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1

论文摘 要:本文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就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原则及我校(福建工程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证券投资学》与全校性数学类公共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引 言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和尺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今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式”培养过渡到“大众化”培养,这一指导思想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但是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的课程考核方法还是与“精英式”培养背景下的考核方法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必然会与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不相适应[1-2]。

然而,对于近几年成立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由于其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否具有较好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3]。为了培养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改革开始,引导人才的培养向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创新考核手段和考核方法,真正使考核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力激励手段。

2. 现有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分析

2.1 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内容

由于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许多专业来说,由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目前大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大多数根据考试大纲,局限于上课教材范围的基本知识和结题能力,是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的考查,按照各章节的知识点分别布题,客观性试题比例大,而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特别是结合实际的分析论述题少,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个人特长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引导学生死读教材,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有限的课本知识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学生阅读范围、知识覆盖面狭窄[4-5]。

2.2 重笔试轻实践性考查

目前许多考核方式都是基于课本知识为核心的闭卷或开卷的笔试考试,形式单一,较死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2.3 考核效果难以客观体现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能力

由于目前的考试多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以笔试的内容进行测试。然而不同的教师出的试卷的试题的难易程度、考核的知识点等不同。另一方面,在批改试卷时,不同的教师的给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这样就造成仅从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不科学的。也就造成了单一的课程考试的弊端。

3.我校部分数学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践

福建工程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我校数理系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学校鼓励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精神指导下,大力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分别在全校性数学类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证券投资学》等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

3.1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原则

3.1.1 主体性原则

教师的考核方式的改革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考核的各个环节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和积极性。弱化授课教师的主观性。利用有限的资源为学生创造思考、实践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第参与课程的全面性、外延性与扩张性和主动性地学习。

3.1.2 过程性原则

要将原有课程考核单一、片面地以笔试为标准的唯一的评价体系,将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在平时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也要通过课程小论文等形式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强化、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将考核作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一个手段。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职业意识。使考核不仅是体现成绩的手段,更是探求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与方法。

另外,在考核方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具有连续性和可操作性,要能稳步提高学生的成绩。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该具有可推广性,适用于其他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的考核方式改革。

总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尝试性的一项工作,是本课程建设中的一项创新,要本着先试先行、边试边改、循序渐进、持续改善的原则。

3.2《证券投资学》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

3.2.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证券投资学》的考核方式改革

《证券投资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金融信息分析方向的一门重要的方向专业课,同时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尤为重要,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门课程的改革从课堂教学开始,在上课伊始,便布置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在模拟炒股网站开通模拟炒股账号,一人一账号,设置同样的投资本金。开始为期一个学期的炒股投资。然后到期末对每个同学的炒股业绩进行排序评价,给出一个实践成绩。这个实践成绩占期末综合成绩的20%。平时课堂表现及学习态度等占期末综合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这种改革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卷面考试的方式,以模拟炒股为平台,让学生达到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的效果,及时消化课堂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有改变了以笔试成绩定高低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新的考核方式经过几个学期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试验,该考核模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

3.2.2 我校数学类全校性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考核方式改革实践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我们认识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公共数学课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在经过充分地研讨和论证后,也开展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具体的改革方案如下:

(1)考核总成绩包括三部分:期末考试占60%、课程学结或者小论文占20%、平时成绩(作业及出勤情况)占20%。

(2)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创新性,课程学结或者小论文原则上不指定题目,由学生自选题目(与课程相关)。

(3)课程学结或者小论文采用本课程统一的评分标准给分,尽量减少不同的教师给出成绩的差异。

(4)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扩大课程知识面,课程学结在学期初就由任课教师布置给学生,希望结合专业与本课程的联系,或者结合课程的某个知识点的应用性撰写课程学结或者学习报告。

3.3 改革成效分析

3.3.1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及格率

在充分的调研和研讨后,我们认为课程考核改革要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又能稳步地提高及格率。因此,我校两门课程的考核改革内容主要体现在考核成绩的构成以及试卷内容的改革上,其中考核总成绩包括三部分:期末考试占60%、课程学结或者小论文占或者模拟炒股20%、平时成绩(作业及出勤情况)占20%。

在撰写课程总结(报告)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一定量的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这些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有意补充和课堂知识的扩充,另一方面又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

比如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来说,某次本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4.72,与往年相比更加接近期望值,总体来说,学生成绩也较理想,70分到89分占总数的47.4%较去年有所提高,分数的整体分布更趋合理,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形态,各个题的区分度也有所提高。 综合评定及格率达到93.9%,比去年提高3.5个百分点。

3.3.2 促进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改革

在前文的论述中谈到,课程考核改革的原则是注重过程性,就是将考核贯穿于课堂教学李,要求认可教师要花精力备新课,要及时总结每节课的效果,改善下一节课的课堂内容。

课程考核改革力求将学生对于期末考试的压力转化为平时课堂学习的主管能动力。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试题是结合本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考核方式改革的首次命题,命题方式在原来传统的命题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主要体现在该试卷除了标准题、计算题和证明题三大类之外,还增加了开放性的主观论述题,但分值不大,只有5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改革指导思想,试题不仅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而且各考点兼顾大部分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入点容易,突出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没有怪题和难度大的题,计算量较少,题量适中,其中的论述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整体认知程度,而且由于答题的内容的开放度和自由度较大,能更好地从学生的答题中反馈出更多的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的信息,以用于促进进一步的课堂等教学改革。

