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 社会秩序 自私 慷慨 公共利益 人的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但是在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挑战,“自由主义、自我膨胀、自私泛滥”等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为了把好“总开关”,笔者认为可以从休谟政治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预设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爱他人”与“爱自己”
休谟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个人无法维持长久生存,并且很难满足对物质的无限欲望,因此人类只有依赖社会,依靠协作、分工和互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治社会,建立规则制度共同遵守,以维持正义,保证大家的利益安全。在这里,“爱他人”就等于“爱自己”,但这完全是出于“自身需求”。传统教材中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也是在“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辩证关系中探讨的。哲学在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的价值的内部关系,全面阐述了人的价值、权利及其实现的条件。人的价值指的是具体的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的,是具体的和社会的,脱离社会的纯粹的自我价值是不存在的。人的自我价值(“爱自己”)是个人作为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对个人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需求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其实现途径其一是个人的自我努力;其二是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尊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人的社会价值(“爱他人”)是个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其实质是个人通过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为他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他们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互相转化的。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表现在社会价值以自我价值为前提,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同时自我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前提,也就是说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通过实践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主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在社会实践中,个人不断地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也就是个人自我价值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这里“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二、人性论预设的反思
休谟的政治哲学是注重人性自私的,但同时“又有有限的同情和慷慨”,此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这里他做了基本预设:在有关人性的基本看法上看整个社会政治。他将追求人性地位放在最前面。
在休谟看来,人性的自私使得市民政府有了存在的前提,人的自私非正义行为造成的后果都会由政府“买单”,促进市民社会的建立。人本着自己的利益而“爱”他人,但“人爱自己胜于爱他人”,否则便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建立。“我们虽然必须承认人性中具有慷慨这一样美德,可是我们同时仍然可以说,那样一种高贵的感情,不但不能使人适合于广大社会,反而和最狭隘的自然一样,使他们几乎与社会相抵触”。人性论真正的出发点是人性自私和有限的慷慨,因为,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又赋予人无限的欲望,但个人满足这些欲望的自然能力又是很弱的,所以人互相慷慨的同时,既损害了自身利益,又使组织社会的力量弱化了,最终导致市民社会的解体。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只承认人性中“爱”,不承认“自私”。似乎觉得“自私”只有反面没有正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私”是对立的,所以早已拒之千里之外。但这样才是真正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我们承认人性中的自私,才能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己、社会,才可以让学生理解竞争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现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承认“我”与“私”的正当性,并不是要否定“爱”。休谟认为因为自私,社会才有了秩序,有了市民社会、市民政府,“社会秩序才能规范、有效”。在此过程中,协作、互助、慷慨就成了一种可靠的“爱”,这种“爱”就成为约束“自我膨胀”和“自私泛滥”的有效手段。我们研判休谟人性论预设,承认人性的“自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使我们能实事求是地探讨人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实效性提供思路。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性阐述的“多”的建议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研究多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武器”多,这个武器指的就是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意识超前,如休谟、霍尔姆次、康德、尼采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本身可供借鉴,但关键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想武装得更强,要能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冲击,把好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总开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理途径多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只限于课堂,加之其教学理论思维的线性式、教育内容的平面式、教育关系的单向式等,则必然导致学生厌学。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注重宣传、善于烘托,弘扬时代精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大学生思想高地,不拘一格,全方位、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渗透到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休谟.人性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2
