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1
【论文摘要]分析了经济藩后地区化学教育存在的同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因此中学化学在创新教育中有着自己的优势.
但在我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化学教育的各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落后地区化学教育的状况
1.1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化学实验开出率极低.地区经济落后.学校教育教学资金严重短缺,使得大多落后地区的学校无法添置化学实验设备,不得不继续延用2O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属淘汰的设备.陈旧的设备,短缺的药品试剂,极大地阻碍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教学发展.
1.2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化学教师及学生,整天只陷于化学的题海中,忽视了渗透在社会生活生产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错失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探求新知识的良机.
1.3落后意识对化学教育的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人们还在疲于解决温饱,由于文化知识水平有限,还未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特别是化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好处.只肤浅地认为学数学能算帐,学物理能修理一些简单电器,还不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适用性,因此在子女学习取向上存在一些误导.
1.4学校化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教育.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化学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教育具体表现在:(一)教学方法的陈旧,大部分教师还延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二)教学的指导思想偏离素质教育,错误地认为应考是化学教学的唯一目的.(三)对实验重视不够,很大一部分教师。只在课堂上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忽视了化学是建立在实践操作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四)教学过程中,只侧重检查课堂上作业完成的量,而忽视了对学生自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解决化学教育落后的途径夏对策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化学教师在没有充分的实验设施条件下,想开展丰富、生动的化学实验和结合实际改进化学实验,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添置足够的化学实验设施,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在具备充分的化学设备的条件下,化学教学才能得以正常健康的稳步的开展.针对以上提出的在现今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有一个解决的途径和对策.除引起学校、社会对化学的重视和重新认识外,还应加强实验设施和化学教学自身的创新.而创新教育,是在当前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与构建一种新的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与完善的教育实践.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就化学课教学创新谈些粗浅的看法.
2.1建立符合实际的有效的教育评价标准.有什么样的教学评价标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现在教育评价注重评价教师的教,而不注重评价学生的学;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失去了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注重评价教学结果,而忽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使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火花长期受到压抑而泯灭.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加以引导,教学方法上改变以量化为手段,注重在课堂及作业完成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上,找出学生的优点及闪光点加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给学生创新留有足够的时问和空问.
2.2改变教师狭隘的。创造性观念.一定的生活模式是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这种观念体现在:1.创造性是少数尖子生才具备的能力,而不是人人都具备的2.创造力的大小体现在其创造行为的结果上,而不是在其创造行为的过程中.3.创造性思维必须在专门的训练中才能产生和提高.4.创造力作为理性因素与想象,激情等非理性因素无关.根据这些理念,课堂教学是与创新教育无缘的,教学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传授知识.因而改变教师狭隘的。创新性观念是创新教育的一大关键.:
2.3充分重视化学实验,适当增加探究性实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任何实验或多或少地都具有一定的验征性和探究性.探究性实验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由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拟定方案,分组探究,集体讨论,完成实验报告或论文,作出评价,整个过程都在开放中进行,教师只起到咨询、帮助、引导、参与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刨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2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战略主题。而针对高等教育改革,提高质量是其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遵循大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努力推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已经形成了政府高度重视、学界普遍关注、社会广泛提高认识的良好氛围。但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一些特质,如内容宽泛、目标难以量化等,往往使其在操作层面流于形式。为使文化素质教育获得实效,就必须对当前对大学生有重大影响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给予定位,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与大学生的实际价值追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价值理性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
长期以来,我国在各级教育中都体现出了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国家在推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大学生道德品性、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等综合平衡发展方面,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也做出了较大努力。这一目标从根本上讲,符合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价值理性指向。根据韦伯的阐释,价值理性是对某行为有意识地、无条件的纯粹信仰,通常是伦理的、美学的或者宗教的。由此行为者会向自己提出某种“要求”,并努力使自身的行为符合他内在的信念。价值理性通常包括道德品性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教育不应当只追求教育效果,更应当关注教育过程当中作为“人”的学生的价值。人是教育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之一,理应有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不断充实并超越自我的权利,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教育具有一种能够激发人的超越性的精神源泉,它使得人们不断地进行着自身可能潜力的终极追求。柏拉图曾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可见,教育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都在于价值理性。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育人,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培养全面的、高尚的人。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
1.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内容过于宽泛和模糊,使其难以落实
