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社保基金;内控体系;完善;实践

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保证其稳定运行的基础为社保基金,因此,社保基金必须要具备安全性。内控体系为保证社保基金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相应内控制度的建立以及内控措施的实施,有效的做好社保基金的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保险制度良好的发挥其作用,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内控体系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社保基金的安全性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原因为社保基金与社会保险事业及参保人员之间密切相关。在社会保险事业开展过程中,社保基金对其有着直接影响,而参保人员的生活、相关利益也受到社保基金很大程度的影响,当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比较低时,社会的稳定性会也会相对降低。尽管党和政府对社保基金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但受到内控体系不健全、管理措施规范性差、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违规使用社保基金的现象频繁出现,无法有效的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性,危及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1]。国内外众多的实践证明,社保基金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比较高时,社保基金的安全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同时,各项业务的规范性也会增强。由此可知,完善社保基金内控体系对于社保基金安全性保障来说十分重要。

二、当前社保基金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规避物价上涨风险效果比较差

我国开始推行积极地货币政策后,国内投放了大量的人民币,再加上外币的涌入,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尤其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不断的提升。基金投资过程中,其收益水平受到通货膨胀、动态经济调整的严重影响,对于社保基金来说,其实际收益的计算需要将通货膨胀率在名义收益中扣除,通过实际收益水平,将运营效果真正的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膨胀率越高时,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严重时甚至出现负数,影响政府投资社保的收益率[2]。物价上涨的同时,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性,当社保基金内控体系比较完善时,可有效的规避物价上涨风险,但当内控体系不完善时,规避效果会变差,与此同时,高通货膨胀率导致高物价上涨,从而提升物价上涨的风险性,最终影响社保基金内控体系规避其风险的效果。

(二)存在挪用社保基金问题

基于社保基金的重要作用,基金管理单位一直非常重视其征收及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不断地提升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及监督力度,明显增加社保基金金额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挪用、转占社保基金的现象,但在部分基金管理单位中,社保基金被挪用、占用、少缴等问题依然存在。社保基金挪用、占用等问题的存在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社保基金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相应的法律知识不足等[3]。社保基金挪用问题的存在不仅仅影响社保基金的安全性,不利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稳步推行,甚至会导致国家利益被损害。

(三)监管压力大

从征收社会保险款项开始,各个环节当中均存在社保基金监督工作,目的在于社保基金科学的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在监督社保基金时,除了内部的监管部门外,国家层面的、地方政府层面的以及第三方监管机构均比较多,导致社保基金内控监督工作的开展由多个部门或机构共同进行,这种局面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会大量的增加内控的工作环节,影响内控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内控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社保基金内控的内涵

以往,劳动保障部门在进行内部控制社保基金工作时,采取的方式为“打补丁”,即哪里出现问题后补救哪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种方式的内部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此种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山东省劳动社会保障局开展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2006年,颁布并实施了《山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为《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控制体系已经逐渐的形成,有机的结合了内控、互控及监控。

为了完善社保基金内控的内涵,山东省构建了相应的内控模式,主要包含以下集合方面的工作:第一,组织结构控制方面,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比如组织决策控制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并在建设劳动保障部门能力的过程中,将侧重点确定为内控执行能力的提升,将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提升;第二,业务运行控制方面,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为依据,明确的规定各个控制业务工作,如环境控制工作、业务控制工作等,良好的管理各项工作,并对管理水平不断地优化,将社保基金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第三,基金财务控制方面,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不断的优化,于业务操作流程中融入控制的措施,同时,在整个社保基金运行期间试试会计控制,真正的实现内部控制;第四,信息系统控制方面,控制手段为上传基础信息,参照相关标准,山东省严格的考核各市的内控管理数据,了解其内控能力,编制相应的业务数据操作要求,下发到各个市中,规范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第五,稽核监督控制方面,将内审稽核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审计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审计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立即分析问题成因,及时解决,并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4]。

(二)拓宽社保基金内控的外延

在《制度》中,详细的罗列出了各种社保基金的类型,提供了相应的管理及运行方法,这些方法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可有效地监控及评价社保基金内控工作,可操作性比较强。同时,《制度》对社保基金的内控体系做出了相应的外延,规范主体不在是单一的机构,而是包含所有的部门,此项外延措施有效地实现了内部控制社保经办机构,而且还全面的管理及控制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实现了内控的全面覆盖[5]。全面的覆盖社保基金内控体系后,监督及管理工作的效果可大幅度提升,减少挪用、占用社保基金问题的发生,保证社会基金的安全性。

