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文1

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提出:“少就是多”,奠定了现代主义运动功能主义的特征。“现代设计风格”是为全体大众服务的,通过倡导“功能第一,反对装饰”的设计宗旨使设计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达到民主的目的,这是现代主义运动批判“装饰即罪恶”的主要根源。现代主义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历了德国工业联盟、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发展到包豪斯学院的建立成功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二战后传播到美国最后影响了全世界。从装饰观念上来看,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为功能服务,但并非不注重形式,相反强调形式的简洁和理性,采用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和中性色彩计划,以适应标准化和批量生产。尤其是包豪斯学院在基础课程中三大构成理论的确立,为现代设计风格的无装饰的装饰效果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现代主义最后发展为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千人一面的国际主义风格,势必会引发对它的反对,以及装饰动机的再次复苏。

二、工业发展大潮流下装饰动机的延续——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与现代主义同时兴起的设计运动,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展开了对工业化、机械化的设计形式语言的探索,从而采用大量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并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创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与之前的艺术风格有所区别,从而产生新的艺术风格,但本质上与之前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同为“装饰”运动。在工业发展的大潮流下,装饰艺术运动能延续对装饰动机的坚持,这与它的精英主义,或者说为一小部分富裕阶级及权贵服务有关。我们可以发现,装饰艺术运动影响到的国家主要有法国、美国、英国等工业革命最彻底的国家,但它的影响力是全世界的,甚至在中国上海也能找到装饰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点是物质丰裕,经济发达,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装饰艺术运动的这种传统设计立场与在意识形态上追求无装饰的,强调民主性、大众性的现代主义设计有本质上的区别。装饰艺术运动常用设计语言的源泉多样,使得装饰艺术运动不像复古主义那样抱着历史样式不放,也不像现代主义那样完全抛弃历史,它走的是全新的一条路。当时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传统艺术及原始部落艺术的启示、舞台艺术影响,给设计师众多的灵感。在设计形式上,装饰艺术风格往往以贵重金属、宝石或象牙等高档材料表现出来,因而给人以新奇和时髦的造型感受,弥漫着贵族高雅的情调;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色彩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与以往讲究典雅的设计风格的色彩运用大相径庭,在其独特的色彩系列中、鲜红、鲜蓝、橙黄、鲜橙以及金属色受到特别的重视,达到了绚丽夺目甚至金碧辉煌的效果;趋于几何但又不过分的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但又不过于直线;在色彩上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与以往讲究典雅的设计风格的色彩运用大相径庭。在其独特的色彩系列中、鲜红、鲜蓝、橙黄、鲜橙以及金属色受到特别的重视。通过色彩的运用,使其设计达到了绚丽夺目金碧辉煌的效果。

三、装饰动机强势回归,历史、折衷主义、戏谑、文脉主义表象下对个性、情感、生命力的追求——后现代主义运动

1966年罗伯特·文丘里在他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提出“少即是乏味”,成为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的宣言。这场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萌芽,于70、80年展壮大,它的出现主要原因是随着物质的不断丰裕,传统现代主义单调、缺乏人情味、理性而冷酷的面貌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由此引发了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式,以塑造多元化特征为目标,设计风格多样的后现代主义运动。从严格的理论上,后现代主义并未进行本质的变革,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是一种风格样式。罗伯特·斯特恩曾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在设计形式上喜欢用古典的建筑元素,因受大众化和通俗文化的影响,往往戏虐地使用古典元素,同时喜欢采用隐喻的设计手法,广泛使用各种符号和装饰手段强调建筑形式的含义及象征作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领域主要是建筑设计,文丘里、查尔斯·穆尔、詹姆斯·斯特林、迈克尔·格雷夫斯等设计大师都曾留下优秀而经典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作品。后现代主义以强大的包容力融合了多种装饰动机和手法,其开放性又使它并不排斥似乎将成为历史的现代主义风格,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运动逐渐消退后,新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术风格、新民族主义等等设计风格或流派层出不穷,以及当下对环境、人性的关注,我们的设计进入多元化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在8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时期掀起对20、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研究风潮,相隔半个世纪的两种风格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再次验证了经典的设计风格和样式会经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轮回一次,比如在西方传统设计史中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样式的复兴出现多次。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文2

