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1

我国部分学者就1993年以后历年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意见作过全面细致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严重不足。笔者认为,这种不足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1)实务界、学术界以及管理部门尚未摸索与制订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关于重要性的标准;(2)部分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还不尽全面、深刻;(3)注册会计师迫于环境压力或受利益所趋,对重要性标准的运用属两难选择,大部分CPA最终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按照对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意见的研究情况,审计报告类型与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相比背离太多。这表明我国CPA对审计风险的认识还远未成熟,一旦经济环境有所变动,遭起诉的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应不在少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致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受我国CPA执业环境(尤其是脱钩改制前)影响,为数众多的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的法律、社会责任淡薄。从目前来看,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即一方面审计风险意识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却依然迫于环境所限,不得不以高风险换取低收益,或者为获取一定收益而宁愿承担可能的高风险,风险与收益关系被严重扭曲;(2)对审计风险理论的掌握还不够系统,难以有效指导实践;(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运用在现实环境下尚难得到实务界的普遍认可和推广,应用性较差。

二、重要性概念理解与运用关键点

1.重要性概念为审计模式的转变提供了观念上的支持。审计模式由详细的帐项基础审计发展为抽样的制度基础审计,这其中是以内部控制作为其制度基础,以抽样技术作为其方法基础,而以重要性概念作为其思想基础。对于社会公众或报表使用者来说,非重大的会计信息并不足以影响其据以形成的判断与决策,于是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目标便逐渐演变成为对会计报表的所有重要方面而非所有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2.会计重要性与审计重要性。许多国家的审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的定义大都沿用会计准则,由于两者均为共同的报表使用者服务, 因而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只是由于会计活动旨在提供信息,而审计活动则为鉴证信息,故从理解时所处的角度以及运用时所持的方式上有所差异。就主观性而言,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分别来自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就客观性而言,它们又可合二为一,即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它来自于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

3.两种重要性水平。学术界有学者将重要性水平区分为实际重要性水平和估计重要性水平,两者可以用前述"客观性"和"主观性"来解释。但要注意,这里的客观性仅是相对而言,一个能被所有的信息使用者共同接受的重要性标准是不存在的。

4."重要性"之于审计的重要性。这体现在五个方面:(1)在审计的发展史上,是作为支持现代审计模式的重要观念或思想之一;(2)在审计过程的计划、实施、终结阶段,是作为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审计程序是否适当的依据之一;(3)在抽样审计中,是作为确定可靠水平和精确度的指标之一;(4)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是作为考虑审计意见类型的关键事项之一;

(5)在涉及CPA的诉讼活动中,是作为合理界定审计责任的证据之一。

5.重要性水平的标准。标准有质与量两方面,大体来自:(1)会计、审计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实务界的经验积累;(3)学术界的实证研究;(4)司法判例。

三、审计风险理解与运用关键点

1.审计本质的另一种解释--分担风险。分担风险论认为审计是一个把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审计被看作是一种保险行为,审计费用是利益相关者所支付的保险费用,审计的效果为保险的价值,审计人员如果失职则需

赂偿相应的损失。审计职业在取得报酬、利润和威信的同时承担了由会计报表供需双方转移而来的风险。

2.广义和狭义的审计风险。由会计信息供需双方转移给审计职业的风险,可称为广义的审计风险,这种风险相对来说不可控。具体审计项目时可能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称为狭义的审计风险,狭义的审计风险可以规划与控制,规划与控制的目的在于从审计成本

与审计效益的矛盾中寻找到最佳点。

3.目前我国民间审计中存在的与审计风险相关的问题。(1)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作假;(2)事务所全面、彻底脱钩改制,走向市场,面对风险;(3)审计收费与风险的关系扭曲;(4)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司法部门在CPA所承担法律责任上的认识分歧;(5)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与风险意识偏低。

4.审计风险模型注意事项。(1)预期风险、可容风险与终极风险的差别和统一;(2)模型可以扩展;(3)模型并不唯一s(4)模型可以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结合使用;(5)模型具有主观性。

