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1

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我近年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

一、做好实验室物资管理

生物实验室是开展生物学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到实验室管理中。平时主要做好建帐、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高效作用,为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提供最佳服务。

1.生物教师要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工作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需用哪些仪器,哪些药品,生物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规划;对新采购回来的仪器要认真核对数量,查看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整机有无损坏等。然后贴标签,注明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等。

2.生物教师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工作

实验室要要做到账目清楚,查点方便,必须建立好“三本帐”即:总帐、明细帐、低值易耗品帐。做到帐、卡、物相符。

3.生物教师要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和摆放工作

仪器设备的陈列和摆放,应按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的原则来摆放。

4.生物教师要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平时做好清洁除尘工作,模型及腊制标本要在柜内放樟脑,防止害虫侵蚀,浸制标本要注意封口的严密性,并及时添加防腐剂。实验完毕收回的仪器要及时保养,如:有的要擦油,有的要清洁干燥,有的要将部件复位等等。

二、实验室制度管理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提高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制定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各年级的实验课,课外活动的计划。如实验课的开展必须以各备课组为单位,保证同年级同一个实验能在连续的时间内完成。

三、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生物教师要按照实验要求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并对准备好的实验要事先做过,特别一些细节问题,只有通过教师亲自操作才能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四、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管理

1.建立实验小组,定组定位定仪器,上好实验课

教师在上实验课前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上课时,各组对号入座,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要巡堂指导,处理有关问题。实验完毕由小组长分工,按要求清洗整理好仪器,经实验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

2.课前布置预习

通过预习,使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器材药品、实验步骤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让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注意事项要事先了解。如:取送方法要正确,镜头的保护,如何正确使用粗、细准焦螺旋等等,防止上课时盲目操作,甚至损坏显微镜。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上实验课时,学生经常会对实验桌上的仪器充满好奇,乱动乱操作,既分散听课注意力,影响上课效果,又容易造成仪器的无端损坏。因此要告知学生仪器摆放规范,不能混淆溶液,胶头滴管不能混用,实验完毕应妥善处理废液等等。

4.做好实验前的演示

实验前的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把握实验流程,提高学生实验完成率。如教师规范演示操作一遍,并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这样能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有的实验比较难观察,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如“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用投影播放效果就比较清晰,学生比较容易观察。有的实验操作比较难,我就把多年实践的经验提醒学生,大大提高了实验成功率,如“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是初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第一次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本实验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进行生物实验的积极性,而学生在这个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撕取的表皮太大,带有叶肉,会发生卷曲 ,制成的临时装片有气泡,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我就强调学生注意:⑴用小刀在洋葱鳞片叶上划出边长为0.5cm的小方格,再用镊子小心撕下表皮。⑵在载玻片上滴两滴清水,再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⑶将撕取的表皮的外表面向下放于水中,这样表皮展平又容易完全浸在水中,而不产生气泡。这样做出的装片比较成功。

5.做好实验过程的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巡堂帮助指导,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演示纠正,实验完毕,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结果的讨论,分享成功喜悦,或找出实验失败原因等等,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五、开放实验室,搞好课外活动

1.每天第八节课后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是让那些实验失败的学生重做课堂实验,或让有些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学生自行设计开拓性的实验。

2.指导学生自制教具

如自制细胞结构模型、DNA结构模型、关节模型等等。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为学校节省购买模型的开支。如有些学生自己带些鱼、虾、蟹等小动物来,我就利用课外时间指导他们制作了一批动物标本,平时既可提供给其他同学参观学习,又可以参加标本制作比赛。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大大提高。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2

关键词:初中生物;观察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目的性与持久性

初中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往往决定了在实验中的注意力,而不是求知欲占主导。这样就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出现看热闹的现象。最后用别人或课本的结论或凭空想象替代自己的观察,观察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2、缺乏准确性与敏锐性

“精细”充分体现了生物学观察的特点,尤其像细胞的显微结构、草履虫活体的生理活动等须在显微镜下操作的观察。学生的观察缺乏准确性与敏锐性,在观察细胞结构时,错将气泡看成细胞,把显微镜里的异物说成变形虫,或不再进一步的观察细胞各部分的结构。

3、缺乏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考性

许多学生观察中不加思考,常割裂了观察与思维的关系,不能明辨主次是非,观察缺乏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考性。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的方法

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就应该从学科教学特点、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策略,改进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条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帮助其积极主动、愉快活泼地学习。谈教育改革的今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真正要落实探究式教学,关键之处还要改进我们的评价方法。在探究式性教学活动中,我们备课时,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都必须是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体,使新教材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节课上而不仅仅是在公开课,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探究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空间和充足时间,使学生能自主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自然应该有所改变。在传统的期中期末的小结和总结性的评价外,在平时教学探究过程中的阶段评价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结合探究过程,对他们学习的态度、方法、观点和结果等给予及时的客观评价,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查,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1、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教师在实验前,必须对学生明确目的或任务,并制定计划,然后仔细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标,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培养学生观察的定向性,强化有意注意,以消除无意注意的影响,使观察有明确的目的。

