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1

【关键词】近十年;留守幼儿;多学科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17-04

【作者简介】刘海(1987-),男,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胥兴春(1973-),男,四川广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早已引起各厅的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更多地将焦点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于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以“留守幼儿”“学前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篇名、关键词,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及万方数据库等发现,关于留守幼儿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通过文献的删选,剔除重复发表及无关文献搜得有关文献有60余篇。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规模、分布、健康状况等)、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及社会行为问题等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学术界忽视学龄前阶段留守幼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前期幼儿有其特殊性: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限制使幼儿对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向外表达的能力;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潜伏、萌发和隐蔽状态,不易察觉;留守幼儿人多数呆在家里或农村幼儿园,缺乏群体比较和考察的机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难以考量等。幼儿期是儿童动作、言语、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身心各方面萌发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期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应该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更值得同情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针对留守幼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分析留守幼儿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展示国内学者对留守幼儿的概念界定、数量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方面的观点和结论,并从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之策,以期对国内留守幼儿的研究有所贡献。

二、现有研究内容述评

(一)留守幼儿概念界定

对留守幼儿的专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张志英在《“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一文中最早提出“留守幼儿”一词,并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然而自1998年“留守幼儿”一词提出以来至今学术界对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诸多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出父母数量、外出务工时间、幼儿年龄界定。首先,在父母外出数量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幼儿才算得上是留守幼儿;有的学者认为只要双方中的一方外出即构成留守;其次,在外出时间上有人认为半年以上,有人认为三个月或一年,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及此后的有关调查基本上都采用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尽管有的学者对外出时间没有做出界定,但都以半年为时间标准;再次在幼儿年龄的界定上,有三种不同的划分,有6周岁及以下未人小学的儿童、1岁~7岁之间、0岁~5周岁三种不同划分,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到较多认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分歧依旧较多,笔者较为认同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对留守幼儿做的界定:留守幼儿,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人小学的儿童。

(二)留守幼儿的规模及分布

1.留守幼儿的规模

对留守幼儿概念界定的分歧,以及调查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的差异,目前对留守幼儿规模的推算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杨舸根据2005年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得出在全国5861万17周岁及以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幼儿的规模达到了1585万人,占总数的27.05%。蔡迎旗根据2005年人口统计各项数据计算,我国6周岁及以下的留守幼儿达到952.37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41.48%,占全国0岁~6岁幼儿总数的18.1%。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数据,留守幼儿的规模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亟需得到关注和重视。

2.留守幼儿的分布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守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人口流出大省。留守幼儿高度集中在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五省(直辖市)区,留守幼儿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由此可见,留守幼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问题”。

(三)留守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不完整

父母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留守幼儿只能与祖辈或其他抚养人相依为命,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孩子的教育责任在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含糊状态中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祖辈对幼儿衣食住行关注较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较少,重养轻教。隔代教养的孩子多比较娇惯,祖辈们也往往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在隔代教养的孩子中,近60%的幼儿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犹豫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纪现象;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道德品行差;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习能力差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相比,在数学、语言、绘画等方面均比较落后,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学习较差。在数学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幼儿在数学能力、图形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绘画能力方面,留守幼儿在图形辨识上与非留守幼儿存在显著差异;在语言发展方面,留守幼儿普遍存在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普通话表达能力弱等问题。

3.普遍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等令人担忧的状况。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通过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比较发现,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与身体攻击、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较弱,具有较多的攻击行为。张悦秋、闫冬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不同的年龄组存在不同的行为问题。4岁~5岁留守儿童以违纪、退缩、攻击为行为问题的前三位;6岁组留守儿童以违纪、交往不良、攻击占据行为问题的前三位。“黄冈老区城镇幼儿园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湖北黄冈革命老区10区县123所幼儿同和学前班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幼儿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m现社会性发展异常问题,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4.健康、安全状况堪忧

根据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和科学人工喂养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农村留守幼儿预防疾病的免疫注射相对忽视,只有88%的留守幼儿能够打各类预防性注射疫苗,11.9%的留守幼儿没有打全预防针。留守学前幼儿在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整体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在对防拐骗、防走失、交通安全、防范电等四个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留守幼儿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留守幼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得不到有效保障,令人堪忧。