4.结 语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根据学校及学科专业的特点,持续不断地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本文所论及的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从试卷成绩分布及综合评定的及格率,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新的改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该考核方式改革开启了我校数学专业及公共课考核方式改革的先河,我们将深入总结、分析和研讨本次考核方式改革的经验和不足,广泛听取任课教师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持续改善《证券投资学》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将所教的课程建设成学生能学,学生爱学;老师能教,老师爱教的精品课程。并将以点带面地逐步推广到其它课程的改革中。

参考文献:

[1]单伟等,概率统计课程改革与实践,高教理论与实践[j],2009.3

[2]谭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与课程考核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3]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2

一、再概念化的起源与阐释

(一)再概念化的起源

“再概念化”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以威廉F.派纳(1975)的《课程理论化:再概念化论者》(curriculum theorizing:The reconceptualists)一书为标志。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课程发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范式的鼎盛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课程理解(curriculum understanding)范式开始据有一席之地。威廉F.派纳(1984)指出课程学术领域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已从非理论、非历史、假实践的领域,“再概念化”为社会和经济因素、性别分析、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现象学、自传、后结构主义等凝聚而成的复杂范式。

威廉F.派纳(2002)认为再概念化的理想包括从后存在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等思想中找寻有益的理论架构和方法,对当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敏锐的察觉,拓展对教育经验的了解与获得,同时也要促进对课程本质的掌握。“再概念化”运动兼具人文与批判特质,既重视个体性、情境差异与历史脉络,同时也批判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对个体施加的控制力量,对社会弱势造成压迫。总之,“再概念化”运动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精神分析、政治学等方面来批判当时的学校教育,强调应该从个人意识的觉醒为出发点,进而引导教育改革,使学校成为人性化的生活世界。

(二)“再概念化”的阐释

再概念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不断重新定义”(constant redefinition)(Pinar,1979)。威廉F.派纳(1988)认为课程领域的再概念化成形之后,并未结束。因此,所有异于科学化的课程编制和行为实证的人文探究方式,所有尝试检讨人性物化与异化的结构性因素、人的自主意识如何受到控制、如何唤醒其意识觉醒及寻回人的主体性的做法都可称为“再概念化”。“再概念化”代表对生命意义和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理解,呈现出符号式的省思与批判,是一种对个体和社会表达关怀的内在语言表征。就再概念化“不断重新定义”的本质来看,再概念化并没有停止,对当代而言,任何引领课程领域变化的新观点、新思维,都属于再概念化的形式。

二、再概念化的形式演变

课程领域的再概念化将关注的焦点从课程发展转移到课程理解上,再概念化的核心就是理解。

(一)20世纪70年代的“再概念化”运动

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纷纷提出对当时课程领域的不满,如:Schwab(1970)认为课程领域垂亡、Huebner(1976)认为课程领域已死,威廉F.派纳(1978)则认为课程领域静止不动。他们的观点与当时课程领域发展脉络有关。以威廉F.派纳(1975)对课程学者的分类为基础为例,威廉F.派纳认为,传统的泰勒原理虽具实用性,但过度以目标和结果为核心,注重科学管理流程的编制程序,流于技术理性和生产线形态;概念实证论则注重学科结构,以学科专家代替课程专家,同时,注重将量化变项的推论结果视为课程方案效果,忽略了人格、情意与价值问题。这是方法与目的之间的混淆,如同批判理论所质疑的技术与工具理性之宰制,人性将异化为失去自我的物性。

再概念化的课程学者反对行为主义、科学主义、去人性化的技术、压迫和异化的学校层级制度。因此,“再概念化”学者质疑行为目标、科层化、学科本位导向,以及量化、标准化的学习测量和评价,提倡学校教育的人性化与个体意识觉醒,并从人文角度的不同理论观点探讨过度的科学与效能对人性的危害。

“再概念化”是课程理解范式的开始,它对传统课程的质疑不仅来自课程领域本身的反省,还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的政治、文化事件有关,如人权运动、反越战、反文化等。这些都对支持行为主义式管理的导向产生挑战,使“人”的价值受到相当重视。另外,Maslow以人为本的心理学、Freud重视人的自由表达机会的心理学、马克思关注人的不平等处境的政治理论,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再概念化”运动彰显重视个人自由与批判环境因素都有很大的影响(Pinar et al.,1995)。

