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1

〔关键词〕 诠释学,科学,实践,科学哲学,后经验主义

〔中图分类号〕N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48-04

〔收稿日期〕 2013-11-23

〔作者简介〕 杨秀菊(1981-),女,辽宁营口人,太原科技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

亚里士多德曾经就实践智慧和应用科学作出区分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种区分使我们明辨了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智慧。哲学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实践是行为主体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只有在人类繁衍和实践同步的基础上,人们才可以深刻与全面地把握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以及世界的物质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纵观科学发展历史,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征表现出忽视实践智慧的趋势,以实践智慧为本质内容的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chaften)几乎丧失其科学合理性,而诠释学作为精神科学独立的方法论也面临着消失殆尽的危险。于此,伽达默尔提出了重新恢复以实践理性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模式。之后,越来越多科学哲学家们认识到,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诠释学不仅适用于精神科学,也完全可以适用于自然科学。

一、实践的科学诠释学的思想溯源

德语中诠释学Hermeneutik一词的词尾ik本身就含有方法与实践的意思,而在早期的诠释学中,特别是在神学与法学领域,诠释学更多地是指向理解、解释与应用,诠释的技艺就是一项实践的活动。

19世纪,狄尔泰的诠释学思想着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将人的生存特征描述为“在生命中存在”(Darinnensein im Leben),意旨生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被动的客体,是生命意欲与生命关系的复合体。由于人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的,生命是联系人类与世界的内在纽带。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关系,〔1 〕 (P31 )狄尔泰的诠释学观点探讨了科学与实践生活的关系,认为理解是从人的实践关怀中产生的。

之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进行的关于此在的诠释学分析更是直接针对人类日常实践的,他认为只有在日常实践意义上的科学实践才是诠释学的。人们在世之存在的方式体现了对世界和对人类自身的解释,在对科学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中,人们从对人类日常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解释中领悟到在世之存在的方式。因此,科学研究中解释实际应用的意义与实践应用本身都是诠释学的。从本体论的角度上来看,实践与应用具有同一性。

继海德格尔之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更是对实践的诠释学分析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其实践的诠释学观点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基础上,但是由于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对普遍知识和具体应用做出明显的区分,所以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种对立,这种对立使伽达默尔感到困惑,也由此催生了他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做出诠释学的反思。更重要的是,他从道德行为现象中的实践智慧角度出发,分析论述了适合于科学的诠释学之实践智慧与实践理性。

伽达默尔阐述到实践哲学的对象不仅是那些永恒变化的境况以及那种因其规则性和普遍性而被上升到知识高度的行为模式,而且这种有关典型结构的可传授的知识具有所谓的真正知识的特征,即它可以被反复运用于具体的境况之中(技术或技能的情况也如此)。因此,实践哲学当然是一种“科学”,是一种可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然而,它又是一种只有当某些条件具备时才可以成其为科学的科学。它要求学习者和传授者都与实践有着同样稳定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它与那种适用于技术领域的专门知识反而有某些相似之处。根据他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伽达默尔关于实践与应用的分析也将二者处于同一层面之上,伽达默尔认为浪漫主义学派的诠释学观点包含的理解与解释的内在统一忽视了应用技巧,而应用与理解和解释一样,同属于诠释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且诠释学就是理解、解释与应用三种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诠释学也只有在理解和解释及应用的统一中才具有重要意义,诠释学中关于应用的重要问题也是由理解和解释的互通与共融所引发的。所以,伽达默尔称之为交往实践技艺的诠释学,是与古代对本质沉思的理论相互对立的,诠释学是代表着高度技巧的实践。〔2 〕 (P4 )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思想可以说是诠释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伽达默尔开始,诠释学产生了一个重大转向,即从哲学诠释学到科学诠释学的转向。科学诠释学顺延了伽达默尔实践的诠释学思想,并且详细地分析了诠释学在当代科学研究进程中的具体应用。

除了伽达默尔实践的诠释学思想基础,实践的科学诠释学思想形成还得归功于约瑟夫·劳斯。劳斯认为,在具体科学研究中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只有作为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并且,人们经常忘却科学研究的实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且这种“实践的技能和操作对于其自身所实现的成果而言是决定性的”。〔3 〕也就是说,科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对科学实践的重视,它将科学活动视作人类实践活动,而人类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或环境下进行的。首先,人类日常生活实践是科学理论的形成与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条件,其背景预设构成科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其次,科学活动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实践智慧从而合理地实现科学研究。〔4 〕 (P169 )

由此看来,在整个科学研究中,理解是以人类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发生的,研究者摒除不了纯粹无我的主体状态,实践的科学诠释学也不是数学形式上的理论科学,为了彻底把握实践的科学诠释学思想,必须从与科学完全对立的语境中脱离出来,这种科学必须出自实践本身,并且通过意义概括得到的意识再重返实践中去。只有将诠释学应用于整个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中,科学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功能。

