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现状;原则
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种,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非物质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文化、艺术等环境。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从设计的角度理解环境,那么依据设计的本质,也就是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环境的概念应该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也就是说由若干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组成的,并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是以人为核心的人类生存的环境。在这个概念下,环境涵盖的范围也是比较宽泛的,从广义来看应该包括以山川、河流等地理地貌为特征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依靠人的力量在原生自然界中建成的物质实体的人工环境。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创造生存和生活空间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不断地改造、协调自然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善提高自身的生存环境,这充分体现出人自身的能动性。其主旨就是以人这个主体为核心,创造一个能符合人们生活的,具有一定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即满足功能需求;而且能带给人以愉悦的心理感受和激发健康灵性,即满足精神需求的空间环境,同时也能够沟通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欢愉的情感,建立一个美好的人类生存家园。
2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2.1 城市监管机制制约了环境设计艺术的品质。环境设计涉及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的现状是建筑设计由城建、规划部门管理,城市绿化由园林部门管理,道路交通由市政部门管理,环境场所的日常维护由环卫部门管理等等。这种纵向的管理模式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从设计到日常管理都难以做到统一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城市环境的艺术品质不高,缺乏整体性,不能反映出一定的艺术品位与水准。但愿我们的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也能够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一个长远的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因此,无论是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角度还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性与复杂性自身,都迫切需要在城市中建立环境艺术设计的咨询机构,统一协调城市环境的设计与管理。从而使得不同地区性质的城市,形成各自独特的环境景观;并成为城市形象的标志,从而达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美化人们生活的目的。
2.2 公众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力度欠缺。我国目前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建筑设计、景观绿化设计、公共室内设计、雕塑展示设计等,都是由个人或单位来设计施工,在征求人民的意见与想法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很多环境设计变成了长官意志的产物或者设计者宣泄个性的场所。但是环境艺术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多方协调、共同参与。
2.3 缺乏地方性特色和时代风格。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建筑上一哄而上的玻璃幕墙、“帽子工程”以及在广场绿化中简单化的大草坪设计方法,已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城市缺乏艺术设计与特色,而设计观念的陈旧和盲目的模仿似有东施效颦之嫌。造成了目前我国千城一面的尴尬状态,而丧失了每个地方的不同地域特色。发达国家一些优秀的环境设计在历史文化的继承、地方性的体现与现代科技的运用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4 现代环境设计中自然因素关照的不够。这对我国公共环境设计观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尽管我国古典园林设计一贯崇尚自然,但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功能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大课题。事实上在我国一些流经城市的河道治理与滨水空间的设计中往往都采用混凝土的砌筑护堤。当然这种设计的前提主要是满足防洪、排污的功能,但类似的设计显然有只注重功能的满足,简单化的倾向,没有考虑到它在环境整体中的自然属性和人性,即违背了生物多样的原则。
2.5 教育师资缺乏及专业设置混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专业,需要不同的专业同步协调和密切合作。现在国内大多数院校是把室内设计专业改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专业内容更本没有改变。优秀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和一批更优秀的师资队伍,而这恰恰是许多新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3 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依赖的几个原则
3.1 总体性的把握与统一
环境艺术是一个整体,主要是由两大块所组成,即自然与人工。自然的因素我们较难以改变,那些地形、山川、河流、当地特有的地貌以及风土人情我们是没有能力将其改变的,人工的因素同样是复杂多样。一些道路、交通设施、灯光、各种的机械以及原有的各种建筑物。环境艺术不仅仅包含有实体性的内容在里面,还同时具有许多思想、理念、学识等内容包含其中,不仅有物质还有更为重要的精神元素。所以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需要有一个能够将这些内容有效的整合的构思与加工,我们都清楚,整体是由一个个的局部所构成的,可是局部与局部单纯相加的结果只能是一个残缺的整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所以我们在开展艺术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整体。
3.2 以人为本。处处体现人本理念
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是为了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人才是艺术设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主角。可是以前我们的设计工作却往往走人了误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重要性。人才是环境最终的使用者,我们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按照人的需要来构建起符合人的理念的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以人为本的理解需要全面,对这个的理解需要采用发散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全面正确的理解一些基本性的概念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是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这样的想法可以让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人的本质以及我们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我们的设计工作并不是仅仅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的需要,而是最终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让人们的心理获取美的感觉。