(二)1995的“课程即文本”主张

威廉F.派纳等人(1995)提出“课程即文本”主张,扩大了20世纪70年代再概念化运动的理论范围。借助更多的艺术和人文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学术范畴来理解课程,借用Derida的“文本”一词,将课程用文本概念来取代。当以文本来指课程时,就已涵指了课程的多重意义与各种可能性,在这种假定下,诠释课程的观念是开放的,答案是多元的,在以意识为基础的语言对话中,超越了历史的限制和情境的抑迫。“课程即文本”概念乃以不同文本作为对话的来源,威廉F.派纳等人提出的文本有历史、政治、种族、性别、现象学、后结构/解构/后现代、自传/传记、美学、神学、制度、国际等文本。

政治文本涉及意识形态控制和符号、经济、阶级结构再制等方面;种族文本则从反种族歧视的教育立场出发,需要在每日的制度生活里对正义、自由和多样性产生承诺;性别文本则关注父权的封闭和总体化,并结合种族、阶级因素一起探讨;现象学文本关注的是个体经验,意欲回归不同情境脉络下的主体意识感知觉醒以及生命的经验意义;后结构/解构/后现代观点的课程理论,质疑传统课程理论或教育主张的非历史、非政治与结构性框架,以重视流动、随机、多元、变化、不确定性和流畅关系的概念来重新论述课程;自传/传记文本将生命经验的揭露和表达成为理所当然,透过建构自我的历程,个人主体性将清晰显现;美学文本重视教育实践的创造性、沟通和合作,美学概念所培植的是自由、想像和创意的氛围;神学文本重视人类心灵和灵魂,从神学基础来看课程,所投射的是对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关注;制度文本关注课程政策、课程设计与评价、学校改革等方面,甚至教师、教科书和教学方法也是影响制度运作成效的要素;国际文本关注个人的生活情境与全球政治、文化、经济、生态息息相关,教育所考量的问题也应与国际情势接轨,才能符合真实的人类处境。

(三)2004年的“课程即复杂对话”意涵

早在1995年,威廉F.派纳就曾提到将课程视为“复杂对话”,将此作为课程领域的未来图像。2004年,威廉F.派纳深入解释了“课程即复杂对话”的意涵。当课程以“对话”概念来运用时,它代表的是符号概念,而非具体可见的制度、教科书或活动方案,因此,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凡与教育领域有关的问题、影响学生的事件,或涉及学校教育的学术理论都可成为对话思辨及论述的内涵。

威廉F.派纳等人(1995)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再概念化运动,即是将课程领域本身视为对话,致力理解课程的做法。由于Pinar(2004)不满教育场域的学术专制主义,故而提出“课程即复杂对话”,他主张复杂对话需真诚、开放地进行,参与者的观点才能充分表达,意识形态的干预才能尽量悬置,复杂对话才能发挥效果。威廉F.派纳提出复杂对话的动机着眼于对内塑造自主、心灵自由的个体,对外促进民主社会的构建。因此,对话的进行是开放、民主的。威廉F.派纳(2004)指出,“课程对话的参与者,包含了支持和探讨所有未知世界可能性的人,这些对话包含了生命、历史、政治、大众文化,以及官方的、制度化的知识”。以此而论,课程对话的参与者包含生命情境、历史时刻中与个体、学校、社会、国家、世界交织的任何个体,这亦是对话是“复杂”的部分原因。

上述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4年间的再概念化形式演变,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其基于人文立场的课程概念并未改变,只是即时添加一些新的社会理论,以及扩大讨论的范畴与空间,就如威廉F.派纳等人(1995)所言,学校课程目标乃是唤回自己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帮助我们思考,运用我们的智力、敏锐度和勇气,对国家培养作为建立民主社会的公民,对个体则是培养对他人能坚持承诺的个体,此时,课程不再是一样物品、不仅是一种过程;课程是动词,是社会实践,既是个人意义所在,也是一种公共希望。

三、对新课程改革的省思

(一)课程改革应落实复杂对话的决心与机制

课程改革本身即是政治文本的呈现,其中政府权力运作、决策中的权力干预、各种利益团体的介入与利益再分配、改革者的意识形态,对于改革方向与结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改革是一件牵连甚广的复杂工程,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与国家发展均包含在里面,加上课程改革理论逻辑与实践的悖理现象,如解构多元与规范控制共存,教学多元与绩效考评一元并立,都会使改革失序,条理不明,因此,“复杂对话”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决策机制中更应落实,开放对话参与的层次,尊重不同声音,使课程改革不仅是政府事务或决策者的意识投射,而且是一项公共道德事业。

(二)正视教师认同在改革中的重要性

从再概念化的源起来看,学校绩效主义是大受批判的,派纳(2004)认为学校经常沦为政治或经济的附庸,往绩效靠拢,因此,派纳希望教师要回归专业,不要成为照章行事的技术者,教师要成为重建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派纳(2003)认为教师的重大责任是塑造孩子生活于社会,而不是臣服于社会。

