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1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改革
[ABSTRACT]ObjectiveTo asse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medicalimageology teaching and reforming.Methods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edical image teaching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were analyzed, the modified measures were then proposed.ResultsWith the amendment of the teaching plan and progra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course system reform, the optimized course group was formed.ConclusionImproved course system of medical imageology,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and multimedia teaching, greatly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of students major in medical imageology.
[KEY WORDS]medical imageology; teaching; reform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影像图像的独立分析与判断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成为临床医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年来从传统X线诊断学到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该课程的教学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21世纪教学的需要。因此,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高质量地完成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征
1.1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自1895 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的百余年间, 放射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B超、CT、MRI、ECT 和 DSA 等技术的出现和介入放射学的兴起, 放射学已发展为诊疗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
1.2 医学影像学发展日趋强劲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影像诊断已从显示宏观结构发展到反应分子、生化水平的变化;从显示形态改变到反映功能变化;从单纯诊断向治疗方面发展。尤其超声医学在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CT、MRI、同位素扫描和超声医学)中发展更为迅速,在各种影像诊断学中,以其仪器体积小、便于移动、价格相对便宜、对人体无创伤以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点,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各种电子探头相继问世,计算机前处理和后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数字化处理的实现,使图像质量、储存、编辑、转录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现在超声探查的途径已从体外进入到腔内、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已从超声诊断室进入了手术室、监护室、急诊室。目前,胎儿超声、经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腔内超声、体内超声、介入超声、三维超声已取得或正在取得惊人的进步。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目前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且临床地位日趋重要,专职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医务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也日益壮大。
1.3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学科知识面广的综合学科
医学影像学从内容上涉及到了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多个专业,这就要求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应有一定的广度医学知识面。①解剖是基础:影像声像图实际上就是人体各组织声阻抗的分布图,各种检查方法都是以人体不同部位和断面成像为基础的。因此, 只有熟知大体解剖,了解正常断面解剖,树立平面和立体观念,才能正确认识正常组织的图像和鉴别异常图像,并能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②病理是关键:各种疾病都有其病理与生理的改变,组织和脏器的不同病理生理变化决定了超声波对其的不同反射,从而表现出不同特征的声像图。因此,掌握病理学与生理学知识对疾病诊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比较难鉴别的病变,把声像图与其病理生理改变结合起来分析,往往能得出更加符合临床的正确结论。③临床是目的:影像诊断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然而影像诊断入门容易,精通难,一个好的影像诊断医师必须熟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方面的临床知识,了解各科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这样才有可能更全面地分析临床提出的主要诊断问题,从而避免出现漏诊误诊。
2 传统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影像学专业与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授课一直使用吴恩惠教授、张雪林教授、汪绍训教授、HOLGER PETTERSSON教授等主编的教材。这些教材的特点是以疾病为主线,深入介绍各系统中各个器官不同疾病的不同影像学(X线、CT、核磁共振和超声医学)表现。目的是使学生对一种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这似乎对于培养学生能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多种成像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有帮助。但是,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多年来在国内外大中型规模的医院,不论是在学科设置方面还是从事专业技术人员方面早已形成各自独立的学科,如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这些学科的临床医学诊断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这些影像诊断技术的临床地位,而且使得这些影像诊断技术在各自领域内发展异常迅猛。目前,核医学教学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学设置早已从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独立出来。而超声医学仍然与CT、核磁共振、X线在教材与教学设置上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所沿用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教学模式既不适应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也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教学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2 医学影像学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而学时数少是影像学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实会很困难。尤其超声医学与CT、核磁共振、X线在教材与教学设置上融合在一起使该矛盾凸现的就更为突出。然而,超声诊断学尽管属于影像诊断学体系,但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超声诊断学尤其超声心动图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超声诊断学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其强调的是实时、连续、多切面及动态观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因此,超声检查的操作手法很重要,往往同一个病人,由于操作手法不一致,切面的大小也不一致,有时可以造成诊断意见悬殊很大,正因为该学科这一特点才使得超声的诊断是靠动态和实时做出的。因此,超声的诊断必须医生亲自操作而不是仅靠读几张片子就做出诊断。此外,尽管超声医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人们对其的认识还是相对不足,以致超声诊断学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这个学科认识比较薄弱。
