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

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 新课程 农村高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 教学策略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困难

高中历史新课程似乎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基础,但这种“预设的前提”与现实的差距很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历史学科基础薄弱。由于中考历史科一直实行开卷考试,大多数初中学生对历史科极不重视,思想上、态度上存在极大的问题,初中三年根本就没有认真学过历史,受见识水平的局限,也认识不到学习政治、历史这些科目的作用,这对高中文科教育的冲击相当大,学生进校读高一时,历史基础知识极其薄弱,学科思维、学习方法、应试技巧还没有形成,有的学生根本还没有“入门”。

第二,时间的限制。我们农村学校都很重理轻文,学校在课时分配上都是向理科倾斜的,一周只有两节正课,没有自习,在这种情况下要顺利完成教学进度很困难。学生进校读高一,一开始就面临九大学科的学习,而且新课程的每门学科都面临课时紧的问题,所以学生在学校里的课余时间大都忙于应付那些“主科”的作业。

第三,教材的局限。新课程学习改变了以往很多传统的观念,教材不再是权威和根本了,而课标才是根本。人教版教材从结构体系、标题子目、内容详略、逻辑思路、语言句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和老师都难以适应,这也给新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不少麻烦。

二、解决办法

在历史新课程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大多是来自客观方面的,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克服困难。关于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策略,结合我们农村高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从感受向兴趣型状态转换。

做到这点需要教师以情感因素为动因,强化环境的感受性并引导学习者投入情景,充分地适身处地地从农村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出发,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并从思维发展中折射出情感升华的效果。

如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一《和八国联军侵华》时,运用多媒体对战争形势扼要地在演示图当中再现战争过程,爆发了,八国联军也来势汹汹,在此之前有没有过这样这种局面,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的中国和时的中国有什么区别吗?这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能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更能对大局观的培养有帮助,这样由学生先自主讨论,在学生讲完后老师要做15分钟内的评讲,评讲的组成部分是纠正错误、补充完善、分析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处理教材的语言句式,特别是让学生们体会老师是如何对教材的语言句式进行处理的。

第二,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引导学生向自主型状态转换。

随着高中生心理和生理的成长,虽然外界环境无法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不断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见解,这一点和同龄人是共同的。他们对成人的意见不会轻易相信,不盲目肯定,会维护自己的观点,甚至据理力争。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把握学生的这种“自我中心”,让其有选择权,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样就容易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热情,就可以将过去教师的“控制型”,学生“接受型”的课堂转变成学生“自主型”的兴趣课堂,从而让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例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事先可以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虽然可能会受现代信息资源条件限制,但是可以通过向上辈人或者是祖父母辈了解并形成文字,还有可能有些家庭中有可利用资源拿来做直观教具等,没有条件或者条件不够创造条件。然后在课堂上一方面由准备好了的学生向同学介绍或讲述,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手段有层次地直观展示在衣、食、住、行,以及习俗的发展演变,让学生产生视觉冲击,从而提出问题:这种变化是全中国大范围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为何出现这种差异呢?这就引发了深层次的问题上,单靠个人是难以完成的,这就可以组织小组进行探究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终力求准确全面地解决问题。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地、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自觉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第三,运用想象力,培养学生从“思考”向“探究型”状态转换。

历史有独有的概念、本质、特征,以及结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历史知识本身的基础上,结合想象,“再现”史情与史实,使历史解释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原貌,让学习者将已有的认知与新产生的体验相结合,在历史的空间中探索。

任何现代教育技术都是通过人来操纵、控制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辅的,无法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运用多媒体只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总之,教师要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及农村学生的自身特点,在认真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注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适度性,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教学创新 实践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创意的学习方式、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品质。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在目前的教学中,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中,科技的发展就是国家的发展,知识就是力量,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是现在社会的必然需求。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因此,对于科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青少年作为我国的新生的人才力量,必须在学习阶段打好基础,高中学习是一个过渡性学习的阶段,它为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专业课作了铺垫,因此要培养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从高中开始。

高中历史在高中阶段性是一门基础课程。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虽然是基础课程,但是实际用途不大,因此学习时相当马虎。事实上,学习历史时可以从历史事件上,来获得经验教训,认真学习我国的历史,能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这门基础课,在新课程的要求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原先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需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采取了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让上课变得有意思,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比如,很多老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录更多的笔记,把所有的教学内容输入进电脑,以幻灯片的方式,让学生们抄录,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和以前的“教师讲课,学生记录”的模式没有任何区别。这就需要我们反省,到底创新教学要根本改变的是什么?

