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整体化教学
[作者简介]李金芝(1970- ),女,河北唐山人,河北体育学院思政教学部,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李宝江(1976- ),男,河北曲阳人,河北体育学院思政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化。(河北 石家庄 05004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化强省视阈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328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13-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把四门课程当作一个整体,各门课程的讲授缺乏有机的联系,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有的内容不容易讲透。新的教材由于容量关系,侧重于理论和意义的叙述,实例和解释较少。比如“基本原理”这门课,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的内容,理论性、抽象性较强。要讲好这门课,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融通这三部分的内容,而不能再像过去课程分开设置只擅长讲哲学或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将教学时数设置偏少,难以将教材中浓缩的内容加以充分展开,如果不能讲透就不能使学生真懂、真信。
2.各门课程间在内容上有重复。有的是与中学课程内容重复,比如“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的政治课、历史课有很多内容是重复的。有的是课程间的内容重复,比如,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和国家制度方面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都有系统的介绍。这时,学生在听讲的时候常常感觉曾经学过而失去兴趣。
3.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没有形成合力。比如学习了“基本原理”后,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时对近现代史和当前社会中的一些问题等却不会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去深刻理解。在学了近现代史的知识后,却体会不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没有做到融会贯通。
4.实践活动少,难以引发学生内心的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除让学生掌握一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历史性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从中受到一些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做文明守法的公民。而这需要一些感性的东西来引发内心的触动,在这方面社会实践发挥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经费等方面的限制,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较少,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5.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目前的考核方式大多为“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多为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则通过试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为考勤,期末主要靠突击。这种以期末试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难以考查出学生是否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二、以“整体化”改革来提升总体教学效果
提升四门课的教学效果,需要舍弃过去那种将四门必修课人为割裂开来、各讲各的做法,将他们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各有侧重,互相联系,实现“整体化”教学。每讲过一门课就让学生学到不同的内容,四门课都讲完了就使学生能在认识高度、方法应用、知识广度上有质的提高。同时,在实践教学上也进行统筹安排,在考核方式上也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突出一种考核方式。在此基础上,把讲透原理、教会方法、普及知识为总的教学目的,从而形成一种大思政课的教学模式。
1.课程内容系统化。实现大思政课式教学,关键在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精通本门课的内容,并对其中的内容做到水平突出,而且还要了解其他课程的内容。只有对四门课程的内容都熟悉了,才有可能具备大思政课的基础,做到融会贯通,避免分散作战。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实现。
首先是教师自学。教师在研究好本门主讲课程内容的同时,要认真学习了解其他三门课的有关内容。在对各门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的前提下,对于其他课程中与自己主讲课程有关的或重复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其他课程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向其他教师请教,获得启迪;同时,还可以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来加深了解。在几门课的内容基本掌握后,心中要开始思考这几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在课堂上怎么讲才能使课程间起到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作用。教师在自学过程中,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懒惰思想,要常问一下自己,学生能学四门课,教师为什么就不能学,而且学得更好呢?