二、实践的科学诠释学的表征

之所以提倡将诠释学作为方法论基础适用在具体的科学实践中,是考虑到当代的科学哲学家们“将太多的注意力集中于科学狭隘的思想方面——科学理论及其所需的思维程式、引导我们去相信它的各种证据以及它所提供的思想上的满足。” 〔5 〕 (P35 )事实上,科学哲学家们理应意识到,科学研究单纯用任何一门单独学科所做出论断都是片面的。特别在复杂性科学兴起之后,仅靠传统理论的研究与逻辑证明是远远不够的,而科学诠释学强调的自我理解就是把科学蕴含在文化与历史现象之中,在科学历史与科学社会学角度对科学实践及其过程做诠释学的分析。

首先,实践的科学诠释学应用最先体现在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科学观察与科学发现阶段中。因为实践性的知识通常被认为是原初经验的获得方式,以知觉为主的实践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更是在整个科学进程,特别是科学观察与发现的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科学诠释学的角度来看,知觉本身就具有诠释学的特征,通过知觉等实践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客观性知识”荷载着文化与实践的双重因素。从研究者自身的感官限制、教育背景、认识旨趣、科学素养、心理结构等个体性因素到政治、经济因素等社会性因素,无一不对研究者的研究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科学诠释学基于上述因素的思考正好能够补充以往人们对非客观性因素的忽视,基于科学整体基础上的诠释学的分析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科学及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了更宽阔的思考领域。

其次,实践的科学诠释学应用体现在科学理论的生成中。例如几何学的观念化和形式化就是通过古埃及人的测量实践积累而最终形成的。古埃及人懂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用简单的几何原理,他们运用一些朴素的手段来测量土地及金字塔与神庙等建筑,正是这种看似日常的重复性的测量活动构成了几何学的实践过程。在远古时代,从这种实用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科学活动虽然没有呈现精密化的形态,却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出实践的科学诠释学特征。因为科学研究通过数学的计量与几何证明等方式与观察实验、分析的方法及实践的具体操作同样重要,特别是带有猜想性质的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具有思想的纯粹性特征。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实践性知识与客观性知识这两种知识形态的话,实践性知识必优于客观性知识,因为不仅由于客观性知识大多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且科学的客观性知识仅以客观性为研究主旨和前提,而实践性知识则加入了主观能动性作为考量的因素。科学的客观性知识本质特征是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把研究主体人为地划归在所考察的客体的对立面,从而避免其对所考察客体产生的影响而使其失去客观性;而实践性知识则重视主客体之间的关联,因为它不以静态知识获得为目的,而将知识置于历史条件下动态的、变化的环境中,以此来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联。特别是有关自然与生命世界的体系愈发完善,科学进步的无限制与无终止性势必产生更加精确、完善的新科学体系,这样,自然科学便不能囿于对传统科学研究中观察与理论之间关系的经验性的描述,而应该将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放到日趋严密、科学的与合理的解释及随之而来的科学实践的具体应用上来。

除此之外,实践的科学诠释学应用还体现在语言的分析上。脱离了科学诠释学的语言分析角度,人们也无法严格甄别日常生活实践与科学研究实践二者在推动科学进步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具体的科学实践中“难以把其意义来自经验的观察术语与猜测性的理论术语区分开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术语不是作为孤立的单位(如观察术语可与自然实体相对应),而是作为更大的语言学框架中的要素而具有意义的。既然观察脱离它所从属的更大的概念和命题框架就没有实践意义,那么就根本不可能去分析构成科学知识得以建立的根本基础的不同类型的事实陈述。” 〔6 〕

所以,无论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阶段,还是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阶段,我们都可以从科学诠释学的角度来审视整个科学发展的历程。科学诠释学就是在历史和社会等多重角度对科学主义绝对真理的批驳,从而把科学认识置于人类活动的基础之上,以此来“努力恢复至今被忽略了的科学哲学的‘规范’功能”。〔7 〕

三、实践的科学诠释学的特征

我们知道,早期的诠释学是作为一门关于文本理解和解释的技艺,以一种学科的形式出现的,之后诠释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海德格尔本体论分析与伽达默尔基于诠释学应用基础的哲学诠释学的思考,诠释学进入了实践哲学的发展阶段。而建立在科学与诠释学双重基础上的科学诠释学的建立,就是要表明科学诠释学不仅仅是科学研究中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论述,更多地是强调科学诠释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辩证统一。即科学诠释学的实践界域同哲学诠释学一样,都将人类的全部生活世界作为整个研究对象,摆脱了早期诠释学发展忽视实践基础这样一种缺陷。

首先,关于科学诠释学对综合理论与实践认识做出的双重分析,是分别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和诠释学的实践基础上的。也就是说,科学真理的获得既不是逻辑上前后相关的系统,也不是作为因果关系线性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组物质与认识的实践,科学的实践也表现出了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特性,并且,理性的科学分析只有从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转向一种实践结构,才能在协调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关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的进步与飞跃。〔5 〕 (P35 ) 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学诠释学具有科学、诠释学的双重实践基础。

