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概念

线上教学概念范文1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讨论,笔者认为,高中数学难点概念的成因主要有:(1)概念本身问题:部分概念抽象层级多,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高,表征方法少,具体化、形象化困难,理解难度大;(2)教材编写中的问题:部分概念定义的文字表述过长、语言枯燥、符号抽象难懂,教材中对概念的形成提供的感性材料不够充分,巩固概念的配套练习不够恰当,教学课时安排过于紧张,学生缺乏深入理解所必须的时间;(3)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对所引入概念的必要性(背景)阐述不够重视;对概念本质属性的剖析不够到位,没有从文字叙述、图形、数学符号等多角度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辨析的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普遍存在以解题代替巩固练习的现象;(4)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能理解部分概念学习的必要性,学习动力不足;上位概念理解不深、固定点知识薄弱;语言转换能力缺乏,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念;表征方法少,缺乏原型和样例支撑;不清楚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无法形成恰当的概念网络结构,

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基础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概念,而要让学生理解概念,教师首先自己要理解概念,为此,我校数学学科组开展了“高中数学难点概念解读”为主题的学科校本研修活动,提出概念的解读也要高立意的要求,体现在能宏观把握数学概念在中学阶段的地位与作用,明确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对象的“质”的特征,及其外延――对象的“量”的范围,挖掘依附于概念的数学思想方法,从前后知识联系的角度审视概念,在概念体系中认识概念等,只有这样,概念的教学才能循序渐进,具体教学才能抓住教学核心,摒弃细枝末节,即一节课中到底讲些什么,哪些重点讲,哪些不需讲,哪些本课之前讲,哪些后续讲等,提高概念的教学效率,

以下我们以“曲线与方程”的概念解读为例,谈谈如何对数学难点概念进行深入解读,

1.地位作用

“曲线与方程”是人教c版教材选修2一l中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一节“曲线与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必修2中的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起始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解析几何的本质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即通过研究曲线的方程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带来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能通过研究方程来研究曲线?即怎样保证这种研究的可靠性,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建立曲线方程和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都是以这两个概念为基础的,该内容安排于直线与圆的方程之后,是让学生对曲线的方程的认识经历从“观念”到“概念”的螺旋上升过程,又使后续研究圆锥曲线等内容的理论基础,使得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有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借助曲线与方程之间互为表示的等价关系,通过方程来研究曲线,因此,“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

2.内容解析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以后,任何曲线都有惟一的方程,任何方程也都有惟一确定的曲线(或点集),曲线与方程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是通过曲线上的点所成的集合与方程所有解所构成的集合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来建立的,定义中,条件(1)中“都”字阐明了曲线上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保证了曲线对于方程的纯粹性;同样地,(2)中“都”字阐明了符合条件的所有点都在曲线上,保证了曲线对于方程的完备性,纯粹性与完备性合起来,保证了曲线与方程的等价性,这是曲线的方程概念的本质属性,

从集合角度看,如果把直角坐标平面内曲线上的点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方程F(x,y)=0的解所对应点的集合记作日,那么定义中(1)用集合关系表示就是A∈B,定义中(2)用集合关系表示就是B∈A,两者合起来即A=B,这是从集合角度对曲线与方程关系的解释,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是定义的主体不同,曲线的方程反映的是图形所满足的数量关系,方程的曲线反映的是数量关系所表示的图形,“曲线与方程”概念所界定的既不是具体直观的曲线,也不是具体实在的方程,而是它们之间相互的“隶属关系”,跨越几何和代数两界,认识这种隶属关系并能应用,是教学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曲线与方程”一方面要从形到数,即绘出曲线,写出相应方程;另一方面要从数到形,即给出方程及其要求,画出相应曲线,揭示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互统一的关系,体现解析几何的核心――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是数学方法论上的一次飞跃,

3.学情分析

3.1知识与认知基础

就学生而言,在这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在必修课程《数学2》的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中,讨论了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加上初中和高一学过的函数在内,学生已有了曲线与方程的初步观念(还不能说是“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有了处理相关问题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这是学生学习曲线与方程的认知基础,是学生理解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最近发展区,

