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育的方法

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1

 

一、根据幼儿期生理、心理的特点来安排教学

 

1、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所以应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如让幼儿进行一些基本动作、身体姿势及体操和体育游戏等内容的体育活动。

 

2、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教育要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注重幼儿体育兴趣的培养

 

1、珍惜幼儿好玩的情感体验,讲究启发兴趣的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之能完成教师安排的种种练习,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给他们适当的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第三,在体育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2、满足幼儿体育需求心理,克服体育兴趣的易变性特点。幼儿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幼儿参加体育活动,首先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其目的是为了好玩,他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体育最本质的东西。他们对练习内容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很不注意,并且不感兴趣,他们往往只以追求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新异刺激、浓烈地运动气氛和种种趣味情景为最大满足,常常热切地期望这一时刻的到来。根据幼儿这一特殊的体育需求心理,在这个年龄阶段,老师要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3、利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积极诱导幼儿的体育兴趣。一方面要注意从小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诱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教师不仅要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而且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善于引导他们的体育兴趣向正常的方向发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加强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体育兴趣。由于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培养幼儿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内容要加强形象化的讲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体育兴趣的发展。包括场地器材布置、体育设施条件、教师的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平等等。

 

三、幼儿体育教育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1、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3、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情境教育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多媒体、挂图录像等,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在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

 

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在课程当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因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其骨髂及软组织易受到损伤,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因此,教师在课程的组织及实施中要把安全放到首要的位置。也就是说,安全是幼儿体育教学的首要问题。依我所见,在设计课程时,不要安排难度过大、疼痛感较强的练习,甚至可以去掉,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原则上不要搞技巧性训练,要在有地板的室内或有沙土的平地上或有草坪的地方进行锻炼,以降低地面对幼儿机体的反作用力,如果在水泥地上或柏油路面上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求孩子穿软底鞋,以减轻硬度高的地面的反震力对孩子肢体和肌肉群的损伤。

 

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体育教学 激励教育 方法功效

一、引言

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法国教育家斯多惠则指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依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体育教育的具体实践,对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激励教育的方法及产生的效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语言激励法、行为激励法和情景激励法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有的放矢的使用的激励方法提供参考,以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十二初级中学2个教学班的92名学生和第五高级中学2个教学班的103名学生作样本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网络信息检索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

三、激励的方法和激励的功效

1.激励方法

激励教育方法是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导下,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程度,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激励教育方法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调节作用和动力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学生学习动机的确立,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寓于体育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教学方法。

(1)语言激励法是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法。

①提问式激励法是利用提问激励。例如,“看哪个同学回答得更好?”“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吗?”

②点名式激励法。熟记每一个同学的姓名,能让他们感到老师很在意他们。例如,在铅球课上,说:“XXX同学,你推一次让大家看看。”

③目标激励法。明确目标进行激励,在短跑课时,说:“XXX你能超过XXX”,在跳高课时,说:“XXX,这个高度你能过去。”

④纠错激励法。虽然是纠正错误动作,但仍要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参与兴趣。说:“虽然这次他没完成,但大家看,他很努力很认真。”

(2)行为激励法是利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激励。

①示范式激励法。老师优美准确的示范,能激励学生跃跃欲试,挑技术动作好的学生示范能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的作用。示范激励法很直观,能直接在大脑中建立动作表象。

②鼓掌式激励。挑出学生练习中比较努力的同学或完成动作较好的同学给予鼓掌,配以喝彩,效果更佳。

③神态表情激励法。利用手势、微笑、竖大拇指、点头或赞许的眼神,对学生进行激励,起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作用。

④保护与帮助激励法。在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让学生完成动作,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树立自信心。

(3)情景激励法是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情景。

①成果激励法。利用板报、专栏、广播、展示、照片等对取得的良好成绩,鼓励自己也鼓励别人。

②降低标准激励法。针对身体条件或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适当降低标准进行评价考核,让学生尝试成功。

③环境设置激励法。让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和一个掌握不太好的同学分在一起进行帮带。如篮球比赛时,让四个主力队员和一个替补同时上场比赛。

④和谐人际关系激励法。让平时比较要好的同学分在一起,减少心理压力,轻松完成练习,掌握技术。

⑤自由分组激励法。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由度,如拔河比赛中,通过商议解决人数搭配战位顺序,力量分配等事宜。

⑥音乐激励法。利用节凑明快,坚强有力的音乐,振奋学生精神,提高兴奋性。

⑦榜样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相互影响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思想言行,甚至衣着爱好都相互模仿,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用榜样的激励是很重要的。

