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还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借还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借还管理

图书借还管理范文1

1 高校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后,带来的新功能

1.1 图书馆实现了多本自助借还

自助借还一直是图书馆界探索的课题,过去虽然3M等公司推出了一些自助借还设备,但是它们价格高,稳定性差,无法实现多本同时借还,而RFID技术真正实现了可靠的图书多本同时自助借还,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轻松实现5-10本同时借还,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1.2 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架位管理的精确定位

在图书管理中,图书的精确排架,排架信息如何精确的展示给读者,方便读者查找图书,一直是图书馆人努力提高服务的重要工作。RFID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可以把图书的排架信息通过3D图精确清晰的展示给读者,可以定位图书在哪一个书库,第几排书架的第几个架子上的第几层上。这在过去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1.3 实现了图书上架、盘点等工作的智能化

借助RFID盘点机,可以进行图书上架指导、整架、排架错误查找、图书盘点等工作。只要用盘点机读一下图书,就可知道这本图书应该在第几排书架的第几层上。用盘点枪扫一下书架上的图书,既可以知道这层书架上有多少本图书,多少本外界,多少本错架。大大提高了图书馆馆的管理效率。当然目前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1.4 实现了利用RFID防盗

RFID标签加到图书中,可以起到过去图书上的条形码和防盗磁条的双重功能。RFID电子标签具备反复读写、改写功能,可以利用标签上记录图书状态的校验信息识别这本书是在馆,还是借出状态,从而实现防盗判断。

2 RFID对图书馆硬件设施带来的影响

2.1 RFID电子标签的使用可以方便图书馆实现“一门式”管理,自助借还

图书馆要实现藏、借、阅合一的“一门式”管理模式,其前提条件是门口的防盗检测设备能够区分图书的借出、还回状态。传统的图书馆是利用把借出的图书进行消磁,还回的图书进行充磁来区分。这就需要磁条必须是可充消的,而有的图书馆有部分是不可充消的永久磁条,这部分图书记无法实现“一门式”管理又无法实现自助借还,而使用RFID标签后,可以方便实现“一门式”管理模式,给仍使用永久磁条防盗的图书馆带来的福音。

2.2 高效率的自助借还机的使用,减少了借还设备,节约了人力

由于RFID自助借还机支持多本借还,效率高,以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一个15000多人校区的中心图书馆自需要2-3台借还机就可以满足需要。而如果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8个书库最少需要8台借还设备,如果全天14个小时开放,约需要20多人进行借还管理工作。而实现自助借还后,这些人都可以省略。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实行了RFID智能管理后每年节省了50万美元的人力经费。

2.3 RFID应用到图书馆后,图书馆需要增加一些配套设施

为了保证“一门式”管理,自助借还的进行,图书馆需要改造电源供电系统,防盗门禁、自助借还机、门禁通道机都需要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证在突然断电或停电时,图书馆的借还、防盗设施能够工作,防止业务中断和图书丢失。这些设备的用电都很小,一台5KVA,8小时延时保护的UPS足以保证停电8小时图书馆的正常开放。

为保障RFID机的使用,图书馆需要建设能够连接内部自动化管理服务器的无线网络。可以在现有的无线网络中分出不同的SSID,有可访问互联网的,有可访问内部办公网络的就可以。

为加工RFID标签的图书,需要配备RFID读写设备。

3 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影响

3.1 改变了图书馆管理模式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图书馆彻底实现了读者自助借还,为藏、借、阅合一的“一门式”管理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持。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主要工作,流通、阅览地位降低,工作重心转向读者服务和参考咨询。

3.2 改变了流通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减少了管理人员

RFID技术实现自助借还和精确定位后,把流通部门人员从繁重的借还中解脱出来。对于一个“一门式”管理的图书馆,只要总服务台始终有1名工作人员值班,其它书库的工作人员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有工作人员上班,也不用时时守在借还电脑跟前等待读者借书,流通管理人员可以大大减少。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图书的借还、查找有了图书排架的精确定位,读者自己就可以方便得找到。图书馆将建立专业阅览室(书库),把同一类的图书和期刊都放在一起,每个阅览室配备一名相关的专业学科馆员和一名咨询管理人员。学科馆员负责深层次的学科知识的定题查询,代查代检工作,咨询管理人员负责图书上架,整架,而更为重要的工作是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因此他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书在哪里已经不是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服务的主要内容,都有哪些书,您想看的这类书中有哪些好书,如何引导读者读书将成为馆员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把为人找书变成为书找人。

3.3 图书上架倒架方式与以往不同

虽然图书的排架仍然按照中图法排架,因为图书精确定位的需要,对于采用索书号首书定位管理的图书馆要求图书严格按照中图法排架,排到最后一级类目,避免错架。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盘点车带的上加指导功能排架。同时,用盘点车经常检查排架错误及时纠正。

全架定位的图书,新书上架时都要做定位处理,倒架时需要对倒过的图书重新记录定位信息。索书号首书定位管理的图书只要在倒架后重新记录到过的那一层的首书定位信息即可。

要定期对RFID服务器的排架定位信息与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同步更新。

3.4 图书馆的相应管理制度要进行调整

实行RFID智能管理后,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要经调整,首先对读者的要与以往不同,制度的制定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方便读者。例如,为保障排架的准确,可以要求读者阅览图书后方到阅览桌上或指定位置,由工作人员上架。 流通人员的考核标准不再是借还图书的多少,而应该是辅导读者的多少,解答咨询的多少。

3.5 当图书馆分类法升级换代时,调整的类目图书需要重新排架、定位

过去在中图法升级换代是,图书馆往往采取新书新标准,旧书旧标准的一刀切方式。引进RFID技术后,由于图书精确定位的需要,凡是调整过的类目,只要影响排架顺序的,都需要重新排架、重新定位。即图书馆在一个书库中只能执行一个标准,不能新旧标准混用。

