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状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发展状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发展状况

科技发展状况范文1

众所周知,计算机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最近今年计算机技术最明显的发展就是网络化和向各个领域的深度渗透。报纸、书刊的电子化,网络电视的普及,计算机的视频聊天功能,远程教学功能以及医学上的远程诊断功能,网络购物以及机票、火车票的预订等都已深入人心,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计算机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各种电子设备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并且各个计算机设备互联的带宽也越来越高,其本身所具有的高效性、及时性和合理性的特点同样逐步的显现出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计算机科学开始迈入了云计算时代。

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生物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以脱氧核糖核酸为基础的分子生物计算机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已经有科学家使用脱氧核糖核酸进行了简易的数据计算和存储操作。他们采用以蛋白质分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芯片作为集成电路板,该集成电路板比现有最小的最精致的电子元件结构还要小很多。因为蛋白质分子自身便具有立体的结构,所以它的集成密度要比使用轨迹制成的集成电路高约五个数量级,另外它本身就具有并行处理的能力,所以它的运算速度要比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还要快近万倍,而能量消耗却是普通计算机能耗的十亿分之一。最大的优点就是当出现故障时,它们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与人的身体相连,由组织细胞提供所需能量,真正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2.2光子计算机

所谓光子计算机,就是以光信号为基础进行逻辑运算的一种未来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激光器、集成光路和透镜等,与普通的计算机相比,所用的电子由于不带电荷,没有静止质量,所以不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速度更快,消耗能量更低,而计算能力与电子计算机相比有了指数倍的增长。而且光存储的储量是现在计算机普通存储的几万倍,随着光存储、光集成器、光互连等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光子计算机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道路已经不远。

2.3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具有类似于人类大脑,当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出现故障时,原始数据则会自动绕过出错的部分,继续进行计算。量子计算机这种低功耗、高速度的优良特性,使得计算机向着更加微型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3总结

科技发展状况范文2

关键词:农村水利 饮水安全工程 自来水工程

一、农村水利发展状况

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农村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呈现出如下趋势,即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向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其发展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确保饮水水质达标

造成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在形成的农村饮用水中存在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化学元素,如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氮等含量超标,造成不安全饮水。其二,人为因素。农村地区人口众多、饮用水源分散、保护难度大,加之农民对水源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药化肥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统一规划供水、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水质检测,有效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设施以传统的分散式供水为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着农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还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想法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实现农村集中供水,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供水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3.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能够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供水服务,同时,农村自来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农村水利发展,完善了农村水利基本设施,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4.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规范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有利于构建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首先,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农村自来水向城市、工业园区供水,能够促进以城带乡发展,并且实现以工业用水反哺农村居民用水。再次,农村自来水工程以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有利于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主体责任,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

5.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村用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则是农田灌溉用水。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双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较差,同时,相应技术和管理工作也不到位。而通过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合理用水和节水的意识,而且还能通过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这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此外,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还会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

1.需要解决水厂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村的大部分居民都进城务工,从而使得每户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水厂的实际供水规模却是按照农村的人口总数进行设计的,从而造成了供需之间的差距较大,由此导致了水厂的整体运行成本偏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合理规划、分期施工的方法对水厂进行建设。首先,水厂在设计供水规模时,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需求来确定水量标准;其次,要合理确定水压标准,进户的水压既不能过高,也不得过低,在具体设计时,应当达到95%以上的用户自由水头在4-15m之间,供水管道的安装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再次,为了既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又能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可以制定合理的供水时间,前提是每日供水时间不得低于6h。

2.需要解决自来水入户率低的问题

大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对自来水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易造成自来水入户率低,这也成为了阻碍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加大自来水入户的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自来水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自来水工程带来的好处,提高对自来水工程的正确认识,使农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自来水工程建设中。

3.需要解决水体功能改变的问题

由于部分农村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将水质相对较好的水库作为水源,从而导致了工程与水库原有的功能产生矛盾冲突,致使水体功能发生改变,这与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为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借此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规范。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缓解工程与水库功能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自来水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保证水库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上分析,农村自来水工程必然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由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在提高水质标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构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将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并解决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风明.促进农村饮水工程持续利用的建议[J].大观周刊.2012(49).