对“文化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学界仍然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始终模糊不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还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文化素质”一词本身过于宽泛和抽象,它是一个包含了道德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身心健康等综合内涵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还普遍存在把文化素质教育仅仅看作是文化知识学习的认识。可见,当前人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不统一、认识不到位,必然影响其顺利实施。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模糊,导致了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随意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解释,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大学教育的“高素质”并没有真正体现。在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中,很多大学往往青睐那些能够为大学生带来实际效益的方面,对抽象的理论、专业知识的讲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重视不够;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采用那些师生彼此都易于接受但不一定严谨的方法;不同的社会资源也推动着各高校不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在各自分散、独自摸索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存在“素质培育”的片面性。当然,由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很难量化,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素质的深刻内涵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解偏差。
2.“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理性目标与大行其道的工具理性之间存在冲突
所谓工具理性主要是指知识技能和伦理规范的认知与行为,也包括生存、交往、契约等理性认知与行为,这些理性对于人类社会的运行与稳定都是必不可少的。其含义具体来说,即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物的最大价值的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在工具理性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往往倾向于使自身的行为“利己最大化”。我们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工具理性主宰人们观念和行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价值理性的目标与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师生价值追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愈演愈烈。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与生存发展的压力,可以说,在大学期间优先选择学习那些易于择业、有利于立足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正是他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所以,如果一味的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理性,而忽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只能使文化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既浪费大量资源还收效甚微。
可见,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单纯价值导向带来的低效和对工具理性的误读、误用,导致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偏离。为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走出无所适从的低效困境,在教育价值理性导引下合理运用工具理性尤为必要。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有机融合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两种价值导向。而它们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在解决当前现实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方面也颇有成效。任何一个实践活动都包含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无疑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目的的实践活动。因此,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必然要选择一定手段,而手段的选择又往往以能够有效地实现目的为前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只有把形而上的价值理性和形而下的工具理性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化素质教育从起点(教育价值)到教育产品(学生)的输出都更具有合理性。
工具理性体现了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知和驾驭,它追求“真”,通过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阐释和回答人与世界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讲,工具理性更多地具有实证的精神,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积极行为奠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工具理性追求的一种功利化的实用价值是其通俗的表现。价值理性是指一个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它追求“善”,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规范分析。价值理性通常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应然层面进行价值判断,它源于人类关于“人”的终极关怀。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来看,价值是第一位;但从手段和最终的结果来看,又必须考虑“实效”,使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最终落到实处。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渐渐认识到工具理性的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单纯的工具理性遗害无穷。盲目的工具理性将导致功利、实用主义非法膨胀,人们可能因为“利己”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还有可能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存在。而单纯的价值理性也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一切只从价值假设和良好愿望出发而不考虑现实情况的行为,都无异于乌托邦式的空想,无疑会在现实中到处碰壁,不仅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还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危害。因此,“当学习者理解了教学的目标时,他们就会获得一种预期”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几乎没有生长的土壤。可见,单纯工具导向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崇尚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缺乏价值内核;单纯价值导向的文化素质教育又会使学生过于理想化而变通不足,无法立足、适应社会。我们看到,目前广大高校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物化的训练,而忽略人性的修炼,结果使人“异化”。究其原因,根源在于“舍育人之本,而逐夺标之末”。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都不可或缺。教育的工具理性是以受教育者的基本需要、积极的情感和意志力为动力的,即是以教育的价值理性为动力。工具理性要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价值理性应当通过工具理性找到最有效的价值实现途径。也只有这样,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发扬,其价值才能得以实现,高校才能保证向社会输送更多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功利主义思想趋于流行。因此,必须合理引导大学生科学地对待压力和挑战,鼓励他们综合发展自身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当前,培养既具有健全人格体系、全面发展,又具有高尚的情怀和敏锐而又坚强的身心,能够立足于社会并自主改造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把价值理性作为根本层面的精神导引,把工具理性作为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有效性的保障,保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融合才能避免人性的残缺和异化,保证人性的全面和完整。“大学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有清楚的头脑、热烈的心,这样他对社会才能理解、判断。”科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过程,就是以高校这一平台作为支撑,在向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科学的真、善、美等精神品质体现出来,培养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着高尚人格的人的过程。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体育评价;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文化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22-04