5.审计风险的衡量尺度。(1)考虑项目性质与遭法律诉讼的可能性;(2)审计成本与业务竞争的压力;(3)审计人员的风险偏好;(4)重要性水平;(5)行业经验积累。

四、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关系理解关键点

1.明确重要性有会计重要性和审计重要性、实际重要性和估计重要性之分;审计风险有预期风险、可容风险和终极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分,在不同情况下所指会有不同,这是正确、清晰理解二者相互关系的前提。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相互关联。审计风险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重要性的判断,而重要性的确定又常常依赖于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两者互为条件。这里第一个"审计风险"指终极风险,第二个"审计风险"指预期风险,"重要性"则指由会计重要性所估计的审计重要性。

从另一方面讲,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发生错报或漏报的程度,审计风险则指会计报表中发生错报的或漏报的可能性,两者统一起来,就成为"会计报表中某种程度错报或漏报发生的可能性",具备了实际操作的意义。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风险导向审计;运用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正确运用审计重要性,2010年中注协为了体现与国际接轨,重新修订了与重要性相关的审计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本文结合上述两个准则探讨重要性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运用。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三条规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务报表的角度阐释重要性概念。对于重要性概念可能以不同的术语解释:(1)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不考虑错报对个别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是由于不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可能差异很大;(2)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3)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做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

二、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一)计划审计工作时重要性的确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十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特定情况,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确定适用于这些特定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一个或多个重要性水平。原因是这些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尽管其发生的错报金额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合理预期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

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呢?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4个,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其次是审计的目标、再次是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最后是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在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还应将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相结合。

在审计开始时,我们要关注的主要内容是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首先必须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具体做法是先选定一个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财务报表要素;是否存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对特这会计主体特别关注的项目(如使用者可能更关注利润、收入或净资产);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如果被审计单位仅通过债务而非权益进行融资,财务报表使用者可能更关注资产及资产的索偿权,而非被审计单位的收益);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以及基准的相对波动性。例如,对以营利为目的制造行业实体,可能认为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的5%是适当的;而对非营利组织,可能认为总收入或费用总额的1%是适当的。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根据2010年最新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只要选择合适的基准、适当的比率,二者相乘可直接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除了从数量方面考虑外,在某些情况下,错报的金额相对较少也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在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还应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00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联合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BS)将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考虑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金额大小)越高,需要关注的审计范围小,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需要关注的审计范围大,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由于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的这种反向关系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所以注册会计师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二)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及对重要性的修改

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第八条可看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目的是旨在将财务报表中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并非简单机械的计算,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这些了解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前期审计工作中识别出的错报的性质和范围;根据前期识别出的错报对本期错报做出的预期。审计实践中,通常以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50%~75%作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如果是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较高,则选择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

50%为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如果是经常性审计,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少,项目总体风险较低,则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另外,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确定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也是评价所测试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是否重要和重大的标准。比如确定的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是100万元,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50万元(100万×50%)。假设某账户的金额为60万元,由于60万元>50万元,所以该账户是重要的账户。为进一步确定该账户是否为重大的账户,要考虑与该账户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注册会计师获取新信息,通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营的了解发生变化等原因,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修改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如适用也将修改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三)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运用重要性

形成审计结论阶段,为了评价已识别的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对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影响,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的要求,应使用整体重要性水平及较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了特定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或披露而制定)。此时除考虑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还应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对错报事项及时与适当层级的管理层沟通。

三、小结

审计业务是一种保证程度高的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认真学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和第1251号,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在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重要性;审计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随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重要性水平;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恰当运用重要性水平来评价已识别的错报。正确运用重要性以设计有效的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参考文献: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3

1、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出: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解读上述定义:(1)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表审计前其报表本身固有的风险;(2)错报(包括漏报,下同)的金额或性质应该是重大的,是其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一起足以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的错报,否则,则属于非重大错报;(3)重大错报的存在仅仅是一种可能,并不是已经肯定其存在;(4)错报,应包括财务报表金额的错误或舞弊,以及报表附注披露内容的错误或舞弊。

重大错报风险又分为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类重大错报风险:(1)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并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但以被难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认定;(2)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是指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构成的重大错报风险,换上会计术语,即因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构成的重大错报风险。