至于教师如何突破外在社会的控制,派纳(2003)认为首先要探讨认同问题,要探讨认同,需先探讨自我。认同研究能使我们清楚自己所处的外在政治与内在的身体、心灵、每日言行的关系,随着认同对象来塑造自我。当我们愈清楚此种控制关系时,我们愈能抗拒社会趋势和政治方向,此时,我们将重建自己。按照派纳的意思,要突破学校改革陷于工厂化、公司化的自我迷失现象,需要依赖教师,在分数与结果的窄缝中,从教师认同改变的突破开始,带领学生认识自己、认知自己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激发创意、直觉、尊重与美学感受,以期待建构一个公正民主的社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认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改革的目标是诱人的。教师认同与改革的方向应是一致的,若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不是教师认同尚未建立,就是改革方向不受认同。因此,在教师是专业者的前提下,正视教师在抗拒或支持改革上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教育政策的制定、实践与效益评估等,所涉及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因素、主客观因素、意义协商、权力协商及利益分配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课题。套用美国学者Apple的思维,谁是课程改革的获益者?如何获益?谁是牺牲者?牺牲的原因为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省思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3

一、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有效教学的理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使教学的对象获得发展。我们开展的研究就是以中职业目前的教学现状衡量是否有效从而推出教学改革的研究。

2、关于“旅游专业理论课程”定义的界定

我们以关键词搜索文献并进行综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此项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多侧重于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基于对文献的研究,本文中定义“旅游专业理论课程”为:基于旅游专业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的基础性课程,能有利于旅游专业学生全面概述性地了解旅游业的各个方面或能对学习其他专业知识起到建构性作用的知识型学科。显而易见地,《旅游概论》和《旅游心理学》属于这样的学科。

(二)研究的现实依据――以《旅游概论》为例的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基于对《旅游概论》是一门知识性专业学科的理解,教学中一般传统以讲解为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概念、规律、属性,能背诵、能分析。但是职业中学学生本来学习基础就比较差,对于概念的识记以及教材中用词比较艰深的分析,理解不了从而会对该部分内容产生倦怠。尤近年95、96后学生由于时代特点、心理因素等在学习这种知识性课程时比以往学生呈现缺乏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注意度低等问题的趋势,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重组以及教学的方法相当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是否有效。

二、以《旅游概论》为例的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设想

通过对目前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初步确定并建立以“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的改革设想,提高中等职业学生学习旅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该学科的有效教学。

(一)教材改革

1、教材模块的改革

在改革的实验中,我们首先把传统的“章节”改为“模块”。一般的理解中,实操型的学科比较适合用“模块”,其实“模块”是基于“任务引领”的一种设计。知识型课程可以把“任务引领”恰当运用地。因此,在教学的特定模块中,给出一个任务作为引领,如表一:

模块名称 项目名称 任务引领

学习

旅游市场 走进

旅游商品 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前学习素材和要求,按照教材对旅游商品的特性的阐述,设计一款代表广州的旅游纪念品。

2、教材内容的改革

目前常用的中职《旅游概论》教材有理论性较强、概念严谨等优点,但是笔者在过去12年的该学科的教学中,了解到教材中全部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样式对于中职生来说有些“难以集中精神”,尤其是95后学生在日益发展的网络信息化面前,微博、微信等工具的使用,使他们更为习惯了视觉、听觉交互的信息摄入过程,对于书本本来就不大会“动”的东西反应迟缓,加上教材中一些数据更新不及时,例如,在《我国人民的出境旅游》中只对香港和澳门部分进行了阐述,但08年台湾游已经开放,11年更开放了台湾游的个人游。因此,我们课题组在实验过程中,重组了教材,在一些概念的讲授上,也选择重点的来讲授,在每个章节我们都配上了插图,在原本教材中叙述不够的部分加以叙述,在这个引领下我们制作了《旅游概论》的校本教材。

3、教材内容的延伸

我们认为本课程是以学习旅游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让学生了解到旅游的各方面,尽可能多地增加旅游知识点,做到教材内容的延伸。例如,在学习旅游资源的项目中,选取如“熊猫动物旅游资源”的相关资料我国的“圈养回归野外培育计划”的介绍、景泰蓝的制作原理的介绍等。这样的教材延伸需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却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和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一致的,能做到“大知识大课堂”,使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增加知识面。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在《旅游概论》的课堂中实验学期中,主要是以任务引领下,“大知识大课堂”模式去设计教学。

1、前置任务引领,个人成果和小组合作结合

笔者把传统的《旅游概论》的内容按照模块进行归类,每个模块以一个前置任务引领,在课前就把这个任务分配给日常学习的数个学习单位开展课堂设计。这样的课堂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开始学习,并且已经经过大量信息和资料的筛选,使课堂上的时间主要由学生自主,教师从“我告诉你”变为“你思考后,我引导你”。

2、定期发放“课外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旅游知识面

每个项目学习结束前发放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本学期教学合计发放36段资料(见表二节选),分别对应不同的模块,如13号材料“利用热播的大片电影深度开发当地旅游市场”讲述的是开平利用张艺谋导演的《让子弹飞》开发当地的碉楼旅游市场,这是“旅游资源开发”教学内容的课后拓展的课后拓展材料,要求学生课后利用五分钟阅读材料,做到“了解材料中的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概括”。下次课堂上,利用十分钟分享环节,让学生自主举手或教师提问方式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吸收旅游知识,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知识转化能力,这点也是职中学生薄弱的地方,通过这样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习惯、学会把“看到的、听到的”通过思维转化,变成“我明白到的”。

