的一门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由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组成,二者相辅相成,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补充。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轻视,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现代医学的重点已经开始由以疾病为主转向以健康为主,工作的重心也逐渐向医疗、保健、预防、康复靠拢,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种形势下,社会更加迫切地需要大批同时兼备疾病和健康理念,能融会贯通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学科知识的全科型医学人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轻视,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探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医学的新进程和新标准,因此,通过进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培养更多符合医学发展要求的综合性素质的人才,是当今时代下的必要之举。
二、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方法
1.明确教学目的以及更新教学观念。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加强实验教学环节,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设计思路、分析数据及独立思考能力。教学观念应从传统的实验教学到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的实验教学,教学目的应该要更加明确,为今后的医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与工作岗位相结合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新的案例且应与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如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因此达到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目的。
3.更新适合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首先,采用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课堂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压抑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因此,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我们提倡微课的应用,微课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视频加上音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微课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微课的含义以及制作流程。所谓“微课”,就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比如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精简教学的一种授课方式,具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视频为微课的主要载体,主要记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中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录制视频阶段、添加素材阶段、编辑阶段、美化阶段、生产视频、保存文件七个流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适合于个性化、深度学习的学习者,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更有利于于移动学习时代的背景下知识的传播。简而言之,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作为一种典型的泛在式网络学习资源形式,以其短而精的授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微课在新一代的教学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微课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原则。(1)精简精巧。因为微课主要是针对几个知识点或者是对几个概念进行的教学,它的时间一般控制在五到八分钟,最长不宜超过十分钟,那么微课的内容划分得精细、语言表述得简洁明了就成了基本的要求,即通过精简清晰概括的文字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掌握知识点。除了精简之外,微课的设计还应做到精巧,毫无疑问,精巧的视频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具体生动。每一次的微课不仅要有导入,还需要和结论,除了需要具体的教学内容外,还应做到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微课中的具体内容往往会采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将一些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践,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微课的传达表述形式也需要做到灵便,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制作一些视频画面的设计,层层推进、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将教学的内容贯穿融合于具体生动的微课之中。
四、微课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准备。课前的准备不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基础环节,更是必备环节。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的计划确定下来之后,那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随之了然。此时,教师便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来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而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精美视频。
课前准备不仅是老师需要做的工作,还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做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和分析工作,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对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和理解学习,而教师同样也能从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种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和领悟程度。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优化改进教学方案,更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难点的问题来做出详明的解答。
2.课堂教学。整个教学环节的焦点落在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不懂的疑难问题收集起来,再在教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先前所收集的疑难问题。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学习内容的适应性以及教学本身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所能运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情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整个教学的过程应遵循“导入、讲解、总结”的普遍原则。
3.课后思考及评价。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并改进,还可以登录课后互动平台来进行反馈教学,进而完善微课教学。另一方面,学生也有机会再次观看微课,来温习所学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对于课堂上未能理解的内容进行再次的思考与推敲,完成课后拓展练习题,以此来巩固所学的内容,及时掌握知识点。其次,课后习题应少而精,并且要与上、下知识点连贯,方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来进行和反概括和思考,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进一步做好微课的完善改进工作。
五、结束语
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基础学科的实验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微课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从出现到应用,就以其趣味性、简洁性等一些优点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将微课应用于高校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案、丰富备课资料,而且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综合而言,把新型教学方式――微课深入到课堂,应用于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中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微课建设能够深化学生们对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知,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辅相成,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预防医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社会和各医疗机构供应合格的预防医学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光武,余跃生,林先燕.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5,28(2).
[2]史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医药前沿,2015,5(11).
[3]林溪.高职教学改革中微课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5,(11).
[4]雷云龙,张莹,张春冬,朱慧芳,李轶,卜友泉.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3).
