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1
关键字 数据结构,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创新
1 引 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1]。因此,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作为目前教育主战场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教育创新整体推进的进程,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其它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它涉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组织和处理,以及相应结构上的算法设计和初步的算法性能分析技术。其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许多有深度的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学生今后从事理论研究、应用开发、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但该课程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动态性,容易造成教学低效和学时膨胀。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最常用的数据结构,理解数据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数据与关系在计算机中存储表示以及在这些数据结构上的运算和实际的执行算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门课程的目的和宗旨。
2 教学原则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它是现代教学改革和未来教学手段发展的方向,利用课件辅助课程教学业已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3]。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点:它集讲课、习题课、演示算法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所显示的版面规范、文字精练、形式多样,多重感官刺激,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和开阔学生的眼界,除了教材上的知识外,还精选了一些其它参考书中的内容和一些实际应用的内容,用黑板不可能有时间讲,但多媒体教学可以。许多用黑板很难讲解的内容,多媒体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教学在讲具体的算法实现方面显得特别优越[4],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算法,然后给出数据来执行算法,学生一边对照着语句一边执行观察数据的变化,或用动画演示执行过程。尤其对于递归算法,传统的黑板讲解递归算法很不方便,而且算法的执行过程不易理解。采用动画演示递归算法,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看出何时发生递归调用,何时返回到上一层调用处。
多媒体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是教学主体没有变。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课件的喧宾夺主。由于借助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呈现快速、表现直观、操作简便的特点,教学活动很容易出现“课件喧宾夺主”的不良倾向。师生依赖荧屏展现,演示成为关注的中心,课件扮演着课堂主角,由此导致教师忽视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忽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忽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只关注屏幕内容而忙于抄录笔记,忽略教师的讲解,也无暇思考问题,所谓“上课”变成“看课”。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首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把“以教师为主体”、“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发现创新知识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利用指导法教学、“启发”式教学来体现 “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3],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上采用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现代教学模式,将多种现代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和网络教学中。
3 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也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化。目前,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教学模式主要有[5]:
(l)掌握学习模式:强调个别化教学,利用及时反馈和强化作为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而编写得当的习题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个别化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群体教学高两个标准差,前者绝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到优良,而后者则只有少数。
(2)发现学习模式:首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然后再上升到一般的概念。
(3)范例教学模式:教师用特例具体直观地阐明“个体”的具体特征;根据范例“个体”的知识推论特点,分析掌握整个 “类别”事物的特征,使对“个体”的认识上升为对“类别”的认识,从而掌握其规律和范畴;再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的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或总结性的规律。
(4)最优化教学模式:一个好的最优化教学方案的形成的基本过程是:①分析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自我分析;③学时分析;④选择已知条件下最佳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手段与方案;⑤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约了以上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CAI,尤其是网络MCAI系统的建立和以可视化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综合这些模式的长处,创建各种现代教学模式。
4 课堂教学设计
4.1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最优化教学模式,设计一个好的最优化教学方案,首先要对教学对象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等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讲课时只是一味灌输教材内容,不管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多少。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做的再好,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由于 “数据结构”所涉及的算法大多采用数组和指针来描述,而后者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则相对较难,需要对c语言中指针的概念补充讲解。所以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课堂与网络教学上就采用不同的侧重点,在实验设计上,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上要弱些,对前者综合实验题目不能出得太难。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清楚,根据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对数据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等组织教学,充分应用掌握学习模式,达到“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4.2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1)讲授内容安排
根据《数据结构》教学大纲及指定教材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提炼出该课程、每章、每节的框架体系,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组织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预见学生会对哪些内容感到困难,在学习中会出现什么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策略应用