其次,从科学诠释学的角度出发来反思科学实践,科学实践具有开放性、社会性特征。这是由于科学实践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人类所处的外在环境、社会制度、信仰等因素都会影响或干预科学实践活动;另外,科学实验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即科学研究不是独立的、抽象的逻辑推理与演算,而是科学团体之间关于科学的相关因素的协同一致;再者,科学研究者实践活动的主观意旨具有社会性,即科学研究者从事的科学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由认知旨趣与个人兴趣所导向;最后,科学实践的主体具有社会性。综上所述,科学诠释学不仅具有实践性的理论特征,甚至可以这样说,实践性就是科学诠释学的基础特征。

第三,实践的科学诠释学有着广泛的理论支撑。越来越多的学派论点与学者思想中都蕴含了科学诠释学的关于实践性特征的因素,尽管他们对科学研究中关于实践的重要性的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例如,新实验主义者对实践的肯定将研究重点从理论转移到具体的科学操作之中。伊恩·哈金(Ian Hacking)就曾经在《表征与干预》一书中强调了实验的基础性地位,并通过对隐含在实验结构中的实践性特征的论述,呼吁从表征走向介入、从理论走向实验。与此同时,富兰克林(A.Franklin)、伽利森(P.Cratison)、古丁(D.Gooding)以及梅奥(D.Mayo)、巴滕斯(N.Batens)、范·本德格姆(Vdal Bendegem)、罗伯特·阿克曼(R.Ackermann)等人,也都深入科学实践的具体形态,进一步推进了新实验主义的研究。〔8 〕可以说,新实验主义者对实验实践的关注,反映出科学实践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参与的活动,特别是哈金批判了传统逻辑经验主义将实验数据完全独立于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构成以实验表象为基础的经验主义实验观、以及汉森提出的“观察渗透理论”观点。哈金认为实验不只是局限在观察的范围内通过实验操作得出数据,而是涉及操作过程中各种技能。另外,由于很多实验先于理论,所以,观察渗透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很好地概括理论和实验之间的本质关系。也就是说,传统的理论与实验的截然二分是片面的,人们应该着眼于寻找特殊的实验实践,使其能够促生观察报告获得合法性与可靠性。

如果立足于科学诠释学的观点来分析,科学是作为一个整体将科学使之可知的事物带入人类生存的背景之中,实践的科学诠释学任务不仅要解释适用科学的程序,还要在科学应用之前提供一种合理的说明。〔9 〕 (P93,137 )不仅如此,科学的诠释学反思也是从对科学进行操作的具体实践中归结出来的,并且依靠实践的帮助,人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近代科学关于概念、技术等因素在自我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困扰。

总体来讲,在科学诠释学的视野下,“科学研究是一种寻视性的活动,它发生在技能、实践和工具(包括理论模型)的实践性背景下,而不是发生在系统化的理论背景下。” 〔5 〕 (P101 )科学诠释学的主张是科学哲学前进的方向,它对科学所做的一切发生在他控性的网络互涉中。所以,对科学进行诠释学的解读除了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之外,也必须全力避免诠释学作为方法论的普遍使用而过于宽泛。就像劳斯对其进行的科学的文化研究一样,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涵盖有关实践的种种探索——通过这种探索使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具体化,使之维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并向新的文化情境转译和扩展”, 〔5 〕 (P320 )正是由于诠释学与实践的交织使科学、诠释学及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明朗化,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反思已经表现出诠释学维度的恢复与传统诠释学的汇合。〔10 〕 (P40 )

总之,无论科学家们如何避免,科学及科学研究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科学亟待得到一个源自文化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功能性的规训。这种规训得以实现的角度,即从实践的科学诠释学角度去审视科学。同时,科学诠释学的观点也理应避免对科学进行研究分析中的过分自负,务必要意识到在实践的——经验的事实基础上上升到科学理论是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尽管像兴趣、直观性、社会因素等非客观性因素在整个科学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无法捍动各学科客观知识的本体论预设在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过分追求科学研究中的非逻辑性与主观因素的作用,人类繁衍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将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利——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施雁飞.科学解释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5〕殷 杰.哲学对话的新平台——科学语用学的元理论研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李醒民.科学事实和实验检验〔J〕.社会科学战线,2009(11).

〔7〕〔日〕野家启一.试论“科学的解释学” ——科学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4(8).