2.激励的功效

(1)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培养良好学习动机,进取动机的功效。积极的兴趣是从事学习活动取得成就的最初条件,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功能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由无趣到有趣,发展到乐趣,最后上升为志趣。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最稳定、最根本的因素,它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取动机是一个人不满足已达到的水平和成绩,而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成绩努力时所产生的,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动机,能产生持久的,主动的行为动机。激励能对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断加温,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最大的热情,以保证教学任务能高质量完成。

(2)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勇于进取的良好个性的心理品质的功效。通过激励,让学生明白参与比收获更重要。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失败者的懊丧,但这不是竞争的全部意义之所在,重要的是竞争过程中将使参与者有机会进行各种心理体验和心理调整,激烈的竞争能激励学生那种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心和胜不娇、败不馁的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教学中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一些小的进步,在大家面前进行表扬,进行激励,选择适当的机会让大家做示范,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品尝努力后得到的成果,寻找出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集体的作风,增强团结协作意识的功效。在参与中通过竞技提高自尊心、认同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

(4)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功效。竞赛中的规则是针对双方的,只有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发挥技战术水平,用实力战胜对手,才是真正的胜者,培养学生心胸坦荡,懂得并做到公平竞争。

(5)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功效。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启发、激励,使之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要求,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四、结论

1.在对待体育课问题上,学生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在体育课上因势利导实施激励,能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事实证明,学生在取得好成绩或成功时,内心非常愉快甚至表现出得意忘形,每当老师及时给予激励和赞美后,这时的学生不再是为你努力,而是在为自己把事情做好而努力。

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素已为广大师生所认识。体育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而且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创新教育是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是时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学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三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的理论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掌握必要的技能,提高体力、增进健康、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体育生活化水平、社会化水平,增强勇敢、顽强、坚韧等心理素质。实行体育创新教育,其特点在于“创新”,新在它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新在它突出了课堂教学结构;新在它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而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存在许多弊端:对不同个体的学生传授同样的竞技运动技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压抑了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兴趣,使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的任务过分局限于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体育能力、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打破陈旧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趣味性、可行性,以此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指引体育教学方法的变革方向

体育教学方法的确立和发展源于教学思想,一定的教学方法,是一定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反映。社会的发展也在影响着体育教学思想不断地变化与更新,这种变化与更新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整体向前发展。学校体育教学逐步向学生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注重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性效应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性等综合方面发展,必须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

三、创新教育要求创造性地改革体育课堂教学

1.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要在体育课中开展创新教育,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从转变观念入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摒弃机械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充满情趣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跟上形势,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改变多年习以为常的,陈旧的教学思想、方法和习惯,接受新的思想,勇于实践,开拓新的教学、教育思路。

2.以教师素质为前提,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改革。学校体育思想、内容、方法的贯彻,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师来实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潮的冲击下,教师队伍中也难免有“落伍者”,他们失去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热爱,不安于体育教师这个岗位,怎能够产生教改意识,去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所以作为教师,就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善于吸收新的知识,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要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方法,加强自身建设,让教师了解教学思想,掌握新知识,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岗位竞争机制,以深厚的知识能力储备来推进体育创新教学。

3.以课堂改革为重点

(1)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构建为核心,通过建立教学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实践,使学生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通过意义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等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就是在先进的体育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适应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能够学习到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是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的创新成果。

(2)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已经受到很大的冲击,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上的运用,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大学体育电子软件、多媒体教案、电子课件的研制和使用,要求我们认真思索,努力寻求教学新方法。根据学生需要,让学生走向娱乐场、健身场、走向大自然,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利用语音室、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观摩学习,了解当前体育课的课改方向,并结合实际来学习和训练。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为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下,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大胆改革现行体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引导和组织学生,给学生较充分地提供自学、自练、自评和互帮、互评的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4

1.经济差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开设了体育课,经济条件不同,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条件便会有很大差别,各个地区间的开课率和具体体育教学时长都有所不同,就这一情况而言,城市开课率和开课节数多于农村,较为发达的城市多余一般城市。尤其在一些贫困山区,开设体育课几乎是一种难以完成的任务。另外,中学的每个学期都有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但是在这些目标的实现上各个地区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学校能够按照大纲要求安排学习课程,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但是受到经济条件限制,一些学校无法切实的实现大纲要求,使很多中学生无法接受到系统的体育训练。

2.升学压力

受到中考的压力,很多学校都减少了体育课的课时,甚至相当比例的学校在学生初三的时候便取消了体育课,改成各种“主科目”,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是这一切都是在牺牲学生健康的前提下达成的,最终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分数低能力的学生。