其次是教学研讨。教师在了解了四门课的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学研讨。教学研讨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互相请教、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所有课程内容的认识水平。另外一个是制订统一的实施方案,包括各门课的侧重点是什么、举哪些例子使课程间联系起来等问题要具体化,形成方案和案例库。对于四门课程间有重复的内容进行分工,对于哪些内容在哪门课重点讲,其他忽略;哪些重复的内容几门课都要讲,但讲的角度要有什么区别等搞好详细设计。对于课件的设计风格、具体编排提出标准等。此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要不定期进行研讨,对方案和案例库进行修订和优化。经过几个学期的摸索和实践,就会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最后是外出学习。为使思政课教师能够开阔视野,激发新的思路,学习外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学校应创造条件,在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教师们能够走出去多参加有关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甚至可以有计划地轮流到其他院校进行一段时间的访问学习。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效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因循守旧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仍然以灌输式的书本知识传授,甚至是靠“念课本、看电影、上自习”三板斧;学生也缺少主动性和参与性,只是在期末考试前进行突击记忆。因此,应当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适当选用和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在教学方法上,不同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来选用专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比如“基本原理概述”这门课以专题教学法为主效果会较好,首先把教材中所涉及的原理归纳好,分成几个专题。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的基本原理包含哪些原理有一个成体系认识,又能使学生对每一个原理的内容理解较为深刻,从而真正实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目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由不同的教师讲不同的专题,可以使教师善于讲某一方面内容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如此下来每个专题都是精彩一课,从而实现优势叠加;同时还可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教学风格,保持学习兴趣。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适用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法为主,通过具体的、与现实联系较紧密的案例来加深对民族精神、价值观和法律基础等知识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还应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比如,抽出一定时间就某一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由学生上讲台试讲一部分内容,留下一个假期社会调研的作业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去准备、去思考,又能通过教师的点评让学生加深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锻炼。
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尤其是电脑课件。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由于制作水平有限,仅将教材各级标题进行罗列,然后配上几张图片,虽然制作起来比较容易,但没有起到课件可以直观、生动地传达更多信息的效果。而购买的课件有的可能不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的确,制作出一套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且还要有足够的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非常耗费精力。解决这个问题需教师之间形成统筹设计和分工协作,通过集体的力量和较长时间的准备来汇聚出足够的素材,形成好的设计方案,最终形成一套具有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件来。
除了课件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网站来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网站内容可以有更多的知识性、背景性的资料以及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国际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还可以开设网上答疑专栏,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学到更多、更新、更具应用性的知识。
3.实践教学统筹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应用来加深对所学原理、所学方法的使用。通过参观一些革命老区和现代化企业或发达的农村等,还可以引发学生内心的触动,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但是,由于受到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往往开展较少或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实际,可以拓宽思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安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同学生社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达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目的,又可以使学生了解了社会,还使有限的资金得到了较高的利用效率。为避免重复,防止这门课到了某个地方去参观,另一门课又去那里的情况发生,也要把四门课的实践活动像理论课教学那样,统筹起来,统一安排。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上,要建立几门课程都能用得上的实践基地,而非每一门课程建立一个基地。这样,每到一个基地能够从几个方面分别满足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
4.考核方式多样化。在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既要体现共性,又要各具特点。具有共性就是各门课程相同的考核要求,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由单纯的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向知识掌握和能力都要考核转变,既要考查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考查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弱化期末试卷考试的作用,更加注重平时表现的评价,可以把平时考核所占的比例由30%提高到40%~50%。这样,也就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导向,避免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死记硬背的现象。
各具特点就是在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加强某一方面的考核。比如“基本原理概论”主要考核对基本原理的应用能力,可以以开卷的形式,通过一些社会现象的事实性陈述,来让学生进行分析。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以闭卷的形式重点对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进行考核,等等。在对平时表现的考核上,除单一的出勤或期中考试外,还可以把学生参加讨论、回答提问时的积极性和表现水准,就某一个社会问题表达看法的小论文或某一项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体现的深度等作为依据。
[参考文献]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教师能力;学生态度
高校思政课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排斥心理,特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认可一种观点或一种理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高。
一、高校思政课的任务
高校思政课总共包括四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体来说,这四门课程的内容大概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大学生修养、法律知识和理论的中国化。作为一个即将由学生角色转换为完全的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这一场所不但要教给学生一些步入社会后的生存之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怎样做人的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个人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做成事情的关键因素;同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必修的一门课程。当今社会年轻一代出现的违法事件非常普遍,影响也非常恶劣,其中不乏大学生这一天之骄子,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是必需的一项任务,让学生懂得: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方可得以实现;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的,是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准则,它的重要的思想理论品质是使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了解了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历程,也就系统地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轨迹,也会懂得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点。这也是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一种途径。总之,高校思政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怎样做人、行事有度以及如何理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出现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态度