(三)建立统一的监督评价标准

在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并未体现,或直接被内控人员所忽视,而且即使存在评价系统,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导致评价系统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用的评价作用,降低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存在的此种问题,山东省结合本省社保基金内控体系的实际特点,在全身范围内构建了统一的监督评价标准,各市可依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调节,由此,即可有效的开展评价工作。在山东省所建立的监督评价机制中,规范性的描述了各个控制环节及控制点,对各部分内控工作进行明确,同时,划分职责、明确权利,为监督评价标准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6]。

四、结论

社保基金内控体系的建立对于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来说十分重要,基于当前社保基金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山东省在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内控体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如完善内控体系的内涵、拓宽内控体系的覆盖面等,有效的提高了内控体系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内控体系的作用,保证社保基金安全,进而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良好运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强,王阿洁.试析社保经办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兼论农民工社保工作对内控制度提出的特殊要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42-46.

[2]黄寅桓.论社保内控模式在财务评审和操作上的弊病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2(02):185-187.

[3]黄寅桓.试谈社保基金征收制度转型对其强化内审监管体系的助推与促进[J].经济视角,2012(03):121-122+124.

[4]王婧含.试析加强社保局会计内控的方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24):31-32.

[5]孙胜梅,倪沪平.完善社保基金支付监管的深层思考[J].浙江经济,2015 (17):38-40.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2

作者为经济学家

从总体上说,“减持”优于“转持”,若以“减持”为主、“转持”为辅,两者有机结合,统筹兼顾,或许更有利于实现社保基金和股市长期双赢的更佳目标。

历经8年探索,利用国有股资源和股市平台筹集资金、充实社保基金的具体办法,由“减持”调整为“转持”,对此媒体普遍赞赏,业内人士也大都认为是股市利好。但是,经过冷静客观分析,结论是国有股“转持”没有“减持”好。

短期股市走势反映了“转持”与“减持”在操作上的变化。2001年6月,国务院《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场应声大跌,不得不在境内市场停止执行;今年6月,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市场未跌反涨。两种办法股市反应迥异,原因除了办法出台时市场所处运行阶段不同和对充实社保基金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外,主要是“减持”立刻影响市场供求关系,“转持”有禁售期,后推了市场供求变化,特别是2006年6月股改新老划断后已上市的131家含国有股企业应转持的83.9亿股,再增加三年禁售期。这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股市稳定运行的精心呵护,但也表明“转持”本质尚未在市场显现,因而不能根据短期市场走势判断“转持”政策对市场影,向的基本性质。

从“减持”到“转持”,最明显的变化是,划归社保基金的资产主要由现金变为了股权。这一变化看似简单或微不足道,从近期看又有利于股市稳定运行,但从长远看,这是本质性的变化,对社保基金和股市发展都有重大的负面影响。

对股市来说,“转持”本质是国有股以更高价格减持,按“减持”办法,国有股是按首发价格减持;而按“转持”办法,国有股按首发价格纳入社保基金总资产核算,为实现投资收益,避免账面亏损,禁售期后必然高于首发价格减持,这无疑使A股市场失血更多。在“转持”机制下,社保基金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长期做空机构,社保基金投资股票有比例控制,随着国有股转持规模日趋扩大(今年8月就有约800亿元市值的股改新老划断后首发上市公司应转持国有股批量入账),社保基金随时可能减持已投资股票,今后在二级市场上将很少买入甚至只卖不买;而在“减持”机制下,社保基金划入现金,必然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成为中国股市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引导市场理性和价值投资。“减持”办法具有存量发行性质,国有股减持与新股发行同步,可以扩大新股供应量,有效抑制新股定价和上市后的过度泡沫,这对中国股市是非常重要而又迫切需要的;然而“转持”有禁售期,几乎完全丧失了对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的正面功效。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3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监管内控管理制度和办法,确保基金和资金管理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为进一步规范各项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支出,防范基金风险,根据各项支出特点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在局党组的安排下,在相关科室的支持协助下,重新组织修订完善了社保基金各项支出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具体操作流程,确保了基金管理和各项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二)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工作实际,拟写了《清镇市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清镇市社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并及时呈报市有关领导审阅,并及时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对2006年、2007年度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并及时出具检查报告。通过检查就业局2006、2007年就业再就业资金会计档案及部份基础资料,就业再就业资金帐务处理基本按照会计制度及有关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流程符合有关规定。

