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1
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
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
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剖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现状,科学谋划“十二五”农业农村发展,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明确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
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回眸这一年,“三农”工作历尽艰辛、再创佳绩。面对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非常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极不平常的成就,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总产10928亿斤,增产312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农民收入年增长再创新高,实现“七连快”。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复杂形势,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连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背后,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大好形势之下,往往潜伏着危机。2011年在高起点上延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难度很大,挑战空前,不能有丝毫懈怠。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减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
辉煌“十一五”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5年。“十一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也是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
“十一五”的5年,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得到有效保障的5年,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5年。我国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夯实农业基础
三重点,三确保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1年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三个重点”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而“三个确保”则表明了支农资金如何落实到位的具体手段。这些表述体现了国家支农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
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稳定粮食生产
改善流通,调控市场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部将增加粳稻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杂粮等短缺品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2
会议指出,2015年,各级农业部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农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实现“十二连增”;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改革力度显著加大。“十二五”农业连年增产增收,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压器”。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可谓“六期同至”:“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一个中心”,就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努力实现“六个全面提升”,即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会议对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作出部署。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源泉,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政策、法治支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统筹国内国际,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在调整优化结构、促进节本增效、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2016年要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20项重点工作: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金融保险创新;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市场流通;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种业;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业;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全面提高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继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农业对外合作。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3
会上,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向各位院士介绍了吉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情况。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部地区是享誉全球的黑土地和黄金玉米带。全省耕地面积8698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第五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连续20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活立木蓄积量9.2亿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森林覆盖率43.6%。矿泉水储量极其丰富,以长白山矿泉水为主的包装水产量居全国第3位。动植物资源丰富,是著名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人参、鹿茸产量居全国首位,人参产量占全国的85%、世界的70%。全国牧区之一,草地面积1565.3万亩。水资源总量为404.2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5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2220立方米的68.5%。耕地亩均水资源量672立方米,占全国平均水平1436立方米的46.8%。年均降水量400~600毫米。渔业资源总水面960万亩,养鱼水面400万亩,人均占有内陆水面在全国列第三位。我省以占全国1/25的耕地,提供了占全国1/10的商品粮,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中我省就占了6个,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我省具有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拥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国家和省属农业科研单位和大学。“十一五”期间,我省涉农科研院校和企业共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加快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转化,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坚持统筹和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建设“五大一强”为目标(建设粮食大省、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林业大省、特产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进一步开创了粮食稳步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克军主任表示,吉林省各级农业部门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深入实施“三化”统筹和“三动”战略,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民生改善的基本任务,加大统筹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夯实基础设施,着力深化改革,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突出重点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四年提升计划”,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业持续较快发展。充分挖掘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扎实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的进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民生继续改善。