(四)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对策

留守幼儿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关注、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雷万鹏等人认为,对留守儿童政策应遵循“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只有明确目标群体,瞄准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方能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和建花等人认为应从建立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检测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幼儿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和母亲的教育培训、发展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对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关爱活动等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留守幼儿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一些学者和机构根据当地情况或自身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留守幼儿问题的新模式、新思路。袁国富等人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农村社区当地闲置资源,针对留守儿童的学前培养提出了“乡村育儿院”的新模式。在农村外出劳务人口众多、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范围内(主要是以村庄为主),把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在固定的场所内,由符合一定条件的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的抚养和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在全纳教育的视域下根据本校大学生暑期支教经验,提出了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为留守幼儿实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支教模式――晓庄模式。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纵观迄今有关留守幼儿的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同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留守幼儿”这一基本问题仍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对留守幼儿的界定只是从其特征进行表征与描述,缺乏对其本质的把握,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一些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甚至存在忽视留守幼儿概念的问题,学术操作缺乏规范。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概念统一、明确的基础上。统一留守幼儿的概念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对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政策的制定以及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留守幼儿研究“问题化”视角严重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基本范式:“问题一原因一对策”,这种范式导致对留守幼儿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问题化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留守幼儿在心理、行为、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留守幼儿身上都存在,但这些又不仅仅只是留守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留守幼儿身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一部分是由于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留守幼儿所面临的农村整体的大环境和留守这一现实困境造成的。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尚未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与其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区分开来,导致现有的研究更多将留守幼儿看作是“问题儿童”,研究视角“问题化”现象严重。今后应以发展的视角进行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采取追踪研究的方法,对留守幼儿今后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同时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研究,使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三)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问题的研究,由于地域分布以及各自研究方法与工具差异,导致现有的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结论差异甚大,甚至有关同一主题的研究结论南辕北辙,现有的一些基本结论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目前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留守幼儿问题相关研究统一、规律性的结论对于留守幼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2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一、相关概念

(一)学生

教育学家叶澜对“学生”的定义是:凡在教育活动中充当学的责任的人即是学生。

(二)管理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三)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指学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学校教务管理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过程。

二、学生所处的三重社会分析

(一)家庭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面对面的生活群体。对学生来说,家庭是不可选择的,学生既处于家长的控制之下,又处于其保护之下。作为学生的生活群体,家庭的一切活动均发生于生活过程之中,家庭生活所有侧面都影响学生的发展。作为社会群体的学生,生活在家庭这一社会环境中。

(二)学校

学校是受社会委托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的权威机构。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我国,学校对学生来说同样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机构,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系统性与可控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这一社会环境中。

(三)同辈群体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其在家庭与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导致学生形成、加入或向往同辈群体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平等的期求。同辈群体是学生所面对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针对学生所处的三重社会环境,学校采取相应的学生管理对策

(一)家庭环境

针对学生所处的“家庭”这一社会环境,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要紧密配合。学校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二者的教育互为补充。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联系。

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关键,主要沟通渠道如下。

(1)家访。家访是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要加强对家访老师的管理,要求有家访记录并由政教处考核家访次数及内容、效果,考核结果与教师津贴挂钩。

(2)校访。校访就是接待到学校来了解情况的家长。各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排课情况设置“家长接待日”。这是时时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举措。

(3)电话联系。教师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教师也设有学生家长电话联系卡。教师通过电话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的近况或出现的问题。

(4)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直接对话的渠道。通过汇报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问题、倾听家长意见,为学生管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要求。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这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基础。本质上,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有用人才,他们缺乏的只是科学的教育思想、方法。因此就需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要把家长纳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让家长也来了解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3.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并且为家长分忧解难。

这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协调的催化剂。学校应了解家庭存在的困难。比如学校资助下岗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多关心他们。这样能加深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使他们更愿意与学校合作。

(二)学校环境

学校管理部门需要从很多方面着手,来确保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单从学生管理这一点来说,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学生的学习常规管理。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规范日常的教务工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宜的条件。从时间流程上看,需要做好以下两个阶段的学生管理。

