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票据理财;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
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或者商业承兑汇票,其中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企业持有银行承兑汇票,对于企业而言是一项资产,企业到银行贴现,即用票据换回了现金;银行为企业贴现,相当于用现金买入了票据。银行用自有资金贴现则视为一项信贷业务,通过理财产品受让企业票据受益权,则形成一项中间业务。
一、票据理财产品的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和产品特征
1.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具体运作
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具体运作结构为,商业银行与投资人签署《委托投资理财协议》,然后作为票据理财产品的受托人,与持票人(企业)签署《票据受益权转让合同》,代表理财产品投资人将产品所募资金用于受让持票人(企业)持有的标的票据受益权,同时,持票人(企业)与商业银行签署《权利质押合同》,将票据质押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在票据到期时行使质权进行托收,并在扣除理财申购费及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后向投资人兑付投资收益。(见下图)。
2.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一般性设计特征
根据银监会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规定》等要求,银行在发售票据理财产品时均需提供相应的产品说明书进行风险提示。从可获得的同类产品说明书中可归纳得到票据理财产品的一般性特征(见下表)。
表 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一般性特征
资料来源:根据主要商业银行发售的票据理财产品说明书整理。
3.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设计要点
(1)理财产品投资主体——商业银行受投资人委托设立独立的理财计划
央行2010年制定了《理财、资金信托统计制度(试行)》、《特定目的载体(SPV)编码标准(试行)》、《理财与资金信托统计数据元标准(试行)》等三个规范标准,明确了特定目的载体(SPV)是为持有特定资产而对外发行的新金融工具,并合法拥有该特定资产,具备完整独立账户的金融实体。其范围包括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资产证券化项目和证券投资基金。因此商业银行可独立创设地位等同于资金信托计划的理财计划作为投资主体,关键是作为SPV的理财计划必须具有完全独立的资产与账户。为保证主体有效性,商业银行设立理财计划时应切实做到以下两点:
①委托投资理财协议中必须具备独立性条款。
商业银行与投资人签订的《委托投资理财协议》中应明确商业银行对理财资金进行独立核算、分账管理,保证理财资金与其自有资金、其他客户资金和其他理财产品的资金相互独立。
②商业银行应针对每笔理财计划设置独立的内部理财帐户。
商业银行应针对每一期理财计划,设置该期理财计划项下独立的理财专户,以确保每一期理财计划独立核算,单独运作,理财资金不被挪用,投资于指定的基础资产。
(2)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企业所持有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受益权
随着我国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特定资产受益权被广泛运用于国内金融实践,票据类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票据,即为一项特定资产,其“受益权”的法律性质如下:
①“资产受益权”属于约定权利,而非法定权利。交易双方需通过合约方式对其内涵与外延加以约定;
②“资产受益权”具有财产属性,其“收益”可与权利人分离,从而实现交易;
③“资产受益权”对基础财产或权利具有依附性。收益权作为基础权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外延只有根据其依附的基础权利资产的属性才能加以约定;
④“资产受益权”交易具有相对独立性。基础权利或基础财产,本身具有包括收益权在内的多项权能,权利人可以将其中的一项或多项权能转让给他人行使。
(3)理财产品投资保障——票据背书质押
理财计划发行成功后,持票人将票据背书质押给受托理财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按抵质押品对理财计划对应的票据资产进行管理,并于理财计划到期时依据票据质权办理托收手续。
二、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发展迅猛的原因分析
1.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其拓宽了票据融资市场
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其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经营的重要意义在于拓宽了票据转卖渠道,把原本主要是银行间的票据转贴现交易市场以理财产品方式扩大至作为普通群体的投资人。
2.从投资人的角度——其具备高收益性和高流动性
2011年,随着市场贴现利率的大幅走高,根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发行的票据类理财产品在四季度平均收益率达到6.9%。
另外,作为票据类理财产品,其流动性强,符合市场短期化投资需要。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所以在基础资产期限与所发行的产品期限匹配方面,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期限同为不超过6个月,从而满足投资者对短期理财产品的客观需求。
三、当前开展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应注意的问题
1.强化制度建设,合规经营
票据理财产品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业务,合规是商业银行开展票据理财业务的前提。银监会日前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票据业务监管的通知》,指出部分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特是地方法人机构违规办理票据贴现及转贴现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逃避信贷规模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开展票据类理财产品应建立专项制度予以规范,并遵循会计准则,引入外部审计,监督票据理财产品的合规发展。
2.完善内控制度,防范风险
开展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时,还应高度重视风险防范。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是对票据资产受益权的交易,从法律关系上看,理财计划对应的票据不是按照一般票据转让的要求办理票据背书后由商业银行支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由商业银行与票据持有人通过签署《票据受益权转让合同》的方式将票据资产背书质押给发售银行管理。如果理财计划对应的票据因为承兑银行的自身原因,或者票据权利存在瑕疵,或者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票据被拒付的, 需由商业银行作为该理财计划所对应票据的名义持有人向票据承兑行行使付款请求权及向其前手依法追索。因此,作为理财计划受托人的商业银行在票据审验、保管、托收等各个环节应严格按照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及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实施各项操作,可参照票据自营业务的做法,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2