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4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临床医学界倡导的学科发展方向之一,代表着21实际医学发展的方向,循证医学的出现使医学研究及医学实践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1~2]。循证医学,即遵循最佳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根据客观的医学科学依据进行,而这些最佳证据是将医学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而得来的[3]。为顺应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成功转变这一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卫生部目前正在致力于更进一步推进循证医学的发展与应用。本教研室早在2006年就在临床医学本科、七年制和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了循证医学课程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循证医学相关训练,包括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循证医学实践、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等技能,以及各种循证医学分析方法如meta-分析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医学文献资源中及时得到经过实证的医学成果。我们在循证医学的授课过程中,强调医学生应在医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学习并寻找最佳证据,充分开展循证实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当前最佳证据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医学决策。
1对象方法
1.1教学对象
在本教研室进行毕业实习的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级和2006级预防医学本科生,共23名同学。
1.2教学方法
我们在流行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学时的循证医学课程;然后对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预防医学生,通过提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系统检索相关证据或文献、评估现有证据或文献的质量、分析文献、提取数据、综合整理分析等一系列的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指导,结合循证医学实践,学生们将能够更快地掌握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方法和技术。
2教学效果
循证医学在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循证医学有助于预防医学生建立良好的辩证思维方式,提高实际动手工作能力,提高医学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在未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生涯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形成不断地自我学习、充分利用最佳证据的良好习惯。目前,国内外循证医学主要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而且也仅限于理论教学方面。本教学团队在循证医学的理论授课和实践课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目前,指导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在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prevention.,BreastCancerResearchTreat,Journalof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Health等杂志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4.90。
3讨论
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息息相关,流行病学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循证医学则是关于如何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医学实践和决策的学问[3]。循证医学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代替,现有医学知识在迅速的积累中,这就要求当代医学生必须时刻紧盯科学前沿,不断地从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正确地评价现有证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目前,我们已在预防医学及临床各专业本科生的流行病学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4~8学时的循证医学课程,使医学本科生对循证医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医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指导,在医学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授之以渔”为目标,切实培养他们的医学实践能力。循证医学是一种提倡“授人以渔”新型医学实践模式的兴起,而不是“授人以鱼”的传统医学实践教育模式[4]。预防医学本科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会遇到这样那样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正确利用循证医学这个工具,将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益处[5]。
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口腔预防;口腔医学;教育预防;口腔知识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普通医学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将材料学、生物力学、机械制造学、美学、经营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十余年来,无论在预防措施与方法的应用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健康促进与社区人群口腔保健服务方面,口腔预防医学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提高了社会人群及口腔专业人员对口腔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识,影响着社会人群在口腔卫生知识,观念,态度与行为方面的改变,为全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结合目前医学的学科特色和长远发展需求,紧密依靠医学,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正确处理好与医学间分与合的关系,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关注口腔医学,就是增进全身健康、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1.口腔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疾病和健康是人类疾病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相关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又互为因果。口腔科主要的疾病是牙病。我国龋齿平均患龋率为38%;有的地区乳牙患龋率高达90%,平均每人患有2.5个龋齿。龋齿已被W日O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之后的三大非传染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WTO已将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列为人类健康的10项标准之一。错矜畸形在我国人群中高达49%。牙齿缺失几乎是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如果缺失一颗磨牙,咀嚼力约下降1/5。失去一对磨牙,咀嚼力下降l/3。失去二对磨牙,只能维持原来1/3的咀嚼力。口腔的患病率占人体各器官疾病之冠。几乎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受牙病之苦。
口腔疾病可以成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诱因,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征或结果。口腔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口腔领域的龋病、牙周病是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极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WHO把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称为第二次卫生革命。这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人类的关注,口腔疾病的防治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口腔医学与大预防医学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口腔预防医学,是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方法及应用,维持和促进口腔健康的一门科学与艺术。随着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预防医学在20世纪以来也有了很大发展,这种发展对口腔医学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口腔健康与口腔保健发展
口腔保健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只达到牙齿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整个口腔还有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神经感觉,参与表情的功能,口腔实际上是从事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因此现代口腔保健新概念是:拥有洁白美丽的牙齿,口气清新,口腔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