3 加强医学影像学教学几点粗浅的建议
随着医学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超声、CT、介入放射学已逐步普及和MRI大量引进使用,国家九五攻关重大决策已将介入放射学单独成立为一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现代医学三大技术。因此,为了适应新世纪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医学影像学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为了培养基础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强的医学影像学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应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着手修订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使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充分体现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和优化。
3.2 加强医学影像学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促使优化课程群的形成
21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必然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为了适应我国目前各影像学科或从事这些学科的技术人员专业独立性的特点,应该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满足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应该下设放射诊断学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介入放射学教研室和分子影像实验室[1]。实验室可进行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在内的影像学实验研究。通过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在放射诊断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形成医学影像学课程群,并形成以放射诊断学为核心、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医学影像学课程体系。
3.3 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现代化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入和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医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实现的条件,促使传统的医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超声诊断学图像的成像、观察及诊断的最后确立都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技术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如下的优越性:①节省时间,提高授课效率。 我国目前教学体制导致大多数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好,但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差。而且医学影像学所涉及的方面几乎包含了医学领域中的大部分学科,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可节约大量教师板书和作图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授课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较多信息,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②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将单调、乏味的课堂知识形象地体现在动态和静态的图像中,使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感知手段来获得信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在 M 型超声上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 在二维超声上二尖瓣前后叶呈“鸡啄米”样运动。单纯的理论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后,通过多媒体的声色、静动、图文等信息多角度刺激人的感官,将抽象的过程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空间,学习效果会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可以说从根本上实现将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向主动参与互动式现代化教学模式转换。③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弥补示教病例不足的问题,有助于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解决以往教学的一些盲区。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提高学生形象记忆和立体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影像,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功能、立体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2,3]。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顺应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经验的进一步的积累,多媒体教学必将更好地促进医学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加速医学教育现代化进程[4]。
总之,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教育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旧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面对21世纪医学影像的发展,我们要顺应时代,推陈出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新的内容与知识充实学生,以培养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发金,谢鹏,罗天友. 分子影像学及其对医学影像学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05,34(5):775.
[2]刘璐,刘扬,王宇,等. 多媒体教学促进核医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17(2):9294.
[3]徐珞,吴梅,孙向荣,等. 《病理生理学》双语教学几点体会[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42(4):361362.
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2
关键词:介入超声;教学
Abstract: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ltrasonic medicine.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oints about studying the 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 and suggest the teaching method on ultrasound guided needle biopsy in intership.It's difficult to grasp the knowledge about ultrasound for few hours of class ,the teaching mod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may be improve this situation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Key words: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Teaching