〔8〕吴 彤.郑金连.新实验主义:观点、问题与发展〔J〕.学术月刊,2007(12).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2

科学素质,是指人具有科学知识结构、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观念、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基本品质。

一、科学素质培养的迫切性

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目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应用技术方面,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强烈挑战。中国若要在竞争中不被击败,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并且必须源源不断地培养大批具有高质量科学素质的科技后备人才。

2.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环境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过去的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也带来了许多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生存的问题。诸如资源的枯竭和浪费,环境的污染和土地的沙漠化、生态平衡失调、人口的剧增和物种的绝灭等等,给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大批高科学素质的科技人才。

二、科学素质培养的学科性

生物教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其教材编排体系中,无不渗透着素质教育,生物可结合教材内容,对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充分的发挥,更由于生物学科的自然学属性,所以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培训。

1.生物课堂教学应注意学生科学知识结构的构建,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和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对于他们将来成长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十分重要

生物教学应促使初步构建生物科学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外,在向学生介绍诸如细胞的发现、遗传规律的发现等重大科学成果时,应注意从科学研究的观察、发现、研究、结论和验证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而简明的介绍,使学生对该项成果的产生具有较为完整的了解,逐步构建他们的生物科学知识结构,并促使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2.生物实验教学应注意学生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的提高

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是使他们成长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基础。初、高中的生物教材中,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编入了许多实验内容,老师正确地处理这些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很有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实现现象和结果的观察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只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让学生亦步亦趋地完成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与实验能力。

3.生物课外活动应注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科学实践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使他们成长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途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所开展的课外活动大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好各种课外活动,能够较为有效地促进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有目的、有选择地在不同的学习时段开设不同的课外活动课题,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科学观察、科学思维能力。

4.生物课各种教学活动应注意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3

伴随着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起,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在我国逐渐形成一大热潮,推动了哲学现代化以及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探索。然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仍面临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是,在赞成把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前提下,研究者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相差甚远,造成派别林立、观点庞杂,甚至出现了有些观点偏离哲学基本立场的现象。这种乱象丛生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结果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开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逐步由热转冷,时至今日已陷入了困境。

面对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有不少人对研究的前景持消极悲观的态度,有的甚至否定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反思》出版了。该书作者认为,尽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不能被抹杀,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能否定,更没有理由因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困难而放弃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相反,应该在总结和反思30多年来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该著作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实践需要和理论需要阐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历史背景,突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回顾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理论焦点,概述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第三章以问题为导向,对如何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进行哲学反思。

笔者认为,该书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取得的成果具有学术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书结合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重大问题,对走出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困境、推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了深刻思考。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作者明确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并从理论上阐述了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困难及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与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质的区别。

首先,作者指出,实践本体论者关于“物质本体论是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是旧哲学思维方式的表现,是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应该是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无法实现理论自洽。坚持实践本体论势必产生与哲学基本立场和观点相悖的理论困难,也不利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一样,同样属于唯物主义哲学,都必须坚持物质本体论的基本立场。

当然,在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立场的同时,该书并没有忽略实践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对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质的超越。作者认为,旧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本体论,是不彻底的物质本体论,而哲学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物质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做出了科学的论证,使物质本体论获得了科学的形态,从而科学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物质对于精神的本原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形成了崭新的、科学的哲学物质概念,并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创立了唯物史观,使物质本体论成为了彻底的物质本体论。

第二,作者批评了学术界一些人泛化“实践”概念的倾向,再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实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尤其是强调了实践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首先,作者指出,无论是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史,还是从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多次使用及多角度地内涵界定来看,马克思理解的实践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正是把这种实践确立为自己创立的新哲学最基本的核心的范畴,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并把它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这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其次,作者认为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观点将导致许多理论的困难:一是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势必混淆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差别,是一种逻辑混乱的观点;二是如果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生活,其结果将违背哲学的基本认识路线;三是把实践泛化为人类的生活,将会导致实践范畴应用的混乱,不仅不能凸现实践范畴在哲学中核心地位和作用,而且将导致整个哲学话语系统尤其是哲学话语系统的混乱。

第三,作者坚持了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反对一些学者将实践唯物主义理解为“超越哲学”的错误。

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过程中,有一些学者为了突出实践对于马克思创立新哲学的重要性,将实践超越了物质范畴和意识范畴对立的超越性概念,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超越了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对立。针对此观点,作者认为,将实践歪曲成具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本性,进而把哲学错误地理解为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实践哲学,既犯了折中主义地解释实践概念的错误,也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无论从马克思本人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哲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方法来看,实践的本性、本质都是指主体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理解为“主客观统一”的活动。

第四,在批评实践本体论、实践泛化倾向和实践超越论的理论不足的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哲学物质观和实践观的关系。

作者认为,在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无论是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还是对哲学性质理解的分歧,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都源自于对哲学物质观与实践观关系的不同理解。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片面地抬高了物质观在哲学中的地位,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哲学在哲学史上变革的实质。“实践本体论”和“超越的实践哲学”则把实践观与物质观绝对的对立起来,用实践观取代或否定了物质观。这种偏颇或错误的理解荼囟摇哲学的唯物主义基础。

鉴于此,作者指出,实践范畴已经上升为哲学的核心范畴,科学实践的观点已成为整个哲学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一方面,实践观的地位、重要性高于物质观。物质观是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之上的。实践观的建立,为哲学物质观建立提供了科学说明和理解的基础;另一方面,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实践观的必要理论前提。马克思自觉地以唯物主义物质观作为科学实践观创立的理论前提,并把变革的重点放在创建科学实践观以及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创建新唯物主义哲学上。

第五,作者就如何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历史价值和理论局限性做了较深刻和全面的阐述。

