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保密管理;问题与对策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国防科技人才,开展国防科技创新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与科学合作的重要基地[1]。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保密管理关乎高校整体保密安全,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科技发展和安全[2]。
1实验室保密管理的特点
1.1涉密项目任务重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基础型的实验室,主要从事国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是高校科技创新、技术发明的重要基地[3]。实验室每年承担大量的纵向、横向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其中有很大部分科研项目是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代表着国防领域的先进水平,具有高保密性质。繁重的涉密实验任务,对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保密管理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因此,实验室在开展项目研究的同时必须做好项目安全保密工作。
1.2项目涉密程度深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不同于高校其他科研平台,因其工作领域的特殊性,使得实验室项目往往具有较深的涉密程度。特别是实验室承担的国家重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往往代表着国内领先水平,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加之其应用于国防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涉密等级。因此,确保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保密安全,不仅对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7]。
2实验室保密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隐患
2.1实验室环境防护能力弱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物理环境防护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开放的校园环境对实验室保密管理带来较大风险。高校校园是开放的,高校的保密管理不同于科研院所,它是一种在开放共享环境中保护核心部分的保密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处在校园内,进入校园的人员均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实验室。实验室周界安全警戒距离几乎为零,未经许可人员非常容易进行摄影摄像,给实验室保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二是实验室本身的物理安防设施与管控措施还不够完善。目前,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常常以防盗门、防盗窗以及周界视频监控为主流安防设施,这类设施的防护能力普遍偏弱,与实验室保密管理要求的匹配度较低。此外,实验室一般都是开放或半开放运行模式,在人员进出管控上,很少有专人保卫并进行出入人员身份确认和登记,与其他涉密部门相比,几乎可以说是敞开大门,来去自由[8-9]。薄弱的实验室环境防护能力,使得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失泄密概率较高。
2.2实验室人员结构复杂和流动性大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人员结构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验室可以说是高校内部人员结构最复杂的单位之一[10-11]。随着高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实验室中既有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实验人员,还有很多进行科学实验和创新实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此外,实验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合作单位的外派人员,特殊情况下实验室还会进出设备检测和维修的外来人员,如此复杂的人员组成给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保密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正是因为实验室人员的复杂性造成了其人员流动性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因科研项目研究或教学任务的需要频繁进出实验室;技术工人、合作单位派驻人员和临时检测维修工人因各种原因需进出实验室;学生因开展实验或实践需进出实验室。相关人员流动频繁,既有固定流动,也有临时性流动,给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保密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2.3实验室信息数据管理难度大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信息数据管理难度大也是造成实验室失泄密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是一张大互联网下的信息保密管理模式,实验室自然不例外。为了便于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的大部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而互联网开放和共享的特点给保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信息和技术失泄密埋下隐患。随着境外情报机构的长期渗透,计算机远程控制和木马植入技术不断发展,联网计算机的信息数据,甚至是已删除的信息数据也能直接暴露在窃密人员面前[12]。同时,实验室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广泛被教师和学生使用,在实验室计算机上频繁地使用存储设备进行信息数据复制、传输、存储,给涉密信息数据的保护带来了困难,也造成实验室失泄密的可能。除了信息设备上的电子信息外,纸质载体也是实验室保密管理的重点,项目接收的纸质载体和实验室办公自动化设备打印或复印的纸质载体,往往因为保管不善或随意放置造成失泄密事件发生。
3实验室保密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依据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涉密项目任务重、项目涉密程度深的特点,针对当前实验室安全保密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与隐患,结合重点高校的保密工作思路与经验,提出“环境—人员—信息”三闭环的保密管理运行模式,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泄密风险与隐患。