超声医学是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普通X线诊断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等构成了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技术[1]。近年来介入超声发展迅速,可应用于实质性脏器病变的穿刺活检,穿刺抽液,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切除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等,其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因为应用广泛,较易掌握,是一名合格的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的临床操作,也是医学生应该熟悉的超声课程。但目前,介入超声仅占课堂教学的两个学时,而实践课没有安排,因此希望学生仅从教师的课堂讲解中,了解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具体操作方法有较大难度,因此如何利用学生短暂的实习期就尤为重要。
1目前介入超声诊断的教学形势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超声诊断在一些临床学科诊疗疾病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由于超声具有实时、灵活、无放射性、准确性高等优点,成为临床穿刺活检的首选引导方法。目前超声医学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①超声医学相关课程较少,主要课程仅有医学影像学、超声诊断学等。非医学影像专业超声医学课时所占比例极小,甚至超声诊断学仅作为选修课程之一,而医学影像专业的必修课超声诊断学,也因学时较少,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证。②教材内关于超声造影、三维重建、弹性成像、血管内超声、介入超声等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教材也较少[2]。③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不能很好的结合,超声诊断是实时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断层图像,因此课堂教学所学理论内容难以通过实践课一一显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少,重理论轻实践成为普遍现象,学生操作技能、诊断能力还有待加强。④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检查,常规的实践课时安排极少甚至没有排课,因此如何利用学生超声科轮转实习期了解并且基本掌握介入超声的操作要点以及适应症就非常重要。
虽然各所学校超声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所差异,但上述问题的存在还是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作为超声诊断教师,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理论知识,又能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就必须积极改善学生培养方式,充分利用目前的信息系统、先进设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在超声教学的授课中,由于超声成像原理抽象复杂,学生短期内很难掌握,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超声检查有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M型超声等多种实时显示方式,不同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图像的成像及观察都是在动态中进行,检查不受时间限制,这是超声检查的极大优势。超声扫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的角度、手法可以产生无数个切面,这也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难点。因此将超声教学分成两大部分,在课堂讲解中,将原理、超声图像改变、临床医学有机结合,使学生了解超声诊断的要点、适应症、诊断价值。而超声各个切面的具体操作手法及技巧应安排在实践课重点讲授,同时结合动态图像,回顾理论课的内容。这样既节约了课时,又保证了教学效果。
介入超声诊断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多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3],扎实的理论知识是顺利完成介入超声检查的前提条件。在实习中应教会学生,除了要具备较强的超声诊断能力,还要建立一定的临床思维,只有这样全面分析,才能增强介入超声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增加介入超声的临床诊疗价值。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必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介入超声的风险,掌握各种临床操作的适应症、并发症及相关处理方法。
3实践课中的具体授课方法
超声诊断学是形象思维学科,介入超声需要有很强的空间观念,尤其是建立良好的立体思维习惯对介入超声的顺利操作意义重大,而学生脑海中的解剖断层图像,很难与实时动态图像相联系[4]。因此学生在实习期接触超声图像时,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器官的立体结构和相互间的毗邻关系,改变学生的平面断层观念,将静态断面图像与动态图像之间进行转换,建立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养成立体思维的习惯,将有利于理解、分析图像,提高穿刺的准确性。
目前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最多的是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穿刺活检枪及活检针的使用方法及原理,在正式穿刺之前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活检枪的使用,在操作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活检针的安装及标本的收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具体病例,实地讲解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强调适宜探头、相应型号穿刺针的选择,穿刺活检的进针部位、角度、深度。穿刺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比如肝脏占位穿刺活检一般选取肋间或肋下进针,针道距离尽可能短,占位表面应覆盖一部分肝脏组织,穿刺应避开重要血管及脏器,根据占位大小选择取材长度等等。
不同的脏器穿刺活检术既有共性,又有差别,首先要掌握共性的部分,然后再了解不同组织器官穿刺的各自特点。因为这是一项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操作,最好是临床医师在场时现场就该病例进行讨论学习,了解穿刺活检的临床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出现并发症时的处理方法,使学生留有深刻的印象。
4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认真写好超声报告
实习中适当给与学生上机机会,具体操作中应该强调注意病人、探头部位、穿刺点的选择及穿刺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关键问题。强调超声诊断特点,超声图像无固定切面,可根据不同检查部位进行任意切面扫查,以清楚显示针道及穿刺目标为最终目的,尽量避开重要脏器、血管,针对不同器官穿刺的超声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有序、系统地训练。在临床实习中,注重对学生影像思维能力的培养,比教师单纯地看图讲解更具有实际意义。
超声诊断报告是超声诊断的重要部分[5],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还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写好诊断报告有利于学生对临床实习中遇到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诊断报告就是对整个穿刺过程的简要描述,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对该穿刺的足够了解。教师须认真修改报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准确使用专业词汇,客观书写报告内容。
规范的超声诊断报告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观察的内容及超声诊断的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超声报告内容首先应对穿刺目标作出简单描述,消毒铺巾局麻,穿刺点的选取,穿刺针型号,取材数目、质地、色泽,穿刺中及穿刺结束后患者的反应,若有不良反应还应记录相应的处理步骤及结果等全过程。实际教学中要向学生仔细讲解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要点,并对不同组织器官的穿刺活检给出具有代表性的报告范例。
总之,临床实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甚至于在介入超声教学中,其重要性要远大于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结合临床知识,开拓学生思路,通过实习期间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超声医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游宇光,葛贻珑,叶军,等.临床医学超声分流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9):1161-1162.
