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保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环保的意义

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进口虾 虾养殖污染 红树林破坏 浅海滩涂 扩大内需 食品安全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意识到海水养殖特别是虾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规避过度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而控制养殖量,在日本所消费虾的90%以上依赖进口。日本虾产品进口因其在虾养殖国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而成为备受争议的进口农产品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各界就认识到在东南亚各虾产品养殖出口国对所在国红树林及海洋环境等的破坏,呼吁各养殖国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方法和适当缩小养殖规模。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各界对虾养殖国的环境污染的认识研究、中国的虾养殖状况和各界对虾养殖环境影响的认识分析,寻找在对日本出口虾价格低迷,对美国出口虾受贸易保护措施制裁的形势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日本虾产品养殖、消费及进口状况

1、日本海水养殖虾数量少

日本是群岛海洋国家,渔业生产以海洋渔业为主。自1977年世界开始实施200海里水域经济专属制度后,日本的远洋渔业生产受到很大打击,捕捞量逐年下降,虾产品捕捞量也由最高时1963年8.7万t减少至2007年2.49万t。为弥补远洋渔业生产的不足,日本转向发展本国200海里水域内的渔业生产,海水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海水养殖产量从1975年的60万t增至1994年的134.4万t。但其后逐年递减至2006年的118万t。海水养殖量递减的原因,并非养殖生产不顺,而是为了避免因增产带来养殖密度过大,环境恶化,养殖物品质下降和引发鱼病等。为使海水养殖生产持续稳定,近年日本将海水养殖产量控制在120万t左右。日本海水养殖占海洋渔业的20%左右,以鱼类(占22%,2006年数据,以下同),贝类(占36%),海藻类(占41%)养殖为主。虾产品养殖量极少,1997年2241t、2007年1675t,1998年捕捞天然虾2.7万t,养殖2000t,进口28万t,合计31万t。不足部分长期从东南亚等国进口。

2、日本进口虾来源国结构变化

日本水产品进口量居全球第一,是虾进口大国,虾进口量由1961年0.457万t,增至1972年13.5万t、1994年31.9万t。90年代后虾产品进口量在30万t以上,1997年以后出现大幅度波动,介于25至30万t之间,2008年进口量为26.26万t。

上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期,日本先后从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进口天然捕捞虾产品。由于虾捕捞多采用海底拖网,致使天然虾被“涸泽而虾”,天然资源剧减。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台湾省,东南亚等地人工养殖。日本先后从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中国大陆进口低价养殖虾,日本市场虾价大跌,90年代中期的虾价降至60年代初期的一半左右,虾成为物美价廉的大众消费品代表。但短短数年后,台湾虾养殖业,就因高密度养殖而导致虾池污染、虾池池底老化而爆发虾病,致使养殖虾大量病死,台湾虾养殖业此后一蹶不振。

继台湾地区之后,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大陆相继成为日本进口虾来源国。虽然养虾池老化问题仍然没能解决,但靠弃旧辟新、丢弃被污染和老化了的虾池另辟新池,得以维持养殖虾产量。东南各国主要养殖黑斑节虾。中国以南美白对虾等淡水虾为主。

二、日本各界对虾进口来源国虾养殖污染的认识

1、日本出版的虾养殖污染的相关书籍

日本人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虾养殖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对岸边红树林的破坏、对虾养殖农户的影响等。各界人士纷纷着书立说、实地考察、研讨对策。代表书籍有《虾和日本人》、《日本的虾・世界的虾》、《透过虾能看到亚洲》、《有机虾的旅行》、《亚洲虾养殖的兴起和外部不经济的发生》、《亚洲的虾养殖和贸易》、《虾和日本人〈2〉生活中的国际化》等。

《虾和日本人》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养殖虾的养殖、流通、加工过程的考察,描述了日本人喜食虾,消费数量庞大的虾;分析了东南亚各养虾国砍伐岸边红树林开辟养虾场,向养虾池投放大量抗生素等事实;分析了虾进口国和养殖国之间利益转移不均衡的矛盾,强调了日本人大量进口和食用养殖虾对虾养殖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2007年版《虾和日本人〈2〉》把20年前的数据更换为现在数据,介绍了养殖虾品种由黑斑节虾向其他品种扩展,揭示了东南亚以外的国家也加入养虾行列,红树林被砍伐、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及虾养殖池被更多投放药物的事实。介绍了虾养殖农户生活和20年前比几乎没有改善的现状。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虾进口量停滞,已非世界最大虾消费国,取而代之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虾进口国,中国也由世界最大虾养殖国跃居为世界前六位的虾进口国。尽管在东南亚等国由自然循环型粗放养殖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养殖品种也由单一品种黑斑节虾向南美白对虾等多元化,但20年前论及的问题至今仍没解决。即为造养虾池而破坏红树林、过密养殖引发虾病、养虾池排水致海水污染、岸边农田盐化、养虾农户收入低、食品安全无保障等问题。

2、日本各界对虾养殖国污染的关注

日本政府的相关部门、大学和民间组织,定期召开关于虾养殖国问题研讨会,派遣研究人员去虾养殖国考察,组织养殖虾问题研究会等。如1998年成立的“虾问题研究会”,围绕亚洲虾养殖问题展开各种活动,探讨日本进口养殖虾引发争论的原因,可持续的虾养殖方法,分析研究红树林破坏和虾养殖的关系等,1998年出版的月刊《水情报》中“虾和红树林”专集,1999年和2004年分别召开的亚洲虾养殖和环境研讨会,探讨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虾养殖和海洋环境破坏等问题,如红树林修复,养虾池管理,养虾池生产形态,以及提高养殖户生活水平、改善沿岸山林地带环境等。“思考21世纪水产业之会”,“红树林植树大作战联络协议会”,“水产综合研究中心”等都对虾养殖国的海水环境和对红树林的破坏表示担忧。

