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42-01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1.20世纪80年代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开端,美国正式提出了“新基础课程”的课程改革。首先,整合课程结构,提高毕业要求;其次,增加学习日,延长学习时间;再次,加强对教学质量、师资标准和教育投资等方面的重视。制订专门计划来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特殊的补课措施;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追加教育投资,为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开设多渠道筹措资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部、促进科学协会、科学院等12个机构,为了解决美国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方面薄弱的局面,联合启动“2061计划(Project2061)”。此计划是一项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两个文件指导下,美国开展以统一课程标准、统一考试标准和提高师资质量等为主的课程改革运动。9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制定全国课程标准和建立与高标准相适应的考试制度为主要内容。
二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1.课程结构的综合化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综合化的课程并不是随意地综合,一般是在相邻或相近学科间组织综合。比如美国中小学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内组织综合分别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课程。针对现在人类所面临的许多新课题,美国中小学也开设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第二,文理课程的综合,重视教育的人文取向。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英才”,因此尤其重视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在各级学校的比例,这导致课程体系中理科的比例偏高,文科的教学被轻视了。以上这种情况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调整,即强调数学――自然科学,也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数学和自然科学在中学的5门新基础课中的比重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作为必修课程在中学开设3年。第三,专题研究课程的开设。专题研究课程是指集各门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于一体的课程,也叫复合型课程,课程的目标是增加不同知识领域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整体性。
2.课程设置的个别化
美国中小学课程编制比较灵活,尤其是中学开设的课程繁多,选修课程在中学所占的比例多达50%以上,这让学生有很大的自由选择权。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为帮助学生选课,学校还专门设有咨询教师,这些咨询教师会逐个了解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不同学生编制个性化的课程表。
3.课程内容的实用化
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实用化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强调接近社会,知识的实用性。美国中小学开设的许多课程都非常注重其实用性。从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对实用课程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高中毕业生选修过驾驶课的学生从20世纪60年代时期的0.3%上升为70年代的58.6%,美国各州的中小学还会根据本区的特点来设置课程,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现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美国教育界的教育危机意识很强,1983年的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意识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中丝毫没有减弱,反而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加强,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教育是很受重视的。其次,美国的基础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的追求,这也保证了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再次,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国家化和国际化特色。其中,国家化是美国国内政治体制对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内在要求;国际化是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全球化对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在要求。最后,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以及雄厚的经费支持。教育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连贯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教育法律还规定所必须具备的配套专项经费和其分配办法,这也为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有观念层面的问题,又有制度层面的问题。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教育方面的改革更是如此,但我相信,这次改革虽然会面临很多挑战(观念的或者是制度体制的),但只要我们坚持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很好地贯彻实施到实践中,最终一定会取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高筱元.中、日、英、美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中小学校长,2008(9)
[2]陈晓端、龙宝新.中、英、美、加四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6(7)
[3]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
[4]李素敏、张炜.美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3)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工程实践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s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Li Zhiyang, Zhang Fubao, Ni Hongjun, Huang Mingyu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Abstract: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reform methods and results were discussed. Pointed out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must be student-centered, quality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throughout every aspect of the teach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ompatible with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dhere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oriented, targeted to carry out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地兴起和发展,为了培养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教学改革已成必然趋势,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
国外大学在改革发展历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3,4]。美国把本科教育作为基础,本科教育质量是形成“名校”品牌的重要因素;英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和工作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注重操作性能力的培养。一项对用人单位录用与评价高校毕业生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主流仍是本科生,在录用毕业生时主要看重的是其素质和能力,拓宽本科生知识面应成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5]。因此,加强本科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研究方向。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也是本科院校立足发展、特色突破的现实支撑点,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内容、方法、技术为重点[6,7]。笔者以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为例,介绍了我校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以期为课程改革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1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背景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是针对机械类、材料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材料成形工艺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求材料成形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铸造、锻造、板料成形、焊接、塑料成形、快速制造技术等。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学科主干专业基础课,在机械类和材料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金属的液态成形、塑性成形、连接成形和非金属材料成形领域的众多工艺,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而课程教学学时比较少,加之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教学的难度相当大。