关键词:理财产品;种类;传统新兴渠道;因素;购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理财产品,实质上指的是由商业类银行和法定金融类机构自我研发设计并推广的本币、外币、基金、保险、债券等一系列金融类产品。
随着外资银行在国内业务的展开,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竞争局面日趋激烈,因此各银行各出策略,开发各自的理财产品。
一、常见的理财产品类型
1.债券类型。在货币市场中投资,主要有央行类票据和企业短期资本融资债券。由于个体不能对央行类票据和短期的企业融资债券进行一手投资,从而为投资者共享收益供给了契机。
2.信托型。信托型理财产品是用自己手中的货币把商业银行或者其他信誉度较好的其他银行单位的信托产品进行担保或购买下来。也可以把自己的款项用于商业银行受益权信托的产品。
3.挂钩型。产品最后的收益如何跟市场或产品走向挂钩,比如可以跟汇利率、债券、股票、期货、基金、沪深指数等市场价格参数挂钩。
4.QDII型--其实这个类型就是指那些已经合格的投资机构在境外理财,以及同类型的商业模式银行。
二、金融机构
银行以及保险、证券、基金、期货公司是其理财产品的传统渠道。现代的新兴渠道则有第三方理财与综合理财的服务机构。
三、对投资者的建议
虽说各银行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使得投资者多了很多投资渠道,但由于品种繁多,优缺点不同,使得绝很多投资者不知如何购买,甚至有些银行的理财师也无法讲清楚这些理财产品的构成和收益。
现阶段,因为存在一些因为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和亏损以及运营管控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给理财产品带来负面影响。毋庸置疑的是,部分理财产品设计和运营出现了不足。但投资人仍然对多数理财产品十分满意。因为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都做了相关研究。
那么投资者在投资前应该如何准备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的标的。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风险是不同的,同样的股票,不同的公司的业绩不一样,这就要投资者自己根据自身的条件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去选择。其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会有不同的选择;
2.产品设计机制。对于结构性复杂的产品。投资者需要仔细认真分析,分析产品的结构,发展趋势,收益,再结合自己的风险情况作出决定;
3.理清产品的问题条款。如果合同里的条款不清楚,应该在购买新产品前弄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咨询理财师。
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还需要注意的因素如下。
1.收益率。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有高有低,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
2.投资方向。募集资金用于什么投资将决定产品风险的大小以及收益的高低。投资者若是自己不了解,应该请理财师解释清楚;
3.流动性。是否可以赎回,是否能够抵押,这都指的是产品的流动性。一些理财产品尽管回报较高,但是其流动性受到了限制,为此,投资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也应考虑流动性。
4.风险性。投资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影响到理财产品的购买,投资者根据个人喜恶、私人财务状况等等来确定自己是否购买理财产品;
5.信息披露。购买产品后要不断留意银行披露的产品的信息。
投资者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收入状况,选择不同档次的理财产品。对于收入正常的理财者一般会关注产品的收益性和流动性,投资者把钱分成若干部分,有些用来购进收益多的产品,有些用来买进收益低的产品,这些理财产品都不具有流动性,如果投资者想要挪用这部分资金,则会被扣掉部分利息。有高退休金的老人也会选择一些保本的理财产品购买。学生多数会选择余额宝,最吸引学生的地方就是淘宝深度用户,既有收益,还可以随时转帐。现在有些工薪族也会选择余额宝。
投资者面对各银行介绍的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应该如何选择呢?这个经常是投资者询问的问题。许多投资者哪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高就选哪家,其实也是不可取的,应该根据市场变化趋势来观察。一般来说,小银行的产品收益高一点,而且到帐比较快,例如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像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些国有银行收益会低一点,到帐也会慢,但是安全兑付性高。很多银行有些理财产品会有起点金额,例如10万元起,当然,起点金额高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会高,例如300万元起,收益通常好高的。这个问题,许多投资者还会关注的。只是要研究明白,产品是浮动还是固定收益型的;是非保证还是保证收益型的。保证收益型产品不仅保本,还保证收益,但这种类型的产品不多,要等待时机购买的,一般初次购买产品的投资者和高收入的退休人员会购买此类产品。
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3
一季末银行理财产品未出现普涨
日前,《投资与理财》记者在走访北京各家银行发现,能够“破6”的产品几乎绝迹了,普遍都是4.5%-5%的产品,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更低,且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银行理财经理反馈的情况来看,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尽如人意是普遍现象,并非某一家银行的个例。还有理财经理表示,预期年化收益率如果超过5.5%,那是相当受欢迎了。
根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在发行数量上,1月份,全国115家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4573款,数量环比下降18.19%。2月份,共有104家银行发行了3581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下降21.69%。3月截至27日,全国发行理财产品只有2371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上来看,前3个月呈现了下降的态势。
