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1

一、认识科学教学中的自主化德育内涵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德育活动时,首先自己要清楚科学教学中的德育内涵有哪些,德育活动要开展到什么程度?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学中的德育内涵主要包括四方面。

1.对待科学学习。在这块德育内容的渗透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能尊重证据,参与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科学品质;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2.对待科学。这虽然是比较抽象的词语,但通过各种自主化的德育活动,学生会明白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该不迷信权威,用科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3.对待自然界。这块内容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他们通过各种种植、养殖活动、交流活动来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珍爱生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并会赞美自然,保护环境。

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科技项目、科技新产品都是科学的结晶,而生活和生产又是科学发展的场所,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科学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效渗透唯物辩证法。

只有教师深刻解读科学教学中的德育内涵,才能有方向可循,德育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效果,最后水到渠成。

二、科学合理制定自主化德育教育目标

要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工作,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首先要科学合理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有效渗透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科学探究。

1.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现自主化德育教学的目标。科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德育的效果,直接体现就是学生,科学教学中的德育目标的呈现,要以学生为主体,主语是学生,谓语最好用可测的行为化的动词。如“能解释热传递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其中“能解释”就是可测的行为化的动词,谁会解释,应该是学生会解释,学生在这个德育因素中形成什么良好的品质呢?那就是通过解释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好好学习科学,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2.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长期积累可能实现的德育目标。有些德育目标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如“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他人和团队精神”等,这就要通过表现性目标来分解,逐步形成,这样在教学设计中才能体现,课堂教学才能步步落实。如“热爱大自然”这一目标就可分解表现为“观察某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并会相互交流”,这样就将某地区的自然资源落实到观察活动中,并在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最终达成热爱大自然的德育目标。

三、立足体验教学,构建自主化德育教学策略

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德育属于缄默知识,必须采用体验的方式习得。体验学习十分重视在活动中创设一定的体验情境,引发儿童对鲜明对象的感知和探究未知的激情,对学习的内容产生“神与物遇”的对接,促进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和发展。

1.亲近自然。要发展学生的德育品质,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有意识,因为意识先于行动,只有学生亲近周围的美好事物,才能感受到某领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态度价值观。如动物繁殖单元中德育目标的落实,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关于小动物出生、生活的录像、图片来了解各种小动物,真切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以及繁殖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升华。再如,一张精美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的照片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而一张垃圾山、荒漠吞噬良田的照片可以让小学感悟到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创作一首儿歌、画一幅想象画可以让小学生抒发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听一段科学家的故事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在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中应该怎么样去做。这些亲近自然的活动,会激发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表象:小动物是可爱的,我们要保护;花草是脆弱的,我们要呵护;大自然是神奇的,我们要探索和描绘;科学是严谨的,我们要寻找证据,等等。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会初步培育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2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启蒙式的学科,小学科学教学将宗旨放置在了学科素养的培养之上,而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核心在于探究性,是为了学生兴趣爱好、实际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培养而存在的。因此,作为启蒙式教学的小学科学学科,特别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二、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的语言要把握幽默与风趣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也要把握好幽默与风趣。比如:在教学太阳系相关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对太阳系有所了解,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视频。当然,九大行星都需要将自己的特殊展现出来,如水一般的水星、泥土装的土星等等,然后在每一个行星旁边配合上依据幽默的话语,像冥王星:“冥冥中注定了我就是最小的。”在配合上一个哭的表情。这样,也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冥王星距离太阳最远,并且质量最小。

(二)鼓励学生表达

小学科学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探索的地方,这就需要学生能够通过相互的交流、自由的表达、师生的互动,从而产生思维上的摩擦与碰撞。就本身而言,学生就应当成为课堂主体,只有懂得将“权利”下放给学生,将课堂转变成为“群言堂”,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小学生善于表现,天性活泼,我们不能将学生的“接嘴”、“插嘴”看成为对教师教学的不尊重,而是要让他们大胆地表达其所想,这样不仅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对于语言概括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当然,在“接嘴”、“插嘴”当中的很多话语,都能够得到“哄堂大笑”的结果,因此,鼓励学生表达,也不失为一种趣味的教学方式。