3.2可能的理解障碍

首先,学生在学习曲线与方程概念之前,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更多是从整体、宏观角度认识的,一般情况下,会认为直线就是直线、圆就是圆,不会想到把它们看作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方程就是方程,不会想到把它们看作满足某种条件的解的集合,而曲线与方程概念是通过“曲线上的点”和“方程的解(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来定义的,这种考察问题角度与思维方式的变化会导致学生理解上的思维障碍,因此,教学设计的着力点是借助实例,将学生对曲线与方程之间的“能相互替代”“等价”“不多不少”等观念进行精确描述,将已有观念明确化、概念化,

其次,在经历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方面产生困惑,原因是不理解两者缺一都将扩大概念的外延,同时学生易将定义中的(1)(2)两点孤立开来,认为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那么曲线就是方程的曲线,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方程就是曲线的方程,未能将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因此,教学要通过对正、反例的充分辨析,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认识到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

再次,之前学生求得的直线或圆往往是一条完整的直线或一个完整的圆,不需要去深究求得的方程是否会混入不在曲线上的点的问题,而进入到一般的曲线的研究过程,在给定曲线一部分确定其方程时,学生会受函数定义域与值域负迁移的影响,出现变量范围错误的现象,例如,对单位圆的上半圆(不含端点),其方程应为X2+y2=1(y>o),学生会写成X2+y2=1(-1

4.教学建议

4.1关注知识体系的螺旋上升

教师要从全套教材的结构来认识曲线与方程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前后安排顺序,把握好要求,体现知识体系的螺旋上升过程,教学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在函数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其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的内容学习中,要明确提出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的对应关系,使学生能熟练地判断给定坐标的点是否在曲线上,熟悉曲线上点的坐标求法,为得出曲线的方程概念埋下伏笔;在圆锥曲线方程的内容学习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关系,强化概念的理解,

4.2重视概念的生成过程

从既要让学生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又要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为载体,在给出抽象概念之前,通过实例,让学生建立起“纯粹性”“完备性”的充分体验,体会到引入曲线与方程概念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后,再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并借助反例引导学生进行概念辨析,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这样“颠来倒去”的数学定义,再通过给出曲线写方程、给出方程画出曲线的图象,以及证明“已知方程是给出曲线的方程”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充分理解“曲线与方程”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领悟定义中①②的缺一不可性,把握概念的深层结构,

4.3善于举例,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由于“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通过简单、具体而又较为丰富的例子(直线、圆及其变式)完成概念同化,在概念应用中通过进一步的变式训练完成概念的顺应,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感性材料,不断改变其表现形式,合理运用变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中,反例(非概念变式)的引入对于概念的正确理解、防止或纠正学生各种可能的错误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线上教学概念范文2

(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

(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曲线与方程是在初中轨迹概念和本章直线方程概念之后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至于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则更在其后,本节不予研究.因此,本节涉及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两大基本问题.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以及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

②本节的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教法建议

(1)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

(2)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学生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

(3)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

(4)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看得更清楚:

设表示曲线上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

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对应的点的坐标的集合.

可以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定义“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即

(5)在学习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时,应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曲线的几何条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代数方程(曲线的方程),这个过渡是一个从几何向代数不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转化是否为等价的,这将决定第五步如何做.同时教师不要生硬地给出或总结出求解步骤,应在充分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然地获得.教学中对课本例2的解法分析很重要.

这五个步骤的实质是将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逐步转化为代数方程,即

文字语言中的几何条件数学符号语言中的等式数学符号语言中含动点坐标,的代数方程简化了的,的代数方程

由此可见,曲线方程就是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形式的特点是“含动点坐标的代数方程.”