3、虾养殖的危害

虾养殖由最初的粗放式养殖,逐渐发展至半集约式、集约式养殖。半集约式养虾池约8年左右,集约式养虾池约3年就得淘汰。虾养殖户把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里,投放大量饵料和营养剂。海水养殖虾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和底质恶化;高密度养殖易导致虾病蔓延,为防虾病而投入的化学药品和抗生素,会使部分病原生物产生抗药性;黑斑节虾等养殖会使岸边农田土壤盐化,殃及岸边树林和农田,被盐化的土壤即使不再作养虾池也不能再作农田使用;过度汲取地下水会导致地表下沉,增大水资源管理的难度;在沿海低地建养虾池,使近岸红树林,盐碱地和沼泽地以及农业用地遭到破坏。养虾池的开发严重破坏大片滩涂湿地,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减少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破坏岸边生态平衡,致使许多环境发生变化。

三、日本对海洋环境保护和规避污染的措施

日本是虾产品消费大国,在世界虾进出口贸易中,日本占虾进口总量的50%,美国占30%,但日本虾产品自给率只有10%左右。日本为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提高水产品自给率,水产厅2007年修订了《水产基本计划》,设定水产品自给目标及可持续生产目标,计划2012年鱼和贝类自给率达到65%。日本为了保障虾的生产和供应量,采取了加大在海外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扶植海外虾生产供应地,同时在国内研发零污染完全密封循环式海水养虾技术。

日本2005年开始用“封闭循环式内陆海水养殖”技术养殖对虾,在远离大海的山村和都市的高楼中养殖,由于“内陆海水养殖”养植物生长快,并且不会造成水污染,且因在完全封闭的系统中养殖,不必使用预防疾病的各种抗生素,不会造成海洋污染。

日本2007年研发并投产了“完全密封循环式屋内型”虾养殖设备,该设备采用回收养殖排泄物和残饵,不换水技术,不污染海水。用塑料人工砂等净化设备降低养殖成本。由于养殖设备小,占用场所小,不受所在地限制,不受外来虾病的侵袭,不用投放各种抗生素,养殖虾产品安全性高。

日本2008年6月开始在印度尼西亚增加大黑虎虾养殖量,加大了投资力度,在养殖池底覆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板,利用设置在池内的管道吸除底部沉积死虾和粪便所形成的淤泥,顽固的淤泥定期将由潜水员潜入池底清除。养殖期结束时更换池水,防止淤泥粘附在池底,净化养殖池水质,提高虾的存活率和成长速度,日本希望能藉此技术增加养殖虾产量。

四、中国的虾养殖及污染对策

1、起步于浅海滩涂的虾养殖

虾产品占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3.5%,日本是中国虾产品第一出口市场,占虾产品出口总额的20%。中国从70年代中期开始在黄海海岸浅海滩涂进行养殖,80年代初期逐渐向其他沿海地区推移。2007年虾养殖量超过100万吨,产量居全球第一。养殖品种以淡水虾为主,南美白对虾占对虾养殖总产量的78% 。

纵观70年代末至今的虾养殖史,可谓是和各种虾病害和污染格斗的历史。早在80年代初期即发生虾池污染,黑白斑病、斜管虫、纤毛虫等各种病害,90年代遭遇经济效益不理想、养虾专业户严重亏损,陆源污染和赤潮等灾害。南美白对虾还因近亲繁殖种苗,种质退化;产量供大于求,价格低迷;违禁药物屡禁不止,影响对虾质量;经销商・虾养殖户和饲料厂间赊销饲料严重,影响饲料企业发展;对虾养殖人员素质低下,没有经过专门技术训练,甚至存在文盲养虾,影响养殖技术的提高等问题。

尽管中国虾养殖业和东南亚各国几乎同步经历了虾病害,过度使用药物,污染环境,破坏红树林等问题,但在日本的相关书籍中很少被提及。这应该和中国养殖虾中近80%是淡水虾,可以在内陆湖泊和池塘养殖,不存在大农场主圈地驱逐当地渔民而引发渔民失海、失地,虾农生活贫困的问题,尽管养殖虾供大于求及因残存农药超标虾价逐年下降,但“2007年对虾出口额为8亿美元,全国水产养殖人员达2100万,渔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93元增加到2007年的6937元,增长了73倍。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工业、虾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由外部污染研究向虾养殖自身污染研究转变

90年代之前主要强调源于虾池外部的污染,90年代开始重视虾养殖自身污染及对环境的影响。90年代末期开始有大量文章论述海水养殖自身污染和对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中国养殖虾面临的世界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受经济衰退和人们饮食高级化和对安全食品追求的影响,虾产品需要递减,日本政府为提高农产品自给率修订了食品进口政策,通过制定“食品中残存农药肯定列表制度”、“进口加工品原材料的原产地证书制度”等,减少虾进口量,加大进口虾安全基准检疫,大大提高了国外水产品挤入日本市场的门槛,日本水产品进口量逐渐减少。日本也以中国虾产品残存农药超标而压低虾价格。虾进口量由1994年的31万9千t减少至1998年的26万6千t,在日本虾已失去了高级感,由高级食品失宠为一般食品,据日本大型婚宴公司经理介绍,最近在婚礼和宴会上用虾做的菜肴数量减少,有很多人把虾剩下。

