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1

1.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学的新要求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我们发现,在农村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是切实可行的。而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一点,是先决条件,这一点做不到,新课程改革就会是一句空话。

农村教师角色的转变确实是一个问题。尽管许多农村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城市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农村老师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由其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道德、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几个方面构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和教育科研水平,意味着要强化其教育科研意识,完善教育科研道德丰富其教育科研知识,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社会和家长对教育要求的提高,要求中小学教师不断加强修养和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淡薄,一般全凭自己原有的文化底子和教育实践指导教学工作。他们并没有正确意识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之间的重要联系。在他们看来,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是各自独立的。在实际工作中兼顾二者是比较困难的。这实际上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教育是一项使人聪明和睿智的工作,自己都缺乏智慧的人,怎能使人聪明起来呢?所以说,教育教学工作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更不是某种程式化成年累月的无效重复,而是一种日日教,日日新,时时充满活力的创新。

2.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对策

2.1 加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或一到底的满堂问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2.2 结对帮扶,指导新教师,促进老教师

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虽然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但角色意识,教学经验不足,学校应首先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要特别重视对新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学校有必要制定一些措施,帮助新教师迅速而顺利地走上教学之路,走好教学之路。通过老教师或给各年级配备骨干教师来辅助新教师,促使新教师尽早尽快地适应教师这个角色。学校要有计划地让新老教师结成帮扶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安排老教师指导和辅助新教师。要帮助新教师上好第一堂课,上课前要试教。试教时,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其组内的全体成员要一起来听课,课后大家一起给予评点,指教。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坚持经常听新教师的课,并鼓励、帮助新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使新教师尽快进入教学角色,尽快成长成合格教师。

2.3 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而转变教育观念必须要加强培训,学校要支持和鼓励积极参加州、市各级培训,认真学习新课程教育理念,把握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变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对比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学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函授、网络教育、自考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在职进修机会,努力造就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个性各异,要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成效,教师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

3.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建议

我国每年培养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不少,但农村音乐教师却是如此匮乏,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我国基本上每一个地级市都设立了一所师范学院或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省,其中本市的农村生源占主要份额。因此,笔者认為,加快培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实行定向招生,地方师范院校就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也能快速成长起来。另外,在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师范院校中实行音乐师范生免费制度,为农村输送专门音乐教师。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这笔经费将由中央财政安排。免费师范生需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农村中小学任教音乐8年以上。实行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又愿意为家乡的农村教育服务的学生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音乐教育师资匮乏的困境。此外,要建立长期的农村音乐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对在职农村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等形式,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满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小学图书馆;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22-0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它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师生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当前中小学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馆越来越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因而,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是现代中小学图书馆功能与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与学生自主发展的新场所,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有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精深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精湛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图书馆馆员。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图书馆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一、思想道德素质

(一)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良好的个人修养

教师是学校立教之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图书馆是教育教学课堂的延伸,图书馆员是教师的一份子,同样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不仅是职业要求,还关系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图书馆员必须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广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形象赢得师生的信赖,从而发挥影响师生的作用。

(二)职业道德素质

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是中小学图书馆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图书馆员从事的是既辛苦又平凡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道德素质,才能做到敬业乐业,甘于默默奉献,心甘情愿地为师生当人梯。

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简单地说就是爱岗敬业、在岗精业,这不仅是从业的根本,也是一名称职馆员的精神支柱。要有热爱图书馆事业,敬业开拓的工作热情;要有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态度;要有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思想操守。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作为一名图书馆员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努力开拓、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前提,是对其他素质的指引、推进和保障。

二、精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学科性很强的工作,其专业素质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21世纪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要做专业知识型人才,更要做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据此,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图书情报专业理论知识

现代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综合了图书馆学、信息情报学、文献学、分类学、目录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涉猎信息领域的方方面面,专业性很强。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图书馆学也不断出现新的分支和新的理论,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这部分知识。