2、严格按照有关操作流程对就业再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各项支出进行审核,并深入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一是从5月份以来,认真审核每一笔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各项支出;二是每月下旬按时会同社保局退休科审核拟退休人员资料,并对拟退休人员有关情况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保证拟退休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确保基金支出安全完整;三是对2009年每季度、每月的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有关支出进行审核;四是及时组织召开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管理联席会议,保证有关资金的及时拨付。

截止目前,共审核发放12家单位公益性岗位补贴159.63万元;审核发放9家单位的社会保险补贴206.87万元;发放养老金7368.66万元,拨付丧葬抚恤费158.25万元,拨付遗属生活补贴117.99万元;支付职工医疗保险61.72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医疗保险31.93万元,支出工伤保险费用93.76万元,支付企业生育保险费用2.57万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费用0.43万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20.93万元。

3、加强与社保局、就业局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对接,对各项基金和资金操作流程各环节内容进行熟悉了解,以便更能结合实际开展监督工作,使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基金和专项资金安全。

4、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及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等。

5、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对2005年、2006年、2007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及经费拨付情况进行了详细核查并及时报告检查情况。二是对2009年每期开班培训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及时填写培训质量统计表,及时准确了解每期培训质量等情况。

6、对各乡镇劳动力分市场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一是会同市财政、审计有关部门对百花湖乡劳动力分市场建设工程进行验收。二是对新店、卫城、流长劳动力分市场建设有关事宜进行现场查看。

(四)其他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按时向局办公室报送科室工作动态信息、工作周报、月报及工作总结。二是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及本局组织的有关活动。三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

(一)深刻认识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职能定位,不断加强监管人员的从业素质。

社会保险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管理使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规定性和严肃性,只有熟悉掌握社保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各项法律法规及实际业务操作流程,才能真正发挥基金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基金及就业再就业资金安全运行。工作之余,基金监督管理科科室人员学习了大量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基本掌握有关业务处理要点及监督管理过程中应重点监督内容。

(二)积极参加我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各项学习活动,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双促进”。

三、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目前基金管理尚未制定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和就业再就业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基金监督管理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财务内控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业务操作还需进一步规范等。

(二)由于就业再就业资金及社保基金有关政策和规定较多,加上自身时间有限,对社保及就业工作的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尚在熟悉中,导致对有关政策的把握尺度不准,基金监管工作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从社保基金征缴、社保基金各项支出以及社保基金节余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如何有效监督基金征缴、各项支出以及基金节余一直是基金监督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工作量较大、人员较少的条件下,要真正做到对每笔基金征缴、支出进行有效监督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与社保和就业部门有关人员的交流沟通还不够,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沟通还需加强。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4

1.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法规严重滞后,无法有效地开展足额征缴。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的依据是1999年1月14日由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在15年的时间中,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社会保障一直没有立法,管理部门无法对长期拖欠社保基金的企业进行强制性清缴,没有相关的法律制裁手段,结果导致拖欠现象大量存在。

2.企业领导法制意识淡漠,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年青人多、退休职工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认为按时、足额征缴养老保险基金会吃亏,不愿意缴纳;一些经济效益不好,资金周转很吃力的企业则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实在拖不过了再想权宜之计。还有一些企业宣传不够,很多员工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缺乏保护自己权益的主动性,从而使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钻了空子。东北某大型国有冶金企业职工就是由于没有了解政府对自己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受企业个别领导的蒙蔽,导致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按时拿到政府给的补贴,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严重侵害。

3.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确很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关资料表明,拖欠社保基金大户主要还是长期以来产品无销路,成本居高不下、退休人员多的“老、差、关、停”的困难企业,他们连给在岗职工发放基本工资都捉襟见肘,很难有资金弥补自己在社保基金上的空缺。