[2]高兴辉.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

科技发展状况范文3

一 、基本概况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14233km2,其中平原区面积8 621km,占总面积的60.6%;山丘区面积5 204km2,占总面积的36.6%;滩地水面面积408km2,占总面积的2.8%。

运城市总人口502万,耕地面积872万亩,平均人口密度352.7人/km2。市区所在的涑水盆地,东西最长约211km,南北最宽约127km,流域面积5774.4km2;约占全市面积的40%,整个流域南北高、中间低,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在350~800m之间。全流域人口306.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1%,耕地499万亩,占全市总耕地57.2%。

全市总供水量为112 692.04万m3,按取水水源分,各供水工程供水情况分别是深层水井,供水量为63 537.4万m3,占总供水量的56%,所占比重最大;浅层水井17 731.1万m3,占16%;提黄、提汾工程供水量为16 437.8万m3,占15%;地表水工程供水4 660.22万m3,占13%;岩溶井、旱井供水量极少,分别为220.9万m3和104.62万m3。

二 、水环境现状

1.水资源短缺

运城市年降水量均值介于480~740mm之间, 多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4.48亿m3,其中地下水量为10.06亿m3,地表水量8.8亿m3,重复水资源量4.38亿m3。人均可利用量仅为158 m3(按2006年人口总数统计),是全国人均占有量2 234m3的7%;每公顷耕地年均占有量2 340m3,是全国平均占有量26700m3的8.8%,按照联合国确定的缺水标准人均1 000m3是缺水区,那么运城市就是严重缺水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气象条件,决定了运城市是一个干旱多风沙的地区。水资源在年际间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6~9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70%;最大年径流量大约是最小年径流量的8倍。地下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平衡,总体是平原区大于山丘区,岩溶山区大于一般山丘区,浅层地下水呈衰减态势。

2.地下水超采

汾河河谷宜井区面积为1 468km2,动态观测中深层超采面积达755km2,严重超采区面积为528km2。地下水位年平均下降1.25m,严重超采区为2.0m。水位累计下降14.27~37.3m。浅井区近年地下水位下降更为严重,不少地方水井干枯。即使洪积扇区的浅井水也满足不了农业用水。汾河河谷区地下水超采量估计约0.63亿m3。

涑水河盆地地下水超采更为严重。该区规划宜井区面积为3 336km3,目前中深层超采面积为1 809km2,严重超采区面积为1 079km2,地下水水位年平均下降1.24~2.01m,水位累计下降13.56~23.84m。超采总量估计约1.63亿m3。地下水严重超采不但加大了开发成本,造成用水紧张,影响了工农业及人们生活用水,而且由于采补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井越打越深,泵越配越大,水越取越少,水位越降越深的恶性循环。部分严重超采区还出现了地面下沉、裂缝丛生的灾害性地质现象。

3.水污染严重

全市河流主要有汾河、涑水河、白沙河、毫清河、寨里河、洮河、允西河、板涧河等八条,总长321.4km。以水质论,符合I类水河长为15.0 km,占4.7%。Ⅱ类水河长153.5km,占47.8%。符合Ⅲ、Ⅳ、V类水河长为零。超V类水河长为152.9km,占47.5%。这说明全市半数以上严重污染。表1是运城市各主要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情况。

根据2006年资料统计,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为8 158万t,其中直接排入河道的为5 986万t。大量废污水的超标排放远远超过了河流的纳污能力,致使运城市河流、水库等水域水质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涑水河,从夏县水头至永济市蒲州断面48 km评价河长上,全年监测值均超过环境Ⅴ类标准,挥发酚最大值超标478倍,化学需氧量最大值超标139倍,河流水体功能已完全丧失;汾河下游运城段新绛、河津断面水质类型均为超Ⅴ类水;姚暹渠已完全成为一条排污渠。另外,废污水又通过灌溉渗漏与河流线状渗漏等形式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运城市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全市有50%以上面积的地下水不符合饮用标准。