(1)开端管理。招生和编班是开端管理的两项主要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完成意味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开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为此,学校要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好报名。在录取学生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的标准和程序,保证录取工作的科学、公正与高效。录取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编班工作,将已被录取的学生组建成班级,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

(2)过程管理。概而言之,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出勤与纪律情况的考查、课堂学习常规与课外学习常规的执行、对作业与考核的管理等。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自觉遵守各项纪律。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考查,对出勤率高、纪律性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对出勤和纪律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情况严重的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2.生活常规管理。

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因此,学校除了做好学习常规管理外,还须强化生活常规管理,以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生活技能。

(1)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我国历来就有学规、学则,用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如 “宿舍规则”、“课堂规则”、“图书馆规则”、“食堂规则”等,这些规则让学生明确了在各种场合、时间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2)生活技能的习得。生活技能的培养,是生活常规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人们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不少学生生活技能低下,甚至因此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业。

3.学校心理辅导。

学生的成长,不仅是指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的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我们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在每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属于轻微的,如焦虑、自卑、孤独等。所以,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危机、防止心理问题恶化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是其他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上的辅导。

(三)同辈群体环境

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学生同辈群体的对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班级、学生社团等诸多正式组织,以及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面对学生所处的这一社会环境,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班级。

这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单位。自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度过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主要是通过班级来实施的。班级对学生影响至深,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班集体,才能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选派合适的人选担任班主任。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学校应综合考虑国家的要求、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和学生的期望,制订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素质要求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在安排班主任时,要将最合适的人员配置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去。

(2)建立强有力的班级集体的核心。如果班级没有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就形成不了班集体的核心力量,那么这个班级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稳固的集体。培养和选拔好学生干部是建立班集体核心的关键。

(3)健全规章制度,培育良好班风。规章制度对班级成员具有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它能使学生明白在班级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使班级的各项活动保持正常有序的状态。

2.学生社团。

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自愿原则自由组成的课外群众组织的总称。它对发展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课余生活、发挥特长都有重要作用。学生社团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艺社、棋艺社、摄影社、话剧团、运动队等。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感到新鲜、获得满足。

3.非正式群体。

这是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自发形成的人群集合,它没有正式文件规定予以组建,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态,但它是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在管理上要区别对待,引导他们向积极方向发展。

四、结语

学生管理是学校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有爱、积极、健康的环境中长大,是学校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所深思的热点。学生所处的环境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这三种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即三重社会共同作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生成。所以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做好以上三种社会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必将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吕达.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黄兆龙.现代学校管理学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3

关键词:家长教养方式 青春期逆反

一、问题提出

青春期逆反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受到家长及学校的重视,很多研究对青春期逆反产生的原因,逆反的影响因素,逆反的应对等进行探索。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是人们心理成熟的关键期,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统一性1。此时,他们会遇到各种成长的心理困惑,表现出各种防御行为,逆反心理就是其中一种2。

现代教育报(2016年3月30日)指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影响着学生自我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习惯到思维方式等等,现代教育报(2016年9月12日)讲到温暖的家庭正能量对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周国平讲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影响,一在给孩子打生命的底色,二在让孩子健康成长。

叶一舵 白丽英(2002)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并将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李宏亮(2010)研究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影响。少儿的个性是依靠后天的教育与和谐的环境形成的,我们不能忽略了家长对少儿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对立违抗障碍最主要的预测因素,青少年在家庭中的自主程度越低,其逆反心理就越强烈。那么,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青春期逆反是否有影响?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青春期逆反界定

丁淑婧等3从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表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已有逆反心理的理论及其研究,通过对中学生的访谈,结合文献对逆反心理种类和表现的介绍,将青春期逆反心理定义为: 青春期的学生感知到他们的自受到他人限制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认同、敌对情绪和反抗的行为倾向。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

本研究中采用丁淑婧等将对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定义: 青春期的学生感知到他们的自受到他人限制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认同、敌对情绪和反抗的行为倾向。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本研究从认知逆反、情绪逆反和行为逆反三个维度测量。

(二)家长教养方式界定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研究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Frances(200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一种与教养有关的稳定态度和信念的综合体。川沙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景的变化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亲子交往的实质。曾琦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形象,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陈陈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的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王志梅(2003)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王数青(2006)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候东辉(2008)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青少年的态度以及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