3.3 与自然相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自然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就很难再次恢复原貌。我们的能源也是极为有限,难以再生,而且有不少能源是根本用一点就少一点,根本无法再生。我们原先有不少可以有效调节气候的湿地,现在已经很难得一见。甚至于不少原先绿树成荫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不毛之地。这样的例子在全世界真是四处可见。这样的结果对于我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所造成的环境灾难是极为惊人。所以,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要想到今后。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是需要体现在我们的设计作品当中去。
3.4 需要即引进别人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好好利用民族的元素
我们以往的设计是为了追求到一种美的意境,主要是利用一些自然地植物的使用,在这个上面,我们的园林设计工作做得是非常的出色但是我们需要紧紧把握住传统设计中需要展现的一些理念与真实的意境。同时要加入进我们现在的元素,如一些高科技的材料以及灯光的使用,让我们的设计作品能够有现代身影,同时我们也要在吸收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争取突破、创新。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任何的细节都会影响到整体,就拿室内设计来说,从空间布局到室内装饰品的选择,任何细微之处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那么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给予观众广大的想象空间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抽象美之说,如:中国的戏曲就是抽象美的典范,从舞台的这边到那边就是两个天地,只是一个手势就可以让人联想到现实广阔的场景,观众从抽象的表达中感知无限的想象空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如何展现抽象美呢,如:通过景与景之间、空间与自然之间的相互穿插、因借来展现出无穷无尽的感觉,就像苏州园林一样借助景与景、景与空间之间的各种形式来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人类的巧夺天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扬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天人合一”,它强调了人类的发展要顺应自然,要实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正符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实现创新,在审美上可以追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天成”之美、“闲适恬淡”之美、“简单大方”之美、“虚实相生”之美,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展现别具一格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2.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物质性继承,一个是精神性继承。首先,物质性继承是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形式的继承,比如说,中国很多的仿古建筑就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继承,在现代建筑中加上一些传统的表现,如在屋顶的设计上,在室内装饰上糅合进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进去,让人感受到中国的古典美。但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上,单纯的物质性继承是无法实现发展和创新的,要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性继承。其次,精神性继承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审美意象、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的深层次探讨,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将审美习惯、文化底蕴表现出来,达到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说,在室内设计中,以人性化为基本设计理念,实现室内设计的适度而含蓄,从空间布局到装饰品的选择上给人营造出平静淡雅的舒适空间。在一些材料上将中国古典元素杂糅进去,形成中国古典的抽象美和似是而非的无限美感。
2.2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形态的表现,更为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的展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能照搬传统文化,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创新,才能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展现出来的文化运用现代思维进行一定的改造,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且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既要考虑到空间组合,又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还要考虑到审美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时代性元素,提供了人性化的理念等,这些都将不断促进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3
首先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看我国传统环境自然观。从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设计就可以看出,对人与自然的协调较为看重,并在此过程中强调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追求虚实相互照应,以达到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千年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非常深刻。其一,看似人做,实由天开。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思想就是自然,园林艺术就是要遵从自然发展的道理,是自然生成,并非人为创造。园林中的山水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概括,因此必须按照山石的走向与水的源头组织风景。如果园林尺寸不能从大范围上体现出自然的美,那就只能仿照自然的某一部分抽象地表现出来。我国传统园林的美始终遵循“山水美”,这一点在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都可以看出。其二,寄情山水,诗情画意。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园林的建造产生深远的影响。诗情画意、绘画艺术与诗文充斥着中国古典园林,与此同时园林、文学、绘画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中国山水画,重视写意,看重意境的表达。画者在画画的过程中要观察自然之美,而建造园林就需要从立意构思的具体技法开始,全面借鉴于绘画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是山水画的真实三维空间的形式再现。其次,从民居建筑看建筑与环境[1]。传统的建筑文化其实就是一种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地域建筑文化与其他的建筑文化互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在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民居建筑的覆盖范围,就可以将其与人民的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出来,同时民居建筑还可以体现明显的地域特点与浓厚的民族特色。我国的民居建筑形式与特点体现出多种多样,同时也显示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再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民居建筑材料、构造技术、方法、环境防御都有相应的要求,进而体现出差别。同时宗教也会对建筑的形式产生影响。
