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育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育方向范文1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使命,提出高校体育教育应顺应国民要求,明确地规范教育中各要素和环节的调配,及时进行改革,使之与社会体育及竞技体育相结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国民总体身体素质,在21世纪形成新的体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教育 发展方向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传统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到结合心理、生物、社会等因素形成的“三维体育观”,注重体育教育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功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既保证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促使其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此乃21世纪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一、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唯生物体育观”到“三维体育观”
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过去几年里,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就是简单以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简称“三基”)为教学目标,这种体育教学思想否定并排斥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也武断地否定了体育的娱乐性,形成体育教育的僵硬和机械化,单纯地追求传授运动技能。这种“唯生物体育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弊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逐渐形成一种专业文化,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致使在运动过程中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愉悦和满足,形成了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相合的“三维体育观”。三维体育观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注重体育教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而的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产物,新教育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思要想在新世纪新时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观念,实现“唯生物体育观”向“二维体育观”的转变,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也要挖掘和发展学生单体个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教师的主导性转向学生的主体性
顾名思义,体育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身体练习和各项运动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学形式。它要求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融合,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然而,实际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多处于主导地位,过分地强调了教和学,而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心态、特性,考虑不足。因此,为了发展现代体育教学,倡导素质教育思想,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应从教师的主导性转向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更多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优化课程结构,“快乐体育”为先锋
首先,要从思想和形式上变更传统的教学模式,弱化老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一种快乐的,师生易接受且能共同得到发展,达到教学目的的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体育课程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在其中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发挥自己的特性。新型的快乐教学中,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性,可以根据性格,喜好,特长等选择喜欢的课程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营造与众不同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老师深度了解学生后,因材施教,使之在体育上有更明确的选择,塑造其终身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
其次,要从优化课程结构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终生受益的体育锻炼方式;在教材结构上,加深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优化健身知识,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理念和教学,倡导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
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
现今高校体育教育的战略发展必须要从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体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出发,从高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内在规律出发,实现最终的高校体育现代化,保持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性和特色性。
一是要在体育设施的配置上要达到先进水平。在选择体育器材上,尽量选用先进的能和学生的需求相结合的器材,在学校相应的设施配套和管理上要达到高层次高水准,从整体上转变体育观念。高校体育设施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方面,需要高校积极开展不同意义的活动争取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赞助,说服并获得支持,逐步完善高校的训练环境。
二是注重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技能知识的提升,使教师们在认识和教学上皆达到一个新的高水准的层面。
三是体育完善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重视体育课的数量,更要注重其教学质量,结合学生自身的素质,使之学有专长,既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和水平,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时期,我们必须转变体育教学思想,摒弃之前那种保守的指导思想、内容、模式、评价体系,建立一套新型的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具有迫切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创新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体育教育方向范文2
关键词:创新;教学;兴趣;快乐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9
1 前言
教育的发展使我们对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知识流,感情流,信息流互动交融相互统一的动态过程,现代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参与意识。课改的号角吹响之后,改革的步伐快速发展,每一门学科都向着创办教育强市为中心而进行着创新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也不例外,也在围绕着这个中心,发展着本学科独具的特点。课程改革已多年了,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教学方法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不管从市的调研课上看,还是从各城区、镇区的评优课上看,出现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新形成的教学方法以及其发展方向也是各有特色,但事至如今,全市范围内仍没有一种较为统一的教学方法,也没有一个详细明确的发展方向,各中小学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着自己的发展。各学校所理解出来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也是各有千秋,并且在现在的调研课和评优课中也成就了一种较为认同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游戏、音乐、舞蹈、健身操配合音响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谁的课堂气氛好,谁的课精彩就能获奖。究竟这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发展呢?哪一种对我国的传统体育能进行继承与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呢?下面对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