体育领域从1997年开始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联系…。尽管人们对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见仁见智,但对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1)体育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整体、综合、内生的发展观,它从更大的人类系统、社会系统视角俯瞰体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体育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研究在体育运动中保持与环境的协调,还研究体育如何与一定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综合环境”的发展水平和状况保持协调。
3)体育可持续发展可能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体育如何为社会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二是体育自身如何寻求可持续发展,其中以第2个含义为主。
4)在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套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却没有任何体育特征”的问题;二是如何摆脱“只是发展研究,没有体现可持续内涵”的问题。
区域划分与分类相似,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研究体育可持续发展,从方法论和操作性上来讲,应先从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开始,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这也是本文选择南部沿海区域的初衷。南部沿海区域包括福建、广东、海南3省,总面积33万m2,2009年总人口12128万人。这一地区毗邻港、澳、台,对外开放程度高。南部沿海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历史长河当中孕育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闽、粤、琼文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南部沿海区域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这个区域在我国具有十分特别的地位: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这些无不体现出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的优势,这种文化生态优势对体育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文化生态学是用生态学的视角和理论来研究文化。生态学强调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目标是维持整体的生态平衡,这就需要组成生态系统的每个部分(要素)要相互协调。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的生态环境包含4个层次,由外及内分别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气象气候、海拔等)、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社会观念和心理(风俗、宗教、心理等)。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4维度分析法,可以具体运用到区域体育的研究中,用以分析体育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 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所突出的特点
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建立过一些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对本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除了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简单性、针对性、可比性、可获得性和灵敏性以外,还突出了两个特点,或者说是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
1)以文化生态学视野和相关理论作为构建的理论基础。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4维度分析法,即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社会观念和心理成为本文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指标体系将从这4个方面,分别评价体育与它们各自的相互关系、如何与它们保持协调发展。体育自身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观念直接比较非常困难,也不好操作,但体育这个系统中,也可以分为体育物质、体育经济、体育社会、体育文化等不同层次或要素,它们分别对应于外界环境中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观念。所以本文要建立的指标体系可转变为分别研究体育中的体育物质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体育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的经济、体育社会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观念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发展。
2)突出南部沿海区域的特点。按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育在文化生态环境中生成、发展,它受到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之保持密切的关系。南部沿海区域体育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与南部沿海区域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相适应,保持协调发展。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的特点及其对体育的影响,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华侨文化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发展的作用;(2)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产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3)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41多彩的历史人文环境对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发展具有持续性的影响;(5)文化生态的兼容性和海洋文化底蕴,使南部沿海区域体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共生的态势。
2 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变量选取的依据。
研究主要依据文化生态学对环境的四维分析法,以及南部沿海区域的文化生态特点来构建指标体系。实际上,本指标体系需要考证的是体育中的体育物质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环境、体育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的经济、体育社会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体育文化与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观念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发展问题,另外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必须考量南部沿海地区文化生态的特点。
2)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与方法。
首先,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搜集和罗列了可能涉及的具体评价指标变量。
(1)常用的衡量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变量:自然(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耕地保在量、森林覆盖率)、经济(GDP、人均GDP、政府财政拨款、第三产业产值、收入、消费)、社会(人口、阶层、余暇时间、城镇化率、失业率)、文化(价值观、教育投入、科技投入)。
(2)常用的衡量体育物质、体育经济、体育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变量:体育物质(体育场馆数量、人均占有公共体育场地数量、体育从业人员数量)、体育经济(体育事业经费、体育产业产值、体育消费)、体育社会(体育人口、国民体质合格率、体育活动时间、体育阶层)、体育文化(体育意识、体育教育水平、体育科学事业投入)。
(3)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指标变量:华侨、水乡、民族传统文化。
(4)南部沿海区域文化生态特点的体育指标变量:华侨体育捐赠金额、体育对外交流次数、水上运动项目体育场地数量、水上运动项目获得的世界冠军数量、
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参与人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活动次数。
然后,采用特尔菲法,请10位体育理论的相关专家学者对指标进行了2轮筛选,最终形成了初步的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在这15个指标当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指标,第1类是发展指标,这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指标实际数值越大越好,比如体育场馆使用率、体育人口、国民体质合格率等;第2类是协调指标,这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指标实际数值保持在一定区间较好,比如体育投入水平、体育产业贡献率、人均体育活动时间比重等。
