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向量法 ; 立体几何 ;平行垂直 ; 空间角 ; 想象力 ;

兴趣信心市教研员来我校调研,笔者需要开一堂公开课,此时恰逢高三第一轮复习结束,第二轮还未开始,笔者对在复习中几次对学生测试,立体几何拿不了高分一直“耿耿于怀”,于是想上一堂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难点问题。 本节的教学应突出的教学重点,不是立体几何问题本身为重点,而是把具体的立体几何问题作为学习向量方法的载体,以向量方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于是开始收集资料,把近几次做得不理想的几个题目进行整理、归类,最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确定教学目标:

(1)利用向量方法解决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问题;

(2)能灵活选择向量法与综合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3)培养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重点:证明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求空间角问题

难点:共线问题转化,建系的选择

1把知识点梳理如下四点:

1.1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设直线 ι1和ι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ν1和ν2 ,

(2)设直线 ι的方向向量为 ν,平面α的法向量为 u,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 u1,u2 ,

1.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设直线 ι1和 ι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ν1和ν2 ,

(2)设直线 ι的方向向量为ν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3)设平面α和β的法向量分别为u1,u2 ,

1.3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

(1)设异面直线 ι1和ι2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m1 ,m2则 ι1和 ι2所成的角θ满足cos θ=

(2)设直线 ι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量分别为 m,n则直线 ι与平面α所成角θ满足sin θ=

(3)若 n1,n2分别是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θ|=

1.4点面距的求法

如图,设AB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 n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到平面α的距离d=

2处理知识点策略

2.1用向量方法证明线面平行。

让学生提前做,课前老师收上来看,发现有2处做得不够好,强调用向量方法证明线面平行必须写明线在面外.线面所成角正弦值用图形来回顾公式的推导,并指出与面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的区分。

例1: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侧棱A1A底面ABCD, AB//DC, ABAD, AD = CD = 1, AA1 = AB = 2, E为棱AA1的中点. (Ⅰ) 证明B1C1CE;

(Ⅱ) 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

(Ⅲ) 设点M在线段C1E上, 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16, 求线段AM的长.

问题1,2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先做,交上来看学生做的情况,发现例1中的第2小题出现问题,笔者把一位同学的错误解法呈现给大家,一起纠错,先让该生自己纠错学生补充的形式,通过课堂知识重难点的处理,发现该生对线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与二面角的正弦值有清晰的认识,于是笔者让另外一个学生将两个知识点进行强化,指出异同点提高学生纠错意识;

问题3笔者当成例题来讲,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决共线问题,EM=λEC1(λ〉0) 从数量表示和几何意义两方面,把对向量及其运算的认识从二维情形提升到三维情形。

这如此“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的认识发展过程。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和向量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再次渗透符号化、模型化、运算化和程序化的数学思想。从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处理!若点在坐标轴上与坐标平面上假设点时有巧妙方法,应指出!

这样就让学生提前写好知识点既掌握了重点知识,又突破了难点.

2.2向量运用要灵活

例2:如图,在直棱柱 ABCD-A1B1C1D1中,AD//BC,

∠BAD=90°,ACBD,BC=1,AD=AA1=3

(I)证明: ACB1D;

(II)求直线 B1C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值.

先进行思路分析,处理此问题在于,未给出AB的长度,学生无从下手,不懂得应用已知 ACBD,此题可以用综合法去求解;若用向量来求解,可设AB=a ,

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原点在A 点,AB所在直线为y 轴正半轴,AD所在直线为x轴正半轴。设A(0,0,0) ,D(3,0,0),D1(3,0,3),B(0,a,0),C(1,a,0)则AC=(1,a,0)BD=(3,-a,0),ACBD AC・BD=03-a2+0=0,a〉0a=3此题可解了.

学生对未知长度建系求解较为困难,可先建系,假设长度,用已知条件,通过向量运算求出未知长度,将向量的灵活运用植入学生的思维中.