“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增一稳的任务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着力强化六项重大措施,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坚持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坚持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目标,拓宽增收渠道,完善增收机制,确保农民增收与全省经济同步增长。坚持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作为加快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4
县政府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后,我单位非常重视,立即开会研究,学习上级文件,认真组织规划,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班,实行责任分工,通过收集资料,下乡调研,征求意见,开门问策,进行科学谋划。
二、制定工作思路
根据县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规划思路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以“6个提高”为目标(1、提高农产品质量,2、提高产业效益,3、提高生产效率,4、提高农民素质,5、提高市场竞争力,6、提高农民收入),以“十大举措”为抓手(1、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2、实施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
3、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4、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5、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6、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7、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8、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9、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10、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已出,全局集体讨论了2次,征求意见稿已改了3次,初稿紧密结合《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结合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结合乡镇、村、干部群众的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初稿共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方向(6化 1布局区域化,2生产标准化,3经营规模化,4发展产业化,5方式绿色化,6产品品牌化);(四)发展十大举措;(五)保障措施;共计谋划58个项目,其中动植物保护工程7项,农业生态环保工程1项,蚕菌业1项,人居环境8项,水产品2项,农业病虫害防治2项,菜蓝子工程2项,中药材1项,现代农业7项,发展集体经济2项,高标准农田2项,农产品冷链物流1项等,总投资78.69亿元。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5
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本人xxxx,xxxx年8月,经过组织部严格的笔试、面试、体检、培训,正式成为xxxx村的大学生乡官。担任乡官的这一年,是我成长道路上收获最多的一年。在领导及班子成员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农村工作的方法,积累了大量的农村工作经验,顺利的完成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在思想、工作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现在被借调于街道经济发展办,主要负责招商、统计、报批、报建、环保等工作,同时做好村里各项工作。
参加这次竞选,我认为我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
一是熟悉了解街道及村上的情况,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我是土生土长的丁字人,再加上这一年的锻炼,对街道及村上的情况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具备“吃苦、耐劳、能奉献” 的良好品质,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所以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着为之奉献的愿望和热情。
二是熟悉村级事务,吃苦耐劳。我虽然被借调至街道,但是在做好街道事务的同时,我也认真完成好了村支两委安排的各项任务。我充分利用在街道的优势,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熟悉了解各办各线负责的业务范围,以及部分业务知识,结合村里实际,更好的掌握了一些村级事务的工作方法,积累了农村工作经验。
三是专业优势。我是学土地资源管理的,掌握了土地管理、土地法规等专业理论知识。如今,正值街道及村级发展机遇期,无论是项目引进、征拆还是土地确权、流转、发展产业等都需要土地管理相关人员。我非常渴望能将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如果大家给我这次机会,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一是做好一名好助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一个村要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支村两委班子,只有支村两委坚强有力,才能更好的发挥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我们将以网格化管理为契机,把责任细化,通过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并通过党员做群众的工作,带动群众,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投身到建设新农村当中来。
二是找准一条好路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找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选准突破口,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为重要。要立足丘陵地貌特点,科学规划,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大产业规模。发展产业一定要认真做好效益分析,从实际出发,搞好市场预测,把握市场脉搏,经过认真论证后再组织村民实施,决不能就生产谈生产。
三是夯实一个好基础。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应不断改善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使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好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实现产业扶持夯实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范文6
拼搏之年。省级有关部门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年是市实施”“计划的关键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九届五次会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人为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农业农村能源环保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一、主要工作
1.农村能源建设。
节柴改灶推广10000眼,年全市计划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0000口。沼气综合利用10万亩,培训技工和农户50000人次,实施村容村貌整治50个自然村。截止年5月31日,全市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建设11628口,占年计划的116.28%;节柴改灶8559眼,占年计划的85.59%;沼气综合利用推广5.5万亩,占年计划的54.96%;培训农户21353人次,占年计划的42.7%。新建沼气的总产气量达465.12万立方米,节约薪柴2.3万吨,相当于4万亩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减少水土流失3.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二氧化硫158吨,节约燃料费、电费406.98万元,同时为农户增收节支930.24万元,促进了庭院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沼气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纽带,既能提供生活用能,又可提供优质有机肥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柴改灶年可节柴0.86万吨。
截止到5月31日,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培训农户。全市共完成沼气综合利用5.5万亩,培训农户2.14万人次,共施用沼肥40万吨,为农户节约了农药和化肥,为我市推广生态农业和沼气综合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完成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沼气建设项目。
对年中央扩大内需新增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进行了自查。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年农业建设项目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云农(计财)字115号要求。
年下达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计划2906口(石林1373口、东川733口、禄劝800口)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建设计划54个(石林36个、东川18个)农村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12个(东川2个、禄劝10个)。
分别是五华(殖专业合作社)(牧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种有限公司)原种场)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年下达我市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计划5291口(东川2291口、富民1000口、禄劝1000口、寻甸1000口)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5座。