2、审计风险。1101号审计准则指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解读以上定义,“审计风险”至少包括三层涵义:(1)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如果不存在错报,或者存在非重大错报,审计风险就不存在;(2)审计人员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如果审计人员发表了恰当的审计意见,或者不发表审计意见,审计风险就不存在;(3)是一种可能性。即因此导致审计失误是可能的,而不是现时的、肯定的。

3、检查风险。1101号审计准则指出: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解读以上规范:(1)检查风险与审计风险不同,审计风险界定的重大错报只是可能的,而检查风险界定的重大错报是实际存在的;(2)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存在的重大错报。也只是一种可能性,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审计人员也可能发现存在的重大错报,也可能未能发现存在的重大错报。

4、重要性。新的审计准则和指南未见有直接对重要性所作的定义。《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以另一种形式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者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解读以上规范:

1、重要性由金额(数量)和性质两方面构成。当然,从金额上讲,同一项目错报金额大的比错报金额小的更重要;某些错报,从金额上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即其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分析,则可能是重要的,对于某些错报,难以从金额上判断其是否重要时,应从其性质上考虑其是否重要。

2、重要性的认定取决于具体环境。这一具体环境又分为被审计单位的不同环境和报表使用者不同需求两个方面。比如对于上市公司,收入项目错报10万元也许不属于重要的,但对于一个小企业而言,收入项目错报10万元则可能是重要的,因此,两者重要性水平不同;再者,重要性概念是针对不同的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言的,同样一项错报,对一部分报表使用者说来是重要的,因为该项目错报足以影响这部分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决策,但对另一部分报表使用者而言是不重要的,因为该项错报并不涉及这部分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尽管其使用了这一财务报表,但其中的错报不会影响他们的相关决策。

3、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但应考虑某项错报单独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还应当考虑该项错报连同其他错报一并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以确定其是否属重大错报。

4、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运用职业判断。重要性水平是一个经验值,因此,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更多地运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检查风险与重要性的关系

(一)重大错报风险与重要性

1、两者关系:(1)审计程序实施时检查发现的错报,是否属于重要错报,或者是该项错报连同其他错报一起,是否构成重大错报,则应由重要性水平来界定。因此,按照1221号审计准则指南伪意见,从数量角度考虑,重要性水平是门槛或临界点,在该门槛或临界点以上的错报就重要的,是重大错报;反之,该错报则不重要,不属重大错报;(2)重大错报风险与重要性之间成反向关系,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应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应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

2、重要性水平的认定。审计人员应当从金额(数量)和性质两方面,综合考虑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并凭以识别和认定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以减轻或排除审计风险:(1)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考虑是否能够合理预计有关项目的错报将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进而依据这些判断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在认定层次,其重要性水平又称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的确定,应以对报表层次重要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分析认定层次错报的可能性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与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对于超过可容忍错报水平的,即认定为重大错报。

3、审计过程中重要性水平的修正。

财务报表审计,是一个累积和反复的过程,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时尤为突出,而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意味着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始终存在。随着审计程序的实施。如果按原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获取的信息与风险评估时依据的信息有重大差异,审计人员应重新确认风险评估结果,并据以修正原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重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二)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检查风险

1101号审计准则及其指南指出:(1)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之间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2)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成反向关系。解读以上规范:

1、所谓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就是说,如果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当然也不存在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即审计风险=0×检查风险=0;如果尽管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该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要的,下同),审计检查时均已发现并按审计准则作了适当处理,当然也就排除了审计风险,这时检查风险为0,代人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0=0。

2、审计失败是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在财务报表整体上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未发现或者虽已发现但未按规定作适当处理,才可能导致由审计风险转化为审计失败。这时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都是正数(存在),代入模型:审计风险=正数×正数=正数。

3、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

果成反向关系,是指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报表错报的可能性则越大,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反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报表错报的可能性则越小,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应越高。比如对一个内部控制规范不存在或不完善、或者内控制度没有有效执行,且会计核算很不规范的A企业而言,其重大错报风险很高,因此其可接收的检查风险应很低,其他同类企业某项目可接收检查风险水平的绝对数假定为10万元,A企业该项目的可接收检查风险水平则应确定为5万元,甚至3万元、1万元;相反,如果经测试A企业控制规范完善,足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重大错报,且该控制规范已得到有效执行,会计核算规范程度也较高,这时A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则低,可接收检查风险水平应适当提高,比如一般同类企业该项目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确定为10万元,该企业则可适当提高到15万元或20万元。