而在收益方面,1月份,4573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14%,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产品为322款,占比7.04%。2月份,3581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11%,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及以上的产品为237款,占比6.62%。3月截至27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18%,下降了9个基点,预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理财产品为128款,占市场的5.46%,环比下降了1.76个百分点。可以发现,临近月末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可谓相当“平稳”,并没有因为季末的因素而出现飙升。
或许是早前的存款偏离度标准的管理,如今的降息大趋势的铺垫,对于2015年第一季度出现的银行理财季末效应已不再,似乎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投资者并未表现出太大的反应。造成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和预期收益双双走低的原因,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是由当前资金面较为宽松和股市入市资金“曲线”变成存款造成。因此,我们不得不说,银行理财产品季末普涨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二季度银行理财收益或“破5”
搜罗整个银行理财市场,在前几年投资者司空见惯的6%以上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目前看来已是相当稀缺了。
一季度几乎失守“6%”,在到来的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是否继续延续一季末的萧条,广大投资者也极度关注。鉴于市场流动性或将更趋宽松,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有下行趋势,二季度“破5”的概率较大。
融360理财分析师张懿望表示,央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降息之后,一些银行3月初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随即小幅下调;春节后,投资者逐渐返回理财市场,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预计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继续保持下行,二季度“破5”的概率较大。
因此,对于倾向于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分析师们建议,对于目前市面上极少的投资收益超过6%的银行理财产品要积极把握。最好考虑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尽量减少募集期资金占用,以及购买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毕竟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收益达标率也不低。当然,一些结构性理财产品难以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银行分拆理财业务理财产品迎来新变化
在银行理财季末收益下滑的同时,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4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
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
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呈几何式爆发增长态势。现今的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空前壮大,产品数量屡创新高。如今,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每年在发行规模上几近翻番,而且在产品种类的多样性、设计结构的复杂性和投资对象的广泛性方面也有了极大改善。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和规模已经远远超出其他金融产品而独领,作为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中间业务,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对投资者而言满足了其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对商业银行而言,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既为维护和拓展高端客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更是银行在原有基础上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工具。在金融现代化的背景下,银行靠传统业务赚取利润的空间已相当有限,与此同时日益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也迫使银行扩大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必将成为银行收入新的增长点。银行理财业务凭借其规模增长迅速,赢利模式清晰,产品类型丰富,拓展空间广阔,合作模式简洁等独特优势,在中间业务中占据了特殊地位,日渐被银行所重视,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都努力抓住机遇,适时推出各类理财产品,进而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为金融工具持续创新注入了新活力。
二、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定义: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银行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由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特点: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投资品种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起点高。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起点较高,一般至少以等值人民币万元为起点。2、期限定。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限制期限,在产品存续期内不能或极少能申购或赎回,随时可以申购或赎回的产品极少。3、投资活。银行理财产品因投资对象范围广、变化迅速,所以与其他理财方式相比较更为灵活。例如理财产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投资对象,市场热点由去年的新股申购类产品转变为今年的贷款类理财产品,极大的体现了灵活性。覆盖全银行理财产品因投资对象的多样性,所以风险等级覆盖全面从低风险到高风险均有涉及,而其他理财方式风险较为单一。
分类:银行理财产品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为不同种类。按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按获取收益方式不同分为保证收益型产品、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三类;按期限长短不同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按投资对象差异分为票据类、债券类、贷款类、新股申购类与结构型等不同类型";按投资对象划分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三、主要类型分析