3.条件限制

受到教学资金投入的限制,很多学校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了主要科目。而体育课本身对器材有着较大的需求,教学器材和场地的缺失使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无法顺利开展。

二、发展我国中学体育的新思路

1.加强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

新课改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对此,中学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锻炼,每个年级和班级都应该按照课程的要求加强体育教学,确保体育课时学生能在操场上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进行体育教学。各科教师不得以各种理由强制占用体育课。另外,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关注,在开展一些课余活动时,应该注重加强教师对体育活动的带动性,特别是各年级班主任要发挥其在班级的带头作用。学校应该不定期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强健身体。同时,学校要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在各班级积极推广一些适合团体运动的体育项目,保证中学学生能够每天锻炼至少一小时,。

2.多方联合努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目前,不发达地区的中学中体育设施较为缺乏,学生在体育课上就是在操场上奔跑,没有其他的活动项目。为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国家教育部门联合多方力量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可提供简单化、实用化和多样化的体育器材;而城镇地区应该为学提供更加规范化和丰富的体育设施。同时,提倡中学自制体育器材,如毽球、沙包、拔河绳等器材,保证中学生的正常体育实践的需要。另外,对于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不能全部按照其他学校的模式进行建设,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办学条件,立足于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的资源,以最小的花费建设最优质的体育设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所带来的快乐。比如,少数民主居多的学校开展像藤球、打布鲁等少数民族趣味运动。

3.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首要做的就是建立必要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确保中学体育教师达到教学水平高、教师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的要求;关于教师培训方面,学校需要联合有关部门根据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不定期培训体育教师,并进行教育水平考核,培训不过关的教师应该进行更深一层次的进修,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结语

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5

摘 要 职业院校主要面向社会应用型人才,对其培养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需要培养其成为具有良好的体魄与健康心理及道德的社会人,所以,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具有很关键的作用。同时,现代学生对个性化要求较高,如何构建现代化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培养系统,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观念的体现,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体系创新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具有教授学生具体的体育知识与体育实践的任务,同时是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建立的组织者及策划者。体育教师在充分理解现有的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及教材技术上,还需有研究本地区本院校学生身体素质与掌握技能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因地制宜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合理安排本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在把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是学生能更加热情及主动的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通过体育活动, 可以发现一些教学方面的弊端, 从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 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 培养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精神。同时,还需有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创新,使及更好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体育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在高职院校的应用

(一)创新意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所谓创新教育, 按照现代社会对人的职业技能p职业素质p身体素质及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根据本地区及院校学生具体情况出来,对当前的课程设置p教学体系p考核方式等进行一定的创新,已满足现代社会要求。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体育技能学习的新颖性、求知欲, 对求知的执着追求, 对体育竞赛类项目胜利的进取心以及体育项目团队合作进行的培养, 这是培养一个人进行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体育教学也可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同时在体育团队活动中能够培养同学计划、组织和实施某项活动的能力, 这也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的目的性之一。

(二)高职体育教学现实情况分析

(1) 体育教师创新意识较差,这就造成了在现实的教学中比较教条,同时不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合理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细节不断地进行研究,使创新思维贯穿与整个课程设计中。

(2)从小学至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这也是使创新意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比较困难的原因之一。同样,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也具有教学类容死板、考核方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的缺陷;同时,在技术性高职院校中,还缺少相应的人文教育。

(3) 在武汉的多所职业技术学院对体育课程的设置也极为不合理,如对体育课程的压缩,只在一年级开设体育课程, 二、三年级每学年只进行一次体质达标测试。

二、体育教学创新教育的培养途径

当前国家已经进入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具有创新意识及技术才能的专业性人才的多少已经成为国家产业结果调整成败的关键。所以创新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重要改革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使创新意识呈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且需要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 反映了教育从局限性向跨世纪目标的转变。同时,高职院校对教师考核体系以及学生考核系统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创新教育改革的目的。

具有需要做到下几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追求创新意识

传统体育教育是按照计划进行有组织的p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是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知识技能基础, 完善人格与个性, 传授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果的调整,对就业者的创新意识及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及原侧有了新的变化。

(二)对职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现代企业对求职者的职业素养及团队精神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仅在要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增强学生的体质,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合作精神以及敬业精神,如可通过提高团队和做项目的考核比重来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加以考核。

(三)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相结合

由于人与人之间具有天然的个性特征以及特长,而教师是针对一个班的整体教学实施的组织者。在体育教学中,不能搞统一的考核指标,而需要老师能够充分的了解班级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 要善于抓住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是学生更具有主动性,这也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给学生做出榜样, 要以身作则, 避免简单说教。同时教师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以及对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

三、结论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全面、正确的师道观, 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和发散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适应新世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伯龙. 体育课堂教学中创新氛围营造[ J ] , 体育学刊, 2003, (6).