(6)求曲线方程的问题是解析几何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和长期的任务,不是一下子就彻底解决的,求解的方法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求曲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线上教学概念范文3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5

】页/【

1799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经过前面三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已经明晰可见。通过上个学期多次摸底测试及期末检测发现,本班最大的特点是成绩都一般般。虽然涌现了一批学习刻苦,但后进学生因数学成绩十分低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基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了。其次是大部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本章主要是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最终实现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本章教学重点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及二者的实际应用。本章教学难点是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七章 相似:本章主要是通过探究相似图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学难点是相似多这形的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各种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其对应的表达式,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 投影与视图:本章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探索投影与视图两个概念,讨论简单立体图形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本章的重点理解立体图形各种视图的概念,会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本章教学难点是画简单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四、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五)

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有直观视觉上的效果,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多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六)

引导优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优生的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让优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七)

关注每个细节,培养优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优生适当增加读写难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八)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做到层次分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数学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九)

搞好单元测试工作,做好阅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加大课后对学生的辅导力度。

(十)

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针对近年中考命题趋势,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复习计划,备好每一节复习课,力求全面而又突出重点。

(十一)

线上教学概念范文4

什么是前概念?学生在正式接受物理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物理现象,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与辨别学习形成了对物理现象非本质的认识,形成了物理前概念[1]。比如拔河比赛中获胜一方用的力气大,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快等。由于物理前概念是在长期的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是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实验验证的片面的、表象的、甚至是错误的生活经验,因此具有直观性、顽固性、干扰性等特点。如何克服前概念的干扰,一直困扰着千千万万个物理教师,也困扰着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

在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要有效克服前概念的干扰,要经过理性的科学分析、理性的思辨,甚至要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获得对物理概念的准确、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学的理性思维过程显得异常重要。

教学的理性思维一般要经历下列前后相承的思想过程:悬置、理解、质疑、批判、重构等。悬置是指将主体原来信以为真的东西暂时搁置起来,将原本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以便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走出原有理解的陷阱;理解则是进一步分析、解释的过程,就是对所悬置东西的解析与还原,通过理解的过程,师生克服了“日用而不知”的生存状态,从种种教学习俗、惯例中解脱出来,开始对日常教学观念或行为的思考;质疑则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旨在检验通过理解所发现的日常教学观念的合理性;批判作为一种合理化的环节,则是对质疑所呈现的原理进行的逻辑的或价值的批评与分析;最后,在批判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外环境的变化,对教学观念进行重新阐述、设计或重构,从而使得新的教学建立在比较充分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至此,一个完整的教学理性化思维过程完成了[2]。

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如何进行理性化思维去克服前概念的干扰?首先确定前概念是如何干扰新概念学习的。排除前概念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可把前概念树为批判的靶心,在对前概念分析、批判的过程中逐步修正前概念,剔除对前概念不正确的认识,找寻出前概念不当或错误之处。在此基础上,经由悬置、理解、质疑、批判、重构等过程建构对新的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概念的过程中,笔者试图通过上述理性化思维过程去克服前概念的干扰。

加速度是形成与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前概念,首先检查学生是否对加速度的理解存在前概念的认识问题。笔者通过课前导学检测发现:学生认为,加速度是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在加速情况下与速度同向,在减速情况下与速度反向。究其原因,学生的练多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很少有往复或曲线运动情况,因此把速度变化量理解为速度大小的变化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与线速度垂直。

先悬置“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概念,准确理解加速度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再通过较全面的变式重新理解加速度。对其概念的理解要深刻、到位: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既可以是速度大小的变化率,也可以是速度方向的变化率,还可以是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同时变化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可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也可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加速度是由速度变化量与时间两者定义的。

在深刻理解加速度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理解:一是从理论推导上,得出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从推导过程可知:两个矢量大小相等,其矢量差可以不为零,当两个矢量的夹角趋近于零时,矢量差的方向垂直于矢量,即加速度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二是从向心力角度,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同向,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可通过向心力的演示实验来验证,从而定性了解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与线速度、半径的关系。