3.6 应加强图书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

新生事物总会带来新的安全隐患,由于无线网络可以进入自动化系统的服务器,存在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服务器的防攻击问题;采用“一门式”管理后,突然停电的保障问题;RFID标签的防盗、损坏、修补问题;为防止读者证丢失后的读者利益,需要在自助借还机上增加读者密码,只有知道密码的读者才可以借还。为防止自助借还出现错误或故障而引起纠纷,有必要在自助借还机的上方加装摄像监控。

3.7 对于没有全面实行RFID管理的图书馆影响

对于引进RFID技术管理后,旧的磁条和条形码是否还需要,图书的资产条形码必须保留。每一本书今后加工时仍然要贴条形码。一旦书中电子标签损坏或丢失,可以从条形码制度书号,方便不加电子标签。同时当一线书库的图书下放到二线书库,需要用传统的借阅模式时,条码仍然需要使用。

图书借还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自助借还服务;图书馆建设

1 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现状和模式

1.1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自助服务在网络环境下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服务模式主要是开架借阅、书刊检索、网络续借、网上预约等还没能实现自助借还书、自助复印及高层次的自助服务。由于图书馆的面积越来越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而读者来馆的人数不断的增加,导致图书上架与整理顺架占用图书借阅部的馆员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特别是前台图书借阅工作更是繁忙又是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图书馆图书借阅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是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采用自助借还模式让读者自主自理完成图书的借还全过程就能节约图书馆馆员的劳动强度,让图书馆员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图书馆管理及其他的服务工作,给图书馆的自身发展空间。

1.2自助式服务模式:它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模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用户的阅读兴趣、需要偏好、研究重点,由用户自主地书目查询、藏书借阅、资料检索、文献复印等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服务的一种读者服务方式。自助服务的关键是用户在图书馆寻找图书的活动中实现了自我,方便了自我,满足了自我,在这一意义上,自助服务是对读者服务的本质的革命。

2 图书馆自助服务的模式研究

读者自助服务方式最初是以开架借阅的形式出现。早在欧洲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罗伦佐图书馆已出现开架服务的雏形,当时图书还是用铁链锁在书架或桌上,读者不能外借。随着印本图书大量出现,一些图书馆首先实行开架借阅制。19 世纪后期,在美国有人建议将开架借阅作为一种主要的借阅制度。进入 20 世纪,在欧美国家及经济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开架服务已成为较为普及的读者服务方式。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些自助服务项目,尤其是一些大型公共图书馆都已经使用采用了自助服务模式。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架主要有以下三种

2.1馆内自助服务:读者借助设在馆内的自助服务设备完成的一系列自助服务,主要包括流通阅览一体化管理、自助借还书、自助复制。

2.2网络自助服务:读者通过网络访问图书馆的网站,借助自助服务平成的自助服务,主要有信息查询、网上检索、网上续借、网上咨询、网上书刊荐购、B B S的注册与使用、电子阅览、各种中英文光盘欣赏等。

2.3电话自助服务:读者通过手机、固定电话完成的信息咨询、续借、预约等服务。

3 自助借还服务模式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推行自助借还服务模式符合整个社会自助化的潮流,也是对公共图书馆最传统的服务―― ― 阅览、流通服务的一次全新改造.自助借还服务将大大加快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对读者、图书馆员和图书馆都非常有利。

3.1采用自助借还服务模式,增加馆藏文献流通量.自助借还服务模式是由读者主动、自行借还图书的一种自助借还服务模式是由读者主动、自行借还图书的一种新的流通模式。它能使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内部体系,深入了解馆藏信息,使图书馆的借阅流程变得更加顺畅,读者的借还书过程变得更为自由和便利。因此,来图书馆的人数和次数自然会增加,图书的流通量也随之增加。而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从事图书管理等相关业务,主动为读者答疑解惑。

3.2采用自助借还服务模式, 可增加图书馆借还书服务时间与人工服务方式相比,使用自助借还书服务模式每天大约可增加 4 小时的借还书服务时间,同时读者可以自由选择人工和机器两种服务方式,避免借书高峰期读者排队现象。例如: 人工借还书服务的时间为 10 小时 / 天, 若采用自助借还服务模式, 就能实现了全天 24 小时连续借还书的服务功能。

3.3采用自助借还服务模式, 可增强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此模式由读者控制借还, 省略与借还馆员接触的压力,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查询、检索,借阅等活动。馆员也省掉

不必要的交谈,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氛围。自助借还服务模式在图书馆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应用性,其发挥了图书馆的人本主义理论,不仅秉承了“读者第一” 的宗旨, 更使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得到了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更加人性化。同时,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显得自由,灵活、方便,也能满足读者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因此,这种服务模式是读者最喜爱、最感自在的服务形式,读者满意度也会随之增加。

3.4采用自助借还服务模式,可提高借还馆员的积极性图书馆采用自助借还书服务模式, 能够把工作人员从单调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更深层次的个性化的服务上,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降低工作中失误率,同时也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4 自助借还服务模式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4.1投入成本偏高自助借还书系统对文献资料的自动识别必须通过条码识别模式或无线射频识别模式来完成,采用条码的成本相对较低, 而使用电子标签,则每个标签的售价在 4 元左右。因此,对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以及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城市图书馆而言,较难实现自助借还书服务模式。

4.2 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发生图书错、漏借事件由于机器操作程序设定在读者完成借还书手续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才能退出系统, 因此在前一位读者退出系统前离开后,后一位读者借的书就有可能输入到前一位读者的账户内,从而造成图书错借现象。

4.3对图书加工要求较高

由于系统必须通过条码来确认图书有关信息,如果书中的条码位置没有统一性, 读者在使用系统借还书过程中, 每次必须翻找条码以利系统识别,此举给读者带来不便。当出现图书超期,磁条异常等情况时,机器无法完成借还书手续,它也无法给出准确的拒借原因,只能告诉读者可能的一些原因,因此,易造成读者的不满,进而影响读者使用系统的积极性。