中国在向日本出口虾市场中还面临和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和俄罗斯、加拿大等冷水虾的竞争。

由于日本减少进口量,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将出口至日本的虾转而出口到美国。然而2008年9月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虾产品出口企业中,虾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对美出口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27.9%到112.8%,向中国相关企业征收27.9%到112.8%的反倾销税,反倾销税对养殖虾出口企业影响严重。

4、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要尽量减少虾养殖的自身污染和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尽量采用生物治理的办法,如学习日本经验引进刺沙蚕,采取鱼虾贝,鳖虾立体混养方式;施放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控制有害细菌、分解有机质、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发生。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虾养殖,都要实行完全封闭循环式养殖虾池,在减少外源对虾池污染的同时,重视虾养殖自身污染和对近岸海洋环境的影响,使养殖废水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或完全循化利用。

其次“以食品安全为总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标准体系,提高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不但在生产、加工、运输的各个环节符合HACCP和进口国有关虾产品市场准入标准,还要符合中国国内虾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在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目标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偏好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的同时,不能急于改变“以南美白对虾独撑出口的局面”而“尝试出口养殖斑节虾”因日本人喜食的斑节虾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破坏力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被日本人充分地论证过。

再次要加大内需,减少盲目的不当出口竞争,保持虾产品的适当价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也成为世界虾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国内市场销售,减少物流和运输环节,丰富国内消费市场水产品种类,避免出现成本倒挂和破坏环境的,以虾产品换取外汇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村井吉敬、鹤见良行:エビの向こうにアジアが见える(透过虾能看到亚洲)[M].学阳书房,1992.

[2] 水产经济新闻:2006年日本海水养殖生产的主要内容[J].现代渔业信息,2007(22).

[3] 日本初完全闭锁循环式屋内型エビ生产プラント稼动、北陆农政局新泻农政事务所、上越统计?情报センタ[Z].maff.go.jp/j/finding/zirei/08_it/pdf/057.pdf-2009-06-21.

[4] 周井娟:日本虾产品进口结构变动规律与政策启示[J].世界农业,2010(5).

[5] 张慧:市场观潮正视养虾业对环境的影响[N].《中国海洋报》水产周刊・市场经营,2003-04-11.

[6] 舒廷飞、罗琳等:海水养殖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2(5).

[7] 陈子强:对虾养殖问题二、养殖[J].福建水产,1984(1).

[8] 徐启家、刘梦侠:中国对虾黑白斑病的初步观察[J].齐鲁渔业,1987(3).

[9] :养殖对虾的纤毛虫病害[J].动物学杂志,1990(25).

[10] 胡佐楚:广东省对虾养殖现状和对策[J].水产科技,1990(1).

[11] 王安利、胡兆群:对虾养殖、陆源污染与赤潮灾害[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1(8).

[12] 叶建生:日本刺沙蚕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15).

[13] 周洪:得内贸者得天下――国内对虾产业发展思考[J].广东饲料,2010(6).

[14] 李生: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和对策[J].海洋与渔业,2009(3).

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2

一、培养基本理念、热情和能力

海洋环境公害由日常经济活动引起,必须推进海洋环境教育,广泛重塑国民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降低环境负荷。海洋环境教育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国民保护海洋环境的基本理念和热情,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增强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能力。

(一)主要目的:培养海洋环保基本理念和热情培养海洋环保基本理念和热情,是自觉参与海洋环境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日本《环境基本法》规定:“国家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振兴关于环境保全的教育和学习,并且通过充实有关环境保全的宣传活动加深企业者和国民对环境保全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实行环境保全活动的意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简称《环境教育法》)定义:“环境教育”是为加深理解环保而进行的有关环保教育及学习。本法规定环境教育“基本理念”:“开展环保活动、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是为了尊重国民及民间团体等各主体的自觉意识,发挥构成社会的多样主体各自的切实作用,以构筑可持续社会而进行的。”海洋环境教育目的,首先是培养海洋环保基本理念和热情。日本《海洋基本法》提出海洋环境教育目的,是培养构成社会的各主体理解和关心海洋,力图海洋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保持平衡。强调“开发利用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存在下去的基础”,“为使将来还能享受海洋的恩惠,必须以一边力图保护海洋环境,一边争取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宗旨,积极进行开发利用。”要推进海洋环境教育,培养国民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理解和关心海洋,力图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之间保持平衡。《海洋基本法》规定:为加深国民理解和关心海洋,“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在学校和社会推行有关海洋的教育,普及与海洋法相关的联合国公约及其它国际条约,开展为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开发而进行国际协调之必要性的宣传,推广海洋休闲娱乐活动。”

(二)培养海洋环保科学知识和技能树立和实践海洋教育基本理念,保持海洋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要以相关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海洋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关键是充实有关海洋科学知识。《海洋基本法》第四条规定:“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离不开关于海洋的科学知识,同时海洋还有许多领域未被科学探明,鉴于此,必须充实有关海洋的科学知识。”《海洋基本法》采纳了2006年12月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发表的《海洋政策大纲:寻求新的海洋立国》的基本观点,体现海洋立国战略构想和海洋环境教育亲近,了解、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的原则。2005年日本海洋政策财团报告书提出,海洋环境教育目的是国民通过学习海洋知识,在工作生活中融入海洋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理念原则,理解、关心和自觉支援海洋及沿岸地域的开发、利用、保全等各种活动。《海洋基本法》规定:“为推进海洋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普及研究成果,国家应采取措施,完善研究体制、推进研究开发、培养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总之,日本在学校和社会推进海洋环境教育,培养各主体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及海洋环境教育基本理念、热情和相关科学知识、技能,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包括海洋环境教育师资在内的高端人才,促进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有机结合。