3.1环境闭环,区域可控
在高校开放的外部环境中,加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安防设施和管控措施,是实现实验室区域控制的重要举措。加强实验室安防设施,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周界防护,在保证一定的安全警戒距离基础上,在实验室四周部署周界入侵报警等防入侵措施,以防止未经许可人员擅自闯入。同时,在实验室的内外部部署24h视频监控,并通过测试手段保证视频监控无死角。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观测对实验室进行偷窥或拍摄的可疑人员,也能够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及其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内部,首先,应当设置电子门禁以替代传统的防盗门措施。电子门禁措施可以根据实验室的需要,设定实验室准入名单,从而实现对一定时期内人员进出的有效控制。更为重要的是,电子门禁系统可以通过出入记录,查询到每一位准入人员的进出时间,这为保密管理的事后审查带来了极大便利。其次,需要对实验室内部进行一定的区域划分,对需要重点保护的设备和信息存储空间进行单独隔离,并在其内部部署红外报警措施,从而实现对实验室准入人员的区别控制。通过各类防护措施的部署,使得实验室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就像一个封闭的半球罩在实验室上,形成环境安全闭环。
3.2人员闭环,行为可控
由于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人员的结构复杂及流动性大,人员有效管控成为实验室保密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实验室通过安防措施实现区域可控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对进出人员分类管理,实现不同人员行为可控。对于校内科研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验人员等长期工作者,实验室可以通过学校工作证件或者一卡通实现进出入管控,并按照人员的任务分工进行实验室内部区域管控;对于学生、外单位派驻以及检测维修人员,实验室应当按照其工作时限制定临时出入控制措施,并严格限定其实验室内部活动范围。对于实验室保密重点区域和设备,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识,未经许可人员禁止进入。所有进出实验室的人员都应当经过背景审查和身份确认,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应当采取指纹或虹膜等生理特征控制出入。在对各类人员出入实验室严格管控的基础上,更需要对不同人进行保密教育,提高其保密意识。根据调查研究显示,90%的失泄密事件都是由于相关人员保密意识淡薄造成。对于常驻实验室的科研、教学以及实验人员,实验室应当规定其年度接受保密教育学时,满足规定的学习时间才可在实验室开展工作,通过提高这部分人员的保密意识,加强涉密信息的有效管理;对于临时进出实验室的其他人员,实验室也应当进行临时保密教育,规定其实验室工作行为,监督其遵守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并与其签订保密承诺书。通过制度落实各类人员保密职责,保证实验室人员保密管理工作到位。通过实验室人员分类管控和保密教育,实现实验室全过程管理,并对人员教育、检查以及处罚工作达到链路化管理,形成人员安全闭环[13]。
3.3信息闭环,流转可控
环境与人员的闭环管理到位后,实验室保密工作最终还是要落到信息闭环上。保密就是保重点、保核心,而信息保密无疑是实验室保密的核心和关键。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信息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纸质载体以及带有涉密信息的实验品等三个方面。实现电子信息流转可控,主要是做好实验室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信息设备的管控[14-15]。信息设备分类使用,确保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在信息流转的过程中,不得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积极防御计算机木马等窃密手段。同时,涉密的电子信息严禁利用手机、电子邮件、传真传递。实现纸质载体流转可控,一是要对实验室纸质载体进行严格登记建账,并将其收入保密柜集中管理,确保每一份纸质载体来源清楚、使用规范、去向明晰;二是要严格管控实验室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打印复印纸质载体应当经过审批、专人管理以及严格登记,防止使用过程中造成失泄密事件。实现带有涉密信息的实验品使用可控,实验室必须对这类实验品进行运输管控,进出实验室采取单独押运和有效遮挡等措施,同时在实验室内部应当设置独立封闭空间进行存放,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接触的人员进行授权许可并做好接触记录。通过实验室三类信息的有效管控,实现实验室涉密信息进出流转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信息不外泄、不被非授权获取,形成信息安全闭环。
4结语
高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涉密项目多、涉密程度深,为了确保高校科技秘密的安全、维护高校保密安全稳定和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保密工作,从环境、人员以及信息三个环节入手,完善保密技防措施,提高人员保密意识,强化信息数据安全管理,不断提升高校保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姜从盛.高校科技保密与国家安全利益[J].理工高教研究,2002(4):57–58.
[2]黄波,王焕杨,钟灿涛.高校国防科技保密工作实践与思考[J].保密科学技术,2017(7):54–56.
[3]廖方伟,郑文杰.中国国防科技平台知识产权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118–122.
[4]张福增,高美蓉,张三香.浅谈高校科技保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9):104–105.
[5]李源,郑鹂穜.高校开展科技保密工作实践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1):90–91.
[6]杨霞,崔晶,郭永军.加强科技管理确保科技机密[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2(3):61–64.
[7]张信军.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29):9–10.
[8]云雷,沈芳.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办公室业务,2014(11):239–240.
[9]陈芳,罗来庚.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9):13–15.
[10]鲍敏泰.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88–193.
[11]李淑春.加强高校实验室保密安全工作的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7):142–144.