① 积累知识,重视直觉:直觉是人类重要的思维形式之一,它并不是一种凭空而来的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断,即所谓的“第六感觉”,而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厚的知识积累之上,运用直观透视和空间整合方法所作出的直觉判断[1]。《数据结构》中平衡二叉树的生成过程中平衡调整规律(LL型平衡旋转、RR型平衡旋转、LR型平衡旋转、RL型平衡旋转)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尤其是LR、RL型平衡旋转需要进行两次旋转(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在传统的讲解中经常是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困难。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现在的讲解方法变为:在讲解L旋转,即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特意将左手(Left)伸出,然后慢慢形成拳头,而形成拳头的过程中手指的弯曲方向正好是顺时针旋转方向;同样在讲解R旋转,即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特意将右左手(Right)伸出,然后慢慢形成拳头,而形成拳头的过程中手指的弯曲方向正好是逆时针旋转方向。反复几次,学生终于顿悟:L型顺时针旋转方向,就是左手手指弯曲的方向;R型逆时针旋转方向,就是右手手指弯曲的方向。因此将原来抽象的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调整规律简化为直观形象的“左右手原则”。这种方法的调整,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了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② 个别化教学: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起到的是提纲挈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明确一次课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途径达到这个目的。对易懂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重点难点精讲细讲,细节内容可由教材和配套的多媒体软件体现。所谓重点是指数据结构中的重要概念、重要算法思想等。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去讲深讲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掌握算法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确定课程的难点内容,教师要调查了解,以抽查作业以及课堂提问、电子邮件等形式来获取反馈信息,充分发挥学习模式的优势。在难点确定之后,要分析究竟难在何处。是因为概念抽象不易掌握,还是因为算法思想复杂不易理解,或是容易混淆不易区别?然后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抽象的东西应该形象化、直观化地进行讲解,对于复杂的内容应注意其条理性,对于易于混淆的内容宜尽量采用对比法加于区别,做到化难为易。
③ 问题驱动:问题驱动[3]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应用已有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高度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讲课时,要体现教学思想,引入3W的教学理念,采用发现学习模式,应用启发式教学。为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讲每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之前,准备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一边逐步学习理论知识,一边思考如何应用。比如在学习线性表之前,举几个常用的线性表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考虑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的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What是让学生明确学些什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跟上教师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的问题要自然、尖锐、具有逻辑性。How就是如何做的意思。对问题的分析要简明、透彻,防止烦琐杂乱;解决问题要切实准确;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考虑:讲解一个问题时,怎样引导学生动脑筋,可以先不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考虑问题。Why是让学生能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注意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学生自行探究问题的目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问题驱动是学生思维高速运转的过程,它将极大地强化学生的源动力,激发学生浓烈的探求欲望及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个积极思考的活跃状态。
④ 范例教学:课堂讲授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实践,从直观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实践,范例教学在数据结构的算法思想讲解中能发挥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数据结构中的主要算法和一些抽象的 概念,可以尽量先从直观意义或具体实例解释着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多画图,多举例,多解释。这种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在数据结构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这样处理。例如:讲解队列的概念时,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排队的过程来反映队列中插入、删除的原则,再结合计算机中的操作队列、打印队列的应用来说明。对二叉树的遍历的算法过程可通过一个特定的二叉树的例子说明其遍历思想,再推广到一般的二叉树的情况等等。
⑤ 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在《数据结构》中的内部排序一章里讲授了各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其中在讲解折半插入排序时,启发学生:该算法的核心是利用有序表的折半查找,而折半查找的核心就是mid=int(low+high)/2, 即mid=int(low+high)*0.5。此时请同学想象:如果将0.5换成其它数字如何?如果变为0.618结果又会怎样?在几分钟的议论后,进行总结分析:0.618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黄金分割线,将0.5换成0.618后不妨称为黄金分割算法。而黄金分割理论上应该是最佳位置,黄金分割算法理应比折半插入算法优化。为此,请学生编写程序对同样的一组10000个随机产生的数字,分别使用黄金分割算法和折半插入算法进行排序,通过比较两个算法实际使用的排序时间来证明黄金分割算法的优化。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上机编程的热情,一方面让学生逐渐养成大胆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从理论上将就是注重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⑥ 淡化语言,强调流程,开阔发挥空间:算法是《数据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各自的算法。而目前所有教材都是基于某一种语言编写的,有类Pascal语言、类C语言、C/C++语言等等。不管是什么语言,一旦将程序给出,就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只是一味的去理解程序的语句、过程和函数。而程序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凡是算法讲解后只给出抽象的流程,不给出具体的程序代码。至于具体语言的选择以及数据变量的确定,完全由学生来完成。这样不仅解决了由于学生语言的不足而影响算法掌握的难题,同时给学生足够的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⑦ 抓住机会,向大家质疑: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之深,绝大部分学生均已形成了对书本、对教师、对大家(权威专家)的迷信,总以为书本上的绝对正确,教师讲的都是真理,从不敢对大家有半点怀疑,而“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因此,为了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敢于向大家质疑,以逐渐使学生从传统的聚合思维中解脱出来,养成发散思维方式。
4.3 多媒体CAI教学方案设计
多媒体CAI课件综合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多媒体创作软件和数据库技术,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知识密度大、表现力强,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教学内容的组织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从事该课程多年教学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分析本课程的特性,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组织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广义表、树、图和文件等常用的数据结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排和优化,运用多种教学艺术展现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习题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如何选择深度和广度适当的练习题和自测题,以便学生及时、有效地调整学习策略,是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的选择必须广度和难度兼顾,要覆盖所学的内容,对课本上的习题选其精华,尽量选有启发色彩的习题。对练习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进行网上辅导或进行课堂集中讲评,帮助学生澄清模糊和错误的认识。
(2)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