2.3灵活建立坐标系

例3: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NM 是矩形,

平面 ADNM平面ABCD ,∠DAB=60 ° ,AD=2 ,AM=1,E 是AB 的中点.

(Ⅰ)求证:AN //平面 MEC

(Ⅱ)在线段 AM上是否存在点P ,使二面角 P-EC-D的大小为 π16?若存在,求出 AP的长h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前两题的基础上学生对例3进行现场解答,用综合法解决第1问速度快;学生思考得出连接BN,设BN与CM交于F,连结EF得出EF// AN结论;此题有几种建系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起点拨.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发散思维,把本堂课的氛围带到一个高度。

那是因为几种建系方法的讨论让菱形的建系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通过建系的选择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根据它们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向量的工具作用和向量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再次渗透符号化、模型化、运算化和程序化的数学思想.灵活建立坐标系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2.4用向量解决截面问题

例4: (2012・北京)如图(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DE∥BC,DE=2,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CCD,如图(2).

(1)求证:A1C平面BCDE;

(2)若M是A1D的中点,求CM与平面A1BE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平面A1DP与平面A1BE垂直?说明理由.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地基沉降 处理

1前言

紧张的城市用地,使得一栋房屋紧邻另一栋房屋建造的现象经常发生。两栋房屋要么紧紧相连,使用同一基础;要么设一道变形缝,各用一半基础;要么采用悬挑基础或桩基础。尤其是一些设计和建设单位只注意一般新建房屋基础比原房屋基础浅埋,两基础间净距一般取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2相邻荷载对基础影响的因素

2.1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新旧建筑物的上部荷载、结构形式、自身刚度、强度、稳定性、使用年限、基础形式、建筑类别、土层性质等都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因素,到底哪一个是决定性因素,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这里只讨论新建房屋对原房屋的影响。建筑物的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地基土层中引起的附加应力具有扩散作用,在地面下某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各点附加应力不相等,在均布荷载合力作用线(即基底中心线)上应力最大,两侧逐渐减少;距地面愈深应力分布范围愈广,在同一垂直线上的应力随深度变化,超过某一深度应力愈小。应力扩散是裂缝开展的外因,但不论其应力多大,只要原建筑物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就不致于损坏。因此,原有房屋自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是房屋不被破坏的内因。

2.2附加应力的大小取决于地基与基础的相对刚度、荷载大小及分布情况,基础埋深和土的性质以及施工时间间隔等多种因素。因此,新建房屋对原房屋地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荷载大小和地基土的性质。

3相邻建筑物沉降的有关数据

3.1建筑物的沉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通常,一般建筑物在施工期间随着荷载逐渐增加,地基被压缩下沉,当工程竣工时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已基本完成,对于低压缩粘性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已基本完成,对于低压缩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的50%~80%,对于中压缩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20%~50%,对高压缩性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5%~20%。因此,根据相邻建筑物的预估沉降量已完成情况可以计算出新旧房屋下的附加应力所引起的沉降及其相互影响。图1为相邻基础对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影响示意图。

3.2沉降计算

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取决于基底附加应力p0,基础底面各层土的压缩模量Esi,基底下各层土厚度Zi及平均附加应力系数αi,αi-1。不难看出,各层土的平均压缩模量Es 越大,沉降量越小;基底附加应力P0 越小,沉降量越小。因此,我们认为相邻地基沉降影响大小取决于两建筑物的最终沉降量的大小。

3.3房屋的变形特征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4种。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沉降量主要用于计算独立柱基础和地基变形较均匀的排架结构柱基的沉降量,也可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变形量;沉降差主要用于计算框架结构相邻柱基的地基变形差异;倾斜主要用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倾斜值控制;局部倾斜主要用于计算砌体承重墙因纵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由变形特征的作用,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确定如何控制它们,由控制值的大小确定建筑是否安全和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见表1)。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表1

