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1

Abstract: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etc. in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thus further improve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practice and design" integration mode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aking the graduates of safet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as object and the contract unit of Hunchun Coal Mining Group Co. as practice base, the integration mode is put into practice.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s obtained, it realizes a win-win result for the enterprise,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gains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student 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This resear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meaning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to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universities.

关键词: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质量

Key words: employment;practice;design;integration mode;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40-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工科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其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实践教学中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重要环节薄弱,将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通过用人单位和高校调研反馈,安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实践及工作适应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实践性教学,特别是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弱化、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对接。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借鉴实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1-3],笔者提出以学生毕业签约为前提,构建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赢的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以本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为对象,进行“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

1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内涵与实施要点

1.1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内涵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以学生毕业签约为前提,根据学生毕业签约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签约单位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基地,学生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实习学生即为签约该单位的毕业学生,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因此,该模式将学生就业、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者合为一体;学生根据签约单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内容进行,在签约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进行现场实践,通过现场调查研究、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以及现场工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签约单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做到签约单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对接。

1.2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施要点

1.2.1 实习地点的确定 根据学生毕业签约情况,选择1~2个有代表性的签约单位作为学生实习地点,代表性的签约单位应具备如下三个特点:一是该单位与学校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办学基地,二是学生签约该单位人数在3~5人以上,三是该单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实习地点同时具备上述三个特点,才能保证“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实施,才能达到一体化模式的预期效果,因此实习地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1.2.2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确定 每个实习地点由学校选派1~2名教师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校指导教师,同时由签约单位选定1~2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现场指导教师,由学校指导教师和现场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情况,学校指导教师由研究方向与学生选题方向一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现场指导教师由从事岗位与学生选题方向一致、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1.2.3 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书制订 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习单位生产实践要求,寻找现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现场选题,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由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制订毕业设计指导书,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补充修订,从而保证“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得以顺利进行。

1.2.4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方式 学校指导教师由于个人、工作等原因一般很难保证一直在现场进行指导,但应保证2~3次到现场进行指导,每次指导时间不少于1周,其他时间可通过电话、腾讯QQ对话工具或邮箱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学校指导教师现场指导内容包括毕业设计选题指导、毕业设计指导书制订、相关理论知识和工程图纸设计讲授、现场实际问题解决方案拟定与设计、工程实践等。现场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日常教学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除协同完成学校指导教师指导工作外,还进行现场工程设计案例专题讲授、实践知识专题讲授、现场设计方案验证等,全程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1.2.5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成效分析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施效果评价,为保证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权威,应由签约单位专家组和学校评估专家组共同对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签约单位对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质量的反馈意见和学校专家评估的反馈意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根据对学生毕业后半年或一年内的工作表现跟踪调查的结果对其从业能力进行评价,以检验“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成效。

2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的实践

根据构建的“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以本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为对象,进行一体化模式实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签约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公司为实践基地,本校与该单位已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基地,并在该单位进行过较多的科研和实践教学工作,本院安全工程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生有6名学生与该单位签约。珲春矿业(集团)公司由八连城、板石、英安和富强四个煤矿组成,年生产能力为10Mt,该单位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为低透气性难抽煤层,其中八连城煤矿和板石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通风阻力大,瓦斯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亟待需要解决。通过与珲春矿业(集团)公司联系,本院安全工程专业6名学生在2013年3月到签约单位珲春矿业(集团)公司进行了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

2.1 指导教师和选题的确定 通过与珲春矿业(集团)公司沟通,了解到该公司八连城煤矿和板石煤矿在通风、瓦斯方面存在亟待需要解决的现场问题,因此,本院选派通风和瓦斯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秦老师和王老师担任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校指导教师,两名指导教师在2013年3月与珲春矿业(集团)公司领导进行座谈交流,根据八连城煤矿和板石煤矿通风、瓦斯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和煤层瓦斯抽采设计,其中3名学生分配到八连城煤矿通风科进行八连城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另外3名学生分配到板石煤矿抽采科进行板石煤矿煤层瓦斯抽采设计,设计内容以解决矿井实际问题为核心。根据学生的选题情况和具体实践科室,选定八连城煤矿通风科科长和板石煤矿抽采科科长作为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现场指导教师,分别指导3名学生,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身份围绕现场实际问题边实习边设计,实现实习、设计一体化。