师生共同探究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理解是否有偏颇、不当之处,需要审慎地质疑。在理解新概念时搞清楚:是否还有其他前概念的干扰?我们所用的分析研究的方法是否得当?比如,用理论推导法是否能使学生便于理解?是否可以用实验来验证我们对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理解?如何设计实验才能既容易操作又便于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在质疑的思维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许多两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分析与批评,找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有的不一定能确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比如,理论推导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不同版本的教材认识不一样,有的主张推导,而有的不主张推导。这要看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对基础好、领会能力强的学生,还是推导好。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理解,在刚学习的时候或许会感到不太深刻,甚至有些凌乱,我们须对其重新建构新的理解。可从两个方向,一是从其上位概念加速度了解其概念的来龙去脉,它是从加速度概念生发而来,与加速度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二是与其同位、容易混淆的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区别与联系又有哪些?通过较全面的各种变式的对比、辨别、分类、重组,重新建构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理解。

理性思维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概念教学如果失去了理性思维,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其缜密而又前后相承的悬置、理解、质疑、批判、重构等五个思维过程可有效克服前概念对物理概念学习的干扰,促进学生建构与理解科学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21世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的转变,特别是现代化通讯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体系中的一大分支,并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计算机网络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自主创新,课程单一,地域发展不平衡,师生缺乏互动交流等。因此,必须找准当下计算机网络教学面临的问题,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灌输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一致,即材、统一进度,以教师为中心讲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属于灌输式教学。在这种组织体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很明显,理论知识占有的比重很大,相关操作实训少。实际教学中发现,尽管讲授的概念和原理课时多,但由于这些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缺乏兴趣,感觉枯燥进而有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并不太好。另外由于实验实训体系缺乏,相关的实践应用较少,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概念如协议、标准等与实践环境相联系起来,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l生较强的学科,但目前尽管教材种类多,但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基本相同,都是理论教学比重远远大于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基本首先是网络基础知识和通信技术,然后讲授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网络互联、网络操作系统和广域网理论,最后用少量课时进行一些实验实训。这种教学内容的实验实训设置不多,使得学生很少有实践练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现有的一些实验实训也是验证性、单项训练的多,综合性、全面性的少,都属于侧重知识传授,而对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有效应用于实际。

3.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传统单一。目前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单一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上的PPT课件演示讲解,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师学缺少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交流。这种讲授方式教师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但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时只是表层记忆,很难真正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知识;另外当前该课程的考核成绩是以试卷为形式考试,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方面占有的比例过低,不利于将学生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改革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适应国家大力提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近年来任务驱动教学法被很多教师使用,其基本理念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相较传统教学方式其优势是教学目的明确、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项目划分时按照网络建设和维护的实践来规划,项目和任务在课程中的顺序采取由简而难。每个项目又可细化为2~4个小任务,每个任务可在1~2个课时中完成,而概念和原理分散到每个任务过程完成中引入和讲解。让学生在参与项目完成时掌握到相应的理论知识,激发并培养了学生兴趣,可以看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2.使用慕课线上学习,丰富现有教学方法。慕课的发展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其理念决定了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以开放性和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教学模式,很适用于创建混合型教学课堂。慕课的整个学习过程能使教学更好地围绕学生进行,不再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登录慕课平台学习授课视频,了解要做的项目和任务,对视频中的概念原理和嵌入视频中的实践部分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当前任务涉及的概念原理和操作关键步骤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按小组展开项目任务的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并引导学生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错误原因并改正。对于小组合作还没解决的任务难点,课下在平台上进行交流,教师分析帮助。

3.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了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建设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丰富有趣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动画、课件、项目任务规划、实际案例等各种形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很多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应用很多教材中没有,这些新知识也需要在视频课件展示出来。要让学生很好地进行线上网络学习,就需要根据项目和任务制作很多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为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释相应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视频内容生动并嵌入实践操作,抽象的知识通过动画来展现,激发在线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使用,培养学生学习乐趣,使教学主体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迁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线上教学概念范文6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平行线。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用你敏锐的眼睛观察,这是一组什么线?