2 课改以来的几大教学方法
2.1 以游戏为主开展的体育教学,体现课堂的娱乐性
这种课堂的教学方法,只要老师掌握几种游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然后由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游戏活动。毕竟玩是学生的天性,因此这类课程的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活跃,学生活动也充分,可以说是达到了娱乐身心的作用。虽然游戏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娱乐身心的作用,而且也能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中学的课堂教学能不能以开展游戏项目为主呢?能不能以游戏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发展方向呢?这样开展对我国的各类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影响怎样呢?种种疑问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堂教学是不能以游戏作为主要的开展项目,不能作为课改后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向。
游戏,毕竟是小学体育课的基本教材,很多中学生在小学时都已有很多的接触、玩得也多。同时由于游戏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所以小学生到了中学普遍出现的问题是运动技能的基础差,技术动作的不规范性,甚至可以说很多小学生连跑步最基本的姿势都不会。到中学后,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解的升华,对技术动作规范性的渴望。另一方面由于本身对游戏的反感,以至中学时体育教师开展游戏热身时候,全班的同学基本都表示反对。如果有时不反对,玩起来也是缺少学生应具有的那种玩的天性,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完完全全失去了游戏的本质。所以作为中学的体育课,游戏不能作为主流的开展方向,应是作为辅导教材,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到课堂中去,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开展的体育项目更具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掌握各项技术动作的技能技巧。
2.2 以音乐、舞蹈、健身操作为主要的开展项目,起到快乐体育的作用
这类课堂教法比较受欢迎,在很多评优课比赛中,这一类的教学方法都能拿到很好的奖项。无形之中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这是课改后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是各种教学方法的主流。导致很多新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就照搬硬套,凡是有公开课、评优课就把它搬上去,怎样也能拿个奖。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能作为体育课课堂教学真正的主导发展方向吗?能真正作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主要教材来推广吗?其实是不行的,因为这只能作为一种欣赏课,虽然从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性以及从终身体育锻炼这个出发点来评价,这种课的教学方法还是比前一种更具优越性,但是这一类的教学方法还是不能作为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主导方向。
在市的调研课中还是在城、镇区的评优课中可以看到,这种课的课堂教学比较繁琐,参与教师人数较多。首先是由老师选择好授课内容,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进行练习,然后上课前还要把整台计算机搬到操场上,把功放器、音箱等设备也搬到了操场上去。等到上课的时候,还要另外找两位帮手伺候,随着课堂的节奏手忙脚乱地放音乐,操作计算机等等。显而易见,这不能很好地开展课堂。在课进行当中,老师还要带着学生连蹦带跳,按步就规去完成所设计的内容,完成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性,假如盲目跟从,不考虑学校自身因素和教师本身条件因素,也来个街舞、健身操什么的,试想一个四、五十岁的教师也来这么一下,那非拆了他的骨头不可。这里也不是坚决反对这种教学方法,相反对这种教学方法还是要提倡的,但是不能把它作为改革后主导潮流的发展方向,应该从欣赏课的角度出发,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教材,放在兴趣小组还是课外活动中去相对合适点,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能盲目跟从,应根据学校条件,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兴趣特点,开展相应的体育项目,以终身体育锻炼作为出发点,开创学校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发展、创新的作用。
2.3 以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因材施教,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正如柏拉图曾明确指出的: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2]这种课堂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项目,完全体现了课程改革中的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相应的体育活动的特点;避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按照老师的课程安排进行内容单一的统一练习;取而代之的是由学生灵活掌握,教师配合学生展开相应的体育教学,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快乐体育的乐趣。让学生在自己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中进行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天赋,开创学生自己的思维,在欢乐的气氛中掌握到一定的技能技巧,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在这种教学中所形成的快乐气氛,学生积极参与的现象,并不是创设出来的,而是由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法进行活动,进行锻炼,并且从中学习到一定的技能技巧,然后在自己所喜爱的活动中全身心投入,不断开创自己的思维,不断去追求动作的完美性,最终在自己爱好的项目中玩出乐趣,玩出水平,最后变成自己的一种爱好、特长,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每节课都要使用计算机、音响在音乐当中营造一种热闹、轻松的气氛来埋没学生自由发挥所体现出来的真正快乐。所以在课堂改革之后,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展开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并让其喜爱的体育项目发展成为一种爱好、特长,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3 结论
综上所述,每种教法都各有千秋,每一种教法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真正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从终身体育锻炼以及发展和延续我国传统体育的角度出发,每种教法都不能孤立存在的,应该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多种教法融入其中,例如在一节课堂里,有些同学选择篮球,有些同学选择排球、羽毛球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兴趣,开展多项体育活动,而且在活动的组织上,还要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拿篮球来说,总不能扔几个篮球给学生玩玩就行!虽然遵循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没有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传授学生一定的技能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有关篮球游戏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传接球接力比赛中或者在篮球的游戏活动当中掌握到相应的技能技巧,再配合适当的音乐,以街头三人篮球赛的活动方式进行比赛练习,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中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同时学生也可以学到一种技能,可为将来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在我们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尽量避免教师考虑活动内容,主要由学生选择活动的内容,教师从中起点、导、拨的作用,让学生在各自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学有所成,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伟.主体性参与现代体育教学的探索[J] . 中国学校体育, 2002(3): 74.