变 形 特 征

地 基 土 类 别

中、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砌 体 承 重 结 构 基 础 的 局 部 倾 斜

0.002

0.003

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

框架结构

砖石墙填充的边排柱

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

0.002 L

0.0007 L

0.005 L

0.003 L

0.001L

0.005 L

单层排架(柱架6m)柱基沉降量(mm)

中压缩性土 120

200

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

纵向

横向

0.004

0.003

多层和高层建筑基础的倾斜

H≤24

24

60< H≤100

H>100

0.004

0.003

0.002

0.0015

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

H≤20

20

50< H≤100

100

150< H≤200

200< H≤250

0.008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高耸结构基础的沉降量

(mm)

H≤100

100

200< H≤250

200

400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3

从弹力的定义中可知产生弹力的条件有二:一是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些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出;但有些形变是微小的,我们肉眼不易观察,这时判断弹力的有无成了一个难点。针对此问题,一般我们采取“假设法”。

一、假设一

假设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不存在,看物体在该位置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则说明弹力存在;若没变化,说明弹力不存在。

例1:如图1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均匀球体A紧贴着挡板B,这时圆球是否受到挡板的弹力作用?

圆球与挡板B均匀接触,但是,挡板B是否有形变,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出来的,因此,挡板B是否对球有弹力作用,就成了一个难点。如果我们假设挡板B不存在,球在竖直方向的重力G和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下,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挡板B对球无弹力作用。

二、假设二

假设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施加了弹力(或者没施加弹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再与实际状态相比,是否有矛盾。若出现矛盾,则假设不正确,若两者一致,则假设正确。

例2:如图2所示,用绳子悬挂一质量为m的球,使绳子保持在竖直方向上,并使球与光滑斜面接触,小球是否受到斜面的弹力作用?

如果斜面对球有弹力作用,则这个弹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斜面向上,使球不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斜面没有弹力作用。

在前面的例1中,如果我们假设挡板B对球有弹力存在,则此时圆球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不为零,必定加速运动,与所给静止状态相互矛盾。说明圆球与挡板B虽接触,但并不挤压,所以,挡板B对球无弹力作用。

根据弹力的定义可知,弹力的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看起来比较容易判断,但具体应用起来,却很难。常见支持物的弹力方向如下。

一是平板的弹力垂直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如图3所示。

二是曲面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如图4所示。

三是支承点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如图5所示。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4

影响校园阅读推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校对馆藏资源的建设,校领导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具有阅读指导经验的教师等。

鉴于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和特点,本文将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引入图书阅读推广活动中,进行阅读推广项目运作,分析阅读推广活动项目策划与实施的方法、流程,提出针对中学生启动的阅读推广项目展开的阅读推广策略,使阅读推广活动在系统性、科学性、效率、效益等方面有所提升。

为进一步营造学校读书氛围,笔者所在校的图书馆将持续开展“书韵飘香”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畅知悦读”体验、“最美读书瞬间”摄影、绘画书法作品征集比赛与展览、好书推荐展、图书馆书友会启动与招募、新生入馆教育系列讲座、图书借阅知识及检索技能竞赛和“阅读推广之星”“读者之星”“服务之星”评选与表彰活动等,精彩纷呈。

一、项目目标

1.总体目标:

进行读书日“书韵飘香”××中学第×届读书节之项目宣传和推广,加大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保障项目后期持续运作,在不断的运作中创新,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稳中求进,稳定发展。

2.具体目标:

(1)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世界读书日”并培养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读好书、会读书”,重视阅读。

(2)扩大系列活动在学生中间的认知度,以滚雪球的方式提高知名度,扩大参与人数。

(3)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图书阅读推广项目的队伍中,实现志愿者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供给。

二、项目策略及活动

1.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世界读书日”并培养其阅读兴趣,“读好书、会读书”,重视阅读。可举办的活动有: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举办“阅读经典”好书推荐及展示会,为前来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学生提供满意的服务,以保证现有参与者的规模。

2.积极宣传,扩大在学生中间的认知度,以滚雪球的方式提高知名度,扩大参与人数。可举办的活动有:“最美读书瞬间”摄影、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等,以丰富的活动,吸引学生,扩大知名度。