2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更新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应以行业需求为准绳[8],课程又是体现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理念的主要载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从行业需求出发,着重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也应逐步改变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行业需求的不断发展,逐步采用课堂教学+企业实践的立体教学模式,提高实践环节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课堂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多角度、全方位看待工程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俗称“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由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当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对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也是一知半解。本教研组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和讨论,决定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把所有学生分组,每组针对某一生产实际问题,查阅资料,对行业发展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安排专门时间作主题演讲,教师针对演讲内容做适当的评论和补充。这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及时跟进行业发展潮流,缩小学习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
2.2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结合教师平时教学活动中收集、整理的工业现场照片、生产过程视频等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意识,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本教研组在讲授材料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时,将平时收集到的现场照片、国内外生产视频等制作成CAI课件,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理论要点,学生不仅直观地了解了生产工艺,而且通过课堂讨论,从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内外最新技术之间的差距,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拓宽了视野。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学生热衷网络学习的特点,不断开发网络课程,建立网上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教学视频、自测习题库等,拓展学生学习方式的维度和空间,通过网络互动、网上答疑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虚拟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渠道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 结合工程实例的案例式教学方法
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根据本课程岗位需求确定学生该“用什么”,该“学什么”,教师该“教什么”,使教、学、用相统一,以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实现工作过程向教学过程转化。利用课程组教师大多具有良好的工程背景和科研课题研究经历的有利条件,以教师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设计的零件和制订的工艺为例,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从零件设计图分析入手,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毛坯类型和加工方法,制订零件成形工艺路线,确定成形工艺参数,完成零件成形工艺图等。这种以工程实际零件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典型零件和工艺为载体,以项目驱动教学,拉近了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的距离,深化了课程教学效果。
2.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本课程在教学改革中,以课程建设和专业调整为导向,以培养、引进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教学团队的师资建设,形成优良的教风、学术氛围和团结协作精神,推进本课程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未来教学的生力军,抓好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教师的上岗培训和指导工作,选聘德才兼备,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实行导师负责制,使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学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本教研组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授课研讨,邀请资深教授和教学督导听课,找出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和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促进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使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在校教师回归工程实践与应用,服务工程需要的能力。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提升了本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科研、服务水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5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课程内容整合改革需与区域经济特征对接。本课程在教授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积极与地方企业沟通,开展广泛合作,互为依托,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优秀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但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还为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新产品开发、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有利于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6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为了搞好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的锻炼,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本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开卷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将开卷考试、课程报告、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并不断提高在期末考核综合评定过程中的比重。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不但减轻了学生在期末考试期间的负担,而且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书本、僵化读书的境地引导出来,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3 结束语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厌学,教师难教,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现状,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环境资源建设,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20-124.
[2] 余文森,康长运.论课程改革的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6-21.
[3] 杨春梅.当代英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6-21.
[4] 赵长林,董泉增.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112-120.
[5] 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43-47.