[2] 伊丽莎白・劳论斯. 纪晓林 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86.
体育教育方向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
近几年,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一些新观点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如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等。体育课只能承担它所能承担的任务,不能“包治百病”。交给学生“工具”并教会其使用方法,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至于学生如何使用,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不是体育课本身所能解决的。高校体育,应是高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统一体。高校体育课程不是高校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全部,它只是高校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因此,也只能承担它所能承担的任务,而非体育的全部,片面夸大与贬低其作用都是不科学的。为此围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及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加快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新课程设置的步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系统总目标是由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而决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制,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爱好,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围绕这一总体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教学任务来完成,这就要求新的体育教学任务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的方向所在。任务取方向如下: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新方向
2.1学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被提升到重要的地位上。
其中集体主义精神及顽强意志的培养,现代体育理念的形成,良好身体素质的奠定,现代专业技能的培养等,无不与体育教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培养体育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塑造健美的体格,体形,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身体素质,提高生理机能:增强适应环境与反抗疾病的能力。正确处理发展身体与把握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和运动能力的关系,把把握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2)集体项目在教学中的设置和运用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主要渠道。可以利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教学,弥补锻炼,组织班级等教学环节。设置集体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集体注重精神。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
(3)现代体育理念是由终身体育思想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所组成。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具备体育锻炼的能力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更为重要是通过学时锻炼,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项或几项特长,并建立以休闲健身,趣味性比较强的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过去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是坚持不懈进行体育锻炼的结果。现代专业技能中的计算机技能,汽车驾驶技能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视力灵敏的反应力和耐久力。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生培养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灵敏反应力和耐久力的练习。
2.2体育教学对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的方向。
高职院校学生和年龄层次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大,体形,骨骼,肌肉,内脏等变化较大,心理方面也处在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些特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其次合理安排早操,课间操,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比例。同时体育教学中应个性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存环境,结合体育的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用于体育活动之中,加强对挫折教育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教育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创新开拓的品质,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2.3体育教学对不同专业特点要求的新方向。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备它的特点和要求,体育教学同时也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要有目的的增强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1)办公型专业。在高职院校中较常的一种类型,如财务,文秘,仪表,化验等职业均属此类,长期伏案,低头含胸,精神高度紧张等是这类专业的典型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就因该有针对性的增加拳击,健身操,韵律操等锻炼项目。
(2)竖立型专业。如酒店,食品,纺织,医护,烹调等专业属于这种类型。长时间站立,含胸使人体协调机能和各器官的负担加重。易出现下肢淤血,血流不畅,静脉曲张和心血管疾病多发症状。因此要增加健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锻炼项目。
(3)运动型专业。如物探、地质、交通建设、测量、农林、营销等。专业属于各种类型。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专业属于各种类型。高强度劳动、条件艰苦复杂使运动系统和心脉功能负担过重、易出现过度疲惫、肺部以及心血管疾病。因此要增加力量素质和耐力方面的项目。如爬山、郊游、打球、游泳等。
3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优化
3.1以课堂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课外活动为辅助;校内为中心,社会校外为辅助,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在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课外活动中提高教师指导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大家围绕同一个目标进行配合、使体育教学的功能达到最优化。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学校的各种代表队,参加校际及各级组织的比赛活动。满足部分运动水平高的同学的需求,并以此来带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的业余活动。
3.2变“死”计划为“活”计划。
教师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并以体现健康的指标为依据统一编写教学计划。根据这一总体计划的要求,不同的专业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及计划、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基本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目标和锻炼计划,并以“运动处方”的形式计划相应的表格,分阶段进行考核登记。这一计划不仅在课堂上是教师分类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课外活动所依据的纲领。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锻炼的自立性和积极性,并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的互动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3以常见运动项目为主。
体育教育方向范文4
关键词: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28-01
体育院校是输出体育人才的摇篮,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体育人才是其培养目标,在此条件下,体育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我国体育院校的思政教育方法陈旧、内容单一,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一、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德育养成教育工作是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德育养成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体育专业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德育水平。教育工作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会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中更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新能力,也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