3.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图书阅读推广项目的队伍中,实现志愿者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供给。可举办的活动有:书友会启动与招募,进行志愿者清点,确定长期志愿服务人数,进行志愿者动员以及相关培训,评选“读书之星”“服务之星”等。

三、项目实施步骤

1.策划项目。可根据策划的不同方面,细分成活动日程安排策划、开闭幕方案策划、展场环境策划和布置、评奖设计方案策划等。

2.宣传项目。可根据内容的不同,细分为宣传材料的制作和宣传途径的安排、专题报告的策划和。

3.实施项目。根据活动的安排流程可细分为开(闭)幕式、好书推荐、读者座谈会、摄影图片及书法展、图书之星评选等。

四、实施计划

1.“最美读书瞬间”摄影、绘画、书法作品比赛。

活动主题:最美读书瞬间。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时间:×月××日~×月××日。

活动内容:通过摄影、绘画、书法作品捕捉校园中最美的读书瞬间,真实地反映校园阅读文化。此次选出的作品将用于图书馆长期展出,装饰图书馆人文环境。

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为个人原创作品,要突出“最美读书瞬间”主题,作品内容健康向上,积极彰显校园阅读文化,体现教育意义,作品表现风格不限。

(2)摄影作品:黑白、彩色不限,要求影像真实,仅可作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当调整,不得作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绘画作品:需作品原件,黑白、彩色、画风不限,作品尺寸为A3(297mm×420mm),装裱与否自便。书法作品:需作品原件,软笔、硬笔书法(包括工程字)作品均可,装裱与否自便,草书、篆书请另附释文。

(3)不得抄袭和盗用他人作品。

提交方式:

(1)请将摄影作品电子版(以JPEG格式)发送到×老师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班级、学号、联系电话),并在邮件内容正文中注释摄影作品标题以及50~100字的创意说明。

(2)请将绘画、书法作品交至图书馆一楼×老师(联系电话:13xxxxxxxxx)。请在作品右下角注明作者姓名、班级、作品名,并填写《“最美读书瞬间”绘画、书法作品参赛登记表》。

2.“阅读经典”好推荐及展示会。

时间:×月x×日。

地点:图书馆大厅与前坪。

活动目的:选出经典好书,推荐阅读,提高学生的借阅热情。

形式:读书日当日举办图书馆好书推荐展。

活动内容:根据4月图书馆开展的好书推荐意见调查,做好好书推荐排行榜,并在读书节前两天进行推广与展览。

3.书友会启动与招募。

时间:×月x×日。

地点:图书馆大厅。

活动目的:搭建一个具有健全组织机构的读书和学习交流平台,利用核心会员的阅读兴趣与个人知识,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多读书、读好书。

形式:借助读书日主题活动宣传与推广书友会,正式启动书友会成员招募报名。

书友会成员招募条件与对象:热爱读书,钟情阅读,热心分享读书心得,对组织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有热情,年级不限,男女不限。

报名程序:有意参加书友会的同学可在×月××日在图书馆大厅报名点填写申请表,也可日后到图书馆×老师处报名。联系方式:13xxxxxxxxx。

4.“读者之星”“阅读推广之星”和“服务之星”评选与表彰。

时间:×月。

活动目的:表彰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积极分子,提高学生人馆热情与图书馆活动参与度。

参评对象:2016年到馆借阅的学生、参与阅读推广系列活动的学生、书友会成员和读者服务大队成员。

评选依据:

(1)能遵守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有关借阅规定,无违纪情况。

(2)根据图书馆读者借阅系统统计的数据,依据评选标准确定。

(3)读者服务时间全勤、服务表现优异的志愿者。

(4)阅读推广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参与者。

奖励办法:对当选的“读者之星”“阅读推广之星”和“服务之星”发放荣誉证书及奖品,并邀请他们参加馆内举办的其他活动。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听力理解 字符图式 负迁移 目标语 认知效应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