4.社保基金管理与地方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协调不够,导致基金不能及时保值增值。一些地方的社保管理部门开拓意识不足,没有经常性地与财政、银行、证券等相关单位联系、协商,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及时通过财政专户将社保基金购买国债抑或是转入定期存款,结果使利息收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保基金减值;一些银行与金融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拖延时间,不按规定办理优惠利息,不及时将已经到期的基金转入定期存款,想方设法“挖墙脚”,也是导致社保基金缩水的一个因素。以上种种原因说明,一代人的退休费用由下一代人承担存在着许多隐患,如果遭遇经济严重衰退等不利因素,就会使在职的劳动者不堪重负,难以承受这一重任。这种模式长期下去,自然会导致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承担着太多的社会关注,是企业离退休员工的“保命钱”,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必须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待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因此,作为企业养老基金管理人员,要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1.企业领导要切实提高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问题的认识,将按时、足额缴纳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只有认真做好关乎全体员工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才能做好这一关乎国计民生、惠及子孙的大事。同时,要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基本生活”两个确保“时刻挂在心上,作为检验一届领导是否做好工作,完成上级党委交给任务、切实履行职责的考核指标。企业领导要针对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与征缴办法,加强管理与调控,接好地气,落到实处,不得有半点疏忽。

2.呼吁人大与相关部门尽快制定与出台社会保险立法,从而能够社保基金管理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15年前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改革开放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将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执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立法与执法层面还有许多诟病,只有通过加大立法力度,尽快出台社保法,才能使基金管理步入依法收缴、支付、管理、监督的运行轨道。

3.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与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清缴力度和稽查力度。深刻认识社保基金对于巩固与加强、发展社会统筹工作,切实保障退休职工的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实现”中国梦“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厂矿企业,对每一家企业开展认真的调查研究,核实每一家企业工资总额与退休费用,切实防止漏缴与冒领。对欠缴企业,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全部缓缴抑或是部分缓缴的方法,等待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时,再予以补缴;对一些本来有能力缴费但是故意拖欠、甚至拒缴的企业,则要采取警告与处罚的行政措施,让其认识到拒缴将会付出很大的成本,从而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

4.要积极组织厂矿企业、社保机构、银行、新闻出版单位等对广大参保人员开展社保基金征缴与管理的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媒体,声势浩大地进行宣传,让每一位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都“关注社保、了解社保、参与社保”,愿意为搞好社保基金征缴与管理出力献策,主动“鼓与呼”;另一方面,要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实稽查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拳头”效应,将拖缴、漏缴问题降到最低。同时,社保机构与窗口服务人员要全面提升服务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一切为参保单位,一切为了参保人员,要在服务理念、服务行为、服务态度等方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重点解决办理社保业务排队、耗时长、个人查询信息不方便等问题,换位思考,创新服务。要深刻认识服务“窗口”对收缴社保基金的重要性,在单位新参保登记、新参保人员登记、人员增加与减少、单位与个人信息变更、申报社会保险工资等方面大开方便之门,争取做到“鼠标一点,申报保险”。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社会保障 制度改革 保障力 意义

由于我国社保体系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社保体系的覆盖面以及综合保障能力。 因此必须重视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完善,实现国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能力的提高。

一、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迫切性分析

1.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较为狭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的覆盖面仍然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央企、大型国有企业以及集体企业,而部分的乡镇企业以及个体经营企业主要通过自行购买的方式。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普及率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不仅对实现全民保障带来困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改革的开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2.社保资金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违规使用现象时有发生。现阶段虽然社保管理机构作为单独的基金机构与政府分开,但是其实质仍然是接受政府管理的内部体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运作。这就使得社保管理机构作为征集、保管、使用以及支出为一体的管理机构,社保经办机构的权限得不到有效的制约,而行政监管力度较差,势必导致社保基金违规使用的现象频发。

3.现行的社保体系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体系约束,导致我国的社保各类税费收缴水平较低。社会保险的收缴主要是通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以及不同部门按照相应的收缴办法与比例所决定,但是由于社保费用大多是按照部门或者地区指定的各类规章制度所执行,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因此导致社保费用收缴力度不足,拖欠以及拒缴的现象较多。

4.行政管理机构不够精简,管理费用支出巨大。由于各个地区针对社保基金管理都成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以及管理机构,因此导致管理机构繁杂,管理人员众多,。臃肿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不但降低了管理效率,同时也造成了管理成本支出巨大,造成社保基金浪费的发生。

二、社保体系改革对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的意义

1.可以有效降低社保管理成本,从而提高社保基金的整体使用效率,发挥社保基金的社会保障功能。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涵盖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几方面,可以对拥有相关业务机构进行合并,从而节省管理费用的支出,缓解社保基金总额紧张的问题。