农村户用沼气、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农村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项目及大中型沼气工程属于国家拉动内需新增的国家重点项目,根据中央要求。年新增投资在今年4月底前全部完工。年新增投资要求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局在省农业厅召开项目启动会后,已要求项目县全力投入到项目建设中,经过九个县区的奋力拼搏,市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建设967口,其余的正抓紧时间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有3家已完工,有4家正在建设中。
3.完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的培训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科7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通知》云政办发82号)要求及省农业厅的安排。确保我市技术人员能够正确掌握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邀请了省农业厅有关领导和老师为我市业务技术人员分别对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方案、调查与评价方法、入户调查技巧、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处理及审核上报等工作作了认真、细致的讲解。
4.完成《滇”“防治规划》中农田径流控制项目方案
明确我局负责滇流域范围内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及农田径流方面的污染防治工作。分工明确后,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第153期会议纪要。根据会议纪要的要求,局已完成了滇流域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农业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六处。
5.起草《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规范项目建设,为加强我市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的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市大中型沼气工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6.起草《市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
为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随着农村能源户用沼气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项目建后管理,确保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农村沼气管理办法(试行)起草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
7.建立市农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认真对照年目标责任书的任务分解,为进一步做好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准备相关材料,迎接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考核。
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根据《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市年节能目标任务的通知》昆节减办发5号)精神。将年市农业局节能目标任务进行分解。
8.编制《市农业节能减排规划》
也是唯一的特大型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对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西南、沟通全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农产品信息流通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和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把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工程。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初级阶段,充分认识到农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将目前单纯追求高产的农业增长模式逐步转变为农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增长模式,最终实现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就是要在农业农村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农业节能减排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滇水污染治理的需要。
9.编制完成《”市农村能源规划》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我市农村能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充满机遇和挑战。认真贯彻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我市”“规划重点目标之一,确保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实现”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实施农村能源与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市农村能源建设以”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为方针,经过市级有关部门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提出了市20112015年农村能源建设发展规划》
10.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省级建设资金510万元(每村10万元)截止年11月底,年省级下达我市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村51个。省级建设资金已全部到位,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年5月,按照农业厅《关于上报年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总结的通知》云农办经字91号)进行了检查总结。全市51个项目村共完成投资3453.21万元,除省级补助510万元外(每村补助10万元)引导投入资金2943.2万元,占总投资的85%3003.21万元拉动资金中,市、县、乡投入1007.68万元,占拉动经费的33.6%社会资金624.39万元,占21%;群众自筹集资1311.15万元,占43.7%群众累计投劳46739个。通过整治工程,项目村完成村庄道路硬化49346.21米,新建村庄道路22060.74米,支砌排灌沟渠12362.37米,安装人畜引水管道25189米,种植绿化树161604棵,绿化花草27635平方米,安装路灯247盏(其中,太阳能LED路灯40盏)建设文化室67个2618.9平方米、公厕73座、垃圾收集点139个,项目村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省级下达我市村容村貌项目村建议数50个,年。控制数60个。市组织县区申报省级村容村貌项目57个,项目正在申报中。
11.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省农业组和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市农业组已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完成了工作,数据上报及普查档案整理工作已通过省级质量验收,目前,现正在进行普查数据开发及撰写普查技术报告工作。
普查范围涉及14个县(市)区,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共涉及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及滇流域农村生活源四个污染源。127个乡镇,330个行政村。全市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对象22715个(其中:种植业污染源7229个、畜禽养殖污染源6464个、水产养殖污染源1694个、滇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7328个)>
普查结果显示:
占全流域总排放量10130.01吨的22.54%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占77.46%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染为主的格局没有变化。①滇流域总氮总磷合计: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排放量2283.31吨。
畜禽养殖业排放的8844.75吨COD基本上没有处理,②滇流域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2.36%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产生的15718.18吨。而城市污水COD处理率达到产生98038.02吨,去除83096.5吨)84.76%相比之下,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占总量的80%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占20%总磷的污染农业生产及农村生活占60%工业和城镇生活占40%化学需氧量(COD由于城市污水去除率较高,③滇流域总氮的污染以工业及城镇生活为主。农村污水几乎没有处理,农村生活比重占40%农业生产占22%工业和城镇生活占38%农村生活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市年农村能源建设及农业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与发达地区比差距较大,县区与县区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农民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增长不平衡,自筹能力低;二是国家投入不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影响沼气的推广;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缺少发展后劲。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