2、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思政教育效果是检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培养出合格人才的直观效果,考核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为体育院校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能够挖掘体育院校的发展潜力,实现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注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体育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增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有利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顺应了新时期国家关于体育人才规划的要求,按照社会的要求培育符合国家发展的体育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奠定体育人力资源基础。另外,我国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改革,这符合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要求,顺利时展潮流。教育方法创新培育出来的人才具备更强的能力,更加符合就业上岗的要求,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路径
1、加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教育方法创新有直接影响,队伍素质高低决定了方法创新的优劣。我国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依赖于专业队伍建设,针对当前体育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提升我国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切实加强对体育院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老师的专业素质,确保他们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坚持正确的政治倾向,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给予指引。第二,培养年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当代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应该培养一批年轻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他们的思想更接近学生的心理,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活动。另外,年轻化教育队伍的培养,有助于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出更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鼓励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2、完善体育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体育院校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第一,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第二,“以人为本”理念的运用。要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实际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第三,切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不仅让学生在专业上有能够提高的机会,还要让学生贴近生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服务他人的意识,才会事半功倍。
3、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
第一,完善学校校园网服务机制。巧妙的运用网络宣传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将思想政治观念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中。借助互联网平台引导价值观教育向趣味性方向发展,用形象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运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善于结合互联网之外的其他娱乐平台,形成网内网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合。通过完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为学生提供服务与教育的过程中掌握教育主动权。
因此,学校和相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多想办法,加强自身学习和思想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万彬,李志勇,朱.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探索[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1).
[2] 彭明生.谈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干部的素质[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 易文翰.浅析针对90后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时代教育,2011(8).
体育教育方向范文5
关键词: 地方高校体育专业 篮球选项课 改革 教学实践
1.前沿
多年来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和致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方法、手段,使学生通过努力,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我结合教学实践对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索。
2.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篮球选项课教学现状及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2.1篮球本身的技术难点
篮球可以说是当今技术较为复杂的一项集体运动项目,技术分类较多且技术掌握难度较大。说其复杂多样,指的是其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技术类别。而各类技术动作还有许多具体不同的方法,如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等。各种方法又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来完成,如原地、行进间和跳起投篮等。
2.2教学对象的现状
从学生的现状看,总体表现为兴趣浓,有想通过学习提高专项技能的愿望;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基本技术差异较显著;已有基础的学生中习惯性的错误技术动作较为普遍;练习中的技术与实际对抗或比赛中的技术相脱节,不会运用或不敢运用等。且学生大多是20岁左右,错过了动作技术学习的优效期。
2.3教学状况
教学内容较多,而教学时数有限,由于5天工作制的实行,教学时数进一步缩减。以我院为例,一学期选项课中,实践课次不超过36次。此外,学生人数较多,场地范围大,难以掌握和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必然地影响学习效果。
3.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篮球选项课的改革与教学实践
3.1篮球教学改革
3.1.1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过程的开始或结束部分,来提高其组织能力。还鼓励学生直接参与裁判工作,使他们学会在复杂多变和颇具压力的情况下果断鸣哨,大胆处理场上事宜。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3.1.2准备活动多样化。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能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并大大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防止出现恐惧心理。所以在篮球课的准备活动中,切忌单调,做到每次课变换内容与形式,合理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竞赛性练习、小游戏、多球练习等,使学生较快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
3.1.3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不但有利于弥补体育教学时间的不足,而且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和强化群体意识,增进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因此,我们注意课外活动的组织,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外得到延伸,特别加强对那些只来上篮球课而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的组织和动员,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外篮球活动中来,利用篮球进行健身[2]。
3.2结合地方高校实际实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尝试
3.2.1寻找核心走捷径。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规律性,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主要环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习篮球技术也不例外。篮球技术种类繁多,但其核心是“传、运、投”。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专项技术教学应突出核心内容;而学生在篮球的核心技术“传、运、投”方面能力的增强,可以直接反映出其专项技能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就可以大大简化专项技术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并不宽裕的教学时间,解决学生专项技术的主要问题,促使其专项技术水平迅速、有效地提高。而篮球技术中,无论哪种持球的技术动作,都是以手对球的控制、支配为主,同时配合脚步的移动来完成的。因此,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特别是手对球的感应能力是掌握篮球技术的基础,只有增强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才能将其注意力集中于观察临场情况,及时、合理地运用各种技术,机动灵活地实现战术的组织和完成
3.2.2以提高身体素质与技术练习相结合,使技术和素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现代篮球运动中,技术和身体素质不可有任何偏废,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教学中应采用身体素质与技术练习相结合的教法,把耐力、速度、弹跳等素质纳入基本技术练习中,使其相互渗透,合二为一。这样做,可以在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中,使学生多接触球,多练习技术,从而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全场往返多次的运球接力赛,或二、三人一组的全场行进间传接球比赛,或从罚球圈顶开始的定时计命中数的运球三步上篮比赛,这些练习较苦较累,对提高耐力素质很有效。