2地域特征与时代审美
在全球化不断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环境设计发展如何已经成为困扰设计师的最大难题,同时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重要问题。
2.1历史、个性与科技、创造
首先,整体性。我国具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有着丰富的建筑语言,传统的建筑经验应当吸收,并从中获取相应的营养,同时经过转化应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保存。在此过程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点,从别人那里借鉴,并非抄袭。建筑师应当在更深层领域中,综合人性、原始的过去进行探索。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整体设计的规划,大可大到国家、整个民族,小可小到城市、整个村镇。其次,创造性。针对传统的,既要看到特殊性与历史性,又要看到其中的普通型与超越性。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文化的发展都会包含糟粕与精华两部分。将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发扬,同时还应当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文化实行糟粕摒弃。但是取其精华应当注意避免功利性的态度,尊重民族文化的群众性、广泛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谨慎对待。
2.2现代生活与地域文化的审美关系
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文化与文化环境。在对地域环境、文化条件从深层次方面对建筑环境的本质与规律性的理解,才能够将人、建筑与自然形成为有机体。地域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域自然属性。通常情况下,每个地方的地域条件都是难以被改变的。而正是由于地域特征的不同造成地域建筑的多样性特点。如西南地区雨水较多,阴热潮湿,进而促使建筑要通透、廊线连接。同时当地的植被品种较多,在自然色彩丰富,建筑大部分采用天然的原色。由此就可以知道,建筑师不仅要具备传统建筑文化,还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才能够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2]。
3结语
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4
(一)人性化理念
传统的环境设计受到科学技术滞后以及落后观念的制约,人们难以真切享受艺术之美,而今随着人类进入到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的枢纽日益显现,人们的环境意识与生活方式也随之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改革,对居住环境的重视也使得人们真正步入以人为本的时代之中。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需要设计师在追求审美理想的同时更应尊重地方历史背景、文化风俗以及人文环境。因此,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认识不应该只停留于传统的、纯粹单调的人机工程之中,而应引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将人类本身的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及其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共享关系置于重要的位置上。
(二)集思广益理念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社会活动,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依靠雕塑、建筑、环境设计以及规划等各相关行业人员的共同合作,因此,组织多学科的团结协作进行集思广益是环境艺术设计在实际操作之中的重点之一。环境艺术设计中集思广益理念的进步性在于能够有效地改变了以往传统设计师、规划师、建筑师以及环境设计师各行其是的想法与行为。在为环境设计集思广益的过程中,通过多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差异较大而混乱不堪、鱼龙混杂的艺术设计作品,并且可以实现去糙取精、取长补短的目的,从而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生态化、绿色化设计的表现之一,其内涵是对自然环境中资源的加以关注以及加强对环境环保问题的重视,它是新时代背景之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环境观。人文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存质量水平的全面优化需要将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主要的依托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五项原则分别是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制定生态保护战略、将自然融入城市、重建居民生活标准以及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环境艺术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身体健康的质量水平,其要求科学合理地将阳光、气候、植物、动物、水体、土壤等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相互融合加工,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界生物学的原理来设计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一)风格美
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之中都蕴含着设计师的审美思想与审美观念,因此每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都富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个性化的审美特征要求设计师们重视人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融合,针对不同的环境背景设计出别具一格的环境艺术作品。例如,在城市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北京、青岛、西安等城市是我国境内富有典型特色的城市代表,而巴黎、威尼斯、罗马、雅典等则是欧美城市之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代表,其各自的风格都以浓厚的自然风情与人文内涵作为铺垫,从此可看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主要建立于人类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的基础之上。
(二)动态美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来源于人类日常的生活环境,因此环境艺术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而并非孤立静止的,设计师则需要根据特定环境与人群的生活特征、审美心理来进行符合动态审美的艺术设计。由于受到审美角度与审美观念的制约,环境艺术设计动态美的审美特征在主观以及客观之中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首先,随着空间与时间的逐渐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看法;其次,即便处于相同的空间、时间与地点之中,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艺术作品也会有着一定程度上差异的审美观念;再者,同一个人若通过不同角度来观赏同一件艺术作品也会有着不同的审美效果。
(三)和谐美