[12]熊林华.高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涉密问题与保密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97–199.
[13]颜培玉,解志斌,张冰,等.高校保密检查工作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3(12):154–156.
[14]巴芸.信息化条件下保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2
一、实验设计教学的注意点
1. 从小处着眼,加强实验设计教学
上海作为考试改革的试点城市,其成功的改革将为考试提供可能的改革方向,甚至一些新颖的题型和情境,都可能为考试所借鉴。无疑考试关于实验设计的考查是又一个成功的改革举措,极有在全国推广的价值。而物理《考试说明》中要求“会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也为实验设计的考查在全国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2. 从大处着眼,加强实验设计教学
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先生在为郭奕玲、沈慧君编著的《物理学史》所作的序中,曾严厉指出:“今天我们科学界有一个弱点,这就是思想不很活泼,这也许跟大家过去受的教育有一定关系……”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应该……”、“必须……”;我们的考试题目常常不惜笔墨描述背景、附加条件,最后只有一个小小的空格“是……”。这样培养选的人才在学校是好学生,步入社会是好职员,大脑中只是机械地跳动着两个问题:“你要我做什么?你要我怎么做?”工作常常“完成”的相当漂亮,但思想僵化,毫无创见。这正是我们的悲哀!长期以来这种教育选拔模式,致使我们现在仍只能在很羞涩地提到几个美籍华人时才有一种借来的荣光与自豪。
思想不活跃,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太多的“必须”的限制;思想僵化,是因为我们留给学生太少的“可能”的余地。实验设计的教学,正是活跃思想,培养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授以实验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考虑有哪些可能的做法,自己会怎么做。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1. 明确目的,广泛联系
题目或课题要求测定什么物理量,或要求验证、探索什么规律,这是实验的目的,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实验目的明确后,应用所学知识,广泛联系,看看该物理量或物理规律在哪些内容中出现过,与哪些物理现象有关,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的联系。对于测量型实验,被测量通过什么规律需用哪些物理量来定量地表示;对于验证型实验,在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怎样的定量关系成立,才能达到验证规律的目的;对于探索型实验,在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涉及哪些物理量……这些都是应首先分析的。
举例来说,要测定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我们就应检索:在所学知识范围内,哪些内容涉及重力加速度,它与其他物理量有何定量关系,并一一罗列出来:
(1)在静力学中,静止的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的大小都等于重力,即T=N=mg,若T(或N)和m能测出,则重力加速度g也可测定。
(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h=gt2/2”,若h和t可测出,则重力加速度g也可测定。
2. 选择方案,简便精确
对于每一个实验目标,都可能存在多条思路、多种方案。教材中关于某个实验目标的实验方案,也只是众多方案中的一种,而且不一定是最好的一种,而只是较可行的一种。那么在众多实验方案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选择实验方案主要有三条原则:
(1)简便性原则 即要求所选方案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各物理量易测。应尽量避免实施那些原理复杂、操作繁琐和被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实验方案。
(2)可行性原则 即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不会对人身和器材造成危害;所需装置和器材要易于置备,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出现有条件。
(3)精确性原则 即不同的实验方案,其实验原理、所用仪器以及实验重复性等方面所引入的误差是不同的。在选择方案时,应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尽可能选用精确度高的实验方案。
3. 依据方案,选定器材
实验方案选定之后,考虑该方案需要哪些装置,被测量与哪些物理量有直接的定量关系,这些物理量分别需用什么仪器来测定,从而确定整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是利用单摆装置来进行实验的,故需铁架台、细线和摆球等来组装单摆。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g=4π2L/T2,周期需用秒表测定;摆长L是从悬点到摆球中心的距离,因此需用米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定摆线长度L和摆球的直径d。从实验原理表达式可以看出,实验与摆球质量无关,故不需要使用天平。
当然,从实验方便性和精确性角度考虑,还需对所选器材作进一步要求,以期把系统误差降到最小。如上述器材中,摆线的伸缩性和质量应较小,摆球的质量应较大;摆线伸缩性大,其长度会随拉力变化而变化;摆球与摆线质量相差越小,系统(摆线和摆球)质心偏离摆球中心越远,误差就越大。为了便于观察,摆球振动的路径宜长,但又要确保单摆做简谐振动,故摆线宜长些,常取1 m左右。
4. 拟定步骤,合理有序
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3
论文关键词:参与体验;酒店管理;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技工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要。围绕如何提高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课题,在校领导支持下,笔者进行了教改试验,先后将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应用于2008、2009、2010级星级酒店管理班的《饭店管理基础知识》、《饭店公共关系》、《前厅服务》及《饭店服务礼仪》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在合作企业的支持配合下,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教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此作一些探讨。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设计思路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又称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开放式学习活动。它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题为内容,以参与为形式,以发展为目标。在沟通、参与、互动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着力提高职业能力。在教学设计思路上,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同步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备课、选题、讲课、评课、分组活动、专题调研、考试命题以及成绩评定,使学生的能力在参与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实施参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具体实施如下。
学生参与设计课堂活动,以学定教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环节,就是让学生参与备课,选择确定研究课题,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让学生参与讨论,将教材中易混淆、难定位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知识设计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又便于学生理解的相关课题或命题来研究。例如,在《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关于“饭店功能与饭店产品”的教学中,鉴于东莞有“中国酒店天堂”的美名,为加深学生对“优质饭店产品的定位和意义”的理解,笔者先指导学生分成6个小组,利用节假日走访东莞老牌和新兴的几家星级酒店,如东莞宾馆、东城会展国际、索菲特御景湾、凤岗金凯悦、厚街喜来登等6家酒店,了解其经营情况及经营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生集思广益,确定研究课题为“东莞星级酒店应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产品来满足东莞城市形象营销的需求”,并设计了该课题的整个课堂活动,包括相关调查报告、数据分析、业内人士评估、酒店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访谈资料的展示等。这样,学生人人都参与,个个有任务,大家胸中有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