研究者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也有很多维度,比如情感温暖一敌意和依恋一干涉两个维度;爱一敌意和自主一控制两个维度。

本研究把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在父母教育、抚养子女过程中,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以及对子女情感表现的组合方式。取黄希庭研究中理解交流和控制干涉两个维度来了解学生父母的教养方式,理解交流是作为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第一要素,而青春逆反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强烈,对控制干涉有强烈的感知。

三、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对象: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及其家长。

五、研究过程

(一)被试

采取整年级取样法,选取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及其家长为被试,最后获得有效统计样本159名。

(二)工具

1、青春期逆反心理问卷

本量表该得到 Donnell 等关于逆反心理产生模型的支持。采用里克特 5点积分的形式,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记 1-5 分,本量表共20个条目,其中:认知逆反7个条目、情绪逆反8个条目、行为逆反5个条目。

2、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量表

借鉴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的《初中生亲子关系特性量表》,问卷题目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五点记分法进行评定。问卷中的初中生亲子关系主要由理解交流、控制干涉、尊重喜爱、耐心宽容四个因子构成。该问卷关注于亲子关系质量,可检测初中生亲子关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选取理解交流、控制干涉两个因子,理解交流是作为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第一要素,而青春逆反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强烈,对控制干涉有强烈的感知。

3、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采用Excell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19.0进行管理和分析。

六、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家长教养方式的不同因子对逆反各维度及逆反总体的影响,采用相关的统计方法,结果见表一。

(一)理解交流与逆反各维度

1、 理解交流与认知逆反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

2、 理解交流与情绪逆反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

3、 理解交流与行为逆反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

4、 理解交流与逆反总体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

(二)控制干涉与逆反各维度

控制干涉与逆反各维度及逆反总体无显著相关。

七、研究讨论

(一)理解交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学生青春期学生逆反有重要影响,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越能理解交流孩子越不易逆反,家长的理解交流可以降低孩子各个维度的逆反:认知逆反、情绪逆反和行为逆反。

家庭教育理论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个体成长、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中学生从一个基本依靠本能生活的婴儿发展成一个合乎社会角色要求的、被社会环境认可和接纳的社会人,家庭教育起了重要的塑造和影响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子女的榜样,中学生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中学生学会了社会规范,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某个行为决定的,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

以往研究中,父母教养方式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情感理解的教养方式对七个人格维度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父母惩罚、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对某些人格维度有负性的影响作用。王中会研究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有积极作用,父亲的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宜人性、人际关系有消极作用。父母采取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不仅直接降低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水平,而且也会对内、外倾、责任和独立等人格特征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降低中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水平。

那么,家长理解交流的教养方式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到学生青春期逆反,是否通过了学生人格的中介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控制干涉的作用

在本研究的结果中,家长教养方式中的控制干涉因子对学生青春期逆反并未呈F显著相关。值得探讨,在已有研究中,在中国的文化里,子女对父母的严格会解读为关心,相对于忽视,严格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因此,在中国的文化里孩子对家长的控制干涉有着怎样的感知和解读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知的。

八、研究结论

家长的教养方式中理解交流因子和孩子青春期逆反呈现显著负相关,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理解交流将有助于降低孩子青春期的逆反。

参考文献:

[1]李荐中.初中生青春期逆反心理发生率与健康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6,1

[2]肖姝琦. 初二年级学生自主性两方面对逆反心理影响的实验研究.2014.6:10-12

[3]刘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4]李重阳.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及其应对策略.怀化学院学报,2006

[5]王维勋.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中国临床康复,2005

[6]赵正铭.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4

一、家园共育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在多年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协调好家园关系是助力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教师和幼儿家长[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之间仍然经常发生矛盾。教师与家长之间教育观念的不同、家长对幼儿教师信任程度的差异、教师在幼儿教育问题上的权威意识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园关系的正常发展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同幼儿园教师共同协力进行的教育工作。不同的职业背景、成功的育儿经验、鲜明的个性特征都是家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教育观念引领下的家园共育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互助共长,助力儿童成长的有效保障。

传统的家园关系包含两点:一是家长配合学校教师进行一些辅助工作,仅限于物质上对教师的支持;二是教师对家长的一种教育指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处于被动和次要的位置,这种关系拉远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也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家长的学识、素养、能力等已经超过了教师,因此,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多形式的家园共育途径。