2.有利于对社保基金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强化社会保障效果。对社保基金进行改革,从而保障社保基金的筹集,并缓解城乡、企业之间的差异,解决不同企业之间由于社保费率所带来的不公平,并进一步通过统筹管理,实现社保基金随着人员流动,进一步实现社保基金的连续性。

3.可以强化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对社保进行改革,如果采用由税务管理部门征收社保基金,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并由社保机构进行支出管理,由国家审计部门进行约束的新模式,则可以大幅度提高社保基金的征收效果,强化社保基金在筹集以及支出方面的管理,并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以及收支两条线的方式,实现社保基金管理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提高其社会保障效果。

4.有利于实现社保机构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对社保基金进行体制上的改革,首先必须完善社保基金的来源渠道,保障社保资金的充足。可以借助于税收的方式,利用其强制性、法制性以及规范性,提高社保体系的覆盖面与社保基金的来源,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社保资金紧张以及社保资金少缴以及欠缴的问题,在提高广大人民参保水平的同时,真正发挥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障民生的功能。

5.有助于推进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保的根本目的在于将社会主义公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个人风险转换为集体承担的风险,借助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民个人抵抗风险的能力,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其次,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利用其再次分配的调控作用,将高收入群体的一部分收入转移至低收入群体,促进收入的平衡,并降低群体收入差异,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以及经济秩序和谐稳定的作用。

总之,社保体系作为维护社会以及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承担风险能力的必要举措。现阶段由于社保体系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保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对于提高其社会保障力度十分不利。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保体系改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致力于社保管理工作水平与工作效果的提高,在实现社会保障基本功能的同时,实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参考文献:

社保基金的重要性范文6

刚才,学柏同志通报了全省社保基金检查整改情况和下步工作安排,6个市的分管负责同志结合当地实际作了发言,讲得很好,我都同意。这次会议之后,希望大家根据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把措施定细定实,把工作抓紧抓死,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整改任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扎实有效地做好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做好社保基金监督工作的信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金监督工作,韩寓群省长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抓好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姜大明副书记也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去年以来,特别是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强化基金监督,完善规章制度,加大检查力度,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督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所有的市和三分之一的县设立了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基本建立了在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以劳动保障行政监督为主,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社会监督等多部门参与、多形式监督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形成了推进基金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二是社保基金监督和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多年形成的挤占挪用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三是社保基金管理内控制度初步建立。社保基金收、存、支等环节进一步规范,基金监管和运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坚定不移地抓落实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团结配合、密切协作的结果。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继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基金监督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水平。

二、正视问题,增强做好基金监督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从审计署审计和省政府组织的社保基金检查结果看,我省的基金管理工作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基金运行还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是挤占挪用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整改工作没有如期完成,整改进度快慢不一。二是基金征缴还存在漏洞。一些地方和部门落实政策还不到位,执行规定不够严格。三是基金监督力量还很薄弱。有的地方缺少专门人员,工作疲于应付。监督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四是基金监督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基金监督内控制度还不完善,动态分析和预警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影响了监督效能的充分发挥。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社会保障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赖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基石,没有有效的监督,基金安全完整就不可能实现。对于基金监督特别是挤占挪用基金整改工作,国家和省里的态度十分明确,政策规定也非常严肃。最近国务院领导在听取审计署对社保基金审计整改情况的汇报时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下一步还将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全面审计。对这个问题,各级要高度重视,决不可有半点疏忽,更不能有侥幸心理。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保险基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紧紧围绕基金安全完整这一核心,牢固树立“三个线”意识: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是“生命线”,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基金安全是“标志线”,是我们基金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要从对党和政府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和对个人负责的角度,从讲政治的高度,抓紧进行整改,切实做好基金监督工作。

三、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基金监督的关键工作

下一步的基金监督、整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彻底解决历史形成的挤占挪用问题,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打好基础,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消除隐患。对尚未纠正的挤占挪用基金,有关市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抓紧纠正。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购建固定资产的,**年12月底前必须纠正到位;其他形式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6月底前必须纠正到位;造成基金损失的,要按照2006年国务院第157次常务会议精神,由同级政府予以偿还。劳动保障、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进行督导检查,对未按期整改和无正当理由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