虽说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是为了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比较快速地与社会接轨,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对这一类课程普遍地存在着排斥情绪,有些学生直接把这些课程说成是“洗脑课”。出勤率低,课堂纪律不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思政课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认为它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强制灌输,对于“强制性”地接受内容,学生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二是这类课程又是采取公共课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而且都是大班上课,任课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也觉得这类课程对他们的就业问题和以后的人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实用主义”心理,所以,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态度就非常不端正。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教师的传统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但指出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应进行的专业方面的传授,更强调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导的首要性和重要性。而能完成这一职责的主体就是教师。针对思政类课程来说,教师所担负的任务更艰难。如何比较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取得学生对自身的认可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可,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这门课之前,要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探听一下该班同学的整体状况,摸清他们的个性特征,这样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言辞进行沟通,切忌把师生之间的界限划分得太清晰。毕竟大学生是一个有着一定独立思维和自尊心非常强的群体,不应以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否则,课程还没开始就注定了你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所以,发自内心地喜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得到学生爱戴的前提。
(二)教师要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人成就感的大小,也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它不但包含个人的修养,还囊括了知识素养的内容。“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从业者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这一阶段,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对处于过渡期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会认为,“老师都这样,我们还能怎样”的心理,如此恶性循环,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只能是纸上谈道。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考试不过,给老师意思意思,就过了;毕业设计想要优良,给老师意思意思就得了;在学校想做某件事未果,给相关人员意思意思就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又怎能不逐流呢?但是,作为思政课教师,作为教人向善的一个群体,只能严于律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这就必须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严于规范自身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深厚的专业素养,在给学生一碗水之前自己能有一桶水。其实,可以这样说,学生不是排斥思政课,而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一种挑剔,当你真正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时候,思政课一样可以达到专业课的受欢迎程度。
(三)对所担课程要有正确的认识
作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教人与善、宣扬党的方针政策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端正对思政类课程的认识,只有自己对某件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与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单纯地把这一专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态度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思政课教师是一肩挑两头:一头是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一头是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只能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才算是尽了传道、解惑、育人之力。
参考文献: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BOPPPS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由六个环环紧扣的环节构成。把BOPPPS引进到思政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BOPPPS;参与式学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07-02
收稿日期:2015-01-30
作者简介:殷旭辉(1978—),男,江苏丹阳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思政课大班教学形式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Y130214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失效和低效现象也是当前的一个不争事实。如何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有的放矢地将它从不太受欢迎的窘境中解放出来,是一件十分重要和十分紧迫的工作。BOPPPS是近年来在欧美大学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观测系统。实践证明,它在加强教学互动性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把BOPPPS引进思政课课堂教学,利用它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BOPPPS教学模式概述
BOPPPS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讲授的一种新型模式。它最初起源于加拿大、美国等北美地区的高校,之后在欧洲的大学中得到推广,近年来在中国台湾、大陆等地区逐渐兴起。BOPPPS教学模式由六个环环紧扣的环节构成①。
(一)导入(Bridge-in)
导入的目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关注将要讲授的内容。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叙述与所授内容相关的故事或教师的个人经验;提出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提供一个吸引人的引言或案例;提供学习该教学内容的理由或重要性等。
(二)学习目标(Objective)
教师在这个阶段要明确地传达学习目标,如课程的重点知识、学习价值以及可以从中习得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课程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的叙述,包括:对象是谁、能学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以及学得如何等。
(三)前测(Pre-assessment)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前测可以有效地了解学习者的预备知识与能力,进而可以灵活地调整授课内容的进度与深度。常见的策略有小型测试、作业、非正式提问等。
(四)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用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加温。常用的做法是将学生分组来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引导而使学生不至跑题。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我思考的问题,或者设计模拟情境,将学生拉入到互动的情境之中。
(五)后测(Post-assessment)
后测的目的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评量的方式要依据课程内容而多样化。如果是知识理解型的内容,可以采用选择题或简答题;如果是应用分析型的内容,则可请学生练习分析特定情境;如果是技能传授型,则可采用检验表或请学生简单地展示所学;如果是态度价值型的课程内容,则可请学生填写态度量表,撰写心得短文或日志札记等。
(六)总结(Summary)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整合学习要点以及预告下节课的内容。教师可以使用直接讲授的方式做内容复习,或通过回馈意见进行。另外,适当表扬学生的努力和学习成果也是可行的总结方式。
总之,在了解和掌握了BOPPPS的组成环节后,教师就可以依据这六个步骤设计新的教学内容,或者重新评估并修正过去的讲授内容,使得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更加精进。
二、BOPPPS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教学形态的教学模式。因此,将BOPPPS引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接下来,我们将以“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的一个知识点为例来进行说明。
“本原”概念是“原理”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西方哲学的知识背景,很难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按照BOPPPS的模式重新设计了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一)问题导入要讲授的内容
笔者向学生提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是谁”。这个问题对于非哲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几乎没有人可以给出正确答案。但是笔者通过有意识地设置选项则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笔者设计了四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分别是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稍有点哲学常识的学生用排除法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然后通过讲述泰勒斯的生平和逸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提出问题,即泰勒斯为什么被称为第一个哲学家或“哲学之父”呢?原因在于他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本原”的概念,这样就顺利地引出要讲授的主题。
