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1

八九月的骊山,黛青的山峰似笼罩着浓浓的云雾,山下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掩映着一座古朴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小学语文、数学班培训之所。

这样高规格的培训,对一个塞北高原的乡村小学教师来说,是从教生涯中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更是一次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因此格外珍惜和重视。没有让我失望的是,培训中心请来全国各地教育名家精彩讲解,倾其所研之精华,谆谆引导启丹霞,每堂课都令我耳目一新,受益颇丰。

与我们相处最多的当然是毛学文老师,他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生活、学习导师。我听他第一堂课讲的是《课标研读》,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地球村的角度谈起,围绕“语文课干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困扰语文教学多年的问题展开,又推荐了一堂观摩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推荐最多的还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精品,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他经常反复强调:现在的小学生,要多读一些经典作品,哪怕现在读不懂,也要在思想上建立一种印象,有一种尊崇古代文化的意识。他让班里一位毛笔字写得好的学员将《三字经》抄写出来,张贴在学习室里,供大家浏览。

毛老师几乎是堂堂课都与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可见他高度负责的精神。自从听了陈琴的吟诵讲座后,他就一直致力于推广这样的学习方式,力图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参考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多读一些古文。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信仰,使他几乎变成一个推广狂人,不仅自己买回吟诵的书和光盘,跟着电脑反复学习,还在教室里给我们表演,以此来感染我们。闲暇时,毛老师常常找到我,促膝长谈人生、社会、工作,每每谈到激动时,他表情严肃,神情庄重,慷慨激昂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似乎已经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他比我大十多岁,却表现得如此敬业和专注,甚至肯花这么多时间给自己充电,为了什么?这一点令我佩服和感慨,觉得自己的渺小和苟且,是已经不能饶恕了。

这种影响,是一种职业观念的内在感化,不是教条化的思维所传达的模板理论。这么多年来,教育上今天树起一面旗,明天吹响一声号,风云变幻,莫衷一是,搞得基层教师不知该向右还是向左转,始终没有一条明晰的线路可循。其实,扎扎实实的瞄准一条线,不折不扣的做下去,就是一种很成功的教育。花样玩得多了,人马都折腾得疲惫,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只留遗憾在人间啊!我觉得跟毛老师学习,悟出的东西还真不少。

仲维健老师的《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今后的识字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性,通过大量具体事例的讲解,操作性变得很强;张启哲老师用他一口标准的长安普通话讲述了《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高屋建瓴,极具哲理;相学文老师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观点新颖,独具匠心;杨孝龙老师所讲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提升策略》立足教研,探索课题,提出策略,直指现实;田延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用事例阐明自己的教学育人观;李琦老师深入浅出的解析了“同课异构”的内涵,并现场指导我们上微型课,每课必评,褒贬适度……专家之精彩讲座不能一一尽述,收获之大,也非言语所能表达。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提高有效性 四条途径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写”即是“写作”。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眼里,作文难写;在老师心中,作文难教。不少学生“谈文色变”,不少老师“因文皱眉”。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找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条。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古人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同时也说明了阅读对于写作的巨大帮助。在我看来,我国的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取得灿烂辉煌的成就,与古人学习语文以“读”为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别人的语言,学习别人的思想,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这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他们毕竟年龄小,语言积累少,思想不够成熟,对许多问题的观点、看法比较幼稚,思维方式也比较简单直接,在这样的状态下让他们用有限的语言知识表达思想,进行写作,就像是要让贫瘠的土壤开出鲜艳的花朵,难度确实较大。

因此,语文老师既要让学生充分读懂读透语文课本,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要有感情地读,边读边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变作自己的东西,把外部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想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二、教学生学会审题是前提

小学阶段的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即使没有给出现成的题目,作文要求也比较明确和具体。审题,就是要弄清题目要求,知道要写什么。小学中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思维还不够缜密,对作文要求往往是一知半解,在作文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从而使作文出现跑题、偏题现象。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两点。

1.熟读作文要求,深入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把握要求中的关键词。如“难忘的一件事”中,“难忘”就是关键词,写作中就要突出“难忘”;而“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快乐”就是关键词,写作中要突出“快乐”。

2.弄清题目要求写什么。小学阶段作文基本只有三种类型:写人、记事、写景。如果是写人,弄清对象是谁;记事,弄清要求写什么事;写景,则要弄清写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物。

三、教学生学会观察是关键

写作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然而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却并非如此。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就是写不出一句话来,即使写出来了,也显得干瘪、空洞,没有丝毫生气。原因何在?