应对措施: 第一,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印发宣传资料以及在自助借还书机上用显著的语言进行提示等形式,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个读者清楚地知道自助借还书系统的

操作流程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状况;

第二,要加强机器的维护工作,对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与制造商联系并加以改进;

第三,增加监控设施,提高安全性能。借助先进设备收集有关证据,便于处理图书错、 漏借事件等问题。

第四,要提高读者的道德素质。图书馆自助借还系统还是检验读者素质高低的一个试金石,高素质的读者可以凭借自助借还系统方便、快捷地利用图书馆,低素质的读者可能会利用自助借还系统的漏洞从事违规行为。

自助借还服务模式作为一项新型的服务方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读者,优化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图书馆人力的投入。自助借还书服务模式将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良好效果,成为图书馆自助服务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使读者自由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自、自主性和私密性。

参考文献

[1]张培峰.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之我见.图书情报工作.2005.10

图书借还管理范文3

关键词:RFID 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图书馆领域,推动着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近年来,RFID技术引入又一次掀起了科技热潮,在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普及应用,有着取代光学条形码的趋势。

1 RFID图书管理系统介绍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RFID技术的一种全新图书管理方案。RFID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对目标物进行识别并读取存储信息,获得认知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能迅速、简单、方便地追踪和管理馆藏文献。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存储信息的芯片标签安装在天线上,通过读卡机以无线电波发送出去,然后通过位于接收端的处理系统进行解码识别,以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1.1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比较

一直以来,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光学条形码来辨别、标识每本图书,外加贴磁条以防图书被窃。读者在借还图书时,由图书馆员使用条码枪读取出图书的信息呈现在管理系统上,进行借、还、续借等操作。而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带有RFID标签的图书可以识别标签上高度集成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自助借还,无需人工操作。RFID技术的优越性更多的表现在防盗标签的可充消磁,标签的安全磁条不会被公文包、背包、人体等物品屏蔽,信号强度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迟而衰减。这种标签可以重复地充消磁,并能保证充磁饱满,提供最优等级的保护,不会引起误报。从信息存储容量上来看,RFID标签的信息存储容量是传统的条形码的几百倍以上。这种技术能够对图书馆馆藏资源中的图书文献、光盘、影像资料等物品提供简单有效的保护,使文献资料的管理变得简单、快捷,图书馆员可以通过RFID管理系统实现很多应用,如自助借阅服务,读者可以非常轻松地体验到自助借还带来的方便与享受;整理书架、盘点馆藏,图书馆员只要手持设备探测RFID标签,就可以对馆藏进行精确管理,极大的提高了服务效率。

1.2 RFID技术的优点

1.2.1 读取方便,加速流通过程。通过条形码进行图书借还管理,由于条形码技术的障碍,只能一本本的进行扫描处理借还业务,时常因为条码枪等设备或者扫描角度的原因出现重复扫描或因条形码印刷不清楚、颜色脱落而导致误操作。这些都会增加图书馆员的重复劳动,降低工作效率,不能及时满足读者的借还请求,使得借还台排起长队,浪费了读者时间。而RFID标签读码器能够读取多本图书,读者可以一次办理多本图书借还手续,让借阅和归还图书的操作变得快速和简单。

1.2.2 实现快速上架,排除乱架功能。利用RFID图书分拣系统对图书馆内各楼层和各类目图书进行分拣,能够大大缩短图书上架的时间,降低图书管理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能使读者及时找到所需要图书,从而更好地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最大化的利用图书资源。以我校图书馆现在的全开架式排架方式为例,如果有一本书放错了位置,就会成为死书,读者甚至图书馆馆员也很难在百万多本甚至更多的图书中查找出来。利用RFID技术,可以确定图书的相对位置,如果放错了位置,只要通过手持RFID设备进行扫描,错排了的图书就会发出声音提示,同时漏点图书的信息会在系统中标注,马上可以在点检仪上得到提示,并示意该书的正确位置。

1.2.3 提高盘点速度。当图书馆进行盘点时,只要管理员手持点检仪,通过电波讯号与RFID芯片交换信息,可以同时读取多本书籍信息。这种方式不需要从书架上取下书,也不需要打开书籍找到条形码的位置,与传统的点检方式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流程及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

1.2.4 提高馆藏目录的准确性。在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下,如果馆藏目录出现错误,进行重新盘点的成本很大,即使发现错误也没办法及时排除。如果利用RFID技术进行图书管理,重新编制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就会变得很轻松,而且准确率高,从而解决了诸如检索目录里有的书在书库中却找不到等繁琐的问题,这样既降低了图书馆的管理成本又提高了服务水平。

1.2.5 安全防盗性强。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安全防盗系统是采用磁条检测技术和条形码识别技术,由于磁条的使用寿命和电磁状态难以确保正常、稳定,使得安全系统不可靠,而RFID技术的灵敏度、准确性远远高于磁性图书检测报警器。图书馆如果引进和应用RFID系统,能更有效地防止未借出资料被带离馆外,且RFID电子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不易被伪造和更改。另外还可以实现对附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追踪定位,防止图书丢失。