(二)明确学习目的
本原概念与物质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本原概念的阐述为引出物质概念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对本原概念的阐述,也为“原理”课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即“哲学的基本问题”打下伏笔。正是通过对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才区分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三)前测
在导入环节中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学生的前测,通过笔者所提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特别是对哲学史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四)参与式教学
学生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类型的参与式教学。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和回答的机会。在讲解本原概念时,笔者把它区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本原的字面含义,即“最初的东西”;其次,向学生提问到底什么是最初的东西?哲学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概念?在学生们回答之后教师再给出相关的思路,即这与哲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关,与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有关;再次,介绍哲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如何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式;最后,引用亚里士多德关于本原的说明收尾。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把学生分组“竞赛”来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
(五)后测
本原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以通过随机选择询问学生的方式完成本环节的工作。
(六)总结
通过对本原概念作总结说明的方式进行。这几点说明是:首先,本原是哲学史上第一个重大概念,本课程之后要讲的几乎全部哲学概念和问题都与它有关;其次,本原的字面含义是指“最初的东西”。但是这里说的最初不是指时间上的,而是指“逻辑上”的。其三,设置课后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有最初的东西存在,然后其他东西从中衍生出来?能不能设想世界上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然后从一片虚伪或者叫混沌中创造出这些东西呢?也就是能否 “无中生有”。换句话说:哲学家为什么一定要设定本原的存在呢?这实际上是通过设问的方式促使学生课后的进一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打下基础。
三、反思
通过笔者几轮的教学实践,BOPPPS教学模式在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从学生的成绩和对教师的评教分数上也有所反映。同时,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BOPPPS教学模式六个环节的顺序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很难完全按照这六个环节的按序展开。比如在互动教学的环节中,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偏离了原定的教学方向导致后续的环节没有充足时间完成。另外,“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模式固化后往往走向教条化和僵化。如果完全按照这六个环节去生搬硬套教学内容的话,教学就会显得刻板和死板,这导致原本生机勃勃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吸引力。
第二,学习目标是否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所有的教学设计和环节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并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目标可以直接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个目标是隐形的,应该内蕴在授课的内容和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领悟。更何况有些教学内容仅只是一般性的知识介绍,如果硬性地设定一个教学目标的话,反而扼杀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第三,BOPPPS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课程或全部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BOPPPS是一种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教学形态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主要是指BOPPPS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如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等理念适合所有的教学形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课程。因此,所谓的“适合”或“不适合”要作辩证的理解。有些课程,比如英语或高数可能就不适合运用BOPPPS教学模式。具体到“原理”课,也不是所有的章节和内容(特别是政治经济学部分)都适合这种模式。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运用BOPPPS教学模式时,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演练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演练熟悉和重构教学的程序和环节,这对于教师掌控教学和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这项基础工作完成之后,教师们完全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技艺,未必要拘泥于BOPPPS这种教学模式。
注释:
①本节内容部分参考了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2014年9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青年教师培训时印发的自编讲义,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王若涵,张志翔.BOPPPS式教学在“植物生殖生态学”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1,(9).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 基本原理教学 多媒体课件 利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基本原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仔细审视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有利于舍弊求利,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有利因素
第一,有利于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灵活地调动图、文、声、像的组合功能,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光、电、景等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拨动学生的心弦,从众多角度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基本原理的“绪论”部分,可以用一段影视《千年马克思》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第二,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基本原理是高校四门思政理论课中最为基础性的课程,相对说来内容较多、抽象程度最高,而安排的课时又较少,可以说是最难学习和讲授的。但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帮助教师迅速地把较多需要讲解的重要内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能使学生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又节省了教师的讲授和板书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常能达到有效教学的预定目标。
第三,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具有事先性,教师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准备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突出重点、难点。在基本原理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事先进行巧妙的编排,如字体、颜色等的设计,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甚至在某些方面,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处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清楚易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不利因素
在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容易诱使教师进入教学的误区。
第一,追求形式美,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和加工制作,很多系统性的要素必须充分考虑、权衡,但不管如何,都有可能过分地追求华丽的外表和新奇的影音效果,容易喧宾夺主,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基本原理多媒体课件中,有的教师不注意媒体选择的合理性,随意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动画、音响、影视等,容易分散、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从各种声、像、光、电的强烈刺激中走出来时,脑子里除了兴奋就是一片空白,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师生关系的交互主体性作用。一旦拥有了现成的或者经过自己精心选择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进而无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内涵,不再注重与教学内容的充分整合,不再关注必要的师生互动,不再顾及学生的感受。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长时间或站或坐在电脑前演示课件、照屏宣科,充当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和“讲解员”。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成为单向强制灌输的对象,①被动地接受课件中演示、播放的教学信息,主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