口腔保健科学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对龋病和牙周病进行早期治疗的全身及局部疗法;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工程学的新一代诊断、治疗方法,给予口腔科医生更多的选择。③更多的口腔药物、生物技术产品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④新开发抗生素和抗炎症药物对一般疗法不起作用的患者有效。⑤科技的发展刺激需求;⑥企业对口腔药物及保健用品的商业兴趣增加。生物学其它进展也促进了口腔保健的发展,由于科技的突破及重大发现,将在以下方面促进对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口腔健康的医学管理:①非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如腮腺疾病、艾滋病、需放射治疗的癌症。②龋病、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如早期龋诊断、分子探针、抗菌抗炎症药物、组织再生、人工唾液等,强调医药而不是机械性干预。③CAD/CAM技术。目前由于昂贵不能实际应用,但技术及设计上的突破将增加技术可接受性、方便性及经济效益。④龋病及牙周病疫苗。由于口腔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未来口腔科医生将成为面对患者健康各个方面的医疗专家。
3.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口腔保健是卫生事业的一部分,是综合保健包括初级保健的一部分,应在科研、教育、预防保健各方面与医疗保健系统结合,维护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牙科医生和卫生士的长期预防和初级保健任务应继续增强。应强调将特别医疗服务转向初级保健,推行医疗保险,增加基本保健,控制开支。搞好口腔公共卫生,口腔疾病群防群治应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防保健对象中尤其要重视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医疗保健。减少口腔健康状况差别随着贫富差距增大,口腔健康状况和获得保健的差别也增大。医疗机构有责任为全体人民而不是经济富裕或相对健康的人服务,应努力减少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别。
牙齿缺损和缺失修复的临床工作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完成了研制各种类型的种植体及相应的器械,并开始在临床应用。种植体的各种上部结构如固定式、可卸式、覆盖式以及磁性固位种植义齿等也已在临床应用
总之,当前口腔医学在微观上进人更深的层次,揭示疾病的本质。同时又从局部整体、器官整体和整个机体以及社会环境,综合分析研究疾病的规律。学科不仅分化而同时又出现综合趋势,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口腔领面外科和正畸科结合产生正领外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复科及口腔材料结合产生牙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生理等学科结合产生领学等。当今口腔医学基础研究的总趋势,仍然是细胞生物学、亚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
参考文献
[1]韩志武,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及探讨[J] 《科技资讯》2007年32期
[2]李奉华、彭解英、贺达仁,世界预防口腔医学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J] 实用预防医学2007(6)
[3]张震康,我国口腔医学的进展[J] 科技导报, 1994(11)
预防医学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 以团队为基础学习;预防医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130-02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2002年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1]。它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团队协作,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及团队意识[2]。在预防医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技能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将笔者开展TBL教学的模式及体会表述于此,以供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本校2010级护本1班和2班学生,随机分组,1班为TBL教学组,2班为传统教学组。TBL教学组:女生35名,男生4名,年龄为(21.20±0.92)岁;传统教学组:女生37名,男生4名,年龄为(21.10±1.20)岁;均为全国高考统招学生。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基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传统教学组 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通过听课获得了教学内容和要点。
1.2.2 TBL教学组 (1)分组:根据学生以往成绩和平时表现,每组成员3~4名,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组内的合作学习。(2)任务安排:课程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和“实验流行病学”三个方面内容,共12学时,每次4学时;课前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精心准备教学资料;各小组学生根据抽签方式确定问题,组内成员分工,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3)教学实施:包括个人测试、团队测试以及应用性案例讨论。个人测试包括抢答题和必答题,主要测试基本概念和重点内容;团队测试主要考核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指派组员可以通过板书或PPT形式进行讲解和总结;应用性案例讨论主要选用与课程密切相关案例,由教师设置问题,各小组回答陈述理由,教师启发引导,可以采取辩论或补充的形式完成问题[3]。
1.3 效果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教学效果评估分为主观自我评估和客观成绩测试。
1.3.1 主观自我评估 两组学生对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都分为四个评分标准(≥90分、80~89分、60~79分、
1.3.2 客观成绩测试 在讲授内容结束1周后,两组学生同时进行理论成绩测试,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理论总成绩为100分,其中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别占总体分值的70%和3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观自我评估
TBL教学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见表1。
2.2 客观成绩测试
TBL教学组学生的主观题、客观题以及总成绩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学生可改变传统对临床问题的思考方式,建立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TBL教学方法对于预防医学的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体现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了资料、提出了问题,并尝试通过团队交流解决问题[5]。在TBL教学法实践中,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逐渐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本校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开展预防医学TBL教学的效果评价与分析,TBL教学组学生的主观自我评估和客观成绩测试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得分较低;因小组分配不合理,造成组间成绩相差较大。这也是李晓南等[6-7]学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预防医学的TBL教学尚属尝试研究阶段,随着TBL 教学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推广,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建立,此教学法对于培养医学综合性、实用性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Stuart J Beatty,Pharm D,Katherine A Kelley,et al. Team-based Learning in Therapeutics Workshop Sessions[J]. Pharm Educ,2009,73(6):100.
[2] 乔植宇. T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118-119.
[3] 钱荣,苏林,叶红,等.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47-149.
[4] 李成义,崔成立,刘铮然,等. 坚持预防为主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育[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24(1):41-43.
[5] 孙祝美,叶杰,闫晓风,等. 以TBL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细胞分化、衰老与死亡”章节中的应用[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2,34(9):911-915.
[6] 李晓南,童美玲,王景凡. 儿童保健学教学中应用TBL 模式的探索与意义[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5(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