2 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

RFID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目前,全球已有超过五百余家图书馆采用了RFID系统进行管理,其中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图书馆事业较为发达国家地区已广泛使用RFID技术。在国内,2006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深圳图书馆新馆是中国最大的RFID项目和国内第一家全面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ID标签和阅读器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配套建设的“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的高校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已开始运用了RFID,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从2010年3月份起实现了120万册开架图书和期刊的RFID标签转换和自动识别,是目前国内RFID应用规模最大的高校图书馆。由此可见,RFID系统大规模进入高校图书馆,逐步取代条形码系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本校区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开始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学校学术精神的象征。因此,新图书馆的规划和建设应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引进RFID技术将推动高校图书馆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3 引进RFID系统,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现行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读者的借还书需求,通过图书馆员按照管理者的工作流程和习惯来完成藏书借阅、资料检索、文献复印等活动。对于读者而言,这是一种被动接受的服务,不能实现个性化的需求。未来图书馆更多的应该提供一种自助服务模式,在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下,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需要和研究方向等,自主地完成文献搜索、借还的一种自主服务方式。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使自助服务模式得以普及推广,其自有的优势也得到了发挥,因而引进RFID技术是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首先,图书馆采用自助服务模式体现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精神。图书馆自助服务是以满足读者自我需求为前提,这种服务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体现出便捷性。读者可以自助控制借还时间,馆员下班后仍然可以通过设备进行借还书,同时能够保护读者隐私,有利于将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潜在需求转变为显性需求,激发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渴望与需求。这种自助式的读者个性化自我服务,强调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读者可以实现在利用图书馆阅读和研究中方便自我、满足自我。通过自助服务的方式,读者对图书馆藏信息资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进一步加深,这样就可以解决因图书馆员个人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局限性等带来的服务局限,使读者用最低的成本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源信息,对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帮助。采用FRID图书管理系统后,对培养读者的搜索信息能力、掌握分析信息能力有极大帮助,这种服务模式读者参与程度高,服务策略和服务内容针对性强,而原先作为服务工作主体的图书馆员只起个别指导、参考咨询的辅助作用。

其次,为读者创造了多维选择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选择接受别人的服务还是选择自我服务,同时,自助服务方式能使读者遵循图书馆内部体系框架,对馆藏信息的了解与使用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读者的操作过程变得更为自由和便利,图书馆业务工作开展也变得更加顺利。在这种优化环境中,图书文献资源的使用率也会提高,图书的使用次数增加,服务的读者数量也相对增加,图书馆的服务层次也得到提高。以图书馆借还图书业务为例,使用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单一的人工借还扩展为人工借还与机器自助借还并存的借还服务模式,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因开馆时间、人力成本造成的约束减少了,既维护了读者的隐私权又便于读者自我掌控借还书时间。借书时,读者只需选中自己需要的书,进入指定借书区域进行操作,阅读器会读取书本信息和读者借书证信息,借书一次性完成。读者还书时只需将书放入还书箱即可完成。自助式服务使服务本身更显个性、自由、方便,给读者提供愉悦的学习条件,同时也能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再次,基于FRID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是一项新型的服务管理方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极大的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优化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图书馆人力成本的投入。对于读者而言,可以减少排队,在借还书高峰期,对流通台人流进行分流,减少读者排队等候时间;借还手续简便,只需要按照屏幕进行读者识别和图书标签扫描,几秒钟便可完成借还。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读者素质提高,通过日常的图书馆利用,读者对数字化图书馆中使用的高新信息技术有了更多的认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接受高等教育、具备较高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群体,他们不论在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等方面都比普通用户要强,基于这个因素,RFID图书管理系统更加适合在高校图书馆应用和推广。

最后,图书馆自助服务的推广,促使高校图书馆日常低层次服务转为高层次服务。馆藏的精确性将提供更轻松、更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以及更多性化的定制服务。对于人力资源日趋紧张的图书馆而言,自助服务可以将馆员从重复的机械式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有更多的时间去为读者提供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Karen C. Management of RFID in Librarie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5(5):486-489.

[2]秦红.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分析探讨[J].现代情报,2009(6):130-132.

[3]邵勇.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27-128.

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贵州农家书屋建设中数字化平台架构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编号:黔科合GY字[2010]3053号)研究成果之一。

图书借还管理范文4

关键词:RFID OPAC 杭州图书馆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50.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3-0100-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aders' Using of RFID and OPAC

Abstract RFID is regarded as the third generation automatic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library. A lot of readers in Hangzhou Library use RFID and are quite satisfactory with the equipment. Suspicion of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achine affects more use and both the machine and OPAC system need improving.

Key words FRID; OPAC; Hangzhou Library; questionnaire

随着自动识别行业的不断发展,识别技术也开始向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标识介质信息量更大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市场、企业用户以及政府部门,都开始关注和应用识别技术的代表——RFID及其自动识别产品,并随着RFID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与不断成熟,必将为众多的行业及客户,以至于为整个社会带来长期而深远的积极影响[1]。在我国的图书馆领域,随着2006年深圳图书馆首次在国内应用RFID技术以来,现已相继有国家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厦门集美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对RFID系统成功导入和应用,RFID技术越发被图书馆行业所关注和运用,并正逐步成为一种趋势。但读者对RFID技术的使用现状与满意度如何呢?本文以杭州图书馆的用户调查为案例数据,对于RFID及OPAC的读者使用习惯等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掌握读者对RFID及OPAC的需求和使用特点,从而寻求RFID及OPAC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最佳模式。

1 调查背景、对象与方法

杭州图书馆是国内一家大型的公共图书馆,2008年以新馆开馆为契机,在资源整合和统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了全体实现RFID智能化的建设目标,力求建成数字资源丰富、管理水平先进、服务种类多样、服务手段创新、读者使用方便,系统安全可靠、可扩展性强的现代化图书馆。目前馆内共计有18台自助借还设备,3台24小时还书机,20套手持点检仪等设备投入使用,RFID标签数量达到250万枚左右。年到馆人数300多万,外借图书250多万册,RFID使用及规模为国内前列。

本文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获取,即在到馆的读者中随意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问卷按读者年龄分层,就使用频率、设备评价、影响因素、改进认可四个方面对读者进行调查。最后利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整理,进而进行分析。