作者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无论从内容到结构难免具有局限性以及存在着对哲学理解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尤其是它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当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巨大变化对哲学提出的新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批评与反思非常必要,但不能借批评传统教科书的某些错误全面否定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我们既要反对借批评传统教科书的某些错误全面否定其历史价值和理论价值的倾向,也要反对借批评传统教科书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

第六,作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致性,揭示那种或是将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或是将实践唯物主义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理论缺陷。

在梳理了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关于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用实践唯物主义来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或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否定实践唯物主义,都是不对的。

作者进一步指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才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正是从物质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才将历史观置于唯物主义的解读模式中,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此,以实践为本质特点的哲学必然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也必然是历史的唯物主义。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4

二、国际科学教育历史上的“探究”

三、当前主要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探究”

四、国际科学教育评测体系中的“探究”

1.TIMSS。

2.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简称PISA)是由经济合作组织(简称OECD)在全球范围进行的一次大型的学生学习质量比较项目。该项目旨在评价义务教育阶段末期学生“如何为生活做准备,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在PISA的调查中包括4个评价维度:科学情境、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科学探究”作为评测的一个重点,明确出现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的评价标准中,当然也隐含贯穿于包括“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和运用科学证据”等科学能力的评价中。

特别是在“科学知识”维度下,对科学探究的评价做了详细的描述。科学知识包括关于自然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science)和关于科学本身的知识(knowledge of science)两大类。后者包括科学探究(scientific enquiry)和科学解释(scientific explanation)。科学探究作为第一大类,主要围绕“探究作为科学活动的核心”以及“探究过程包括多种成分”,科学解释与探究密切相关,是科学探究的直接结果。因此,也可将两者分别理解为“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目的”。

此外,在“科学态度”的评测中,也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科学兴趣,支持科学探究,有资源和环境责任感”的目标;其中,“支持科学探究(support for enquiry)”方面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在决策中运用证据和知识”和“正确评价做出结论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两方面。

3.NAEP。NAEP始于1969年,其全名为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又称为国家报告卡片(The Nation's Report Card),是美国国内35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唯一持续对学生知识技能进行评价的评测项目。它由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受国会委托主持,评价对象是4、8、12 三个年级的学生,评价范围包括数学、阅读、写作、科学、美国历史、艺术、公民等学科。科学学科大约每4年评价一次。

在2005年公布的最新的NAEP(2009)评测框架由科学内容和科学实践两个方面的要素组成,“进行科学探究(conducting scientific inquiry)”作为科学实践的一个子成分。文中对科学探究(scientific inquiry)作了如下描述:科学探究包括收集相关数据、使用逻辑性推理、在提出假设到解释数据模式中应用想象等。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反复过程。科学探究依赖于前两个科学实践――找出科学原理和应用科学原理。进行科学探究更多是基于一种程序性知识――“知道怎么做”。

“进行科学探究”主要考查了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①设计和评论科学研究(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如,控制组的设置、被试量的问题);②使用恰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③识别数据模式或联系到理论模式;④运用实验证据验证或评价关于解释和预测的结论(如:检查争论的前提是否明晰、注意结论何时与证据逻辑不符等),并要求在实际评测中将科学探究交叉渗透到三个科学内容背景下进行。

五、分析和总结:对探究的含义及其目的的理解

在上文对十个国家和三个系统的科学教育标准的调查基础上,将调研结果用下面的表格形式作简要概括和对比更为清晰明确:

(如下表)首先在探究的提法上,主要有“inquiry”(美)、“LAMAP”(法)、“enquiry”(英),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inquiry”提法最为普遍。而在对探究的定义上,也以美国最早且较为系统和深入,因此,之后的西方各国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采用约定俗成的引用。

调查“探究”在各科学教育文献中的提法和使用,可以发现这一概念在近几年进入各课程框架、教科书和课堂时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和含义。美国NAP在《标准》之后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科学学习和科学教育的书籍,从“人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本质问题出发,进一步指导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施。在2007年10月出版的《将科学引入学校――从幼儿园到八年级学习和教授科学(Taking Science to School: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ience in Grades K-8)》中,概括了近年来关于科学的三种重要观点:①科学是对证据进行逻辑性推理的过程;②科学是带来理论变化的过程;③科学是参与到科学实践文化中的过程。这三种观点并不矛盾排斥,对于思考“如何最好地教学科学”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学习的本质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特征。

总体来说,各国的科学标准都体现了“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这一共识。虽然在美国之后多数国家的标准中没有再在前言或概论阶段明确界定和阐述“探究”的定义及目的等,但“科学探究”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其方法、过程、能力、性质特征、目的作用等作了一定程度的表述或反映。全面理解探究在科学教育中的含义,可以发现以下几点较为统一的认识:①探究首先是一种科学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学习活动。探究的驱动力是学生本能的好奇心。②探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刻板的、线性的,而是一系列反复、循环的事件组成的科学学习的过程。③探究在国家标准尤其是评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含义是指广泛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包括了一系列过程技能,也包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等,在具体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情景中进行评测。在上述三点中,对探究的具体过程步骤和探究技能的分类上,在各标准中都存在较为多样的说法,目前尚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看法。但对于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过程和技能,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类:观察和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检验求证、得出和解释结论、交流与应用。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5