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无法脱离整体的意识,设计素材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艺术设计表现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无论是一个大城市还是一个小型的艺术馆,其环境艺术的设计都需要建立在实现整体和谐美的基础之上,尽量避免混乱无章、差异冲突艺术设计作品的出现。例如,在广场的设计之中需要考虑到草坪、树木、座椅、花坛以及周围建筑等各个个体与广场整体之间相互的审美协调以及相得益彰,从而使得每个个体都能成为整体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和谐美的审美特征,可以进一步地使人们体会到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美,从而赋予现代环境艺术作品更具审美特征的表现力。
三、结语
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关系
1引言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与简简单单的建筑的设计方面,而是,周围的环境与其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造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建筑设计
人是环境的人,环境是人的环境,形式是人和环境所需要的形式。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宰了设计的全过程,这就是建筑设计。长久以来一直困惑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人主宰环境还是环境影响了人?著名建筑学者冯纪忠教授在讲课中提出过———建筑是空间,并生动的拿茶壶作比较,壶身是大空间,壶嘴是小空间。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20世纪末,建筑界发生了一场革命,人们看见了原先看不见的“空间”,建筑师们先前的理念殿堂轰然倒塌了,似乎一切都“黑白颠倒”过来。中国人一直以来就不曾把建筑单体当作主体来刻画。中国建筑工匠的注意力一直在建筑群体上,李允铢曾在《华夏意匠》中讲到:“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展开的”,中国建筑工匠考虑的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院落”。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中心组织单座建筑,“院”被称为一个基本的组织单元,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所谓“无院不成群”,而院与院的空间感受是绝不相同的,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效果。西方建筑师则更多的注重了建筑物单体本身,很大精力花在建筑单体的形体塑造上。因此,西方建筑的形体要比中国古代建筑形体复杂得多。如果把房子当作底,房子周围的形状就出现了,这便是空间。
3生态环境艺术
建筑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优美动人的造型外,其配套设施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我们创造生态环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全球环保人士呼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唯一家。作为设计师尤其是建筑设计师,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4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绿色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易修剪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仅同建筑形象有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喜好的不同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同,使建筑风格的同化现象不可避免,但迥异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
5节能生态型建筑的塑造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指绿色植物的应用,单纯的颜色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环保材料的应用、环保的施工。在各种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我们能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设计师义不容辞。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从遮掩舒适健康绿色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6结语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建筑业,对生态环境的创造更是有着不容忽视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有着高贵灵魂的城市,必然有高贵的建筑。衡量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建筑以外的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塑造。人类聚居在一起对人类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生存环境的破坏所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尚未考虑完善。毫无疑问,一个缺乏灵魂和个性的冰冷的建筑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凯,张晓彤.探讨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J].科技资讯,2009(05).
[2]王磊.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9(23).
环境与艺术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镇形象;环境艺术;民族性;地方性;目标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153-02
21世纪初期,人们在回顾与展望中发现,人类在追求科技进步,城市扩张,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人口膨胀、空气污染、能源缺乏、生态失衡、审美变态、艺术衰竭等等,使人们感到惶恐不安,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变体疮痍、岌岌可危。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拯救文化,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共同的环境忧患意识,掀起了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质量与艺术品位的热潮。人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城镇环境的潜在危机,仅仅依靠高科技手段从物质形态去改善城镇条件、从工程技术上解决环境质量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已经切身体会到现代化高科技带来的“冷漠”、“封闭”、“失衡”。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基于人对美的追求和渴望,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城镇环境艺术,因为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它能破旧立新,去伪存真。塑造美的城镇形象,营造宜人的城镇环境,只有环境艺术才能使城镇的物、境品位升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共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此时,中国的城镇建设应该怎样发展,如何保护地球资源,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生存质量,丰富城镇文化艺术内涵,是目前人们谈论的人们话题之一,也是理论界关注的前沿研究课题。
1 城镇环境现状与危机