表二 课外拓展材料(节选)

拓展材料

序号 拓展材料

名称 拓展材料

序号 拓展材料

名称

1 洞洞婚恋 4 扑朔迷离的古埃及金字塔群

2 广州高层建筑发展历史 5 旅游使巴哈马成为加勒比海首富

3 十亿元买断桂林山水? 6 菲律宾人质并枪杀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举行课堂旅游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餐饮和客房课程的学习,有相应的技能考证,也有各级的技能竞赛,笔者认为以比赛作为引领学习,是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动力催化剂。因此课堂中本学期进行三次课堂旅游知识竞赛,比赛题目也全部是大旅游概念的知识题目。全班能作为“选手”参与到比赛中的共有36人,占了全部无五分之四左右,达到了全体参与,又通过知识竞赛中的内容拓展了旅游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后来,我们还举行了两个学校之间的竞赛比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

重视过程性评价,把日常评价和期终评价相结合

我们把以往的“平时成绩”改革为“过程性评价”,这个评价是学生很明晰“我该如何制定我的学习计划”才能使这个评价分值往上提升,而不是教师最终为你打一个印象性的“平时分”。这个过程性成绩是这样构成的:

(1)课堂提问分数。在课堂教学中,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正确计算一次点数,答不正确不扣点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计算一次提问点数,不正确就要扣除一次点数。例如上述对于课外阅读材料在课堂的反馈提问,也会计算到点数中。

(2)完成作业分数。作业分为传统纸笔作业,按照个人得分计算入点数,如在走进旅游商品项目中,为广州创作的特色旅游购物品,就是作为个人作业分数得分。

(3)知识竞赛分数。三次的知识竞赛,每次由各组派代表完成,代表的同学的得分将会成为该组全组同学该项目的得分点数。这样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使参与面广泛。

三、教学改革在《旅游概论》学科教学的实验及效果测评

按照以上几部分的教学改革设想,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验,结束后运用调查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进行了横向比较课堂实验的问卷调查,目的测评教学改革的实践运用效能,以期对教学改革进行评价反馈和修正。问卷主要调查在同一个学期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感受和效果的异同;以及实验班在实验进行的这个学期的学习感受和效果与上学期比对的异同。过程和结论如下:

(一)实验的基本情况

在2012学年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6个旅游专业班和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3个酒店管理专业班中进行,其中包括教材、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三个方面。9个班里3个班继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6个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实验确保了教学的实验参与的班数足够地面广,还能从横向比较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较为科学。

(二)实验结果的测评反馈情况

问卷测评

调查中共发放了285份问卷,回收285份,有效问卷285份。被调查的学生中,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学生共195人,占68.4%;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学生共90人,占31.6%。两校合计实验班学生共192人,占67.4%;非实验班学生共93人,占32.6%。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体受访者填写,关于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受以及对课程中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共7个问题;第二部分是由参与实验的班同学填写,关于实验进行的这个学期中我们采取的大知识、大容量课堂的学习感受和效果与上学期比对的异同,共4个问题。

第一部分问卷调查显示:

(1)实验班对“旅游基础学科知识是否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必需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方面”略高于非实验班,问卷中1-3题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经过实验后,这几个问题中,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受访者约占74.4%,选择“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约占25.6%;非实验班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受访者约占64.5%。由此可见,通过实验,学生对《旅游概论》学科的认可度提高了,但是整体看,比例依然偏低,证明本学科改革任重道远。

(2)实验班对“我积极参与旅游基础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课堂教学,我比较容易理解旅游基础学科的知识”以及“我喜欢该学科的课堂教学形式”选择“同意”或者“非常同意”的比非实验班分别高出25.1%、12.8%(如图一和图二)。

(3)在“我对学习过的旅游基础学科知识印象比较深刻”的调查中,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呈现趋同性,选择“同意”或者“非常同意”的分别是69.8%和62.4%。这个结果反映出,对于知识型学科的学习,对于职业中学学生来说,始终还是存在学习习惯、规律总结等方面的困惑,即使课堂效果提高了,学生愿意去学了,但是“过目即忘”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存在。今后在课后的练习和巩固方面还要继续研究才能使学习的效果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第二部分问卷显示(和上学期对比):

(1)实验班学生在本学期实验中,对课堂模式的改变呈现较高的评价度,达89.6%。这显示,在实验设想中的“大知识大容量”等方法符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基础的特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教学的途径。

(2)实验班学生在本学期实验中,对发放拓展课外材料的评价选择A“有效拓展课堂,能补充教材中没有的知识,又能拓展相关内容,开拓中职生的视野”的占92.7%,只有6%的同学选择B“没有意见”,0.5%(1人)选择了C“增加了我的学习负担,我不喜欢”(如图三)。