学生参与讲课评课,彰显主体地位学生适当地参与讲课、评课,可以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1)学生参与讲课的形式不拘一格,有时是让学生直接导入开讲,可通过演示图像或播出视频等来论述课题、呈现内容;有时是让学生担当活动角色表演节目,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还可以采取老生带新生的模式,教师只需在旁边观摩纠错等。例如,在《饭店管理基础知识》第五章关于“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就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感受来讲述自己对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负责调研厚街希尔顿酒店的学生在自己准备的ppt课件里插入大量该酒店一线员工上、下班时的视频和照片,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休闲,他们面对镜头时,无一例外都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学生讲课时深有体会地说:“我在希尔顿酒店拍摄的过程中,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大堂,还是洁净典雅的客房,无论是精巧的茶品,还是丰盛的菜肴,都让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我更注意到这一切都是人劳动的成果,而且这些很显然都是要用心才能做出来的。”笔者因势利导和大家一起学习现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明确饭店管理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管理。饭店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员工的切实需求,运用好饭店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准确定位、找准方向,与饭店荣辱与共,积极参与到酒店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去。通过这样的讲课,学生觉得由自己来讲与自己将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十分新鲜有趣。教师就是要把他们尚未成型的构思和零碎收集的图文视频资料加以有机组合,明确课堂主题,分配教学任务,体现教学目标。(2)评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评课只是教师的事,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对于一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如果没有学生的意见和声音是不完整的。为改变这种评课方式,提高评课的实效性,笔者尝试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课。这样,评课不但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包括自评、互评以及学生评价教师三个方面。自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反馈,以此培养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能力。互评是学习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评价教师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效果等提出意见或建议。一开始,学生不太敢发言,或三言两语,或语焉不详。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会引导学生从课题或任务的构思、完成情况、优缺点以及如何完善等几方面来阐述。当然,在评课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养成尊重、理解、宽容以及欣赏他人的习惯和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价,使教师从学生方面获得了最直接真实的反馈,对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大有裨益。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是获得直接体验的有效途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校内组织的活动课,二是到社会参加实践活动。(1)校内活动课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其内容、形式、场景以及环节都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设定。师生合作构建场景,让学生主动热情地投身活动中去,做活动的主人,是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例如,笔者在设计《饭店服务礼仪》中“接待服务”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完全采用活动课形式,在学校酒店实训室将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他们分别承担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以及商场服务的接待任务。组内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经理、部长、领班以及服务员等不同角色,部长以上职位还需自制名片,小组各自策划布置好相应的场景以及接待服务的程序,要求组织分工严密,接待服务到位。笔者和其他几位专业课教师扮演酒店消费者,在仪容、仪表、仪态、行为、语言以及表情等几方面对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实践证明,从策划、组织、完成到点评、总结,整个活动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投入的积极性。学生对这种既有现场体验感,又有参与成就感的活动课反响很好。(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获得直接体验的又一种有效活动。每逢节假日,部分或全部酒店专业的学生都会被安排到酒店参与实习或见习活动。为避免盲目,每次实习前,笔者都会给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实习任务和要求。例如,在凯景酒店实习的2008级学生主要体验“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行”活动,作为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和基层管理的切实体验后,更深刻地体验到:现代饭店的生存靠服务与服务质量,除了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之外,还需注意到人性化与个性化。“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之我行”体验活动就是要求学生细心体验,切实领会顾客心理的满足不仅来自饭店产品的品质,还与饭店体贴入微的细致关怀息息相关的道理。在东莞宾馆实习的2009级学生要体验的则是“饭店产品推销的策略和技巧”,他们分布在酒店的中餐、西餐以及会员俱乐部等不同部门,推销饭店产品是他们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服务过程中,敏锐捕捉顾客的潜在需要,及时推荐适时适用的产品是酒店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逐步掌握了成功销售的策略和技巧。而对那些刚刚迈入学校不久的学生而言,安排他们的见习活动时,更要注重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他们先后前往铂尔曼酒店、金凯悦酒店以及东莞宾馆等企业参观学习,了解酒店营运的大致情况,同时,还邀请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前来组织专题讲座,鼓励他们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找准自己定位和成功的方向。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笔者每次都会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事后分析总结活动成果。学生都反映这样的活动体验深刻,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4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认真思考后总结出来的。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在物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物理教学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实验教学,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显得迫在眉睫。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有意制造“矛盾”,把学生置身于徘徊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知识”后,利用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的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串联的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和L2,且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亮,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是否存在?若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合理选择实验材材,精心设计实验方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做好实验教学首先要研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实验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注意方式方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教师要做到未雨绸缪,在课前进行“预操作”,充分考虑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突况,并认真思考解决方案,将实验中潜藏的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影响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同时要注意实验器材的合理选择,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最后,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能学有所得,实现“两头兼顾”,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三、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以及“+”、“-”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地探究其它电学实验,例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等。这样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有效领会物理知识,而且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把握学生心理的特点,保护学生实验的好奇心