(三)审计风险与重要性

1221审计准则指出,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低,则重要性水平越高。这里所述的重要性水平高低,与以上所述检查风险水平高低涵义一致,指的都是金额的大小。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1万元,则意味着审计人员判断认为低于1万元的错报不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应致力通过适当程序发现高于(或等于)1万元的错报。

应该说明,审计人员不可能通过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而降低审计风险。因为重要性水平是由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确定的,企望以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来降低审计风险,其结果一定会与其企望相反,审计风险会不降反升。

(四)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之间也成反向关系,审计风险越高,说明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越大,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也越低;审计风险越低,说明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越小,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则适当提高。

另外,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只要检查风险排除,审计风险也就不复存在;如果检查风险不排除,除非不存在重大错报,否则审计风险就无法排除。

三、结论

1、审计准则所述各种风险,包括本文所述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检查风险,都只是一种可能性。它们既可能存在或发生,也可能不存在或不发生。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审批;风险;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构架

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构架整体流程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的信贷管理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商业银行本身信贷审批的整体布局反映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信贷审批构架是否科学、合理以及能否最小化控制风险、全面化分析风险则直接体现了信贷审批的质量、效率,上述因素不仅能表明一个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水平,而且还能体现出一个银行可持续发展眼光的远近程度。

根据商业银行审批流程的不同,可把银行的信贷审批构架分为两类:一是信贷审批集体化;二是信贷审批个人化。由于我国整体的文化理念决定了国内大多数银行采取信贷审批集体化,这种体制的特点与国内大多数企业审批的流程相似,即采用集体审批制、集体决策。其基本的框架为:整体流程采用从下到上逐层审批、逐级申报,通过不同权利部门对信贷资料进行审核,部门负责人签字,然后提交审贷会讨论、表决,最后由领导终审。各个商业银行审贷会人员组织形式略有差别,专业人才的层次也不尽相同,但审贷会都是最终的审批决策机构。凡是信贷资料未被审贷会通过的,则资料被直接打回,领导也不会终审。

二、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信贷文化缺失

当前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过程中仍存在信贷文化缺失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重心缺失,忽略了量变产生质变的原理,片面追求信贷业务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对规定管理以及风险控制重视力度不够,以至于部分商业银行不能立足根本,导致风险事故发生;

二是执行力缺失,对信贷审查、审批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对于不合规定、不合实际情况的企业违规发放贷款;

三是信贷基础管理缺失,贷前不根据贷款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制定合理的审贷机制,贷后不实时跟踪贷款走向以及贷款企业经济效益,流于形式,权责不清。

2.信贷审批体系及流程不够完善

信贷审批体系及流程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贷前调查不明确、贷中流程审批缺乏独立性、贷后跟踪不彻底三大环节制衡的问题。一是贷前调查不明确:对贷款企业的经营模式、绩效水平缺乏清醒的认识,往往调查时缺乏深入的了解、取证,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不明朗,对上报的材料真实性、全面性不明确;二是贷中审批缺乏独立性:贷款审批的时间一般为三四周的时间,由于审批负责人在此段时间内受外界因素干扰多,审批过程中独立性原则不强;三是信贷推广部门和贷后跟踪、监督部门大部分商业银行属于一个部分负责,往往出现“前重后轻”的现象,此种情况往往体现了一个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缺乏严谨性。

3.信贷审批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信贷新产品层出不穷,各家商业银行在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更新信贷产品的同时也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而每一个信贷产品都要求特有的审批流程。这种金融产品多样化对信贷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例如各家银行推出适合不同工薪阶层的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引起的风险忧患已经引起了信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而现有的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不足,已经与当前的信贷结构脱节,更加重了信贷审批的风险;另一方面缺乏信息化的科学认识,对于金融系统中先进的软件接受能力不足。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决策过程中,信贷审批人员更相信自己的定性分析,而对定量分析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知识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会直接导致信贷审批过程中缺乏科学性、量比性、有效性。

