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现代教学理念 土壤学 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可见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土壤学课程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生态学、植保、园艺、林学、草业、土地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学好土壤学对各专业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理念所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在土壤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成现代的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明确的表达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教学理念主要是针对于传统教学理念提出的,它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拥有主动权。教师主要工作是设定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研究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进行验证的一系列过程。
现代教学理念集中体现在重新确立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教学观、过程观和评价观。
1.价值观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书本中基础专业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与课本知识相关信息的扩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同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文化价值和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方法价值。
课堂教学也是学生道德养成和人格健全的过程。职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是课堂教学的人格价值取向和教师职业特定的职责要求。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必须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教学过程,通过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有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成长需求达到高度一致,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道德与人格价值和课堂教学的生命与发展价值。
2.教学观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交流与互动。没有师生的交流的教学就等于没有发生教学。交流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观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主宰和领导。教师的职责是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发散性的思考问题,在探索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与传统的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有所不同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的重点都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上。
3.过程观
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其过程的特殊性,在教育活动中过程即目的、过程即结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构成过程要素,倡导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发展的学习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是成长中的生命。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过程中形成能力,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过程中得到发展。
4.评价观
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可以概括为六度,即: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自主、开放、活跃、创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主动、体验、表现、感悟;知识技能的整合度:实际、理解、操作、训练;师生清关的亲和度:交流、互动、亲切、和谐;学习目标的清晰度: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延展度:再现、升华、迁移、构建。
二、土壤学教学方法改革
现阶段的高校教学正处于大众化阶段,高校若想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融入社会,就需要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在现代社会教学过程的瓶颈,倡导现代教学理念。为了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入典型实例,可实现课本知识相关信息的联系和扩展,并具有很强的释疑作用。但案例不能随便选择,要精选、要体现教学的目的和内容。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土壤类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时,以我国的喜马拉雅山系南坡土壤类型垂直分布的差异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这个案例让同学们理解土壤类型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同时更深入的理解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变化,降雨量的变化,及温度和水分的变化对植被类型的影响,进而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如何影响土壤的形成。从而使同学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五大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包括针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案例,还包括与某些教学内容相关的教书育人案例。在讲到土壤肥力的概念时加入我国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光炯的故事。侯院士在调查了中国许多农业土壤后发现四川盆地紫色土水土流失严重,腐殖质很少,团粒结构更少,但仍具有一定的肥力,因而觉得威廉斯有关土壤肥力中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基础的论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为了揭开土壤肥力的实质,他深入到农村,根据大量测定数据,提出土壤肥力是土壤水热肥气的周期性时变化和植物生理作用周期性时变化谐调的程度。通过该案例教育学生学习土壤时要多脑筋,多提问题,以促进对知识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教育学生对知识要有探索精神。
(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因此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是如何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立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获得比单向传授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针对土壤学的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提出问题方式。例如在讲授绪论时,为了在第一课就能激起学生学习土壤学的兴趣,并能理解土壤学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内容之前提问,请大家根据自己对于土壤的理解回答“如果没有土壤,世界将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土壤,明天将会怎么样?”。问题的实质就是让同学们总结出土壤的重要作用,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