比如:在教学与空气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向同学演示了空瓶子里灌水会冒出气泡,这时,小轩说道:“我就看到过金鱼吐泡泡。”这时,老师接了一句:“如果你在水里面,你一样也会吐泡泡。”在听到这样的话语后,教室里面爆发一阵笑声,教师抓住这一点,说道:“那么,你们知道气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教学内容――空气。”

三、趣味法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应用

(一)增加生活元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其学习“战斗力”会提升较大的一截。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上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思维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从旁辅助。如果将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融入课堂教学,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教师还要懂得情感熏陶。

比如:科学学科一般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在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准备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将这一节课主要讲解的知识与现象展现出来,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仔细的体会教学内涵。这样的方式,不仅学生愿意接受,还能够看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何乐而不为。另外,如果还能够配合上一些实验操作。就拿上述的空气教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小朋友在游泳池潜水时吐泡泡的情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是属于生活的一部分,还能够联想到自己游泳的情况,对空气的认识也能更加的具体。那么,就能让科学教学更加完整,充满无限地生活元素。

(二)学习生活化,增加学生常识教学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科学容纳了纵多内容,学生也无法一下全部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常识融入其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改善现今的学习状态,同时,对于其余方面的能力培养与提升也有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标准当中指出:就科学课程本身而言,它是将生活化与工具性相互统一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生活化教学是语言文字的灵魂根本,而科学的定理也组成了生活化教学的身躯。所以,在讲解理论期间,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才是科学教学的最佳手段。

比如:在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先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当中的风是什么样子的,和煦的微风,还是像这段时间具有威胁的“海燕”台风,这样,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提升上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四、结语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3

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收集实物的方式,调查了一位小学科学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现状,并发现了影响该教师PCK生成和发展的因素,即工作环境、同事的建议、备课的方式、反思的水平和习惯。

关键词

初任科学教师 PCK 影响因素 个案研究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是指学科教师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在将特定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课堂教学形式时所使用的知识。从现代知识论的视角来看,PCK是一种广义的知识,不仅包括了能用概念、命题等形式表达出来的客观普适的学科教学原理,还包括了蕴藏在教师个体教学行为中的默会知识。

PCK是教师知识基础中的核心知识,拥有PCK的数量和质量是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主要区别之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发展教师的PCK。深入探究刚刚踏上讲台不久的初任教师的PCK以及影响其PCK生成和发展的因素,能为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而且,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小学科学初任教师PCK的实证研究仍极为稀少,因此,本研究试图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究一位小学科学初任教师PCK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培养提供基于实证的、本土化的支撑材料和实践参考。

一、研究的方法

1.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T老师曾就读于一所师范类高校,本科毕业后在长沙市C小学执教三年级5班、6班以及四年级1班、2班的科学课,每班每周3节。此外,她每个中午还要监督孩子们午睡,以及在每周二和周三的下午最后两节课带领孩子们体育锻炼并辅导作业。T老师参与此项研究时刚好正式参加工作一个月。对于初任科学教师这一群体来讲,T老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2.数据的收集

在2013年10月15日至2014年1月11日期间,笔者对T老师进行了调研,采用观察、访谈、收集实物的方式收集了多种数据。首先,笔者对她执教的11节课进行了参与式课堂观察并做了详尽的实时记录。其次,对T老师进行了访谈。一是利用课前或课后的10分钟,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弹性访谈,主要是了解她对学情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后的反思。二是在1月11日对她进行了40分钟的半结构式访谈,主要是了解她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统领性观念以及影响她PCK生成和发展的因素。所有的访谈都进行了录音并根据录音整理成了文字记录。此外,笔者还收集了一些教案以及上课时学生填写好的学案。