2.2 现场指导方式 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工作安排,在2013年3月和4月进行了现场专项指导,指导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图纸设计和煤矿井下现场实际问题研究,其他时间通过电话、腾讯QQ软件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现场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内容,通过通风瓦斯管理实践专题讲座、现场工程设计方案专题讲座和井下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指导,结合现场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中所遇到的难题,并结合实际进行方案验证,保证设计方案实用、有效。

3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 “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研究,通过科学、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 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学生在现场结合毕业实习进行毕业设计,设计时间更长,在双导师指导下,对设计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更全面、充分,设计内容来源实际,做到真题真做,实用价值较高,因此毕业设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6名实践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由珲春矿业(集团)公司通风部组织相关专家对其设计内容进行了评定,在考虑现场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日常工作表现评价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定,6名学生毕业设计均达到了一体化模式实践的目的,设计内容实用、完整,满足现场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的设计得到了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的较高评价;同时,在本校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评估中,校评估专家组对本院毕业设计尤其是6名实践学生毕业设计给予较高评价,设计质量较高。

3.2 既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又提高了毕业实习效果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合为一体,有效解决了实习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的问题,该模式实行双导师教学指导,毕业实习时间较长,现场实践机会较多,较传统毕业实习相比,实习效果更好。

3.3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学生到煤矿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更多的时间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现场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从签约单位和学校评估专家组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反馈意见中可以看出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4 学生从业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学生提前到岗熟悉企业基本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等,学生岗位技能得到锻炼,根据对6名学生毕业后近半年的工作表现跟踪调查,其工作表现较突出,从业能力较强,从业适应能力和岗位技能普遍比其他毕业生掌握得更快、更熟练。

3.5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加强了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企两大教育资源,开展校企协同办学,实现了从学校到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3.6 既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又实现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现场实际问题,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学毕业生提前到岗锻炼,更早适应工作岗位,具备从事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技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安全工程专业“就业+实习+设计”一体化模式应用效果较好,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共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该研究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起祥,李祖欣.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3-165.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 环境工程 本科生 教学 矿业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特色专业课 环境工程 本科生 教学 矿业

1973年,国务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我国高校从1977年开始设立环境类本科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在高校扩招大背景下,结合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的环境问题,社会对环境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增加,造成许多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类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尤其典型)。随着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出现,一些学校开设紧缩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环境类专业一度停止招生的现象。因此,结合传统优势和行业特色对进行专业定位是关系到专业发展水平和前途的关键。而特色专业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涵,充分发挥其在构建专业特色、明确主攻和服务方向上的作用,必将对专业的发展将直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普遍致力于培养可从事企事业、城乡、区域及全球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应用复合型人才,可在各级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划部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环境工程本科生专业课设置一般分三部分,即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综合不同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总体有代表性课程设置见下表(化学类、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公共性专业基础课除外)。

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大部分中,专业基础课重点介绍主要的环境学原理、环境与生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知识,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专业必修课则基本上各高校均为围绕水、气、固等环境工程重点方向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并结合环境监测和微生物学等基础测试评价体系和微生物学知识,对本科生在重点方向上的基本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与训练;专业选修课则囊括了环境评价、质量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等现行的环境工程主要内容、方法和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领域以及手段。以上三个部分由基础带动专业,基于原理和方法论来解决环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体问题,从问题的产生到新技术、新思维支持下的环境与生态相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置。再辅以相关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素质和技能,以达到培养计划的要求。

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的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体系,大体能满足本科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纵观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共性为主,虽有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学校传统优势或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农业生态工程课程),但总体说来,全国高校依旧普遍缺乏在主干课程体系支撑下的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调查与沟通发现矿业类高校大部分学生对矿山、煤矿利用加工企业等存在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认识,不清楚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优势与特色所在,定位不明,这对于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而言,无法突出其为行业服务,有目的、有方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人才的特点和优势。

2 特色专业课开设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重共性的特点,应有计划、按办学重点和侧重点逐步开设相关的特色专业课程,增强学生在相关行业和部门工作中的能力,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

众所周知,特色决定优势,这一点在本科生教育中也有明确的实例体现。如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矿业类大学(学院)的特色专业,经历了数次辉煌与沿革,其本科生招生分数近5年屡创新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也达到100%,居学院几大专业中就业率之首,甚至出现其他专业本科生考研不少同学转考矿物加工工程的情况。环境工程专业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过程,部分教师和人员转自传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因此开设基于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专业课程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借鉴矿物加工工程等成熟、高水平的传统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专业也应着力发展特色,如矿业类高校应着眼行业特点,立足厂矿及相关研究院所、教育机构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殊要求,以特色专业课的开设为契机,结合与相关厂矿企业的交流、实践,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水平,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可为行业服务,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突出专业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尤其在我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招生数量高居不下的客观形势下,找准特色、突出优势、明确定位必将对不同行业、不同优势学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积极推进特色专业课建设,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水平