生:平行线。

师:如果在这组平形线上添加两条直线,与它们相交,围成一个四边形,可能会是什么图形呢?

生1:有可能是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都有了想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用小棒代替直线,在这组平行线上摆一摆,看你能围成几种不同的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将有代表性的四边形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评析】执教老师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到研究对象――图形的构造与生成中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先进行想象、猜测,先思考后操作,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两条平行线上添加两条直线,围成了这么多不同的四边形。(指第一个图形)这位同学添加的两条直线刚好也是一组平行线,这样就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组平行线上添加另一组平行线。)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指着第二、三个图形)添加两条直线,围成的四边形还有可能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指着第四、五个图形)这两位同学很有意思,两根小棒随便一摆,创造了一个新的图形,你们认识吗?

生:梯形。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组平行线上添加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并不断变化添加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构成不同的梯形。)看来,在一组平行线上添加两条直线,围成的四边形可能是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可能是一种新的四边形――梯形。(板书课题:认识梯形。)

【评析】一开课,教师紧紧抓住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联系,从四边形这个整体入手进行操作演示,既复习了旧知,引出新知,又使学生直观感知了梯形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新知的学习和建构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特征,建构概念

(一)探究梯形的特征

1.观察比较,初步发现。

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围成的3个梯形。

师:观察这些梯形,它们和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特征?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1:我发现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有四条边、四个角,说明梯形是一种什么图形?

生1:四边形。(师板书:四边形。)

生2: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有一组对边会相交。

师:请你指出哪一组对边平行,那一组对边会相交。(生用手比划。)会相交,也就是不平行。另外两个梯形也是这样吗?请你来边比划边说一说。(板书: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评析】对于梯形特征的发现,教师没有局限于让学生单纯地观察梯形,而是引导学生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观察,充分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学习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图形“异”与“同”的比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2.呈现变式,深化认识。

师:有时候平行线的位置还可能是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平行线。)

师:如果要在这几组平行线上添加两条直线围成梯形,两条直线可以怎么摆呢?

生:摆成八字形。

师:摆成八字形,添加的两条直线会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生:不平行。

(多媒体课件演示在3组平行线上分别添加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围成方向、形状、大小不同的梯形,并抽取出来。)

师:这些图形七倒八歪的,你确定它们也是梯形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是有一组对边平行,有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上面3个梯形旋转成水平方向的梯形,果然是梯形。)看来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跟它的方向、位置和大小没有关系。

【评析】在观察标准图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变式图形,学生进行观察辨析,既强化了新知,又透过现象抓本质,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3.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而且还要是四边形。

全班学生读课本上梯形的概念。

师:课本和我们说的有点不一样,它没有说“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是课本说得不够完整吗?

生:不是,因为课本说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只有”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对!课本这样说更简洁。(板书:只有。)

【评析】从梯形是“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过渡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学生经历了两次抽象概括,并在对话、修正、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了梯形的概念,形成了对梯形全面、准确的认识。

4.判断辨析,固化表象。

(1)联系生活: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梯形?

生1:有梯形的积木。

生2:梯子上也有梯形。

生3:一些凳子的表面是梯形。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表面是梯形的物体,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呈现足球门框侧面、大坝横截面、音响侧面、梯子正面等典型材料。)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从“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眼光,从而加深了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评析】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除了从正面揭示概念的内涵,还适当地运用了反例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对正例与反例的辨析、判断,拓展了概念的外延,加深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巩固了对梯形的认识。

(二)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画高

1.梯形各部分名称。

师:和平行四边形一样,梯形各部分也有它的名称。(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上面判断题中的6个梯形上分别标出底和腰。)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梯形的两底平行,腰则不平行。

师:你发现了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板书:底),不平行的对边是梯形的腰(板书:腰)。

师:梯形有两条底,为了区分,我们把比较短的底叫做上底,把比较长的底叫做下底。(板书:上底 下底。)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梯形的底和腰的特征,同时掌握它们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画高。

师:你能找到梯形的高吗?