3.数据的分析

西方学者马格努森等人认为,科学教师的PCK包含五个成分:对科学教育的统领性观念、科学课程知识、科学学习者知识、科学教学策略知识以及科学学习评价知识。[1]笔者采纳PCK内涵结构框架,将那些能够反映T老师PCK现状的数据按此框架分为五大类,然后逐句地进行了登录、编码和类属分析,从而提炼出T老师PCK各成分中的概念类属和核心特征。此外,对于那些能够反映T老师PCK生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数据,笔者也进行了编码和类属分析。

二、研究的结果

1.小学科学教育的统领性观念

为什么在小学阶段要开设科学课?在科学课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体现出教师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统领性观念。在访谈中,对于第一个问题,T老师认为,“主要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遇到问题后知道如何去思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没学,就不知道方向和步骤。科学课教的是一种方法和步骤,让他自己形成一种思维,同时形成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态度”。对于第二个问题,T老师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且“教师也要教知识”。但令T老师困惑的是,“‘引导’这个词对于所有的课都适用”。

2.科学课程知识

科学课程知识主要体现出教师对“教什么”这一问题的理解。首先,在对教科书的解读上,T老师在备课时能做到认真钻研教材,但她经常曲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例如,教科书中安排了实地观察蚂蚁和室内观察蚂蚁两个活动供教师二选一,T老师却让学生在实地观察蚂蚁后再次在室内观察,导致学生觉得室内的观察毫无新意和乐趣。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T老师的教学有时过于浅显或范围过于狭窄。例如,《金鱼》一课中仅仅讲解金鱼有头、鳃、躯干、鳍、尾和鳞,然而长沙市的学生对此早已熟知。《蚂蚁》一课中仅讲解了信息素,完全没提及蚂蚁的寻食、合作搬运、排队等习性。再次,在教学重点的确定上,T老师经常在次要处花费大量时间,而重点处却一笔带过。例如,《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一课中,她用半节课的时间证明运动后呼吸次数加快,但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呼吸系统的功能。

3.科学学习者知识

科学学习者知识主要体现出教师对“儿童如何理解科学”这一问题的理解。首先,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访谈以及对T老师的访谈可知,她基本上能知道学生在学习特定主题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想法。在最后一次访谈中,她也认为自己“大多数情况下能知道学生已经懂得的课内外知识”。其次,在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学习困难或误解的了解方面,T老师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提前预测到学生在学习什么知识时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误解。例如,T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控制变量来研究声音的远近和强弱对鼓膜振动的影响,却惊讶地发现学生根本听不懂。再次,在对小学生科学学习动机与兴趣的了解上,T老师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在三个月的跟踪调查中,笔者发现T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低、秩序混乱、教师维持秩序的现象。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4

一、办学目标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努力建设成适应本省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培养队伍和一流的学科专业培养体系,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宽厚、适应性强和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本省为本,面向全国,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丰富自己的办学职能,引领教师教育不断前进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学院。

二、办学理念定位

办学理念定位是指一所大学或学院对其在办学过程中应坚持什么样原则、标准和信念的把握。它体现一所大学或学院办学的价值标准,具有导向性和激励,同时还具有宏观的规范;它是大学或学院的一种内在精神,体现了其内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追求。个性办学理念的形成是办学者教育创新的结果,办学者拥有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就能够发挥其导向性和激励,通过自己的创新教育把大学或学院办出特色。它还能够约束大学或学院的内在活动和外在行为,使其更好地不受外界干扰,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围绕本省教育实际情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目标等来塑造自己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