关键词:教育理论;理论范式:必要条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03-06
教育理论在当前学术界有泛滥之势.各种各样所谓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研究者都认为自己是理论生产者,自己的观点就是真正的教育理论。赫斯特认为,教育学所谓的理论离真正的“理论”有较大的距离,在教育学上易产生“理论”一词的滥用现象。奥康纳也认为,“在教育上,‘理论’这个词容易被随便滥用,而且比大多数其他场合不那么严谨。”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界,从古至今,“教育理论”一词的确存在滥用倾向,现实中诸多所谓的教育理论并不具备教育理论的基本属性以至于误导了部分教育工作者。然而,虽然定义可以概括事物的本质,但正如“何为教育”随视角不同而有不同定义一样,寻找一种教育理论的确切定义同样非常困难。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从某一角度透视教育理论的必要条件或探究“什么不是教育理论”,进而判断何为真正的教育理论。
一、西方历史上经典教育理论观对“真正教育理论”的认识
“加强教育学自我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探索教育学理论自身的结构模式及其发展的阶段与动因。”人们对教育理论的认识与讨论往往是与加强教育学“自我意识”相关的。从百余年教育学的发展史来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即是对教育学的认识。因为教育学大概是由一个个教育理论所组成的理论集合或知识体系。正因为如此,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一些著名的教育学者往往是先论述何为教育理论进而论述他们心目中的教育学,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奥康纳、卡尔、赫斯特等人。
(一)奥康纳――真正的教育理论是得到实验验证的
奥康纳是英国批判语言分析派哲学家,他的著作《教育哲学引论》被国内学者翻译并被广为引用,书中有专门的篇幅论述“何为教育理论”。奥康纳把我们所认为的教育理论陈述类型进行了梳理,认为所谓的教育理论可以分为三大陈述类型:形而上学式陈述、价值判断式陈述和经验性陈述。他在分析了三种教育理论的陈述逻辑后指出,这三种教育理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知识类型,它们之间有着不同的逻辑,彼此是无法相互推导的,但是人们却时常互相推导,这是不可能与不科学的。“在这些教育理论中,经常出现从一些纯粹的形而上学的陈述,推导出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判断陈述或关于课程的经验性陈述,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教育理论内部的逻辑是混乱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理论。
真正的教育理论应是得到科学验证的理论。奥康纳认为,尽管“理论”这一术语可用来表示“指导或控制各种行动的一组或一系列规则、或一整套的箴言,但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用这一术语来表示已被观察所证实的一个假设或一组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假设,则更为恰当”。“只有在我们把心理学或社会学上充分确立了的实验发现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地方才有根据称得上理论。”可见,奥康纳是一个实证主义者。他认为,只有得到科学实验证实了的理论,才是教育理论。对于形而上学式陈述的教育理论,由于是先验的、不可证明的,因而没有什么认识论上的意义:对于价值判断式陈述的教育理论,“由于还不存在对于道德问题的共同认可的推理程序,价值判断的陈述充满争议,也没有达到科学陈述的标准”:在经验性陈述的教育理论中,由于多是推测性的陈述,即使得到实践的检验且效果不错,但仍不能认为是科学的检验。奥康纳对实践检验理论的信度提出了质疑,他指出:“教育理论并不是实践的真正理由,历史上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检验并不令人信服;那些技术性的陈述,尽管是能用可观察到的事实证据来证明的,但如果支持它们的理论没有得到证明,它们仍旧是不可靠的。”通过以上分析,奥康纳认为,要想获得教育理论,应像其他科学理论一样,要遵循实验的方法论规范,通过提出和验证理论假设而获得,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理论。以前所谓的教育理论,称其为理论“只能是一种尊称”。
(二)赫斯特――真正的教育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赫斯特的教育理论观与奥康纳的教育理论观完全不一致,他在论述他的教育理论观时,特别强调了他们之间观点的不一致。赫斯特认为教育理论是一种实践性理论。“我试图把教育理论描述成一种实践性理论,即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赫斯特认为,教育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为教育实践制定理性的原则。
1.反对应用自然科学理论范式套用于教育理论
赫斯特的教育理论观最核心的观点是:教育理论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它是由关心实践的一系列原则所组成的。他不认为教育理论一定要像自然科学理论一样需要得到证实。而奥康纳则认为:“只有在我们把心理学或社会学上已被充分确认的实验发现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地方才有根据称得上是理论。”赫斯特非常反对奥康纳的“教育理论被称为理论是一种尊称”的论断。他指出:“从这个角度看,我在几个主要的方面,与奥康纳教授几年前在他很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哲学导论》中提出的观点有分歧。”赫斯特认为应建立完全属于教育事业属性的理论,不要受其他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理论范式的影响与诱惑。“我们应该抵制取自另一领域的、狭窄得多的‘理论’范式对我们的诱惑,不管该领域的主张是多么有威望。”他之所以反对以自然科学理论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学理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教育理论的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所有理论都具有解释功能,但社会科学包括教育学在内涉及对信念、价值及心智的解释,解释时会碰到各种前提与动机问题,这是自然科学方法如假设一验证逻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其次,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纯粹的理性活动。理性的行动必须是预先加以思考过的行动,而教育活动并非如此。他引用波普尔、奥克肖特、波兰尼等人的观点论证教育活动区别于纯粹理性的活动(如自然科学活动)的原因。他指出,理性的行动不是由直接经验决定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实施的,理性主义的观点可以比喻为“我们或者能够获得一块‘白板’,在上面可以写我们想要的东西:或者不管事态的现状如何,我们都能达到我们想达到的目的。但是对人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这么一种控制程度,完全是虚妄的。而且,任何一种具有复杂程度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总是不可预测的”。显然,赫斯特认为教育属于社会科学,在解决教育学中的问题时,知识和理性行动之间的关系与工程上的实践活动显然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个别的教育活动,不能只依靠一组实践原则来指导发展,在实践内部还存在不能详细说明的、缄默的因素。因为从逻辑上,实践先于理论。