二、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

相互依托、相互支持、携手共进、互助共长的家园关系是助力幼儿成长的核心。家园共育的实践途径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家长助教,借力家长特长优势,让教育活动丰富精彩

家长助教是由家长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及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计划安排,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和科学安排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活动有别于以往的家长进园参观、家庭教育讲座等,真正地体现了家长主体性作用。与幼儿零距离的接触,既能加深家长跟幼儿间的情感交流,也能让家长亲身感受到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教师要了解班级每位家长的工作性质和特长,发挥家长的优势,例如班级每学期一次的社会拓展或者野外交流活动,我们可以邀请在旅行社工作或是做导游的家长,他们对本地区的地貌、人文、历史等非常熟悉,也具有丰富的组织经验,可以有效地组织探险、寻宝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事实表明,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秩序井然、倾听认真、参与积极、情感快乐。

二)家园助手,创新信息交流方式,让信息沟通多元有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指出:“学校应当指导家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在实践中,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家园助手”项目。

家园助手是一本自制的小册子,其内容涵盖教育分享、亲子游戏、家园配合及调查问卷等方面。例如在“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中,为了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春天的认识,教师请家长利用休息日的时间带孩子到公园走走、看看,并以图文形式进行记录。同时针对家长提出的幼儿的教育问题,教师利用反馈栏进行回复和解答。

家园助手既是教师向家长寻求配合的手段,也是家长向教师询问孩子在园发展现状的载体。小册子里记录的是幼儿个性化的发展状况,因人因事而异是家园助手的显著特点,它也可以作为幼儿成长历程的个性特征印记。

三)家园共读,提升家园教育理解,让教育观念协同并进

教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家长和教师作为向幼儿实施教育的直接操作者或协助者,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及本身所应具有的素养对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思想认识上与教师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让家园共育收到更好的效果,形成一个和谐共进的家园合作关系。为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家园共读”项目。

在“家园共读”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利用家长会及家园助手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当代幼儿教育思想,分享成功的教育经验;利用家长教育读书沙龙或者家庭教育讲座的机会,进行接龙式的即兴发言,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想法和意见等。比如,向家长介绍了《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及《第56号教室》等文章和著作,让家长在学习别人成功教育经验的同时,反思自身的教育言行。

四)互助小组,家园合作携手共进,让教育资源优势互补

学识、能力、工作性质、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家长资源的不均衡性。家园共育是家长与教师相互协作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是很难有效完成教育任务的,为此,我们成立了班级互助小组。

互助小组可以使家长与发展水平相同的其他幼儿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商量和处理日常教育中发生的问题。借鉴别人成功的育儿经验,避免走弯路,这对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借助互助小组的形式,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和班级网络平台积极寻求有某方面资源优势的家长共同协助、群策群力,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互助小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为各种需要解决问题的家长提供帮助,使得班级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例如班级自然角和美术区的有机整合就是家园互助小组的创新之举。家长和教师一起设计方案、规划布局、收集材料,体现了家园共育的智慧,幼儿在自然化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写生、创意美术等活动,情感和表现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家园共育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一)对家园共育的认识参差不齐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家长在学前教育的认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幼儿进入幼儿园,教育就完全是教师的事情,与家长无关;有的家长不理解幼儿园安排的亲子作业,也不能用适合幼儿成长的方式去完成亲子作业;还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整天就是玩游戏,学不到科学知识。

二)家园共育的实践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地 完善

家园共育的途径要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需要探索更多的人文化、个性化的方式开展家园共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家长的主动性,真正地了解家长的实际需要,采取恰当的、让家长乐于接受的措施来实施家园共育。

实践证明,家园共育是有效开展幼儿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教育观,进一步充实相关理论知识,要能把握家庭教育的精髓,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家园共育的最大效力,使家园共育真正成为助力幼儿成长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虞永平,等.学前教育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5

关键词:自主时间管理;习惯;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03-01

一、自主时间管理的概念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作为一种能力,自主学习不仅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中受益匪浅,而且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