由于数据结构涉及从简单的线性表到复杂的树、图等多种数据结构,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给该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困难,对算法思想的理解成为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一个重点,所以如何将抽象的算法执行过程以浅显易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决定这门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利用程序可视化思想,首先建立数据结构课程中算法的可视化动态执行模型[6],从数据的可视化和算法过程的可视化两个角度去实现算法演示;数据的可视化是以图形和符号的方式表示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算法过程的可视化是通过图形的方式表示数据结构状态的转换及其变化过程,力求生动、形象,将算法执行的动态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于以上思想,多媒体CAI课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算法演示、在线测试、在线讨论以及资源中心5部分功能。课程内容提供了包括章节内容、章节习题、补充练习和实验指导,这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和课程基础,用于配合课堂教学,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算法演示提供了数据结构课程中重要算法的动态交互演示,便于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符合联想性思维特点,动画的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相应的算法,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建构性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测试提供了试题的在线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题型和测试内容来自动组卷,完成自我测试。学生在学完相应章节的内容后,可自行选择测试内容和题型进行在线测试,通过在线阅卷,学生可实时获得测试成绩,查看对错情况以及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认识,调整学习策略。所以构造合适的试题库,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在线讨论进行网上答疑、辅导,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新的思想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资源中心提供了许多相应参考资料的下载,包括学习素材、历年考试试题和模拟试题、软件的下载,以及各种网络资源。总之,多媒体CAI课件可以提供交互式环境供学生学习,并自动根据操作过程进行实时评价,它可实现学生与机器、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项交流,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CAI课件的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讲授作用。如果我们的课堂变成纯粹的计算机媒体演示室,学生必定是走马观花,不知所云。所以必须把多媒体CAI课件和教师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最佳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手段与教学方案。
4.4 实验环节的教学设计
(1)实验目的
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数据结构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应用服务的。因此,在授课的同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上机实验来加强实践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最优化教学模式,首先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的目的是:(1)紧密配合理论教学,通过相关实验,帮助和加深对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思想和具体实现等各个环节的整体理解;(2)通过实验可以将各门课程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思考与发现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通过实验,强化学生“结构一算法一编程”三者密切相关的意识。平时的练习较偏重于如何编写功能单一的“小”算法,而实验是软件设计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致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围绕以上目标,数据结构的实验教学,也应该遵循认知规律,逐步地从无到有,从观看演示到自己动手编程,从单一算法实现到综合设计分析,直到具体应用实例研究。
(2)实验选题
依据实验教学的目的,针对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所要达到的不同的实验教学目标,以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实验设置成不同的类型:(1)必做和选做实验:这两类实验都是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由授课教师设计的;前者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研究方法,后者则在于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上机初期,应该要求学生重点回顾C语言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数组和指针的有关操作,然后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其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一些创新工作。(2)允许学生结合本人的兴趣,从实际应用中选择有具体应用背景的实验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或由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一些较大的设计课题,使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当然,在难易程度方面要求做到量力而行,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也加强了他们交流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确实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验结果提交
实验开始之前,安排集中上课讲解,实验中安排教师现场辅导,实验课结束之后组织交流讨论。除了安排面对面的答疑以外,可结合在线讨论来有效地辅导学生做好实验。对基本实验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一些综合实验则分组完成。实验成果包括学生按照实验的具体要求所开发的所有源程序、源程序的说明文件说明上交程序所在的目录,上交程序的主程序文件名,如果需要安装,要有程序的安装使用说明等、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算法的主要思想、主要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实现、调试过程、结论及心得。对算法要注释,书写工整、绘图规范,正确引用术语以及实验环节的总结,总结可以包括 : 实验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5 结束语
网络MCAI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媒体,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网络MCAI和教师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使教师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以最优的组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既能学到新的知识又可掌握学习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2002教育部“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报告
[2]严蔚敏. 数据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3]陆菊康等. 《cc2001教程》的研究与思考. 网络时代的中国计算机教育,1999,P17-20
[4]吴伟民.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1999.3, (72)P35-37
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质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生态化成为必然选择。将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研究领域,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为旨归,既是管理理念的拓展,也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组成重构
高等教育质量的生成发展呈现典型的生态特征,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要素与环境具有系统性。以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整合以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为核心的各种相关要素与环境,创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能够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供全新思维和视角。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就是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配置形式及其之间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的顺序关系 [1](P40)。
(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分析
高等教育的主体成分具有多样性,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教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生态主体性。高等教育质量活动是管理活动、学术活动、学习活动的统一,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是管理性主体、学术性主体、学习性主体的结合[2](P87)。