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创新

对于创新的必要性,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实践手段来实现它,并且达到所需要的效果。以下是我对于教学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很多历史老师都具有非常高的学历,从理论上讲,应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但是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行为,更主要的是学生要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播,如果教学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那么是毫无意义的。

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这其中包括关于专业上的素养,比如教师要多多拓展关于专业的相关知识,而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的知识上;教师应该有旁征博引的本领,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真正的历史的世界。

除了专业素养以外,还需要汲取新的教学素养,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上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都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打开教学的局面,从教学本身的方式方法、学生学习心理等出发,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革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要改变教学方法,教师要从思想上有真正的突破,只有敢于接收新观念,才能寻找到进步的阶梯,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朋友来对待,应摈弃原来的等级分明的师生关系,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的思想革新以后,才能在教学中有所实践。实践中还要多多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不仅可以借助于现在十分普及的多媒体教学,而且可以借助于其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一味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传统模式。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教师花再多的心血,学生也只是被迫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想学、自己要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的成功。

教师可以利用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多讲述一些历史上有趣的故事给学生听,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对历史学习的渴望。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中的经验教训,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多的是在学习如何做人,是在学习人生的道理。

历史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历史教学的创新也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以一种不断摸索的、求知的创新精神去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进步。

三、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提升素养,革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从实处落实教学的创新,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颖.新课标下高中历史课教学策略探析学科教学[J].2009,(10).

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模式,课堂结构

相对于义务教育及大学阶段的历史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先生对由小学至大学的历史教学该怎样提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小学是个点,初中是一个线,高中是个面,大学是立体。”所谓“面”,指的是对历史内在联系的揭示,有一定深度的分析与评价。唯有如此,大学历史教学才有可能拓宽和加深。现行高中各册历史课本在内容编排上,比较注意与初中课本相区别,有略过程,重理论分析的特点,比较注重多层面地展开历史。高中教学在初中教学上的提高,不仅要有教科书的变化,更要有课堂教学的更新。我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评价?如何实施?我谈几点看法:

一 、选择适宜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新课程理念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中,选择和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应考虑三方面因素 :

第一,教学目标。历史教学目标从单一转向综合,就是要使学生在思想情 感、智力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适合不同的目标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历史教学式为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运用也具有制约作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往往在教学内容方面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当前,我国历史教材已从全国单一教材体制向多套教材并行的体制发展。所以要打破过去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单一组织方法,尝试从信息加工、思维发展、技能训练和情感激发不同角度组织教学内容。如果仍以单一的模式使用风格各异的教材,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的。

第三,学生特点。学生特点指心理特征与知识背景两方面。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学生不但在知识量方面不断增加,在知识的质的方面也逐渐提高。同时,心理特征也发生变化,例如低年级学生的兴趣主要是直接兴趣,而且兴趣具有广阔性,缺乏持久性;形象思维多,逻辑思维少;机械记忆多,意义识记少;想像力丰富 ,迁移能力不够等。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学生特点既包括学生个体方面,也包括班级集体方面。班级集体的智力水平差异是多方面的,通常表现为 基础知识扎实或薄弱,思维活跃或不活跃,班级水平比较一致或参差不齐。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就应采用掌握教学模式或程序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最适宜的历史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肃”与“活跃”的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 “严肃”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 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跃”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 ,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 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例如:讲述完德意志的统一后,可如下设问:“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这样,不仅保持了学生的思维热点,有助于学生联系性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定要经过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理解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中“设疑”与“释疑”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设疑”与“释疑”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例如:讲爆发的原因时,我不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一些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是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如:“什么是五色旗?”;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 ,如:“为什么必然会发生?”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和英国的社会现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所以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 ,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矶、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徐小红.高中历史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24期