运城市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其地下水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是不同的,如运城市市区一带,以100m为界,100 m以上水质是上咸下淡;100m以下水质由上向下逐渐变差。由于水位下降,开采层位逐渐加深,浅层水井报废及中深层水井开采水处理不合格,使淡水层和咸水层相互越流串层,导致各个含水系统水质恶化。目前,涑水盆地各水文地质单元无Ⅰ类水,Ⅱ类水分布面积46km2,Ⅲ类水分布面积536km2,Ⅳ类水分布面积为1 102 km2,Ⅴ类水分布面积为1 360km2,Ⅳ类水与Ⅴ类水占总面积的81%。表2是涑水河盆地平原区各行政分区地下水资源质量情况。

4.水浪费严重

目前,运城市一方面是水资源紧缺,严重超采;另一方面又存在水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极为严重。由于渠系不配套、浇水无定额、大水漫灌等问题普遍存在。据测算,全区农业灌溉超定额用水平均占20~30%,按年实灌面积约400万亩计,年水量损失约达3~4亿m3。同时,工业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也存在严重浪费问题,特别是有自备水源井单位,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浪费水也极为严重。

三、对策与措施

1.兴建蓄水工程,提高调蓄能力

蓄水工程若能利用好,可大大缓解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的现象。一是利用地面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拦蓄雨水。山区以拦蓄利用地表水为主,力争洪水少下山,清水缓出川。平原区充分利用地埂、地堰等田间工程拦蓄雨水,减少洪涝灾害。二是在有条件的行洪、排水河渠建拦河闸坝,搞梯级开发,把汛期多水河道的水调往少水河道和干旱地,实现防洪、排水的优化调度和除害、兴利的有机结合。三是加强蓄、滞洪区等分洪工程安全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分泄滞洪河道洪水,搞好调洪补水,回补平原地下水,尽量做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四是在搞好水库除险加固的基础上,对辖区内已有水库的多年实测资料作整理分析,把水库的一级控制变为多级控制,提高汛期限制水位,可将原有的一个汛限水位改为初汛、主汛和后汛三个汛限水位,这样可减少弃水,大大增加水库的蓄水量。

目前正在动工的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是我省规划建设的三大提黄工程之一,也是解决汾河下游市县工农业用水的骨干供水工程。工程主要包括水源工程和输水干渠工程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13.6亿元,工期预计三年。工程建成后,将为临汾、运城的9个县(市)提供工农业用水、部分生活用水及生态用水,为新建的北赵引黄大型灌溉工程和汾南、西范灌区提供可靠水源,同时每年还将有效补充汾河生态用水1500万m3。通过蓄水工程扩大调蓄能力,是扩大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一条捷径。在黄河水引用和当地径流利用上做到丰蓄枯用,促进水环境的改善。

2.加大治污力度,发展生态产业

目前水污染已成为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污、治污。分散的污水由厂家分散治理,就地利用;集中的污水统一治理,回收利用。加大中水的回用率,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一是要统一治污,理顺监督者与监督对象的法律关系,使治污系统化,提高治污效率和技术含量;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关、停、并、转污染严重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无污染或用水量少的新技术产业,同时降低工业产值耗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减少污水排放量;三是对造成污染的部门,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污染防治费,专款用于统一治污;四是提高城镇居民和服务行业的生活用水价格,使水的价格与价值相符,推广使用节水型供水设施;五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六是采取跨省、跨市大区域污水防治措施,减少区域上游污水排放量。

3.遏制地下水超采,促进生态平衡

对城区深层地下水超采区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停采,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利用丰水年份的地表径流和黄河丰水期的来水量,对深层地下水进行回灌,以提高地下水位,遏制地面下沉。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浅层地下水漏斗区,要大力发展大田喷灌、果树滴灌、大棚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逐步达到采、补平衡。

对于水资源开发还有潜力的区域,首先要作科学的规划,在进行资源评估基础上,要进行水井开采布局规划,要考虑采补平衡,规划提用水量。其次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浅井、中深井结合,遵照先疏后密的原则,逐步开发,绝不可一哄而上,乱开滥采。