STC材料支持系统的组成

每个STC单元都配有13个工具箱,里面装有如下主要材料:

教=师指导用书

为教师提供了具备一定深度和细致的教学指导。包括材料管理和安全说明、材料清单、单元介绍、学生评价指导、教学实施策略、学生操作指导和活动用表等。在材料部分还详细指导了如何使用和处置涉及的化学物品、如何保护和处理所用到的生物活体等。STC教师用书在修订后增加了单元概念体系,完善了评估内容,利用表格强化了科学与数学的结合,并突出了对学生寻找证据、做科学笔记的指导。

科学材料及器材

每一个STC单元的工具箱都包含实验材料及一些基础的科学器材,以每个班30名学生即15个2人小组的需要为标准进行配备。除了上面提及的一些通用性材料需要自行调配以外,每个工具箱都能满足完整的教学需要。

STC各单元工具箱中的材料基本可分为“工具和印刷品材料”、“循环利用的材料”、

“消耗性材料”和“可替换材料”4类(“蝴蝶的生命周期”单元中还另设有第5类材料——“活体材料”)。其中,“工具和印刷品材料”包含有全套材料、更新材料包、升级工具包、教师用光盘、学生科学笔记本和儿童科学读本等;“可替换材料”则指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替换的一些材料,也包括对观察对象进行恰当的替换。

教师用视频资源

每个单元的工具箱还为教师配备了一张光盘,包括20分钟左右的视频资料。内容包括课程的介绍和各单元主要活动的操作及材料使用的指导

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活动手册为可重复使用的实验手册,一般包括思考、材料、自主探究、拓展4部分内容。手册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叙述,并与教师指导用书中的诸环节相对应。这些信息与所附的学生阅读资料、操作指导、词汇表等一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充足的信息。

学生科学读本

从3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配备了与教师用书相配套的科学读本。学生科学读本充满趣味性的故事,让儿童通过日常生活的内容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配备大量图片,让儿童了解和认识自然。为教师联系学生的科学活动进行拓展性学习、与其他领域课程进行整合学习提供了支持。

“漂浮与下沉”单元中从“历史上的沉和浮”、“漂浮和下沉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界中的漂浮和下沉”3方面组织了17篇图文并茂的科学小故事,这些故事既可以课后阅读,也可以选取其中的部分文章在课堂上使用。这样,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既加强了对关键科学概念的理解,也介绍了相关的新思想,扩大和深化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

STC课程材料支持系统的特色

基本管理模式——材料中心

课题研究期间,邀请的美国培训师进行单元培训时,他们所做的第一项工作总是用课程的工具箱提前在培训教室中设置好材料中心。材料中心一般都设置在教室的一侧或中间位置的一张桌子上,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陈列在上面,依据学习进程安排学生到材料中心自行领取。美方专家强调准备材料是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材料中心用来存放与分配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材料,能够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调控,避免这些材料干扰学生的思考,营造手脑并重的探究情境,以确保每个单元能处于一个有秩序的学习进程之中。

材料系统对学生概念发展的支持

STC课程材料支持系统的科学设计为学生深入地学习一个独立的主题及与该主题有关的概念还做出很大贡献。

z设计专用材料,为概念构建创设情境

STC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材料。“足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每个学生都有材料,更在于通过这些材料,会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和经历。另外,这些材料蕴涵着比较丰富的意义,能满足学生探究的各种需要和对科学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例如:“运动与设计”单元,采用框架结构拼接模型,帮助学生搭建小车,从最基础的平板构造,逐渐升级到配备弹力动能、重力势能、风能等多种动力驱动系统的小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配置结构性材料,使概念的发展更为连贯

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发展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学时,提供给学生正面的本质属性的特征和反面的非本质属性的特征都有利于概念的构建。要让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有研究价值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为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创造有利条件。在这方面,STC实验材料的选择一直都非常严谨,甚至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认真的设计。例如,在“漂浮与下沉”单元提供的14种固体,无论从颜色、大小、形状、材质、磁性等方面都经过了严格的考量,每种材料都身兼某一方面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这个单元的材料中还有3种大小不同的鱼漂、两组体积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圆柱体,这些特殊设计的材料的属性非常有助于学生从个体特征中抽象出共同的特征。

材料系统对科学实践活动的支持

STC特色材料使科学实践活动的深入成为可能。课程材料中的“操作指南”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各种探究活动,这些具体、详尽的指导可以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科学性。类似图1所示操作指导材料在每个单元中都有呈现。此外STC的材料系统围绕一个主题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选择也能充分加深学生的探究活动。

材料系统的儿童化、规范化,便于学生收集与整理证据

不积累有关事物的丰富事实,就不会全面认识事物。材料应该也能够吸引和适应特定年龄的孩子们,让他们通过适当的努力,开展适合他们的研究。通过观察收集证据,以口头的、文字的、图画的、简单的图表为他们所观察到的证据辩护。