2.教育理论所关心的是为教育实践确定理性上站得住脚的实践原则
教育理论是广泛吸取各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论,但要服务于指导教育实践这一原则。赫斯特强调教育理论一定是为教育实践制定理性的原则,因而可以广泛吸取各门社会科学已有的理论知识,这包括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但教育理论并不是各社会学科理论的大杂烩,它一定是服务于指导教育实践这一原则的,是在这一原则统领下的综合性理论。“如果教育理论是这样一种综合的理论,那么,我仍然坚决地把教育理论的统一性看成是目的在于一系列协调一致的实践原则的统一性,而不是一些有尚性学科的一种广泛的理论结合的统一性。”吸收各学科理论转变为教育理论时,还要注意各学科完全不同的特点及在指导实践时所具有的局限性。各学科有其自身的独特概念,它们的理论是从自身独特的概念框架中提出的,它们并不是实践性的,而是哲学的、心理学的或历史学的,它们不足以恰当地制定出教育实践的原则,也即生产出恰当的教育理论来。赫斯特提出这样的警告:“如果把从学科到原则进而到特定活动的图式看做是发现理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论,那显然是不行的。”赫斯特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理论构建思路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学科,由实践群体进行批判、反思,最后生成真正的教育理论。
(三)卡尔――真正的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问题并解放教育实践者
卡尔的《新教育学》是一本以批判为特征的教育理论著作,他以批判的方法论与态度来探究何为教育理论、何为教育学。“卡尔元理论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批判那些不是为了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揭示他们不是‘教育’的理论。”卡尔是在论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逐步呈现他的教育理论观的。
1.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真实的教育实践问题
卡尔为教育理论确立一个重要的认识论规范――只有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理论才是真正的教育理论。他把不是基于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理论称为学术性、理论的研究,比如教育哲学里多采用形而上学的思辨方式,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这类学科多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假设的基础上等。这些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是理论问题,它们是为了理论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实践的理论,实质上是哲学的、社会科学的理论,它们不是真正的教育理论”。他举例说,“当教师们论及‘班级管理’、‘好好调教孩子行为’的时候,教师们所谈论的不是一个普遍之共相,而是他们所遇到之特殊情况。教育实践所指的是此种教师所遇到之特殊情况”。卡尔所指的教育实践是真实的、具有实践情境的实践,并不是抽象的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理论并非一种自哲学、社会科学或任何形式之知识中抽离出来的应用性理论,而是通透地批判实际教育活动所依循之理论,其中蕴含着价值观、概念与信念的适切性。他指出,教育理论不应该以其他学术性学科为基础而生产。他所要拒斥的是那种以纯传统理论之观点来解释教育理论,以吻合时下学术领域的分类标准。
2.教育理论要解放教育实践者。实践者应参与到教育理论的生产中
在卡尔的论述中,教师是最基本的教育实践者。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理论呢,理论如何面对教师呢?“教育理论家视教师为其理论检证的对象,或视教师为接受其理论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求助者,均是不对的。”卡尔认为,教育理论不是让实践工作者去验证理论,而是解放实践工作者。传统上,教育实践工作者总是尝试在实际工作中去验证理论中的概念、信念、假设与价值观,以重整其经验。新教育理论观则认为,理论倾向于向实践工作者提供知性资源,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向教育理论的适切性进行挑战,从而使其变得更理性、更一致。一个教育理论成功与否,完全依赖于该理论是否能鼓励教师更有效、更深入地理解其所面对的问题与实际情况。因此,教育理论的生产、形成过程中,实践工作者的参与是必要条件。
卡尔对教育理论的定位是,教育理论的特色体现在为一“统合性学科”并“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教育理论必须定位在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中,教育研究应集中于抹平理论与实践活动之间的鸿沟,而教育实践活动便是理论所以能存在的正当理由。
总之,教育理论的价值地位与有效性判断是由实践来做评判的,实践是评判教育理论价值的标准。卡尔提出了两个相当经典的判断:当教育理论对理解实际教育经验提出建言时,理论所获得的只是教育的“地位”:当教育理论提出的建言在实际情况中获得验证与检视之后,理论所获得的只是教育的“有效性”。教育不是一种不具有生命活力的现象,所以它不可以透过独立的观察或解释就形成理论。因为没有任何教育现象可以脱离教育实际活动而存在,也没有任何教育问题的产生,可以独立于实际的活动。总之,卡尔强调理论的实践性,他不认为理论可以独立于实践之外进行建构或加以测试,这是不可接受的,理论只有在理解实际发生的结果时,才能加以修正、改善与评定。
二、真正教育理论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究竟何为真正的教育理论呢?“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教育理论的认识论特征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科学理论的认识论特征作为唯一标准来批判和规范教育理论的势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奥康纳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后,以实践为取向的实践理论与之辩论与批判,赫斯特可以作为代表;卡尔的观点更为独特,与他们都不相同。每一种取向都有不可非议的理论所支持,而每一种取向又都有不堪一击的短处。之所以说其有不可非议的理由支持,是因为他们分别指出了真正教育理论的某一特征或取向:而每一种取向又都有不堪一击的短处,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指出真正教育理论的充分条件,而只是指出了真正教育理论的必要条件。
(一)真正的教育理论应是以严谨的方式生产的思想体系
奥康纳与卡尔都强调了真正教育理论的生产方式问题。奥康纳指出了真正的教育理论是以实证的方式生产的,卡尔指出了真正的教育理论应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我们虽然可以不同意奥康纳、卡尔的全部观点,但他们所倡导的教育理论生产方式却值得我们去坚持,那就是“严谨、科学”。无论对于形而上学演绎、推理出的教育理论或是以实证的方式生产出的教育理论,每一种生产方式都应有其最基本的规范,只有在遵守各自规范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生产出真正的教育理论。