初中生年龄还小,好奇心越强,但是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支持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为了利用和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丰富实验教学手段,改变实验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新异感的实验环境,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问题,通过思考得出结论。研究表明,创造力高的学生常具有“淘气”、“顽皮”、“不愿按常规办事”、“喜欢质疑”的特点,平常带有“嬉戏”的态度。而一般物理老师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讨厌那些“不听话”的学生,结果常常无意识地压抑了那些具有创造力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导学生“遵守纪律,按章办事”的前提下,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性学生,从学生“淘气”、“顽皮”甚至是荒唐的行为中,发现创造的萌芽,积极引导,用心培植。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相连,我们应适当的将学生实验探究的视点从课堂引到社会,切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借助社会这个大实验室,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激发学生思考,例把带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按在玻璃上,能挂很重的衣服而不掉下来;带有塑料吸盘的玻璃茶几,能把桌架和桌面紧紧吸附在一起,甚至只抬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来;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盘,挤压出空气后,需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向上提起,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有机地把物理知识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联系起来,以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书包带要做的怎样背起来会舒服;在乘坐火车时,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安全?等等,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切切实实通过社会这个大实验室,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离开了实验,物理就失去了其精髓。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实验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多方面长期培养,从每一个实验做起,需不断积累。实验教学是实施学生探究、创新的重要平台。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用心设计实验,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锻炼能力,又能体验经历探究过程的乐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有好处,这也是新课标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5
关键词: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废弃物
作者简介:谭立龙(1973-),男,江苏徐州人,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2教研室,副教授;仲启媛(1973-),女,江苏新沂人,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2教研室,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25)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118-02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基地,是高校构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体系的重要领域。随着军队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增加,学生的人数也在增加,进入实验室人员的数量、次数和种类明显增多且流动性大,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首要的控制目标。要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到位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验室安全
狭义的实验室安全仅仅是指实验室的自身安全,包括用水、用电、用气等安全。只要不出事故,实验室就是安全的。目前,大多数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安全措施的实行等都是围绕这一任务来实行的。而广义的实验室安全不仅是指实验室自身的安全,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的人身安全、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报废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理、实验数据(如情报资料等)的安全处理以及实验中产生的对环境和他人带来污染、危害的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等内容。[1]
二、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
1.安全意识淡薄
虽然各高校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教育也已被呼吁多年,但更多流于形式,总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遥远,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考虑安全问题,或以忙于工作为借口,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进入创新性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工作后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上没有保持警惕。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不仅对实验室设备破坏很大,同时对人身健康和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2.安全资金投入少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时,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常常只能保证仪器设备的购置,而在相关的安全保障设施上投入较少,这就为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由于线路老化,线路容量不够,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或者由于接地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而导致电火灾的发生;由于水管、水龙头年久老化破损,或存在质量问题,或忘记关闭水龙头等操作失误,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严重的损坏仪器设备;由于管道破损或老化,造成有毒有害气液体的泄露而危害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实验室安全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还要在行动上真正贯彻执行,有效提高防范能力才是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良方”。[2]
3.废弃物处置不当
军队院校实验室的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问题。比如最常见的电脑,报废的电脑硬盘和内存中有的存有大量信息,如果不妥善处理会造成军事机密的泄露,危害国家安全;有的纸质废弃物中记载有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关系到某尖端科技成果,如果随意当生活垃圾扔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获得;有的实验室排放的废弃物中许多是剧毒的致突变、致畸形、致癌污染物和酸、碱化合物以及大量危害环境的有机溶剂,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下管网或混入生活垃圾,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将会污染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3]