(一)听力与词汇量

一般人总是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不容否认,多听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需谈对话、交流、阅读理解、撰写文章等等,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

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二)听读相关性

不少人学习英语多年,但却不一定能听懂别人说英语,即使是非常简单的句子。然而,若把英语的书面材料给他们,即使有一些生词也能读懂或大致看懂。这种情况不仅在自学英语的人们中存在,在接受正规训练的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尽管学生的听力训练材料的难易程度往往低于阅读材料,但就整体而言,学生的听力水平仍低于阅读水平。实质上,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外语教学环境中听读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有关。

在母语学习中,从技能的发展顺序看,听说先于读写,即首先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语音特征图式和其相对应的有关客观世界相关关系的图式;然后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的字符特征图式,即在听说的基础上进展到读写。当然,听读的心理活动要比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复杂一些。在外语环境中,听讲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母语环境中的情况不同,其特点如下。

1. 操母语者必须经过一个在大脑中叠加或重新建立的语言系统的图示的过程,才能掌握外语。这个过程的顺序是字母――词――句――篇章,与此同时,还要逐渐形成完成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如音、音素、节奏、语流、语调等),因此,字符图式与语音特征图式的建立是同时的。但在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同时起步的,而且,在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大纲、内容、时间、方法以及学习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四种技能在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同步发展。比如,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间往往超过听能训练时间,在读的过程中又常常采用默读的方法,这样,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发展势必不平衡。实验证明,对同一个或若干已学过的词,学生听和看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视觉辩论的能力大于其用听觉辨认词的能力。

2. “读”的能力(即同时调用语音和字符图式辨认字符)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者是要以字符为基本媒介开始学习外语的,因此,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听的能力。那么,怎么从理论上解释阅读训练与听力理解的这种关系呢?

首先,尽管阅读和听力两种训练形式不同,但它们都属于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语言使用过程,二者有很大共性。从较低层次(音素、音素群、词和句)来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运用听觉感知知识,对语言材料进行解码和作出种种推断。换言之,在辨音的基础上,运用认知效应对该语言材料作出各种解释、判断,达到理解。从较高层次上看,听者为了理解语篇(句)意义,更需依赖认知效应进行理解。这是由于在篇章层次上,意义的产生往往是听者对语义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中,语言形式所起的作用往往只是触发听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评议材料进行意义上的构建,其中包括运用文化方面知识预先判断,推测说话者的意图。显然,听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效应以及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听天气预报为例(听力理解测试中常常考到的一个话题),能否准确而快速地理解有关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听者的地理知识、基本的天文知识,甚至一些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如这一地区使用摄氏制度还是华氏制度等,而上述这一点正是与阅读理解所涉及的过程相一致的。在阅读中,读者同样使用各种认知过程,依赖种种认知效应及其所拥有的背景知识,对语篇进行语义分析和构建。因此,就这一意义上说,学习者操练和运用认知过程以及判断推理过程,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这种能力,显然有助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其次,阅读对学习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评议输入来源,它不但增加了学习者接触评议的机会,丰富了学习者对使用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大量的阅读中拓宽了其词汇量和背景知识量,这三点对听力理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有意识地和潜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并接受新的知识,而量的积累势必产生语言习得中质的飞跃。由此,学习者的阅读量越大,质量越高,他的英语整体水平也越高,而听力能力正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

(三)听力与听者的情绪状态

近年来,不少学者在探究、调查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操练与听力理解的关系时,不同程度地发现听者情绪状态与听力理解有相关作用。

199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组成的研究组对中国本科学生的素质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注:见《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研究组在以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对与英语学习有相关的17项自变量和13项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语言能力、学习动机等6种因素对语言综合水平影响最大。此外,O’malley Chamot在1990年的调查报告中也同样提出了有选择的“集中注意力”对听力理解所起的积极作用。

可见,听者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听力的一个主观因素。具体地说:在不具备良好的动机和自信心的情况下,听者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从而干扰听的过程。这就是所谓语言输入中的“情感过滤”问题。