作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来确定各指标权重。本指标体系实际是一个3层的梯阶结构,第1层是目标层,第2层是4个维度层,第3层是分属于各维度的15个指标层,对于这种梯阶层次的建构,比较适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维度、各指标权重。因研究条件有限,这一部分工作争取在后续研究中进行。
3 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1)发展类指标的评价。
发展类指标反映的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般而言,指标实际值越大越好(在本指标体系中,只有城乡体育人口差距指标是一个负向指标,指标数量越小越好)。首先,确定指标标准值。指标标准值是反映该项指标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可以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或我国体育发达地区的相应数据作为重要参照标准。再结合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发展的实际水平,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比如体育人口指标,世界体育发达国家一般为50%~70%,广东省目前大约为38%左右,据此,可以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为50%。然后,将该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相除,得到该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2)协调类指标的评价。
协调类指标反映的是体育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能力,一般而言,指标实际值在一定的区间内应属较为协调,而并非越大越好。首先,确定指标标准值。同发展类指标相同,可以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或我国体育发达地区的相应数据作为重要参照标准,也可依据专家问卷调查,再结合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发展的实际水平,确定该指标的标准值。然后,计算指标区间。指标区间=|实际值-标准值|。最后,计算该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协调类指标可持续发展程度=1-|实际值-标准值|/标准值
比如竞技体育投入水平指标,通过世界体育发达国家的数据和专家问卷调查,确定该指标合理的标准值为50%。如果某地区实际的竞技体育投入水平为80%,那么该地区竞技体育投入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1-|80%-50%|/50%=0.4。
3)综合评价。
很明显,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所以最终必须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计算总的实现程度。其主要步骤为:
(1)计算各单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计算方法见发展类指标与协调类指标的评价。
(2)将各单项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与其权重相乘,得到各新单项指标的实际得分,将同维度的各单项指标实际得分相加后,得到各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3)将各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乘以该维度的权重,得到各维度的实际得分,将各维度的实际得分相加,得到体育可持续发展总的实现程度。
以上方法计算的实现程度在0-1之间,依据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设计出一个5级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评价标准,来综合判断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及其状态。
参考文献:
[1]潘迎旭,钟秉枢,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6):38-39
[2]曹或,董新光,中国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构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1―3
[3]吕树庭,张宏,王玉昕,广东省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16-18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多元文化 少数民族 医学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策略
现如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多元化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了更好的实现民族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进而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文化理论和现实意义。[1]
一、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文化背景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同时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一座瑰丽的宝藏,等待着更多人的挖掘。同时现代化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逐渐实现了跨文化交际,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融入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现:
1.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文化的建设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代主题,一个跨文化交际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经济。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用心去看。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融入文化背景适应了当今时展的潮流。
2.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医院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不仅仅加强了学生对民族之间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的了解,同时学生在文化背景下英语学习中,在注重英语语法和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其时代背景下英语文化理论的掌握对于自身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2]
3.文化背景的介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就我国英语教学而言,由于英语是我国的第二语言,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其枯燥的英语单词,复杂的语法结构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至于从心理上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排斥和厌倦。但是基于学生对新鲜事物渴求的心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进而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3]
4.了解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语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重要因素,是对连字成词、组词成句以及句合成篇基本规律的揭示。往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我国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背景文化的融入,其独特的思维对于学生英语语法的掌握有着积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的准确性表达。
总而言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对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点的培养,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文化以及课外知识的培养,以至于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相对较低。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其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英语基本的听、说、写、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英语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应试考试很难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很难与当今时展的主题相接轨。虽然我国医学院校对英语教学有着极高的重视,但就其实质性而言,学生对于学习英语并没有从自身实际的未来发展方向出发,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为了今后四六级英语考试的通过。
2.英语四六级考试由来已久
就目前而言,大学英语教学最普遍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则是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本着英语考试的最主要目标出发,从根本上仅仅加强英语考试的重点考查知识点的传授,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虽然学生英语考试顺利的过关,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仅仅局限于词、句之间的语法知识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简单和传统