有些问题是在各章节讲授过程中提出的。例如在讲授土壤水分这一章时,首先给同学们讲授的是数量法土壤水分的分类,讲完后提出问题“土壤A是砂质土壤,质量含水量是10%;土壤B是粘质土壤,质量含水量是15%,那么将两种土壤放在一起,土壤水分是由土壤A流向土壤B,还是由土壤B流向土壤A?”回答由土壤A流向土壤B的同学常常认为水分应由砂质土流向粘质土,而回答由土壤B流向土壤A的同学则认为水分应从含水量高的土壤流向含水量低的土壤。每一种回答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又相互矛盾,因此不能确定土壤水分的流向。这时老师指出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土壤水分的另一种分类方法-能量法。这样既能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又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它能够解决问题。
在每一章节的最后提出问题,不仅是对于整个章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各章节内容的扩展。例如在讲完土壤水分、空气和热量这一章后,提出问题“如何调节土壤的水、气、热”。这个问题的回答,同学们不仅要知道土壤性质对于水、气、热的影响,同时也要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所学土壤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而变化。
(三)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在讲完土壤和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后,提出讨论问题“土壤和土地的区别和联系?;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的区别和联系?”。土地和土壤生产力都是在各种媒体上常见的词汇,但对于它们的含义又不能说得很准确,所以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后,讨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土壤学是面向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也会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研讨。例如: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提出“土壤类型的差别对于树木品种的影响?反过来植被类型对于土壤性质又会有哪些影响?对于山的阳坡和阴坡的树种和生长状况为什么会有差异?”。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提出“为什么土壤对环境污染物具有净化能力?”等。在研讨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中的价值观、教学观和过程观。
以上三种是在土壤学教学过程中为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都可归属于参与式教学。目的都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发挥教学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的内容。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特定的适用条件。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背景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要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自我完善和总结,要讲究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
总而言之,高校在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时应提倡现代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观念,让师生共同参与到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淑慧.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12,(7):186-188.
[2]柏燕.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教学过程比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101-103.
[3]晓晶,吴海燕.案例教学法与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130-132.
[4]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3):74-76.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2
论文摘要:后现代艺术观念既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深深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结构模式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艺术是在西方艺术界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现象。它改变现代艺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而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把多元化作为核心的后现代艺术观念一开始就渗透到了西方的美术教育中。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倡导以人为中心,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90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力图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西方美术教育,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的本能,要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开设艺术课程。”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后现代艺术观念倡导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论,强调文化观念多元并存,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首先,强调统整的课程观以达到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强调“以生活技能为本(而非美术制作技巧)代替内容为本的课程,并强调课程的统整”。闭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并了解这些艺术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学会艺术等。这种多视点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学生自觉地回到艺术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艺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保持下去。另外,美术教育改革强调人文性的学习。21世纪,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年代的到来,理性和感性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偏离了自然,人们认识到艺术是理性和感性趋于平衡的途径,因此,在美术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学习被高度重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学习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使个人感情和整个人类的情感源泉联系起来,个人经验与人类的丰富经验接通,以促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所以在课改中“不以单纯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试图改变艺术教育中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技能的方式,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艺术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某个人文主题中,让孩子围绕该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闭人文主义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义关爱精神和审美价值感的提升。其次,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后现代艺术观念“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影响着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养人的个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过的艺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把美术教育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工具,从而培养儿童的个性,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人格的培养,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的影响