第三,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忽略其他主流教学方法的使用。在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课件的质量以及教师的使用方法,还取决于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相互协调。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运行程序、方法、步骤等进行周密的筹划和设计,只是片面地、盲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就有可能忽略带有自己鲜明个性和风格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 对策分析
第一,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严格说来,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的教学手段,它的使用应以体现教学最本质的东西、实现课程教学目的为宗旨,本身并不能替代整体的课堂教学,应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应该是围绕学生怎样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梳理知识框架,或者是用口语、板书等难以表达或无法表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在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制作、运用上,也要在形式上契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只有以适当的形式表现出充实的内容,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设疑思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第二,把握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基本原理多媒体教学中,应该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说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②科学、合理地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讲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主动地接受多媒体课件中所提供的教学信息。讲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组织与调控能力。在多媒体演示、播放的同时,教师要有适度的讲解、启发和引导,随时注意控制、调整演示和播放课件的速度,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在基本原理教学中,虽然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课件,但多媒体教学只是辅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应该拥有能够充分体现自己个性和风格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对话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内容以及施教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过程。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前述各种教学方法,深深地感染着、牵引着学生,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特别是课程中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演绎过程,需要教师的讲授和启发,把抽象深奥的内容弄得比较通俗易懂,能为学生所接受,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注释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5
本文在解读文化、文化价值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等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职业技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问题,认为思政课应深入挖掘本课程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衔接点,树立价值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以期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价值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价值渗透;学生素质发展;衔接点;途径
思政课是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个渠道的通常与否、收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解决此问题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培养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问题的需求,以及思政课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思政课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作用基础上,努力找寻思政课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要求内容的衔接点,并始终做好文化价值的渗透,这是当前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一、对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解读
关于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这个概念有四个层次,依次为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因此,对此概念的解读需要从一般的“文化价值”讲起,之后再谈到特殊的思政课文化价值乃至其它概念。
想搞清楚文化价值,先要厘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价值。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们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辞海》解释文化史“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发展的过程,是人向完善的人方面发展的过程。价值是价值论研究的范畴,关于“价值”的概念,目前各类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维度都给出了相应的不同解释,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在此,我们借用的价值概念,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结合以上文化与价值的概念,文化价值就是指文化中的客观事物或某种活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主体文化需要的属性。
思政课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的一个具体领域,其价值主体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价值客体是思政课本身,从思政课本身的内容及其功能来看,它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味,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味,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渗透原意指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将渗透概念应用于思政课文化价值,进而组合成新的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思政课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不断渗透至学生价值观念和发展需求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呈现出思政课的教学和过程能够满足学生文化需要的特征。
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与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不同,在职业技术院校一般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思政课,而在普通高校,除开设以上两门思政课外,还开设《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有四门思政课。这个事实决定了在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重点深入挖掘思修和概论中的文化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要。原理和纲要不作为必修课程,但可将其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到思修和概论的教学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对思政课教学这一文化实践活动而言,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着各自特定文化发展需要的大学生,他们构成了文化价值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本身有着满足教育对象即价值主体文化需要的功能。从思政课本身的功能来看,它是用社会主导的文化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必须将自身置于文化系统中,在重视文化传播、文化熏陶基础上,高度重视文化渗透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为学生接受和内化,最终在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基础上,达到引导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品德的目的。
二、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衔接点分析
提高学生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高素质人才。那在思政课中蕴含的哪些文化价值资源是能够满足学生主体需要,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此外,思政课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具体衔接点又是什么?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1、找寻思修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衔接点