(3)实验班学生在本学期实验中,对开展“旅游基础知识竞赛活动”比较喜欢,认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展知识”的占88.6%。

两所学校,9个班进行了一次“旅游知识竞赛”,如前所述,该竞赛是基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日常课堂教学改革的其中一个环节,我们希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日常课堂教学,实验班中课堂上进行比赛,并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中;而非实验班,日常不进行该项竞赛。期中,9个班各派出一组学生作为参赛,电脑抽题,现场作答。结果显示,两个学校均呈现实验班比赛的状态比非实验班兴奋、进取,对比赛题目回答正确率高于非实验班。比赛最后一等奖、二等奖全部由实验班所获得。由此可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

(4)实验班学生在本学期实验中,对本学期开展的新型考核方式,最为肯定,评价满意度最高。选择“更客观、更科学,能提高我的学习积极性”有183人,占95.3%;选“没有意见”有9人,占4.7%;没有人选择“让我感觉存在,但我更喜欢上学期的传统方式”和“非常不喜欢”。

四、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展望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教学改革;设计类专业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对其他行业领域的深度介入,工业设计的手段和内容都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带来了全新的方式和理念,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形式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近年来,人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CAID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工业设计步入信息化、智能化所采取的必要手段,也是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在现代制造业殊作用的必要条件。与传统的工业设计相比,CAID在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它涉及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CG)、人工智能技术(AI)、虚拟现实技术(VR)、敏捷制造、优化设计、模糊技术、人机工程等许多信息技术领域,是一门综合的交叉性学科。CAID以工业设计知识为主体,以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为辅助工具,实现产品形态、色彩、宜人性设计和美学原则的量化描述,从而设计出更加实用、经济、美观、宜人和创新的新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正是由于CAID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目前全国高校中几乎所有的工业设计专业都非常重视学生CAID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编写出版了相关的教材,取得了丰富教学成果,一些院校的CAID课程还建设成为了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

二、目前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的现状与不足

介于CAID具有前述的特点,目前各个高等院校在其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工业设计的本科教学)涉及到的教学内容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正式出版的教材内容也各有侧重,这为该课程的讲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迷茫。总结起来,目前的CAID课程大致有以下这样一些问题:1.CAID的概念被放得太大,以至于在教学中把许多学科领域的内容都纳入其中,导致课程知识面宽而不精、内容庞杂,对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把并行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内容都放到CAID的课程教学里面,使课程体系过于庞大、课程内容不能有效地聚焦到工业设计的重点问题,从而导致涉及知识面过于广泛、学生难以理解、学习兴趣降低等问题,在实际授课时难以操作和实施。2.把CAID的概念理解得过窄,课程内容仅停留在产品外观形态设计的层面,只教授学生如何构建产品的外形和视觉效果。这样的教学其实只注重培养学生在产品美学方面的计算机设计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在产品研究、概念创新、结构设计、产品装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割裂了产品设计的完整流程,使学生难以适应和融入今后实际产品开发的团队协作中。3.由于课程中要涉及多个软件使用的讲解,大部分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软件各个功能和命令的解释和介绍,缺乏以实际的产品设计问题作为学习向导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都基本掌握了软件基本功能和命令使用,但遇到实际的设计问题仍然感到不知所措。4.在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课堂讲授+上机练习的形式,虽然能够及时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进行训练和加深理解,但是缺乏专业和系统的课外知识技能扩展的资源和途径,也没有小组讨论和课程汇报的环节,使学生只能自行去相关软件学习网站的论坛上去交流提问,不能有效地提升专业设计能力。