摘要:如何很好地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通过创造性的个性反映其艺术共性,这是装潢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文3

“海纳百川”———包豪斯对现代艺术成果的兼收并蓄

包豪斯在创建之初就聘请著名艺术家作为核心教员,其中包括伊登(J.Itten)、法尼格(L.C.Feininger)和马克斯(G.Marcks)等。伊登是表现主义画家,他为包豪斯设立了强调材料性质、质感纹理、形状线条、结构组织与对比色彩的基础课程。法尼格积极宣扬表现主义与立体主义,曾是“蓝骑士”(DerBlaueReiter(TheBlueRider),又译为“青骑士”)与“桥社”(DieBrücke(theBridge))的主要成员(其他还有康定斯基、克利等人),他负责包豪斯的版画工作室(theprintmakingworkshop)。马克斯是擅长雕塑的实用艺术家,从事陶瓷设计实践。尽管陶瓷工作室为时不久,但对陶瓷工艺设计的探索无疑构成了包豪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贡献之一。之后,艺术家施勒默(O.Schlemmer)于1920年应邀加入包豪斯雕塑工作间,后来转入戏剧工作室。他将形式主义引入雕塑与戏剧表演,强调形体的表现与运动。1921年,克利(P.Klee)加入包豪斯从事形式设计等教学工作。克利融汇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东方画风(Orientalism)。1922年,康定斯基(W.Kandinsky)到包豪斯从事教学与设计指导工作。康氏为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后来成为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从此,表现主义占据了包豪斯的主流设计理念。1923年匈牙利画家与摄影师莫霍利-纳吉(LászlóMoholy-Nagy)取代伊登成为包豪斯基础课教师。作为构成主义工艺大师,纳吉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格罗皮乌斯一样,他极力鼓吹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并有亲社会主义倾向。1937年纳吉到美国,在芝加哥创办新包豪斯(NewBauhaus)。他创办的设计学院于1949年被并入伊利诺斯理工学院(美国第一个有设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7],这对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和纳吉相似,艾伯斯(J.Albers)也在1923年加入包豪斯从事基础课教学。他后来成为美国黑山学院艺术系与耶鲁大学设计学院的教授和领导,对50—60年代美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此可知,包豪斯汇合了现代艺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正是因为其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情怀,包豪斯得以登上世界艺术设计的巅峰舞台。

“时代呼声”———包豪斯的基本理念

1.“艺术与技术的统一”(UnionofArtandTechnology)科学技术通过对工业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社会生活的改善而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关键动力。其中,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技术批判层面,“人们愈发广泛地认为,现代技术是现代文化得以建立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文化的未来无疑将被技术控制和决定。”[8]1“德国工业联盟”曾宣称:“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9]但就怎样将艺术精神与机械理性统合起来,却成了悬而未决的争议。其中贝伦斯与穆特修斯还发生了激烈争吵。贝氏主张在工业化过程中保持艺术设计的独立自主,穆氏则要求设计师服从机器生产的技术准则。格氏秉承并发展了“工业联盟”将艺术充分运用于工业的指导原则,果断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作为包豪斯的基本理念。其实,早在1910年,格氏就有了“艺术与技术充满希望的联合”[10]的观点。在包豪斯宣言中,他进一步展开说:“建筑师、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都必须转向手工艺。艺术不是一种‘职业’,在艺术家与手工艺人之间并无根本差别……手工艺人的熟练技巧对于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基本的,其中蕴藏着创造的源泉……”[11]