2 RFID及OPAC的使用调查结果

2.1 RFID自助借还书机的使用情况调查

2.1.1 RFID自助借还机的使用频率调查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对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整体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读者认为很满意的占39.5%,满意的占56.5%[2]。台大医学院图书馆也曾做过相似调查,受访者对于本馆新增RFID自助借书服务表示很满意占受访人数的57%,满意占33%,表示满意与接受这种服务的占90%[3]。本次调查,对于使用的满意度情况并未设置专门的选项,但针对读者使用自助借还书机的频率及年龄分布进行了调查(见表1),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得出,RFID自助借还书机系统在杭州图书馆各个年龄段的读者中都比较受欢迎,根本不使用者占16%,这也侧面的说明了读者对RFID的使用满意度较高,这也与上述相关学者对自助借还机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2.1.2 影响RFID自助借还机使用的因素调查

针对影响RFID自助借还机使用的因素,本次问卷也做了调查(见表2),其中有145个受访读者做了相关选项,从统计数据中可看出认为担心没完成借还手续的比例最高,占46%,其次为步骤多和容易出现故障,占30%和22%。而与这个调查结果不同且有趣的是已有学者的调查结果,刘白秋通过调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的读者,读者认为不满意使用RFID的主要原因是原来使用条形码借还书自己不用动手,整个过程全由图书馆管理人员来操作,而自助借还书系统还得自己动手,感觉上将原来应该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完成的工作推给读者了,增加了读者劳动[2]。

2.1.3 对RFID自助借还书机的评价调查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调查数据显示,93%的读者认为,应用RFID 技术能加强读者对图书馆的亲切感。还有高达99 %的读者认为自助借还书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2]。台大医学院图书馆的调查中,受访者对使用本?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的??性表示很满意者也最多,占56%;满意者占34%;尚可者占9%;待加强者只占3%[3]。对于杭州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机的评价,此次问卷调查中有186个读者做了相关选项,从结果来看读者对RFID自助设备的评价相当高(见表3),统计显示认为使用很方便的读者占63%,还方便的占21%,认为不方便的读者仅占16%,杭州图书馆的读者调查结果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台大医学院图书馆的调查结果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了读者巳完全认可并接受了这种服务方式。

2.1.4 对RFID自助借还书机的改进意见调查

自2006年RFID应用于图书馆以来,尽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高程度的认可,但继续改进也还需长期的努力,为此,此次问卷调查也对RFID的改进意见征询了读者(见表4)。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读者对“一站式借书”的支持率排在首位,占50%,“语音操作提示”改进项支持率也达到34%,选择“丰富功能,超期可自主扣款”选项的读者占了37%。

2.2 读者使用OPAC的情况调查

杭州图书馆自新馆开馆后使用RFID技术以来,利用率和读者反应也都不错,理论上讲有了RFID定位和三维示意图的导引,读者不需要任何图书分类知识就可以单独轻松自然的找书,以动画图示的方法显示文献定位的位置,可以不受专业化索书号和排架方式的局限,通过页面导航,直观、指引读者自助查找文献的物理存放信息。可从实际效果来看,一方面,或因有的读者并不熟悉RFID,或因RFID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总之不使用OPAC的读者还较多。为此,此次问卷调查也对读者使用OPAC情况进行了调查(见表5)。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调查的4个年龄段的读者中仍有不少读者不使用OPAC系统查找文献,百分比达到31%。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读者中,这个比重超过60%。虽然使用的130人中有61%的读者感觉现今的OPAC系统“准确,方便”,但仍有55%的读者感觉“步骤繁琐,信息冗余”。在制约读者使用OPAC系统的因素中,“检索步骤多”、“显示的冗余信息多”、“图书位置示意图复杂难懂”分别占的比重为:43%、48%、32%。在这其中,反映OPAC显示的冗余信息大多占各影响使用因素的榜首。

3 RFID及OPAC读者使用调查结果分析

3.1 RFID读者使用情况分析

(1)调查显示读者对RFID的使用率与满意度较高,说明RFID带给读者快捷、方便、自助的服务正是读者所需的,特别是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的使用不受图书馆开、闭馆的限制影响,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读者的需求。除了这个直接的原因外,其它方面的原因也是存在的,如,银行ATM机、超市等自助商场的普及使得人们对“自助服务”并不陌生;RFID技术的应用使读者在图书馆利用方面加大了自主性、参与性,增加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亲和力等。这个调查结果也说明了图书馆提高现代技术的应用水平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与读者满意度的最佳方式之一,也将是未来图书馆的一大发展趋势。

(2)调查显示“担心没完成借还手续”是影响读者使用RFID的最大因素,说明图书馆对RFID的使用引导、宣传工作还不到位,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说明RFID自助借还机在现阶段还无法智能到让读者能完全对话与放心使用的程度,让读者会心存担心,增加自助借还机的对话智能程度也将可能是未来自助借还机的一大发展方向。

(3)尽管调查显示读者认为使用RFID很方便的占到了63.%,但也说明还有较大比例的读者对于RFID还并未完全认可,也说明图书馆还应该继续改进服务,从读者的反馈中掌握读者的使用需求与RFID自助借还机的缺陷,并加以改进服务与改善自助借还机的功能,力争更大程度的满足更多的读者。

(4)对于RFID自助借还机的改进调查中,“一站式”借书的读者选择比例最高。这说明自助服务的步骤、过程等越少越简单越好,否则一方面会降低用户的兴趣和容忍度,使他们倾向于把“服务事务全权交给工作人员处理”,另一方面也会增加自助的时间,原本为提高工作效率的自助设备也就降低了应有的意义。