2、细致观察,掌握科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不仅让其抓住事物的各方面及其发展变化,更要全方位认识事物;要充分利用新教材设计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等科学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纵横比较,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从头、胸、腹三个方面比较鳞翅目昆虫的分种。通过对比观察,学生更容易轻松掌握各科、种的生物特征。

3、培养科学的观察态度

多次观察,综合分析,排除多种因素的干扰来确保观察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避免偶然性。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不局限于教师、教材及其他外界因素;要引导学生思考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4、正确使用观察工具

生物现象的观察往往要借助于各种观察用具和技能,例如,要用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清楚地观察动植物细胞、组织及微生物等一些微小的结构。观察时要根据标本的不同属性,设计实验方法。在观察前,一定要使学生熟悉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技能,规范操作,爱护各种观察工具,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5、严格操作规程

实验对操作顺序要求很高。顺序的编排决定了能否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反之,就不能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所以,应要求学生必须注意到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注意前后顺序,进行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编排。例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要求学生先整体后局部,;先用肉眼观察认识种子的形态,再用放大镜观察胚的各部分的位置,分辨胚芽、胚轴、和胚根,在解剖观察时花的结构时,要求学生由外向内各个解剖。

生物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动脑筋,优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重视课外实践与调查,引导学生把实验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引导他们探索事物的本质。教师自身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实践,并且把科学的方法具体的应用到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全新的教与学的环境,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人才。虽然其本身尚存在一定的缺点,并且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要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新教材从内容上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素材保证。如果我们能够立足新教材,把握信新教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启迪我们的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改进,努力实现其所指引当代学生共同学习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3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观察能力; 目的性; 观察方法; 观察态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与训练。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是培养智能的基础,对于生物学这种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记录,而后经过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得出某个结论。在平时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现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如下:

一、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存在的问题

1.观察中目的性不强与持久度不够

初中学生在实验中的注意力往往与兴趣、好奇心联系在一起,分不清主次,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故而出现看热闹,最后用别人或课本的结论或凭空想象替代自己的观察,观察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2.观察的准确性与敏锐性不够

生物学观察是―种精细的操作,如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草履虫活体的生理活动,观察者要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敏锐性。但学生的观察缺乏准确性与敏锐性,在观察细胞结构时,往往看到气泡就以为是细胞,看到显微镜中的异物就说是变形虫。

3.观察仅停留在知觉水平上,缺乏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考性

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能力,而是一种多因素的智力结构,生物体和生命现象是复杂的,观察中应勤于思考,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许多学生常常把观察与思维割裂开来,不善于明辨主次是非。例如,在观察血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红细胞就完了,对白细胞及细胞的特征不再进一步的观察、思考。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一)明确实验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如果只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这样实验效果差。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很必要的。

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如在学习《蔬菜作物》时是以菜豆为例学习的,首先观察整株的菜豆由哪些器官组成,再观察各个器官有什么特征,根、茎、叶脉特别是菜豆的花、种子的结构,要求由外到内的顺序观察,从而总结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2.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鲫鱼,目的是验证鱼的呼吸、鱼鳍的作用,该实验效果好坏取决于红墨水不分散,鱼鳍捆绑要牢而不紧,一条鱼留一种鳍活动而后反复观察。

3.重点观察

每种观察对象都具有许多特征,如果样样都去观察,就可能被弄得眼花缭乱,一无所获。观察时要随时指导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这样才能重点突出,效果显著。例如: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重点应该观察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一些特征:体形、体色、侧线及鳍等。此外,在重点观察时还要提醒学生观察要细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对比观察

观察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观察只能起到接受信息的作用,人脑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中,既有本质的信息,也有大量非本质的信息,必须对它们进行筛选加工,抽取其本质的部分,这就要求观察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加以培养锻炼。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结构时,我首先让学生注意两种植物种子的子叶的数目,有没胚乳,果皮和种皮等。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两种植物的种子有了深刻的印象,对各自的特征就容易掌握了。

(三)培养学生求实的观察态度

实事求是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因此让学生说真话,不受教师、教材及其他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中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要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观察剖面上的胚乳部分变成蓝色,说明了什么?教材给出了“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的条件。学生在实际观察时往往会发现滴碘液后玉米种子纵剖面的一部分不是变成单纯的蓝色,有些是深蓝色,有些是蓝黑色,还有些比较浅,而课本上说应该是蓝色,有些学生就不敢说出自己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了。如果再加上教师“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强调,会有更多的学生怀疑自己的眼睛,能够描述看到胚乳变成深蓝色或蓝黑色的学生更加少之又少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如实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品质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4

一、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初中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创造观察物理现象的条件。例如:使用生动的演示实验可以磁铁般地吸引学生的观察注意。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课后去观察、思考。同时,还可以有意识的介绍一些科学家从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真理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往往比较弱,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各种各样的仪器所吸引,不知道该观察什么,或者说只是看热闹,实验结束了,还不知道在做什么。因此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要领,有目的的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观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