科学家工作情境再现

“运动与设计”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领域的一个单元,在引领学生设计制作满足不同要求的小车,并对其运动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时,既关注了对“科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指导,体现了规范性,又充分考虑了对儿童的吸引力以及他们能够采取的方式。图2所示的就是在制图方面的一个指导,这也是科学家在进行技术设计时必须经历的过程。

与方法指导相呼应的是学生设计能力的指导。这一单元第5、14课分别提供了7种“挑战性设计卡片”,卡片呈现的活动内容,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充满了童趣(图3)。

而在对小车进行运动测试,定量获取数据、制表时,又采用小粘贴做标识,便于小学生识别和做出准确判断,并懂得怎样分类、制表以及如何得出科学的结论。

基于科学图(表)处理证据

STC课程的24个单元中先后采用了维恩图、气泡图、线绘图、柱状图、坐标图等多种记录图表。这些图表的使用都是为了满足数据整理的某一需要而适时出现的,这有助于学生对图表的作用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仅“漂浮和下沉”单元就出现了柱形图、坐标图等多种图表记录方式。

基于工具或模型检验证据

“漂浮和下沉”单元向学生介绍了一种测量重量的工具——弹簧秤。学生要使用这个工具对物体的重量进行近似测量,并帮助他们探究一个物体的重量与其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安排了让学生用大回形针作为标准重量来校准弹簧秤的活动。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校准弹簧秤是非常重要的。校准的过程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量的概念与测量时表征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虽然学生在用自己校准的弹簧秤进行测量时可能会有变化,但这些变化将促进学生对贯穿整个单元的测量进行比较和讨论。通过重新校准他们的刻度,学生将发现这个过程是达到更准确测量的一个途径。

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STC课程材料支持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我们认为,从设计上来说最理想、最具时效的课程材料支持系统应该做到材料系统与课程教材同步建设,设计上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包含有实践操作材料、基础科学器材及教师用的光盘、学生科学笔记本和儿童科学读本的多元化教学工具箱是材料支持系统的最佳形式。我们以往那种参照教材的《配备目录》“照方抓药”的方法是不能满足材料支持系统的设计需求的。而且,单元工具箱对满足教学材料的需要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它减少了用于材料整理的时间,减轻了教师负担,进而有助于引领学生完成高效的科学实践活动。

科学实践观的内容和意义范文6

(一)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根基

从科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教育教学如同科学一样,源自生活,是生活的需要。当科学的发展程度比较低下的时候,科学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融为一体。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教育教学逐渐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教学。与此同时,科学教育教学也日益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机制,有了自身的逻辑进程。但是从根本上说,无论是科学教育教学的形式、内容还是方法、措施,追根溯源仍来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如果没有人的生活,没有人的生活需要———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科学教育教学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存在的土壤。可以说,科学教育教学始终无法脱离,也不能脱离人类生活。

(二)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旨归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最初的生活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存活”,也可以说,人类最初的生活属于狭义上的生活。随着对自然环境的逐渐适应,人们开始思考更好生存的问题。即人们经过原始的“存活”阶段之后,开始迈入了“生活”阶段。作为有独特价值属性的人,在其生命中存在着内在的、不愿臣服于各种主客观异己力量的束缚的冲动,时刻试图超越和摆脱其制约,走向自由、自觉的境界,进而实现自己。因而,人不会被动地顺应生活,而是会积极主动地在超越和开拓中去适应生活。而适应生活需要个体凭借教育教学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来实现。可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也必须接受相应的科学教育教学,掌握特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特定的科学能力、具备特定的科学素养,才能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教育教学履行应承之责,发挥应有功能,提升人的科学素养,服务人的科学生活需要,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科学教育教学失去了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能力,不能够培养适应现代科学社会生活的人,那么,科学教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综上可见,无论是从方法论的层面看,还是从价值论的层面看,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之起点,也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旨归。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根,又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本。扎根生活、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完善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意义基础。

二、疏离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的生活意义危机

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之意义所在,然而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教育教学独立之时,也就潜伏着脱离人类社会生活的可能性。再加上现实中社会环境和教育教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出现了疏离、甚至遗忘生活的危机。

(一)科学教育教学目的与生活的疏离

从教育教学功能的角度看,培养人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本体功能,也是其首位功能。然而,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注重的是其工具功能或社会功能,这和我国社会发展历程有关。历史地看,“救国图强”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根本主题,而“教育教学救国论”是这一主题中的重要旋律。可以说,19世纪60年代我国之所以从西方引入自然科学,其主要目的也就是能够“技术教育教学救国”。可见,从一开始,我国的科学教育教学就人为地被功利化。直至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也是对这一主题的重新诠释与反复演绎。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对“科教兴国”的理解,更多是从技术的层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国家富强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教育教学,而非从科学素养的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角度来理解科学教育教学。如此,在国家功利主义倾向的指导下,科学教育教学的工具价值自然被无限凸显,而其育人价值则被遮蔽与遗忘,致使科学教育教学目的远离了对人的生活的观照。