[2]许维新,郭光友,魏吉庆,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张万蕾,李建国,周庆环,等.超声医学的发展趋势及超声医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医学探讨,2008,5(3):13-15.
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3
1.多媒体课件的总体设计
超声诊断学强调从观察图像的角度来认识各种病变,理解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同时它又是一项实时诊断技术,有些疾病的影像表现空间概念强,不便于单纯口头讲解或者讲解的效果不好。而影像诊断手段正日益先进,影像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为适应影像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适应影像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教研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中。而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的教学软件。合理选取并设计教学内容是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的关键,教师在设计课件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超声诊断学的特点。课件结构分为两种,教师对课堂教学应采用演示型: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选用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教学,这种教学环境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并用。教师对课间实习应采用交互型[1]:以超声图像为主配合部分动画、三维图像和少量文字说明。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选用清晰典型的声像图,文字要精练,避免冗长乏味,字体应采用适当的颜色,突出重点,给视觉适当的刺激。教师要采用动画或变化图像的切换方式,增强动感效果,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明确重点和难点,内容表现条理清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应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在课前吃透教材,对松散的内容加以浓缩,取其精华;对教材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及图像资料认真进行整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理清授课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其次,教师授课要熟悉教学大纲,纲举目张,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概念准确,条理清楚,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教师要在上课时解释好重点难点,逢重点难点,可以慢而有节奏地反复演示,来增强教学效果,对于非重点及易点速度可偏快,甚至一带而过。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使问题解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医学影像学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在最短的时问内增加学生对具体检查的感性认识。
3.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主要优点
3.1形式多样,生动直观,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
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教师应运用音频、动画,使多媒体课件能生动、多层次地表现所讲授的内容,这样学生易于接受,易于记忆。如教学所需疾病典型声像图,经过多媒体技术剪切编辑后投影到屏幕上,使图形、图像更清晰。另外,教师要把超声理论中所提到的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如“声影”、“彗星尾征”、“旁瓣效应”等编辑成图像后投影到屏幕上,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一目了然,使学生容易理解。另外,在超声诊断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如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局部放大、颜色改变、动画闪烁、箭头指示等形式加以强调,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的超级链接功能,回顾前面内容,使前后知识点呼应,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程的层次脉络和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记,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
3.2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随着超声诊断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学科发展前沿进展,教学传授知识的规模和内容不断扩大。目前,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十分突出[2]。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如板书、绘图、卡式幻灯片投放等在授课时占用较多时间,例如讲述心脏病这一章,要把重点和难点讲授清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不展开则讲不透,展开则时间受限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向学生传授大容量的知识,能较好地缓解教学内容与课时存在的矛盾,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丰富相关教学信息,充分完善教学内容的表达,例如增加声像图的数量,融入解剖学、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等知识,让学生借助已掌握的医学知识更好地认识疾病超声声像图特征,更好地理解获取从未接触的新学科知识。另外,多媒体课件在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础的同时,适当增加超声诊断学前沿研究信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学科发展前景,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在超声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多维化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小庆.医学影像学专业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0,12(9):279-280.