在倡导服务为先的今天,“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含义应该是:“为人找书”,就是要熟悉书,熟悉馆藏内容,熟悉当代图书市场的基本构成,采购最适合本馆读者的图书;“为书找人”就是熟悉本馆读者的构成和需求,了解读者群的特点,主动向读者推荐图书;在找的过程中要熟悉查询和传递的各种工具。

馆员在具备对文献信息采集、加工、传递能力之外,还应具备准确、快速对信息进行二次文献编制的能力,以满足读者需求,起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导读服务的作用。

(二)广博的文化知识

图书馆是师生的精神家园,是积淀知识经验的集中地,继承文化遗产的汇聚地,开拓科技创新的发祥地,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的社会功能。作为现代图书馆员,不仅应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文明的传承者,也应是信息专家和知识导航者,是师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自己具备能够提供包括各个领域的知识,为读者提供各类文献信息资料,解答各门学科领域的知识性咨询,提供文献综述、信息、信息分析等高层次信息服务的广博的文化知识,是现代教育对图书馆员在文化素养上的要求。

(三)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教学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本”,应该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而要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要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在当前的学生阅读中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因为学习紧张作业太多而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新课标教学的要求;另一类虽喜欢读书但在读书时没有选择、没有目的,阅读效果较差,部分学生因阅读某些低俗的书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拓展知识层面,开阔知识视野,拒绝庸俗阅读,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馆好读书、读好书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更加有序、有效、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让读好书来打破时空的界限,来丰富他的精神生活,来充实年轻的心灵,为每一个人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让这本书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身不可磨灭的痕迹,就像牵着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巨人的身旁,让他们与创造历史的人与创造未来的人进行对话,为他一生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图书馆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

21世纪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一方面传统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与服务方式、管理方式在网络的冲击下得以变革,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管理;另一方面,网络强化了图书馆的信息职能,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只要点击网上图书馆,就可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在这种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判断、分析、识别、整序、开发利用资源信息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为读者获取所需信息。

三、其他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

(一)具备一定心理学的知识

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 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图书馆里面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后,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去找心理医生或辅导老师,而是更喜欢自己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心理学面的书籍,因为这样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或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察言观色,主动向他们推荐最适合的有关书籍。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确认读者的阅读类型、阅读倾向、阅读能力等,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导读工作,减少读者阅读的盲目性。

(二)具备人际交流沟通的技巧

现代图书馆的精神是:平等、自由、共享。在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正确处理好图书馆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是一个图书馆员应有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彼此交流思想的工具,行为语言是图书馆特定场合的管理需要。图书馆员应运用的语言是礼貌用语,对读者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友好真诚,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对有过失的读者,应注意教育的艺术和技巧,要寓理于情,切忌粗暴训斥,更不能恶意谩骂。通过馆员与读者双方和谐的交流,有助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馆员与读者的互动与沟通,能够加强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相容关系,提高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为馆员服务读者的工作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空间,使服务育人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必然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到主动、由浅表到深层不断发展延伸,图书馆员应当主动适应这个发展趋势,迅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图书馆馆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徐大赛.转型期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11)、(12).

[2]王立军.浅谈中小学图书馆的队伍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6).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3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

在农村的中小学教师中,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参加培训很重要,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情况下。需要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但也存在一小部分是迫于形势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出自自身的愿望。另外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教师的培训主要是在教学技能、课堂管理和师德教育上。培训的内容和现实的情况有很大的脱节,没有针对性。培训机构往往是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然后结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培训方案的制定。对学员的年龄组成和教学水平没有全面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培训的初衷。另外对于培训的资金这一块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比较高级的国家培训和省市级教师培训的资金是由财政直接拨款,对于参加的教师来说,相对感到满意。

二、影响中小学教学培训工作的原因

(一)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少且不均

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是很愿意参加教师培训的,但在现实中这种机会却并不多。名额少是很大的原因。教师的培训名额往往由上级部门进行分配,在分配上给农村教师的本来就不多。而且在学校对参加培训教师的选拔上也缺少合理的规划,造成一些教师或领导多次参加,而真正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却鲜有机会。甚至于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由于交通或者其他的因素,根本就分配不到培训名额。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培训目标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高考招生政策,农村的教育不断的跟随城市的模式。广泛的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农村的教师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年龄差距大,教师数量少,学科发展不平衡和教师学历层次低。另外在培训时,培训的内容参差不齐。很多老师抱着学习的激情去,却发现培训的内容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作用。很多的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培训仅仅是走过场,应付了事。