就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生英语教学而言,其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是否传授,进行填鸭式教学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缺乏对英语的实质性训练。
4.英语教学方法与实际脱离
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中最普遍的一个教学现象则是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一方面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却处于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主讲师的角色,进行长篇大论的教学,以至于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处于相对被动,进而降低了其英语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医院院校缺乏一定的英语实践环境,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5.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被忽视
一般来说,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同时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但是就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而言,其实质性的文化教学往往被忽略,尤其是学生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其薄弱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交际的失败,言语表达不明以及话语不当。大学英语教学中仅仅对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加以重视买单时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往往有着极大的忽视,以至于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颇低。
6.学生文化知识不足,跨文化交际薄弱
对于少数民族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的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的艰巨的,同时其枯燥的英语学习以及复杂的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注重英语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其知识点的文化背景作必要的讲解,不仅仅使得学生有着相对匮乏的文化知识,同时使得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很难提上来,以至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其教学效果不佳。[4]
7.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教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不合理,老年教师虽然有着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一定形式的创新性教学,而年轻教师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但是其教学经验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时医学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严重匮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往往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师资培养有着较低的重视度,以至于医学专业的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相对低下。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将文化教学融入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同时对于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极其不足。在现代化多元文化背景下时代经济的发展中,高校英语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以及跨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探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语言是社会的一种标记,又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上的差异。就我国少数民族而言,我国主要有56个少数民族,同时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语言特点。就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而言,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关于社会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对历史、宗教、文学、影视以及社会习俗的涵盖。从根本上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加强文化素养,不仅仅是对国际化人才需求的满足,同时也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5]
语言相关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构成了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跨文化交际学等。20世纪80、90年代后结构主义思潮被广泛地运用于语言文化教学领域。语言并非孤立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之外。我们使用的话语被社会和文化所具有的力量控制着。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提倡多元文化共存是文化教学的基点。跨文化交际学把交际、文化、社会、教育和心理学的原则相互贯通,用新的观点看待和学习不同的文化。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1.改变英语教师教育观念,加强英语教师的策略培训
作为少数民族医学院校的一名英语教师,就要本着服务教育的理念,对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有着较为熟识的了解,同时还要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充分的进行把握,并对自身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进行提高。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学生学习策略意识进行培养,通过阅读一定的书籍,或者是举办一些语言文化学习策略的专题讲座,开展语言文化学习策略的活动,进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
2.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要从实际出发,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克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心理以及消极心理,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向学生讲解英语学习的方法。
3.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在时代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要想从根本上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就要注重教学课堂上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在对学生讲解语言意义内容的同时,还要对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文化背景作一定的讲解,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走出母语根深蒂固的思维。
4.针对具体英语具体课型采取过重文化背景渗透方式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要从根本上提高对英语文化传播的认识。在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运用英语进行讲解,同时学生对课外英语书籍的阅读能力,提倡学生对经典应美文作品进行阅读,同时在英语阅读课上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阅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则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对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根本上对英语教学每个环节进行策略性的指导,培养学生英语主动学习的意识,制定监督和评价机制,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听策略意识的培养提高重视度。
结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经济多元化共同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更应该立足于当前,在实际的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颖,吴志玲 等.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策略探讨 [J].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1):132-136.