目前市场上较为热点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1、票据类。票据类理财产品是指主要是投资于银行票据、央行票据等票据资产的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参与票据买卖,因此可以通过购买票据类理财产品来获取收益"。由于票据风险相对较低,除非承兑银行破产或商业汇票付款人无力付款,否则一般都能取得预期收益。因此该类产品收益保障度较高,加之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银行定存,故而该类产品较受市场欢迎。当然,随着降息周期的到来,票据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会下降。不过,由于与存款利息变动方向相同,只要短期内资本市场疲态不改,票据类理财产品的火暴热销还将进一步延续。
2、债券类。债券类理财产品是指投资对象为信用等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及拆借等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理财产品。与票据类产品类似普通投资者一般不能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只有通过购买银行的此类理财产品来获取收益,由于银行间市场风险极低,因此该类产品收益保障度极高。
3、贷款类。贷款类理财产品指具有类似贷款性质或投资对象为信贷资产的理财产品。纵观去年前三季度理财市场,贷款类理财产品无疑成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导致贷款类产品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在市场环境方面有信贷紧缩与股票市场前景不明等原因;在产品特征方面有收益较高与期限较灵活等原因;贷款类产品可分为信贷资产转让类产品,信托贷款类产品以及收益权回购类产品三类。以上票据类、债券类、贷款类产品同属于稳健型理财产品,三类产品中贷款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票据类次之,债券类理财产品收益最低,而这三类产品的风险程度排序也与之对应,贷款类理财产品风险高于票据类,票据类产品风险又略高于债券类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稳健型理财产品或将稳健型理财产品与其它较高风险理财产品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稳定收益和分散风险的作用。
4、股权投资类。股权投资类产品指投资对象为企业股权的投资产品。股权投资类产品属于高风险产品的范畴,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数量较少,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发售,并非银行理财的主流。随着中国银监会下发信托公司私募股权投资指引,依托信托渠道,股权投资以理财产品的形式为普通投资者开启了新的投资渠道,该类产品可能迎来高速发展的春天。
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5
新发产品特征
中资银行中的6家国有银行发行679款,占发行总量的39.41%;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653款,占发行总量的37.90%。6家外资银行发行21款,占总发行量的1.22%。中行、工行和光大银行发行量居前三,分别为228款、155款和107款。
保证收益型产品占比下降
当月,保证收益型产品发行392款,市场占比下降至22.75%;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1047款,市场占比下降至60.77%,为最主要的产品收益类型。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284款,市场占比上升至16.48%。
外币产品市场占比上升
当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1529款,市场占比下降至88.74%,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6%。外币理财产品发行194款,其中美元理财产品73款,澳元理财产品34款,港币理财产品33款,欧元理财产品31款。此外,当月还发行了11款英镑、10款日元、2款加元理财产品,见表2。
1~3个月期产品占比下降
当月,1个月以下期产品共发行86款,1~3个月(含)期产品发行973款,3~6个月(含)期产品发行421款,6个月~1年(含)期产品发行210款,1年以上期产品发行32款,见表3。
预期收益分析
当月,45家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类产品72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6%。其中,1个月(含)以下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6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5%。1~3个月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45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26%。3~6个月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14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3%。6个月~1年期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共发行5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6%,见表4。
此外,当月10家银行发行了60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渤海银行发行了15款此类理财产品,汇丰银行和中国银行均发行了9款,其他银行发行数均在5款以下。
当月发行的结构性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从币种看,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为56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3%。澳元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1款,美元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2款,港币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1款。
到期收益分析
从到期收益表现来看,1087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到期年化收益率达6%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计42款。其中,12款为人民币理财产品,29款为澳元理财产品,1款为欧元理财产品。
收益率较高的澳元款产品中,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外汇增利型)1114期D款 ”、“非凡资产管理(外汇增利型)第1114期澳元理财产品”,产品期限均为183天,到期分别实现了8.25%和7.80%的高收益。中信银行发行的“中信理财―外币理财1116期澳元6个月”、“中信理财―外币理财1115期澳元6个月”、“中信理财―外币理财1114期澳元6个月”,期限均为6个月,到期分别实现了7.10%、7%、7%的高收益;招行发行的“安心回报之澳元岁月流金119号”、“节节高升―安心回报澳元80号理财计划”、“节节高升―安心回报澳元78号理财计划”、“节节高升―安心回报澳元76号理财计划”,到期分别实现了7%、6.50%、6%、6%的收益率。此外,交行发行的12款“得利宝新绿”系列澳元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在6%以上。