三、提高教师培训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培训的基本原则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培训的目标性要准确,达到教师的满意才能说明培训的效果好。因此,培训前的认真调研必不可少,要根据教师自身的需求来设置培训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二)培训的迁移与发展

教师的自身的发展有着阶段性的特征,教师所关注的东西随着不同的阶段而不同。因此,培训也应该遵从这个原则。针对不同的阶段来改变培训的模式和内容。把教师的需求作为教师培训专业化的一个要求。教师的培训不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还是知识和技能迁移的一个过程。培训必须真正的落到实处,才可以真正的使广大教师收益。

(三)培训的新理念

现在教育上有一种“生本教育”的新理念,其主张教育乃是以生命为本。强调突出学生、突出合作、突出学习、突出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对传统“师本教育”的一种传承。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否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一种默契。也是教师培训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要使教师成为一个学生的引领者,引导他们去学习,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改的中心问题是课堂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中旗开得胜,让数学学科成为学生的制胜法宝,与此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内心的恐惧,从此爱上数学,在快乐中学习。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精心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教育的意义在于教师将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传递给学生,无论是多么富有经验的教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备课,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态度。新课改实施以来,很多新思想为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过去个别教师为了偷懒备一次课可以讲一辈子的现象再也行不通了,教师要紧跟课改的步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反复斟酌和商榷,让自己的课堂不断地焕发新的光彩。只有精心备课,教师在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能够把控课堂,节约不必要的环节和时间,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满足于现状,积极参加培训、实践等活动来充实自己,勇于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敢于创新;其次,同事之间多进行集体备课,互相交流经验,集思广益,汇集集体智慧的结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同打造高中数学精品课;最后,善于反思与总结,下课之后回顾课堂上有哪些漏洞,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就算实现了目标,而在于教学目标有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吸收了多少,不是看上去氛围融洽就是一节好的数学课,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究竟学到了多少东西才是我们的着眼点,所以,课后也要“备课”,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二、创设情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式

很多学生觉得数学难,是因为学生觉得数学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起源于生活,我们学习它的目的是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数学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带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高中生所要学习的科目多、课业负担重,压力也比较大,他们想要学习的并不是老师罗列的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而是一些与自己紧密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将他们带入进去。还有什么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高效的方式呢?因此,创设情境不失为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它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而爱上数学;它能够引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创建一些学生熟知的情境,恰到好处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概率”这一章后,我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利用刚学过的概率知识,帮助老师设计一些课堂提问的有趣方法,让课堂提问的方式不再单一,同时又让每个人被提问的概率都相同。作业布置完,学生都体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幸运大转盘、抽签、扑克牌等方式层出不穷,并且在今后的课堂我采用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小小成就感的同时,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提问,所以谁都不会走神。这堂课下来,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蕴含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诸多优势自然不必赘述,仅就数学学科而言,它解决了教师板书的主要问题,能够节省很多时间。例如,在讲授“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需要大量的图解才能完成教学,如果凭借教师板书则费时费力,即便是再精准也会出现误差;而运用多媒体在事先备课时熟练掌握绘图技巧,将集中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呈现在大屏幕上,就显得更加直观和便捷,一方面能够带给学生一种新奇之感,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了教学内容;课件制作得过于精彩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等,造成本末倒置,如何让多媒体有助于教学工作而不成为教学的绊脚石,这个尺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还需要教师自身学会趋利避害,学会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实现为我所用,让它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手段。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绝非易事,甚至需要教师倾尽全力,只要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保持不灭的工作激情,付出总会有回报!