二、动力聚集机制:共同参与和全面协作

协作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协力,产生非加和性(1+1>2)的整体力量。根据协同论(Synergetic)观点,协同(Synergy)是事物之间、系统或要素之间保持有序性、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和趋势。协同作用是诸多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或同步的联合作用。聚集不是简单合并,而是协同形成更高层次的整体的出现。日本海洋环境教育驱动力聚集机制,在于多样主体参与、不同层次纵向和同级层次横向全面协作。

(一)共同参与和多样主体协作国民及民间团体等构成社会的各主体共同参与并努力与其它主体协作进行海洋环境教育。促进共同参与及主体协作,必须使全体国民了解协作意义和方式。《环境教育法》规定:“国家要努力采取必要措施,使人们都知道协同工作的有效而切实的实施方法以及协同工作的协作方式。”本条款表明两个以上国民及民间团体等主体开展海洋环境教育和增进海洋环保热情等活动,必须了解协同的意义并通过协作共同进行。本法第三条提出,环境教育为了尊重国民及民间团体等各主体自觉意识和主动性,发挥社会“多样主体各自的切实作用”。同时,“鉴于通过森林……海岸、海洋等自然体验活动及其他体验活动,以加深对环保的理解和关心的重要性,环保活动、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要努力获得地区住民及构成社会的多种主体的参与和协作”。《环境教育法》明确规定:“国民及民间团体等要努力遵循上述基本理念,积极主动开展环保活动及环境教育,同时通过增进环保热情等其它环保活动的开展,努力与其它主体开展的环保活动、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相协作。”据此规定,海洋环境教育需要社会各种主体目标一致,共同参与,协同形成整体力量。协作进行海洋环境教育是国民及民间团体等社会各主体应尽的职责。《海洋基本法》总则指出:“有一点非常重要:被海洋包围的我国”,为实现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协调地谋求新型海洋立国,即在和平积极地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环境之间保持平衡。有鉴于此,本法律明确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企业以及国民的职责,……综合地、有计划地推进海洋相关政策。”关于“国民的职责”规定:“国民在认识到海洋恩惠的同时,必须努力为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实施的海洋相关政策提供协作。”同时规定“有关各方的相互合作及协作”,即“国家、地方公共团体、海洋产业企业、从事海洋相关活动的团体及其他有关方面,为谋求实现基本理念,必须力争进行合作,努力提供协作”。以上规定表明,海洋环境教育协作是社会各主体应尽的职责。

(二)主体协作层次性和全面性国家与国民、国家与民间团体进行海洋环境教育协作具有多层次性。《环境教育法》指出:由于国民及民间团体等开展环境教育应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国家在遵循基本理念基础上制定与实施环保政策时,要注意试图与开展环保活动、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的国民及民间团体等主体之间的密切协作。”同时,根据《海洋基本法》对“企业的职责”、“国民的职责”的规定,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实施海洋环境教育政策,企业和国民都应尽其职责“提供协作”。“从事海洋产业的企业,必须在依据基本理念从事企业活动的同时,努力为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实施的海洋相关政策提供协作。”国民“必须努力为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实施的海洋相关政策提供协作”。显然,官—民协作包括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企业或国民等多层次协作。国家与各级公共团体制定实施海洋环境教育计划和政策的协作、民间团体与国民开展海洋环境教育协作具有多层次性。《海洋基本法》“有关各方的相互合作及协作”规定了多层次的官—官协作及民—民协作。“国家、地方公共团体、海洋产业企业、从事海洋相关活动的团体及其他有关方面”,“必须力争进行合作,努力提供协作”。这不仅规定国家与各级地方公共团体等行政主体制定实施海洋环境教育计划和政策,上下级行政主体之间“必须进行合作,努力提供协作”;同时规定海洋产业企业、民间团体及国民等主体开展海洋环境教育,也必须努力合作或协作。日本海洋环境教育多样主体参与,多层次协作具有全面性特点。上述纵向多层次协作,以国家和地方组织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实施政策、计划和企业、民间团体及国民做出响应、提供协作为主线。同样在横向层次上,同级层次的行政主体之间、学校之间、企业之间、民间团体之间、国民之间,都通过协同协作开展海洋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法》规定:在开展“环境教育时”,要留意与国土保全等其他公共利益之间的调整,以及与农林水产业等其他领域产业之间的调和。本法在国家层面要求行政主体协作。日本法律规定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教育的部门,包括负责海洋战略总调度的海洋政策本部、负责环境保全的环境省、负责管理实施海洋教育的文部科学省、负责水产养殖的农林水产省以及都道府县或市町村等地方公共团体,这些行政主体具有跨行业多部门协作机制。总之,根据日本《环境教育法》《海洋基本法》等法律规定,海洋环境教育多主体参与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式、自己同其他主体的关系,形成多层次纵向和同级层次横向全面协作的动力聚集机制。