4.信贷审批集体化导致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确

科学有效信贷审批的根本前提是责任、权力和利益三要素的合理布局、合理分配。然而国人从古至今的文化理念造就了现行的银行体制,而现行的银行体制由于存在于个人主义、裙带关系的背景下更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成为集体决策的结果,责任承担的最终界限不清晰,导致信贷审批人员个人承担风险的意识淡薄,最终在信贷审批流程中形成了“谁怕管、怕谁管”的风险局面。

三、针对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审批主要风险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在我国现有的银行体制、人员配置和市场环境三方面大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国内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决策水平和效果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根据信贷审批过程中的主要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何能让防范风险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1.大力提倡合规经营,塑造健康的信贷审批文化

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转变信贷审批管理人员的传统思想,即片面地认为严格的信贷审批流程会使得大部分贷款企业产生畏惧的心理,进而阻碍业务拓展、使银企之间的关系恶化。这种思想追根究底还是利益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若想转变思想,则需要对信贷管理人员进行彻底的“洗脑”,让信贷管理人员认识自己的不足,拨开表象看本质,转变思想,求实创新。只有这种自下而上自发式的转变才能打造以稳健经营为核心的信贷审批理念。

另外,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思想转变。传统单一的追求规模速度的经营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运作规律,面对如此明朗的局面,树立起数量、质量和效益于一体的经营理念已经成为目前的工作重点。

2.扩宽研究涵盖面,提高信贷审批决策能力

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信贷审批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行业的承担风险能力,对于企业所涉及的市场行情则缺乏认识,整体上降低了系统性的重视程度。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多。一般而言,信贷风险的传递顺序为:宏观经济风险一行业风险一区域风险一企业经营风险一企业财务风险一企业信贷风险。因此,国内的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应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来综合分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首先,应强化对宏观经济风险的评估深度,通过分析国内外类似企业的金融状况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来甄别宏观的经济走势,为及时调整信贷审批的策略提供实时性依据。其次,要加强对区域风险的理性认识,了解、分析该区域经济动态走势和一定时期内的规律变化,编制该区域的抗风险指数报告,以此作为信贷审批结果合理性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自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于2010年于后,从资本补充、风险覆盖、资本的覆盖、反周期资本的提取等方面,都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不仅要对传统的信贷产品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更要注意针对金融衍生产品、债券投资等新型产品的审批决策进行制度建构,逐步掌握新型产品的风险点和风险化解措施,坚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

3.建立科学统一的信贷审批决策信息共享系统

提高信贷审批决策水平的基本要求则是建立科学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从当前的商业银行的现实情况来看,各个部门独立运行、信息传达高阻碍这种尴尬的局面与信息化平台正属于对立面的存在。因此加快建立信贷审批决策信息共享系统不仅能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信贷信息和自动化的管理水平,对于市场变化如此频繁的今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信贷审批人员的薪酬制度主要是以审批效率等指标对信贷审批人员的绩效做出评价,这种业绩评价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信贷审批决策能力的高低。国内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信贷业务风险滞后的特性,将信贷审批人员的一部分绩效工资作为信贷风险备偿基金,采取延期或分期支付的方式予以考核兑现。每年年末可根据资产质量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步返还给信贷审批人员。对产生违约并形成不良贷款的信贷业务,按照尽职负责、失职问责的要求进行责任认定,相应比例扣减审批人员绩效工资。

参考文献:

[1]度庆霞.金融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同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相关探讨[J].财经界,2013(33)

[2]王洪敏.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J].经济视野,2014(03)

[3]张伟.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难点分析探究[J].中国外资,2012(04)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5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通常简称年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最重要的业务。根据新审计准则,年报审计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使审计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可见审计风险在审计中居于中心位置,与审计过程的许多事物存在密切联系,因此不能孤立研究审计风险,需要从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审计风险的规律,我们用审计风险结构一词来概括审计风险内在构成要素与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审计风险结构的意义