[2] 谢芳.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障碍与教学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7):162-163.
[3] 蒋宇红. 课堂互动情景中的教学效能感水平探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J]. 民族教育研究,2011,(3):86-90.
[4] 田莎. 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口译教学定位的思考 [J]. 教师,2012,(19):63-64.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5
关键字:传统文化;社区;大学生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文化是一个 同意连续的整体,它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延续性。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是民族的希望。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点,否则就失去了发展创造的根基和依据。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现代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的,并且结合时代的发展所延伸出来的产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特别是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教育不但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会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很多时间去集合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所以如何聚集学生是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所以,学生每天住的社区楼宇则变成了既方便又有效率的学习之地。在社区楼宇中开展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能更好的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并且学习到其中的真谛。
二、传统文化推广中面临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课业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并且,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在课下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很多时间去了解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宝贵财富。
并且,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害性,大量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所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的优势,帮助我们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急需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在大学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一)在社区中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室
在社区中成立工作室,由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领。为了让大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形成全社区乃至全校都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而社区工作室则为宣传的基地。让在学生课下,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帮助。定期拍摄宣传视频和录制音频在学校的电视台和广播站进行播放。并且,定期开展社区工作室研讨,不断创新好的想法,为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奋斗。
(二)注意“家”的概念,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
在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是非常突出的。家人是自己最为亲近的人群。所以,在社区中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将大大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激情。使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中始终保持处于一个健康的宿舍环境和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社区,这样会大大的提升大学生的民族信念和凝聚力。这样,在毕业后将会更好的为社会和国家献出自己所有力量,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三)网络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优化网络环境和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学校、社区要担当起网络文化建设的职能,以社会主义为指导,把中华传统文化,带到网络阵地,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网络媒体要加强自律,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社区在建设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同时,要把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唤醒大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网络参与的道德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社区环境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方面建设和优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主体学习的意识,并重并举。
四、总结