三、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内容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现状,我们对CAID课程内容改革的教学理念是:突破传统设计专业课程中分部讲解的模式,让学生能够从产品开发设计的全过程出发,利用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题讲授、网络自主学习、优秀案例分析、实际动手操作以及互动讨论等环节,掌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在产品概念设计、数字化建模、数字化装配、数字化评价、数字化制造以及数字化信息交换等方面的应用知识和技能。 通过我们的分析研究,一个完整的工业设计开发过程包括以下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以及目前对应可用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具如上图所示:针对于上述的设计流程,我们在其中的主要环节上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的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深入的介绍,使学生在学习了该课程以后就能够在工业设计的主要环节中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实际的创新设计工作。具体的课程改革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1.课程内容的改革(1)调查研究阶段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收集资料、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工作,以进行产品的竞品分析、绘制卡片分类表格、功能结构流程等,采用的计算机辅助手段主要集中在数据归档、分析与处理。因此这个阶段的CAID各种主要是采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以及数据库等软件来进行相关工作。(2)设计分析阶段此阶段工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前期调查的结果基础上,对产品的功能、结构、使用方式以及形态色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明确的设计目标和方向。在这个阶段,常常需要理清各种想法和进行思维发散,以获得今后创新设计的大致方向,也是工业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目前业界主要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设计思维的整理与分析,作为团队和个人开展头脑风暴的有效方法。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是使思维清晰化,因此在确定产品概念前与头脑思考相关的活动都可以尝试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手段来解决。我们在此阶段通过学习MindManager软件来帮助学生掌握开展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产品设计中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头脑风暴的效率和质量。(3)概念设计阶段工业设计师此时的任务是在前期头脑风暴得到的各种创新概念的基础上,迅速地将各种设计创意形象化,把各种新鲜的概念和想法变为具体、有形的设计方案。此时要求设计师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传统的设计方式常用方法就是手绘草图,即利用铅笔、针管笔、马克笔等工具在纸上迅速绘制出设计师头脑中的产品概念。作为CAID课程,我们采用Autodesk公司的SketchBook Desig-ner软件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手绘能力。该软件是一款矢量与像素混合编辑的绘图软件,充分利用了两种图形图像绘制模式的优点,高效地绘制出高质量的产品概念手绘方案。(4)详细设计、结构设计及样机制作阶段当设计概念经过认真的评估以后就需要将之进行深化,利用合适的三维设计工具对产品进行详细设计。在这个阶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工业设计应该是产品的整体设计,绝不仅仅是产品外观造型的设计,而且应该和后续的工程设计进行很好的数据对接。所以在设计软件的选择上除了要具备创建复杂外形的能力,还要能够构建产品的内部结构、添加标准件、方便修改尺寸大小、计算各种物理信息等,还要为接下来的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和模具设计等工作提供数据接口,因此目前很多CAID课程中讲授的Rhino、3DSMax等软件显然不能达到上述的要求。在我们的CAID课程中采用了法国达索公司的SolidWorks软件作为进行详细设计的主要工具。它具备非常强大的实体造型功能,可以完整描述实体全部的点、线、面、体的拓扑信息,还能够实现消隐、剖切、有限元分析、数控加工、光照及纹处理,以及外形计算等各种处理和操作。同时它的曲面设计功能也非常强大,具备完整的NURBS曲面设计能力,而且还能够快速实现实体与曲面的转换。它在参数化设计上的突出能力可使产品的立体模型和设计图随着某些结构尺寸的修改而自动修改。Solid-Works允许在设计阶段就可以把很多后续环节要使用的有关信息放到数据库中,便于实现并行工程设计,使设计绘图、计算分析、工艺性审查到数控加工等后续环节工作顺利完成。在2016版以后,达索公司推出了SolidWorks Visualize可以实现照片级的实时渲染效果。SolidWorks软件简单易学、界面友好,非常适合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时,相比其他同类的软件而言,SolidWorks软件的价格较低,经济性比较突出,在国外众多的设计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2.课程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的改革除了在上述教学内容进行的改革,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传统的软件教学基本上是针对软件本身的学习,主要介绍软件各个模块的主要命令和功能。而我们在教学上主要采取了基于项目和问题的教学方式进行,将知识体系打散为一个个简单具体、有较强针对性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活性。比如在设计分析阶段,我们让学生使用学习的头脑风暴软件工具绘制了以“照明工具”为核心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学会如何将抽象的创新思维具体化;又如在详细设计的曲面造型模块,我们提出了“如何从曲面转换为实体”的问题,借此介绍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分解,形成了相应的知识点并制作了数量较多的教学视频,连同教案等资料一同放在课程的教学网站上,方便学生利用自己平时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课堂上,我们除了讲解重点的知识内容和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外,还专门安排了小组讨论和汇报的环节,让学生们有机会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讲述自己小组的设计概念和使用的技术方法,培养和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提高工业设计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四、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特点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理论性最强的核心课程。上好《概论》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要在高职院校上好《概论》必须从这些学生的特点出发。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有哪些显著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大特点:首先,他们具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基本上都是90后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个性张扬,思维跳跃,对于思政课,他们普遍认为此类课程太过说教,不重视,不感兴趣,有些同学甚至有逆反抵触情绪。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每年大学招生最后批次录取的,他们入学分数相对较低,知识水平有限,对于《概论》课程所要学习的理论内容,中学时期所有接触,但知之不多,理论基础较差。

从理论本身出发展开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阐述理论时逻辑的严密、论证的充分、遣词用语的考究,其所展示的是理论本身的广度和深度,这要求听众既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又要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否则就难以听懂。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思政课不感兴趣而且理论基础较差,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既吸引不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部分愿意听讲的同学听不大明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模式脱离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是一种形而上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即便是把理论阐述的很好,在学生看来仍然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为了让高职院校学生喜欢听,听得懂《概论》,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展开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那么如何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展开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两大特点提出各自相应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这一特点,我们在讲授《概论》时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为吸引学生兴趣要结合历史故事讲,结合时政新闻讲,结合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小事讲,就是说要利用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阐析他们原本不感兴趣的理论内容。如果我们能够结合中国共产党革命过程中例如“四渡赤水用奇兵”、 “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样的历史故事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能够结合每年的“两会”新闻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能够结合同学们平时所听的音乐、所阅读的书刊、所观看的电视节目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等等,就一定能够激起同学们听课的兴致。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务必丰富多样。一堂课光口头讲解未免太单调,所以播视频、放音乐、看图片等手段都要使用。一堂课光老师讲授还不够的,学生也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所以小组讨论、观点辩论、主题演讲等方式都可尝试。相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差这一特点,我们在讲授《概论》时应采取三种讲课方法。首先,在讲授一个理论内容前务必多讲该理论的提出背景。《概论》中好多理论对于高职生来说要理解它们理论门槛过高,所以教师就要通过多讲理论提出背景的方式在理论的高门槛下再铺几个台阶,帮助我们的学生跨过理论门槛,进入理论殿堂。比如讲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时,如果我们不做铺垫,直接讲理论内容,学生势必理解困难,如果我们在进入理论内容前多讲讲改革开放前我们体制僵化、对外交流闭塞、老百姓迫切要求变革等等背景知识,然后再展开理论内容阐述,同学们就会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改革开放,为什么要这样改革开放而不那样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意义在哪里等理论要点。