基于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主干课程体系,在完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基本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在矿业类高校环境工程本科生教学环节开设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或矿业环境保护)、煤化学、矿山环境问题及实用修复技术类讲座,结合与矿区相关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改革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优先开展与矿区生态和环境问题相关的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如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开发与设备研制、焦化废水处理技术与工程设计、矿区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与工程设计等,全方位开设立体、有侧重点的特色专业课带动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培养体系。

各高校从2005、2006年开始分批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环境大类招生,入学前2年修同一课程,从第3年开始自主选择专业。这就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也开始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完善各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以特色突出优势、以优势体现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技能、社会竞争力、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宏,吴春笃,诸金宇.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高等建筑教育, 2007,16(4):69-72.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4

金融数学专业简介 金融数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金融数学与金融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初步掌握使用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进行经济、金融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解决公司财务管理,证券组合分析,投资项目评估,保险精算等金融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能力。

金融数学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掌握金融理论基础并接受严格数理金融思维训练,具备运用数学金融知识、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严格科学思维训练,能凭借坚实的数学基础和金融基础,在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经济建模、金融产品设计工作的专门人才。

这门新兴的学科同样与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现在存在着全球性高素质金融数学家的短缺,因此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金融数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投资银行工作,或者进行商品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公司(能源公司、航空公司、大型钢铁公司、矿业公司及国际大公司)处理商品价格风险及外汇风险数据分析师、管理培训生、数据分析经理、金融工程师、交易员、软件工程师、分析师、数据分析专员、精算师、产品经理、期货交易员、软件测试工程师等。绝大部分的金融数学家为国际性的投资银行工作。

金融数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到投资银行工作,或者进行商品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公司(能源公司、航空公司、大型钢铁公司、矿业公司及国际大公司)处理商品价格风险及外汇风险。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金融/投资/证券;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新能源;

4、计算机软件;

5、外包服务;

6、其他行业;

7、保险;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5

摘 要:自2010年启动文化下基层以来,为更好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落实文化惠民政策,我国各地积极开展内容颇丰、形式

>> 面向基层的文化发展创新探析 面向基层培养生物科学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探究 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使命、创新,面向基层的阅读推广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面向群众 面向基层 面向基层卷烟市场的团队化协同作业模式探析 高等农业院校面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探讨 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面向基层办学的困惑与出路 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与对策 面向基层 服务群众 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医学子面向基层就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面向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程序语言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机电专业工程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依托行业建立实训基地的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刘云山就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在汾阳调研[EB/OL]http:///content/2009-05/07/content_82839.htm

【基金项目】徐州市推进“两快两带”、加快“两个率先”专项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于泽(1972—),女,汉族,黑龙江巴彦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朱学义(1953—),男,江苏南通人,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及应用、文化产业管理。

矿业工程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 采矿专业学生 就业问题 应对策略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由于矿业领域普遍不景气,一些煤炭高等院校放弃发展煤炭专业,甚至停止招生。随着采矿业近几年的复苏,各大煤矿企业急需基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才,许多矿业集团不得不提前几个月就到学校蹲点招人。因此,采矿专业的毕业生从表面看来处在一种就业无忧的状态。但事实是,许多学生由于受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未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规划,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对自身及采矿行业都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一种迷茫状态,导致最后就业的选择不理想,有的甚至错过了就业。本文分析采矿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尤其是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如何帮助采矿专业的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理想的职业规划的问题。

2.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就业技能,对自己认识不清,对职业了解不够,不知道职场基本的礼仪要求,不具备推销自己的基本能力,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与社交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就业观存在偏差,在择业时以发展稳定的单位和大城市为首选,对服务基层和中小城市不感兴趣;就业心态不稳定、不成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依赖、攀比、从众、嫉妒等消极心理,以及心浮气躁、自怨自艾、破罐破摔等不良心理状况等。

除了以上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外,采矿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中往往还面临着其他特殊的问题。