1.整体观察

首先对实验仪器进行观察。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每件仪器在实验中的作用,知道哪件仪器是本实验的重点观察对象。这样,学生有了观察目标,就有了观察的准备。

2.按程序观察

许多实验,不仅使用的仪器仪表多,操作步骤也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按程序进行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思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重点观察

有的实验用时较长,易使学生的观察注意分散。因此,实验过程中稍纵即逝和不引人注目的现象以及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显示出来的现象往往被学生忽视,错过观察时机。因此,教师在实验前应作交代,并在关键时刻即将来临时发出提醒信号,让学生对某些特定的物理现象重点观察。

4.总结归纳观察的结果

物理学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结果归纳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进行归纳分析而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强调观察与思考并重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观察与思考密不可分。正确的观察是科学思考的基础,而严密的思考又是进行正确观察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强调观察与思考并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观察,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起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5

关键词:生物;观察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它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衡量观察水平的高低的概念,就是观察能力。在有目的的感知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是人们观察任务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每个人观察能力不一样。

生物《新课标》明确指出,生物课的教学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初中生物探究实验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模拟制作”、“制作”、“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一、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二、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这是保证观察顺利进行的前提。准备工作应该包括:1、准备实验用具和选取实验材料。1、做好实验准备。课前,教师一定要按实验要求亲自做一遍实验,以便了解观察内容的每个细节和观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上课时能正确的指导学生。3、精心设计观察的方法和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观察内容,首先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或者教师用谈话、讲述法进行总结。

三、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四、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五、对比观察

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

六、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荆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的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指导学生反复的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为生物学的研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丽萍.《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点萃》《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

初中生物实验室管理范文6

P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培养;措施

【分类号】G633.91

生物这门学科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因此要想学好生物,就必须形成一定观察能力,教师通过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及学习能力。本文将就在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操作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力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优点、如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优点

什么是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学会使用设备后,通过生物条件的控制和操作,对于所研究事物的现象及过程进行勘探观察的教学方法。通俗来说,实验教学法就是摆脱初中生物课程书本,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或者教师示范,在借助一定的设备后,并达到一定的实践要求后,对生物科学内容进行检验和证明,最终得到结论的一种鉴定与实践方法。

初中生学科的教学设置分为理论课堂知识讲解和实践操练活动。在学习生物理论知识时,初中学生容易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话语感到难以理解,容易产生疑问和困惑。如果这些问题和困惑长期得不到解决,学生则容易对学习这门课程陷入乏味、无感的状态,严重的还能引发学生减弱学习生物的动力、生物学习成绩差和对生物知识感到厌烦的结果。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摆脱传统生物教学的束缚,首当其冲的是要利用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演示,让学生解决了内心的困惑,并对生物知识加深了记忆。其次,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情景模拟,对学习生物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与体验,不懂的生物内容通过自身亲自检测后得到结果回答,大力地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如何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力

(一)掌握实验基本操作

要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首先学生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在生物教学中,显微镜作为主要的实验工具,学生很多实验都是通过它来完成,因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例如:学生在利用显微镜进行实验时,首先应学会如何取出显微镜,取出显微镜后如何放置,在观看显微镜时应怎么看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通常是学生实验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操作要点,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这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示范,取显微镜时必须左托右握,将显微镜取出后应放到桌子偏左处,在观察显微镜时必须两只眼一起睁开,并将镜头与光进行调整。

(二)加强实验指导

待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要点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也就是说当学生在进行一个实验步骤时,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协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整个实验。例如:学生在对植物根部构造进行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用肉眼来对根的形态、根的特点、根毛的位置等特点进行观察,再要求利用显微镜对这些部位进行观察,看两者之间有哪些差异性,通过这种对比更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达到教学目的。又例如:学生在观察花朵与花朵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两种花,一类是桃花,另一类是水稻花。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用肉眼对两种花的构造进行仔细观察;此后,教师再设置相关问题;如:为什么蜜蜂不在水稻花上授粉,却在桃花上授粉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解剖花的实验。通过解剖,学生会发现桃花的子房基部呈现出突起状态,而水稻花则没有。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了花蜜是怎样产生的。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循一定原则,切忌不要“喧宾夺主”,给学生一种压迫感,这也不利于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对观察动作予以强化

教师还必须要求学生加强观察力度,也就是说在实验中应多次反复观察,以此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此外,由于生物是不断成长的,由此在实验过程中会呈现一个动态性,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应打破课堂45分钟的时间束缚,指导学生进行长期观察。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观察绿豆发芽过程,绿豆的发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而且每隔几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据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每一个生长特点记录下来。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实验第一天,绿豆经过水的浸泡变大了,并长出了白色的细芽;实验第二天,绿豆身上的绿色外衣没有了;实验第三天,豆瓣分开,细芽更长了;实验第四天,豆瓣上长出了紫红色的叶子;实验第五天绿豆芽长出来了。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力进行了研究,实际上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有效的实验环境,而学生自己也必须集中注意力,养成爱探索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