三、推进机制:计划项目引导支撑整体联动

日本海洋环境教育通过实施学校教育计划奠定基础、实施社会教育计划项目引领支撑、增进家庭及工作场所教育充实,形成共同参与、全面协作的整体联动推进机制。

(一)实施学校教育计划奠定整体基础日本海洋环境学校教育根据自觉亲近海洋、了解海洋、守护海洋和可持续性地开发利用海洋的原则,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制定实施各年级学生教学计划和体验项目,培养学生海洋环境保护基本理念、热情、相关科学知识及技能。文部省1991~1995年先后发行小学篇、中学篇、事例篇等环境教育计划指导资料,明确海洋生态环境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2011年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提交《海洋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书》,系统阐述了日本小学、初高中、大学的海洋生态环境教育计划实施情况,其基本特点是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海洋环保知识,增进海洋环保热情。如1年级学生通过到沙滩听海浪的声音、观察鸟的足迹和确认漂流物等现象,学习海洋生态环境知识,了解海洋,亲近海洋;2年级则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海洋动植物进行观察,进一步了解海洋,加深对海洋知识的理解。近年来,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财团提出《推进小学普及海洋教育建议》和《21世纪海洋教育蓝图———与海洋教育有关的课程和单元计划》,进一步推进海洋环境教育协作发展。基于对学生海洋自然环境及生活体验不足的担忧,从2002年4月起普通中小学教育新设置和推广“综合学习课程”。通过聘请校外专家支援授课(如由博物馆人员讲授指导自然观察和体验活动),与民间团体协作完善海洋环境教育基地体制。日本重视海洋环境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为推进海洋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普及研究成果,《海洋基本法》规定:“国家应采取措施,完善研究体制,推进研究开发,培养研究人员及技术人员”。要求“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推进与海洋产业相关的尖端研究开发、提高技术水平、确保人才培养”。同时为增进国民对海洋相关问题的认识,强调“在学校和社会推行有关海洋的教育”。“为正确应对海洋政策课题,需要培养具备相应知识及能力的人才”。因此,日本的大学海洋环境教育紧密结合海洋科学技术相关专业教育发展计划,开展跨学科协作,培养学生从多学科角度认识、思考和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2007年东京大学成立海洋联盟组织,有200多名教师参加,用互联网共享海洋环境技术知识、研究成果等资源。同时加强海洋科技教育研究国际合作。总体来说,日本中小学海洋环境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亲近海洋、了解海洋、守护海洋的基本理念和相关科学知识;大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管理和学校是海洋环境教育主阵地,日本通过学校教育为海洋环境教育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社会教育计划项目引领整体根据《环境教育法》《海洋基本法》等法规要求,环境省、文部科学省等国家机构和地方公共团体协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海洋环境教育推进计划项目。21世纪环境教育AAA计划(Anytime,Any-one,Anywhere)是一个覆盖家庭和社会,从儿童到成人的全方位国家环境教育计划。其中包括环境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等行政主体联合推进的“儿童课后环境教育”计划项目,国土交通省负责的“海洋生态运输交通”“海边环境教育”“水边再发现”等计划项目,文部科学省和环境省共同开展的针对不同人群的系列体验计划,环境教育设施改善计划等项目。同时,都道府县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地自然社会条件的增进海洋环境教育的计划项目,如福岛县、长崎县、熊本县等地方公共团体制订《共同增进海洋环保热情及推进海洋环境教育基本计划》。民间团体根据所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协作推进海洋环境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国民参与项目实施,既体验海洋自然休闲娱乐,又增进海洋环保热情,接受海洋环境教育。譬如,“潮间带”环境保全教育协作项目,东京湾NPO团体的“海湾设计协会”与“大地守护协会”,九州岛博多湾的“和白沼泽保全集会”与“和白沼泽守护协会”及本州中部地区爱知县蒲郡市三河湾的市民自治团体,都是“潮间带”市民环保教育的主要力量。东京湾、九州岛博多湾、蒲郡市三河湾的“潮间带”环境保全教育是组织示范和引导包括儿童在内的国民清理浒苔,深刻理解潮间带及其栖息生物净化海洋环境和浒苔破坏潮间带环境的原理,切身感悟浒苔清理难度及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提升保护潮间带环境的认识,增强海洋环境保全意识。再如“森林•河流•海洋”环境保全教育协作,其中,由当地渔协、生协、农协和水产协会等民间团体都参与其中的北海道森林联合会倡导植树环保运动,其生态思想源自过去渔民常说的“藏鱼林”,即越靠近水边的山越绿,山越绿鱼越多。因而渔民称“森林是海洋的恋人”正是根据森林与海洋生态关系,渔协、农协等民间团体开展市民海洋环境教育协作。上述国家机构及地方公共团体或民间团体推进实施的计划项目,规模大、辐射广,具有共同参与、多样主体、多层次协作等特点,对海洋环境教育整体发展起到引导支撑和示范作用。