4.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

农业是我市用水大户,占到总用水量的80%以上。为此,要实现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特别是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一是抓紧进行现有大中型灌区的改造,着重解决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率;二是井灌区和管道灌溉农田,节水重点是提高田间水有效利用率;三是通过增种节水高产品种、化学制剂节水和传统农艺节水等措施相结合,提高水分利用率。

城市生活节水要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在定额内实行带有福利性的收费,超额部分实行适度的累进加价,用经济杠杆促进人们增强节水意识。工业节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根据水资源条件(主要是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行业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二是加快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器具的研究开发;三是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下大力气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特别是高耗水企业要积极采取节水措施。

5.划分保护区,加强水资源保护

划分保护区,制定保护标准,做出保护规划,提出保护措施。根据《运城市水功能区划》要求,在集中供水水源地上游及四周,严禁上马有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在市区主要超采区, 限量开采地下水;并采取回灌的方式,补充地下水,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

参考文献:

[1]范堆相.山西省水资源评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7.

[2]运城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运城市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报告[R].2006.7.

[3]运城市经济统计年鉴编委会.运城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2.

科技发展状况范文4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可持续发展 现状 因素

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范围较小、金融供给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情况,2006 年底, 银监会制定并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项政策健全了农村金融体系,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刺激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但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设立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

目前,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这三类是我国主要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目的主要是为当地“三农”提供金融支持。截至2011年底,全国2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起设立726家(已开业635家)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的社区互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服务。贷款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该机构专门为县域“三农”提供贷款服务。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为乡镇经济市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弥补了部分乡镇地区金融服务行业的缺陷,形成农村金融新模式,刺激各类资金进一步流向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服务水平铺开一条新道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前进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一是格局不合理。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村镇银行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大多金融机构会挑选各省辖内经济基础良好的乡镇,而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尽管急切需要金融方面的服务,却并没有吸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办人的注意,因此并未改善真正贫困的乡镇地区的经济状况,也没有真正满足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二是资金实力弱,支持政策与金融环境的体系不健全,也不完善。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许多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本身过低,难以吸收储存,致使没有办法进行较大规模的业务,并且机构本身抗击风险的能力不高。三是经营风险大。如上所述,新型金融机构规模偏小,注册资本较低,那么机构就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业务发展范围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同时,农村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缺乏有力的担保和可用的抵押物,造成机构承受贷款的风险增加。

二、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市场新出现的金融供给体,能否完成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既受其本身条件的影响,又被周围发展情况所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能够通过本身的盈利效力、扩展业务和抗击风险能力等指标显现出来, 而这些指标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影响盈利效力的因素

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能够明显满足使用者对金融机构的特色化方面的追求,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特殊的优势, 拓宽受体群与获利规模,同时又可以因服务创新提高其利润率, 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增强获利效力。另外,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与其在金融方面的追求,客观上需要更加迅捷、敏锐的微型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很明显,机构规模的合理限度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超过合理限度的无限蔓延,不仅会导致机构规模泛滥,也违背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影响业务扩张能力的因素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对金融方面的需求越多、也越复杂,这样就越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竞争状况。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竞争主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将不得不面临这些金融组织的竞争并想方设法在这些竞争中取得胜利。

(三)影响风险抗击能力的因素

公司监管方式。有效的公司监管方式是公司对内控制机制高效运行的基础,能有效保证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的安全,保障其快速、稳定发展。良好的公司监管方式通过设计、优化公司制度,提高组织机构风险抗击能力,消除甚至阻止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风险;员工综合素质。风险的生成和消除与员工综合素质有很大联系,不论是信誉风险、行业金融风险还是作业风险,都受到员工的专业素养、风险规避意识、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的影响。而村镇银行的作业人员一般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机构招聘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另一类是从相关行业机构选调的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应届高校毕业生刚刚上岗,银行作业经验有一定缺陷,而选调的员工虽然银行作业经验丰富,但对当地乡镇经济发展状况过于陌生。

参考文献:

[1]曲小刚,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N].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7-146