回顾教育理论的生产史,从教育理论的生产方式或研究方法来说,无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或准实证的方法(可以称为定量的方法);另一类是理论演绎或思辨的方法(可以称为定性的方法),但无论运用何种研究方法,教育研究者在形成教育理论时都应遵守基本的操作规范。实证就要符合实证的规矩,比如样本选取、数据分析、验证等环节要科学:对于思辨的生产方式,就要考虑理论依据的适切性、本土性,还要考虑思辨的逻辑性与深刻性。忽视了任何一项,或许生产出的理论就是“一家之言”,而不是真正的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生产方式可以反映出研究者本人的行为方式,因为研究方式或态度的选择归根结底是由研究者本人决定的。研究者对待教育研究的价值观决定了所采用教育理论生产方式是否“严谨、科学”。如果以“功利”、“应付”的心态去对待教育研究,其教育理论的生产方式就不可能严肃,其生产的结果也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教育理论。如果能够以柏拉图的“牛虻之心”对待教育理论的生产,相信无论采用何种生产方式都将是严肃的。总之,研究者对待教育、教育研究的严谨、审慎心态或许是决定研究者生产方式严肃与否的根本,也是决定生产出“真”与“假”教育理论的根本。
(二)真正的教育理论应具有合适的内、外效度并可接受实践的检验
教育理论能否得到证实或反驳,是衡量教育理论的重要标准。但关键是证实或反驳的方式是什么?赫斯特的教育理论观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教育理论是实践的理论,一定要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强调要得到实践的验证。卡尔也指出真正的教育理论应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而生产出的理论,应对实践具有解放的意义。这些学者的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是,真正的教育理论应具有合适的效度。在教育学领域中,这里的效度是宽泛意义上的应用,也即真正的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或教育者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内、外效度,应能给实践者以启发或指导,应可接受实践一定程度的检验。任何一项教育理论在呈现出来的时候,应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内在效度,即所描述的教育现象与结论之间因果关系的真实确立程度:二是外在效度,即所描述的教育现象得出的结论概括性如何、代表性如何。虽然教育理论存在大量形而上学的陈述,它们是作为一种强烈的信念而希望被人们所接受。但形而上学的陈述并不代表可以不考虑因果关系而得出结论,更不意味着可以不考虑观点的概括与代表性而率性、随意地陈述。只有具备了内、外效度的教育理论,才会产生另一种重要特征,那就是可以接受实践的检验。
社会学家爱特纳指出,作为理论,其最后一个特点是理论所表述的观点或思想是可以接受实践检验的。他的这一观点类似于本文所强调的“内在效度”。他指出,作为理论,它的表述是既抽象又形式化的,但它并不能远离和脱离经验现象。所有的理论都应通过事实来检验,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检验。“没有经过检验的理论就会变得自我证明和自我包容,并只会反映个人偏见、意识形态倾向或者宗教信念。”㈤他还论述到,“如果只告诉我们应当是什么而不对应于可观察的事件,那就是宗教,或者是另一世界的力量或生灵。”现实中,这些类似“宗教”(没得到经验验证)的所谓的教育理论,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理论,而这种所谓的高深“理论”比比皆是。虽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争论激烈而没结果,实践的内涵也异常丰富与复杂。但作为真正教育理论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教育理论应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可以接受实践的检验。当然,这里的“指导”与“可检验”的度与层次是有讨论的余地的。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教育学研究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便是:虚虚浮浮地“说”(教育)者众,实实在在地“做”(研究)者寡……实践场景置之于外,理论建构形同隔岸观火。不痛不痒,不具有内、外效度的所谓的教育理论大量生产与存在。其意义何在,这一问题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三)真正的教育理论应用规范的语言表述并具有可理解性
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3
1.直观教育夸美纽斯首先论述了直观教育思想。他要求人类必须尽可能地研究天、地、橡树和山毛榉之类的东西,去学会变聪明,而不依靠书本学习。他们必须学会了解并考察事物的本身,不是别人对事物所已作的观察。他说,如果我们人人都从本源,从事物本身,不从其他来源去获得知识,我们就可以步随古代智者的后尘了。基于此,他强调,任何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去教,而应该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实际指证。卢梭也论述了直观教育思想。他反复要求教师用实际事物教育学生,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在谈到爱弥儿的绘画教学时,卢梭的直观教育思想鲜明地体现出来:“我希望他的老师不是别人,而是大自然,他的模特儿不是别的,而是他所看到的东西。我希望摆在他眼前的是原件而不是画在纸上的图形;我希望他照着房子画房子,照着树木画树木,照着人画人,以便养成习惯,仔细地观察物体和它们的外形,而不至于老是拿那些死板板的临摹的绘画当作真实的东西来画。”[5]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育思想也很丰富。他首先论述了直观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直观是心理训练的基础。发展儿童直观能力的自然进程是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相联系的。自然进程对直观能力发展的影响完全取决于生活在某一实际生活环境的孩子感官出现的事物形象。其次,着重论述了初级艺术教育中的直观教育。在他看来,初级艺术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孩子的感官接触更多的直观事物,加深印象,综合印象,更好地理解这些印象,使其更富教育意义。培养艺术能力的主要基础是通过五种知觉(视、听、嗅、味、触)获得直观能力的那些手段,因为艺术能力是从直观能力发展起来的。全面地培养知觉、器官和肢体是自然地培养艺术能力的基础。他要求初级艺术教育应该同孩子表述直观对象的自然进程产生某种联系。表述直观事物自然是同孩子的实际生活状况相联系的。如果艺术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状况,甚至与其发生矛盾,就不能产生影响。第斯多惠的直观教育见解也很深刻。他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对外部世界的观察,由此而产生的智力感觉与直观紧密相连,直观又从理解提高到普通的想象和概念,因此概念必须建立在直观上。直观是一切真知的基础。直观教学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学科课堂教学,不论是宗教课、语文课还是数学、几何课,都离不开这个教学原则。他要求教师热衷于直观教学原则,力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面向儿童的实际生活。他提出的直观教学的要求是:从直观出发,继续进展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绝不可以颠倒。斯宾塞对直观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但婴儿期、低幼期需要实物教育,在稍大一些的孩子和青年中,都应该重视实物教育。不仅仅是在家里,课堂上也需要实物,还应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包括田野、树丛、矿山、海边的事物。没有什么事比儿童采集新鲜花卉,观察新奇昆虫,收集石块贝壳更愉快的了。