三、办学类型定位

我国现有的千余所高校按其功能作用划分,大体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这四种类型。与此相适应,学院包括教育科学学院也可以分为这四种类型。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重视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成为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型学院。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指对通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素质、能力和类型等方面所要达到目标的标准的规定,它是定位中的核心和关键部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了,教学和科研活动便可有据可依地顺利展开。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本科生)应是适应本省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宽厚、适应性强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教育实际工作者以及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科学研究能力的教育理论研究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了两方面的标准:一是所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标准,包括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等;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标准,一种是教育实际工作者,另一种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所培养出来的这两类人才,应满足本省教育事业发展对理论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需要,为本省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基本人员支持和人员动力,同时也为本省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五、办学规模定位

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办学规模受其办学条件的约束和制约。每所大学或学院都应有自己的最佳办学规模,在这个规模上可以达到最佳办学效益,超出这个最佳办学规模,学校或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会相应地受到影响,甚至会降低学校或学院的社会信誉与评价值;而达不到这个最佳办学规模,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使用低效与浪费。因此,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学校或学院最佳办学规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也应该根据自身办学条件与本省或本地区对教育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确定自己的最佳办学规模,达到“帕累托最优化”。

六、专业建设定位

专业建设定位是指学院要开设什么样的专业以及该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教育科学学院大都开设了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这三个专业。总体来看,这三个专业都不是热门专业,一次性就业率也不高。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专业定位不明确,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结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专业方向,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专业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办出自己的特色。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所开设的教育学专业应该把定位的重点放在教育基本理论建设这一方面,主要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定位应重点放在加强学校心理教育这一方面,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培养师资和咨询、研究人员。学前教育学专业的重点应定位在主要开展幼儿教育,培养幼儿园教师,为幼儿教育事业提供基本师资力量。不同专业定位的重点应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而有所不同,应努力使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七、服务区域定位

服务区域定位是指大学或学院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能时的服务范围及层次。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服务范围定位,指服务的行业和服务的区域;二是服务层次定位,指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服务区域定位明确了,教育科学学院就大体上确定了自己所拥有的教育市场,便可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状况和社会需求状况,从而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服务区域定位应是一个相对大体稳定但又根据外界环境和自身变化而适时做出微观调整的过程,它的调整应以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对人才需求变化为依据进行。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所培养出的人才主要是为本省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服务。因此,在确立服务区域定位时不能好高骛远,定位太高,范围太大,而要紧密结合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确定服务的区域。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服务范围应主要定位在以本省为主,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服务层次的定位应主要放在本科生的培养上,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依据本省教育发展水平适当加大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比例,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八、科学研究定位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现代大学中各学院所必备的基本任务之一。伯顿•克拉克认为:“当我们谈到一所学院或一所大学的等级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指作为一所学术机构以公认的质量和特色为基础所取得的名望和地位。”[2]134由此可以得出,科学研究是大学或学院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提升大学或学院社会地位、办出特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和核心,也是其服务社会的基础和根本。科研定位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定位和服务区域定位相统一。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科研定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立足本省或本地区教育事业本身发展需要。服务本省或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也是地方教育事业本身发展的要求。我们应把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作为其培育个性科研和使科研工作迈向高水平的根本。第二,立足传统科学研究经验的积累。传统科学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教育科学学院科研活动的开展既要关注当代教育热点问题,又要立足传统科研。第三,从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方向进行突破。科学研究定位首先应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方向,要以具有相对优势的科学研究带动教育科学学院的总体科学研究,依托优势科研方向的发展来促进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p#分页标题#e#

九、职能定位

职能定位主要是指学院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同层次高校的教育科学学院所应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各自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总的来说其职能不外乎有以下几点:第一,培养人才。它是大学或学院最基本的职能,是现代大学职能的核心。我国目前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也不例外,它应将培养人才作为其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职能。只有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一最基本的职能,并把这一最基本职能做好,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第二,开展科学研究。它也是现代大学或学院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是最重要的职能。在我国目前的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应加大开展科学研究的比例。只有不断开展科学研究,才能提高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学和学术水平,进而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层次和水平。第三,服务社会。这一职能是现代社会赋予大学或学院的一项新职能,是现代大学或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科学学院理应承担起这一职能,尤其是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应该如此,应主动承担起为本省教育事业发展服务这一重要任务。这一重要任务主要包括:教师职后培训(包括教育硕士的培养和教育类专业自学考试的考试辅导等),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咨询以及继续教育等。