我认为,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的是技巧的传授,有意无意地使作文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本质,学生作文就处在了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胡编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的惯用手段,“假、大、空”的作文俯拾即是,“真、善、美”的文章鲜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写观察笔记。学生自己确立观察对象,要求把观察的经过、结果写清楚,并在观察过程中认真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篇幅可长可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要求学生建立“资料库”,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写在纸条上,放进“资料库”中,写作之前动手翻翻,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这样,学生写的是自己熟悉的事,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3.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专用“读书笔记本”。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文中的精彩片段、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一方面丰富自己的内部语言,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写作时借鉴。若能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一定能变得生动、鲜活。

四、让学生多写多练是保证

俗话说“三天不练口生,三天不生”。要想打败“作文”这只“拦路虎”,就必须知难而上,多写多练。

古代文学课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刘文典 教育思想

刘文典是一位以文化教育为终身事业的校勘大师,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在丰富而独具特征教育实践中,他提出很多真知灼见传承为教育界的佳话,独到的见解使他成为中国新教育先驱者。刘文典的教育思想特征鲜明而有特点,对我们如今的教育现状仍然具有讨论的价值意义。

一、治学严谨,精神遂密

刘文典先生治学严谨,精神遂密,向来为学术界所称赞。在校勘过程中,他提出“一字之微,徵及万卷”,“你要没有‘日思误书更一适’的癖性,千万不要去尝试。”

在校勘古籍过程中,刘文典善于广泛吸收百家之长,除了对先关原本的内容,手法进行比较分析还对所收集到的多种版本和类书材料广泛吸收,充分利用。例如《淮南子》一书虽然前代儒将考释,但是研究成果分散于各自杂记,想要研读的人很不方便。刘文典在《淮南鸿烈解集自序》这样说到“唯西汉迄今,历二千祀,钞刊屡改,流失遂多。许、高以之溷剑句读由其相乱,后之览者,每用病诸。”可见《淮南子》校勘起来无论是收集资料还是汇集旧说难度都不是一般之大。最终刘文典为学术界贡献了《淮南鸿烈解集》,后为世代所称道。

刘文典主张在校勘过程中一定注重反复考证,在教授《校勘实习》一科中,他就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怎么识别版本的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和优劣;怎样有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相互核对,比勘其文字篇章的异同。”根据学生回忆,刘文典讲到古籍中的一个难字,几百年来很多学者引经据典作了各种研究,始终争论不休。直到后来经过一位校勘学家“从多种版本中对比研究,发现这个字是在传抄中被人抄错了的错字,这才平息了这才延续几百年的笔墨官司。”诚如日记对刘文典校勘过程的记载:“他把各类书中引此书的句子,都抄出来,逐句寻出他的“娘家”。如《太平御览》中引的凡一千零二十六条,《文选注》引的凡五百余条,即此两项已费了不少的日力......他用的方法极为精密――几乎机械的谨严――故能逼榨出许多前人多不能见到的新发现。”做国学的研究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情,刘文典将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并终身以严谨的态度考据古籍,若是没有惊人的勤奋,恐怕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刘文典一生以校勘古籍为己任,始终坚持绳贯珠连,一丝不够。

二、重视文学,发扬国学

刘文典重视文学教育,他认为文学是是先民心力的结晶,国学对于中国如同疆土对于祖国同样重要,“凡是真正的爱国者,固然要出死力捍卫我们祖宗遗留的寸土寸金的疆土,同时也应当极力爱护祖宗遗留下来的这份精神上的遗产。”因此要努力研究旧文学,认识民族固有精神,同时要尽量吸收新的,创造出一种适合潮流的新兴文学。”

在1932年的清华大学纪念周上刘文典以“清华大学国文系的特点”为题进行演讲。刘文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外文“多读外国文学作品,看清楚世界文艺的思潮,认识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地位,把这一点认识清楚了,自然就会寻出我们当走的途径,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文学来。”他还提出国文系的发展应该做比较研究,放开眼光,取别人之长处补自己的短处,要打开国门,像国外大学的英文系学习,“仿照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哥伦比亚、耶鲁等大学英文系的规模,拟定清华大学国文系的课程。”同时将文学一科走跨学科发展模式,与西洋文学系、哲学系合作,目的在于将文学中所蕴含的人类思想往高深绝妙处发展,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作家才能够“了解人生,认识宇宙,具有丰富的理想,再继之以天才,然后才能把宇宙,人生描写得非常美妙,批评得十分深刻。”

刘文典提倡将国文的发展适应世界潮流,抛弃旧文学,将发扬古代文学优势与建立时代所需要的新文学结合起来,“偏重旧文学的研究,教学生钻故纸,做那些浮词滥藻咬文嚼字的文字,那是不合时代潮流的,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刘文典提出改变国学的研究方法,引进国外的新方法――支那学。这种科学方法兴起于东西洋的支那学者中,中西并蓄,新旧兼收,主要用来研究中国的经学,史学,小学,音韵,都取得很好的成绩。刘文典断言:“此后想要研究中国的经史,非精通东西洋文字,参用他们的新方法不可。”