二、解决途径

(一)建立旨在扩大听的输入和有针对性地训练听力技巧的听力教学体系。各种语言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是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它技能的提高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一开始就应重视在进行语言形式操练的同时注重连续的语篇教学,并在材料的选择中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可理解性,体裁的广泛性、交际性和练习设置的科学性。

(二)改变思维方式,讲究听力技巧,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效果。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培养听者的听力技能,对其进行单项和整体的听力训练,让听者运用听觉感觉知识在音素、词、句子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和理解,或者让听者运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三)语言的听是主动的解码而不是被动的感知,是积极的认知构建而不是单纯的声学事实。因此,要充分认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性,同时优化心理环境,消除情绪障碍,运用多种视听方法及手段,创设多种情景,最终调动学生听的兴趣和动机。

参考文献:

[1]辉煌美语听力.开明出版社.

激发想象力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发展 新研究 方向

引言

随着通过生化技术来治疗心理疾病和情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对精神和心理对抗运动的研究兴趣也逐渐增大。而最早意识到积极心理学作用的是:马丁・赛里格曼博士,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鼻祖,并且用了40多年的时间致力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忽视了精神追求,因此负面心理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传统的心理学中的诸多理论把人过于机械化,忽略了人内在的潜能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以及研究层面

1.积极心理学简介

在过去10年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是其研究以及应用合理的囊括了人类经历的精神层面曾经被视为消极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病态的心理现象已经不再为人鄙视,而更多的心理学专家对其表现出了积极地态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地品质,它与消极心理学对立而生,相对于消极心理学的负面、低落,积极心理学能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生活更加的幸福安定。积极心理学本身利用了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有效的试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及发现的问题

单就目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层面上来研究其对人产生的影响。

首先由内而外,在主观层面上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感、希望和乐观主义,以及快乐和幸福。而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积极情绪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往往在体验一种积极情绪的同时,也会间接的感受到其他的积极情绪。

单就个人而言,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对各种事物的感知能力、天赋、智慧等等,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在群体的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公民美德和使公民更具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以及民间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责任的媒体等等。

在对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条件做相应研究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了诸多矛盾的问题。例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积极的心理学强调获得积极情绪,必须存在快乐、满足、幸福等必要因素,但是中国古人却留下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名言,而一些常识也进一步证明,有些成功,也要面对负面情绪的积累,而长期处于优渥环境下的人,反而丧志,所以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间如何转化?如何塑造更健全的人格? 这些也给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这也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的探究。

二、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1.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完善心理学理论体系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是全新的流派,它是将以前各种专业研究中忽略的积极心理元素整合在一起,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创新,促进心理学分支中人性积极层面的发掘。如今,积极心理学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重视,逐渐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所以积极心理学发展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同时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及水平,使之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匹配,由此带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2.积极心理学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的对象是个人,而且其关注的是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人性中的积极的成分,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人心理状况,更有利于展开积极的干预和诱导,以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更好的建立健全人格。

3.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于传统研究技术的沿用,促进其更新变革。

从某种角度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消极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碎片化的整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继续沿用了消极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例如:问卷、访谈、实验等,但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变革,研究方法更加的标准、醇熟,从而使研究方法更高的服务于心理学研究体系。

三、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遵循当前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访谈,实验等各种方法,同时中间还融合了人本主义思想。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的美德、爱、宽恕、感激等各种积极的方面,引导人们不断的发现自身长处,使普通的个体对社会及生活充满积极情绪,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从某种意义上来来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

但是换言之,积极心理学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新鲜事物,在以前的心理学研究中,就已经存在了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只是它们当初相对的分散,没有被整合成一个整体,虽然西方学者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振奋人心的结论,但是上述研究中发现的矛盾及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曹爱红,陈晓芳,宋惠佳.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方向及价值核心.[J].心里科学进展,2008,5(9):30-37

[2]严文斌,宋佳鑫.社会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支持和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5,11(8):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