1.管理性生态主体。高等教育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性生态主体。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宏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高等教育系统为中心,把握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确定全局性或局域性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政策措施;高校举办者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创立者、设立者,其生态主体性体现在中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院校为中心,明确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保障教育资源投入,处理好院校与其之外各种具有教育影响的环境因素的关系,确定院校生存与发展、教育质量竞争的战略规划;高校办学者是高等教育机构的经办者、具体管理者,其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微观层面的教育质量生态管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握院校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及其教育效果,关注院校之外社会、家庭等对教育质量发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生成发展。
2.学术性生态主体。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性生态主体。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看护人,他们与其所培养人才、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授受,是以学术活动为纽带的[2](P28)。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教师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办学活动以学术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活动作为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根本性活动,集中体现出师生互为主体的双边学术活动特征,师生之间形成特殊关系和师承互惠效应。
3.学习性生态主体。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学习性生态主体。教学活动的师生双边性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的形式参加教学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合作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自主、自觉、能动作用[3]。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主体性体现在育人活动以学习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学生学习最重要的特征是学生通过知识与经验的获得而引起个人心智与行为方式的变化,从而促进个人全面成长。变化是学习的根本,成长是学习的精髓。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持续、创新的学习而不断成长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剖析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知识,因而知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而存在。
1.高等教育的学术属性决定了知识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地位。高等教育是一种对高深学问的传授与探究活动。这一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学术性。学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概念,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真谛的探求与认识,既指知识活动的过程,也指知识活动的结果[4]。大学作为一个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用知识服务社会的场所,知识是其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材料,对知识的不同操作方式形成大学的各种社会职能。“知识是包含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各种活动之中的共同要素:科研创造它;修饰工作保存、提炼和完善它;教学和服务传播它。自高等教育产生以来,处理各门高深知识就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共同领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5]。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价值指向是知识,各项活动都是围绕知识运行的,知识的保存、提炼、传递、应用以及新知识的发现是高等教育质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知识以学科专业为存在形式。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和积累形成的知识体系由众多不同的学科所组成。代表特定知识领域的学科构成高校基本单元和组织细胞。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知识的存在形式是学科,且在学科的基础上,又以专业的形式表现出来[2](P105)。学科与专业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即学科为高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能提供支撑,专业为学科发挥人才培养职能作用提供基地[6]。
3.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客体的知识是以课程教材为传承媒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组合。高校不可能也不必要将人类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按照学科逻辑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职业发展与岗位分工的需要、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知识,这种经过优化选择的系统化知识融于教学活动系统即形成课程。以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组织课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来设置课程,其中就反映出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材为媒介实现的,教师、学生与课程、教材通过多方、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无非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实质是教材的学科知识内容传递和转化的关系[7]。
(三)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解析
生态环境是相对于生态系统中心事物且以其为对立面而存在的。生态环境与中心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机制[8]。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就是以教育质量为中心,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的集合体。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环境是相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而言的内外部世界,即总体上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组成。
1.外部环境。根据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结构关系,外部环境可分为直系环境与旁系环境。直系环境主要指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与环境间是同构的,系统与环境的要素性质相对一致,要素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近的。如国内基础教育环境、国际高等教育环境等,都是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直系环境。旁系环境则是指外部环境中非直系环境的部分,它与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相对复杂的关系[2](P57)。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旁系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环境[9]。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比,人类社会所独有的规范环境与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规范环境的本质特征——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借助于教育才得以传承、发扬和创造,而教育又源于文化,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
2.内部环境。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考察生态环境,可以将内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一是以高等教育系统为中心来考察,高等教育有关方针政策、结构布局、发展规划、制度规定和管理体制等,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宏观层面;二是以一所高校为中轴来考察,高校内部影响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包括教学环境、科研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等,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中观层面;三是以高校学生主体发展为主线来考察,来自社会、家庭等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外在因素,以及学生个体生理、心理等对学生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因素,构成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内部环境的微观层面。