国学是中华名族精神的结晶体,所以国学的兴衰是关系民族兴亡的。刘文典举例说明“颂《孝经》以退黄巾贼”看似是个笑话,其实是一个切实的根本方法,“因为一个人对于固有的文化涵濡不深,必不能有很强烈的爱国心,不能发生伟大文学的国家,必不能卓然自立于世界。德国Fichte以一位哲学教授战胜拿破仑;《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类小说,以及许多赞颂祖国的诗歌,都能振发国民精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国家存亡之际,应该抛弃只在形式上讲求的文章,发扬真精神,应用新方法才来完成复活民族精神,振兴国家的使命。

三、学习西方,科学救国

作为新青年首批作者群,刘文典借助报刊为载体,翻译外文,企图启发民智,教育救国。刘文典想通过报纸为载体,以文章为说客,开启中华民族之民智。他作为一名译客,将国外的知识引进中国,在翻译日本生物学家丘浅次郎《进化与人生》一书时,刘文典先生就明确过译书的目的“我在十多年前认定了中国一切的礼祸都是那些旧而恶的思想在那里作祟。要把那些旧的恶的思想扫荡肃清,惟有灌输生物学上的知识到一般人的脑子里去。”

他赞同英国政治家Norman Angel在《大幻想》中论述的关于“和平是个幻想”的观点,救国的一线希望,在教育,在青年勤奋努力。他指出只有,精通科学才能昌盛国家,国家存亡在于对于自然科学的掌握程度,“今日之世界,一科学之实践也。举凡政治、军事、工业、商业、经济、教育、交通及国家社会之凡百事业,无不唯科学是赖。精科学者生,不精科学者死。”他认为,中国不缺乏法政文学的深造者,但在自然科学方面却没有知名于世界的人,而发展自然科学是我们当下第一要务,不容稍懈,因此中国的兴败在于青年能否掌握自然科学。“法政诚亦重要,文学非不可宝,苟能精之,又岂恶事;然关于今日欧洲战争,化学工业之功用,实较法政文学尤为重,吾国所需,亦以此为最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关键,就是教育救国,艰苦力学,勇猛精进以所得科学报效国家。刘文典反对青年以文凭为敲门砖,之后堕落废学,恍惚终日。“....或以校中课程为敲门砖,卒业证书为获官符,无论所习何科,所治何学,而殊途同归,皆以作官为最终目的,不特治法律政治经济者,不肯终为法学家政治学者,即学文学美术医工者亦必展转请托,求入教育,内务,农商部以充课员技正,卒之一行作吏,素衣划淄,进无裨于国计,退无绩于简编,横舍化为科场,科学等于八股,而国家强盛之机亦绝。”

四、突破常规,发微阐幽

刘文典先生授课形式与众不同,突破常规。据当年西南联大的学生回忆,刘舒雅师上课前,由校役提一壶茶和一个茶碗,并外带一根旱烟袋,放在讲桌上,“老先生上堂讲授时,讲得得意处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中的精义”。刘文典在教授《文选》一科时,上课时间为每周六下午二时,课时为两小时,但有一天刚上完半小时课,他突然宣布今天提前下课,将课程改在下周三(农历五月十五)晚饭后七点半继续。原来那天刘文典先生是准备讲授《月赋》,而农历五月十五正是月满之期。“校园内摆下一圈座位,听他老人家坐在中间讲解《月赋》。”[14]这样的授课形式与我们今天班级制是截然不同的,在月光下席地而坐听着先生对着一轮皓月讲课,大家身临其境的想象,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的精辟和风趣。

刘文典这样一介大师,除了教学不拘泥常规模式外,他的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弘扬深刻,隐微的道理和学问。他常同学生说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和盘旋曲折。譬如一个学生,即使他是怎样的“天众之圣”,“他的学问也要循序渐进,纵是比别人进步的快些,也决不能未学算术就能懂微分积分,未学过无机化学就能知晓生物化学,天体化学,这是个普遍的定力。”刘文典讲课喜欢结合将课程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考,不爱照本宣科,在课堂上将自己做学问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刘文典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开设《中国文学专书选读・文选》一门,而《读书选杂记》正式他在研究《三余札记》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讲授《温飞卿集、李义山集》一科时,他用“观世音菩萨”概况作诗所包含的三个因素,“第一是‘观世’,指生活阅历,第二是‘音’,要有美的音调,第三是‘菩萨’,即有伟大的同情心。”刘文典让学生学习作诗,不仅要读懂诗的意思,还要从诗人的角度感受诗歌,揣摩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