在到期收益率较高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北京银行发行的“心喜系列G011201032号:人民币35天SHIBOR挂钩非保本理财产品”,到期实现了7.28%的收益率;光大银行发行的“阳光理财T计划2011年定向第十七期产品1”,到期实现了7%的收益率;杭州银行发行的“幸福99”1183期个人理财计划(信托受益权投资型)、“幸福99”1120期(债券投资型)个人理财计划、“幸福99”1170期高净值客户专享理财计划(组合投资型),到期实现了6.80%、6.80%、6.20%的收益率。
理财产品收益分析范文6
人民币屡创新高,以及美元的“跌跌不休”,不仅让投资者对外汇理财产品冷落,同时让银行在外汇理财产品发行上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目前,我们在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就只有’非凡理财外汇1011期理财产品’,发售期截至13号。”民生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凡理财外汇1011期理财产品”中包括了美元、澳元、欧元等投资币种。
9月27日,中国银行推出了欧元 “七日有约――7天自动滚续理财”产品,其期限仅为7天,预期收益率为1.05%。上述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外汇1011期理财产品”中,投资币种为美元与澳元的理财产品,其投资期限均为4个月,预期年化收益分别为2.8%与6.9%。
根据走访,记者发现,一是在外汇市场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银行总体上减少了外汇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二是在当下银行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中,短期外汇理财产品正在成为主流。此外,多位银行分析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对银行外汇理财产品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为银行QDII产品,非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则将得到市场的进一步热捧。
银行QDII受影响最大
“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是银行的QDII产品,这种QDII产品是结构性的,它一般挂钩的是海外基金。”银率网理财产品分析师狄麟麟表示,客户投资QDII产品时,将人民币换成美元或者欧元等外币进行投资,投资的品种一般是一年期的。由于人民币升值,由外币换回人民币的时候,本币升值幅度超过收益率就会造成亏损。
根据相关数据,今年前8个月,222款银行系QDII平均获得2.51%的浮盈。在14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获得平均正收益。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旗下的QDII产品均未能够获得正收益,其中兴业银行QDII的平均浮亏达到了5.46%。
“汇率的波动,不仅会影响QDII产品的收益,也会影响到银行QDII产品的发行。”狄麟麟表示。根据银率网提供的数据,2010年1月~9月,银行新发行的QDII产品数量为零,2008年发行了4款,而2007年则发行9款,同比发行数量正在逐年递减。
上海理财专修学院院长徐建明认为,人民币汇率屡次创新高会影响到银行QDII产品。但他表示,主要还要看产品设计当中是否考虑到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如果产品里面有体现,风险依然是可控的。因此,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必须对外汇结算有所考虑。
除了汇率的波动会影响银行QDII产品的发行,狄麟麟还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可能会导致客户大量结汇。“如果银行出现大量的客户结汇,一些以外币投资的外汇理财产品发行可能会受到阻碍。”
“短打”受捧
根据银率网的数据统计,从9月1日到9月29日,银行共发行172款外汇理财产品,币种包括了美元、欧元、澳元、英镑等。比起8月份发行的193款减少了21款。
其中,人民币投资的外汇理财产品为116款,投资品种涉及汇率的仅有2款。
对此,狄麟麟分析认为,9月份发行量减少可能与中秋假期有关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汇率的波动,银行短期类外汇理财产品正成为市场的趋势。
“现在,客户对银行外汇理财产品要求主要还是收益性与流动性。银行投资外汇市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安全性其实都相差不大。渤海银行北京分行首席理财师、全国十佳理财师姜龙军分析道。
他表示,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0天、90天甚至1天或者7天这样的短期外汇理财产品比较受市场欢迎。超过6个月的外汇理财产品受欢迎程度相对较差,并且收益性也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大多数客户会选择投资短期外汇理财产品。
银率网外汇分析师马贵军也认为,“美元走弱之后,短期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会有一个反弹。期限太长的外汇理财产品,汇率风险会相对增加,如果时间更长一点的话,利率也将为外汇理财产品收益带来风险。”
对此,徐建明建议,投资者尽量不要持有太多的外汇,可以考虑将手中的人民币换成实物或者适当做一些投资。同时,他也建议银行在设计外汇理财产品时,要更多考虑客户的投资利益。
非结构性产品渐成主流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当中,民生银行理财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其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基本上能够与预期年化收益持平。记者通过民生银行相关外汇理财产品公告发现,在实际收益栏与预期年化收益栏的个人或者零售收益基本上是一样的。
“银行通过将募集的外币理财资金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即期交易和避险交易,在资金闲置期间将理财资金进行银行同业存款、央票、银行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等低风险投资,以获取收益。”上述人员在向记者介绍本文开头提及的 “非凡理财外汇1011期理财产品”时表示。
对此,狄麟麟分析,目前银行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中,与汇率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太多,其他非结构性产品,如投资债券、银行间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等产品在逐渐成为主流。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1日至9月27日,银行发行外汇理财产品共109款,其中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为77款,占比为70.64%。而在这之前,银行发行的外汇理财产品中大多数为结构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