2.从经验中学卢梭和杜威专门论述了从经验中学的思想。卢梭认为,儿童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一个人只有根据他所处的关系才能清楚地觉察哪些东西是适合于他的。一个小孩子是知道他要变为成人的;他对成人的状况可能具有的种种观念,对他来说,就是教育的理由;但是,他对这种状况不能理解的地方,就绝不应该让他知道。”[6]。他反对儿童学习纯理论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是不适合孩子的,不必让孩子钻研深奥的理论知识,而应用某种演绎的方法把他们的经验一个一个地联系起来,以便凭这个锁链把它们井然有序地记在心里。杜威的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强调“从经验中学”。其路径是,首先要遵循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的原则。经验的连续性原则意味着,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纳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经验的交互作用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任何正常的经验都是这两种条件的相互作用。这两个原则彼此不是分开的,它们互相交叉又互相联合。可以说,它们是经验的经和纬的两个方面。它们彼此积极生动的结合是衡量经验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标准。其次,教材和教法要与儿童的经验紧密结合。杜威认为,教授科目或是支配教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要有组织。而这种组织是从亲切、直接的经验得来的。把儿童的经验,与所授的科目联合在一起,作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叫儿童领受教材的意义。教师的目的,是改造经验。科目乃是内部的经验送出来的,绝不是由外面附加上去的东西,必须由其经验提炼改造。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教师的重大责任,就是将儿童现有的经验,与前人已经组织好的经验联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儿童现有的经验变成科目。这是教师应该知道的。同时教师还应知道儿童经验的性质和缘起。在他看来,教材能否与儿童固有的经验相结合,是判断新教育和旧教育的重要标准。因为前者主张要先拿儿童的现有经验做基础,然后定出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而后者主张以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做根据,然后以此为根据,把种种知识从外面附加到儿童固有的经验上去。
二、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经验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经验教育论提醒我们:感觉教育是获得知识的基础,也是理性教育的前提和凭借感觉教育是西方自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自然教育家都很重视感觉教育。他们达成的共识是:第一,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和经验是我们的老师;第二,感性教育是理性教育的基础。就第一个方面而言,感觉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因为儿童是感性的存在,擅长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喜欢感性教育。他们是通过感觉来认识外在的世界,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道德和良知的。离开了感觉世界,儿童无法获得知识,认知能力得不到提升。由此,夸美纽斯要求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放到听官跟前,其意图就是通过感觉获得知识。这是很有道理的。卢梭要求教育者尽可能用感觉到的事物去影响儿童,以世界为唯一的书本,以事实为唯一的教训。这一思想也是很深刻的。他们的观点彰显了经验教育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就第二个方面而言,卢梭反对过早的理性教育,因为理智这个感官是最难发展的,也是发展最迟的,它是由各种感官综合而成的。而最先发展的是儿童的感官。所以卢梭强调,如果在童年期用理性去教育孩子,那是本末倒置,把目的当成了手段。他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手、脚、眼看成我们的哲学老师,在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感性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教育。杜威把思维看作是探究的过程、观察的过程和调查研究的过程,认为发展中的经验就是思维,意义的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经验。这些观点的重大意义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非理性特点和机制,突破了教育重理性轻感性的传统,对我们思考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经验教育论关于“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思想为当代经验教育论拓展了新的视野,提供了新的内容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的思想,促进了当代经验教育论的发展,拓展了当代经验教育论的新视野。首先,拓展了经验教育的目标。传统的经验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儿童的感性认知能力和理解力,而儿童的其他能力得不到重视。而杜威的经验教育目标不囿于发展儿童的感性认知能力和理解力,而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生长。“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不只是通过感官获得知识,还要促进构成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全面改造、全面生长,因而赋予了经验教育目标以新的内涵。其次,确立了经验是教育生长的基点,强调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来源于经验的思想。杜威认为,儿童的经验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生长的理想所在,就是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儿童一方面要能操纵经验,一方面要使经验日益丰富。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应加强教材、教法与儿童经验的关联,把儿童现有的经验变成科目,知道儿童经验的性质和缘起。只有把儿童的经验与所有的科目联合在一起,才能使儿童理解教材,领受教材的意义。这就克服了传统学校的科目不与儿童现有经验联系的局限性。再次,彰显儿童在经验改造中的主体性。杜威认为,传统经验论哲学的致命缺点就是忽视了儿童在经验中的主体作用。因为在传统经验论哲学中,儿童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其主体性得不到重视。而在杜威那里,儿童的主体性在经验的改造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因为杜威理解的经验是一个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不仅受环境影响,反过来,他也主动地改造环境,由此获得知识及其意义。这意味着经验与儿童做事情密切相关,儿童的主动参与,才使经验的改造成为可能。在传统教育中,经验与理性是分离的,儿童只是“知识的旁观者”,没有机会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和经验的改造。而在杜威的视野中,经验与理性不是对抗的,而是相融相通的,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观察的过程和调查研究的过程,这离不开儿童的探究、反思和行动,离不开儿童理性思维的参与。