2.“形式服从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理性和思辨的德意志人始终没有放弃功能主义的设计准则。”[12]103这个原则正是包豪斯的基本信条。从艺术史视角看,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是对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的“扬弃”,前者拒斥后者的形体、质感与内容,更强调心理、情感与形式的作用及表达。[13]但是,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nism)画派在塞尚与凡•高手中已经开始展现对形式和色彩的突破性创新。“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对形式与色彩的尝试奠定了后来的艺术发展方向,如贝尔之言:“大多数富有生命力的当代艺术家在选择形式和色彩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14]126塞尚与凡•高等现代主义艺术先驱对后来的荷兰风格派、德国表现主义、毕加索的早期象征主义及晚期立体主义,以及俄国构成主义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包豪斯则自觉集成了所有这些主流性艺术成果,其艺术风格强调对艺术形式的重视,尤其是适于技术目的的几何图形。“包豪斯的设计师认为,欧几里得的形状和纯粹强烈的颜色是视觉语言的词汇表。”而且,“在包豪斯的领导下,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成了现代设计中的一种信念”[15]71。包豪斯的“形式服从功能”理念后来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基本原则。所谓的“国际式”由格罗皮乌斯在1925年所创用,格氏说:“要使产品尽可能美观,关键在于攻克经济上、技术上和形式上的技巧关,由此才有可能生产出完美的产品。”[5]155法古斯鞋厂大楼的大幅玻璃幕墙设计就是国际式建筑风格的标志。这种设计理念后来被密斯•凡•德罗所进一步发展,这就是著名的“少即是多”(Lessismore)原则。1932年,“国际时尚”展览会正式将包豪斯的这种设计规范提升为官方标准,“国际主义”由此风行世界。

3.“创意设计”(Designwithcreativity)、“人本精神”与“社会责任”“在现代主义的鼎盛时期,创造力一直是重中之重。”[15]58包豪斯自始至终都强调艺术设计的美学创造功能,把创意或创造性作为教学出发点。其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体化心理情感导向,在设计实践中及时将设计构想转化为时新艺术品。如赞格维尔所言:“艺术是美学价值的创造或构建”。[16]包豪斯紧紧把握了艺术的创造性本质。表现在艺术设计中的人性化思想以及社会理想即是所谓的“人本精神”(Humanity)与“社会责任”(socialvalue)。对包豪斯而言,艺术设计必须将形式美与技术理性结合起来,并最终服务于整个社会。格氏宣称[17]:人民才是艺术与设计的希望所在。在艺术哲学与技术美学方面,形式或功能只是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表征,而后者则体现了人性、知性与理性的更复杂线索。包豪斯对人性化与社会化设计理念的强调与重视引领了后来的艺术运动。1989年德国建筑博物馆的展览标题依然是:“今日设计展:工业还是艺术?”[18]

结语:包豪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文4

论文关键词:装潢艺术 理念 中国文化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Www.133229.cOm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符合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同心结”图案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范文5

关键词:国际慢城;快慢辩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64-03

一、“国际慢城”介绍

农耕时代,生产方式按年为时间轴心周转,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缓慢悠闲的生活;大工业时代,生产方式按小时为轴心周转。市民们遵循机械时间的秩序,按照机器运转的速度快节奏的生活;信息时间的到来使得生产方式按秒为轴心周转,人们的生活逐秒运行。不断加速的生产方式变革带来了极度丰裕的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梅多斯笔下工业增长的极限和时间的极度压缩,还带来了生态的极度破坏和精神的紧张和焦虑。为此,时代呼唤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呼唤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的城镇化模式。因此探讨和实践“慢城”运动,对以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国际慢城的源起

蒸汽机的发明以来,世界的发展一直在加速,我们一直在追赶中。在欧洲后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开始反思这一系列的问题,慢下来并不是缓慢的本身,而是可持续发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诗意的生活。

提出在现代城市中,寻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更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这是“慢市”模式的由来。在欧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的10年里,运动蔓延到全球20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和社区。

从那个时候开始。慢城的定义是: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指在城镇人口500万人,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城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

(二)国际慢城的宗旨

首先,慢城是一个宜居城市。慢城倡导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活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减少噪音和交通流量,增加绿地和步行区,对当地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的技术和热情好客的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实践运用,强调慢城的宗旨是在悠闲生活中对美好生活和生命的体验,而不是像大城市过分追求效率和速度,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奢侈浪费,高能耗、高污染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其次,慢城是一个有着自己特色的城市。”尊重传统,保持传统社区的生活和节奏,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慢城建设的宗旨。慢城没有和其他城市一样。相反,他们保留了当地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自然状态。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当地传统文化,品尝当地的美食和小吃,欣赏当地工艺美术品等。