(三)家庭及工作场所教育充实整体海洋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补充,又受学校和社会教育辐射影响。《环境教育法》《海洋基本法》实施以来,海洋政策本部与文部省等国家机构和都道府县及市街村等地方团体制定实施计划和政策措施,推进海洋环境家庭教育协作发展。根据《海洋基本法》规定:海洋日期间“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尽量举行纪念活动,以在国民中间加深对海洋的知识和关心”。国土交通省等部门和地方团体协作,利用海洋日等节假日,以“大海”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宣传。海洋日期间,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到海洋环境教育基地,共同参加公益活动,拣捞海滩和水面垃圾,培养子女海洋环保意愿和协作理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于日本政府倡导和推进各种计划项目实施,家庭教育对推进海洋环境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日本家庭及工作场所中的教育对推进海洋环境教育整体发展起到渗透和充实作用。海洋环境公害是由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教育法》和《海洋基本法》要求共同参与协作推进海洋环境教育,主要为了规范全体国民行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海洋政策财团报告认为,推进海洋环境教育计划实施目标是国民通过学习海洋法规知识,在自己生活实践中融入海洋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理念、原则,理解、关心和自觉支援海洋及沿岸地域开发、利用、保全等活动。因而要重视“增进工作场所中的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环境基本法》规定:“企业及国民组织的民间团体、企业、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努力对其雇佣者开展必要的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环保知识与技能。”要求“国家、都道府县及市街村要努力向民间团体及企业对其雇佣者开展的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活动给予必要支援,要向他们提供拥有开展指导环保能力的人才,提供增进环保热情及环境教育的相关资料等信息”。家庭及工作场所的教育几乎与每个国民有关,日本增进海洋环境家庭及工作场所的海洋环境教育,融入生产和生活,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总之,日本海洋环境教育注重发挥基地作用,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学校教育为基础,通过实施计划项目引导、支撑、辐射和家庭及工作场所教育渗透、充实,形成全社会覆盖的整体推进机制。

四、结语

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3

2007年2月,英国设计师Anya Hindmarch的I Am Not a Plastic Bag在英国时装周现身,立刻掀起抢购狂潮。两个月后,当两万只限量版I Am Not a Plastic Bag在英国450家Sainsbury超市再次发售时,八万人排队购买,几小时内全部售罄。第二天,这款包包在eBay以200美元的高价成交。

这款售价5英镑,未经漂白和染色的帆布包包,旨在树立帆布购物袋之时尚,从而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然而,另设计师意想不到的是,包包的时尚价值远远超过其实用价值。有幸买到的人,恐怕早将包包藏起,有谁舍得用它装纳土豆和青椒?没有买到的人至今愤愤不平。一位女士说,“什么环保?为了买这只倒霉的帆布包,我不知浪费了多少汽油,浪费了多少电!”

那么,用帆布袋环保吗?按常规思维,帆布袋可以反复利用,一定是环保的。但是,用来制作帆布袋的棉花却是一种非常不环保的农作物。棉花的生长极其依赖农药,而农药对土壤危害极大。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的棉花农药用量占总农药用量的四分之一。

所以我们不得不问,有环保包这回事吗?

美国著名百货公司Bloomingdale’s推出几款自主品牌帆布袋,用未经漂白和染色的回收棉制作。包包不但宽大实用,价格也十分亲和,只有30美元左右。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这款包包,便是为环保作贡献;那种满足感和荣誉感,弥足珍贵。

环保的意义,归根结底有两条。第一是节约自然资源,包括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资源,海洋资源等等;第二是减少废物排放。本着第二条精神,很多设计师大展创意,变废为宝,以垃圾为材质设计和制作包包。报纸,糖纸,塑料袋,易拉罐,汽车安全带,自行车内胎,汽水瓶盖子,一次性筷子等等,只有你没想到的,没有设计师做不到的。比如用自行车内胎做的瑜伽垫子包包,售价80美元,聪明地利用狭长的黑色内胎作为包包的侧身,线条简洁流畅,还透出一种质朴和结实的美。

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ipping industry,ships to marine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industrial and academic circles pay attention to Green transportation more and more. At first,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s about marine pollution and green logistics, and so on. Then,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transport measures, and finally, states the marin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关键词: 海洋污染;绿色运输;多式联运;共同配送;防治措施

Key words: marine pollution;green transport;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joint distribution;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99-02

――――――――――――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胡从旭(1969-),男,安徽明光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物流专业带头人,副教授,物流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运营管理。

1 海洋污染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逐步由陆地延伸到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危害海洋动植物的成长,对海洋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严重破坏,危急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平衡。人类活动对海洋污染种类很多,其中,对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因素是物流中的运输。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贸易额越来越大,在对外贸易运输中,海运所占比重最大,对海洋污染也最严重。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家研究委员会于2002年出版的调查研究报告称:“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的污染物来自于船舶。”

什么是海洋污染?不同机构、不同人观点也不一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认为:“海洋污染指的是,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的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的有害影响。” 海洋污染种类很多,按照污染源分类,主要有3类,一是海上源,二是陆上源,三是空气源。其中海上源污染主要是海洋船舶泄露、水产养殖污染、海上石油平台污染和人类海上活动所倾倒的废弃物等。

海洋污染对生物危害极其严重,可造成鱼类、鸟类、浮游生物、哺乳动物等死亡,使得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临港工业也会受到威胁,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自身安全。

2 绿色运输含义

绿色运输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抑制运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运输环境的净化,使运输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它要求从环境的角度对运输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运输系统。在物流的各个功能中,运输功能最为重要,若运输功能实现绿色化,整个物流活动也基本实现绿色化。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船舶密度增加,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船舶海洋污染防治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船舶对海洋的污染有多种,主要包括:各种油类污染、生活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包装有害物污染、有毒液体污染、大气污染等。在各种污染中,油类污染最严重,如船舶发动机油、机械油、油船的溢油等,特别是油船洗舱的残渣混合物,以及混有油的压舱水、洗舱水等,都是船舶排放到水中的污染物。