第二,要结合案例讲理论。理论是抽象的,高职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必须要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结合案例讲理论就是一种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的好方法。比如讲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理论内容时,对于为什么要改造,怎么改造这些问题教材里的理论表述已经很清晰和完整,但是“社会主义改造”毕竟离同学们的现实生活很远,教材里的表述内容虽然清晰和完整,但对他们来说仍是抽象的,看过之后仍不能好好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讲讲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以公私合营的方式接受改造后效益大增这类典型案例,同学们就会很容易明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处,从而加深他们对改造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范文6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0 引言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性规律的技术科学,是自动化专业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基础课程,因此,它是自动化类专业很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以及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的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这里主要探讨一下经典控制理论部分——“自动控制原理”的本科教学。

1 教学方法改革

对于这门难度很高的课程,教学时应注重概念,弱化计算。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概念,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学生才有进一步自我深化的可能。而同时感性认识获得的方法莫过于实际的例子。例如:在第一章基本概念中讲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的时候,首先需让同学们明白系统的控制过程,因此我分别举了一个人工水位控制系统和自动水位控制系统来对比讲解。由于比较贴近生活,同学们对于这个人工系统的自动运行原理基本都能自发自然的理解,所以稍加引导,就很容易理解控制对象,被控量,给定值,反馈元件,执行机构等概念。

另外在不同的章节尽量研究同一个问题,举熟悉的例子,这样有利于理解新的概念,有利于巩固学过的知识,有利于将不同章节中的知识融会贯通。

2 课程内容改革

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过程应突出本门课程具有的方法论特点,使学生建立系统的观点,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控制器设计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采用“模块化”教学改革方案。理论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控制系统基本概念与数学描述、分析方法、设计方法、验证与应用四大块。其中对具有基础属性尤其是学习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应该重点详细讲解。同样,控制系统频域及时域校正方法也可以选择性地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采用matlab方法完成。

3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实验是对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由两部分组成,结合教学进度完成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配备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箱和小功率随动系统装置。小型验证性实验在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箱上进行。实验箱配有上位机Labview仿真平台,通过在控制系统的模拟装置上搭建系统,调整系统参数和计算机仿真,把之前用理论分析出的结果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加强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掌握,将抽象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系统参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则安排在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使系统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

4 从实际控制系统入手进行教学,强调工程和物理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所涉及的数学基础较为广泛,从微积分、复变函数、离散数学到矩阵理论。学生觉得难学,教师觉得难教。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一般的数学论证,缺乏工程和物理概念的阐述,学生学后不知用在哪里,如何运用。学生在课堂上忙于做笔记,课后忙于根据公式作大量的习题,考完试后,公式忘掉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样的学习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以及就业工作等带来许多问题。

在知识的传授中,注重控制思想和工程背景。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不仅是对这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各行业中的具体工程应用。因此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必须注重课程在工程的具体情况,并将工程的分析、设计实现方法渗入课程的教学中,如PID参数的整定及工程整定,可以通过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来实例讲解,并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方法Matlab仿真。

5 “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与系统”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自动化专业开设的“自动控制原理”和“信号与系统”两门课,都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两门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将两门课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到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原理”是不同性质的专业基础课,虽然在内容上存在重复,但在思想体系及出发点上不同。“信号与系统”偏重于弱信号的处理与传输,为通信系统的学习做准备。而“自动控制原理”则侧重系统的应用。因此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阐述,使学生等到一定的工程应用概念。在选用例子时,尽量选用实际控制系统的例子,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很少的时间内理解一般系统的控制规律,掌握控制系统的有关概念。而在讲述数学模型中的信号流图,采样系统中的z变换和差分方程的求解等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与“信号与系统”中的部分内容相重复,就可简单讲解。在“自动控制原理”中不重点讲述的脉冲响应函数和卷积的概念,而在“信号与系统”中作为重点进行阐述,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第三学年学生选专业奠定了基础。

6 结语

“自动控制原理”是有关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于实践的理论基础课。各个相关高校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验条件的限制等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会与时俱进。只有不懈地努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准,就一定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冀,程桂芬,等.控制工程与信号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鄢景华.自动控制理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