4.实验师资队伍不稳定
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离不开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他们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和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实验室功能发挥的平台,因此实验队伍建设是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合理的实验师资队伍不仅要包括教师及科研人员,还要有大量从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维护和日常安全管理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但是一些学校的实验师资队伍历来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其编制隶属高校“教辅系列”,最高职称为“高级实验师”(副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重复性强、事物繁杂、琐事多,通常要面向全校甚至整个学科的各门实验课程,而学生层次不同,动手能力差别很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损坏率及整个实验能否顺利、安全地做完、实验室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而这些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称待遇通常较低,且常属于人事改革的“边缘化”人物(在军队院校通常是转业退伍对象),影响了实验室队伍的稳定性,使得专心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教学的人员减少,现有人员也不会把精力集中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三、加强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软件的管理。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对提高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加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教育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提高广大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师生重视安全的习惯,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从而使师生从被动地服从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的要求去做。
(1)实验教学人员必须具备科学的实验室安全意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药品和试剂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实验课的始终。
(2)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流程和现象,掌握所操作的仪器设备的功用和工作原理,掌握所接触的化学药品及其性质和性能,掌握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3)扩大安全教育途径,可以在校园网上播放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学片,定期举办安全讲座,举行消防演习、演练,使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4]
2.落实安全教育考核制度
实验室安全教育必须经过考核,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对于军队院校来说,有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涉及的安全内容范围广,差别大,如何考核也是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基础安全考核和特种(专业)安全考核两大类。基础安全考核是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要通过的,而特种安全考核是根据专业不同而设置的,这两大类里既有理论安全考核又有实践安全考核。
对于基础安全考核中的理论考核,主要包括一些通用的安全知识,比如用电、用水、用气安全、防火防盗防泄密、防水管爆裂、通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等,而基础安全考核中的实践考核主要包括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比如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等。
特种安全考核主要是针对不同特定专业而设置的,比如化学专业的学生要熟悉化学安全知识和化学药剂的安全处理,光电专业的学生要熟悉光学器件的安全知识,弹药专业学生要熟悉炸药安全知识等。
每类考核中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分别都要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通过安全考核,如果未通过考核则不能进入实验室,直到重考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通过这一方法,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和具体处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质,从而确保了实验室的安全。[5]
3.加强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
实验室的废弃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含有信息的废弃物、易燃易爆的废弃物、电子垃圾以及有毒和放射性的废弃物。根据废弃物的不同特点,应分类收集、存放和集中处理。
(1)含有信息的废弃物主要指报废的电脑、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信息载体以及一些实验数据,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理要根据军队院校的保密相关规定,由指定的单位集中销毁,个人不得随意处置。
(2)易燃易爆的废弃物主要指化学药剂中一些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液体,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电子垃圾是指废弃电器,包括各种废旧电脑、通信设备以及被淘汰的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等。可以设置专门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站,分类回收,定期处理。
(4)有毒和放射性的废弃物主要是指能危害人体和环境的废弃物,要根据规定进行特殊处理,严禁将这些废弃物直接排入地下管网或混入生活垃圾中,以免污染水源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6]
4.增加安全管理资金投入,提高安全设施的水准
相关部门要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的正常实施,尤其是实践考核,比如消防演习、演练。保证各类废弃物的处理都有所需要的人员和设备。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过期。对长期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初级职称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5.建设一支稳定的实验教学和安全管理队伍
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要承担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这需要中级职称人员承担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还要有相应数量的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中,有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如果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的技术人员频繁更换,不仅不利于实验室的维护,也给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合理、科学的岗位任职要求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聘用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励和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有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经验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
四、结束语
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应用科学发展观,整合全校各部门优势,使重点学科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创新培养等方面适应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教育观念,以最合理的费用支出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减少实验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师生员工及实验环境的健康和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
(1):168-170.