二、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关系重组
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关系不仅外在表现为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的时空布局和联系,而且在深层次上通过生态主体、生态客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顺序关系得以体现,反映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内在逻辑。
(一)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知识演化逻辑探析
“无论从大学的历史演变中挖掘,还是从时代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知识逻辑无疑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10](P41)。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知识既是教育质量生态客体,又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的最核心要素,知识演化的逻辑进程契合着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生态进化的过程。
1.知识演化中组织生态进化:高校发展
“知识就是材料,研究和教学是主要的技术;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11]。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随着知识内容不断演化,大学从以往的高深知识传播,逐渐引入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并以囊括更多形式的知识来拓展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伴随着知识内容演化,大学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到19世纪柏林大学教学与研究,再到20世纪美国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从中可以看出大学在历史长河中纵向演进轨迹:由传授知识的场所,转变为知识生产和传授的中心,再转变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转化的中心,走向现代社会的轴心。考察知识演化进程中大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组织生态进化特征[12]。究其本质,“知识是我们理解大学的最根本的视角,知识的演化就是大学组织的变迁”[10](P84)。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作为组织层面生态进化的重要现象,高校发展是伴随着知识演化进程而实现的。仅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些职能或者“技术”出发,已经不能充分和深刻认识作为典型生态组织的高校。把握隐藏在职能或者“技术”背后的知识逻辑,才是认识问题的关键。知识处于高校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院系、教研室、教学活动、科学研究、人力资源以及管理系统、组织流程的核心要素都是知识。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其共同之处就是知识操作。知识操作是高校对知识的组合、运作程序、功能选择以及转化运用的结合。不同高校职能的区分,只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和应用知识的工作组合形式有所不同[10](P84)。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环境和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知识操作方式或者不同的组合形式,就带来了高校不同的分类和定位。虽然高校难以避免有一种追求“钦定身份”、争当研究型大学、综合性院校的理想冲动,但生态系统中从无序到有序的内在竞争规律对高校发展模式趋同与分化有着一种必然引导。其结果是,既形成了高校组织生态进化的多样性,又确立了不同高校生存发展的不同生态位,从而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生态组织多元图谱。
2.知识演化中个体生态进化:学生成长
如果说知识演化中高校发展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知识逻辑宏观思考,那么从微观上就应当将眼光投射到知识演化中的学生成长,这正是教育质量的根本。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究其根本在于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知识流动,其中存在的最基本逻辑是知识逻辑。从传统的“知识中心”教育质量观向“能力为本”教育质量观转变,并不会否定高等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知识逻辑,而是需要对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重新定位。一方面,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积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继承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掌握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另一方面,知识是能力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素质的手段,依托于知识教育培养能力素质、以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成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13]。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任何教育活动的实施都是以蕴含其中的知识并以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为序组织起来的,知识演化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逻辑主线。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人才培养过程就是一个基于内在逻辑、有序流程的知识演化、知识传递的过程。知识围绕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双边活动,循序“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课程教学设计(教案)——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毕业”的路径,实现着“存在的知识——选择的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学生理解的知识——系统整合的知识,直至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的演化进程。如图1所示。在这一进程中,知识演化与传递经历六个关键环节:一是知识分解。以学科、专业形式存在的体系化知识向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学科知识的分解。二是知识加工。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发展特点知识,以及其它教育学背景知识等,对课程、教材中学科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而成为学科教学知识 [14]。三是知识吸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知识传授和自主学习,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四是知识融合。来自不同课程、教材、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通过学生学习实现融合,统整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知识结构。五是知识转化。知识授受在学生身上呈现从物理作用向化学反应的渐变,实现向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的转化。六是知识创造。在教师教学与学术、学生学习与质疑中蕴含着对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再创造,成为新的人才培养周期和教学双边活动中知识更新、知识增长的重要来源。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生成机制在知识演化、知识传递中得以形成,伴随着知识演化、知识传递的学生成长呈现出典型的生态进化特征。当然,即使是处于同样的成长环境,由于基础、志趣、特长不同和多元智力因素,学生在既协同又竞争中表现出成长发展的差异性,这正是个体生态进化的必然结果。
(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资源竞争逻辑透视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资源竞争是一种必然而重要的现象,高校之间利用有限资源而相互作用就形成竞争,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一所高校与其环境建立联系。
1.资源供给与竞争逻辑
高等教育资源的构成较为复杂,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供给和物质资源供给。前者是为高校提供合格的或者高质量的教师、生源,后者则是为高校提供合理的、科学的教育设施设备条件[15]。在高等教育发展相当长时期内,物质资源特别是办学经费供给的竞争更带有基础性、全局性。对于高校来说,资源供给渠道主要有政府拨款、企业馈赠、个体捐赠、学生及其家庭缴费,以及经营性收入和投资回报等;利用产学研模式作为主导自身资源的手段之一,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