3.2 OPAC读者使用情况分析

从对OPAC读者使用的情况调查中可发现,反映OPAC显示的冗余信息太多占各影响使用因素的榜首。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①较多的书目信息会对读者造成困扰。近年来,信息共享已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大趋势,杭州图书馆也实施“一体化”工程,实行总分馆制,因此读者在OPAC中的查询结果会反映杭州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的书目信息资源,并列出所有“命中”的相关信息,虽然可以勾选检索分馆,但是由于杭州图书馆下设几个分馆部门都有藏书,就会造成信息冗余,特别是对于杭州图书馆组织结构不了解的读者更是困难。②页面设置会对读者造成困扰[4]。OPAC系统页面设置的不亲切也是读者找书的障碍,譬如它设置的“文献所在馆”,“借阅区,第274排B 面,05架06层”等,不仅需要读者细细辨认,而且作为非专业的读者对有些概念并不清楚。③在OPAC检索最后一步,即是引进RFID系统附加的“三维示意图”中,由于示意图本身已经是较抽象的图案,外加图书馆书架稠密,读者理解和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很多读者选择放弃这些复杂的自助提示。这个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及实例,也说明了如果想进一步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现有的OPAC系统应作进一步改进。

4 结语

RFID自助借还机在图书馆界的迅猛发展与应用及读者调查结果,都充分说明了今后RFID 在图书馆的普及应用是大势所趋。此次RFID及OPAC技术的读者使用调查尽管只是针对杭州图书馆用户的,调查的范围与深度等均不够,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RFID及OPAC的读者使用现状及需求,从所得的数据及分析上可引发对于改进图书馆服务、提升RFID及OPAC的思考,要想真正完成图书馆这场行业变革,使图书馆服务全面迈向智能化,让读者真正接受及乐于使用,图书馆还需做更多的改进及努力。

参考文献:

图书借还管理范文5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图书的预约更是一项个性化服务。所谓预约,是指允许读者对已借出的某种图书通过“预约”方式提出借阅要求,待该书归还后,由图书馆的借还系统按照预约先后顺序自动发通知单给读者前来借阅的一种服务形式[1]。预约的图书应该是读者急需或必须的文献资料,或是阅读需求中最强烈的部分。这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网上预约登记的借阅服务形式,为读者节约时间,提高图书的利用率。[2]

1 预约书情况的统计、问卷调查及存在问题

1.1 本馆近一年半来读者预约书的情况统计

广西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在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的16个月时间有关预约书的统计:读者共预约10231册图书,其中读者主动解除预约书844册,预约书回馆后因没有按时借出,由工作人员解除6286册,25册处于长期等待状态。如图1所示。

1.2 关于我馆预约书的调查问卷的主要问题

1.3 归纳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预约书的统计及调查问卷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预约单已发但书找不到。(2)预约时间久但都不成功。(3)预约书到馆后读者真正按时借的不多。(4)自助借还机上还回的有预约的书常常出现丢失现象。

2 预约图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预约单已发但书找不到,究其原因主要是:还回的这本被下一位读者预约的书没有及时归位,就西大馆来说,由于分楼层管理社科和自科书籍,预约书也随同各楼层管理,或许是工作人员管理疏忽或是前去找预约书的读者把别人的预约书错拿了,特别是拿错别人的书的读者,到了服务总台自己是借不了,但没有把书及时放回原处,导致已得到发预约书单的读者无法找到该书。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服务总台还书时,遇到借还书的高峰期,比如每天上午10:10~10:30之间,学生上完第一大节课便蜂拥来到图书馆,这时候借还书的读者较多,还有周六的中午临下班之际,都是借还书的高峰期,若是工作人员稍不注意,预约图书未被挑出,把预约书当作普通书一起放的话,这本有读者预约的书便随同其它书上到待排架乃至正常架位,被其他读者拿去阅读是大概率事件,前来取预约书的读者当然难以找到该书了。

对策:(1)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教育,要求借还书时尽量看清屏幕提示。(2)加强新生入馆教育,重点对预约书存在的问题讲清楚并强调不犯同样的错误;必要时争取得到各个学院的支持,在他们开展思想教育的同时渗透这方面的教育。(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大力宣传预约书的有关问题。(4)改进借还书扫描器的功能,特别对还回是预约书时发出“该书已预约”的声音提醒。(5)取消各楼层的预约书架,在服务总台设立预约书专区,读者还回的预约书直接放在总台专柜,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借阅。预约的时间很久次数也多但都不成功。

从图1中的25本一直处于等待状态的预约书详细信息来看,其失效的原因主要是:(1)这些预约的图书不能及时回到馆周转,基本上都是热门畅销、知识更新快速、专业性较强以及品质高的图书,而读者之间相互传阅,延长了这些热点图书的周转时间段,因而这25位读者的预约都处于长期排队状态。经常有读者反映,预约近一年了,还是得不到书。(2)另一个原因就是,拿这些书的读者要写毕业论文,用他们的话说:“要是还了就很难再借到了。”于是,这些书被这些读者占为己有,当然别人的预约总是处于等待状态了。(3)有的读者把借出的书搞丢了,没有及时进行赔书处理,或是到外地出差、实习等原因,导致后面预约该书的读者根本就无法预约成功。

对策:(1)开通短信、飞信、微博、电子邮箱等服务,甚至打印通知单,作为工作人员对借在手中而又有别人预约该书的读者主动提醒及时归还图书,即建立“以读者为本”的个性化主动服务模式。(2)工作人员在系统中找出有别人预约该书的读者并列为催还名单,在一楼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催还名单。(3)制定相应的读者管理制度,对那些随意预约但又没主动取消预约的读者,每次扣诚信分一分。(4)对占用资源实行阶梯式过期罚款,即超期10天内的0.1元/天,超期10~20天的0.2元/天,超期20~30天的0.3元/天,超期一个月以上的罚款0.5元/天,以此作为一种手段抑制借书超期不还,以促进图书的正常流通。(5)要求各部门配合协调,将从系统预约记录统计中得出的读者信息需求向采访部门反馈,使其根据不同的预约频次、馆藏复本数和流通借阅情况,制定各种资源的配置办法,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日趋丰富的今天,对那些预约次数多、时效性强的用书通过数字化,可以保证读者的需求得到满足。