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4
[关键词] 四维超声;胎儿畸形;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c)-199-01
随着围生医学水平的逐渐提高,围生儿死亡率逐渐下降,先天性畸形和异常在围生儿死亡原因中上升为第二位,四围超声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妇产科领域已显示出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畸形胎儿,产前诊断明确及尽早终止妊娠,避免畸形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4~2006年诊断的11例畸形儿进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6年对孕龄10~40周的360例孕妇进行四维超声检查,发现畸形11例,其中,唇裂3例;无脑儿2例;脊柱裂2例;闭锁1例;先天愚型1例;复杂畸形2例,其中,1例为小脑畸形并双侧唇裂、无眼球、无鼻,另1例为单脐动脉畸形并左肾缺如、闭锁,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
1.2 方法
使用GE-Voloson730四维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该探头能够完成二维、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四维超声)扫查。孕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用二维超声常规检查胎儿、胎盘、羊水等,确定感兴趣范围,调节和增加聚焦点启动4D程序,选择表面模式,开始采集图像时探头保持稳定,数秒后屏幕显示四维图像,此时探头可缓慢移动,调节灰度,阈值X、Y、Z轴获得满意的四维动态立体图像。
2 结果
四维超声可显示不同畸形胎儿的立体形态及不同的动作。11例不同胎儿畸形的四维超声成像特点如下:
唇裂:是胎儿中最常见的畸形,其发生比率为1∶549~1∶108[1]。唇裂分为单侧唇裂、双侧唇裂及正中唇裂,左侧多于右侧[2]。其上唇显示为八字形裂口,多偏离中线,边缘不整,裂端显示粗大,并可清晰地显示中断的大小、数目、形态及深度。
胎儿显示脊柱裂:属神经管不全性畸形,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先天性畸形,多发生于女胎,以腰骶椎最常见[3]。皮肤及深部软组织连续性中断,2个锥弓骨化中心距离增大,位于后方的2个椎骨中心向后开放,呈V字形或U字形,合并脊髓脊膜膨出时裂口处可显示囊性包块。
无脑儿:胎儿头部自眼眶以下缺少头盖骨,脑部发育极为缓慢,脑髓暴露于外,面部尚正常,两眼突出,颈椎很短且前突,头与肩相连,呈仰脑状外观,形状极似青蛙。
闭锁:胎儿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2个液性暗区。
先天愚型:胎儿眼距明显增宽,舌伸至唇外。
3 讨论
超声检查以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对胎儿及孕妇无创等特点,已成为胎儿的常规检查及胎儿畸形诊断的首选方法[4]。以往的超声检查只是普通的二维超声,对中枢神经消化及泌尿等系统的畸形也可作出诊断,但是二维超声是二维断面成像,病变的空间立体形态由操作者根据多切面多角度的扫查后在大脑中建立,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经验,四维超声更易于对病变及畸形的理解,可以获得常规二维超声不能获取的切面,尤其是颜面部,由于其结构复杂,曲线特征明显,二维超声只能获取部分断面,只能是有经验的超声医师才能作出明确诊断,四维超声不仅可以见到胎儿的真实面目,而且对胎儿诸如吸吮及张嘴等动作更直观、真实,使人一目了然。
然而,四维超声不是万能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四维超声自身的成像特点决定了四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更易产生伪像,正确识别伪像是四维超声诊断的关键之一,首先,四维超声对羊水的要求非常重要,四维超声的成像有赖于羊水的衬托,没有足够的羊水量就很难做出好的图像。其次,胎儿的频繁运动也是影响四维超声图像的一个因素,频繁的胎儿运动易造成图像失真。
总之,四维超声虽然对胎儿畸形诊断清晰直观,但也不要过分依赖,正确识别伪像,并尽量减少伪像,使图像真实可靠,是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关键,也便于与家属及临床医师沟通,得到家属及临床医师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曹允强,梁桂霞,李秀玲.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畸形[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428-429.