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政治和市场逻辑是影响高校资源竞争的基本逻辑。首先,政治逻辑产生着决定影响。总体上,高校通过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引领,对国家现代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不同的高校被赋予不同的任务和职能,因而在国家建设发展的整体领域、不同阶段,其地位作用是有所差别的。显而易见,以政治逻辑择重支持、优先分配资源,从而对高校发展进行支配、约束和引导、规范,体现的是尊崇社会本位价值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考量。就具体高校而言,这是一种被动性竞争。其次,市场逻辑发挥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逻辑在教育资源竞争中影响越来越明显。高校在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为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通过长期积累扩大绩效,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就能够面向市场产生良好的声誉;具有良好声誉的高校,在吸引优秀生源、抢占更多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市场份额等方面赢得竞争优势,市场原则促进资源竞争性分配的逻辑效应就显现出来。对高校来说,这是一种主动性竞争。
2.资源制约与竞争异化
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教育质量生态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高校生存与发展必然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共同制约。教育资源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国家建设整体来看,由于资源有限性和发展目标多重性,资源总量与满足各项事业发展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必须在高等教育和其他建设需求之间合理配置有限资源,以使整体建设效益最大化。在资源紧缺情况下,即使在认识上仍然视高等教育投入为生产性投资,但高等教育周期长、见效慢的特征往往又使投资决策者难以将紧缺资源优先配置到高等教育领域,高校面临的资源制约较为突出。
“高校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提供资源者的激励方式必然左右着大学的发展。在这种机制下,来自政府的偏好被广大高校所推崇,模仿成为一个主要的竞争策略,而不顾及自身的地方需求、传统职能以及内在优势”[10](P33)。教育资源不足是一个长期而普遍的问题,资源短缺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瓶颈因素。在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基于政治和市场逻辑的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在高等教育集权和计划管理体制下,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拨款、提升上级主管部门所赋予的地位便成为高校追求的重要目标,自然带来资源竞争的异化。资源竞争异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高校办学模式的趋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日趋复杂,但高校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迷失、办学趋同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不同类型高校任务重叠,职能相互串岗,办学目标追求“综合性”、“一流”,都希望向更高层级院校的方向发展;教学型院校希望增强自身的研究能力,趋向学术型;教学研究型院校向国内、国际研究型大学看齐等。办学模式趋同背后隐含的逻辑是资源竞争,反映出高校对教育资源之争的迷茫、焦虑和患得患失。
三、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模型重塑
按照生态组分结合特点及其功能,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划分为生态主体、生态客体和生态环境等组成部分。而从结构关系和功能层次看,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成由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和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以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为中心,由教学子系统、科研子系统、服务子系统组成。高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学生处于生态主体的核心,教学子系统是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关键。生态发展力是衡量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一所高校的视角考察,生态发展力是高校学习力、生产力、创新力、适应力、秩序力、文化力有机复合组成的统一体。学习力是高校学习知识、获取知识并围绕知识所采取各种行动的能力,反映高校的学术组织属性和贯穿教育质量生成发展全程的知识流动的根本要求;生产力包括人才生产力和学术生产力,反映高校的生产组织属性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提供知识产品、人才产品、教育服务的质量水平;创新力是高校将知识再组合、再创造、再输出以不断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来获得持久发展的能力,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生机活力和内在动力;适应力是高校应对环境和资源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能力,反映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秩序力是高校规范体系运行、协调利益主体和调和冲突矛盾的能力,反映高校组织制度的严密性和管理规范的严格化;文化力是高校的一种精神生产能力,兼具学校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的多重特征,反映高校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六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融合一体构成教育质量生态发展力,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以资源环境条件为关键,由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组成。在图2中,以生态环境外圈、生态环境内圈形象化表示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通过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共同作用,生态环境实现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支持[16](P35)。高等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健康、资源和环境持续供给基础之上的。教育质量生成发展既受到资源限制,又受到环境容量约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就构成了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生态支持力 [1](P52)。
从整体看,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生态发展力和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生态支持力整合,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资源子系统的持续再生能力、环境子系统的自净消化能力、教学子系统的质量生成能力、科研子系统的生态建设能力、服务子系统的生态补偿能力,以及生态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创造能力,是聚合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能力要素,也是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是表征教育发展结构、规模与速度对教育质量生成发展影响程度的指标尺度,系指生态系统维系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对可能影响甚至破坏其健康状态的压力产生的防御能力、在压力消失后的恢复能力以及达到适宜的教育质量标准目标的发展能力[16](P109)。高等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在不断演替升级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正负反馈状态,以教育质量生态支持系统的有力支撑为基础,以教育质量生成发展系统的生态发展为驱动,在稳定中逐渐提高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通过不断地在系统内外、主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知识流动、资源循环、信息传递,实现教育输入、教育质量生成发展过程、教育输出的周期性往复,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凯.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战希臣,黄志勇.军校学习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1.
[4] 杜希民,梁克荫.高等教育学新探[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47.
[5]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19.
[6] 方江,黄志勇.军校教学管理论[M].北京:出版社,2005:225.
[7] 侯岩.学校文化研究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265.
[8]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1.
[9]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
[10] 毛亚庆,吴合文.基于知识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 [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
[12] 黄宇红.知识演化进程中的美国大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13] 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38.