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第二次科技革命 学科渗透

在世界近代史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中,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新能源、新机器、新产品和新的通讯设备的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又使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在这一阶段完全确立,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时期。而如何上好这一课,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各个知识点甚至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不能不说是对每一位历史教师的挑战。下面笔者就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来谈谈学科渗透教学方法在这一课中的运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的利用(发电机原理的创立,电灯泡的发明),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的发明),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这些内容牵涉到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而教师只有把这些知识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学生之后,学生才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上的创新,从而才能更使学生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这一历史发展规律。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而讲清发电机电的知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一般的历史教科书对法拉第的发电机工作原理都略有描述,在上海地区的历史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1831年8月29日,他(法拉第)把一根长8.5英寸,直径3/4英寸的圆柱形磁铁插入用220英尺铜线绕成的线圈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动了,表明产生了电流……这对于学过电磁感应的人来说可以理解,但电磁感应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时接触较少,因此对高一的学生解释这一原理就比较困难。笔者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动态的电磁感应示意图:闭合线圈以固定轴匀速转动切割静止磁铁的磁力线,从而在线圈内产生电流(接入安培表可观察到)。这样直观的图片使学生对发电机工作原理有深刻的印象。可是又有学生提出:要保持持续的电流,必须使线圈不停地转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产生电能必须有其他能量的转化,那么其他能量从何而来呢?这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复习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蒸气机。当时蒸汽作动能已经十分普遍了,通过蒸气机带动摇柄转动,这样蒸汽机内能就转化为机械能,使线圈持续匀速转动,切割磁力线又产生了电能,这样,蒸汽机内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就完成了,电能是人类继通过蒸气机获得内能之后获得的又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能源。

本课的第二个难点是讲清其他几个新能源的问题,如果说电能解决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问题,那么几个新能源发动机的问世则解决的是人们的出行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火车和汽船,时速在40KM左右,但是两者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汽船只适用水路,火车必须铺设铁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需要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发动机来提升自己的速度,柴油内燃机和汽油内燃机就是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这里要做的,就是讲清楚这两种内燃机为何要比蒸汽机优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化学物质燃烧在汽缸内燃烧,气体急剧膨胀,推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曲杆,通过方向性的转换驱动想要驱动的机器。从能量守恒方面看,这几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无非都是把热能转化为动能,而要获得高效的热能,就要使燃烧更充分,蒸汽机的燃料是煤炭,后两者的燃料是柴油和汽油,燃烧要比煤炭充分。再从能量守恒方面看,蒸汽机燃烧煤炭使水沸腾产生蒸汽,产生的动力是间接的,而柴油或汽油发动机是直接通过气体燃烧获得推助力,热能直接转化为动能,能量转化越直接,能量流失就越少。这就是后者比前者进步的要点。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小任务: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有哪些不同,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

历史课的人文因素要多于自然科学因素,因此我们在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中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最好的素材莫过于科学家的小故事。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科学家的小故事,学习他们的事迹以励志成才。而教师则提供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领着两个儿子以替别人放羊维持生计。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处。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说。他的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牧羊人沉默了一下,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准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瞅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他肯定地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长大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展示完这个故事,教师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莱特兄弟给自己的印象比较深,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少数几位学生认为飞机的发明得益于莱特兄弟丰富的想象力,能从大雁联想到人类的飞翔,个别学生认为人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应该有梦想,这才是每个人的翅膀。而教师个人比较推崇莱特兄弟的父亲,是他用善意的谎言给了孩子一个梦,并用这个梦造就了一明大师。那的确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而教师在这节课上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要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甚至从一个小故事上折射出不同的的人生理念。