课程思政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高校;“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理”课教材在2001年出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2015年版教材除了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之外,还融入了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和新精神。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必须精心规划,对“原理”课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必须以认清课程性质、制定教学目标为始端〔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计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原理”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然而,目前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于没有认识到“原理”课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很好地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导致其制订的教学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大学生认为“原理”课理论性、政治性太强,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往往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对其产生反感并加以排斥。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将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高、太大,既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以基本原理为主体,又要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等时政热点话题,用理论去分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其将抽象、单调的思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科学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例“,原理”课教师要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通过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回答出物质的概念和存在形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其次“,原理”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第三,“原理”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理想信念。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只有把以上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设计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学内容
“原理”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育对象是除思政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点较多,课时数却不像专业课那么充足,使得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教学内容都讲授到。因此,原理”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原理”课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一方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都相同,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另一方面,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未能很好地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忽视了教学内容中主要问题、重点问题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从学生原有的关于理论的知识基础出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又要从“原理”课内容多、课时数少等特点出发,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和重点问题。只有这样,“原理”课教师才能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首先,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原理”课教师在讲授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对汉语言文学、历史等有一定哲学基础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引入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而对于数理化、机械等哲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种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了各个专业学生不同的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如“原理”课教师在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一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原理”课教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抓住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条基本主线,联系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讲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原理”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关键,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三、创新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高校“原理”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所要讲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这一课程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这是确保“原理”课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原理”课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比较单一和僵化,往往选择灌输法,而没有从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讨论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单一、机械地采取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原理”课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以“原理”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选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选取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能生动地说明一些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及记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2〕。讨论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节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选取“猪孩”王显凤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辽宁鞍山“猪孩”王显凤因缺少父母关爱,幼年时一直与猪为伍,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后来在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她逐渐熟悉了社会环境,恢复了人的意识的真实案例,并且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其次,选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如教师在讲授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时,由于其侧重于方法论问题,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学生也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所以可以采取以上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要求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讲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部分内容,每组讲述时间为十分钟左右,每组讲完之后留五分钟时间让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讲课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制作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满足“原理”课教学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原理”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之前,依据“原理”课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是,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太过于机械化,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用PPT课件放映出来,致使PPT上文字太多,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反感。还有一部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如加入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音频和视频,虽然课堂气氛有所改变,但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制作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既美观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在设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课件时,教师一方面要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个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在PPT课件上面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把“猪孩”王显凤的真实案例和《人与宇宙》这一科教片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播放时间不能过长,不仅要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对“原理”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原理”课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黄艳,张红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与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96-98.
〔2〕杨霞飞《.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1):9.