中华五千年的年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如何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以社区为载体,工作室为基础的社区传统文化建设。利用学生课下时间,更好的、更有效率的吸引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工作中。并且,注重将社区设计成温馨、和谐之“家”的概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美和高尚的情怀。并且,利用网络传播快,受利面广的特点。正确的使用网络来传播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范文6
在中国大陆,一般都认为,“华文文学”的正式命名,始于1996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这里有一个曲折的过程。1982年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从零散的个人的学术行为,转化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科性建设的开始。但很快人们就意识到,最初被作为“台湾作家”研究的诸如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等,他们更确切的身份是从台湾移居美国的美籍华人作家;与此同时,正在复苏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也进入与东南亚诸国交往密切的广东、福建学者的视野。于是,1986年深圳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便在“台湾香港”(第五届的中山会议增加了澳门)之后,添了“暨海外华文文学”,以示研究视野的拓展。然而,“台港澳文学”是中国文学,而“海外”则是别国的文学,二者并置既拗口,也易引起争议。于是,便有了第六届会议以“世界华文文学”的易名。但重新命名后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并未脱离原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框架和轨迹,无论观察与分析的对象、视角或方法,并没有产生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改变。
在海外,对漂离母土的华人及其族裔文学的关注和讨论很早就开始,但大都是对于具体作家创作的批评和介绍。1989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其“大同世界”的会议主题,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内的与会者的广泛性,使它具有了整合性的视野和意图。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华文文学整合性建构的论题,诸如“多元文学中心”、“双重经验书写”等等,对后来华文文学的研究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稍后,美国柏克莱大学的亚裔系,连续两届以“开花结果在海外”为主题,举办了华人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如会议主题所示,关注的重心是“开花结果在海外”的华人文学书写,但参与者的广泛性和论题的深入前所未有。2006年春天,由王德威主导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邀请来自美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以及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又举行了一场题意深远的“华语语系文学研讨会”,从另外一个视角,与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展开对话。其论题包括中国经验与中国想像在地域、族裔、社会、文化、性别的移动与转化,华裔子民移徙经验和典籍跨越,翻译与文化生产,多元跨国的现代经验的世界想像等等,对“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理论阐释。
回顾从国内到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进程,有几点想法:
一、华文文学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从对其命名到诠释的游移不定,歧义互见,都说明它尚不成熟。不同的论者,不同的视角,常会有不同的诠释。即使同一论者的前后表述,也常有不一致,甚至相左的地方。这是一个新的学科必然经历却又急需走出的过程。
二、国内和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着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某些差异。就其对象而言,国内的研究往往把中国大陆的文学摒除在外。这自然有着“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概念缘自“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背景。然而,中国大陆本土文学的“缺席”,不仅使号称“世界”的华文文学研究成为一种“不完全”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在世界华文文学格局中,中国大陆本土文学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华文写作“对话”的缺席。而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中,这种“对话”十分重要,是华文文学研究必须具备的条件。王德威在其“华语语系文学”观念中,就十分强调这种“对话”。实际上,由“对话”所呈现出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创作的差异,正是它们获得独立生命和价值所在。
三、国内的研究往往不将华裔的非华文写作包含在内。在国内的学科谱系中,华裔的非华文写作,主要是外文系学者关注的对象,因此,便有了“华文文学”还是“华人文学”的命名之争。尽管这种现象近年已有所改变,但它仍然说明,国内的华文文学研究,是以华文书写为界定的。其关注的中心,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在文学书写中的回归与变异。而华裔的非华文书写,核心不在语言而在创作主体的族性,更多关注的是华人族属身份所包容的文化、在异文化土壤中的隔代生存与变化以及如何将华族的文化身份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源,从而在多元文化的网络中构建华族的文化地位。
四、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文化都是华文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只不过其侧重面各有不同。中国大陆的学者最初更关心海外华文书写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在异文化时空环境中的融合与变化,是近年才逐步得到重视的主题。而海外“新移民”作家,如陈瑞琳所表述的,是在生命的“移植”中对母体文化进行“放弃”和“寻找”,在摆脱“家国文化”的心理重负中,“重新审视和清算自己与生俱来的文化母体,从而在新的层面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而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观念,是在中文书写的越界和回归中,作为一个辩证的起点,探讨“中文书写如何承载历史中本土或域外书写或经验,多元跨国的现代经验如何在歧异的语言环境中想像中国―华人―历史”。简言之,中国大陆学者更多注意的是文化传承与变异中的异中之“同”,而海外学者的观察,更多的是集中在文化延播与变异中的同中之“异”。