考虑到当今英语学科已经与历史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上海地区历史学科的二期课改教材中,双语教学势不可挡,但本课内容因为涉及跨学科的内容比较多,一些科技术语需要用一大段中文解释学生才能明白,如果再用英文叙述这些知识会增加教学难度,所以笔者选择的英语资料偏重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轶事。笔者挑选了一位个性鲜明、享誉全球的人――诺贝尔的生平简介:Alfred Nobel, the great Swedish inventor and industrialist, was a man of many contrasts. He was the son of a bankrupt, but became a millionaire; a scientist with a love of literature, an industrialist who managed to remain an idealist. He made a fortune but lived a simple life, and although cheerful in company he was often sad in private. A lover of mankind, he never had a wife or family to love him; a patriotic son of his native land, he died alone on foreign soil. He invented a new explosive, dynamite, to improve the peacetime industries of mining and road building, but saw it used as a weapon of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就趣味性而言这段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诺贝尔的一生,因为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色彩和传奇性,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就难度而言,材料中的词汇量基本上没有超出高一学生的学习范围,因此这一段材料比较通俗易懂,所以在教师出示了材料以后,大家都能看懂。教师根据材料He made a fortune but lived a simple life提问:你怎么看待诺贝尔奖自己的财产捐赠给科学事业?很快,全班开始积极讨论诺贝尔奖对全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而针对:He invented a new explosive, dynamite, to improve the peacetime industries of mining and road building, but saw it used as a weapon of war to kill and injure his fellow men.对于诺贝尔发明炸药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和平时期的工业、矿业、筑路业,但是炸药又是一把双刃剑,成为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因此,讨论如何利用这样一把双刃剑再次把课堂气氛推向。不少学生都能慷慨陈词,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而又因为这是一节历史课而非英语课,教师不必强调学生发言都用英语讲,教师运用英语仅仅起到提供原始材料的作用。

本课涉及了物理、化学、政治、英语等各门学科的知识,因此是一节比较典型的学科渗透课,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历史学科为载体,联系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和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拓宽思路、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科渗透是将来各个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像历史课这样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怎样才能将这种课上好,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科渗透不能上成综合课。综合课是在同一节课里,平行地、平均地讲述各学科的知识,而进行学科渗透应该是以历史知识为线索,以历史课堂为载体,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自然知识、人文知识简明地介绍给学生,通过历史课里面的学科渗透,学生既明白各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又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时,学科渗透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但前提是在历史的视野中。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向学生讲授其它学科的知识,只是一种将历史知识讲透彻的手段。如果学生不能明白发电机比蒸汽机的优越性,他就不能理解为何第二次科技革命比第一次科技革命先进;如果学生不理解内燃机比蒸汽机优越,他就不能理解人类的物质文明是不断进步的,因此学科渗透也是教师更好的进行历史教学的手段。学科渗透又是目的,历史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一学生应该有论从史出、史由论证、史论结合的初步能力,而只有综合的掌握历史课这一坐标体系中的各项知识,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这些能力,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其次,始终保持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教学秩序,不能喧宾夺主。比如本课在讲到内燃机的问题时,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深入讲解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压缩比、点火方式、所用燃料及用途。汽油机的压缩比为4~6。柴油机的压缩比为15~18。从理论上讲,压缩比越大,效率越高。但因为气缸受材料强度的限制,而且气缸内工质的温度不能超过燃料的燃点,所以压缩比不能太大。它们的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是把吸入气缸的汽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加压,然后用火花塞点火。柴油机是由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与空气混合、加压,靠压缩来提高混合气体的温度自动点火。汽油机是用汽油做燃料,柴油机是用柴油做燃料,它们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汽油机使用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制成,体积小,重量轻,起动方便,运转平稳,转速快,适用于汽车、飞机等要求体积小、速度快的运输工具。柴油机的压缩比大,气缸因为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做得较为牢固笨重,一般用钢铁等材料制成。它的功率大,适用于载重较大的大型卡车、拖拉机、机车和船舰……但是如果教师如此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就变成了主次不分,将历史课变成了物理课,所以教师要适可而止,将此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就可以了。