人类生存、栖息的环境,由原始人的洞穴、窝棚,发展到房屋、殿宇,由分散的村寨部落,聚集为小镇、城市乃至现代化的大都市,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自身能够健康、愉快、舒适、安全的生活。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将人类的居住环境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城市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发展里程,它标志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自由。人口集中,知识密集,信息与文化交流的时空距离缩短,生活与工作的节奏加快,创造的天地更加广阔,人类正不遗余力地假借科技手段将手伸向自然:人工湖泊、人工草场、人工林带、人工花园等,人在人工化的环境中,不断模仿追求心中那理想舒适的自然。
但是,在人们得到了理想自然的同时,却没意识到这却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自然”。由于人类不断加快向自然强取豪夺的步伐,却从无暇顾及给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地球资源已近枯竭,绿地减少,沙漠扩大,人类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城镇已陷入无尽的烦恼:城市噪声、粉尘、电化学烟雾、有害射线、汽车废气、大气酸雨、高分子化合物的挥发,水质和农作物的变质,厄尔尼诺现象的持续,以及充斥整个环境的硬质构筑物,都极大地损伤人类的身体,使人陷入孤独、紧张、自律性丧失的境地。城镇的加速扩大,人的加速膨胀,使得城镇面貌不断改观,并在形象上趋向一致,人们已无法对缺乏个性的单个城镇乃至城镇之间的形态加以识别、记忆,建筑几何形体的堆积,现代新兴建筑材料的工业化气息所带来的冷漠,使人内心充满矛盾和失衡,人对自身所陷入的居住机器环境已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了。
2 继承与创新
建筑生成于自然,皈依于自然。城镇生成于自然,皈依于自然。人是自然之子,必然回归于自然。身居现代化城镇环境之中的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人创造了优越的城镇环境,为自身保留了创造第二生态环境的自由和享受,却失去了过去那种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清新环境——阳光、空气、山川河流、泥沙瀑布、丛林鸟兽这样沁人心脾的自然景观和世外桃源的精神享受。
近几十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向历史复归,向自然回归,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一致、共同发展的道路成了人类责无旁贷的选择,也表明了自我纠错的决心。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文化,城镇环境艺术在这样的大气候下脱颖而出,它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立足于艺术,借助于技术,与其它学科联袂携手,共同努力,归还人类一个全新的自然。
说到底,城镇环境艺术的本质是以城镇为背景的意识形态活动,它分析人,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感化人、启迪人,与艺术门类的创作设计一样,它是一种视觉化的艺术活动,借助于建筑装饰材料、空间环境资源及仿生造型手段,改观环境,造就氛围,激发联想,唤起情感,感化人,教育人,从而达到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加强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所以,城镇环境艺术注重对于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继承与创新,关注地方民风、民俗的起源与发展,分析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衰裂变,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观与审美观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尤其是对于近现代中西方文化及艺术观念的交融,给现代中国人与西方人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得出现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生活,对于工作,对于娱乐,对于自然的态度。城镇环境艺术在创造美的环境的同时,也播下了启蒙的种子,它将潜移默化与人的内在本质沟通,与人的生命本质产生共鸣。
3 创造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城镇环境艺术
艺术的本质在于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艺术的价值在于它独一无二的创造性,不可模仿,不可重复,否则若大量成批出现同一件作品,则与产品无二,就失却了艺术品的价值。
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它靠艺术思维来创作成型,靠技术手段来实施完成。从艺术角度看,无论它是环境中纯粹的艺术品,还是附着在一定构筑物表面的装饰品,亦或是在一定范围内空间——物质之间的构成关系,严格说来,它们性质相同,都可作为一件艺术品来看待,它有类似于诸如绘画、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品的个性,却又是它们的延伸与扩大。一座建筑,一处园林,如果它的出发点真正是基于对比例节奏、线条、韵律等造型艺术元素的考虑,顾及实用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视觉效果,那么,无论它采取什么手法,使用什么材料,借助什么高科技手段去完成,它都应该被当作艺术品来看待。
所不同的是,城镇环境艺术品由于其艺术含量的多寡与其技术含量的对比,有时使人难以区分,尤其是在讲究经济效果、追求实用价值时对审美功能的偏废,其艺术含量被严重削弱,就很难将其视为艺术品了。
无论城镇环境艺术创作设计从何角度展开,它必定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与观念的驱使下完成的。因此,一件成功的环境艺术品,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应当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在区域性很强的中小城镇,还应当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气息。它们溶于自然,成为自然环境的明珠,这样的环境艺术品,不仅有根深蒂固的根源,还有蓬勃发散的张力。在我国的城镇环境中,仍保留着大量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方性特征的城镇环境,如山西的平遥古城,苏州的七里白公堤——山塘街等等,它们的建筑与环境艺术流传百世,至今仍使人叹为观止。
与传统城镇环境艺术相对应的是现代化的城镇环境艺术。虽然在物质条件与文化生活方面,这些现代化的城镇具备了传统城镇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是,在城镇的形象与环境方面,由于现代化的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讲究高速高效,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人格化的工艺装饰,使得建筑群体、空间环境艺术方面缺少民族传统,缺少个性,趋向一致,渐渐顺应了现代城镇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在城市之间已很难找出特色。
可见,当今的城镇环境条件不单单是因物质条件的高度人工化所带来的危机,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的生命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伤害,如果说拯救地球资源,保护人类居住环境是刻不容缓的话,那么,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还现代城镇形象以中华民族个性,还城镇环境艺术以地方特征,探索城镇环境艺术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是迫在眉睫了。
追求美是人生的动力,达成美是人生的目的。然而,资源有限美无尽,人类在满足自我的同时,由于急功近利,肆虐无忌地向自然索取,使地球的自然资源已近枯竭,艺术颓废,文化滑坡,不但人的精神将失去支撑,人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危机,必须改变人的思想,树立健康的自然观、生态观和正确的审美观,把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创造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城镇环境艺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方法和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