[2]焦明德,蔡爱露,吴长君,等.实用三维超声诊断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266-274.
[3]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5.
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5
关键词: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方法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74-01
超声检查因其安全,便捷,在临床上被作为乳腺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之一。现将我院2009年-2011年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30例女性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现将超声诊断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均为女患者,年龄在25-56岁,发现乳腺包块并行手术切除的患者。
1.2方法。使用仪器:阿洛卡-3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赫兹,平卧位,必要时向健侧卧位,自外向方向各象限逐一扫查,发现肿块后仔细观察其位置、大小、形态、包膜、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多点取样测量最高值,流速峰值及阻力指数进行分析。确定病灶后,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病灶内血流情况,对显示最多血管条数的包块超声切面参照Adler血流分级法对其分级,0、1级为良性,2、3级为恶性,然后行脉冲多普勒检查进行频谱分析,测量阻力指数(RI)。
血流分级,参照Adler血流分级法:
0级:病灶内未检测出血流信号。
1级:少量血流信号,可见1-2出点状血流或细棒状血管管径
2级:中量血流信号,可见一条主要血流,其长度超过病灶半径或同时看见2-3条小血管。
3级:血流丰富,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互连通呈网状。
阻力指数以0.70为临界值,0.70以下诊断为良性,0.70及0.70以上诊断为恶性。
2结果
病理结果:30个病灶病理诊断为良性28例,其中乳腺纤维瘤23个,乳腺囊肿5个,恶性病变2个,均为乳腺导管癌。
3讨论
超声是据组织声阻抗差异成像方法进行检查,不同的声阻抗通常表现不同回声,据其成像原理及特点,不同的组织表现为相同二维回声,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供病变内部血流动力学信息,通过观察病变内部血管分布及血流指数等判断肿块性质,提高了超声定性检查的准确率。
由于肿块增长的持续性,肿块内血管生长因子不断的刺激肿块组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并随肿块的生长不断更新分布,增加血管数量有关,并且肿块内血管在形态和功能上出现异常,如扭曲、扩张等,从而为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肿块提供了病理基础[1]。有研究表明乳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的检出率与肿块的大小有关系,当肿块较小时可探不到血流信号,肿块越大,血流信号越丰富。
乳腺恶性肿块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为肿块纵横比多大于1,边缘呈毛刺状或蟹足样,肿块内可见针尖样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血流较丰富[2],恶性肿块的新生滋养血管较良性血管丰富得多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分泌的一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物质,它使肿瘤部位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肿瘤新生血管增多,结构异常,壁薄,缺少肌层,并易形成动、静脉瘘,故恶性肿块内部表现为多血流型。[3]多数RI.>0.70。
超声诊断乳腺包块,应注意几方面:
(1)妇女的乳腺受年龄、月经、妊娠及哺乳期等因素影响,声像图显示不完全相同。
(2)正确诊断的关键与操作人员的手法及工作经验以及仪器的分辨力密切相关。
(3)当肿块位置太深,太小,血流不丰富或血流速度过低时,当肿块生长过快,超过其内的血流供应,病变内出现坏死和硬化,此时彩色多普勒未探及肿块内有明显血流信号。因此不能仅凭血流信号的检出与否及其内血流分布情况来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典型的乳腺良恶性肿块不难诊断,但一些不典型的肿块,其良恶性肿块声像图表现存在着交错现象,也说明单一声像图特征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绝对指标。超声作为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肿块的确认是有效的是一种快捷、简便、显像率高的检查方法,与核素扫查和远红外线热像图及钼靶摄片相比,超声检查目前已可以作为首选的方法之一[4]。