再次,对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这样一节与各门学科渗透的历史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这些知识面包括:(一)教学内容的知识。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自己所教授的这节课的知识体系,清楚在什么时候适时地插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二)自身的知识素养。教师在平时应该广博群书,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将一些课外知识传授给学生。(三)对学生所掌握的其他学科体系的知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力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在这一课中牵涉的其它学科的知识学生学过多少,以便在上课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与学生一起讨论。

当然,除了知识面,教师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这包括备课过程中能积极挖取交叉学科知识点,比如能够把蒸汽机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原理在历史的视野下进行比较,能够说清楚贝尔的电话与马可尼的电报的工作原理的区分……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能够积极与学生交流,尤其像柴油与汽油的区别这一类的问题,学生是知道的,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避免一言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在课外学习知识,活学活用。

就历史学科特征而言,历史是各门学科发展进程的坐标系。历史学科的广博性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与其他学科相关联;当今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决定了学生应该以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一些合适的教学内容中采用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注意到综上所述的一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去积极实践的。

参考文献:

[1]常生龙.历史与科学的对话.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杨向阳.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04.

[3]冯常丽.关于目前中学历史双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4]何大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迁移.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4月.

高中历史和大学历史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课堂 问题教学 有效开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149

1 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既可以利用一种需要学生进行解释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处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就会对那些需要进行阐释的现象产生质疑,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很多的历史问题。例如,当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这一节的内容时,为了给学生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中国在受到影响之后,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然后请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哪些内容属于的内容以及哪些是给中国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内容。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出现类似于“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由此,教师就成功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另外,借助展示模型、实物以及图片等直观性比较强的方法,初中历史老师也可以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述有关原始人的教材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展示出原始人的头像模型,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原始人和现代人的重要区别。

2 设置问题的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设置历史问题。如何有效地设置问题对问题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问题源于初中历史教材,属于教学中的基本内容;第二类问题是和初中历史教材有联系并且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经过精心地选择,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置第二类问题时,要注意将学生的思维扩展到历史教材的外延,使教材之外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巩固和补充课堂上学习的历史知识。教师重视提问第二类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到课堂之外,也可以促使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提问问题时,必须要在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的基础上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才更具有针对性。历史教师只有根据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开展初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活动;教师只有在历史教材内容重点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才更容易达到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要找准历史教材的关键点,并在内容关键点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引导学生思想的目标,不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水平。

教师提的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问题具有启发性就是说历史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要经过认真地思考才能找出问题的答案。历史教师善于提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思考教师提问的问题时,感觉到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又是自己思考之后才能解决的,自然就会生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地找出问题的答案,反之则会丧失学习兴趣,不愿意配合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因为问题有没有启发性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设置历史问题时,必须要避免出现“的具体时间是什么?”等没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提问这类问题的次数多了,就容易使学生对这类问题产生反感。教师提问这样的问题,对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

3 反馈学生回答的策略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学会如何提问问题,还要掌握一些反馈学生回答的策略。初中历史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够完整的,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回答不是特别正确,也就是和正确答案有些偏离,还需要历史教师进行有效地指导才能够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当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不少历史教师总是急不可耐地抢在学生之间说出问题的答案,没有照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问题,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相比,教师拥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识,即使教师将问题回答得再好,也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重视呈现给一种思考问题的过程,而不仅是得到历史问题的正确答案。

初中历史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深层的问题,这样做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进行思考。原因是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建立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更深刻的思维感受;②教师对学生进行再次提问,可以使学生对思维过程的印象更加深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③教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向学生提出更深层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广阔;④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进一步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缜密和流畅。教师在提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把提问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教师借用提问惩罚学生的重要表现是:对于那些没有能回答出来教师提的问题或者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就会对其进行讽刺、挖苦以及批评等,这样的惩罚方式是极其错误的。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提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而不是让教师利用它对学生进行惩罚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正确地运用课堂问题教学法。

4 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除了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之外,还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还要做好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工作,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守幸.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