换言之,儿童思维重要性使儿童在经验改造中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三)经验教育论为我们确立经验教育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经验教育论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育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直观教学;一是“从经验中学”。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直观教学是前辈教育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教育遗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应该发扬光大。不过,需要我们重视的是,进行直观教学时应让儿童的思维参与其中,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第二个方面而言,“从经验中学”是卢梭和杜威极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杜威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从情境中、从经验中学习。这种学习的意义在于,它首先能够使儿童产生真正的思维。他认为,教学的情境包含着困惑、疑难,能够激发儿童思维,产生各种问题。只有当儿童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才有真正在思维。因此,要激发儿童的思维,教师必须懂得经验或经验情境的意义,必须想到校外出现的情境。这是经验教学的源泉。其次,它能使儿童有效地获得知识及其意义。因为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产生的。正是在这种情境中,儿童自己的活动能产生观念,证实观念,坚守观念,察觉到事物的意义或联系。而实现这两方面意义的路径是:首先,应该强化教材与儿童经验的关联。杜威反复重申,教师编定课程的时候,必须把教材与儿童固有的经验联合在一起,并把他直接间接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成为学校里有系统有组织的教材。其次,在经验教学的原则上,要切实地贯彻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原则,因为它们彼此积极生动的结合是衡量经验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标准。再次,在问题的解决中重组经验。问题解决的步骤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这是一个不断地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观念及其意义的过程。第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经验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和学习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它不能外在于学习者而孤立存在。必须有学生的体验参与其中,知识和课程的意义才能得以彰显。因此,必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学习者不仅要主动地获取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主动地促进自身生命的成长。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学习者必须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反思性思维和创造力。正如杜威所言,经验要有意义,必须有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理性思维。没有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为发展中的经验就是思维,思维的开始阶段就是经验。第五,融通传统教育与经验教育。传统教育与经验教育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完全可以融通与互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精辟地阐释了这两者的关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4
论文摘要:在高度紧张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自杀等无视生命、虐待生命的现象有所增多,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珍视生命日渐重要。在香港和台湾生命教育影响下,内地20世纪末对生命教育内涵、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自身理论建设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在全国中小学掀起了生命教育热潮。认真总结与反思内地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我国今后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当前正在工业化途中,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因工业化带来对人精神生命的压抑,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命”为研究视角的探索,在世纪之交不断涌现,逐渐促成了生命教育的兴起。
一、生命教育起因与内在意蕴
在应试教育日甚一日的今天,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人的工艺流程。由于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针对生命非连续性事件对学生生命的伤害,不仅要全力阻止其极端行为,挽救其生命,还要通过生命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拯救其心灵,启蒙生命价值。针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及生命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台湾、香港及内地开始将生命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推动工作。“生命教育”一词在内地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一种生命教育,尚未对生命教育本身展开研究。90年代末期,生命教育才引起内地学者注意。
生命教育是一种通过增加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以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20世纪90年代末,黄克剑先生从哲学和实践向度建构了“生命化教育”理论。从哲学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训育学生创获“幸福”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提升道德心性所必需的自律意识。从实践向度看,生命化教育意味着“遵从自然的教育”和“个性化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
二、生命教育理论溯源与体系建构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在其《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哲学基础》中指出,生命教育应包含生死、宗教以及伦理教育等部分,伦理学理所当然应是其基础。因为“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为此有研究者探讨了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我国生命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孔子确立的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就含有生命教育思想的意蕴;孟子承袭孔子思想,提出“仁者爱人”。中国哲学的生命意识是一种反思自我生存方式、价值和意义的生命意识,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意识,是合万物生命于一体的意识。