参考文献: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5

【关键词】愤排情境 结构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发展。但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哪方面的改革,核心都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从中职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思想实际、学习兴趣等出发,如何正确处理好德育课“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效性,是德育课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创设愤悱情境,唤起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

在愤悱情景下进行教学活动是大教育家孔子提倡的,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心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就是说,教师要极力诱导学生处于求知的欲望和兴奋状态,在他迫不及待想获取知识时,再传授知识。如何创设愤悱情景呢?

(一)教师以情施教,创设感染气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生动感人的情景能增强学生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情感的认同、探索未知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知识、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善于沟通丰富感情方法。例如,《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观》这一内容的教学,在导入新课时我先问全班学生:“毕业后,你们怎样实现就业?”,学生回答:“主动出击、靠家长或亲戚朋友、自己创业等方式”,接着我说:“老师有着丰富的阅历,将来也可帮助同学们。”这样学生都很高兴,有的甚至鼓掌叫好,一下拉近了师生距离,这一节课学生非常认真听讲。可见,情感是师生关系的剂和沟通的桥梁,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心灵相通,激发起学生学习情感。

(二)变换教学手段,创设乐学情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努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寓教于乐,以乐引思,是引导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有效途径。

(1)幽默可以激发学生乐学情绪。法国演讲家雷曼麦认为:“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事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德育课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大多是“严肃”、“正统”、“枯燥”、“抽象”的内容,教师若能有效运用幽默诙谐的方法,风趣、巧妙地表述问题,抓住生活中的有趣之处,分寸恰当的语言和动作,可以使人际关系变得亲切和谐,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趣和思维。例如,在教学《求职礼仪》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两副漫画,其中一幅漫画一位求职者衣冠整洁,面带微笑,彬彬有礼,求职成功。另一幅漫画中另一位求职者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不懂礼节,求职失败。接着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总结:“不学习,不讲礼仪,只能上街卖老鼠药;不讲礼仪是流氓,是无赖。”学生哄堂大笑,这两幅形似轻松实则沉重的漫画,加上幽默的语言,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从中接受了教育,从中了解本课基本内容。

(2)制造悬念可以极好地诱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利用学生期待学习知识的心理来设置悬而未决、曲折跌宕的矛盾或结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讲授《有勇有谋,应对犯罪》时,我先用一个案例导入新课:小红放学回家路上发现一歹徒抢了一女青年挎包后逃跑,其做法是尾随跟踪后报警。小红的做法是否正确?这一案例激发了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讨,主动学习,力求通过这一课学习,获得该案例答案。

(3)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创设乐学情境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看一段直观生动的录像或听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等都可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轻松学习本课知识。如在《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教学中,我播放了一段反映两位同学相反的文明用语的视频,其中一位同学常把“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挂嘴边,很受其他同学好评。另一位同学在下课或上学放学路上常说粗话甚至脏话,动作粗鲁,请人帮忙从不说“请”、“谢谢”等文明用语,深受其他同学厌恶。通过这段视频让学生知道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重要性和语言粗俗的危害,要自觉强化文明意识。

(4)注重提问艺术,创设疑问情境。教育家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且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无疑无思无获,小疑小思小获,大疑大思大获”。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将学生的认识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如诱导式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能使学生“伸手不得,跳而有得”,并当他们苦苦思索至“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给予点化,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顿悟境界,使学生在老师的置疑、解疑中油然而生萌发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另外在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运用对比、反比等方式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5)注意竞争意识的培养,创设“激奋”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上进、企求奖励的心理需要。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一是竞赛抢答式,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时进行知识竞赛抢答,使学生在愉快、激烈的竞争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辩论式。根据教材设计辩题推荐代表正反方进行辩论。因为,有效的推理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三是演讲式。演讲不只是“讲”,而且要“演”,它要求通人的语言、姿势、情感、神态的综合运用,去打动听众,学生台上几分钟的演讲,台下几十分钟进行准备、分析、推理,形成了激烈的氛围,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优化教学结构,实施“教”、“学”易位,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能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状态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合理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改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实现主导和主体的有机统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时间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实践的时间少,因此优化教学结构已成为新改的方向。在教学中,我用“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手法,把整个教学过程分化为若干部分,由学生独自或协助老师来完成,教师主要起点拨、归纳的作用。例如在《就业形势与择业观》这一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查找关于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资料。上课时又要求学生结合查找的材料和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当前就业形势对我们中职生有何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职业?这几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学生独自来说、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改变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象。