十、办学特色定位

办学特色也即办学的个性化,主要指大学或学院围绕它的任务,在办学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下,经过长期努力建设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优于其他大学或学院的独特品质与特征。它是大学或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或学院的优势所在。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异峰突起,出奇制胜’,要在‘异’和‘奇’上做文章。”⑴这就要求学校要发挥优势,以特色取胜。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时,应努力做到:第一,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一要继承自身已有的、优秀的办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使其逐步成为学院的品牌;二要根据当前社会环境发展的新需求,在传统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不断发展创新,形成鲜明的时代性,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三要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培育独有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办学特色。第二,全面规划与部分突破相结合。一要在树立长远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同时,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形成重点建设及分步实施的总体规划;二要综合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按照分步骤、分批次的原则,先进行部分突破,再以局部的发展和突破来带动全学院的全面发展。第三,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任何一所大学或学院都不可能使自己在方方面面都优秀,所以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有利于表现自身优势的方面,在这些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5

关键字: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其实盲人体育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似乎年年都在有人提、有人进行思考,但是教学依旧按照老样子进行。有不少的盲人体育老师现在看到这样的话题可能会不屑地一笑,感觉这样的话题很有探讨的意义但是毫无实用价值。应该说造成这样的现象来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体育教学在特殊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体育老师不能完全将更新教学观念的弊病归结于外在的客观条件,应该更多从自身找问题,应该全面思考过去更新教学观念中存在那些不足与失误,并且还应该深入地对体育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只有在结合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对更新教学观念工作有一个合理的把握[1]。

1.盲人体育教育的现状研究

盲人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深思。在盲人体育教学中,其教学现状十分不乐观。其中主要问题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这三大方面。下面笔者就这三方面谈下盲人体育教学的现状。

1.1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思路及观念陈旧落后,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还不利于学生的自身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对盲人体育教学便采取一种轻视态度,大多数教师认为:盲人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十分困难,而盲人学生即使学习了体育知识,但由于自身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常应用到。因此,他们认为在关于盲人体育教学已变得不很重要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教师在实际授课中,采取放任、散漫的教学态度,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没有积极性,这十分不利于盲人体育教学的展开。

1.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没有做及时的更新,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知道,科技在日新月异,这就决定教育教学也应该是及时变化创新的,但教学内容的陈旧,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盲人体育教学绝非单纯的陈旧内容,它体现的还是一种文化内涵的升华,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生活,关注周围的时代变化,将残奥会等等这些作为授课内容放到体育课上。但实际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常年来一直不变,内容陈旧,不利于盲人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高[2]。

1.3教学方法

教师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念影响,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无趣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出现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受旧有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主体性地位,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十分被动,形成了全程跟着教师走的教学模式,教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什么,这样,不利盲人体育教学的健康有序展开,不利于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以上,笔者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分析了盲人体育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面对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解决的办法,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盲人体育教学,提供自己的方法策略,以促进盲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2.1注重盲人体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盲人体育教学中,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注重盲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体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应试教育为真正的素质教育,让学生们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完善自我,促进盲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学生要有充足的锻炼环境,采取柔性的激励制度,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3]。要注意盲人学生体育教育的文化本位。盲人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上,不仅要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做到体育具有文化性、具有思想性。且在这一过程中,注意西方文化价值的引进,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拼搏精神。让学生不仅具有中国文化下修身养性的特质,还要有西方文化赋予竞争挑战的精神特质,真正促进盲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