学生在梯形学具上比划。

师:你能画上去吗?

生尝试画梯形的高。

师:这位同学是怎么画的?

生:从上底向下底画垂线。

师:这位同学的画法告诉我们,两底之间的距离就是梯形的高。你还能找到别的高吗?

学生在梯形学具上比划。

师:这说明梯形的高有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是的。在从梯形的两底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线,都是梯形的高。你会画吗?试一试,在练习纸上画出梯形的高。(学生独立画高。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画出的梯形的高,全班进行评议。)

【评析】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经验,放手让学生互教互学梯形的高的画法,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师:在梯形的大家族中,有的梯形很特殊,你们发现了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形。)

生:第2个梯形比较特殊,因为它有一个角是直角。

师:有直角的梯形我们把它叫做直角梯形。这里还有直角梯形吗?

生:⑦号是直角梯形。

师:还有哪个梯形也比较特殊?

生:⑥号梯形也比较特殊,它的两条腰一样长。

师:两条腰一样长的梯形,我们把它叫做等腰梯形。你还能找到别的等腰梯形吗?

生:①号是等腰梯形。

【评析】教师再次利用辨析、判断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使学生经历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对概念的学习层层深入。

三、拓展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师:我们认识了四边形中的新成员――梯形,还认识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下面请你们发挥想象,我们来玩一个图形魔术,好不好?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图形。

师:这里有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如果让你从中选择两个图形任意交叉摆放,使重叠部分是梯形,你会选择哪两个图形呢?

生1:我会选择长方形和三角形。

师:长方形和三角形能够重叠出梯形吗?我们来试一试。(多媒体课件演示:拖动长方形和三角形,使它们重叠,同时不断旋转三角形的位置。)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说得好。还有谁想说?

生2:还有正方形和三角形。

生3:我觉得还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多媒体课件演示,证实学生的猜测。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都选择了三角形呢?是利用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生:利用了三角形没有一组平行的边的特点。

师:很好!利用了三角形相邻的两条边相交,也就是不平行的特点。那么,你们又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什么特点呢?

生:利用了它们的对边平行的特点来作为梯形的底。

师:你们太厉害了。图形魔术继续变,如果把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交叉摆放,会重叠出什么图形呢?

生1:可能是长方形。

生2: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交叉摆放,重叠出来的部分有没有可能是梯形呢?怎样摆放,重叠的部分才会是梯形?请利用你们手上的学具摆一摆。(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生:(上台展示,指着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用这两条边做梯形的腰,把长方形摆上去,就可以重叠出梯形。(转动长方形)这也是梯形。

师:你为什么想到用两条相邻的边做梯形的腰呢?

生:因为对边是平行的,所以邻边才不平行。

师:两条邻边相交,就不平行,用它们作为梯形的腰,确保了重叠出来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一定是梯形。你能够依据梯形的特征来思考。太棒了!

【评析】拓展环节的练习设计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教学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在想象、推理、观察、操作与交流中经历思辨的过程,巩固了对梯形特征的认识,同时渗透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联系与区别,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评】

《认识梯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教师在执教该内容时,注重突出以下几点:

一、把握知识联系,着力于概念系统的重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一种数量的简单积累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本课教学没有把对梯形的学习单独割裂出来,而是站在概念系统的高度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无论是新知的引入,还是对梯形特征的探究,教师都将梯形置于四边形这个大的概念系统中,引导学生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深刻地把握梯形概念的本质,初步实现概念系统的重新建构。

二、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中,教师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新图形的构造与生成中,进而利用丰富典型的直观材料引导学生在对比观察、发现概括、辨析应用中亲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断修正和完善对梯形这一概念的认识。执教老师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将操作、观察等感知活动与想象、辨析、判断、概括等内在思维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操作,使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地建构梯形的概念。

三、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数学活动,同时发挥直观与操作、想象与推理在学生形成几何概念以及空间观念中的作用,组织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思考、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从而获得清晰、深刻的表象。

四、巧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