其次,改变单一教育的传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职生易接受和采纳同龄人的意见和想法,同时也渴望自己被接纳,他们相互的交流过程,也是认识水平提高的过程。故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好途径。为此。我们通过时政新闻评述、“现身说法”、“案例分析”、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自我教育形式,针对学生思想行为实际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相互之间认识到某些言行的错误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这样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促进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变,达到课堂教学不容易实现的教学目的,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范文6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传统的极其有效途径。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要革除传统教学的积弊,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实验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人性化、生活化、探究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现存问题对策研究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的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新课程的实施是围绕着实验来进行的。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一、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资源出现的问题。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实验教学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当前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一部分高中化学实验资源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室的数量不足,有一些学校由于受到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的数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不仅数量少,而且教室可容纳学生的数量也不多,限制着学生做实验的机会;二是实验用具陈旧落后,一部分学校的化学实验用具更新的周期长,不能适应新课改对化学实验的要求,也跟不上当前的形势,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三是实验教师缺乏,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实验教师,而且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培训不足,教师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无学习兴趣。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当前很多教师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让学生去做实验,然后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再把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有些教师甚至不做学生分组实验,就是演示实验也用多媒体演示来代替,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

3.学生对实验不重视。传统教学观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制。表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就是高中化学实验的比重仍然没有得到提高,而且教师的不重视、学校实验资源的缺乏都导致了学生认为实验对于化学来说并不重要。而且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还是以知识的硬学习为主,觉得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之中,故对其不重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策研究

1 加大对实验资源的投入

实验资源对于化学实验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实验教学的基础,针对当前一部分学校实验资源短缺的现象,应做如下努力:一是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室,使一些使用率低的教室改为实验室来提高教室的使用率;二是学校要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及时投入资金更新实验器材,保证实验器材的可利用度;三是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实验培训力度,提高化学教师的实验技能。

2 加强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即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将传道授业看作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育学相互影响的统一过程。这过程中师生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得到调节,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从而引起共振,达到最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的激情是课堂最大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情是最好的方式,教师那期望和鼓励的眼神,幽默而诙谐的语言,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和适当的亲密距离,最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这种热烈的反馈不但能促进教师如期完成教学任务,更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其次,按时按量完成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不但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实验操作步骤,更能让学生感官上了解实验变化和各种化学反应的现象,从而自主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发展其探究式学习能力。比如笔者做 Na 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在石棉网上垫上一块白色铁皮,酒精灯在石棉网下慢慢加热,待加热至燃烧状态,移开酒精灯,看到钠在燃烧时呈黄色火焰,燃烧结束后,白色的石棉网上留下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二氧化二钠,从此让学生记住了二氧化二钠的颜色和钠燃烧的火焰颜色。最后,适当地让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更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现象的了解和实验步骤的正确性的掌握。

3 秉持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实验

在试验中秉持绿色化学的理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为学生树立榜样。首先是开源。在做化学实验时,可以重复使用一些化学药品,注入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还可以再生资源,变废为宝,高分子材料等就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其次是节流,有的实验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找实验现象,节省实验成本,比如折射实验等。最后,在化学实验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污染环境,对环境有高污染可能的材料要拒绝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代替、无法回收又无法重复利用的药品原料。学术界已经日益重视的绿色化学内涵已经得到提倡。化学实验的对象是中学生,面对启蒙化学的学生,贯彻绿色化学概念有着相当大的现实意义,这对保护环境理念的推广也有一定现实意义。

4 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景,转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学习的有力工具,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替代一些费时或有毒有害的实验、模拟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模拟化学实验错误操作后果、模拟实验设计、模拟化工生产过程等。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 Flash 课件,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全班同学都能观察到实验现象。

参考文献:

[1]强世苍,熊言林,严增进.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调查报告[J].化学教育,2008,29( 3) .

[2]周夕良.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3)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