“20世纪初以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让位于更为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后现代艺术观念也影响着我国美术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变革。200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包括普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初,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条例”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而实施综合、探索的学习,必须要扩展美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信息化资源、教师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提高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在课程改革中,把“统整的建构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汲取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并从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
1.强调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现代美术教育已是综合的教育,美术课程改革也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科观念,以综合的学科观念而代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逐步使学科门类达到综合。基础美术课程资源的改革同样受到影响,进人21世纪,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消除对于实用美术的轻视,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
3.对“过程”与“技能”的同时并重。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把美术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看作是同等重要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并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并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
4.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则主要体现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美术的能力,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充分体现美术的情感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让美术课程和生活、自然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世界、乃至中国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设计一种更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成为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焦点”。
二、扬弃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促进中国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美术教育改革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样也推动着我国21世纪美术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然而,后现代艺术观念是在西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种理念,是西方社会矛盾的产物,而我国的艺术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传统,美术教育在这两种文化观念不断冲突的情况下,应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汲取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中合理的部分,推进美术教育改革进程。另一方面,我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后现代艺术观念作为西方的产物,我们应该合理地吸收其优点,找到适应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以指导美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汲取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从合理性方面看,它确实能让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危机有清醒的认识:例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物欲膨胀而导致的人文精神价值的失落等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对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约束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弊病,不仅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就是对于当下的社会文明、现代教育,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和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个性、创造力、批判热情、现实精神都消失殆尽。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3
一、幼儿隔代教育的概念与现状
所谓幼儿隔代教育,是指父辈将对幼儿进行教育和抚养的责任转交给祖辈(大部分为祖辈)。现如今,80后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便接过了教育和照顾幼儿的责任,“幼儿隔代教育”便成为社会主流。“幼儿隔代教育”对幼儿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人们对这种教育方式更是褒贬不一。
二、幼儿隔代教育的利和弊
1.幼儿隔代教育的利
(1)祖辈有更多的育儿经验。祖辈有过带孩子的经验,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更为了解,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得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可以增强幼儿的心理安全感;而父辈往往缺乏这类生活经验,遇到问题时,难免手忙脚乱。
(2)祖辈更易与幼儿建立沟通。由于父辈需要在外奔波,很容易将工作的烦闷情绪带到家中,这样会使幼儿本能地疏远他们;而祖辈心态平和,并且他们大多很疼爱自己的孙辈,幼儿也会很亲近他们,愿意与他们沟通、玩耍。
(3)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421”的家庭模式意味着年轻人需要承担对四老和孩子的责任,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而祖辈对幼儿的细心照顾,可以使得年轻人在外安心工作,缓解他们的压力。
(4)汲取传统优秀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攒了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祖辈对这些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可以将优秀文化传承给幼儿。例如:祖辈带着幼儿一起听或看京剧,使得很多幼儿了解并喜爱它。
2.幼儿隔代教育的弊
(1)“隔代惯”不利于性格发展。有资料显示,中国有6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与隔代教育有关,因为隔代教育使得幼儿个性扭曲,成人后容易误入歧途。