3 发展绿色运输的措施

3.1 发展多式联运 什么是多式联运?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多式联运的好处在于:多式联运由于采用了集装箱,外包装可以大大简化,发货人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包装费用,货损、货差降低。可充分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扬长避短,经营人可以选择最佳运输路线,实现了运输一体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运输过程的效率化。

3.2 发展共同配送 2001年4月,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对共同配送的定义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实质是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在互信互利的合作基础上,对不同商品进行优化组合后再进行配送,以此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配送成本,快速反馈信息,促进整个社会商品高效流通的配送,其核心思想是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建立企业联盟。

通过共同配送,使得社会车流总量减少。由于集中了多家企业和用户的货物,可实行混合配载,将多家企业的零散货物整合在一起,可提高车辆实载率,大大减少了配送成本。经过科学的路线规划,可以消除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现象,从而减少了交通污染。

3.3 采用绿色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性能直接决定运输中所排放的废气量以及噪音量。为了减少运输工具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选择低污染的运输工具,如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汽车、太阳能汽车、电动车等。这就要求使用更清洁能源的发动机,比如将柴油和汽油发动机改为电动的,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染,更有效的利用能源。目前发展的“高铁”是一种典型的低碳运输工具。高铁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的特点,是未来运输工具的理想选择。另外,在设计制造运输工具时,尽可能降低自身重量,减重有利低碳节能,减少动力消耗,目前,日本在大力发展轻型化运输工具,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4 船舶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4.1 制订和完善我国的船舶海洋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在我国,除了积极参与防治船舶污染的国际合作并加入了有关法律体系之外,还制订了多部国内法律法规,与船舶海洋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有:1979年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颁布了《防治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5年颁布了《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8年颁布了《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2010年颁布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内容上不协调,不能与世界相关法律接轨,影响了船舶防治污染工作的有效展开。因此,应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在审查现有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础上进行必要修改、完善,建立起内容全面、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船舶海洋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4.2 大力研发“绿色”船舶 传统的运输船舶会对大气和海洋造成大量污染,燃油消耗成本大;随着全球经济低迷,船舶公司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迫使船舶公司采用各种方法降低成本,加上各国对环境污染的管制越来越严格,对“绿色”船舶的要求已迫在眉睫。“绿色”船舶是指对环境无害,不污染或少污染海域和空气的船舶。“绿色”船舶有下列一些特点:船体重量轻,燃油消耗少;采用新一代超低摩擦船底技术;船体形状呈流水线形,船体受到水的阻力小;使用超导体材料以减少风的阻力;使用太阳能、风能等作为船舶能源;使用液化天然气代替燃油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使用新的能源管理系统和控制技术,以帮助船舶减少燃油消耗。针对“绿色”船舶的一些特点,各个国家应鼓励造船公司加大研发“绿色”船舶的力度,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对于船舶运输企业来讲,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降低船舶停靠费、减少税收等。

4.3 回收处理船舶排放的污染物 鼓励中大型港口建立废水、废油、废渣回收与处理厂,集中回收处理渔业船舶和运输船舶的污染物,严格按照标准净化处理船舶排放的废弃物,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废弃物处理厂进行补贴,维持废弃物处理厂的持续运转。也应通过立法,改善船舶防污设备的配置,使船舶具有较强的处理废弃物的能力。

4.4 加大对船员的环保意识教育 各国政府应加强对船员的环保意识教育,使船员们充分认识到船舶污染的严重危害性,保护海洋环境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大对船员污染海洋环境的处罚力度,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船舶,应采取处罚措施。执法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海域污染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努力使海洋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激发全民参与环保热情,发动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对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

4.5 对政府部门领导实行环保考核制度 在海洋环境保护中,政府部门中的部分领导缺少环保意识,过于注重GDP增长,缺少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维,这就要求国家对干部考核时,改革干部任用和考核制度,弱化GDP增长在干部考核中的作用,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衡量政绩和干部考核的范畴中。

参考文献:

[1]江彦桥.船舶与海洋防污染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5.

[2]袁金明,林凌,杨菊.物流绿色运输管理的实现途径分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0,(10):53-54.

[3]胡建伟.对海洋环境有害物质的运输管理[J].航海技术,2010,(1):31-32.

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5

一、活动主题 和谐共存,关注红树林

青春装点新农村广州高校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进村结对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红树林的实地生态考察,了解广东省小型红树林的生存及发展情况,为更好保护当地近海海洋渔业资源及生态提供指导。

2、调查当地沿海渔业发展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调查当地环境与农村私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指导当地科学合理的保护环境发展经济。

3、在广州市高校中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文化、有热情、有环保理念、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想的大学生团员。并在当地团员中树立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4、向当地村民,青少年及学生传播环保知识和科学的持续可发展观,帮助政府促进资源节约型新农村建设。

5、锻造广州高校环保志愿者的团队协作与吃苦的精神,发觉并培养广州各环保协会骨干,让他们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6、 加强广东省团委对各高校热爱环境的学生团员支持,为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大学生团员亲身参与其中,并付出一名具有文化知识,生态环保理念的共青团员的力量。

7、在当地建设一个文化知识学习图书室,给农村青年带去精神和知识果实,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和精神的丰富。