近年来, 国内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的产生、内涵、目标、内容、方法与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研究者从生命教育理念切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第一部分主要从中西方哲学角度对人的生命、生命的本义、生命的特性、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终点——死亡分别予以解读,为生命与教育之深层关系的论述确立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个体生命与教育互相关涉角度,来探讨生命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予以建构。第四部分,强调追寻生命自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追求。在此理念指导下,通过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审视和反思,指出了当代教育之所以异化学生生命,在于其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要把当代教育由异化学生生命转化为培育、完善、涵养和润泽学生生命,就必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来一个根本转变。
三、生命教育价值诉求与实现路径
综合现有论述表明,生命教育试图融合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试图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以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追求生命的全面、自由和终身发展为旨归。有研究者阐释了生命教育的五种取向:即身心健康、生死、伦理、宗教和社会取向。生命教育应是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是珍惜生命;然后是寻求生存的意义;最后教人超越自我、超越功利和世俗, 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有研究者认为,形成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为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和巨大动力;也是生命教育超越功利、走向完美追求的基础;更是其长远规划自身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生命教育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学会保护生命,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具体实现途径上,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过设计、实施生命教育的课程,以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学校要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派工作责任心强、能胜任生命教育的教师任教。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德育工作、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在总结前一阶段生命教育实践基础上,有研究者对生命教育实践进行了系统探索。认为基础教育过程应是人之生命的心路历程;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道德教育应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超越与提升。该研究者从三方面对生命教育实践展开论述:一是滋润生命的课堂教学;二是关照生命的课程实践;三是涵养生命的道德教育。
四、生命教育研究得失评析
这一时期的研究,描述了当前教育忽视生命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收到了一定成效,促使生命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开展。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生命教育的大面积推进奠定了基础。总体看呈现以下特点:其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仍在争鸣中。其二,针砭应试教育弊端深刻,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停留在生命教育的推演水平,缺乏具体措施。其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脱节,这从出版的几本生命教育专著中可以证实。《生命教育论》从解读生命入手,分析了当前学校教育中生命异化的表现,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分析了生命教育提出原因、价值追求和未来走向;《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拓展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阈。相对来说《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它仍是从理想的角度对生命教育的课堂、课程和道德教育做的探讨,而对于学校如何实践这些构想,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追究生命教育研究中问题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具体人”和“学校情景”的研究意识。只是停留在作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类”生命意义的研究上,形成的只能是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对于以班级师生集体形式存在,真正对学生产生核心影响的生命群体缺乏关照;对处于班集体中的个体生命教育与孤立个体的生命教育缺乏区别,从而忽视了生命教育中作为班级群体的人与个体精神生命的有机结合。这就没法给中小学教师提供在复杂教学环境中,灵活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指导。今后,生命教育研究重心必须从抽象“人”转向学校境遇中的“具体人”。因为只有从学校特定境遇中,研究师生的具体精神生命,所得出的结论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娄进举,宋序红[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50.
[2]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162.
[3]潘凤亮.“生命教育”先要“关怀”权利[J].人民教育,2004,(21)10.
[4]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25-29.
[5]刘铁芳.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探询生命尊严的努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3)5-6.
[6]南志涛.生命教育的哲学基础[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4)26-27.
[7]郭成等.生命教育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109-122.