[2]赵志成.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实科技信息,
2010,(1):862-920.
[3]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经济,
2010,20(5):176-177.
[4]高波,施光明,姜华磊.高校实验室危险性分析[J].实验室科学,
2010,13(4):167-169.
实验室管理学重点范文6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获得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活动,是手和脑、知识和能力得到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实验教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打破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全新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以下几点是本人在新课改实验教学与研究中的几点建议:
一、实验器材应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器材
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实验探究中,必须涉及选择实验器材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时常发现教师将实验所需器材直接给出,而没有让学生经历尝试自己选择探究所需器材的过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虽不能一开始就对学生要求太高,但教师应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领悟选择条件,发展学生对实验器材的选择能力。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长方体木块、小长方体木块。有的学生会选择大小两个木块进行实验,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大小两木块除了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外,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同,会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创设如此情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此研究方法如何确定探究步骤、选择实验器材。
又如在“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实验中学生预先准备棉布、吸管、剪刀,课堂上让学生快撕和慢撕棉布听声音的高低,还可以吹修剪过的吸管,并不断将吸管剪短听声音的高低。这些器材比教材中的玩具电动机更普遍,容易收集。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熟悉的器材,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探究产生亲近感,学生既学到了物理知识,又会运用于生活,还增强了实验的可行性。
二、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并让学生充分地参与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参与演示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一个“大力士”来与老师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一个力气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拉开。两个学生的对比实验让所以学生印象深刻。再例如:托盘天平的实验、温度计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性实验,可在教师演示后,请个别学生上台操作,其他学生找错、评价。
三、利用投影和电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小,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过。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放大或制作电脑动画,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教师要演示如何调节天平平衡,如何正确读物体的质量。而天平的分度盘较小,砝码的刻度也很小,大部分学生是看不见的,教师演示天平的使用等于是在唱独角戏。这时可利用投影技术,将刻度放大,学生就容易看清。具体的做法是将天平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操作,学生可在屏幕上清晰的看到。或者制作FLASH动画模拟天平的使用,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在演示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时,要将玻璃板放在磁铁上面,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轻轻敲动玻璃板,使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平面的磁感线分布图形。因平面放置,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只好端着玻璃板走到讲台下,让一部分学生看看,这样既浪费时间,还是有许多学生看不清楚。如果利用投影技术,则完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将现象投影到银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
利用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还可模拟许多课堂上很难演示的现象。如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在讲解分子运动时用课件演示布朗运动等。
四、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只能吸收少数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生实验就非常重视了。我们除了让学生做完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外,把许多演示实验也改成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在“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实验时让学生把红墨水分别滴到冷水和热水中,观察哪个杯中扩散得快;在学习摩擦起电现象时让学生用塑料尺摩擦头皮后吸引小纸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完成覆杯实验。
在新的物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凸透镜的实验教学时,有学生就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薄木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像吗?这个像与未遮挡时的像有没有区别?要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齐心协力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组实验中有几点要注意:(1)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做到成竹在胸;(2)小组中组长带头,指导和督促组员完成实验;(3)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小组内的合作,也体现在全班的交流合作。如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关系。最后几个大组的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4)若在交流中有的小组得出相反的结论,或提出其他见解,教师不要回避,而应该在组织学生讨论中给出明确的答案。
五、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纸盒烧水、筷子提米、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水艇模型、制作电铃等,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并让学生的制作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其他同学起到榜样作用;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和演示,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总之物理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实验教学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获取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为完成课改实验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