[6] 刘国繁,曾永卫.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26-27.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3
【论文摘 要】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备受关注,根据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参考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当前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以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方案,努力探索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思路。
现在,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3年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几点意见》,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7年启动的“质量工程”,更是从根本上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性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研究与实践,探索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的新思路。本文结合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和改革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探索,提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现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能力基础差异大
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使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教育条件、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差距在拉大,这已成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教学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
如果只通过纵向比较而认为学生的基础普遍提高,进而抬高本科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起点,这是盲目且不科学的。为了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体差距有客观、真实的认识,我校大一新生入学时就进行计算机基础摸底考试。计算机基础教学教研室会设计涵盖计算机各领域的考试试卷,对本科各专业的学生进行考试调查,客观分析、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背景。我们了解到,有的同学对计算机科学很感兴趣,中学时参加过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奖,也有的同学已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而大部分同学仅对文字处理、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诸如数据处理、演示文稿等办公软件则了解不足,其他操作系统,如Unix、Linux几乎没有接触过。除此之外的其他相关领域,比如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等知识,同学们普遍了解不多。
2.教学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
我国高校本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出于对普遍适应性的考虑,一般采取选择学大纲,材,统一考评方式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产品日新月异,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充实、更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更新快。现有的本科教学以大多数同学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学参考,势必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感觉内容简单,缺少获取新知的激励,逐渐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热情。而基础薄弱的同学却仍感觉学习很吃力,挫伤学习自信心。因此,只有针对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专业发展、不同个性特征而灵活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更加符合教育的理念,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求,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协调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比重有所增加,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对计算机通识课程有所忽视。但计算机通识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和渗透,各行各业对工作人员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一般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一般集中安排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内开设,采用公共必修课方式存在。教学形式多为课堂教学为主、验证性实践教学为辅,很多高校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网络协助教学。但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少、课目少的问题。在2011年4月抽样调查中,有62%的同学认为我校现有计算机课程科目不够,47%的学生认为学时不够用,希望增加学时。
4.实验条件发展相对滞后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实验条件的发展较社会发展滞后,不能很好地跟上市场需要,这给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大多数院校生均公共计算机比例低与1:20,公共计算机设备管理维护专职人员与计算机数量比基本低于1:200,5年内购置的新计算机占公共计算机的比例低于1:4,这给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得实践环节带来相当大的困惑。
5.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通过合并、升本等方式,大量的新升本科院校近年来陆续通过国家本科办学水平评估,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计算机公共教学的各项条件未随之改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教室(尤其是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建设数量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教学的课堂越来越大,教师授课的任务越来越重,即使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教学目的很难达成,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内容
1.从专业发展角度规划课程设置
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充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统筹规划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使之符合教育的本质和社会期望。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公共基础课程种类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应用等各领域,各非计算机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开设课程。其中,包含有面向理工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A》,面向非理工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B》,《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数据库技术及应用(VFP)》、《数据库技术及应用(ACCESS)》、《多媒体技术级应用》、《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等课程。同时,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机会,经学生个人申请、所在学院同意,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转贴于
2.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对“非零起点”学生因材施教
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情况,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对因经济水平、教育条件、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择时,给予相应指导;在课程学习时,增加相应课外学时,加强辅导。对于“非零起点”学生,在对学生讲解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自身计算机知识掌握情况,在每学期开学时提出免修、免听申请,经任课教师和学生所在学院同意后,参加计算机学院组织的开放考试,成绩达到要求者,允许免听,参加相应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优良者,允许申请免修或参加课程提高班。凡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免修《大学计算机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针对获得免修资格的学生,(下转封三)(上接第236页)计算机学院开设程序设计竞赛等计算机类选修课程。
3.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理论结合实践,两者并重。在实践教学硬件环境方面;加大了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投入,更新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的相关设备,为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加专职公共机房管理维护人员,扩大兼职管理人员数量,保障公共机房实验设备的完好率,同时保障公共实验室的全天开放。
我校近年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指导:
(1)除课内安排的实践学时外,要求学生在计算机公共课学习期间课外上机时数≥100机时数,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时数≥30机时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或《数据库技术及应用》上机时数≥50机时数,《多媒体技术级应用》或《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上机时数≥20机时数,学生课外上机完成情况作为相应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依据。
(2)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技术或机房辅导,加强对学生课外上机的引导与指导,加强网络课堂建设,确保学生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
本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对社会各领域影响广泛,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改革应根据社会实践,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社会的需求进行。期待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提高我国本科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杭.关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与哲学基础[J].中国大学学,2004(7):15-18.
[2]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260.
[3]柴进栋.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5(6):100-101.