[14] 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
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3
一、高等数学课程定位及存在问题
在独立学院的本科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在工学、管理学等很多学科门类专业当中往往属于公共课程或者学科基础课程。所以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一般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为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服务。通过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数学建模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就需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工学专业中可以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相关计算挂钩,在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中则可以与具体的经济数据、经济模型相挂钩,让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同时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高等数学在独立学院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
但是在高等数学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教材配套的问题,现在使用的教材和配套习题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模式,很多内容没有与专业教育特点相挂钩,案例老旧没有更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只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对专业教育中后续需要用到的高等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没有提及,专业的服务针对性不强,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水平能力基础较弱,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往往在讲授一个内容的时候需要复习很多基础知识,导致授课进度受到影响。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因为教学内容多、难度大,重视了内容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掌握程度。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将高等数学课程与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高等数学课程与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研究
根据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需求,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转变授课方式方法,提升教师能力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任课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又到了学校教书,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点和内容只是局限于原来老师怎么教学,现在就怎么教授给学生。任课教师只对上课的内容熟悉,但是对学生的专业课程却了解不多,对于具体专业中哪些专业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的高等数学知识没有概念。因此在教师能力的提升方面就需要将专业课程体系与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相对接,要求高等数学任课教师了解所授课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主动和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接,积极掌握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以提升自身能力。同时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注意教学相长,将理论课堂教学变成互动课堂、讨论课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环节,改变一言堂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材建设
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不是墨守陈规,是推陈出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就应该从小做起,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优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创造的欲望,开拓思维的空间,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全面、自由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脱离语文课本的内容和教学规律去另搞一套,而是要在扎扎实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本应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温暖、宽容、轻松的气氛。这样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强、创造性思维活跃,学生们才敢想、敢说、敢问,教师再加以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欲望就被激活了,创造性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新见解要给予赞许和信任、支持和鼓励,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我看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在教学课文《麻雀》后进行小结时说:“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受到一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课文又没有说老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后来那位老师总结是亲子之情。这种民主、轻松的教学气氛真正使每个学生“动”了起来,无拘无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创造热情。可见在这种氛围中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也增强了学生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二.在课堂中很好地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疑多问,还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肯定学生思维中积极的一面。正确地启发和诱导学生思考,创新要从问题开始。无论识字、阅读、还是作文教学,学生都先要能提出问题来,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学习就带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上课之前教师板书:田忌赛马,然后问:“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吗?”这时,有的同学会说:“田忌是怎样的人?”有的会说:“田忌和谁赛马?”有的会说:“田忌赢了没有?结果怎样?”如《“将相和”》一文,在揭课题时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问:我想知道“将是谁”?相又是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事闹不和的?又是怎样和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质疑,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学生能逐渐养成“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讨论解决”的习惯,让质疑成为他们深入思考的引线,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用求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意识。
三.合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5
由于我国各行各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马上满足岗位的实际需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岗位实际培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教育管理手段较以前有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改进,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通过二者进行合理的组合搭配,使理论知识进一步结合实践操作,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性人才。应该广泛的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有所改善,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主要工作思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与规模较大的公司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让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实践。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为:学校首先与企业签订协议,满足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之后实现学生的工学相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具体岗位是经学校认定的,企业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门的考核标准,对于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如果实习期间双方都比较满意,学生毕业以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在普通的教育管理模式当中,具有专业性较强、文化性较强以及理论性较强的教学特点,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当中,除了仍然具备上述的教学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社会性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当中,与学术性、理论性的知识联系较为紧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当中,除了与知识相联系以外,还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中的企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的进步使工学结合的教学成果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也不断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学校在教学当中,除了对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外,还必须对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动态有着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主动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步伐相统一,教学内容以及学校的管理内容也应该结合企业的管理方式与国家的政策,体现出学校的社会性职能。学校的另一个办学宗旨是为社会输送大批量的合格型人才,本着这个宗旨,学校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明确方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以及企业要求的服务型、管理型、实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充分发挥二者的不同优势,使学校的社会性职能更好的体现。
2、差异性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差异性除了在文化课的学习方面有所体现外,在社会实践的具体操作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的背景有所不同,学生可以选择的实习科目和种类也可以不同,这就加大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差异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所做的时实践内容,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从而提高对学生的培养效率,使学生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3、综合性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知识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教学当中体现了较为开放的教学模式,将对学生的职业化培养与知识性培养相结合。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涉及到的教学领域更加广阔,教学内容更加复杂,教学难度有所增加,并且面临着整合学校内部以及社会上不同资源的工作,工作量相比较之前的传统教学要大很多。这些较为复杂的教学工作对学校中的管理人员以及教师提出了新的考验。
三、教学管理模式的主要策略