2.2进行差异化教学

要将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育应用到盲人体育教学中。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中,无论从个人能力、性格特点及思想认识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决定了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而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在体育方面得以成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说是更新教学观念中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成功地把握这一部分,那么教学观念的更新就能够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因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项综合的工作,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体育项目基础只是一个初步,更多地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身体灵活性察、对体育学习领悟能力慢的学生应该给予重点的照顾与更多的鼓励。增强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目的在于打破“一刀切”的教学和考核标准,使那些在体育学习中没太大优势的盲人学生能够凭着自己的认真态度以及较高的出勤率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其实这种自由性、灵活性的凸显并不是失去了教学和考核的公平性,反而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这样的教学观念能够被每一个学生接受,能够排除一些在体育学习中没太大优势学生心中的自卑和畏惧心理。应该说这一较新的观念是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2.3重视心理疏导,培养残疾人健康的体育观

盲人体育教学中要充满人文关怀,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文关怀是生命化教学理念在盲人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在盲人体育教学中要充满温情,能够真正去包容学生的缺点,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成全学生。做到这些,便是真正实践了生命化的教学理论。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要尽好自己的本分,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去学习知识。而融洽师生关系最好的办法,便是在体育课上建立适合班级、适合学生的激励机制。教师在整个的盲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耐心、细心,去发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给予肯定,及时加以表彰鼓励。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要耐心的与学生谈话,找出退步的原因,然后与学生一起进步,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正常健康的。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除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盲生来说,还要在教学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其能够正视自身的缺陷,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使盲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5]。上述三点对特殊学校体育老师更新教学观念的思考只是笔者个人的一些浅陋想法,应该说这三点的思考还应该结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地区的实际的情况,毕竟不同学校的规定有所不同。只有充分尊重实际才能保证更新教学观念的客观性。

3.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意义

3.1提高盲人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很深的指导意义。盲人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策略,促进盲人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具有指导意义。

3.2提高盲人体育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的体育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这样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了成为体育课的主人,进而提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3.3提高盲人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盲人体育教育的现状,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对策及强化盲人体育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丽.残疾运动员职业价值观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5:3.

[2]金梅.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保障体系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5.

[3]2010年体坛风云人物“残疾人体育精神奖”揭晓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荣膺体坛风云人物大奖[J].中国残疾人,2011,(02):11.

[4]姜瑞,吴军.特殊教育学校盲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227+230.

科学学生观的主要内涵范文6

关键词:学习计划;调整心态;课前预习

一、做到先计划后学习

日常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日常学习需要制订正确的计划,只有这样,学习才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才可以改善盲目学习的缺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生要先预习后听讲

课前预习是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学生觉得,既然教师上课要讲这些内容,为什么课前要浪费时间预习呢?有些甚至认为,反正没学过的内容也不懂,预习就是画蛇添足嘛!这些看法并不是偶然的,这是根深蒂固的想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首先,预习可以使学生打有准备的仗,使他们清楚自己的强项和盲点分别在哪儿;其次,预习能使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更加利于获取新的知识;再次,经常预习能摆脱听课中习惯存在的盲目性;最后,经常预习能使学生听课加倍专心,不易走神,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除此以外,预习的科目主要是接受有一定困难的基础学科,还要注意预习时间的调配比例要得当。

三、考试需要良好的心态来应对

考试时的心态对于应对考试的考生十分重要,相同水平的学生,不一样的心态常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良好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可以促进大脑思维,提升自身水平。如果心态不乐观又夹杂着一些紧张焦虑的情绪,临场发挥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考前心态十分重要。

四、学习要先独立思考后再问别人

要想学好知识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能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清晰而透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扎实,还能使大脑更灵活,思维更敏捷。学问需要学与问,如果不经常思考,往往会造成一些平时似乎很懂的学生,考试以后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

五、要想灵活思维需要打好基础

在日常的学习中,一定要先打好基础,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基本知识,如,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牢牢记在脑子里。如果概念没有把握准确,强制记忆即便很用功也是徒劳的。因此,每当有一个新概念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它的内涵和外延,活学活用。

当然,打好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学生灵活思维。这其中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把课上的知识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是他们能灵活发挥、运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