[2]王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入、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N].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63-68

科技发展状况范文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创业民主是以创业组织为基本经济单位的经济民主,是民主原则向经济领域创业组织之延伸和扩张。本文以杭州市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创业组织为例,对组织内部治理层面、作为组织互动层面以及作为组织与政府部门互动层面的创业民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把握创业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创业民主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创业民主;经济民主

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43-02

民主具有多面向的特征,它不仅是抽象的理论,宏大的政治蓝图,而且是具体的生活方式。正如萨托利所言,“通过建立不同的民主单位,可以从非政治或准政治的意义上来谈论民主,例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社会民主和反映财富平等的经济民主等。”[1]可见,作为微观领域的生活民主、经济民主同样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部分,可以起到提升民众的政治认知能力、政治行动能力、共同体意识以及认同感。而在经济民主中,创业组织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单位,其组织内部民主程度、作为组织互动平台的行业协会的民主程度,以及组织借助行业协会与政府互动的民主程度都将对整个社会领域的民主发展和社会治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努力把握创业民主在当前的发展状况,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对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与城市治理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创业民主的理论渊源与内涵

创业民主的研究源自于经济民主研究。早在巴黎公社结束后,马克思就认为“公社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2]他主张通过劳动者的经济解放,即“劳动者主权”来建立劳动者“自由联合体”。当代西方政治学者达尔指出:“如果民主有正当理由统治一个国家,那么,它一定也有正当理由统治经济社会”,“在经济企业中,为了满足民主的标准,公司的公民必须拥有平等的投票权,而且民主治理企业的原则将排除和确保实践中大量减少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敌对和对立关系。”[3]科恩则对经济民主给出了精确的定义,他称“经济民主就是经济领域的民主,当社会成员有权选择他们所要追求的经济目标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时,就算有了经济民主”[4]。萨托利则主张“经济民主的政策目标是重新支配财富并使经济机会与条件平等化。”[5]可见,西方学者更多地是从微观层面来研究经济民主,即选择企业组织这一微观经济单位为研究单元,主张把政治民主原则运用于企业组织的决策、管理、监督以及分配等一系列治理过程中来。我国学者则主张经济民主的“微观—宏观”研究,例如,蒋一苇认为“从经济组织的角度看,它的实质是实现经济民主,即把经济行为的主题由个体转化为群体。宏观经济依靠人民民主决策,使其符合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微观经济更是依靠劳动者的自由联合、自由经营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也指出,“宏观上讲,经济民主是将现代民主国家的统治原则——‘人民主权’贯彻到经济领域,使各项经济制度安排依据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建立和调整。微观上讲,经济民主旨在促进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观测‘后福特主义’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协商,依赖管理者的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率”[7]。基于以上中西方学者对经济民主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所谓创业民主就是以创业组织为基本经济单位的经济民主,是民主原则向经济领域的创业组织之延伸和扩张,是在创业组织内部治理和外部互动两个层面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分配活动。创业民主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组织内部治理层面的创业民主,它是创业组织成员运用民主原则来实施决策、管理、监督和分配等组织治理。二是作为组织互动层面的创业民主,它是创业组织通过行业协会来进行的,依据民主原则开展的互动。三是作为组织与政府部门互动层面的创业民主,它是借助行业协会这一中介组织,运用民主原则而进行的互动。

二、创业民主发展状况与困境

为了解我国当前创民民主发展状况,我们选择杭州市主要城区的科技创新或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创业企业为调研对象。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发出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6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233份,占比79%,问卷容量为233。

(一)创业组织的基本发展状况

创业组织,是指在一位或多位创始人的领导下,以创业为目的而组建的经济组织。随着我国对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创业中来,创业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经济领域出现。创业组织逐渐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微观经济单位,对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社会就业率以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调查发现杭州创业组织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规模较小,76%多一点的创业组织都在10人左右;第二,年均收益较低,78.4%的创业组织年均收益在400万以下;第三,成立年限时间不长,76.4%的创业组织的成立年限在8年以下;第四,从事的行业领域相对集中,84.6%的创业组织从事第三产业中的科技创新或文化创意行业。