五、方法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比较文学方法的引入,使华文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不断扩大,获益颇多。随着年轻一代学者的不断加入,受到关注的方法论问题对华文文学研究学术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大陆与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华文文学研究的某些认识上的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差异是对对象不同侧面和层面的认识,差异可能是一种“片面”,但由此产生互补的需要,提供对话的空间,从而使对对象的认识立体化。
华文文学是一种“离散”文学
华文文学是一种“离散”的文学。这里所说的“离散”,是指华文文学散落在世界不同空间的存在状态。它根源于华人离开母土的世界性迁徙和生存,这是华文文学重要的发生学基础。
华人在海外的生存,经历了从华侨到华人再到华裔的身份变化。华人身份的每一变化,同时也反映在华文文学与其文化母体的错综文化关系之中。20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海外移民,保留着“双重国籍”的政治认同,不论其是否加入移居国国籍,也不论其是否数代不归,都被视为中华子民,即为华侨。此时他们的文学书写,是华侨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脉,其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一致的。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的政治认同,海外华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大多选择加入所居国国籍,他们的身份由华侨变为海外华人,成为所居国多民族构成的一个成份――华族。在政治认同的国籍改变之后,在文化认同上却无法完全改变,实际上存在着华人对自己母体文化与对所居国本土文化的双重认同,或者不同程度地在自己族裔文化基础上融吸所居国的本土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所居国文化特色的华族文化。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不完全一致,是这一阶段华族文化的特点。而他们数代之后的华裔,已经融入所居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趋于一致。在许多情况下,缘自父祖的无法改变的族裔文化身份,正逐渐变为一种身份文化,成为他们参与所居国多元文化建构的一种资源。无论他们用华文写作或非华文写作,他们是透过自己已经认同的所居国文化,来重新辨识和书写自身的华族文化――尽管这种“辨识”,充满了误读和重构,却成为华裔文学书写普遍性的特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海外移民,成为散居于世界不同政治空间中独立存在的中华族裔,而反映他们生存经验的文学书写,却难以完全割断母体文化的精神脉络,在双重文化的认同、融吸和重构中,既相联系又独立地呈现为所居国少数族裔(华族)的文学存在。华文文学客观的“散存”状态,是我们观察和思考并重新进行对话、比较和整合时无可回避的事实。
有一点需要辨析,即华文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播与存在,不是“殖民宗主国”的“文化遗蜕”。华文伴随19世纪以来华人的海外迁徙大量播散世界。其时中国正面临着世界殖民主义的侵扰,迫于生计而无奈谋生异邦的华人,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到同样处于殖民压迫下的欠发达国家,都是弱势族群,华文在所居国的语言和环境中,也都是弱势语言和弱势文化。即使由于华人的刻苦奋斗,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甚至在某些国家,华人经济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强势经济,仍无法改变华人在所居国中语言和文化的弱势地位。这一状况在华人政治、经济都处于弱势的欧美诸国,或者在经济略居强势的某些东南亚国家,都是一样的。华人的华文书写,是一种母语书写;而其它受到西方殖民的国家对宗主国语言的书写,是一种被迫的非母语的书写,是殖民者强加于被殖民者的语言霸权。二者有着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
有独特的性格和色彩
然而,华文文学概念的提出,是一种整合性的视野,是面对“离散”的一种想像的建构。其实,所有后设的文学概念,都是一种想像的建构。从本质上说,文学书写是个人化的书写,每个作家都根据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审美体验,进行个人化的创造。正是作家个人化的文学书写,同时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才使文学研究作为普适性的想像的建构成为可能。
国家或者区域的文学史书写,是在政治疆域的边界之内,对文学发展进行跨时间的建构。这种建构虽然有着历史书写者各自的性格和特征,但总的说来,他并不能摆脱家国叙事的背景,或者就是家国叙事的一个部分和侧面。
然而华文文学是超越政治空间的想像,它打破疆域,是超地理和超时空的整合性的想像。
中国的海外移民,使华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散居”的族群。事实上,并非每个移居到世界任何地方的华人,都“单个”地生活着,不管他愿意与否,他都生活在、或被视为生活在某个族裔的网络之中。他的肤色、语言以及文化――从心理到行为,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他们“归纳”在一起;更何况还有有形的“唐人街”,成为他们族裔和文化存在的象征。海外华人的“散居”,实际上是一种“离散的聚合”。“离散”是相对于他们的母土,而“聚合”则是相对于他们在海外的生存方式。中华文化随着移民的携带而传播世界,也成为一种“散存”的形态。“散”是指其流播,而“存”则是文化延续的存在状态。海外华人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行为,从华文教育、华文报刊到华人社团等等,不断地实现这种族裔和文化的整合,以保存和抵御异文化环境对自己族群和文化的压迫与销蚀。在这个意义上,华文文学书写也成为一种文化政治行为,是华人对自己族裔的历史记忆与生存状态的铭刻与建构。在记录自己独特生存历史与经验的文学书写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不仅有了迥异于母体的独特性格与色彩,也有了自立于母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价值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