自主时间,就是除了课堂学习以及满足饮食、睡眠等自身生理需要以外的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曾说,“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是不受重视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因此,自主时间管理可以界定为,学生(主体)通过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客体)来使自己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的过程。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自主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在,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时间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自主时间管理的意识

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时间管理的概念,不知道什么是自主时间管理、为什么要进行自主时间管理。现在的小学生习惯了每天被动地完成各种任务,缺乏独立自主性,更谈不上计划性,他们长期处于这种“盲无目的”的随意状态,久而久之,导致不会安排学习、生活任务,不会科学地分配时间。

2、缺乏自主时间管理的方法

很多学生意识到了自主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想自己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资源,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但是他们普遍缺乏适当的方法指导。具体说来,主要表现为目标设置不当、做事没有计划、不善于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安排时间。

3、缺乏自主时间管理的意志

有些学生,他们有自主时间管理的意识,也为自己设置了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但是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意志力,制定的目标计划总是坚持不下去,经常半途而废。

4、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导致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都没有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自主时间管理方式上,我们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时间管理方式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教育者的主导性,教师、父母过多地包办代替,使得小学生没有时间管理的机会,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就谈不上有时间管理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了。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时间管理的方法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时间管理:

1、增强小学生自主时间管理的意识。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要让小学生明白,人的一生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定要从小珍惜时间。

2、教会小学生自主时间管理的方法

通过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小学生以下时间管理的方法:第一,改变学生的想法和生活习惯。第二,学会列清单。让学生把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写下来,这样做能让他们随时都明确自己手头上的任务,也就是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计划。“一天中最有价值的时间,就是用来制定计划的时间”。第三,遵循20比80定律。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成功者花最多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管理时间上区分轻重缓急,按照科学的方法管理时间。第四,安排“不扰”时间。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不扰”时间。第五,严格规定完成期限。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第六,做好时间日志。学会时间管理,让学生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他们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只有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才有办法改变。

3、培养小学生自主时间管理的自制力

要提高小学生的自制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呢?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榜样示范,以身作则。教育小学生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首先教师、家长就应该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教师、家长的一些行为

(2)正强化。正强化是产生兴趣的又一来源。正强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强化。外部强化指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由外界对行为的主体施予奖励,使其因该行为而获得精神或物质的奖赏。一种是内部强化。内部强化来自其本身,指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行为施行者本身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6

    关键词:社区 儿童社会化 社区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心理学,人类学研究的问题。它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生最初阶段的社会化,也是社会化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儿童的社会化总是在具体的社区进行的,是通过所在社区中的社会化的多种渠道来接触更高层次的社会文化。

    对儿童社会化起到作用的有如下社区要素:社区内各个家庭、邻里、同辈群体、学校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还有来自社区之外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社区社会化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同时还和整个社会的社会化教育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网络。

    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十七日,我在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舜井社区居委会实习期间,就社区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了解。现以舜井社区居委会为例,就这一问题做简单分析。

    首先,有必要对社区的概念加以界定。“社区”一词自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在《社区和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来之后,至今已经有140多种解释或表述。《观察社会视角——社区新论》一书指出:“社区一般指聚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众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共同体”,这个概念一般是广义上的社区概念。如:工业区、科技文化区、商业区、农业区、农村村委会、村民小组等。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通俗地说:社区就是居住在同一区域,靠一定的规范约束,大家互相联系,互相帮助的共同体。

    一、社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要素及其功能发挥

    1、社区内家庭

    在一切社会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是因为:首先,家庭是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在人出生的前几年里,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担负主要的责任。在家庭里,儿童学会了语言,开始了解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并且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那里习得行为方式,形成了最初的个性特征。其次,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通过对孩子的抚育,呵护,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感情联系,为孩子的情感培养创造了条件。再次,儿童在家庭中逐渐获得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2、社区内学校

    学校(包括托儿所、幼儿园等)是社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也是个体继家庭之后社会化的第二个主要场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单靠传统家庭教育,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各方面知识的需要,而通过学校,人们可以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获得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舜井社区居委会内现有托儿所2 所,幼儿园 2所,早教机构1所,小学1 所。在国舜·世纪阳光早期教育中心,这里的幼儿在老师的照顾和与其他幼儿的互动中度过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在这里,幼儿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粗浅的社会文化知识,完善了自我观念,有了初步的社会角色意识,加强了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意识。