(二)创业民主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从创业组织内部民主发展状况来看,我们发现,组织创始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问卷题目“您所在的创业组织决定扩大经营规模、启动新项目等重大事务的方式是?”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创始人在创业组织中仍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虽然很多创始人引进了民主的制度,但权力并没有被分散,而是形成以创始人为中心的决策模式。而从组织规模、成立年限、和年均收益三个重要因素来分析其对创业组织内部的影响来看,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年均收益的增长或成立年限的增加,创始人在创业组织内部民主的作用逐渐被弱化,协商讨论等民主原则和民主方式将进一步扩大和强化。

其次,作为行业协会层面的创业民主实践呈现出“精英化”倾向和代表制取向发展趋向。在回答问题“如果行业协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如财政支出、场地安排等)发生分歧时,更倾向于采取哪种方式解决?”时,67.3%的协会是由理事会来解决分歧问题、24.5%的协会是由全体成员来解决分歧问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行业协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实施民主决策时,更多的是把决策的权限,即民主的范围扩展到理事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协商或讨论等形式。只有小部分的行业协会民主是涉及到了协会中的所有成员,大部分仍是止于理事会。行业协会民主发展的“精英化”倾向和代表制取向是由那些因素造成,创业组织的组织规模、年均收益和成立年限是否对行业协会民主发展有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或年均收益的增长或成立年限的增加,这种趋势得到一定的遏制,“协商讨论”的民主方式受到愈加重视,但是行业协会内部的直接民主发展持续停留在较低水平。

再次,在作为创业组织与政府民主互动层面的创业民主实践中,因为需要借助社会中介组织而进行民主互动,行业协会会长或理事会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一般成员的影响。在回答问题“当有关政府部门就行业发展政策或行业规范的制定向行业协会征求意见时,行业协会采取哪种方式向相关部门提议”时,接近60%的行业协会选择由协会理事会成员商讨提议,其次为协会会长向相关部门提议,其余的方式比例均不足10%。就其影响因素来看,虽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年均收益的增长或成立年限的增加,二者的作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但是,二者对创业民主实践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此外,创业民主的“商讨色彩”逐渐浓烈,“商讨”作为一种民主方式备受青睐。

三、推动和改善创业民主的对策分析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针对目前创业民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四条相应的对策:

第一,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促进和鼓励创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针对创业组织的发展现状,地方政府应依据国家政策细化具体运行的规范与措施,从而不断地促进创业组织的发展壮大,更好地促进创业民主的发展。

第二,地方政府鼓励和推动创业组织进行企业民主制度和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铸造创业组织的“灵魂人物”,使其来凝聚团队成员,发挥团队合力。另一方面,伴随着创业组织的不断壮大,逐渐弱化创始人对创业组织的垄断性干预,充分发动创业组织成员广泛参与组织内部的民主活动,活跃组织内部民主氛围,做到集思广益,提高组织内部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

第三,加强行业协会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强化行业协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的中介桥梁作用。一方面,要防止行业协会的“民主失败”,即要遏制行业协会民主中的“精英化”“自利化”倾向和代表制取向;另一方面,要扩大行业协会普通成员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的权限和范围,通过鼓励行业协会普通成员的协商讨论来促进创业民主之发展。

第四,地方政府在充分借助于行业协会与创业组织进行互动沟通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渠道与方式,如政企创业创新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对拟出台的有关创业的重要政策和改革举措开门纳谏,广泛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倾听来自创业组织的需求与建议,进而不断完善与创业组织的互动协商机制,增进双方的理解与沟通,实现和谐创业与民主创业,促进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注释:

[1]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3] Robert A .Dahl,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Berkeley:U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100.

[4] [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14-118。

[5]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0.

[6] 蒋一苇.从企业本位到经济民主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66.

科技发展状况范文6

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

2、经济环境: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经济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3、社会文化环境: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

4、自然环境:企业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生物、矿产、能源、水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5、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技术环境影响到企业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6、产业环境:包括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内竞争情况、产业内的战略群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