(1)感觉矿山工作环境艰苦,有放弃专业转行的想法。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选择工作时多拈轻怕重,追求安逸和高待遇。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比较艰苦,甚至比较危险,大多数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有一种心理压力,对自己的专业具有回避心理,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茫。煤炭行业人才短缺是全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但由于矿山工作环境艰苦,特别是采矿工程毕业生需要到采煤一线工作,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很多学生有放弃专业转行的想法。

(2)盲目跟风考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迷茫。

很多采矿工程毕业生在考研和求职之间举棋不定、徘徊不前,自己本来打算工作,看到周围同学都选择考研,心里不踏实,怀疑自己的选择,反复抉择后也决定加入复习考研的行列。结果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动机,而干劲不足,白白浪费了时间。特别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好,很多矿业集团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蹲守。大四上学期的9、10月间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看到这批找到工作的同学每天基本上高枕无忧的过日子,跟风考研的学生的思想波动更大。

(3)准备就业的同学,自我发展信心不足。

20世纪90年代,由于煤炭工业结构不合理,众多低水平小煤矿重复建设,全国煤炭市场总量严重过剩,加上煤炭下游企业经营惨淡,致使全国矿业领域的普遍不景气,有部分同学怕煤炭行业寒冬再次来临,更有部分毕业生产生自卑心理,感觉在大学期间学习兢兢业业,但又好似什么也没有学到,不知道以后自己到矿山能干什么,过分低估自己的价值。

(4)毕业生就业区域集中,扎堆情况严重。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生源70%来自安徽省内,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学生在安徽度过四年大学时光,老师授课大多以两淮煤田为例,实习基地也多建于两淮地区,因此,学生们对两淮煤田比较熟悉。根据我院毕业生就业区域调查报告,有近80%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留在安徽工作。

3.应对策略

(1)针对有转行想法的学生,辅导员要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们进行“学煤炭,爱煤炭,献身煤炭”的教育,鼓励他们不畏艰苦,奋斗在国家的煤炭战线,为我国煤炭能源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更要利用平时日常工作中与学生接触的点点滴滴和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现象,提高他们为祖国煤炭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可以邀请学院在矿山一线工作的优秀毕业生返校为学弟做报告。用他们的工作实际,为在校生答疑解惑。同时,结合以上思想教育的措施,还可以在采矿专业学生中开展以晨跑促学风、强健体魄的活动。让同学们早起跑步,不仅能增进他们身体健康,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还能让毕业生调整作息时间,在高校的最后一段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更能利用体育锻炼调节促进毕业生心理活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2)对于一部分对自己职业规划渺茫,特别是那些在就业和考研之间摇摆不定的学生,应利用平时工作和就业指导课,帮助和引导这些学生发现自身潜力,立足自身实际,确立目标,并踏踏实实地去实现这些目标;对那些准备考研的同学,在平时与他们的接触中,鼓励他们建立“若考必上”的决心,帮助他们制订比较详细的考研计划,根据每位同学的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身的“目标学校”。辅导员还可以根据了解的学生考研情况,合理规划“目标学校”,避免考研学生报考学校撞车的现象。

(3)对于那些虽已打算从事采矿行业,但仍对自身和职业前景没有足够信心的学生,要想法设法坚定他们服务矿山的信心和决心,要让他们了解到采矿行业的发展前景,用事实来坚定他们的信心。21世纪煤炭作为主要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我国能源可采煤炭贮量是1145亿吨,占世界总贮量的11.1%,按目前生产水平可采100年左右。未来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由此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将增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矿工程专业人才仍是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通过让在校生了解采矿行业的发展前景,鼓励他们面向就业目标不断充实自己,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写作能力、公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培养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针对学生普遍希望留在安徽省内就业的情况,应帮助他们认清国内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人力资源情况。全国煤炭行业需要人才,而安徽两淮地区煤炭企业人才基本饱和。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现在我国已探明储量,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三省最多,分别为584亿吨、462亿吨和164亿吨,储量占第四、五位的则为云南和贵州两省,各为108亿吨和92亿吨,我国煤炭分布极不均衡,“西多东少”。因此,可利用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煤炭分布形势,利用幻灯片,省外大型煤炭企业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西部煤炭企业,鼓励学生到西部去。

4.结语

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中往往面临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多的困惑和困难。采矿专业的辅导员要敏锐地观察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就业进行积极有益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思想上的困境,使采矿专业的学生真正实现“就业无忧”。

参考文献:

[1]顾正磊.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