体育教育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语言表达能力;体育教学

在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任,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无论从道德思想品质、专业技能或者是教学能力方面都能够胜任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是多年来的教学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但是,那些将体育教学仅视做室外运动场上的一项教学活动,在现实中往往会不太注意专业体育语言的重要性,通常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非再进行专业的培养,导致对体育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忽略,至少不像对其他技能那样重视。

1 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语言的意义

1.1 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体育教师要从事各项教育活动,与学生有着最广泛、直接的接触。科学的运用体育教学语言可以营造活泼、愉悦、激情饱满的课堂氛围,无论是在组织比赛或是安排体育活动过程中,感染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参与需要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的标准会更高。

体育教学语言必须简洁准确、果断有力、具有很强的激励和感染功能。我们曾做过一项统计发现,体育教师在运动场上的一节50分钟左右的体育实践教学课程,既是实践课就需要精讲多练,十八分钟左右的语言教授,在这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开始上课时的课前动员,要说明本节课的具体要求以及课的内容、步骤、讲解,并在有需要时对相关教材进行分析,安排学生练习,传授任何技术和动作,除了需要到位的动作示范还必须进行同步精彩的讲解,方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在练习环节过后又要及时给与学生评价、纠错,并根据学生反馈应对各种突发小状况;临近下课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做个小结,布置作业等,这一个个环节都是需要教师用语言表达的,并且对语言的精确有指示性的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体育教师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既是进行体育教育实践的需要,更是其整体素质的体现。“言为心声”意味着一个人的语言代表着他的内心在思想、品德、性格,并且通过语言来将这些品格外化为表达自己感情与外界交流的工具。一个合格的教师其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专业技能、管理技巧、教学能力等都是一些潜在的、含蓄的能力,不通过语言表达进行外化,就无法将这些内在优秀素质转化为教育信息。换句话说,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就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1.2 利于学生本身语言素质提高

从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对于其语言能力也是很需要重点提升的。体育专业属于理科范畴,由于高考时不考语文,因此很多体育专业考生就提前放弃了语文课的学习,更有甚者是由于体育专业文化课录取线低而为走捷径临时改报,而非真正热爱体育。这样一来形成了体育专业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先天不足,加上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将培养体育教育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应有的高度,以致于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而无法胜任工作,往往将体育教师描写为“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究其根源,最主要的还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无法将在学校学到的各种潜在能力外化为有效的教育信息,造成这种错觉。

2 优化体育教育专业语言的方法

如上文所探讨,不管是从体育教学工作特点、从一个教师应有的整体素质、或是体育专业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情况来看,都需要高校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着重培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和专业素养,更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和运动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建立科学的语言素养,这一环节对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顺利择业,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保证高等教育在其轨道上健康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虽然各高校都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固然有作用,但是,其教学目标、考核内容都意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对此,谈一点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如何优化语言素质的看法:

2.1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只有自身先深切认识到体育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由教师循循善诱,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习自己文化课视为同等重要,才可以对于自身语言能力与技巧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自觉提高锻炼积极性。

2.2 明确目标,逐步提高

无论什么语言能力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至高、逐步提高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不外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首先要清楚高层次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所要具备的条件,才能找到明确的努力目标与方向:在初入大学的一、二年级时语言表达能力应做到简洁大方、自然易懂、吐字清晰、果断明确,这些都是语言表达能力较低层次的标准;在达到这些低标准后,三、四年级要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走入未来岗位做准备,除了注意用词精准,专业术语规范之外,要训练肢体语言与外在表达的双合,如眼神、姿态、表情等的配合,以提高语言表达的立体感,语言还要富有逻辑性、重点突出,活泼生动具有较强激励性。

2.3 提供机会,注重实践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锻炼语言能力的实践机会,对于语言能力技巧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此谈一些初步体会:在实践课教学中,多使用指令性、指导性语言,采取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融入进来参与技术分析讨论;在理论课上,多使用介绍性、讲解性语言,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讨论并共同作出补充,教师作最后总结;在练习中,学生互相观摩,鼓励学生之间指出错误、提出意见;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每节课安排出一些时间由学生组织安排如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环节,让学生逐渐的走出队列中,走到队列前或讲台中央面向台下学生进行,提前体验自己未来的“小舞台”。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浅谈体育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教育科学,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