3.2.3理论指导实践,发挥学生智力优势。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其突出的优势在智力,技术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教学为例,采用理论课讲授或实践课中要领的讲解,将投篮技术的有关原理与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说明投篮时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技术的关键。因为投篮的方向、力量的控制,球的弧度及旋转等影响投篮命中率的诸因素最终都要通过出手动作体现出来,使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再加上教师不同情况的示范,既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并能自我纠正,同时又可增加学生对技术教学的兴趣。
4.结论及建议
4.1普通高校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在其他选项课教学创新与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篮球选项课必须对自身进行改革与完善,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式与要求。而与其他选项课比较,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研究略显不足。
4.2篮球选项课的改革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在较短的教学时数内,要想学习和掌握众多而又繁杂的篮球技术,无疑是天方夜谭,大而全的教学形式必须改变,在教学中找寻篮球技术的客观规律,抓住以“传、运、投”为核心的主要环节,使学生学到实用而有效的篮球技术,应是篮球选项课的教学方向。
4.3地方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改革必须围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这一中心。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篮球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更应通过篮球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杰凯.论现代体育教学观及其教学模式[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3).
体育教育方向范文6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目前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教学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可能对策。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请教相关教师,设计问卷,对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分析课程资源、师资、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图书音响资料等方面。关键词 体育院校 艺术表演专业 教学资源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体育艺术表演专业集体育运动与艺术表演于一体,具有运动竞赛、健身、娱乐等多项功能,是一门表演性、观赏性较强的新兴专业。研究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现状,对突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程的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学科发展的学术性和办学特色的校本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为工具阅读部分期刊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四所院校的师生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从中得出了数据与结论,旨在找出体育艺术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各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的四所院校为研究对象: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安庆师范学院。
(二)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请教相关教师,设计问卷,对全国设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分析课程资源、师资、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图书音响资料等方面。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专项开设情况
目前全国有十所体育学院成立了艺术表演专业并且各自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专业特点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从根本上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着学校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四所院校开设的都是表演专业,但在专业的方向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各院校在考虑所开设的专项时,大多数是根据本院校相关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来决定的。
(二)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情况
目前大多体育院校的表演专业是从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项目上发展的,有一些院校也设立了舞蹈专业,无论从那方面发展,体育表演终将与艺术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还需在业务能力、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方面不断提高。因此,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十分迫切。四所高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有利于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于此同时,从问卷调查的数据反映显示,有76.67%的教师表示在参加工作后仍然接受过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的进修和培训,足以证明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知识的更新已得到各体育院校的重视。综上所述,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仍需加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专项教师自身的专业建设。
(三)体育院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
开展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的设备必须有健美操训练房、舞蹈训练房、录音机、影碟机等。从回收问卷中可以看出,还是有少数体育院校的场地设施还是不够完善的。因此,今后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投资,加强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建设。而软件设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各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对该院系所订阅的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期刊、图书、本专业藏书及音像制品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从这些可以反映出,各体育院校影音资料的建设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这必然会影响到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各体育院校应与图书馆达成合作意向,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共建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影音资料库。
(四)体育艺术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围绕一定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由学校这类教育机构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特征、技术特征、能力特征,从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中体现。调查显示,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必修课学时为总学时的50%—55%为宜。我们可以看到四所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专业课学时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据有效资料显示,有的体育院校甚至没有开设理论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
四、结论
(一)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师资队伍正在不断优化,但是原专业是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专项教师仍处于欠缺状态,大多数都是后来转项从事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工作。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专项教师参加工作后再培训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力度及频度,让教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到最新的教学信息和课程内容。
(二)各体育院校的硬件设施基本上能满足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教学的需要,但软件设施就相差甚远,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没有合理利用,体育院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资。
(三)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学时安排还算比较合理,课程的设置方面,有的体育院校任意选修课学时偏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存在问题,不能达到平衡状态,理论课的课时安排太少,甚至是没有,要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应开设体育艺术表演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并分配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