[4]谌新年,等.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4
Abstract: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s a public basic course universally set up in course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 introductory course of computer course. For the starting points of different students and specialties are different, and teaching content is too systematic, and some teaching modes are too ol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can not bring into play, the author discussed briefly some reforms of the course, combing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recent years.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Key word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philosoph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304-01
0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的。同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以及成功就业方面奠定基础,在整个高职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鉴于本课程的重要性以及本人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简单谈谈本课程教学的几点改革。
1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专业需求
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不是“零起点”、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专业结合、与应用结合等问题是现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用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
1.1 分层次教学在现有的教学中,大多数院校却是在大一课程中进行统一排课,不同起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同的学习,由于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因此,可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摸底考试(30+70),其中30%为理论知识,70%为操作技能。以考核操作技能为主,根据成绩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分层教学,并取得相应学分。
1.2 突出专业特点,满足不同专业需求本课程材,学进度,期末参加统一考试。这对以达标为目标的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却忽视了两点差异:各个专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教学中,应该围绕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来讲解计算机的应用。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测重点教学,这样才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测重学习Excel,掌握数据的统计和管理等知识,才能为会计电算化的学习打好基础;而机电系的学生重点是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CAD的学习打好基础。又如文科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可放在办公自动化的掌握和应用上;理工科学生的学习重点则是一些实用技术,如硬件实体的辨别及安装,软件和系统的安装,防火墙、密码学等相关知识。
2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注重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2.1 重组教学顺序,优化教学链传统的教学顺序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每块内容都是先理论后实践。一开始就以大量篇幅、源源不断的理论概念充斥,学生不能用计算机做具体的事,往往使学生一来就中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应设法加以改变,让学生一开始就投入到有趣操作应用中,一来就能用电脑做些有意义的事。先接触硬件、软件的使用,熟悉特点后再去了解它的历史发展、结构特点、运行基础,学生才会有兴趣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同时把“计算机网络基础”提到“操作系统”前面,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前,会在网上浏览各种信息资源,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对未知领域有了迫切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有许多软件的使用(概念和操作方法)有相似之处,可以采用将相似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软件分块教学,块间相似内容进行联系引入,让学生自主探索和比较异同,组成相似块,进行模块化教学。
2.2 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现在很多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在讲授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多动手,多尝试,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多媒体演示工具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远比教师在课上“填鸭式”地讲,效果要好得多。比如一些同学在操作时使图片和文字的关系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通过“任务驱动引导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就会使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学生能迅速获得感性认识,再经过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快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实践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大量的项目实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愉快的教育,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的不竭动力。
2.3 改善考核制度改变一般考试一次性定论的传统做法,变有限考试为无限挖潜。对考试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将课程成绩分成三个部分,平时成绩、上机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的情况来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上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理论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
2.4 教学条件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体演示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近几年,我院投入大量的资金,不断更新计算机,同时在机房增加了大量的多媒体设备,每个机房都安装了投影,“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结束语
21世纪,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我们必须有创新思想,达到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充分利用现代资源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兴趣,牢固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和利用计算机技能解决专业问题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移芝等.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5
关键词:职业工作过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高职新生通常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学科融合的加剧,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是参照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模式。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与企业实际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统一的教学项目,学校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当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1]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目的是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专业服务。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涉及面广,在新的发展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其它学科融合的加剧,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适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然而,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还存在脱节现象,与实际应用也存在脱节现象。
2.教学内容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如何实现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3.随着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职业高中将计算机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如何兼顾生源差异并达到统一的教学目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应充分考虑其特殊性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属于培养通识能力的技能类课程。
(2)计算机已深入融合到各行业,行业的差别对员工的计算机能力需求也各不相同,课程必须充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3)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可能在学生毕业时其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已经面临更新,因此,在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变化的同时,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后续计算机学习能力。
因此,高职计算机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其特殊性,从行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各行业对员工通识能力的要求来进行设计。
2.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1)面向企业,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适应企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综合项目,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真正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处理事务的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2]
(2)将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将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综合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从现代办公应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在Office办公平台下,通过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到最后解决问题的项目案例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应用办公软件处理复杂办公事务的能力和素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
3.精选和提炼实际应用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
(1)以应用为核心,构建以项目为依托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由传统的以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软件的基本功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转变为以应用为核心,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突出项目驱动。在项目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项目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通过若干个项目案例为载体,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并突出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完整性,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应用办公软件的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针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来编排相关的课程内容,将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操作性强的项目来实现课程内容。[3]主要以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核心内容,构建新的内容体系(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综合项目,体现“面向应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将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为基本应用、综合应用和高级应用,考虑到学生基础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提高部分,如“商店销售数据统计分析”的项目案例在内容上还分成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以满足分层次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驰骋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将知识点融入到综合项目案例中,例如,在论文及公司产品说明书等长文档综合排版项目案例中,就融合了页面设置、文件属性、应用样式、应用多级编号、插入目录、插入分页符和分节符、设置页眉和页脚、插入域等知识点。
4.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围绕核心培养目标,以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模拟企业真实环境,创设情境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突出学生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使用实际项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项目案例的选择是关键,它要求教师要准确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案例,保证项目案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诱发学生完成目标的欲望。
(2)引导学生分析,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在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激情后,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运用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尝试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此时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可以通过巡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必要时给予个别指导,启发学生主动质疑。
(3)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重点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交给学生讨论解决,对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诱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在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设置工资表中的“个人所得税”项目计算公式时,如何解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后公式可以不改动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4)评价总结,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与学时压缩相矛盾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规律,并针对案例的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案例源于企业,最终要应用于企业。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并且将课后作业纳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
除了引导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案外,教师的导航工作更为重要,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对于完成职业活动所需技能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能力、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体系。另外,我们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比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其中学习过程的考核又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而期末考核实行参加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国家办公应用职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三、结 语
通过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开发为依托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瞿凡.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9-131.