2006年公布、2007年开始实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明确提出审计风险结构,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审计准则中还是包含了审计风险结构。年报审计属于鉴证业务。鉴证业务风险在审计准则中被表达为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注册会计师不恰当地提出鉴证对象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标准的结论的可能性,可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用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个等式将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构成项目,视为一个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年报审计风险结构既包括审计风险源、审计风险构成项目与审计失败等审计风险结构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外部要素,如直接关联的财务报告错报、投资者损失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审计风险结构对审计理论和方法都具有积极意义。从实务操作来看,审计风险结构连接被审计对象认定、审计证据和审计意见,界定应该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决定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本。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审计风险结构是联系审计目标、审计责任的中间环节,对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和义务,研究审计的性质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显然,在现有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结构的内部要素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应的审计风险源也被分为两类:审计人员之外的其他主体的事务和审计人员的检查事务两类。审计风险的外部要素也仅仅注意到财务报告自身,没有考虑其他相关的事物,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审计风险结构。

二、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结论应该是审计结果而不是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

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会使用经过注册会计师鉴证的信息。这样投资者就容易将投资失败与审计联系起来。实际情况可能信息是可靠的,但投资者错误理解了意思;也可能是信息本身确实存在缺陷,但注册会计师却未发表合适的意见。可见,一旦发生了投资失败,为财务会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的审计报告和注册会计师也就自然会成为焦点之一,将会面临更高的审计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风险与投资者失败之间存在关联,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压力。年报审计风险就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人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导致被追究审计责任的可能性。

有了这个认识后,就需要重新审视审计准则中的重大错报风险。在审计准则中,注册会计师鉴证的目的按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但不管是哪种鉴证保证程度,目的都是使投资者获得比单纯财务报告更为可靠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导目标不是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确实存在问题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赖程度,而是应当告诉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对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因为,投资者利用审计报告的最终目标是判断财务会计报告“可用”程度,而不是“可信”程度。

重大错报风险可以分为环境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中环境风险实施主体是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利益相关者,在审计工作实施时,企业内部管理团队与审计人员都对其无法改变,环境风险在审计时已经是一个常量。控制风险实施主体是企业内部管理团队,投资者希望获得的是利益,内部控制状况良好只是实现投资者利益要求的手段,而且不是主要的手段,只是辅助工具。投资者的利益主要来自于未来的收益,所以在审计时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经营活动来改变未来收益。控制风险对审计人员来说,只能通过影响企业管理团队行为才能将其改变。

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程度,这不是控制审计风险的中间环节,而是整个审计风险的起因。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年报存在的错报承担责任,这是会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审计报告中是否恰当提示被审年报中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所以在风险结构中,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两者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事务,而且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审计风险是果,重大错报风险是因。

三、重要性作为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而不是与审计风险对等的、前置的事务

新审计准则单独列示了重要性准则,其中界定了重要性的含义,指出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原因,并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同时,还应当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以便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在评价审计程序结果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可能与计划审计工作中评估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并考虑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准则显然是将重要性水平作为审计风险对等的事务。

结合审计风险来看,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自我设定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用来衡量被审财务报告中的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即在多大程度上有可能会导致投资人决策错误。所以重要性并不直接带来审计责任,而是审计风险中的一个判断标准,用来判断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漏报的程度。

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除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其他三种审计报告说明将要公布财务报告存在三种不同程度的错报漏报,但是重要性水平只有同一程度的,所以重要性作为判断财务报告错报漏报的标准也应该区分为多个层次的具体指标。比如: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或漏报使得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审计人员本来应该发表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但实际发表的却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这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比实际发表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两种状况中包含的审计风险存在巨大差异。

那么,重要性水平应该分解为三种情况: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一般投资者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部分投资者会做出错误决策;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少部分投资者产生错误理解做出错误决策。

相应的审计风险就会被分为多个层次:一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二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相关信息完全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仅仅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在;三级风险,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没有提示;或者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可能使部分重要信息不可信赖,但审计报告提示财务报告存在的错报使部分信息不可信赖。

由于重要性也被区分为多个层次,审计风险可以更为精确地定义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中表达的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错报漏报程度比实际状况更好的可能性。可见,在风险结构中,重要性水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审计风险提供判断标准,应该从属于审计风险。