因此,同时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综合分析,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曼,陈伟国,龚新环.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及相关因素.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9,15(1):5
[2]唐杰,董宝玮.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超多普勒诊断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9
现代超声诊断学范文6
1一般资料
自2001~2007年,在我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诊断胎儿畸形21例,孕妇年龄在20~40岁,平均年龄在32.5岁,胎龄为13~28周之间,全部病例经引产或足月分娩后证实。对分娩出的胎儿进行核实随访,结果与超声诊断相符,符合率为100%。
2仪器和方法
采用ALOKA 50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选用3.5~5 MHz线阵探头。检查方法: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多切面扫查,按产科常规检查胎儿头颅、脊柱、颜面部、四腔心、胸腹腔、四肢、胎盘、脐带、羊水等,并进行测量双顶颈、股骨径,了解胎儿生长情况、羊水深度及胎盘情况,对可疑部位及感性区域进行反复多方位扫查测量。
3结果
21例均为产前超声诊断畸形,其中无脑儿4例,脑积水3例,脊柱裂3例,胸腹腔积液2例,唇裂4例(包括双唇腭裂1例),脑膜脑膨出2例,软骨发育不全(四肢短小)2例,骶尾部畸胎瘤1例。
胎儿畸形的声像图主要特征:①脑积水。脑脊液过多的聚积于脑室内或脑室外,致使脑室系统扩张和压力升高,脑室率(脑中线至侧脑室壁宽度/脑中线至颅骨内侧缘宽度)大于0.5[1],胎儿双顶径大于实际孕周,头围明显大于腹围,头体比例失调,重度积水时,胎儿绝大部分为液性暗区占据,脑组织严重受压。②无脑畸形。是神经管畸形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颅骨强回声环缺失,仅在颅脑底部见骨化结构,胎儿头部横切面时,不能显示颅骨光环;纵横切面时,面部及脊柱头侧无颅脑结构,颅内脑组织缺如,头端仅见不均匀“瘤结状”强回声。③胎儿脊柱裂。胎儿脊柱纵切面,显示脊柱连续性中断,皮肤光带及其深部组织连续性中断,脊柱横切面呈“U”字“V”字型改变。④软骨发育不全。肢体短小弯曲,骨化强度减弱,腹部膨隆,可伴有腹腔积液,头围增大,股骨和肱骨发现短小才引起警觉,可见肢体测量很重要。⑤唇裂。超声表现为胎儿闭嘴时上唇连续性中断,口唇微张时可呈“八”字形,唇裂半腭裂时可明显地观察到胎儿的舌头伸缩活动[2],本组病例中检出1例双唇腭裂,超声可见胎儿上唇两处中断,中断处为无回声,伴有腭裂。⑥脑膜膨出。胎儿颅骨可见缺损,脑组织由缺损处部分膨出,囊壁清楚,内为脑实质。⑦胎儿胸腹水。胎儿胸腹横切面可见胸腔内液性无回声区,两侧肺被挤压,胎腹横切面可见腹腔内无回声区,内脏漂浮于其中,常伴有羊水过多。⑧骶尾部畸胎瘤。骶尾部突出一大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有包膜,包膜内有实性强回声区,部分可见囊区。
4讨论
胎儿先天畸形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致胎儿形态结构发生异常[3]。胎儿先天畸形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系统均可受累。超声能早期准确发现胎儿畸形,但仍存在一定漏诊率,对微小缺陷图像容易漏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声仪器的分辨率和检查者的技术与经验。无脑畸形、脑积水、脊柱裂均属于神经管畸形,是临床常见的胎儿畸形,约占全部畸形的1/2,据资料显示近些年来胎儿神经管畸形呈逐年下降趋势,这种畸形的减少,大部分得益于产前早期诊断,可在较早时期终止妊娠[4]。产前超声检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优生学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降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对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使胎儿先天畸形及早诊断,超声工作者必须掌握正常胎儿各器官声像图特征,以及胎儿各系统器官常见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并作仔细全面多方位多切面的扫查,以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和发病率,从而对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文龄,焦欣.超声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学杂志,2003,7(5):562-563
2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80-551
3邹仲之.组织与胚胎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