[2] 聂哲,周晓宏,刘艳丽.以应用为核心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4):76-78.
[3] 王晶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0,(7):20-21.
Th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forms
Based on Vocational Working Process
CHEN Gui-zhen,DENG Wen-wen,NI Yi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范文6
一、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这种竞争,是学校教育目前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建立符合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目标体系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按照时代要求,分层构建起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目标体系。具体来讲,可将下列“七个学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
(1)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国爱民、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关心他人、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人。
(2)学会求知。教育学生做胸怀目标、博学多思、珍惜时光、善学乐学、学有特长的人。
(3)学会健体。教育学生做体魄健康、竞技突出、具有坚定信念、良好心理素质和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4)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做热爱生活、以情感人、乐观向上,具有高尚情趣和创美能力的人。
(5)学会劳动。教育学生做掌握本领、大胆实践、讲求效率、勇于竞争、勤奋朴实、无私奉献的人。
(6)学会创造。教育学生做面向时代、敢于超前、善于开拓、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开创未来、追求真理的人。
(7)学会生存。教育学生做富有毅力、自强自立、自警自省、俭以养德、学会自立、学会发展的人。
二、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夯实德育工作的基础
加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队伍建设,是提高德育队伍素质、落实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德育工作目标的保证。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学校要做到:一是必须加强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德育管理网络建设,成立校长领导下的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大队辅导员、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代表、学生会主席、家长委员会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代表等组成的校级教育指挥组织机构,确定学校的德育目标,制定全校的德育计划,负责学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对学校德育进行决策。成立由政教处负责,党、政、工、团、队等密切配合的学校中层德育执行组织机构,负责学校德育计划的执行与监督、日常德育事务的处理以及正常德育工作的调度和管理工作。成立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德育操作组织机构,执行学校的德育意图和要求,具体负责学校德育计划。在此基础上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修订完善新的德育管理及其工作制度,保证德育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团委、班干部等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三是必须加强由社区延伸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沟通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发动和协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改善德育条件,优化德育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良性发展。四是必须加强以家庭教育为补充的家庭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密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调整和充实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工作的内涵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我们必须要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突出创新教育。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育。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军训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等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我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和公正纯洁的灵魂。要通过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打下基础。要发扬优良校风,加强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在“教化、养成、示范”诸方面,以强大的人文精神去有力地规范与熏陶学生,使之能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关注环境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保扩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自觉承担植树义务,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美化成果。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与环境协调一致,关心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四、构建符合新教育理念的德育评价体系,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加强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利于以课程改革促进德育评价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学校的德育领域,优化学校的德育效果,有利于调动教师实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扬个性特点,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调动家庭调动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德育评价的良好局面。
(1)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就评价的学段而言,要构建小学各年级、初中各年级、高中(中职)各年级的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就评价范围而言,要构建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等方面相互联系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就评价内容而言,要构建评价德育条件、评价德育过程、评价德育效果等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就评价主体而言,要构建学生自评、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学校领导审核考评等评价体系,保证德育评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