四、新审计风险结构模型

1.审计风险的内在构成要素: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始终是一些主体对另一些主体的利益要求或者责任。识别风险应该从这些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审计风险存在于投资者、公司和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那么会没有主体通过诉讼向审计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审计风险实际上不存在,可以说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导致投资者失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投资者面临重大损失时,并且审计报告没有提示财务报告中的重要错报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发现并在审计报告中提示被审计财务报告的重要错报是降低审计风险的唯一可控的良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么,凡是能够导致审计人员不能向投资人提示财务报告中应有的错报漏报的情况都属于审计风险来源。了解和控制审计风险来源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风险来源按主体特性可以分为: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和道德风险。

检查风险实施主体是审计人员,指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审计检查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质量控制风险是审计单位自身的质量控制程序和监督机制没能发现审计人员未发现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的可能性。审计道德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或质量监控中发现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但是在审计报告中未能提示投资者这些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检查风险×质量控制风险×道德风险

这三个风险要素不仅仅代表了三个最重要的审计风险来源,也是审计人员可以控制的主要程序,还能够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审计风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检查风险主要取决于审计小组团队的职业能力,质量控制风险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决定,而道德风险在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面审计意见购买时比较高。

2.检查风险应该进一步细化至具体审计程序执行人

在上述三个内部主要风险要素中,检查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要素,也是审计工作的主要部分。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地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常无法将检查风险降低为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通常并不对所有的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检查;二是注册会计师可能选择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是审计程序执行不当,或是错误理解了审计结论。第二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计划、在项目组成员之间进行恰当的职责分配、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及监督、指导和复核助理人员所执行的审计工作得以解决。

注册会计师工作是团队工作,一个鉴证业务项目往往需要数十人团队协作。工作团队中的工作人员执业能力和素质及所从事的工作将会影响检查风险。如果能够将检查风险分解至具体的审计工作,并据以评价为降低检查风险应该安排的工作人员,而不仅仅是审计程序,那么检查风险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也能够为审计团队业绩评价提供依据。

年报审计的审计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被审计财务会计报告各项认定的检查,那么检查风险就可以分解到具体认定,根据各个企业具体认定的评价检查风险水平,相应的检查风险也就可以细化至执行具体认定检查的审计人员。

3.审计风险的外部构成要素:财务会计报告和投资者决策

审计风险及重要性范文6

一、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风险

审计抽样风险是检查风险和内部控制可靠程度的具体体现,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风险是制定审计抽样风险的依据;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健全性程度是确定审计抽样可靠性的依据。

(一)审计风险与检查风险。

确定审计风险的作用在于控制审计结论风险,审计结论风险程度与其可靠程度互为补数(风险程度+可靠程度=1)。确定审计风险,既要考虑审计成本支出的制约,又需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审计风险由错报和检查两个层次的不同层面的风险组成。错报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环境风险或经营风险,它们是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业务处理及控制、账务处理及控制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人员对其只可评估不能控制,审计人员评估错报风险的作用在于提供审计风险分解的依据。检查风险分为分析性复核风险、测试风险和其它检查风险,它们是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分析、业务处理环节测试、账务处理环节测试过程中形成的。确定检查风险的作用在于分解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结论达到既定的可靠程度。所以,错报风险评估结果是分解审计风险的基础;审计风险是控制检查风险的依据;检查风险根据审计风险和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体现审计风险、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错报风险

(二)检查风险、内部控制可靠程度与审计抽样风险的确定。

确定审计抽样风险程度的依据因其作用不同而不同:在实质性测试中,确定审计抽样风险程度的作用在于分解检查风险;在符合性测试中,确定审计抽样可靠程度的作用在于评价内部控制执行及效果,以评估内部控制的可靠程度。因为检查风险包括分析复核风险和审计抽样风险,审计抽样风险与审计抽样可靠程度互为补数。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风险程度根据检查风险和分析复核风险确定;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可靠程度依据内部控制设置调查结果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风险与检查风险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抽样风险=检查风险/分析性复核风险

在符合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风险与内部控制设置调查结果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为:

审计抽样可靠程度=内部控制设置健全程度

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抽样允许误差

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是可容忍误差的组成部分,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重要性是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而在符合性测试中,内部控制设置健全性程度是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主要依据。