(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疏离

教育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载体,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始终受到教育教学目的的制约。在培养技术人、国家人的教育教学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升学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在内容上强调的是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实践知识。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道德等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方法的掌握,也主要是从知识的层面来学习,而不是作为一种技能来培养,整体上失去了科学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培养心智、陶冶心灵、提高理性思维能力、造就生活能力的目的。即使有的学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在认识上也存在偏颇。如很多学校为了丰富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科学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到工厂、生产基地等去参观。从表面看,这种做法好像是在关注学生实践生活,而实质上,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而非真正关注学生生活。

(三)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与生活的疏离

与科学教育教学强调技术人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对应,在教学过程中,我国科学教育教学采取的更多的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方法重结果而轻过程,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识记,而忽视对科学过程的体验。即使是实验教学,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验证书本知识的正确,而不是体验真正的科学研究。“在教学中不是传授假说,而是检验假说,不是学习定律而是寻找定律。这种旧的课程计划很难启发科学活动中的创造性、直观、想象、激动与怀疑的态度”。封闭的实验室研究与抽象的理论学习使许多学生了解了科学知识和技能,却不能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生活作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道诸多理论知识除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外,在实际生活中又有怎样的价值。例如,学习数学,计算面积、体积的公式很多学生能熟练地脱口而出,而让学生用所学公式去实际测量自己家中房间、庭院面积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相同地,学了诸多的物理知识,却有很多学生不会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知与行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一定程度都说明科学教育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脱节。

(四)科学教育教学评价与生活的疏离

我国自古有“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也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我国科学教育教学也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然而实践中科学教育教学的评价却很少真正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以纸笔为主要模式的教育教学评价,考核的主要内容还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即使有所谓的“实际应用”题目,考核的也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解释能力,而不是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理论来解释某种实践虽然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理论能力,但是却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而且解释型的问题一般都有预设标准答案,这从另一层面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彰显。再就考核问题的来源看,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所学的知识虚构、杜撰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如何。不可否认,适量设置这类虚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科学基本原理,同时其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但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可能使学生忘却真正的生活世界,最终导致科学教育教学终极价值的落空。

三、回归生活:科学教育教学生活意义危机的应对

生活既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又是科学教育教学的最终旨归,忽视人的生活世界,实质上就是忽视人的存在。回归生活,是科学教育教学走出生活意义危机的应然和必然选择。

(一)坚持以生活为旨归的科学教育教学价值观

就人的整个一生而言,受教育教学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生活。教育教学作为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其目的在于使人不断摆脱各种外在羁绊,走向自由,享受生活。作为普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教学是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教学。我们要正确看待科学教育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坚持以生活为旨归的科学教育教学价值观,构建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由此形成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教育教学观,从而引导教育教学回归生活之根和本。加强科学教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把生活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起点,也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使科学教育教学从传统的以传授实用科学知识的活动转向关注人文意蕴的活动,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道德情感与价值观”作为科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形而上”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而且要让学生形成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形而下”的品质。

(二)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加强生活观照

学生需要学习书本知识,但学习书本知识并非科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科学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彰显其内在的人文性,科学教育教学在内容上必须走出学科知识的藩篱,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回归实践,加强对学生生活的观照。需要强调的是,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生活实践,更主要的是要围绕学生生活来组织教学,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是为检验学生知识巩固程度而虚构出来的问题,而是学生日常生活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如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电路设计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真问题。问题中心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实际用途,而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等人文素养。

(三)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体验

科学知识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结果,在科学课程中是显性的,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等精神资源在科学课程中是隐性的,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科学教育教学要把这些精神资源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精神品格和生活所需要的技能、技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和体验。甚至可以说,脱离科学实践活动,没有学生自身的“做”和“体验”,学生不可能形成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科学素养。正如赫胥黎曾指出的:“假如科学教育教学要取得最好效果的话,它必须是实际的。”我们不能希望通过填鸭式地把更多的科学事实塞到人的脑子里并把那些过时的学科从课程计划中删掉的办法去吸收迅速猛增的知识。科学不应变成一种纯粹学术性练习。相反,科学教学应该立足于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寻求解决从环境中产生的问题,不管这些问题直接是从现实中来的,或是从模式中推演出来的。现实的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需要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回归生活,彰显科学教育教学的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应整合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为旨趣的探究性学习。实施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首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间接经验的过程。传统教学观强调教学的计划性和经济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和浪费性,强调教学的确定性和指导性,忽视教学的偶然性和自主性,强调教学的认知性目标,忽视教学的情感性和技能性目标。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观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如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养成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回归生活,教师必须超越传统的科学教学观,坚持计划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经济性与浪费性相结合、确定性与偶然性相结合、指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教学看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知识和理论的自我建构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发现科学知识,体验科学奥秘、感悟科学精神、体悟科学情感。

(四)创新教育教学评价,凸显人文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