预约书到馆后真正按时借出的不多。从图1的有关预约书借出成功的数据完全可看出仅占预约总数的三成,而六成的预约书是工作人员解除的。

时间来随机抽查预约系统中三天的读者预约状态:预约周期结束:表示预约书回到馆后业务系统自动发出预约单给第一个预约者,时间是三天,而这三天已过,这位预约者没有在规定的三天即预约周期内借出,系统将自动给下一位预约者发出预约单,则第一位的发单的这三天称作预约周期已过。解除:就是预约周期过了,我们的工作人员把过了预约周期的书恢复到在架可借状态,称为解除。三张表明显表明预约的这些书没有被读者借出。究其原因:经电话和与读者面对面了解,有些读者因对图书预约系统不了解或不会用,导致预约的书不是本人急需的书,失去了预约的意义;有的读者随意申请预约,之后既不关心预约图书的有关信息,又不主动取消预约申请,导致预约书到馆了都不知道。总之,绝大多数是预约者太随意太缺乏责任感造成的。

对策:基于这种情况,主要以教育引导为主,抓好新生入馆的源头教育。给读者制定出明确的预约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让其清楚自己能预约多少册图书、预约的有效期只有三天、预约成功后要关注信息、及时借书、有其他读者预约本人所借图书时应尽快使用并及时归还等。

关于自助借还机上预约图书的问题。表2是访问全国8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使用自助借还机操作预约书的情况。

根据表2的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大部分使用自助借还机的高校图书馆,对自助借还书时凡是有预约的书是不能进行操作的,都要读者拿到服务总台进行人工借还。究其原因:(1)若是读者借预约书,要是拿错了别人的书肯定借不成功,自觉的读者会拿回原处放好,不自觉的读者可能就会把这本别人预约的书随处放了,导致预约书的流失。(2)还书时,要是有别的读者预约的书,而这位还书的读者还需要继续借这本书的话,很可能这本书就消失了,或是还书者根本就没看清楚是否有别人预约此书,就把此书与其它还回的书放到别处去了。鉴于这两点,于是成为诸多高校限制自助借还机操作预约书的原因。本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中西部提升经费,于近期购进了两台自助借还书机,目前在试用期内开通预约书的借还,结果不尽人意:还回的预约书基本上没能找到。

对策:自助借还机作为本馆的新生事物,首先当然应该是大力宣传自助借还机的功能,引起读者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我们的做法是首先在学校主页和本馆主页挂上通知,通知内容重点提示读者:如果系统提示该书是预约图书,请将该书放进预约图书箱,以便预约人及时获得该书,其次,可以招募读者或志愿者参与管理,像礼仪小姐一样站在自助借还机旁引导前来办理借还手续的读者注意预约书的相关事项,并在自助机边安放专门的预约书箱,并在箱子上贴宣传语:“请把还回的或借不成功的预约书放到预约箱!”再次,完全可以引进有效激励机制策略,例如:建立图书馆诚信积分制,因在自助借还机上操作时,有录像自动监控,若哪位读者还书时没按要求把预约书放到预约书箱的话,一次就扣诚信分一分,以此类推。按要求操作预约书的读者则每次加诚信分一分,每学期统计一次,图书馆给予诚信分高的读者表扬或奖励。或者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我与预约书”征文比赛,可以评选“最诚信读者”等,并采取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在微博设留言板,使读者能在微博上留言、咨询、投诉、表扬等,同时,图书馆充分利用微博的互动参与特性,积极发起话题和讨论,让广大读者“爱上预约书”,以促进解决预约书的相关问题。

3 可借鉴的其他高校关于预约书问题的研究

重庆大学图书馆利用图书预约数据进行读者阅读倾向研究,从而作为图书馆藏书建设和文献服务的重要依据,把客观的图书预约数据的统计分析当作改善馆藏状况、提高文献需求保障的重要途径。[3]

烟台大学图书馆以图书的预约服务看着是数字化时代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模式,提出动态调整预约制度,改变流通借阅的权限,根据读者预约的信息,增加馆藏复本量以及数字化馆藏等提高预约成功率的有关措施,以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4]

山东大学图书馆的李伟基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的借书服务,分析了预约借书服务的优势和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通过对读者的宣传教育,让其了解预约借阅的特点和意义,懂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方便,不随意预约图书;对一时预约,又不再需要借阅的预约书要及时取消预约登记;预约登记后,要时常关心图书的回馆信息,并及时到馆办理借阅手续。[5]

图书借还管理范文6

关键词 RFID技术;图书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82-02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无限射频技术,具有自动识别目标数据的能力,在国内外应用越来越广泛,被有效应用在图书馆中。RFID技术的应用有其必然性,高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弊端,直接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将以RFID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不足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出有效对策,促进RFID技术应用的更好发展。

1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必然性分析

RFID技术能够在图书馆中有效应用,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下面对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必然性展开详细分析。

RFID技术应用效率高,缩短工作时间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中,最直接的效果在于提高了管理效率,将工作时间有效缩短。除了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帮助读者将借阅文献、归还文献的时间有效缩短。例如,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应用RFID技术自动进行借书、还书,避开图书馆高峰时间条码扫描的弊端性,为图书馆节省大量时间和经费。我国国内图书馆中也广泛应用RFID技术,如武汉图书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1]。

RFID技术减少人力投入,节省开支 应用RFID技术能够将图书自动进行排序、分拣,同时具有较高的智能清点作用,促进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的实现。该功能的实现和完善促进了图书馆综合能力的提高,节省了传统管理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同时缩减了经费支出。据调查,在应用RFID技术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时间缩短了70%以上。另外,图书馆员的时间节省较多,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完成其他工作,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RFID技术适用于读者,增加人气 利用RFID技术促进图书馆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实现,更加便于读者进行借还,减少了从前的排队浪费时间。同时该技术的应用更加精准,便于读者进行书目的查找和定位,提高了读书效率的同时,自然给图书馆带来了人气。