三、活动意义

以团中央提出的“百支青少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进百村结百对”活动为契机,落实团中央号召,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等广州各大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暑期深入农村,在基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前往惠州市惠东县盐洲岛白沙村做实地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和环境宣传,为当地村民和青年等提供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生态完好的建设理念,并领导农村青年走知识创新的科学生产道路,以“人与自然和谐与共”和“节约资源、珍爱生灵、抵制污染、保护环境、共建和谐”为核心理念,同时提高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及海洋渔业的保护,培养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优秀团员的实践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出有责任感,有环保理念的环保青年志愿者。

四、活动时间 7月24日-31日(具体行程待定)

五、活动地点 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盐州岛,

六、活动参与人员

1、华南理工大学FRESH环保协会

2、华南师范大学绿色文明社团

3、华南农业大学环保科技协会

4、广东工业大学绿色行动协会

5、仲凯农业大学环协会

6、华南理工大学学生

七、活动内容:

1、在当地学校及社区进行关于保护红树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内容的保护宣传活动;

2、在当地学校对学生和村民进行森林保护及生态农业生产内容的环保教育

3、调查沿海渔业发展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调查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4、露营及野外生存活动,让营员切身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加深对大自然的感情,并通过绿色营对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5、调查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总结并递交给广东省共青团委,广东省林业局,华南理工大学校党委,华南理工大学校团委,华南师范大学校团委,华南农业大学校团委,广东工业大学校团委,等。

6、后期文集及影展制作,将营员的亲身感受以文字、图片、DV等形式展出并推荐给广东各大高校师生和大知名媒体,

7、开展具体的“七个一”活动,做到带动一批先进团员,影响一批村民,最后让他们共同为当地建设出力贡献。

8、当地团员交流,村民交流,政府探讨,相互学习和影响,

9、晚会全民,学生大联欢,以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出发,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及学生团员共同努力建设环保生态家园。

10、与当地青年手牵手建立一个图书室,培养一队农村青年志愿者。

八、活动成果

1、绿色营专题调查报告

2、绿色营摄影展各高校分享

3、绿色营分享会(报告会)

4、绿色营文集

5、保持当地青年团员学生的电话热线

6、建设并丰富当地农村图书室

九、什么是绿色营

全国大学生绿色营是原《大自然》主编、《环球绿色行》作者唐锡阳及其夫人马霞共同创建的。是以关心环境保护的大学生为主体,并有记者、作家、科学家参加的民间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一次,并取得较大的社会影响。

全国大学生绿色营得到许多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及支持。()如:自然之友、香港长春社、世界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环境保护永远不会过时,它需要不断地有一大批有志青年的投入,更需要有远见有良知的社会人士的支持。

近几年来,唐锡阳相继在北京、昆明、厦门、广州、桂林、哈尔滨、上海、杭州、香港、深圳、南京、西安、成都、重庆、兰州、徐州等地作过一百多场报告,影响十分广泛,上海、南宁、重庆、厦门、西安、南京、成都、绵阳、广州等地大学生也相继组织了绿色营。

每年暑假,很多省份的各大高校环保社团(如北京理工的山诺会,厦门大学的绿野,广西大学的绿沙)都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绿色营活动,并邀请全国各地知名的高校环保协会参加。绿色营这一品牌活动,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已成为绿色环保的符号,并获得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营为有志于环境保护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审视和思考自我与社会发展的机会。每一个绿色营活动都确定了主题,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森林砍伐问题,水污染问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绿色营以学习和交流为目的,每届关注一个环保热点,通过在当地进行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和环境宣传,从大自然,从当地,从队友身上领悟环保的真正精神,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在后期的图片展,总结报告会,文集发表的活动中,将整个活动理念和收获推广到所有大学生心中。全国大学生绿色营走过了十一年,不仅要在当地普及了环保理念、宣传了环保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绿色营走出了越来越多有责任感,有思想,有行动力的环保人。

十、可行性分析

海洋环保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环保 国情教育 数据

一、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观念淡薄,生态环境与人类及其他生物关系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是人们目前不能有效地保护,甚至破坏生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观念,激发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的热情,就理所应当地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要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的许多章节都含有生态环境的知识,要求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保教育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例如,在讲到“藻类植物”时,可以联系到近几年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频发的赤潮现象。赤潮在短期内可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含化肥和农药的江河入海水、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营养元素大量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使环保意识成为生活的自觉理念。

二、结合我国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国耕地、森林、草原绝对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如耕地占世界的7%,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些并不可怕,世界诸多国家中,资源即使贫乏而国家富强者,并不罕见。令人忧虑的是,长期以来,人均占有量低的事实,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了生态的恶化。

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土高原曾经是草木葱茏,而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黄河含沙量巨增,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10厘米,下游主西槽已抬高2米,真正成为一条“空中河”,向学生讲解这些国情,学生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感到自己作为祖国的未来,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环境保护好。增强了责任感,也激发了他们为治理环境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真正将环保意识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环保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培养环保意识的目的。

结合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念日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环保意识。如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水污染形势的严峻和淡水资源的缺乏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水污染危机意识,使学生懂得平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资源观和社会责任感,邀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到校举办环境专题讨论,掌握有关环境教育的新信息,从而加深对环境教育的新认识、新理解。类似的还有6月5日“世界环境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等等,这些都是开展环保宣传的好素材。

走出去,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成立了“清除白色污染志愿者”活动队,利用休息日到公园、市场等处,义务清除废弃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为美化城市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调查活动。通过设计一些对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将市面上的各种洗涤用品使用后水质是否含磷、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行对比;还将一些能降解的塑料袋与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一起埋入实验田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还组织学生开展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深深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四、充分利用引人注目的数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