目前有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结合当前的教育思路和理念,又展开了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这种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将时间、位置与主体三个主要因素结合起来,实现以人为本、信息沟通及时、管理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本,采用了柔性化管理的手段,在学校与企业联合搭建的平套上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管理。
1、以人为本
这种管理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强调学生在工学结合中的个人价值,并且将个人与学校和企业有机的统一起来。
2、柔性化管理
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提高柔性化管理的力度,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自己认为较为薄弱的环节或者比较感兴趣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有着进一步的提高。学校还可以打破传统的关于学制与课程设置的管理模式,对学制没有硬性的要求,设置为弹性的,先修完课程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进度比较慢的学生则要延长毕业时间。开设更多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的需要程度进行选择,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性人才。
3、创新教学手段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地点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大多数学校实行封闭化管理,教学活动仅在学校内部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授课的地点不仅在学校,还涉及到企业以及相关的实践场所。在这种形势下,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就比较实用,不仅可以快速的传递各种信息,而且提高了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个教学目标,教学工作者在我国多年的工学结合教学工作中,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实际经验,还应该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我国工学结合的教学水平有着进一步的提高。
创新教育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 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黏结强度;修复
[中图分类号] R78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a)-0018-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bonding power between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and 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
XU Y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Nanchang City,Nanchang 33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onding power of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applicability. 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root canal therapy from May 2010 to Octo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30)and control group(n=28).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for repair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 was adopted.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in the affected teeth was observed and the adhesive strength was measured and recorded after 1,3,6,12,24-month.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of the affected tee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1%(34/35),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was 94.1%(32/34),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0.3795,P=0.5379).Adhesive strength in both groups after one month was compared,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However,adhesive streng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3,6,12,24 months was more powerful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Adhesive strength;Repair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增加,口腔健康及美观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牙齿正畸、牙齿美容性修复、根管治疗、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光固化补牙等各种口腔科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用于口腔科的医用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聚羧酸锌水门汀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粘接材料[2],广泛用于口矫器材、嵌体、修复冠、固定桥的黏结,但是现在临床上发现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因其特殊的材质,可以达到更好的黏结效果。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与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的临床黏结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进行根管治疗患者,共69颗患牙,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8~50岁,平均(37.5±11.5)岁。根据黏结材料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30例,共35颗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49岁,平均为(36.4±12.6)岁;对照组患者28例,共34颗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9~50岁,平均为(37.8±1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3M公司的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黏结修复处理,对照组采用3M公司传统的聚羧酸锌水门汀黏结修复处理,然后在1、3、6、12、24个月对黏结效果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修复成功率并分别采用薄片推出试验测量记录黏结强度。
具体安装方法:整个修复过程前先测定牙髓活力,确保牙髓活力正常,且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慢速电机旋钻,缓慢均匀的打磨缺损面,按照正常方法清洁,将3M公司的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或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装入枪式工具挤压,挤压后将其放入搅拌机搅拌5~10 s,水门汀注射输入到根管内,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就位,光固化20 s,抛光,拍摄X线片检查纤维桩就位后进行全冠修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方法的修复成功率并分别记录不同时期的黏结强度。成功:牙齿心态无缺损,修复体边缘紧凑无缝隙,活力正常,修复体与牙体色泽协调,无脱落、移位、折断等不良效果现象;失败:充填体外形明显缺损甚至脱落,修复体边缘缝隙明显,牙髓无活力甚至病变,或发现移位、折断等不良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修复成功率的比较
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7.1%(34/35),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94.1%(3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5,P=0.5379)(表1)。
表1 两组临床修复成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不同时期黏结强度的比较
1个月后,两组黏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12、24个月后,试验组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不同时期黏结强度的比较(MPa,x±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疾病重视度的提高,口腔科就诊人数也越来越多,因而口腔工作中的各种手术器械及手术材料也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3-5]。现在在口腔科的临床工作中,对非金属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许多口腔科治疗方式,如牙齿矫正、全冠修复等均会用到黏结材料。以往口腔临床诊疗中常用的黏结材料主要是聚羧酸锌水门汀[6-7],其是以经钝化处理的氧化锌为主要成分及少量其他氧化物组成的粉,与浓缩聚羧酸水溶液经酸碱反应形成水门汀,具有黏结、垫底、充填功能,有较高的黏结强度和低溶解性,从而可达到很好的黏结效果[8],临床上主要用于金属与牙本质、牙釉质的黏结,且其聚合热低、无刺激性,在口矫器材、嵌体、修复冠、固定桥的黏结,窝洞的点、洞衬中应用广泛。
近几年来随着纤维桩等应用器材的增多,对黏结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黏结材料,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9-10],其黏结机制主要来源于站污层局部脱矿,水门汀与牙本质产生的微机械固位及与轻磷灰石产生的强烈化学反应,加入了新的异丁烯酸磷酸酯、新的填料和引发体系,可使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溶解和浅表牙本质脱矿,有利于树脂水门汀渗入形成树脂突,提高了机械固位强度[11]。本研究发现,采用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和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均可达到相似的患牙修复效果,但是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在3、6、12、24个月后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聚羧酸锌水门汀,粘贴力度较大,这可以很好地缓解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复粘贴过程。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虽未明显提高修复成功率,但其黏结强度大,可以更好地增强黏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伟明,叶剑涛,刘佳颖,等.超声洁治术对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5):391-394.
[2] 张玉洁,梁锐英,吴文慧,等.2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及聚羧酸锌水门汀剪切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53-56.
[3] 刘琨,张惠民,申丽丽,等.Nd:YAG激光对3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5):509-513.
[4] 丁虹,兰卫东,孟翔峰,等.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在模拟根管内的硬度变化[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3):243-246.
[5] 雷慧云,陈蕾,徐国富,等.两种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2):109-112.
[6] 钟恬,胡道勇,江燕,等.5种表面处理对氧化锆瓷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间粘接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31-35.
[7] 杨德圣,伊元夫,贾静,等.三种粘接材料对种植牙冠短期固位和可拆卸性影响的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3):178-181.
[8] 李晓静,赵三军,芦帅,等.不同水门汀材料对纤维桩与根管壁牙本质黏结性能及封闭性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1):713-716,784.
[9] 秦玉杰,程祥荣,徐东选,等.极固宁对水门汀与牙本质间剪切强度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2):1036-1038.
[10] 高宇,黄鹂,胡琳,等.黏结剂使用方式对全酸蚀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1,19(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