第三,慢城是一个尊重现代化的城市。在奥维托慢城,电瓶车安静地行驶在中世纪的街道,在社区和家庭互联网是非常受欢迎。作为管理人员说:“成为慢城并不意味着回到以前的生活或意味着停止,我们所做的只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二、我国第一“国际慢城”出现

(一)南京高淳桠溪“国际慢城”出现背景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也取得了迅速发展。然而,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负效应也在持续增强,人类对于地球现有资源的消耗量以及对自然界的干预强度始终居高不下,给地球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尤其是我国的工业化,在改革开放的近30多年时间完成了西方300多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在这种时间上高度浓缩,必然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造成了城市中的生态困境,如环境污染,雾霾的产生,生态的破坏等等,如何转向城市的生态化,这些问题都伴随着我们的实际生活。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空间的变迁,使得人文关怀的缺失,历史感的丧失,传统的丧失,新城市人找不到城市的归属感。就像你站在一个高大辉煌的建筑物面前,感觉自己的渺小,昨天散步的湖泊一夜之间成为别人的私家园林,当大家都在改善居住条件,私人空间变的越来越宽敞,越来越舒服时,我们共同的生存空间――城市却让我们变的越来越压抑,更谈不上舒适和亲切。

当城市化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国际慢城来到了中国。提到我国第一慢城的由来,就不得不提就不得不提安杰罗瓦萨罗,他是意大利波利卡的市长,同时也是世界慢城联盟副主席、国际部主席。他当时浏览了高淳的桠溪之后,特别惊讶:“慢城的理念这里完全符合。”在2010年的11月南京高淳区桠溪慢城成为中国第一个慢城。我国慢城的出现,即是国际慢城运动智慧的选择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当代中国应对快城建设的困境的一种空间形态的智慧选择。源自这次偶然邂逅,但是偶然中又存在必然性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城市的机遇也是这样,南京高淳荣获“国际第一慢城”是当之无愧的。

(二)城市精神契合慢城标准

1.慢城标准与最美乡村偶合

“维持和保护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公约之一,高淳在长江沿岸的中国最美丽的村庄,具有五分田、两分水、三分山的美景,城市森林景观融为一个整体,让这个城市具有江南的独特魅力。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高淳县桠溪镇,这里有其独特的环境优势,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这个地区人口约200万人,沿路鸟语花香,郁郁葱葱,时而穿林越山,时而依山傍水,充满田园风光,不仅能让游客体验赏竹观松,登山揽胜的乐趣,也能让游客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把酒话桑麻农家情调。桠溪慢城有着德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那里的人们注重保护生态。

2.慢城标准与绿色经济吻合

慢城市并不意味着不在发展,而是提倡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生活和节奏,在国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高淳追求“绿色崛起”、“宜居城市”的计划是相吻合的。在投资过程中,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坚决规定限制,对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行业,为这些行业提供经济保障,然后加快发展。在产业布局中,加大庇护村落生态风采,杜绝处处乱开辟。

3.慢城标准与文化保护融合

高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国内的薛城文物就具有6000多年历史了,伍子胥在高淳挖掘出世界第一个人工运河――胥河,周瑜在高淳操练水兵。吴风楚韵的历史文化遗产,高淳创造了一个古朴完整的民风。“大马灯”、“跳五猖”“送春”等这些古老的文化活动在高淳的传承,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是迎合慢城倡导原生态文化保护的理念。

三、“国际慢城”建设的生态底蕴

(一)慢城建设是人类生态意识重新觉醒的标志

建设“慢城”绝对不是放慢了快乐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说落后的农村生活,而是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通过建立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摒弃城市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炫耀性消费,高污染、能耗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慢城所倡导的“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理念为中国慢城建设定下了生态意识重新觉醒的基调。来慢城旅游的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生态保护的意识也在加强。只有具备了这种生态意识,我们的世界才会绿起来。