(2)观念陈旧,阻碍幼儿发展。祖辈时期接受的教育相对落后,但是他们固步自封,不愿接受当今的科学育儿方法,他们落后保守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幼儿心智发展。同时,还有一些祖辈缺乏教育,语言粗俗,行为举止不文明,这些都会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
(3)易形成亲子隔阂。幼儿时期,父母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时父母的缺位容易在他们的心中留下阴影,使他们对父母缺乏应有的依赖。此外,幼儿习惯了祖辈对他们的庇护和溺爱,而父辈会对他们某些不良习惯进行教育与管制,这时幼儿与父母之间很容易出现对立情绪,久而久之,便形成亲子隔阂。
(4)教育方法不同易引发家庭矛盾。当今,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层出不穷,父辈更是对这些方法深信不疑,希望运用最科学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祖辈却认为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经得起检验的,因此两代人对于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容易发生分歧,引起家庭矛盾。另外,当幼儿犯错时,父辈批评纠正他们,而祖辈会偏袒保护幼儿,从而加深祖辈和父辈之间的争吵与不和。
三、如何让隔代教育做到三赢
1.对于父辈的建议
首先年轻父母要明确一点,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哪怕就是饭后的几分钟,不能把孩子完全推给祖辈。要与幼儿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要关注幼儿各个时期的行为与心理,发现不正确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纠正;幼儿若有什么合理的需求也要及时满足。
其次,父辈不但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也要和祖辈进行交流,与祖辈探讨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幼儿教育方法,给他们讲述你为什么认为这种方法更适合孩子,同时让祖辈讲述他们的育儿方法,若认为有不妥的地方,可以耐心指出其中的错误,最后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幼儿可以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2.对于祖辈的建议
首先,祖辈应该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不能一味纵容幼儿,而要适时地阻止一些不当行为;第二,不能让幼儿过度依赖自己,要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近父母;第三,祖辈要解放思想,学习新知识,采用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照顾幼儿。
3.发挥幼儿园的作用
由于现在幼儿大多由祖辈接送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对于促进隔代教育有效进行,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1)与祖辈进行沟通。幼儿教师首先要鼓励祖辈讲述自己的幼儿教育方法,在听的过程中,对祖辈的正确方法进行肯定,同时,要针对幼儿在学校出现的问题与祖辈进行讨论,探讨祖辈教育方法中的不当之处,建议他们改正方法。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共同抚养 隔代抚养 亲子依恋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在忙于自己事业的同时,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独立地抚养子女,而越来越多的(外)祖父母基于种种因素也参与了对孙辈的抚养。在北京,大约有70%的祖辈参与教育、抚养孩子;在上海,近一半以上的小孩都是交由祖辈进行教育、抚养的;在广州,祖辈参与带养的比率达到52%以上,除此之外,完全由祖辈进行抚养的孩子约为28%左右。因此,这种由父母抚养与祖父母隔代抚养组成的共同抚养模式将会长期存在。
1概述
1.1依恋
英国心理学家Bowlby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表达了个体寻求亲近并接触特定对象的倾向。良好的依恋,不但给婴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堡垒,使其能放心的与他人互动,还有助于婴幼儿自信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增进幼儿对他人的信任,同时促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已有研究证实,父母是影响幼儿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重要因素,共同抚养作为一种特殊的抚养方式也会影响幼儿安全依恋的形成和建立,进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1.2共同抚养模式
伍新春(2009)的研究中指出:当今幼儿家庭抚养形式主要可分为父母抚养、隔代抚养与共同抚养三类。结合以往的研究可将共同抚养模式归纳为三种情况:
(1)以父母抚养为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
(2)以隔代抚养为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
(3)无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
2共同抚养模式下的亲子依恋特点
2.1以父母抚养为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下的亲子依恋特点
以父母抚养为主导、(外)祖父母偶尔辅助照顾的共同抚养模式是种最优化的共同抚养模式,也是被专家学者广为推崇的共同抚养模式。因为幼儿特别需要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亲子依恋情感,这是幼儿建立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基础。
2.2以隔代抚养为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下的亲子依恋特点
以隔代抚养为主导的共同抚养主要是父母由于经济压力或重组家庭等因素不能承担主要抚养的责任,而由(外)祖父作为主要抚养者的一种抚养模式。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比较普遍,因经济条件、户口因素等限制,多数进城务工农民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由(外)祖父母进行抚育、教养。有研究表明:当(外)祖父母成为孙子女的抚养人时,子女与父母亲的依恋关系会潜在的发生瓦解。李亚妮(2010)的研究也指出:隔代抚养会导致亲子亲密度较低、亲子双方信任不足,亲子沟通次数少、内容单一,亲子冲突多发的不良后果。
整体看来,以隔代抚养为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下亲子依恋关系并不十分乐观。但也有研究表明,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如果(外)祖父母能够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理解、安全感和自信心,能够耐心、清楚地解释幼儿提出的问题,幼儿安全型的情感依恋便不亚于一般幼儿。
2.3无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下的亲子依恋特点
无主导的共同抚养模式常常出现在三代人共同居住的家庭中,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和(外)祖父都是抚养幼儿的主要力量,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父母和(外)祖父都对幼儿给予关照和爱护,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可以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关爱,从而有利于幼儿培养积极的情感。
3建议
共同抚养模式下对幼儿的合理教育,最好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父母和(外)祖父要经常沟通,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避免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中无所适从;其次,父母和(外)祖父在生活中要和谐相处,当意见不一致时要私下协商处理;最后,要以孩子为中心,加强三代人之间的互动,使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01(1):71-79.
[2] Egeland B,Farber E A.Infant-mother attachment:Factors related to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ver time [J].Child Development,1984,55(3):753-771.
[3] 伍新春.隔代抚养与共亲职教育[C].第一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2009-11-28.
[4] 陈丽欣,翁福元,许维素,等.我国隔代教养家庭现况之分析(上)[J].成人教育通讯,2000(2):3740.