例如,深圳图书馆在应用RFID技术后,实现了文献智能自动定位,同时与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技术结合应用,大大提高了查找效率和借阅的便捷性[2]。使用该系统自主借还书效率提高,图书阅览人群增长了近七倍,且读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图书借还次数高达2 710 201册次,是原图书馆借还书量的10倍。

RFID技术发展空间广阔,潜力较大 从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潜力来看,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图书馆书目管理中,能够进行个性化书目的推荐,该功能更趋近人性化。且RFID技术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书目的排架与剔旧,提高图书位置检索效率,促进图书馆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3]。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发展中,上升空间巨大,在未来发展的方向规划上,可以更加侧重于人文关怀和人文服务等。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具体分析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与业务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的应用取代了传统条形码扫描技术,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应用情况如下。

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 传统的图书借还需要图书馆员进行条形码的扫描,从而进行登记记录。RFID技术下的图书自主借还系统实现了图书自动化管理。该系统的应用主要通过控制主机、显示屏、RFID阅读器与其他系统等。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实现了流程压缩,同期进行多书扫描,在短时间内实现借阅。该系统为24小时运行,更加贴近人性化管理[4]。

图书智能清点系统的应用 传统图书馆进行图书清点需要将图书从书架上进行取阅,通过条形码阅读机进行识别,完成识别后放回。这个过程工作繁重,且效率较低。利用RFID技术图书智能清点系统能够同时对多个图书标签进行清点录入,清点设备主要以推车式或手持式为主。图书清点过程主要通过对书架进行扫描,得到图书相关数据。这个过程缩短了清点时间,提高了清点效率,既为图书馆员节省了时间,同时相应减少了经费支出。RFID技术图书智能清点系统具有较高的智能性,能够对图书摆放错误的地方进行自动识别,并自动进行录入记载,有利于图书馆员的管理,方便了后续图书整理工作。该系统的操作界面简单,数据处理便捷,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图书安全探测系统的应用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安全探测方面的应用为图书防盗检测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利用软件实现图书监测,具有较高的距离识别作用,且该系统的精准性较高,识别速度较快。该系统的图书防盗功能弥补了传统图书防盗过程中磁条检测的缺陷,系统检测更加全面、稳定[5]。将RFID技术防盗检测系统与传统磁条检测设备结合使用,可以弥补防盗过程中出现的盲区,有效提高了防盗检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图书标签转换系统的应用 在图书馆管理中进行图书标签转换是一项任务繁重、工作量较大的图书管理工作。在传统标签转换中,过程复杂,效率较低。利用RFID技术标签转换系统进行图书条码绑定和转换,实现电子标签记录,将图书信息以及借还流通信息有效存储在RFID芯片中。RFID芯片的存储能够长时间进行储存,并对图书阅览者的读感进行记载。同时,可以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在同类型图书中实现书友会的举行,促进图书馆各种信息服务的应用。

3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RFID技术的发展。主要问题包括:RFID技术的应用缺乏统一的射频协议标准,影响该技术进一步发展;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中缺乏共通性,影响其“通借通还”目标的实现;RFID技术对读者隐私没有做到完全保护,易造成隐私泄露;RFID芯片易被黑客攻击或利用,将图书信息有效截获并进行破译,因此造成图书馆管理上的安全漏洞[6];RFID芯片容易受到干扰,使图书借阅出现重叠等现象,直接影响图书数据信息获取,影响借还书。

为从根本上进行RFID技术的完善,解决图书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实现RFID射频协议标准制定。就目前我国RFID技术的发展形势来看,国际的RFID标准更加完善。而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国际向国内的转化,也应尽快实现RFID射频协议标准制定。各图书馆之间要通过相互联合的形式促进相关规范标准的推行。如将数据模型进行标准化制定,通过统一格式标签的推行,能够进一步实现读写的联通相互性。同时需要对厂商进行要求,保证RFID标签生产符合规范标准。

2)加强标签转换系统研究。RFID的技术研究中标签转换是重点工作内容,通过数据采集、转换,促进图书馆图书借还以及导航服务等功能的进一步实现。图书馆整理工作是一项任务量繁重的复杂工作,周期长、任务重,使得图书管理质量得不到保证。通过数据采集并结合标签配合,能够有效地定位到具体图书的具置。完成定位后通过RFID点检仪进行标签激活,实现数据采集,促进后续读书盘点应用[7]。

3)完善RFID系统功能。长期测试是RFID系统功能优化的良方。RFID系统功能无法在实施阶段完毕后即见功效,图书馆应对设备的功能、稳定性与流程的合理性进行谨慎而耐心的测试,以促进系统的成熟应用。测试范围包括自助借还机、借还机流程、工作站、工作站与图书馆系统对接、安全门、采集点检仪等软硬件。

4)加强RFID安全系统。选择使用RFID系统时必须采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要求RFID标签必须加入信息加密的功能,防止伪造、篡改的信息,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及不可否认性。另外,要求RFID标签在一个有限的距离范围内才能被阅读器或者扫描器识别,维护读者切身利益。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有效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图书阅览者满意度。尽管RFID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但在实践应用中可以结合科学技术以及创新理念,促进该技术的应用完善。为促进图书馆管理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要不断加强RFID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实现RFID技术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蔡孟欣.图书馆RFID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王若琳.RFID技术及其在我国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J].情报杂志,2006(3):30-34.

[3]马瑞,洪光宗.RFID在图书馆:挑战与机遇并存应用与创新同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86-89.

[4]Ching S H, Tai A.HF RFID Versus U-HF RFID Technology

for Library Service Transformation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1(4):

347-359.

[5]姜海,贾玉文.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3).

[6]陈嘉懿,孙翌,金毅,等.RFID产品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调研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