(二)慢城是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一种生活方式

生态学规律是指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联系,包括各类型的生态系统、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

提倡慢城的生活的理念实质是对生态学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在慢城的空间里,任何事物是适应环境规律的,尊重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尊重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以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前提,不破坏这些大自然给与我们东西,和大自然共享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按大自然规律出发,顺应自然,人们生活的更加舒服和惬意。

四、“快”节奏推广“慢”城建设

(一)快与慢的辨证关系

当人们越来越忽视身边的风景,没有时间去顾暇一年四季的变化,没有时间去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当停下脚步,疲倦、苦闷席卷而来,突然发现没有地方可以让心灵去休息,整个城市充满着忙碌的味道,心灵的港湾得不到释放。这时候“慢城”的出现让让人们看到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快和慢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快与慢的关系体现了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慢往往是一个矛盾体,“快”往往会和急躁、盲目结合在一起,如果一心只是图快,就会造成负面后果。“慢”确是感觉懒散、不求上进。他们是相互矛盾的,也是有机的整体。当快到一定程度造成不好的影响,只有慢下来,才能对此进行反思、反省,杜绝这种后果的出现。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城市模式,其强调生活的品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在悠闲的生活节奏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与体会生命的意义。

(二)慢城精神与发展模式

不必说的是国际慢城扩大了高淳的知名度和声誉,也不必说人们因为那里的环境,确切的说桠溪有一个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桠溪之所以在生态文化保护方面做得很好,是因为高淳人高度重视生态,注重保护文化。这也是非常契合慢城市精神。

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结果。大都地方政府把GDP当作最大乃至独一寻求的目标,高淳人把青山绿水看作是本身最大的宝物。从每个高淳人的心目中就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拒绝高污染企业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决定在快与慢的抉择中,高淳人选择了快与慢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慢城精神与发展模式。

(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和意义

慢城的模式,是一种利用地方资源、传统的文化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城镇风格。慢城并不是慢效力,它寻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慢城更不是放弃现代科技,它钟情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

慢城是可以复制的,但又是不可复制的。慢城给新城镇建设的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他平衡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中小城镇都可以以这种新的模式为开始发展,都可以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但是慢城又是不可复制的,每个慢城都有每个慢城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不可千村一面,做出自己的个性,做出自己的特色。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1)发扬和挖掘地方乡镇个性。乡镇的文化内涵是具有吸引力的,可以让人乐不思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基础,根据慢城的原则,支持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工艺,环境生态的保护。

(2)保留城镇的原始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的农产品特色,打造互联网社区,让更多人了解慢城。他并不是摒弃现代科技,而是利用科技手段使得生态、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保护地方特色,提倡纯粹的生活,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体验自然生活在生活的悠闲生活中的意义。

(3)建立绿色交通系统。实施公交优先,优先发展公交专用线;鼓励步行和骑自行车,限制汽车的数量和使用,促进小汽车的紧凑型和混合型的使用;对车辆噪声的限制;实行绿色节能灯和尽可能削减霓虹灯的污染。

(4)发展绿色经济。引进最美乡村提供经济保障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生态农业。在产业布局中,加大保护乡村生态风貌,杜绝到处乱开发。

(5)发展休闲消费,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原始风貌,适度的发展旅游业,既打响了乡镇的名声,又可以吸引一些环保企业的投资,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用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五、总结

到现在还有人说,高淳成为国际慢城是一次美丽的意外,也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但是有句老古话说的好,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国际慢城之所以选择高淳桠溪这是西方慢城运动的丰富和发展的智慧选择,也是对当代中国应对快城建设困境的一种智慧选择。慢城模式,是一种利用地方资源、传统的文化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城镇风格,对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在“慢”中感触感染天然与人类的协调共生、追求经济与民生均衡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

〔2〕克劳斯・昆兹曼著,邢晓春译.慢行城市[J].国际城市规划,2010,(3).

〔3〕朱晓清,甄峰,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