(一)审计重要性、内部控制可靠程度与可容忍误差。

确定审计重要性的作用在于确认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了其使用者需求信息的准确程度,若经审计未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弊而造成其使用者决策失误,审计人员因此将面临着被财务报表使用者诉讼的风险。所以,审计重要性标准值体现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相关法律允许存在的最大差错额,即财务报表最大容许差错额。

审计重要性标准在不同的审计阶段因作用不同而不同,其中:在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时,审计重要性标准的作用在于衡量业务及账务处理错弊程度,以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其标准值是财务报表重要性标准值的分解值或比例值,体现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业务及账户允许存在的最大误差金额。而可容忍误差是测试总体推断结论的预计值。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体现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时业务及账务处理的预计错弊程度,确定可容忍误差的作用在于确定业务及账务处理的抽样允许误差;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体现为内部控制健全程度下其执行的预计错弊程度,确定可容忍误差的作用在于确定业务及账务处理控制的抽样允许误差。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重要性标准值覆盖可容忍误差值,可容忍误差值与业务及账户的重要性标准值吻合,并不能超过重要性标准值;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值根据内部控制设置的调查结果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体现审计重要性标准值与可容忍误差值关系的数学公式表达为:审计重要性标准值≤可容忍误差值

(二)可容忍误差与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确定。

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依据因可容忍误差确定依据和抽样允许误差作用不同而不同。在实质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由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总体预计误差和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组成,而可容忍误差与业务及账户重要性标准值吻合,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作用在于分解业务及账户处理测试的可容忍误差;在符合性测试中,可容忍误差由业务及账务处理控制有效性测试总体预计误差和抽样允许误差组成,而可容忍误差根据内部控制设置的调查结果确定,确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作用在于分解业务及账务控制有效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所以,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根据重要性标准值与业务及账务处理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确定;在符合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根据内部控制设置调查总体的可容忍误差率与其执行有效性测试总体的预计误差率确定。

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允许误差与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关系、审计重要性限定审计抽样允许误差的数学公式分别表达为:

可容忍误差=测试总体预期误差+计划精确限度

计划精确限度=可容忍误差-测试总体预期误差

=重要性标准-测试总体预期误差

在符合性测试中,体现审计抽样允许误差与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分别为:

可容忍误差率=审计抽样容许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抽样允许误差率=测试总体可容忍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调查总体可容忍误差率-测试总体预期误差率。

三、推进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实施的建议

审计署为了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抽样行为,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于2003年制定和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并于2004年2月1日开始施行。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人员一般仍停留在根据审计重要性进行审计抽样的阶段,未能根据内部控制测评、审计风险因素,实施审计抽样。为了推进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除了加强对审计人员有关审计抽样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还应进一步改善审计抽样准则实施的有关条件。

(一)加强其他相关审计准则的实施。

审计重要性判断、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测评是确定审计抽样因素的基础,而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以其他相关准则的实施为基础。我国审计机关虽然颁布了与审计抽样相关的准则和办法,如: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内部控制测评准则、分析性复核准则、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对审计抽样准则与相关准则内在关系认识不足,相关准则实施不到位,影响了审计抽样准则的实施效果,具体体现为:样本规模确定只考虑重要性因素,不考虑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因素;缺少审计证据量的考核。因此,必须加强其他相关准则的实施。

(二)确定并公布审计机关有关的审计抽样参数。

审计抽样参数不仅是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基础,而且是审计经验与统计学原理结合的产物。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许多国家的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形成了大体相同的审计抽样参数体系,但因国家经济结构、法律结构、行业性质、审计主体社会作用不同,在参数确定因素、审计风险定性标准值方面又有所不同。我国审计机关处于审计抽样实践的探索阶段,因审计抽样经验不足,虽然形成了一些经验数据,但未能形成体系,影响了审计统计抽样方法及其软件的运用。所以,我国审计机关应参考、比较主要国家审计机关抽样参数确定的做法,总结我国审计机关抽样参数确定的经验,确定自己的审计抽样参数体系,并公布审计机关审计抽样参数。

(三)深化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和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