[5] Julie Poehlmann.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grandparents raising their very young grandchildren: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 and research[J].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3,24(2):149-l73.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 创造性人格 家庭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Family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Creative Personality Study
Abstract Creative personality talent is the hope of the country, the creative factors include family, social, school and their own. Excellent family environment, proper atten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arents, a good family atmosphere as well as the right of parents education, these are the favorable impact of the chil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ormation. Family education 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unfavorable way, the only child of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parents neglected education force is the 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not conducive to the chil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actors formed.
Key words creative personality; family; education
众所周知,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关键时间段在早期,儿童的早期生活环境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父母是孩子最为密切的关系之一,因此在儿童早期创造性人格培养过程中,应该着重思考家庭环境应该怎样发挥影响作用的,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探析,提高人们对孩子对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重视程度。
1 创造型人格的实质
1.1 创造性人格的涵义
英国的Galton于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是国际上最早关于创造性研究的科学文献,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研究创造力的开始。尽管对于其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理论界定,但目前普遍认为,创造性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对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创造目标的实现产生动力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2 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因素
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因素通常由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组成。(1)学生自身方面。高质量地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其创造性人格有明显的正相关。(2)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营造的整体学习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导方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很重要的作用。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萌芽的基础,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敢于疑问,敢于创新,而不是讲思维禁锢在考试和书本范围。(3)社会文化方面。由于社会上长久以来对有序遵从这一观念的灌输,学生往往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就会被教育谨小慎微,尊重伦理,以集体的价值为主等,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4)家庭环境方面。通常父母文化较高的,家庭环境宽松的家庭的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
2 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家庭是包括家庭物质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亲属影响的广义概念。结合已有研究,家庭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期望目标等。影响创造性人格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包括优越的物质环境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在物质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同样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自由表达想法和愿望和基本环境,有父母和家庭成员共同营造的家庭氛围会帮助孩子形成轻松的心理氛围,增加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
其次,父母的期望目标会促进儿童创造望的激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常常与出生顺序相联系。个体所处的特殊位置引起了父母格外的关注和期望。现在的中国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孩子成为家长的唯一关注希望,在获得更高的关注的同时,是否能将这种关注很好地利用其积极方面,是当代家长和我们所需要研究的话题。
最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孩子创造性人格最终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由父母的智商、情商、社会阅历、社会地位、成长经历等许多复杂因素造成的。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儿童的父母更注重开放式的教养方式,他们重视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开放的教养方式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在生活中更加主动去进行可能的创造。
3 创造性人格培养中现存的不利因素
(1)隔代教育抑制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我国独特的家庭结构造成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管教。隔代的溺爱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更多关注集中在物质生活上,集中在衣食起居的问题上,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思维的训练有所欠缺。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家庭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的程度。隔代教育容易让孩子产生逾越道德规范问题、情感缺失问题、生理教育不足问题以及产生教育不当问题。
(2)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环境对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相对其它孩子来说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独生”,因此,在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发展方面有很多特别之处。比如,独生子女往往具有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父母对孩子的投资不遗余力,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尽可能地进行培养,这些都会有助于孩子的自信心和智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在社会交往中不可避免的是和人的交往,而独生子女由于缺少兄弟姐妹,再与人的交往中难免有欠缺的方面,孤僻、自私、自我中心等都是常出现的性格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3)忽视了教育合力的形成。家长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孩子,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学校的班主任和带课老师保持紧密的联系,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根据老师的指导家长要学会“赏识教育”,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的同时学会表达,让孩子找到自信。从而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使得创造性人格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聪绒,郑莉君.创造性人格研究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 程良道.论创造性人格的实质[J].科技创业月刊,2002(10).
[3] 戴冰,张惠,张庆林.家庭及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刍议[J].教育探索,2004(6).