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5
关键词 读书报告 现状 理论依据 内容及要求 注意的问题
读书报告就是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自主阅读名著,编写读书报告册。内容包括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梗概、精彩语段摘抄、作品分析与评价、自己的读书体验等,目的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地搜集材料、合理运用材料的能力。
一、读书报告在名著阅读中运用的现状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书报告写作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遗憾的看到,在语文读书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方面还很少,而是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中,普遍重视课堂单篇文章教学、应试学习,目标定位上基本处于初级层次。在语文教育中引入读书报告写作教学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重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无奈。
二、实施读书报告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1)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运用生成学习策略,学生的理解迁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进一步研究,整合了认知发展、人类学习、人类潜能、信息加工和智能互动等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形成了生成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地接纳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威特罗克还指出“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理解很重要”,“他可能不理解教师讲解的语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语句。”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的学习。其观点有(1)意义或经验的学习是重要的学习,即让学生学习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有好处的材料;(2)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习,即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3)学生自己引导,即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4)情感在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即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3)新课标的相关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及要求
1.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
读书报告的写作内容有很多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1)本书的概况:作者简介、内容概要;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等;3)本书的主要观点、意图;4)本书的精华部分或个人最喜爱的部分;5)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6)本书读后的收获。
2.读书报告的类型
读书报告的类型一般认为有6种。即感发型、论述型、摘要型、比较型等。感发型:顾名思义就发个人感慨,就是直写个人的第一感觉,表明对所读之书的印象和感受;论述型:论述型是指就所读之书的内容、结构、技巧进行分析论证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等;摘要型:即摘引书中的重点句、段,进行赏析评价,述其作用及价值;比较型:即将该书与同类著作做求同、求异或多角度比较,衡量其优劣得失。
3.读书报告的写作要求
1)搜集资料要求。
确定主题,明确写作方向后,要即刻开始搜集资料,不可迁延太久,容易丢失资料。查询资料时要勤作笔记,以免因忘记而后悔。
2)行文要求。
行文要规范,层次条理要清晰。文字叙述要简洁,论述观点要有理有据,批评观点要客观公正,态度要恳切,避免吹毛求疵,激烈无当,引文要注明出处。
四、实施读书报告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认真对待,不可流于形式
实施读书报告教学,师生在意识上都必须重视,要认真对待不可流于形式。
2.教师要认真批改,并结集成册。
学生交上来的读书报告,教师要认真批改,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适时的情况下将学生的读书报告结集出版或打印装订。
3.一定要举办读书报告会
举办读书报告会对激发学生求知欲、表现欲,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让学生的成果沐浴在阳光下,在探讨、交流中,学生能自找差距,交流感受,碰擦火花,使优秀者更自豪,后进者更自勉。如果方法适当,通过写读书报告,举办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
(本人长期在教学一线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积极探索并实践新课改精神,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2011年组织17名学生参加由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共青团、西安市文明办等5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我心中的世园会”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书信文化活动西安赛区中全部获奖。还先后被评为区级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市级先进班集体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林庆彰,刘春银著.读书报告写作指引[M].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
论述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范文6
系列重要讲话中,有一个论点尤为引人注目。在谈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他强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上,他又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如何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我们现在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也就是所谓的教育规律、教育原理。其实,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都曾经是哲学的派生,教育学和心理学如果囿于哲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学科发展,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脱离了孕育它们的哲学、脱离了它们所处的文化,脱离了历史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同样不可能有一条光明的道路。不仅是在中华文明的繁盛时期,就是在近代、现代,包括荣格在内的许多西方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在从东方的智慧寻求解决各种精神问题、教育问题,特别是育人问题、德育问题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回头去看看我们的先人,有必要回头去品品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自己的文化传统来汲取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相反,体现的是我们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宽容性。
其次,教育实践推进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当前,我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历经多次改革和治理却难以见到显著的实效,综合改革中对沉疴顽疾的治理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智慧。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如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多元化办学的实践、特许学校的建设、私立教育的发展经验等;另外一方面,也需要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拓宽思路,特别是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中的问题,传统文化中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资源和素材,也有很多值得继续倡导和发扬的美德,更有许多值得传承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儒家思想注重经世致用,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对今天的学校德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如,“文道结合,文以载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蒙以养正,以小见大”“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长善救失,防微杜渐”“笃信好学,学志于道”等许多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适用。当然,许多传统美德要结合时展赋予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好,都是一个特别宏大的概念,对于很多从事学校德育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往往因为过于宏观而难以把握,难以在教育实践中找到落脚点和切入点。今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印发了中小学语文、英语、初中科学类学科的《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在强调回归课程标准、突出社会实践的同时,也特别突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些文件的出台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指导。
当然,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美德的重要源泉,仅仅只有教学改进是不够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要引导学生从小就循序渐进地阅读一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慢慢地通过诵读、讲读、导读等方式学一点自己文化的历史;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风俗习惯、节日节庆、神话传说等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味道;要引导学生从一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和“仪”内涵;要引导学生走进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去切身体验、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