    该早教中心尤其注重儿童的交往合作行为和意识的培养。教师作为教育的计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常常强调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谦让分享等。这种教育在我国的现有国情下,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3、社区内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必须参与并认同于一个同辈群体,通过群体之间的社会文化传递促进其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交往进行的,个体也只有通过社会交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的人”。在交往中,儿童既是交往的主体又是交往的客体。通过交往,他们学会了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了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又恰恰是衡量人社会化的重要指标。

    在对舜井社区居委会的家庭结构状况的社会调查表明:该社区90.3%的家庭呈核心家庭结构状态。核心家庭已经是该社区家庭生活的普遍模式,并且这种家庭结构的核心化正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巩固。孩子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单纯,加上家庭内社会互动的对象和内容又十分单一,致使孩子缺乏与兄弟姐妹和祖辈接触的机会,因此,他们缺乏在多维的人际关系中成长的机会。这种情况容易使孩子们滋生特殊化心理,缺乏社会义务感,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容易养成孤独、独断等不良性格,因而成为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又由于子女在家庭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往往产生父母对子女过分宠爱,过分照顾,过分期望的现象,这种在今天的城市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倾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调查显示:舜井社区的独生子女比率高达98.06%,每户平均人口数为3.27人,在家庭内部,孩子有小伙伴可以交往的仅占2.07%。儿童游戏、交往的场所以及自由交往的机会都减少了,缺乏竞争和交往的情绪体验,也不能学会通过群体交往的规则来调节、控制自身的行为,这样既不利于他们自我评价的发展,也不利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以及其社会适应性的完善。

    4、社区内邻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邻里社会对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呈逐年缩小的趋势。随着传统的大杂院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独家独户的单元房,邻里之间缺乏交流,更谈不上原先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密现象,因此,邻里社会对于少年儿童个性的形成、人生观的塑造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随之弱化.。

    根据调查,舜井社区内小学生家庭中居住独户数占85.09%,51.13%的小学生拥有自己的单独房间。独门独户尽管使儿童在家庭里拥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但是城市建筑面积的大幅度增长又使其户外活动空间不断缩小。有限的室内生活空间和有限的户外活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从事户外活动的机会,从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独门独户成一统的格局,导致邻里成人之间交往的急剧减少,而且也限制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

    5、社区内传媒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传媒有了空前的发展。社会传媒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对少年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全面的影响。现代大众传媒扩大了少年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给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快捷、更加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手段。现代大众传媒缩小了少年儿童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城市少年儿童还是农村少年儿童,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少年儿童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少年儿童,通过卫星电视和计算机因特网,都可以享有同样的信息,从而就相应缩小了彼此之间由于民族、地域、经济、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差异。现代大众传媒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了理想化的少年儿童形象,不论是动画式的还是童星式的,使得众多少年儿童不再以父母的要求为自己的目标,而是以某个理想形象为统一的楷模,用以学习和模仿。

    以电视机为例,舜井社区居民电视机拥有率已达到100%,50%以上的儿童经常看电视(一周三次以上)其中,25%至35%的儿童天天看电视,电视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电视节目满足了儿童想象和模仿的欲望,还能使儿童开阔

    眼界,有助于儿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和吸取间接经验,认识社会角色,学习并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也有利于婴幼儿的语言学习和丰富词汇量,这些都有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但是,电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反映暴力阴暗面的电视节目通过模仿会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社会行为,电视的普及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接触时间相对减少了,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过于迷恋或依赖电视节目,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性格发展,易使孩子得“电视病”。

    6、社区居委会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儿童的社会化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参与其中的过程。作为我国城市居民基层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在儿童社会化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社区居委会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主要通过开展社区服务的途径得到实现。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突破口",只有卓有成效的开展服务,才能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树立归属感。

    首先,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可以为区内居民提供方便,提高生活质量,为家长减轻生活负担,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物质条件。目前,舜井社区居委会可以为居民提供中低挡家宴、一般家庭装修、电器维修安装、房屋中介、劳务中介、家政服务、服装加工等服务,初步实现了家务劳动社会化,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为失业或待业的人提供了再就业机会。家长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