[4] 葛孚瑾.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 权月彤.家庭环境中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6] 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8] 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成功人生第一步[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隔代教育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一、留守儿童概念界定:
家长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或做生意,时间在半年以上,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接受教育,年龄在0至18岁的儿童,由监护人监管的孩子。监护类型分为: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和拟向监护。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困境。
(一)学习艰难
由于父母长期分离,家庭教育的主心骨缺位、亲情缺失、监护人的监管不力,留守儿童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普遍滞后。教师问卷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旷课、甚至辍学。有部分留守儿童回家后要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占用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上课精力不集中,无精打采,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家庭教育。
(二)心理变异
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得不到亲情的呵护,家庭气氛苦闷,久而久之,留守儿童情感就会发生变化,表现为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内向、少言寡语,行为变异。,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隔代监护型的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疏于管教,放任自流,侥幸跋扈、我行我素难、心里异化。,家庭教育。亲戚监护型的留守儿童会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易形成胆小怕事、孤僻、内向等性格特征;自我监护型的留守儿童由于孩子本身年纪小,自我管理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差,经不起社会不良行为诱惑,易走上邪路。,家庭教育。
(三)道德意识模糊
童年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黄金时期,是人们向往的时代。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心中的榜样,是孩子一生的教练,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家长的素日的示范中不断形成,而家长的长期离异使得留守儿童道德视线模糊,行为偏激,出口骂人,行为怪异,在校不遵守纪律,逃课,甚至有的殴打教师和家长,原因是父亲权威在家中消失,留守儿童就会变得胆大妄为,表现为不服监护人的管教,主要出在母亲监护的家庭。
(四)卫生习惯不良
卫生习惯不良的留守儿童,主要是由父亲监护,和爷爷、奶奶监护的孩子,由于缺乏日常生活的教育和培养,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爷爷、奶奶们只求孩子吃饱穿暖,对孩子的日常卫生不太在意,而留守儿童由于本身年龄很小,卫生意识不强,无力在生活中讲究卫生,衣服,头发不洗,看上去脏乱不堪。
(五)安全得不到保障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家中的缺席,常表现一种不安全感,在调查中发现,监护人最担心的是留守儿童的安全,主要表现为交通安全事故,打架,受热欺负等。的确留守儿童在外受人欺负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受人辱骂,讽刺挖苦和他人殴打等。
(六)缺乏良好教育环境
1、家庭教育环境裂变;亲情缺失和残缺,造成家庭教育的功能弱化,甚至消失殆尽。家庭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无人指导,监护人无时无力管理,情感关爱不够,留守儿童要承受很大的心里压力,负荷之大,不敢想象。加之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知识贫乏,家教方法有限或不当,致使家庭教育环境恶劣。
2农村学校教育承担着一定的家庭教育职责,加之课业负担重,教师致使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爱不够,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在校深感低人一等,在家空寂无聊,进而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3、社会环境糟糕;留守儿童情感饥渴,得不到大人的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就会在社会上寻找慰籍。然而,社会是个大染缸,留守儿童年龄憨小,经不起哄骗和诱惑,别人一点点的好处就会上当。很多留守儿童放学之后喜欢在路上逗留或者去往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久而久之,喜好成性,吃喝玩乐,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地危害。
二、成因分析
1、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是造成留守儿童形成的社会根源
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僵化落后的体制虽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一步转换过来。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1],决定了农民工短时间内不可能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也将长期滞留在农村。因此,城乡二元体制不打破,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也将长期得不到解决。
2、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出现家庭教育问题重要原因
由于隔代监护、单亲监护、自我监护和亲朋监护的天然缺陷,留守儿童家庭实际上已经解体,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使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留守儿童便成为“问题留守儿童”。
3、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瓶颈[2]
从现实情况看来,我国农村中小学“普九”债务尚未结清,留守儿童工作既无对策,有无措施,更没无资金保障,许多学校对留守儿童工作裹足不前,只是统计数字和报送名单而已。,家庭教育。
三、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只有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陈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对策分析[J],普教研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